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心育案例启示录7 袁隆平错失的良机

合集下载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精选7篇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精选7篇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精选7篇袁隆平的励志故事篇11931年~1936年,仅仅5年之间,袁隆平随父母辗转北平、天津、江西赣州、德安、汉口等地。

2岁到6岁,人生最稚嫩美好的阶段都是在动荡迁徙中度过,不能不说是个悲剧,可是坚强乐观的袁母,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的教育。

让人惊讶的是,当袁隆平蹒跚学步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开始给他读尼采的书了。

“孩子的智商如同一座宝库,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

”这是袁母常说的一句话。

教师出身的母亲,在辞去工作后,就把她平生所学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完全放在了教育5个孩子身上。

她非常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因材施教以开发孩子的智商。

袁隆平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失败了不气馁,找到原因从头再来就是啦!”乐观开朗的性格,对事物不服输的精神,对于生命如火般不灭的激情和热爱,正是袁隆平小时候母亲给他的最好礼物。

后来,孩子们长大一些能听得懂故事的时候,袁母就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听。

袁隆平在5个兄弟中是爱动脑筋爱提问的一个。

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适时的教育。

夏日的夜晚,母亲带着孩子们在院子中乘凉,这时是母亲固定的讲故事时间,兄弟们搬个小凳子围绕到母亲身边。

袁隆平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他不会像其他的兄弟那样老实地坐在那里听故事,看见身边萤火虫飞舞,美丽异常,他就找来玻璃瓶,把萤火虫抓来放进去玩。

玻璃瓶被萤火虫映照得通体明亮,煞是好看。

小隆平乐在其中,母亲看在眼里,便不失时机地叫过他来,给他讲了一个“京娘千里报恩”的故事。

“少年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从盗窟中救出少女京娘,结成兄妹并护送她回家。

千里路上,赵匡胤扶京娘坐在他的马上,而他自己却牵马步行。

“然而就在这次送别之后,京娘在战乱中死去了。

后来,赵匡胤在一次夜战中迷了路。

忽然,飞来一只萤火虫为他引路,一直把他引出了险境。

传说这是京娘死后为报答赵匡胤相送之恩,化为萤火虫,在他有难时,特地赶来相救。

”袁隆平静静地听着,他被这个故事感动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5篇他,是稻田里的守望者,这句“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他守护了近70年!袁老,走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精选篇1)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东方魔稻”,不知道养活了世界上多少人。

他前前后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等诸多奖项,并且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和“共和国勋章”等等。

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按理说他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自家口袋装有多少“米”都不为过,也不会遭人非议,可他的生活或者说是他的生活态度却仅仅愿意停留在小康水平线上,“身价1008亿,却独爱15元衬衫”,这让多少“聪明人”困惑和摇头!细细想来,如果先生当初是为了“日进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诠释,这种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着”,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米问题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袁隆平有句名言,“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既是一名科学家,更像是一位农民,于是他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一衣水,与大地贴的近,与百姓贴的近,更与实践贴的近,在贴近中,有他的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了中国14亿人民,他在田野里看到了希望,实践到了真理,获得了民生。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让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

古今中外从失败向成功的事例励志

古今中外从失败向成功的事例励志

古今中外从失败向成功的事例励志失败了没什么大不了,如果你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气妥了的话,那么你将一事无成。

只有不断的从失败中得出经验,重新再来,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从失败向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今中外从失败向成功的事例篇1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但长大后屡次应试皆落第。

蒲松龄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继续追求成功。

他曾含羞自荐,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宗师黄昆圃写信,希望能得到帮助,然终没能如愿。

从此,他不得不在乡间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准备应试。

正在这时,他的爱妻陈淑卿离开了人世,这使他悲恸欲绝,生活更加清苦。

但生活的艰辛与爱妻的去世并没有动摇他追求成功意志。

他化悲痛为力量,自作了一副来激励自己,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去,向时间索取知识和财富。

