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网上潇洒走 有喜也有忧
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是什 么新鲜事。网络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知识便利,而且改变 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网上聊天的体验让人心跳,甚至让 人发疯。家长们对孩子上网一般都持赞许的态度。然而, 网上有友情,网上还有欺骗,甚至有陷阱。上网可以帮 学生把作业做得更好,也可以偷懒。最让人头痛的要算 色情网站了,很多青少年成为网上色情的俘虏。对此, “网吧”已被不少家长称为“电子海洛因”的交易所, 并主张取缔“网吧”。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 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原理——方法论)
1、辩证否定观 实质是“扬弃”
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 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 优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同时要重视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5、系统优 化的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 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 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原理
方法论

物 1、发展的普遍 辩 性及发展的实质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法 的 发 展 观
2、事物发展是前 进性和曲折性的 统一(事物发展 的总趋势)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促进新事 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 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 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量变和质变 的辩证关系(事 物发展的状态)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明确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分析,阐述如何看待问题、如何寻找解决方案。

要求小组讨论时间为30分钟,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提交一份300字以上的分析报告。

2. 撰写小论文: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形而上学的错误之处,以及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

要求字数不少于200字,文体不限,可以是议论文、说明文或散文。

三、作业要求1. 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明确分工,共同分析问题,并提交报告时注明每位成员的贡献。

2. 撰写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符合学术规范。

3.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逾期未提交者将无法获得平时成绩。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讨论报告和小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阐述观点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评语,同时根据小组互评情况调整自己的评价结果。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将反馈信息通知给学生,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认真反思自己的作业,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明确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上就是高中政治课程《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全部内容。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掌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2. 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 培养批判性思维,反对形而上学思想。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掌握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原则和概念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辩证关系。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选择一段关于社会现象或政治事件的新闻材料,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尝试运用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2.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形而上学的表现,如孤立地看待问题、只看表面不看本质等,并分析其危害。

3. 撰写论文:以“唯物辩证法与现实生活”为主题,结合自身或周围人的经历,阐述唯物辩证法在处理人际关系、学习问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应用。

4. 反思与总结:每位学生反思本次作业的完成过程,总结自己在唯物辩证法方面的收获和不足,提出今后学习的建议。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材料需认真阅读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2. 课堂讨论需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3. 论文需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不少于XX字;4. 反思与总结需真实客观,字数不少于XX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论文撰写情况以及反思总结的深度;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3. 评价结果:对于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存在不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在完成作业后主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2.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3. 小组互评应客观公正,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以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深刻认识到唯物辩证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性,学会用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求。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高中政治统编版19必修4哲学与文化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高中政治统编版19必修4哲学与文化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与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理论学习:学生需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形而上学的典型特征,明确二者的根本区别和相互关系,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或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唯物辩证法分析其中的矛盾关系,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将案例与理论知识相联系,培养辩证思维的运用能力。

3. 观点表达:撰写一篇小论文,论述“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需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明。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做好笔记,记录重点和疑问,并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2. 案例分析部分:选取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分析过程需紧扣主题,有理有据,展示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

3. 观点表达部分:小论文需符合政治课本中提到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并保持文章逻辑性和可读性。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四、作业评价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对理论学习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包括笔记的完整性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

2. 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评价,看其是否能够准确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

3. 对观点表达部分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逻辑性和文字表达能力。

评价将根据教师的评阅、同学的互评及自我反思综合进行。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教师会收集学生的疑问和建议,为下一课时的教学提供参考。

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或课后交流的方式,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

【高二】《哲学常识》第四课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高二】《哲学常识》第四课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高二】《哲学常识》第四课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高二】《哲学常识》第四课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哲学常识》第四部分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重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难点】“学会从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角度看问题,避免从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角度看问题”,即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素质要求〗知识:识记:①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区别。

能力方面:(1)逻辑思维能力:这个盒子总结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并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进而提出了对学生“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⑵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的抽象思维能力。

意识: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

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生及坚持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关键解决方案]1、正确理解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联系观与孤立观的对立;发展观与静止观的对立;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之间的对立。

认识矛盾与认识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根本区别,主要是因为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矛盾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

辩证法认识矛盾,必须认识事物的发展,提倡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形而上学否定矛盾,即否定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你只能从静态的角度看问题。

或者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看不到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源泉,把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力量的推动。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2. 使学生认识到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危害。

3. 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同和信仰。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观点(联系、发展、矛盾、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2. 第二节: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危害教学重点: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静止性、孤立性及其对社会实践的阻碍作用。

3.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唯物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领域的应用实例。

