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竖炉造球工考试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钢铁总厂2014年第三期技术比武
原料分厂造球工考试试卷(C卷)
单位:工号: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球团生产工艺中配料的目的是(成份稳定)。
2、生球水分增大,其爆裂温度(降低)。
3、膨润土的有效成分是(蒙脱石)
4、球团矿生产中常用的粘结剂有(消石灰)和膨润土
5、在成球过程中(重力水)起破坏作用
6、造球盘加水的一般规律是(滴水成球、雾水长大、无水紧密)
7、原料的粒度越细,又有合适的粒度组成,则生球中粒子排列越紧密,其形成的毛细管平均直径越小,产生的毛细力越大,生球强度越(高)
8、连续造球过程的三个阶段为成核阶段、球核长大阶段、(生球紧密)。
9、竖炉生产球团矿最适宜的铁精矿是(磁铁矿)。成球性最好的是(褐铁矿)
二、选择题(每空2分)
1、随着膨润土配比的增加,球团矿的品位将(B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影响不大
2、给造球盘给料时,铁精矿加在造球盘的( D )
A. 母球区
B. 长大区
C. 紧密区
D. 母球区和长大区
3、造球盘中铁精矿聚集形成母球是由于加入一定水滴后,铁精矿在运动中产生了(C )
A. 薄膜水
B. 重力水
C. 毛细压力
D.吸附水
4、在球团矿的生产中,生球的抗压强度达到( C)就可满足生产的需要。 A. ≥5N/个 B. ≥8 N/个 C. ≥10 N/个 D. ≥20 N/个
5、在成球过程中,( C )起着主导作用?
A. 吸附水
B. 薄膜
C. 毛细水
D. 重力水
6、一般要求从干燥机出来的混合料的水分为( B )%.
A. 4~6
B. <7~8
C. 8~9
D.9~10
7、关于造球盘刮刀主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清除粘料
B.导料、分区
C. 排料
D. 混合物料
8、在造球过程中,同一物料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D )
A. 吸附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
B. 吸附水<分子水<薄膜水<重力水
C. 薄膜水<吸附水<毛细水<重力水
D.吸附水和薄膜水合称分子水
9、、在造球过程中,大部分的补充水以滴状加在( A)的料流上。
A. 成球区
B. 长大区
C. 密实区
D. 造球盘中间
10、配料时膨润土下料量偏小,导致成品球(A )
A.落下强度下降,爆裂严重
B.落下强度好,爆裂严重
C.落下强度下降,爆裂不变
D.落下强度好,塑性好
三、判断题(每空2分)
1、提高生球水分有利于提高生球质量。(×)
2、生球在干燥过程中体积收缩,其收缩大小可以近似认为等于自由水的体积。(√)
3、提高生球水分,可以提高生球的爆裂温度。(×)
4、加入亲水性的粘结剂,可以提高生球的爆裂温度.(√)
5、膨润土加入的越多,生球的爆裂温度越高。(×)
6、水分在细磨物料中一般以四种形态存在,即吸附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7、重力水在形成生球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8、在造球盘的工艺参数中,圆盘的直径愈大,其转速应相应的提高。(×)
9、生球的落下强度的大小反映的是生球在转运、堆积过程中承受料层自重和挤压能力的强弱。(×)
10、膨润土是一种良好的粘结剂。它能提高生球和干球的强度,提高生球的长大速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评价膨润土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5分)
蒙脱石含量、胶质价、膨胀容、吸水率、碱性系数、-200目粒度、水分
2、影响造球操作的主要因素有那些?(10分)
①原料的自然性质、粒度和粒度组成;②原料水分;③添加剂;④给料量及给料方式;⑤加水方式及加水量;⑥造球盘工艺参数的选择;
⑦岗位工的操作水平。
3、膨润土在球团矿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分)
改善混合料的成球性能;提高生球的强度;提高生球在干燥过程中的抗爆裂温度。
4、竖炉生产对生球质量要求为:(5分)
生球粒度()mm的含量≥90%抗压强度≥()N/个
生球落下强度≥()次/个生球水份:()
五、计算题(共15分)
1、生球皮带速度为1.05m/s,一台直径为6米的造球机,每米皮带生球量为12kg,计算这台造球盘的台时产量是多少?(5分)
解;台时产量=12×1.05×60×60/1000=45.36t/h
2、配料皮带速度为1.25m/s,精矿配比97.0%,膨润土3.0%,上料量14kg/m,烧损为11%,8m2竖炉日作业率95.0%,试计算球团矿日产量和竖炉的利用系数?(10分)
解;日产量=(14×1.25×60×60/1000)×(1-11%)×24×95%=1278.4吨
利用系数=1278.4÷(24×95%)÷8=7.0 t/m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