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体的确立与宋人古体小说的类型意识
论唐传奇“文备众体”的艺术体制
论唐传奇“文备众体”的艺术体制第一篇:论唐传奇“文备众体”的艺术体制浅论唐传奇《莺莺传》中“文备众体”的艺术体制----史才、诗笔、议论于一体唐传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
前人谓之“文备众体”,即史才、诗笔、议论三者结合,形成了传奇独特的艺术体制。
唐传奇“史才”的形成与史传文学密切相关,借鉴了史传文学围绕主人公命运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及塑造人物性格的写作技法;唐传奇注重抒情诗,以骈体语言描写景物,及以诗歌杂入正文之中,形成了“诗笔”的艺术特点;“议论”的作用是对叙述的故事加以评论,对人物进行褒贬,力图从具体的描写中抽象出哲理来。
元稹的《莺莺传》可谓是这一时期文备众体艺术体制的典型。
传中忍情之说,即为议论;会真等诗,即是诗笔;叙述离合悲欢,即所谓史才。
这都是当时小说中不得不具备的。
一叙述悲剧爱情,塑造鲜明人物—史才“史才”,是指史书中的纪传体写法,即借鉴了史传文学围绕主人公命运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及塑造人物性格的写作技法。
说起纪传体,就会想起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并未止于记录史实,而且还十分注重故事性,引人入胜。
《莺莺传》的故事大部分研究者也都认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宋人王性之考莺莺乃崔鹏女,与元稹为中表关系,则张生莺莺的故事实不过极普通的一段表兄妹之间的恋情。
但作者认为它有写出来的价值,无论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善补过”也好,还是想把这段艳遇作为永久的纪念也好,元稹还是把它演绎成一篇令万千青年男女神往的爱情故事。
当然,传奇作者并没有将题材限制在自己经历的狭窄范围内,他们的目光投向了整个广阔的社会,政治、伦理、英雄豪杰乃至娼妓游侠等都成为他们笔下的表现主题。
总之,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不再是那些陌生的神仙鬼怪面孔,而是生活中的人。
即使还偶带怪异的气息,但更多的是浓厚的人间生活气息,使人感觉到与志怪作品比起来毕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就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而言,它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它需由人物的内外统一来完成。
《唐宋传奇集》读后感范文1000字
《唐宋传奇集》读后感范文1000字《唐宋传奇集》是一部跨越千年、还原唐宋时代的古典小说经典之作。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唐宋传奇集》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唐宋传奇集》读后感1本书中选的作品都是古文,就我目前的古文水平阅读时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采用的阅读方法是:首先自己先结合注释通读原文,再联系每篇文章开头的题解,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就文中自己不清楚,不确定的地方再去看翻译,这样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有利于加强古文学习。
在阅读的时候主要采用比较阅读法,联系不同篇目阅读。
目的在于通过对有关内容进行比较达到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加深对作品认识的目的。
分为作品内部的比较阅读,和与其它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
作品内的比较:唐传奇大都篇幅短小精悍独立成篇,在阅读的时候发现其中一些作品之间存在联系,或者和我曾经阅读过的其它书籍有一定联系。
第一类题材相似,内容情感相近;同样是写做梦的,湘中怨辞和异梦录,秦梦记题材相近都是写人和神相恋的故事,语言风格形式上也差不多。
南柯太守传和枕中记形式相似都是主人公做梦经历很多事情醒来怅然若失。
传达的思想差不多:宣扬浮生如梦的思想。
讽刺那些窃据高位的人,以及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第二类题材相似但思想情感上有差别的。
比如长恨传和以前学过的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围绕主要人物杨玉环和唐玄宗来写,但抒发的观点却有不同。
长恨歌主流的看法是李杨爱情悲剧说,和讽刺说;而长恨传更偏向于讽刺杨妃美色误国。
同是写女性追求恋爱自由霍小玉传和崔莺莺传都塑造了美丽善良勇于追求幸福的女性,见异思迁的薄情郎,但最后的结局却又不同。
面对同一件事物,观察者的立场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会有差异。
作品外的比较:唐传奇中很多作品含有前人作品的影子,又启发了后代作品。
受到阅读量的限制,需要结合题记,查找相关作品和篇目。
比如三梦记对后来聊斋志异中的凤阳士人的影响,虬髯客传对后人传奇红拂记,杂剧虬髯翁以及当代武侠小说的影响等。
古代历代小说发展演变
古代历代小说发展演变历代小说演变先秦两汉:神话传说、寓言、史传文学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标志小说体裁的确立)唐:传奇、传奇小说(小说进入自己创作时代)宋:分两支:短篇文言小说和白话,宋代文言成就不高,白话:宋元话本,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明:四大奇书:三国、西游、水浒、金瓶梅(长篇)三言二拍(短)清:文言: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白话:儒林外史、红楼梦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文言小说。