4. 第四节: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教学重点:如何在生活中坚持唯物辩证法,识别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5. 第五节: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唯物辩证法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阐述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危害。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创新思维。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

五、教学时间1. 第一节:45分钟2. 第二节:45分钟3. 第三节:45分钟4. 第四节:45分钟5. 第五节:45分钟教学进程:第一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 导入新课,介绍唯物辩证法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观点。

3. 举例说明唯物辩证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危害1. 引出形而上学的概念,阐述其片面性、静止性和孤立性。

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说课稿一、前言本课是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的一节重要课,主题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和探讨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引导学生掌握了解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容;•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求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

3. 学法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独立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入学生心灵的传达;•培养学生对科学思维与批判思维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10分钟)a. 唯物辩证法的定义及特点唯物辩证法是哲学的一种方法论,它强调事物的本质是由各种矛盾相互依存、相互斗争而产生和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的特点是发展性、观察现象的矛盾性以及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b. 形而上学的定义及特点形而上学是一种哲学思维方法,它以抽象、片面、静止的方式认识世界,忽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内部联系。

形而上学的特点是片面性、静止性和绝对性。

2.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容(20分钟)a.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是客观存在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无产阶级的被动研究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动的探索态度,要不断地发展认识能力以逐步认识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具有违背常规逻辑的辩证规律,主张人们要以矛盾斗争为出发点,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的矛盾。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2. 使学生认识到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危害。

3. 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2. 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危害。

3. 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分析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危害。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基础知识》等。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讲述唯物辩证法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2.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详细讲解唯物辩证法的五大基本原理,即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的特征分析唯物辩证法的特点,如整体性、动态性、历史性、实践性等。

4. 第四节: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危害阐述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静止性、孤立性等错误,以及其对科学发展的阻碍作用。

5. 第五节: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抵制形而上学的侵蚀。

六、第六节:唯物辩证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如生物学中的进化论、物理学中的相对论等,展示唯物辩证法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强调其对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

七、第七节:唯物辩证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分析唯物辩证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如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等,引导学生认识唯物辩证法对社会发展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八、第八节:唯物辩证法在哲学研究中的应用讲解唯物辩证法在哲学研究中的运用,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发展观点等方法,深入探讨哲学问题,推动哲学理论的创新。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概念及其区别。

2. 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教学内容:1. 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形而上学的概念及其主要错误。

3.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与联系。

4. 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形而上学的错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与联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概念、基本特征、错误及区别与联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心得体会。

【教学内容】1. 讲解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分析形而上学的概念及其主要错误。

3. 阐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与联系。

4. 探讨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案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讨论交流】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心得体会。

2. 各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形而上学的错误,以及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与联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如何在生活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导学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导学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2、了解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一、自主学习:1.唯物辩证法(1)基本观点:主张用_____、发展、_____的观点看问题。

(2)要求。

①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_________和相互作用入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

②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_________的变化和发展。

③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3)基本方法。

①____________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②坚持______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2.形而上学(1)基本观点:用______、静止、______的观点看问题。

(2)表现。

①只看到一个个______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只看到事物的______,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③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______;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_____,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______。

4.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1)理论依据:唯物辩证法的_____、发展、_____的观点和_____________。

(2)要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二、知识展示:三、自主探究:参照教材81页-----82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四、知识总结:五、走进生活:七嘴八舌话生活六、牛刀小试:1.指出下列观点属于辩证法或者形而上学的什么观点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水滴石穿()③断章取义()④刻舟求剑()2. 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教学设计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教学设计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系、发展、矛盾等观点。

2. 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反对形而上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掌握其应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将唯物辩证法理论与实际生活、学习相结合,培养辩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应用。

2. 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教室讨论和思考。

3. 准备教学道具,如白板笔,方便学生在教室上做笔记和讨论。

4. 复习形而上学思想的定义和风险,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各有哪些表现?2. 引用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们分析其中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加深对这两种观点的理解。

3. 引出课题:高中政治课程《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二)讲解唯物辩证法1. 讲解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联系、发展、全面。

2. 举例说明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如: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等。

3. 引导学生们思考并讨论唯物辩证法在平时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讲解形而上学1. 讲解形而上学的核心观点:孤立、静止、片面。

2. 举例说明形而上学的错误应用,如:一刀切的政策、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等。

3. 引导学生们思考并讨论形而上学的风险。

(四)教室讨论与互动1. 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教室讨论,探讨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 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应用。

3. 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强调唯物辩证法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五)安置作业1.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小文章。