他说:“耗精神与号呼,掷光阴与醉梦,殊可惜也!”他还坚持不懈地从群众中获取知识;他在家乡靠近大路旁的一棵大树下面,铺一张芦席,设茶备烟,凡是路过此地的人,他都免费供茶供烟,请他们讲一两个民间故事。

就这样,年夏一年,日复一日,他广泛搜集素材,勤奋写作。

历经20xx年,他终于写了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这部著作通过说狐谈鬼的表现方式,对社会的黑暗面进行批判,并“寓赏罚于嬉笑”,具有百诵不厌的艺术魅力。

同时,他还完成了《聊斋文集》四卷、《聊斋诗集》六卷、《聊斋俚曲》十四种及其他杂著。

古今中外从失败向成功的事例篇2早在1820xx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

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

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

因此,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

袁隆平的故事15则

袁隆平的故事15则

袁隆平的故事15则袁隆平,中国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也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

袁隆平的成功离不开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对农业事业的热爱与责任心。

下面是袁隆平的故事15则,展示了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

故事1:梦想初萌袁隆平生于1930年,他出生在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农民家庭。

在贫困的家境中,袁隆平上学的机会非常有限。

然而他从小就心怀梦想,渴望改变农民生活的困境。

这个梦想扎根于他的心灵,成为他一生努力的动力和目标。

故事2:科研之路的艰辛袁隆平的科研之路并不平坦。

他曾经多次面临研究项目资金不足、科研条件简陋等种种困难。

然而,袁隆平从不放弃,他始终坚持在农田里亲自动手,一遍遍地进行试验,不断探索和改进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

故事3:精益求精的态度袁隆平对科研工作充满了敬畏之心,他从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是追求更加卓越的目标。

无论是研究项目还是实验结果,他总是追求尽善尽美。

他的一句名言:“要做到世界一流!”故事4:艰苦奋斗1956年,袁隆平在湖南师范学院完成学业后,来到中国农科院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在那个年代,物质条件极为困难,但袁隆平调整好心态,安然面对,并且以坚定的信念进行科研工作。

为了开展农业科研,他亲自动手种植杂交水稻,并亲自动手培育,不惜付出艰辛和努力。

故事5:对杂交水稻的追求袁隆平坚信杂交水稻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1973年,他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并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突破。

故事6:科技兴农袁隆平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个为农业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他倡导科技兴农,提倡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广大农民受益。

他的科研成果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7:扎根农田尽管袁隆平已经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

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杂交水稻案例

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杂交水稻案例

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杂交水稻案例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杂交水稻案例水稻作为全球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是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00公斤左右。

21世纪的地球上,依然有8亿人处于粮食短缺状态,每天有24000人死于饥饿。

袁隆平带领他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

中国的杂交水稻因此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从1995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选择了15个水稻生产国,如印度和越南等,与这些国家的政府一道,制定杂交稻发展计划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之聘,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袁隆平等许多中国专家都担任过顾问,多次赴朝鲜、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德国、埃及、美国、印尼、新西兰等国讲学、指导杂交水稻育种和繁殖制种技术。

同时,还为这些国家培训杂交水稻技术骨干,从1981~2006年,袁隆平担任主任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共举办了20多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员。

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和印度的杂交水稻发展很快,已应用于生产。

2004年越南种植杂交水稻65万公顷,印度为56万公顷,并取得了比当地良种每公顷增产1.5~2.5吨的效果。

005年7月,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外交”的建议,就是积极在发展中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帮助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扩大中国的影响,以此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袁隆平院士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湖南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鲁华经常出国执行政府间的杂交稻合作协议,她向记者感慨:在国外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每当到一个国家,无一例外地受到当地人热情接待,有一次,在乌兹别克斯坦,该国的农业部长、科技部长听说鲁华来自袁隆平所在的湖南,高兴像孩子似的,亲自招呼她坐在旁边,给她戴上具有民族风情的五彩云帽。