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
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
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
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
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一)1.关于“小说”“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
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后来,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小说与《庄子》所说的“小说”含义虽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东汉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
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
诸子略共4324篇,小说就占了1380篇,是篇数最多的一家。
班固据《七略·辑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然亦弗灭也。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
他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由小说家采集记录,成为一家之言。
这虽是小道亦有可取之处。
论传奇体的文体特征
论传奇体的文体特征AP0901502 邓婷婷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有诗、文、戏曲、小说四体,其中,文又有古文、骈文二体,戏曲有杂剧、传奇二体,诗有诗、词、曲三体,只有小说分话本、章回、笔记、传奇四体,体类最多。
而且,诗、文、戏曲各体的文体特征鲜明,历来论述也多,小说中的白话小说章回、话本两体的文体特征也较鲜明,只有文言小说两体的笔记、传奇情况最为复杂,文体特征不很明显,界说也不太清楚,历来的研究也较少。
而其中尤以传奇为最。
传奇作为文言文小说类型的重要概念,其用法颇为混乱。
但近世小说研究一般分文言文小说为“传奇”、“志怪”、“轶事”或日志人三类,后两类的区别比较明显,轶事与传奇的区别也不难把握。
混乱的原因主要在于“传奇”与“志怪”界限不清,似乎“奇”与“怪”并无根本区分,在这一题材范围内,篇幅较长的就是传奇,篇幅较短的就是志怪了。
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而关键在于传奇的概念的界定。
作为文言文小说类名的“传奇”概念的界定,应考虑它的本义。
“传奇”用来指文言文小说题材始于北宋毕仲询《幕府燕闲录》:“范文正公做《岳阳楼》,为世所贵。
”尹师鲁读之,曰:“此传奇体也。
”这是“传奇”作为小说类名的开端。
然而何为“传奇体”?“传奇体”名称由何而来?我们至今不得而知。
但我们可以从《史记》中得出一些信息。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史记》的爱畸就是鲁迅所说的“传畸人于千秋”,也就是它的传奇性,其特点乃在于传记人事之奇怪,与志怪并无关涉。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
”鲁迅先生论传奇的源流,认为是从六朝志怪小说发展而来。
“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
但从六朝简短志怪到唐代丰腴传奇变化实在太大太“特异”,似难直接衔接,令人有疑。
作为源头之一,后世的传奇小说就是继承了《史记》这一倾向发展而来的。
从《史记》的传奇倾向到唐代传奇小说,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杂传小说的过渡。
浅谈古典通俗小说中的“奇”、“巧”设置
浅谈古典通俗小说中的“奇”、“巧”设置我国的古典通俗小说是由民间话本演变而来的,作者继承和发扬了话本中艺术感染力的精华,在创作运用“奇”、“巧”等表现手法,这些都是非常符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民族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因而得以广泛流传。
古典通俗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传奇性”。
“奇”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指故事情节的奇异。
清代的李渔认为:“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
可见非奇不传。
新即奇之别名也。
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
焉用传之?”这里谈的是戏剧中的奇,对古典通俗小说而言也莫不如此。
小说中所描写的也是读者感兴趣的奇异事件。
《西游记》中的奇,主要表现在幻想的情节里。
孙悟空神通广大,能够七十二变,一个跟斗可以翻出十万八千里,他可以上天入地,可以随意进出冥府仙界,刀砍不入,火烧不死,可以食铁球、饮铜汁等等。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系列的神奇本领,孙悟空才能够闹龙宫、闯地府,搅得天宫人仰马翻,打得各路妖魔叩头乞饶,从而产生出一个又一个奇异曲折的动人故事。