2. 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并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讲课文档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讲课文档
第17页,共35页。
第三,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 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 着矛盾。所以,要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坚持全面 性,克服片面性。形而上学则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它否认事物的矛盾,必然是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 面,把事物的一个方面、一种属性绝对化。

第18页,共35页。
探究设疑2:老子、韩非和黑
格尔的言论,表达了什么思想? 郭 象、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又代表 了什么思想?
第19页,共35页。
探究提示: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
表达了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即承认矛盾,主 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郭象、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代表了形 而上学的根本思想,即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我们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第6页,共35页。
“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 事物是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 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
黑格尔
“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 没有任何矛盾。”
全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对立
杜林
第7页,共35页。
3、分歧之三: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的观点。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互联网”是天使还是魔鬼?
第35页,共35页。
(3) 而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 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的根本分歧。
第32页,共35页。
4、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提示: 首先,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即客观物质世
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 唯物论,它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是 贯穿着辩证法的。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刻舟求剑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它与辩证法有什么区别?
3.学生思考: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及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初步认识。
4.导入新课: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形而上学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唯物辩证法的区别。
a)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理解教材,为学生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c)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以一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引入新课,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而上学思维,引发学生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考。
a)请举例说明唯物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形而上学思维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负面影响?
c)如何克服形而上学思维,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教师指导: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保讨论效果。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并能运用这些观点分析社会现象。
2.了解形而上学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区别,能够识别并反驳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比较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内涵。
3.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整理]

教学案例[整理]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学案例--兼谈探究性学习整合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的主体性”理念温州市第22中学 蔡晶晶一、案例背景:<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高二哲学(上)最后一课时内容,它是对已经学过的第二、第三、第四课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长期以来,教师对这一课时的内容最多停留在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机械地总结归纳,既不能及时检查学生理解的程度,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的执笔和指导师,我在“信息技术与探究性学习整合活动周”中,使用了“网络环境”教学与“PowerPoint 课件”教学(下简称PPT 课件教学)两种不同模式的整合,先后在三个平衡班(快班)和一个提高班(暂时落后班),上了这一课时的示范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我比较网络课件和PPT 课件两种整合模式的教学效果,着重结合利用..PPT ...课件..进行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整合,........谈谈整合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的主体性”理念,以期引起同行们关注:我们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利用网络课件整合,也可以利用最简单的PPT 课件在常规教室的多媒体平台整合,其效果的好差,关键是能否做好理念的渗透和运用恰当的处理方法。

二、案例过程:教学目标:识记:①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

教学重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教学难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导入: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协作探究兴趣。

展示(网页首页:播放flash 动画字幕)或PPT 课件首页动态字幕导入:师:今天我们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最后一课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希望同学们一如既往的发挥你们的创新能力,发挥你们的学习主动性,更希望你们通过小组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在探究中创新,在探究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要求:按小组顺序让学生个别发言,直到学生准确地回答完整为止,如果有学生不会的,可由该学生指定同学帮助自己补充完整。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4 哲学与文化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了解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2. 掌握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等基本规律,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3.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选取一些时事新闻或生活中的案例,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其背后的道理。

例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与隐私保护的矛盾等。

2.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的对比”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分享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唯物辩证法比形而上学更有道理。

3. 撰写报告:整理小组讨论的成果,形成一份报告,内容包括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基本观点的阐述,以及选择的事例和分析过程。

4. 课堂分享:在课堂活动中,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报告和分析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独立完成分析报告;2. 注重实践:分析事例要结合实际,注重从生活中挖掘素材;3. 认真总结:撰写报告时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观点明确;4. 按时提交: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以便教师及时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和分析过程,评价其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是否具备辩证思维能力;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和报告内容进行评分,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和指导,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方案;2.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共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改进方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阳雄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阳雄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任教教师:阳雄一、设计意图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理论知识的综合性。

因为从知识要求来说,这一问题是对第七、八、九、十课所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搞好本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有关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了解得更系统、更全面。

二是鲜明的思想教育性。

探究的题目就能体现出这一点,它要求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明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以及二者分歧的基础上,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危害,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特别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二、内容结构与目标分析本单元探究活动的目标有三:一是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了解形而上学认识方法的局限;二是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与根本分歧;三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哲学依据。

上述问题,教师在授课中应予以重点阐释,具体内容见“理论评析”。

“探究活动路径参考”中的四个探究活动分别引导学生实现上面的探究目标。

前两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理论上的分歧;后两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如何体现和运用辩证法思想的。

(一)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1页)这一探究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分歧,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和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的不同及表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和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的不同及表现,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和形而上学片面观点的不同及表现。