理论与实践的名人故事袁隆平作文

理论与实践的名人故事袁隆平作文

理论与实践的名人故事袁隆平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理论与实践的名人故事袁隆平作文篇1袁隆平一直有个梦想,培育出亩产过公斤的超级杂交稻。

超级杂交稻终于初露雏形,但要展开大面积种植,必须进行数年测产,以确证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测产是从年开始的,超级杂交稻一共进行了四次测产。

这四次测产的结果都非常喜人,以“四连中”赢得了一片叫好声,一些参与攻关的科研人员沾沾自喜起来,认为可以对外宣布超级杂交稻成功攻关了,并进行大面积种植推广。

袁隆平坚持要进行第五期测产。

这期测产,他选择了云南个旧、湖南武冈和山东莒南县作为示范片。

云南个旧,超级杂交稻亩产达到了公斤。

但武冈测产示范片的稻谷收割后,经过严格打包称重和测定计算,产量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随后,中国种子协会宣布了最终测产结果——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武冈示范片的测产未能通过验收。

对此结论,袁隆平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表示接受。

而这,等于宣布了超级杂交稻的第五期攻关测产失败了。

这时,有科研人员说,武冈示范片在栽插、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割时间等环节都出了问题,才导致了产量不如预期。

也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如果将这些损耗都算上,测产应该算是成功的。

对此,袁隆平说:“搞科研容不得任何误差,哪怕只差一点点,也是失败。

搞科研就是要百折不挠,科学家最不应该害怕的就是失败。

”袁隆平在失敗面前的泰然态度,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位耄耋老人在科学研究上的那颗赤诚之心。

理论与实践的名人故事袁隆平作文篇2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还说过:“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借着暑假的机会,我阅读了《袁隆平的故事》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主人公袁隆平从小就有两个梦,一是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二是河禾下乘凉梦。

可惜袁隆平爷爷逝世于年5月22日,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

袁隆平劳模人物事迹和精神(精选11篇)

袁隆平劳模人物事迹和精神(精选11篇)

袁隆平劳模人物事迹和精神袁隆平劳模人物事迹和精神袁隆平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会永远的怀念他,记住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所做出的的贡献。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袁隆平劳模人物事迹和精神(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袁隆平劳模人物事迹和精神1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里长出了水稻,这是袁隆平团队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又称海水稻。

这一新的尝试立即引发国人点赞:了不起!为“盐碱地种海水稻”打call,赞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拼劲儿。

袁隆平院士今年90岁,这个年龄对于一般人而言,应该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

而对于袁老而言,现在还是他的事业“青春期”。

他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刷新了一项又一项记录,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支持他的是让中国人吃饱吃好,是对自然科技的不懈追求。

党员干部是干事创业的主力军,更要以袁老为榜样,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奉献所有光和热。

为“盐碱地种海水稻”打call,赞的是“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闯劲儿。

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的工作人员们,将青海格尔木市大棚内培育的海水稻,移栽到新开垦的盐碱地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去想,大胆去干,只有这样才能攻破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遇到问题困难不要畏手畏脚,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积极寻求办法,敢于尝试试验,在不断的尝试失败中,找到最佳解决办法。

要敢为人先,别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不代表自己做不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己。

为“盐碱地种海水稻”打call,赞的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干劲儿。

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针对格尔木独特的自然条件,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优化最优配比,运用水稻耐盐碱试验、耐寒试验、耐旱试验等方法,专门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为后续积累经验、进而大面积推广迈出了第一步。

袁隆平院士的事例作文

袁隆平院士的事例作文

袁隆平院士的事例作文•相关推荐关于袁隆平院士的事例作文(精选7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袁隆平院士的事例作文(精选7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袁隆平院士的事例作文篇1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

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

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

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

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

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

”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

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

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袁隆平院士的事例作文篇2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