当然不同题材的作品,其传奇性的表现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通过人物的“智”来加以表现的。
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水浒传》中的军师吴用、《说唐》中的徐茂功等,就是通过他们那些神鬼莫测的神机妙算来显示其“奇”的。
有的则通过小说人物的“勇”来表现。
如《说唐》中的雄阔海力托千斤闸、程咬金的三斧定瓦岗;《三国演义》中张翼德当阳桥上一声吼、吓死夏侯杰,惊退曹操百万兵、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等。
“奇”的表现方式尽管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生活基础。
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就具有猴子的敏捷机灵、顽皮淘气的特点;罗贯中描绘的诸葛亮就集中了人民群众智慧的力量;施耐庵刻画的鲁智深,武松等英雄人物就夸张地反映了尚武侠义之士的胆略,气魄和勇武。
这些作品中的“奇”,毫无疑问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
宋代话本体传奇世俗化追求
宋代话本体传奇世俗化追求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开明、文学繁荣的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就包括了许多传奇小说。
宋代话本是以口头传说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一类大众文艺。
随着时代的变迁,宋代话本不仅在作品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也在表现手法上逐渐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
本文将就这方面展开阐述。
一、宋代话本体的发展与特点宋代话本的广泛流传,离不开木版印刷的发明和推广,它为话本的传播打下基础。
《太半闲录·笑话闲谈》中说,“印刷器,以刻木分产,造出名曰铅字者也。
……而话本、碎金片之流,犹相传口耳,未尝有版印物也。
”事实上,到了南宋时期,书籍的印刷工业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加速了话本的出版和传播。
宋代话本和唐代五代传奇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篇幅短小。
宋代话本一般只有几千字,甚至更短,与唐代五代传奇相比,话本篇幅更加紧凑。
2. 表现手法丰富。
宋代话本不仅在叙事手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切分双谏、情节交错、夹叙夹议、跑马灯等各种表现手法,而且在描写人物形象和心理、构建环境描写等方面也比唐代五代传奇更加细致和真实。
3. 题材丰富。
宋代话本的题材虽以《白话小说》为主,《李娃传》、《毛文锡传》、《林冲传》、《晁盖传》等传奇也都属于期中。
而唐代五代传奇中则以言情喜剧为主,如《柳毅传》、《钗头凤》等。
4. 形式独特。
宋代话本一般是以对白、突然插入的夹叙夹议等不同形式。
而唐代五代传奇的叙事方式则较为连续和流畅。
二、宋代话本的世俗化趋势宋代话本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逐渐改善,个人、家庭、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这反映在作品中就是戏剧化和世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1.民间美学的体现宋代话本中,不少作品表现出明显的民间美学特点。
譬如《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话本都以其中所表现的群众自觉、英雄自觉、社会自觉等为主要内核,这些元素透过文艺形式的表现,深刻反映了道德特质、价值及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共同关切。
唐宋传奇研究理论(含原文翻译)
唐宋传奇研究理论(含原文翻译)一、何为唐宋传奇是指我国唐宋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
二、唐宋传奇的内容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如《莺莺传》;强调侠义精神的《谢小娥传》、《无双传》;讲述人生哲理的《枕中记》等等。
唐代的传奇故事多半是虚构的,因此很容易发挥文人的想象力,编造情节故事,创造生动鲜明的人物角色;而宋代传奇则较多记实的故事,它独特的写作手法,是过渡到明清文言小说的重要桥梁。
一、唐传奇的繁荣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处于萌芽阶段。
唐传奇出现。
“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唐人小说,不可不熟。
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
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 (宋洪迈?《唐人说荟》例言引)。
二、唐传奇繁荣的原因唐传奇的繁荣具有历史的、社会的原因1.城市生活的娱乐需要唐朝统一中国以后,长期来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工商业都得到发展。
为了适应广大市民和统治阶层文娱生活的需要,在这类大城市中,民间的“说话”(讲故事)艺术应运而生。
佛教的“变文”也促进了“说话”艺术的发展。
文士间流行“说话”风气,其“说话”艺术又很细致,是促使唐传奇大量产生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唐代科举取士,重视文学。
传奇以叙事为主,文体近于野史,中间常穿插诗歌韵语,结尾缀以小段议论,即所谓“文备众体”。
