择偶标准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与前瞻:择偶研究十年综述
张乐
摘要:文章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有关婚姻择偶问题的研究状况,对农村
择偶问题、少数民族择偶风俗、择偶方式与择偶网络、择偶标准及其变迁、
择偶心理与择偶观念及其变迁、择偶的影响因素及其变迁原因、择偶理论
研究等7个方面进行了评述,认为目前的择偶研究在学科视野、研究主题、
对象、方法、理论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学术界应该重视和加强对中老年择
偶问题研究、择偶过程、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及本土化的择偶理论构建等方
面的探讨。
关键词:择偶婚姻家庭研究述评
择偶是男女选择各自结婚对象的过程,它不仅是婚姻缔结、家庭建立的起点,而
且直接影响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同时它又是婚姻制度中较易受到外部社会环境
影响的环节,例如择偶标准,它总能率先反映社会结构的变迁。因此,择偶问题一直是
人口、婚姻与家庭研究的重要课题。回顾近10年来国内有关择偶研究走过的历程,
探讨研究者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成果,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1、择偶研究的学科分布
据笔者初步统计,从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中,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了
有关择偶问题的论文121篇,1这些论文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民俗学、文学等多个不同的学科。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 择偶研究文献学科分布表
学科篇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社会学 62 51.2% 51.2% 心理学 9 7.4% 58.6% 医学与健康2 22 18.2% 76.8%
人口学 8 6.6% 83.4% 民俗学 7 5.8% 89.2% 文学 9 7.5% 96.7% 其他 4 3.3% 100% 合计 121
从表1可知,择偶研究一直是社会学领域研究的主要阵地之一,文章数量之多远
远超过其他学科,排除医学领域的研究,心理学和文学研究也占一定比例。
2、不同时期择偶研究论文分布
1文献检索引擎使用的清华同方的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检索
2医学和健康杂志发表的文章多是描述和介绍性的,缺乏经验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所以不在本文
讨论之列
图1不同时期择偶研究论文分布图
图1显示出学术界对择偶研究的关注程度:2002年和2005年分别是择偶研究地两个高峰年,其他年份的研究在分布上较为均衡,没有明显的波动,这说明学界对择偶问题的关注是较为持续和稳定的。
3、分年龄层次的择偶研究。对青年择偶现象的研究居多,针对中年和老年人研究较少。在近10年的研究中,有21篇论文分析的主题是有青年择偶的。通常人们认为青春年少,正是谈婚论嫁的好时节,研究者首先关注青年的择偶问题是可以理解的。
4、分性别的研究。探讨女性择偶现象的研究多,讨论男性的少。10年来的择偶研究中有13篇文章是以女性为研究对象,而直接以男性为对象进行分析的只有2篇(朱松:2004,周世军:2004)。在实际生活中,择偶是两性共同的活动,而且有关征婚广告的研究表明,男性占据中国征婚启事的主体位置(徐安琪:2000)。
5、分职业的研究。专门分析大学生择偶方式、标准和择偶心理的研究多,有6篇,偶有丧偶老人、军人、教师、打工者研究,各有2、1、2、1篇,对其他职业类别的择偶现象的分析却少有涉及。
6、分婚姻状态的研究。对未婚研究多,对已婚和再婚者的研究少。与研究青年人的择偶相关,近些年的分析也大多论述未婚者或者是青年初婚者的择偶方式、标准等方面,而对再婚者的择偶意愿、方式、标准的描述较少,在121篇文献中,只有2篇是关注丧偶老人再婚和对比初婚和再婚者择偶标准差异的研究。(郝麦收:1998;陆宏英:2006)
7、分民族与国别的研究。普遍型研究多,偶有关注少数民族择偶风俗的研究。对中国人的择偶介绍多,但没有涉及港澳台地区的研究,只有3篇介绍日本、英国和德国择偶现象的文章(朱朴:2003;何建军:2005;傅新球:2005)。
8、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择偶。绝大多数择偶研究都是立足现当代,描述、分析和解释当代中国男女的择偶与婚恋,只有极少数研究者用历史的视角考察中国传统社会的择偶观念、方式、标准的状态及其变迁(徐伯鸿:1999,姚兆余:2002,谯珊:2005)。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
1、农村择偶现象研究
(1)对解放前的史料考察
刘晓红通过史料的考察认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的择偶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种择偶方式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封闭的生活方式、传统的观念以及农村的教育状况。在上述情况发生根本变化之前,农村包办择偶的消除仍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刘晓红:2006)。
也有研究者认为,20世纪初中国农村包办择偶也有其正功能,可以稳定婚姻与家庭。它长期存在的原因在于起这一时期的农村家庭依然是传统式的家长制家庭。此外,农村有形或无形的传统式伦理道德还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起着重大的导向作用(傅建成:2001)。
(2)典型个案研究
孙淑敏的个案研究指出: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庄,因社区闭塞,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本村青年男子的择偶困难。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负面资源一方面影响了该村男子在婚姻市场上的配偶供给,另一方面提高了妇女在婚姻市场上的价值。但是,该村的情况说明,妇女在婚姻市场上的高价值并不等同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高地位(孙淑敏:2004)。
(3)农村择偶变迁研究
“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发生了以下变化:从重视出身、成分等家庭背景转向重视“文化程度”、“温柔体贴”等个人条件;由不重视感情因素转变为关注“性格、脾气相投”等感情因素;由看重“老实可靠”转向青睐“聪明能干”(吴鲁平:2000)。
2、少数民族择偶研究
(1)择偶习俗介绍。少数民族的择偶习俗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肖举梅通过实地观察,描述了丹巴地区藏族的择偶风俗:男女青年按照人生礼仪的流程,进行“顶毡衫”、“按边边”、“抢头帕”等仪式选择自己合意伴侣(肖举梅,2003)。
侗族有其传统的择偶习俗,一般实行民族内婚、房族外婚,有的侗族盛行姑表婚。择偶时,注重对方的家世。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侗族年轻女性趋向于远嫁他乡,既满足自己“趋外”的心理,又能为娘家换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侗族择偶习俗从“同类匹配”向“资源交换”转变(杨筑慧:2005)。
(2)择偶习俗的变迁及其解释。马东平在对回族情歌的内容分析后认为,具有“共同信仰”或相同民族婚配,是人们基本的择偶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才会有情感、人品、容貌、年龄的择偶标准。河州情歌中反映的异族婚配的相关内容极少,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回族婚配形式的历史变迁问题(马东平:1999)。
回族妇女在择偶时的外嫁禁忌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心理的作用,它是回族先民保证本群体稳固的措施,进而提出针对民族间的通婚应在国家法律和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顺其自然”,理性看待少数民族的择偶婚俗(马平:1998)。
择偶在实际生活中会到个人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经济、习俗、宗教、习惯法等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者通过对直苴彝族村女性择偶现象的描述指出,从20世纪初至今,在远离城市的经济欠发达的彝族农村地区,女性择偶标准经历了从重视男方非经济因素到重视经济因素的过程。主要原因就在于,改革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贫富差距拉大,向往“过上好日子”为驱动的新的择偶标准也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李晓莉:2005)。
张晓琼在云南进行了实地研究后认为:布朗族女子通过大量外嫁引发了传统婚恋观念和习俗的变迁,改变了本民族的择偶方式和择偶仪式,原有为青年男女准备的择偶活动逐步淡化和消失,那些外嫁的女性也接受了现代的择偶婚姻思想,更新了本民族的择偶标准(张晓琼:2004)。
3、择偶方式与择偶网络研究
(1)对于大众择偶方式的研究,一种较为通行的研究方式就是通过分析征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