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

袁隆平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中国科学家。

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

袁隆平的经典事迹材料

袁隆平的经典事迹材料

袁隆平的经典事迹材料关于袁隆平的经典事迹材料(精选10篇) 在学习、⼯作或⽣活中,⼤家都⽤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有两种⽤途:⼀是宣传典型,⼆是评选先进。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材料吗?以下是⼩编精⼼整理的关于袁隆平的经典事迹材料(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袁隆平的经典事迹材料1 袁隆平院⼠作为科学家,不仅贡献巨⼤,更是⼀位精神可贵、品德⾼尚的⼈。

他杰出的科技⼈才与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度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

他的⼈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了学习的典范。

⼀是顾全⼤局、不计名利、⽢为⼈梯的协作精神。

袁隆平其⼈可敬的⽅⾯很多,尤其作为⼀个学习楷模被润⾊的更是⼀个完⼈。

⽽我作为⼀个普通⼈,可以学习他什么呢?泛泛的说学习袁隆平似乎各个⽅⾯都都可以学习,那把⽬标就设定成⼀个完⼈,对⾃⼰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认为能够袁隆平⾝上突出的精神实质就是他的事业⼼。

他做出的贡献之⼤可以造福全⼈类,⽽这⼀切的贡献都建⽴在他的事业⼼的基础上。

⾄于他的世界观、⼈⽣观、价值观以及他个⼈如何爱国,爱社会,这是促成他有事业⼼的基础。

我们是⽣活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不可能有⼀样的世界观、⼈⽣观、价值观,更不可能对国家对社会怀有同样的情怀。

但是这种背景并不能影响我也有⼀个同样的事业⼼。

每个⼈从事着不同的⼯作,并不是每个⼈的⼯作都有那样的造福全⼈类的意义,但是每个⼈的⼯作对⾃⼰本⾝就是全部,那就是这个⼈的事业。

这个事业的初级阶段是为了安⾝⽴命、养家糊⼝,⽽温饱问题解决了以后是否能有更⾼的追求呢?作为⼀个共产党员投⼊到了共产主义事业中,是否应该有⼀些社会理想呢?我想这是作为我,⼀个普通⼈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我们每天可能只是做着普普通通的事情,想不到杂交⽔稻这样宏伟的命题,但是我们做得⼀点点⼩事,如果能够当成事业来做,对个⼈,对社会都会有很⼤的成就,每个⼈都可以有很精彩的事业。

我现在从事环保⾏业的⼯作,可以说是⼤事业中的⼀个⼩⾓⾊。

因为提问探索而成功的例子袁隆平

因为提问探索而成功的例子袁隆平

因为提问探索而成功的例子袁隆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19年9月,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前夕,中国之声特别节目《功勋》曾播出报道《袁隆平:稻田里的“追梦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增长以及耕地消耗等原因,在一段较长的时期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曾引起国际社会关注,曾有外国经济学家发问:“谁来养活中国?”对此,中国人、中国农业已给出出色答卷。

这当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不断探索、突破“杂交水稻”这道题,得到过众多国内外奖项的肯定,甚至获得过小行星命名,2019年,他的故事走进了学校教材。

不管是英文致辞还是开学寄语,他的出现频频拿下网络热搜,大家说,这才是要追的“星”。

“跳农门”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在自己手里1949年新中国成立,袁隆平19岁,高中毕业,即将报考大学。

他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

报考哪一所大学呢?这个问题成了全家争论的焦点。

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袁隆平却有自己的见解。

他想读农学院。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他始终难以忘记小学一年级那次郊游的经历。

袁隆平:“在武汉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附近一个企业家办的园艺场,正好那是六月上旬的时候,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好漂亮啊!还有葡萄一串一串的。

哎呀,我说学农好啊!从那个时候第一次印象最深了,我就觉得学农好!”说服父母,袁隆平义无返顾地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农门”。

1953年8月,袁隆平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

到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他坐着烧木炭的汽车,又换马车,一路颠簸,足足走了四天,才来到距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的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