唐代后期传奇专集产生颇多,大约同唐代科举考试前的“行卷”、“温卷”风尚有关。
3.佛道两教的影响。
两教经典和文艺作品,如变文、壁画等对一部分唐传奇(主要是神怪一类作品)的题材、构思以至细致的描绘有一定影响。
4.唐传奇作者的主观原因。
作家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虚构曲折情节,注意语言华美,富于文采与意想,从而取得了突出的文学成就。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认为“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
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注:已嫁妇女归母家后不再回夫家,叫大归。
《唐宋传奇集》读后感1000字5篇高中生
《唐宋传奇集》读后感1000字5篇高中生传奇,即是指唐代文人集中创作的短篇小说,内容多以记述奇闻异事为主。
与先秦神话、六朝志怪相比,唐传奇首次出现自觉性的艺术虚构,自此,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才真正成熟。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唐宋传奇集》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唐宋传奇集》读后感1(一)唐传奇发展初期。
唐传奇的发展与唐诗不同步,诗歌方面所说的初、盛时期,在传奇方面都属于初期,也就是从志怪体向传奇体转变而尚未充分成熟的时期。
在初唐,有些小说还完全停留在志怪的范围,如高宗朝唐临的《冥报记》和郎馀令的《冥报拾遗》就是;也有些虽仍属志怪,但已稍有些新的迹象,如《梁四公记》(作者题燕国公张说,一作梁载言),述四个奇人在梁武帝面前占卜射覆,谈殊方异物及与僧人论难等活动,文中用类似汉赋的问答辅陈的结构把许多琐碎材料串缀起来,构成较大的篇制。
作于高宗调露初年的《游仙窟》,是一篇颇为特殊的初唐小说。
作者张鷟,字文成,调露初进士,武则天时任御史,卒于开元中,当时有为人“傥荡无检”和为文“浮艳少理致”(《新唐书》本传)的名声。
此文以第一人称自述于奉使河源途中,投宿“仙窟”,与神女十娘邂逅交结的故事。
全文以骈文写成,又穿插了大量主客对答的五言诗,表现男女间的调笑戏谑,颇有色情倾向。
对这一作品,现在有主张是传奇的,有认为是变文的,但实际上它的样式与两者都有相当大的差别。
应该注意到,类似《游仙窟》的内容,在杂赋里早就出现过,如蔡邕《青衣赋》就曾描写作者与一“青衣”邂逅相遇并欢会一宵的故事,及次晨别后作者对她的思念。
六朝时又有《庞郎赋》那样的俗赋,既有故事情节,又是骈文和五言诗杂糅的。
而后,又演变为与《游仙窟》极其相似的敦煌《下女夫词》那样的故事赋。
《游仙窟》所描写的内容和骈丽浮艳的文字及其杂用五言诗的结构,都显示了它与杂赋、俗赋的承接关系,可以说是继《梁四公记》以后(或大致同时)小说领域内又一次新的尝试。
这篇小说在当时很流行,并传至日本,它对唐代传奇的孕育形成应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传奇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传奇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小说一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而在其中,传奇小说则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类。
传奇小说是以言情爱情为主题的、带有想象和奇幻色彩的小说,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盛行于元代。
它通过对古代的传说、历史、民俗等进行改编和创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动人的情节和瑰丽的语言,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首先,传奇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可以从其流传范围和影响深度来窥见一二。
在宋代,人们对传奇小说的喜爱已经到了极致,而在元朝时期,它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作品都出自于这个时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绕过的一座高峰。
而且,这些名著不仅在中国的文化圈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全世界。
可以说,传奇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已经远超过了其他文学形式。
其次,传奇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影响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体现。
首先,传奇小说对中国文学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奇小说在语言、叙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学风格的一部分。
其次,传奇小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传承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奇小说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传递了历史、哲学、宗教、风俗等多种元素,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食粮”。
