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笔记(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下)笔记整理

第五章:评说硫、氮的功与过

5.1(1)除夕爆竹话硫磺

1.黑火药

硫磺:硝石:木炭=1:2:3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大量气体;体积急剧扩打发生爆炸。

2.硫磺的性质:

物理:纯净的硫磺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俗称硫磺),

化学:硫元素有-2,0,+4,+6四种常见化合价。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硫单质是弱氧化剂。

3.用途:制硫酸,农药(石灰硫黄合剂),黑火药。

氧化性:

★还原性:。(在空气中点燃为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明亮的蓝紫色。)

硫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理。组成生命体的蛋白质就含有硫的大分子。

硫可以杀菌、杀螨、杀虫……

5.1(2)令人生厌的硫化氢

1.硫化氢:

物理:有臭鸡蛋味的无色气体,有毒。能溶于水(1:2.6)比空气重。溶于水后的溶液叫做氢硫酸,显弱酸性。电子式:结构式:共价化合物。

化学:

(1)高温容易分解

(2)可燃性:

充足氧气,为蓝色火焰。

(3)还原性;

★(硫化氢中硫是-2价,容易失去电子,固有较强的还原性。)

如:

★(4)可与卤素()等强氧化物反应。

★唯一一个硫化氢做还原剂的

2. 实验室制法:

✓原理:

(不能用因为他们属于强氧化性酸而硫化氢有还原性。)

(2)装置图

◆固+固不加热,可以用启普发生器。

★检验: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或用硫酸铜

(4)收集:向上排空气法,要注意尾气收集。

3.氢硫酸二元弱酸

(1)容易被氧化,具有还原性

(2)具有酸的通性

(足)

(不足)

★ 4.除杂:

( ) 饱和食盐水()()

()饱和()()饱和()

补充:溴水褪色,变浑浊。

5.1(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

1.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易溶于水(1:40)。容易液化(-10度)

★可用于喷泉实验的气体如:

化学:(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2)氧化性:

(3)还原性:《1》能与溴水反应;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4)漂白性: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中的硫处于“+4”价,为中间价态在反应中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2.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装置图

◆固+固不加热,不可以用启普发生器。(语文碳酸钠晶体为粉末状)

★检验:品红

★(4)收集:向上排空气法,要注意尾气收集。

3.用途:(1)作漂白剂和去污剂工业上用于漂泊毛,丝等制品

(2)制三氧化硫

(3)杀菌、杀螨、杀虫……

(4)作食物的干燥剂和防腐剂

(5)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冷冻介质之一

4. 三氧化硫

物理:无色,容易挥发的气体,容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亚硫酸(酸酐)★可以用98.3%的浓硫酸吸收

5.酸雨:ph直小于5.6

(1)形成过程《1》

《2》

(2)危害:人体,植物。土壤的酸性增加,建筑物

(3)妨害:原煤脱硫,低硫燃料,烟气脱硫

补充:酸雨中硝酸的形成过程

5.2(1)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测定方法

1.PH的测定

(1)定义:PH是常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数值,它是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数值的负对数PH=-lgc( )

2.测定方法

(1)PH值试纸(用玻璃棒但是不精确)

(2)数字PH计(浸入待测液体中,精度为0.1)

3. 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计算:n=m/M=v·ρ·ω·1000 /M

C=n/v

C= (v·ρ·ω/M)/v= v·ρ·ω/Mv

[式中:ρ—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mL或g/cm

W—溶质的质量分数

M—溶质的摩尔质量,数值等于物质的式量

4. 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5水的离子积:25℃时,纯水中c(H+)=c(OH-)=1×10^(-7)mol/L.

※c(H+)·c(OH-)=K(W),其中K(W)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c(H+)和c(OH-)是分别是指整个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K(W)只受温度的影响,是温度常数.温度升高,Kw 增大。

★25℃,c(H+)=c(OH-)=1×10^(-7)mol/L,K(W)=1×10^(-14);100℃时,K(W)=5.5×10^(-13).

5.2(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步骤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应用移液管,但中学阶段一般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冷却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

(4)转移: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最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2.实验用品

除试剂外,配制中必须用到的实验用品有: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用固体配制还需用托盘天平和药匙、滤纸(或烧杯),用液体配制还需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由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不变得C1V1=C2V2

(C1、C2为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4、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时C1V1+C2V2=C3 (V1+V2)。

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时C1V1+C2V2=C3 V3

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高中)

m浓W浓=m稀W稀(初中)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

C=ρ·ω·1000/M

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

ρ:密度,(单位g/mL)

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c=n/v

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

m(溶液质量)=ρ· v

溶液的溶质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

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 v / M

c= n/v

=(ω·ρ· v /M) / v

=ω·ρ· v /M v

=ω·ρ/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