他课上得好,学生回忆,“他不讲究,黑板写满了,把手一缩,抓起袖子就擦。

袁隆平打破西方专家断言作文

袁隆平打破西方专家断言作文

袁隆平打破西方专家断言作文提起袁隆平爷爷,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他是咱们中国的大功臣,解决了无数人的吃饭问题。

曾经,西方专家断言,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

可袁隆平爷爷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非得要打破这个荒谬的断言。

袁隆平爷爷为了实现把饭碗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梦想,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

那片稻田,就是他的战场。

每天,天还没亮,他就已经来到了试验田。

田埂上的泥土沾满了他的裤脚,他也毫不在意。

袁隆平爷爷仔细地观察着每一株稻苗,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这些稻苗就是他最心爱的宝贝。

他弯下腰,轻轻抚摸着稻叶,眼睛里满是关切和期待。

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幅朴实而又伟大的画面。

有时候,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数据,袁隆平爷爷会在稻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炎炎烈日下,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连擦汗的功夫都舍不得浪费。

他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据,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不放过。

记得有一次,狂风暴雨突然袭来。

大家都往家里跑,想要找个地方躲避。

可袁隆平爷爷却第一时间想到了试验田。

他披上雨衣,就往田里冲。

狂风把他的雨衣吹得呼呼作响,雨水打得他几乎睁不开眼睛,但他依然艰难地前行。

到了田里,他看到有些稻苗被风雨吹倒了,心疼得不行。

他一株一株地把稻苗扶起,用绳子固定好,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可别倒下,可别倒下,咱们还指着你们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呢!”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爷爷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试验失败是常有的事,但他从不气馁。

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一年不行,就等下一年。

他就像一个永不言败的战士,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经过多年的努力,袁隆平爷爷终于成功了!他培育出的高产杂交水稻,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狠狠地打了那些西方专家的脸。

如今,我们能吃饱饭,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能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都离不开袁隆平爷爷的付出啊!他用自己的坚持和智慧,打破了西方专家的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袁隆平引发了我怎样的思考作文

袁隆平引发了我怎样的思考作文

袁隆平引发了我怎样的思考作文袁隆平引发了我怎样的思考?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你想知道吗?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吧!我想说的是,袁隆平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事迹让我想起了那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我们有一颗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的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但是,袁隆平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曾经遭遇过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过。

这让我想到了那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只有经历过失败,我们才能更加珍惜成功的喜悦。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袁隆平的成功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

袁隆平之所以能够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勤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

正如那句话所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袁隆平的事迹还让我认识到了一个问题:我们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袁隆平之所以能够发现杂交水稻的优良特性,是因为他对农业的关注和热爱。

正如那句话所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却不知道你的存在。

”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我想说的是,袁隆平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有一颗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的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他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励我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袁隆平的事迹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我会将他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动力,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袁隆平事迹心得及启迪(五篇)

2021袁隆平事迹心得及启迪(五篇)