最后,传奇小说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对道德观念、尊卑崇敬、情感交流等方面的描写,传奇小说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各个年龄段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传奇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是双重的。
既可以从文学的角度来进行赏析,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传奇小说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学类型,虽然不存在现实主义的烦恼,但从中我们依然能够发现无穷的文化价值,这正是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特殊的原因之一。
总之,传奇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唐传奇名词解释
唐传奇名词解释唐代传奇是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人传奇,或称唐传奇。
唐传奇在经过发轫期的准备,兴盛期之后,终于在晚唐时期开始衰落。
唐代传奇内容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远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
唐传奇影响对小说戏曲等的影响唐代传奇对后代小说、戏曲及讲唱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传奇体成为宋以后历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主要样式,即使在白话小说兴起后,仍有一定势力。
宋代就出现过不少传奇作品,虽然一般说来写得比较平实,缺少飞动的文采,但也有一些流传的佳篇,如鲁迅《唐宋传奇集》中收录的《绿珠传》、《杨太真外传》和《梅妃传》、《李师师外传》等。
明代著名的传奇小说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祯的《剪灯馀话》和邵景瞻的《觅灯因话》。
其中《剪灯新话》的文笔意境,颇能新人耳目。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是继承并发展了唐传奇人物形像鲜明、故事情节曲折、语言华艳生动的特色,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对白话小说的影响唐传奇对宋以后的白话短篇小说即话本也有明显影响,很多题材和人物为话本所采用。
据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宋代已有不少根据唐传奇故事编成的话本,但多亡佚。
明人所辑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二拍”中,也保存了好些取材于唐传奇的话本。
传奇中叙事、诗笔、议论结合的形式,即所谓“文备众体”的特点,以及传奇描写人物的手段,如比较细腻的细节描写,传神的人物对话等,话本也都有所借鉴和发展。
对文学的影响唐传奇的题材、故事对后世戏曲以及讲唱文学的影响,一向为研究者们所注意。
大凡著名的传奇故事,在后代都各自产生若干同一题材的戏曲。
最为人所知的是《长恨歌传》对元代王伯成的诸宫调《天宝遗事》、白朴的杂剧《梧桐雨》和清代洪升的传奇戏曲《长生殿》的影响,《莺莺传》对宋代赵令畤的《崔莺莺双调蝶恋花鼓子词》、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的影响,《霍小玉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对汤显祖的传奇戏曲“玉茗堂四梦”的影响等等。
浅谈唐传奇的“文备众体”
浅谈唐传奇的“⽂备众体”唐代的⽂⾔短篇⼩说,内容多为传述奇⼈异事,尚侠、尚奇、尚幻,后⼈称之为“唐传奇”。
唐传奇的产⽣标志着我国古代⼩说趋于成熟。
细读唐传奇,你会发现它有⼀种特殊的艺术体制,前⼈谓之为“⽂备众体”。
所谓“⽂备众体”,即“史才”、“诗笔”、“议论”三者结合形成的独特的传奇艺术体制。
与六朝记述神灵⿁怪的志怪⼩说和记⼈事的《世说新语》相⽐,唐传奇摆脱了它们篇幅短⼩,⽂笔简约,缺少具体描绘的束缚,形成了⾃⾝新的特点。
唐传奇内容梦幻,从⽩⾏简的《三梦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谢⼩娥传》可窥之⼀⼆;唐传奇的爱情凄美动⼈,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传》等感⼈⾄深;唐传奇刺客、游侠、豪侠的性格渗透转化,在杜光庭的《虬髯客传》、袁郊的《红线传》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传奇内容除部分记述灵神⿁怪外,也⼤量记载了各种⼈物,所反映的⼈间百态也较六朝志怪⼴阔。
在艺术形式上,它的篇幅增长,描写细腻,有的作品还塑造了鲜明的⼈物形象。
唐传奇以叙事为主,中间常穿插诗歌,结尾还附上⼩段议论,即所谓的“⽂备众体”。
宋⼈赵彦卫有过⼀段著名的论述:“盖此等⽂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
”到底什么谓之为“史才”?初看这个词,我还以为是指唐传奇的作者们善于⽤典。
于是我看完了唐传奇的经典,发现只有陈鸿的《长恨歌传》和典故有些关系。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史才”,是指史书中的纪传体写法,即借鉴了史传⽂学围绕主⼈公命运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及塑造⼈物性格的写作技法。
说起纪传体,就会想起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并未⽌于记录史实,⽽且还⼗分注重故事性,引⼈⼊胜。
《史记》开头总是开门见⼭地介绍传主的姓⽒、籍贯及简单背景。
如《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窦婴者,孝⽂后从兄⼦也。