本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让学生认识到,老子和郭象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之间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韩非和董仲舒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之间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黑格尔和杜林言论的不同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3单元 综合探究【教学课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3单元 综合探究【教学课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把事物的一个方面、一种属性绝对化。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能够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事物。 形而上学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当然也就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4
第三单元 综 合 探 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4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 承认矛盾,承认事物内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形而上学 孤立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否认矛盾,承认事物变 化原因是外部力量推动
联系的根本内容 普 客 多 遍 观 样 含 性 性 性 义 辩 证 法 构成 含 实 趋 状 义 质 势 态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4
地位是否变化 普 特 主 主 内 含 遍 殊 次 次 外 义 性 性 矛 方 因 盾 面 原因
结论: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不仅不可缺少,而且有时甚至还 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外因能不能撇开内因而起作用呢?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4
(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 实现内因对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的决定作用
② 能够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到加速和延缓作用。
辩证法部分知识结构
这一态度说明了: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尊重事物之间的联系;三 是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4
唯物辩证法 发展
联系
根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青年学生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①表现:好走极端,固执一面,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非此即彼, 顾此失彼 ②原因: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辩证法思维方法 ③方法: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实践、同社会调查密切结合 课堂练习: 1.在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面对无数发明专利宣称:“所有人们 可以发明的东西,都已经发明了”。现代人把这句话作为笑柄,是因 为 A.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地看问题 B.他只知现在,不展望未来,静止地看问题 C.他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片面地看问题 D.他用唯心主义观点认识问题 2.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总把自己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 师长和机遇等外部条件上。这种做法属于 A.形而上学,片面夸大外因的作用 B.辩证法,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 C.唯心主义,主观决定客观 D.唯物主义,从各个学校的实际出发 课后作业: 2006年11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 定。观察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和谐与不和谐的现象,运用唯物辩证 法观点进行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可写成小论文。 提示 (1)和谐的现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2)不和谐的现象→形而上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建议 (1)大背景,小切入 (2)从三个方面分析:联系、发展、矛盾 课堂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拥有幸福。 和谐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幸福的人生必定是和谐的人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祝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
后》。在古希腊,把有关宇宙中各种具体自然现象的著作统称为《物理 学》,把论述宇宙普遍规律等抽象问题的放在《物理学之后》,是一般 哲学的别称。
《物理学之后》传入我国后,近代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根据此 书研究的内容,恰与我国古代《周易》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 谓之器”中的“形而上”意思相近,故译为《形而上学》,意为研究抽 象问题的学问。
其次,从发展与矛盾的内在关系看:矛盾提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 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 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 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 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 亡,只好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
盾。” ④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源泉。 首先,从联系与矛盾的内在关系看:矛盾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
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 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 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பைடு நூலகம்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 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 题。 知识扩展:辩证法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其早期含义是进行谈话、进行论 战的意思。古希腊哲学家把在辩论时揭露和克服议论中的矛盾以求得真 理的艺术叫做辩证法。 哲学家柏拉图把辩证法引入哲学,把它作为研究概念思维艺术的专 门科学。 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形式把辩证法作为支配世界的普遍法则,把它 理解为绝对精神的运动,是世间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 马克思和恩格斯丰富了辩证法的科学内容,第一次给辩证法概念以 科学的规定,称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科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主张联系地、发展地、矛盾 地看问题。 知识扩展: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一词也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一本书,即《物理学之
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从 此“形而上学”一词就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纯哲学,其二则指反辩证 法的思维方法。作为与辩证法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的特征 为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等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问题的不同 回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于对世界状况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 答。因此,辩证法不等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也不等于唯心主义。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影响和制约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它们都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 方法论的学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各有唯物和唯心之分,唯物和唯心也 各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别。 (4)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主义的统一 ①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 同。唯物论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而辩证法进一步回 答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二者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在解决物质 和意识的关系时贯穿着辩证法,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③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 法,而不是唯心的辩证法。它在解释世界状况“怎么样”时,是从唯物 论原则出发的,始终贯穿着唯物论。 ④结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项原 理之中。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2、方法论 (1)坚持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反对形而上学: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四课《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识记:①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②唯物辩 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 2.能力方面 ①逻辑思维能力。本框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 结,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而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 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进行概 括、综合、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现实生 活中的影响和表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及坚持这一思想方法的 重要意义。 【教学流程】 主体教学: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与对立 ①分歧之一: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荀况认为:“力不若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 群,彼不能群也。”即人和人是密切联系的。 西晋的郭象认为,人与人是彼此孤立的、毫不相干的。 ②分歧之二: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分歧之三: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黑格尔认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是因为自身 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 杜林认为,“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