2021袁隆平事迹心得及启迪(五篇)袁隆平事迹心得及启迪【篇一】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50多年来,他不畏艰辛.执著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院士不仅是中国的袁隆平,也是世界的袁隆平.陈至立说,袁隆平院士为科学界作出了表率,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他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他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一位德学双馨的科学家,他的永不满足的科学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令人感动,催人奋进.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他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研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陈至立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更多的像袁隆平这样的专家.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献身精神;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着眼长远.奖掖后学.汇聚人才的团队精神.刘延东在座谈时说,袁隆平院士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对国家和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参政议政方面也作出了突出成绩.我们要在广大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中开展向袁隆平院士学习的活动,使新一代无党派人士继承优良传统,搞好政治交接,更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袁隆平事迹心得及启迪【篇二】回忆起当年的那场灾难,袁隆平那种济世情怀,那种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大.梦当然只是梦.为了通过科研的力量在实践中一步步接近这个梦,袁隆平以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现实中落后.贫困的农村能变得富饶而美丽.为此,他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努力着,〝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杂交水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育杂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强的音符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受贫穷与饥饿折磨的民族,有着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来帮助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贡献啊.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终于登上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殿堂.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辉煌.荣耀.名利,却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发生任何改变,他还是始终如一的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通过科技进步,现在我国常规水稻的亩产平均为〝700斤左右,我们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800斤左右.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将达到_00~_00斤,有希望在2~3年内培育成功,那时又将推动全国的水稻产量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对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_98年,国家国资局对〝袁隆平〞品牌进行了无形资产评估,认定其价格达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各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并誉为昭示着中国知识经济的风暴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时代的真正到来.农平高科〝〞上市后,社会上有人称〝袁隆平一夜之间变成了亿万富翁〞,他却很平静,对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试验田地里.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应用于生产,这样_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让杂交稻进一步由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虽已届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牵梦萦着杂交水稻;虽已没有了园艺场的美丽与缤纷,但那种淳美与质朴,却更能透出一种科学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质与境界.袁隆平事迹心得及启迪【篇三】袁隆平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小平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和500万元的高额奖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获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不仅仅搅动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人们对大奖的产生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_76年,袁隆平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_95年,袁隆平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2000年_月_日,〝隆平高科〞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袁老说,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目标是_年实现大面积推广.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八项国际奖.他的成果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事迹心得及启迪【篇四】9月7日,是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他在家中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去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取得2_2.6斤的成绩.袁老的生日愿望透露出无尽的家国情怀,我们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愿望早日实现!袁老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师〞〝最酷的90后〞〝90后梗王〞等等.这些标签或大气.或诙谐.或酷炫,反映的是这位〝90后〞老爷子热爱田野.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本真.而这些品质,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田野.______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袁老深爱着祖国,他把论文写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乡间,为的是实现〝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两个梦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大都来自田野乡间,要时刻想着扎根祖国大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风景,也有荆棘坎坷的泥路,但是只要我们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人民服务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袁隆平强调,不能搞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应该要搞既高产又优质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热爱人民.不断奋斗,才让我们解决了吃饱和吃好的问题,从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应如此,对于人民要心存热爱,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谋福祉.谋利益,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生活.海德格尔说过:〝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90后〞袁隆平曾经称自己上班不打卡,下田最高兴,喜好自在,专长松懈.袁老就是这样热爱着生活,一不小心还成了〝梗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的田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花费心血去适应.去提高.去改变.在工作之外,也要顾及生活.照看好家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们依然要热爱生活,〝以苦为乐〞,开心过好每一天.唯有此,我们才能不为生活所累,也能更好集中精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最后再次祝袁老生日快乐,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日愿望,而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以另一种方式去守护袁老深爱的伟大祖国!袁隆平事迹心得及启迪【篇五】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的报告厅里,同事和弟子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紧张和兴奋,而袁隆平却依然故我,明亮的眼睛,顽皮的笑容,与两个月前活跃在气排球场上气定神闲的神态并无两样,薄薄一页纸的演讲稿握在手里,几乎不怎么看.这不禁让记者想起5月份的长沙记者见面会时,他把演讲稿丢到一边的情形.对于开会发言,袁隆平显示出了他的〝大师风范〞.〝我有两个雄心壮志〞〝请这么多领导和高层人士来听报告,我感到很不安,我并没有大家赞扬的那么好,我听之有愧.我觉得光荣应该属于国家,属于从事杂交水稻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对于同事们的夸赞,袁隆平表现出的是一个科学家的谦逊.对于自己的功绩一带而过的袁隆平,在谈到超级水稻时却显得兴致勃勃:〝今生,我还有两个心愿,也可以说是我的两个雄心壮志.〞拥有老骥伏枥精神的袁隆平说,他的第一个心愿就是争取在_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计划到_年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产出现有8000万亩所产的粮食,也就是说,等于增加了2000万亩耕地,可多养活3000万人!〞说到这儿,站在演讲台前的袁隆平抬起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第二个心愿,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现在,全世界有_亿亩水稻,如果其中一半种杂交水稻的话,所增加的粮食可多养活4—5亿人.〞袁隆平不到10分钟的报告,被全场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打断.〝这一天早该来了〞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中,记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排忙碌,照相机.摄像机全副武装,时而对准讲台,时而对准细心聆听报告的领导和观众,她就是袁隆平身边的秘书辛业芸,记者与她在长沙曾有一面之缘.在她休息的空当,记者抓住了这个大忙人.〝今天我太激动了,就像过年一样.〞辛业芸眼眶微微发红.〝袁老师对于祖国.人民和全人类的贡献太大了,我以前也曾陪他到过很多地方作报告,甚至去过美国,但是,在人民大会堂的报告,这是第一次.我觉得袁老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太大了,我始终觉得袁老师应该有一场这样的报告会,他早就该站到今天这样的演讲台上.〞辛业芸激动得语调微微发颤.一转身,又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记者的眼帘,袁隆平的儿媳,也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的段美娟,也手举相机对准了演讲台,准备将这历史性的一刻记录下来.〝爸爸这次过来穿的还是_年来北京领国家最高科技奖时买的那套降价西服,这么多年,这套西服就是他每次出席重要会议的礼服.〞看到台上的袁隆平,儿媳段美娟说:〝平常很少能看到爸爸穿得这么正式,都是方便下田的休闲装.〞爷爷的梦在报告会进行到尾声时,演讲台上出现了8个身穿白色小纱裙.头扎羊角辫的可爱娃娃,她们是来自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小学生们.稚嫩的孩子们用她们甜美可爱的童声,将一首《爷爷的梦》献给了她们心中可爱可敬的科学家爷爷———袁隆平.亲爱的爷爷请允许我,一个吃着您发明的稻米长大的孩子来告诉您我内心的秘密和梦想———长大了我也要做科学家接过您手里的接力棒心怀世界,正直善良让所有的人都远离饥荒我也要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紧挨在您的身旁我也要让世界的夜空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闪亮!站在一旁的袁隆平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模样,满脸的笑意,这位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人民科学家望向孩子们的笑眼里,也蕴含了对这些科学〝种子〞们的殷殷希望.关于袁隆平事迹心得及启迪(五篇)。