⽗世观津⼈。
喜宾客。
孝⽂时,婴为吴相,病免。
孝景初即位,为詹事。
” ⽽唐传奇作家将其吸收,形成传奇体的“史才”。
如《谢⼩娥传》:“⼩娥,姓谢⽒,豫章⼈,估客⼥也。
古代小说发展史
原意为“琐屑之言”“浅识小 道”
源头 : 神话 诸子 史传
二、六朝志怪志人小说
内容 志怪小说 代表作 干宝 《搜神记》 刘义庆 《世说新语》
以写神灵鬼怪及
怪诞之事为主
志人小说
以记载人物
的逸事为主
三、唐传奇:文言短篇小说
特点:
1、有意识的作小说 2、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 走向现实生活 3、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 和提高。
特点:
1.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
2.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 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 3.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
《三国志平话》等。
章回小说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 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 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 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 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
中 国 古 代 小 说 发 展 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
源头-----雏形期-------定型期------发展期-----高潮期 远 古 神 话 魏 晋 南 北 朝 志 人 志 怪 小 说 唐 宋 元 明 清 章 回 小 说
传 奇
话 本
一、 小说的起源 命名 : 最古是见于《庄子》。《汉书•艺文志》 记载:“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
著名的唐传奇:
蒋防《霍小玉传》 元稹《莺莺传》 李朝威《柳毅传》 白行简《李娃传》 陈玄祐 《离魂记》 沈既济《枕中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四、宋元话本:民间“说话”艺人的底本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 “话本小说”。从此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 话小说为主流。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 的一大变迁” 。
唐宋传奇与小说研究:虚实之间的探讨与深化
唐宋传奇与小说研究:虚实之间的探讨与深化引言唐宋传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以其丰富多样、神话传说、情节曲折等特点而闻名。
然而,在这些精彩故事背后,我们也需要关注其中所呈现的虚实关系。
本文将探讨唐宋传奇中虚实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深化对整个流派的研究。
1. 虚实在唐宋传奇中的表现形式1.1 神话与人物塑造•描述神话元素在传奇故事中的运用,如仙人仙境、神兽等。
•分析主要角色被赋予的超凡能力和异象,如道士术法、仙女降世等。
1.2 情节设计与历史虚实•解读故事情节构建过程中所借鉴的历史事件。
•探讨虚构情节对历史真相的改写和再创作。
1.3 虚实交替的艺术手法•分析作者运用反转、伏笔等手法在故事情节中切换虚实的效果。
2. 唐宋传奇虚实关系的意义与价值2.1 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观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于虚实元素反应的心理和思维方式。
•讨论唐宋传奇通过虚实关系为读者提供的思考启示。
2.2 反映社会与文化背景•研究传奇作品中体现唐宋社会特色与价值观念的虚实表达。
•探讨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作品中虚实元素的塑造和曲折情节的发展。
3. 深化研究:跨越不同时空视角对比3.1 对比唐代与宋代传奇中虚实的异同之处•比较两个时期传奇作品中对于神话、历史等元素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分析社会变迁对于虚实关系造成的影响。
3.2 跨越不同地域与文化环境对唐宋传奇进行比较研究•对比不同地域(如北方与南方)或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传奇作品。
•分析不同文化环境对于表达虚实关系的影响。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唐宋传奇中虚实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故事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反映了古代文化与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物。
只有深入研究并理解其中的虚实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一流派的独特魅力,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文学提供更多启示。
宋元话本小说的名词解释
宋元话本小说的名词解释宋元话本小说是中国古代民间小说的一种流派,它在宋朝和元朝时期达到了巅峰。
这些小说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讲述了百姓生活中的琐事和喜怒哀乐,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本文将对宋元话本小说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
1. 话本:话本是指以通俗的语言描写故事情节的书籍。
宋元时期的话本以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为特点,常以对话形式呈现,故得名“话本”。
2. 宝卷:宝卷是话本小说的一种形式,特点是篇幅较长,内容广泛,故事情节丰富多样。
其名称源于明朝学者吴伟业的《宝卷录》,用来指称内容较丰富的话本小说。
3. 志怪:志怪是指超乎常人经验和想象的事物,常常与神仙、妖魔、怪兽等有关。
宋元话本小说中常常通过描写志怪的故事情节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4. 传奇:传奇是一种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话本小说形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以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加入了一些超自然的元素。
5. 绮谈:绮谈小说是一种以幻想、幽默和嬉笑为主题的话本小说,常用来娱乐读者。
其内容常常涉及纨绔子弟的琐事、家族间的恩怨以及宫廷闲话等。
6. 俚曲:俚曲是指宋元话本小说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底层民间风情的作品。
它以快板、流行曲调的形式表达,常用来记录乡村生活中的故事和情感。
7. 令人:令人是宋元话本小说中的一个常见角色,用来形容美女。
故事中常常以令人形象引发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成为各种戏剧性情节的推动力。
8. 地方志怪:地方志怪是指宋元话本小说中描写各地方传说和神秘事件的故事。
通过讲述与当地文化和风俗相关的奇闻异事,这类故事给予了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9. 世谭:世谭是宋元话本小说中通俗易懂、富有智慧的故事,常常以寓言的形式教导读者。
这些故事经常挖掘人性的各个方面,并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来展示人性的善恶与智慧。
10. 评话:评话是古代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表演形式,同时也是宋元话本小说的一种特殊形式。
这类小说以其精彩的评话技巧和丰富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读者。
唐宋“变形”类传奇研究
唐宋“变形”类传奇研究唐宋时期,传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文坛上极为盛行,其中“变形”类传奇成为当时文人们研究和创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类传奇作品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变形处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学才华。
这一时期的“变形”类传奇作品既继承了古代传奇的传统,又具备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它们在保持故事本身的基本框架和题材的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进行变形,增添了更多的想象和艺术性。
例如,唐代传奇作家元稹的《大明宫词》就是一部典型的“变形”类传奇作品。
该作通过对杨贵妃和唐明皇的形象进行变形,将故事情节推向极致,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对美的追求。
这种变形处理使得故事更富有神秘感和艺术张力,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变形”类传奇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宋代传奇作家李时中的《桃花扇》就是一部融合了剧情、音乐和舞蹈的“变形”类传奇作品。
该作通过对传统故事杜十娘与柳永的爱情进行变形,巧妙地融入了音乐和舞蹈元素,使得作品更富有戏剧性和艺术感染力。
这种变形处理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丰富了传奇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成为后来传奇艺术的重要借鉴。
唐宋“变形”类传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和变革,还可以从中发现传奇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变形处理,不仅丰富了传奇的艺术表现力,也展示了作者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同时,它们也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和启示,对于传奇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唐宋“变形”类传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性,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变形处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学才华。