袁隆平名人笑对挫折的事例

袁隆平名人笑对挫折的事例

袁隆平名人笑对挫折的事例
事例一:
还记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倾盆大雨。

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里去。

可是,暴雨是无情的。

那些被袁隆平细心栽培的水稻瞬间化为乌有,虽然当时受损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却痛在袁隆平的心里呀!
过了一会儿,袁隆平的心情开始缓缓地平静了下来,因为他在一污浊中找到一株幼苗,这真是燃烧的希望,生命的奇迹啊!此时的袁隆平心里又充满了自信与希望,因为他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事例二: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

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

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

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

并且袁隆平不迷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

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

袁隆平以他持
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旧中悟新的名人事例

旧中悟新的名人事例

旧中悟新的名人事例1、袁隆平的创新事例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

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

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

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

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

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

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

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

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

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3、爱因斯坦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4、牛顿晚年趋于保守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

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的范围而不能自拔。

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

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袁隆平的故事15个

袁隆平的故事15个

袁隆平的故事15个袁隆平的故事15个袁隆平的故事(一):骑摩托车去去实验田袁隆平手里掌握着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

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

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

没料到,玩摩托车、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扬花了,结实了...他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蹿上马路,拐入小径,溜上田埂,矫健的身影闪动在片片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

十多年来,他先后换过八九辆不一样品牌的摩托车。

如今,虽已70余岁高龄,他还是经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间转。

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赛欧牌家用汽车。

朋友对他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还是开汽车安全一些。

他兴致勃勃地学起开车来,感觉还不错。

有时,他把汽车开到了田边。

他还笑着说,要去考一个驾驶证哩。

袁隆平的故事(二):“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在袁隆平连连获奖载誉归来后,有媒体的记者采访他时问道:”对于您的贡献,您自我作何评价”他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

我讲一个故事: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

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午时才到。

我到了后,那12个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袁教师你最之后了,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

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

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袁隆平的故事(三):一位坦诚和直率的科学家2004年10月的一天午时,袁隆平应邀为依阿华州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心育案例启示录7 袁隆平错失的良机
湖南省邵东县杨桥镇中心学校刘义勋
如果不是错失了两次机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人生,也许会被完全改写。

袁隆平从小就热爱游泳,不到10岁时,就敢横渡长江;16岁时,在武汉读高中,参加湖北省举行的游泳比赛,他一举获得汉口赛区男子100米自由泳第一名和全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考上西南农业大学后,他是全校的游泳冠军。

一次,西南赛区进行游泳选拔赛,前三名,将被选入国家游泳队,成为专业游泳运动员。

很可惜,这一次,袁隆平只获得了第四名,因一名之差而落选。

袁隆平错失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机会再一次向袁隆平招手。

大学快毕业那年,部队招收空军飞行员。

当时,全校报名的人数达到了800人,经过严格的体检,最后,只有8人通过了全部的36项指标测试,袁隆平幸运地成为其中之一。

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飞行员,这对年轻的袁隆平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喜事。

可是,在即将进入空军预备班之前的庆祝八一建军节晚会上,袁隆平和他的同学们被告知,大学生一律被退回。

原因很简单,当时国家已经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建设需要一大批知识分子,而当时全国只有区区20万名大学生。

因为大学生太宝贵了,空军放弃了大学生,是为了让他们在自己所学的领域,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袁隆平因此再一次与近在眼前的机会失之交臂。

就这样,袁隆平痛失了两次绝好的改写个人人生的机会。

假如袁隆平抓住了这两次机会,他的人生将会怎样?
以袁隆平当时的身体素质来看,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后,袁隆平可能会成为一名不错的游泳运动员,甚至有可能进入全国前三名,退役之后,他也许会和大多数运动员一样,成为一名游泳教练员;抓住了第二个机会后,袁隆平会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飞行员,在蓝天飞翔,是多少人的梦想,然后,他有可能成为一名飞行教官,直至光荣退休。

运动员和飞行员,这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以袁隆平一向不服输的性格来看,无论在哪个行业,他都可能有所作为。

但是,如果那样的话,我们今天就没有了“杂交水稻之父”,就没有了他培育出的可养活7000万人的水稻增产。

所以我们说,幸亏袁隆平没能抓住人生中的这两次重要机会,幸亏他一直没有改变对于粮食和农业的梦想。

人的一生面临无数挑战,偶尔也有机遇从天而降。

有人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实现了人生的转折,一夜之间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从此一劳永逸,高枕无忧。

也有人错失良机,后悔不迭,以至终身遗憾,从此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虚度一生。

由此可见,错失良机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然而袁隆平一生痛失两次绝好机遇,他的人生不仅没有黯淡,反而更加精彩,他的传奇经历给人以深刻启迪。

中国有句古话:“天无绝人之路。

”西方有句谚语:“God will open a window for you when he closes the door!”意思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为你开了另一扇窗。

人们与其在关着的门前哀叹,不如去开着的窗外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面对苦难的人生,弱者守株待兔,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强者主动出击,在奋斗中求生存,找机遇,谋发展,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袁隆平错失第一次机遇也许还有一点主观因素,错失第二次机遇则完全是客观原因,如果他因此而否定自己,放弃努力,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损失。

可贵的是,袁隆平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勇敢地向命运挑战,坚持不懈,终于在杂交水稻领域获得突破,对国家、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那些善抓机遇的人固然令人羡慕,而那些错失良机仍然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创造人生辉煌的人更令人敬佩!他们是心理上的不倒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