研究这些作品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唐宋时期文学的发展和变革,也能够从中发现传奇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对于传奇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小说的文体知识
Company Logo
(七)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
1.出人意料的结局。 (《项链》) ①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 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 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 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药》《杜十娘》) ①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②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二)如何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注意概括介绍) ⑵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常见题型 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 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28
Company Logo
(七)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柳毅传》)
①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 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 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人性的真善美超 越战胜了假丑恶,反映出人类对和平美好幸福美满 生活的向往。
31
Company Logo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 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 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 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 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 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 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中国古代小说传、记二体的源流与叙事意义
本文二维码单篇扫描下载中国古代小说传、记二体的源流与叙事意义李小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ꎬ北京100875)[收稿日期]2019-09-29[作者简介]李小龙(1976-)ꎬ陕西麟游人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ꎮ[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古典小说命名方式与叙事世界建构之关系研究 (10CZW041)[摘㊀要]㊀中国古代小说命名多有标识文体的 体字 ꎬ以传㊁记二字为最ꎮ此种传统或袭自由«史记»确立的史书纪传之体ꎬ还可追溯到经部注疏中的传体与记体ꎬ这种基因也决定了传㊁记二体的文体差异ꎮ在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中ꎬ传体重人ꎬ记体重事ꎻ故传体以人为主ꎬ叙事紧凑ꎬ记体列叙事件ꎬ结构散漫ꎻ传体多单篇ꎬ记体多丛集ꎮ章回小说在延续文言小说传㊁记二体各自特点的同时又有新变ꎬ由于各种原因ꎬ章回小说中传体占优ꎬ但因作品篇幅的扩大ꎬ传体亦必不能拘于一人之事ꎬ从而向记体倾斜ꎻ记体最初多为神魔类作品ꎬ后亦渐与传体合流ꎮ此后的翻译小说与早期新小说仍多笼罩在这一传统之下ꎬ随着西方小说文体影响力的日渐深入ꎬ这一传统也逐渐消失ꎮ[关键词]㊀文言小说㊀章回小说㊀书名㊀传㊀记[中图分类号]I207 41㊀㊀[文章编号]1002-3054(2020)02-0004-12[文献标识码]A[DOI]10 13262/j bjsshkxy bjshkx 200201㊀㊀中西小说文体的诸多差异中ꎬ小说书名的不同是最直观的ꎮ中国古代小说书名多有标识其文体类别的用字ꎬ我们将其称之为 体 字ꎮ这与中国人姓名的组合方式有某种同构关系:中国人姓名中均有标识其宗族关系的姓字ꎮ相对而言ꎬ西方人姓名中虽也有姓这个成分ꎬ但西方小说的书名中却几乎没有标示文体的体字ꎮ一㊁中国古代小说命名存在传㊁记两个系列㊀㊀中国古代小说有文言与白话二体ꎬ二者渊源不同ꎬ从文体各层次来看也差异甚大ꎮ[1](P204-232)但据笔者统计ꎬ无论文言还是白话ꎬ其小说书名都大量使用 传 记 二字作为书名的体字ꎮ4先看文言小说ꎮ以袁行霈㊁侯忠义二位先生所编«中国文言小说书目»一书为统计样本 其书 不以今之小说概念作取舍标准ꎬ而悉以传统目录学所谓小说家书为收录依据 ꎬ虽然这在当时不无 小补于学术建设 的考虑ꎬ[2](凡例P1-2)以传统为依据也或有易于操作的成分在内ꎬ却当承认这是一个更合乎中国文言小说文体实际的办法ꎮ而其他目录对文言小说概念的界定受西方小说观念影响太大ꎬ遮蔽了中国小说自身的特点ꎮ[1](P206-209)此书所录 共计两千余种 小说名目ꎬ用以命名的体字可分为 传记体 和 说话体 两类ꎬ后者暂且不论ꎬ就前者而言ꎬ数量最多的是以 录 为名者ꎬ有396种ꎻ其次是以 记 为名者ꎬ287种ꎻ以 志 为名者ꎬ97种ꎻ以 传 为名者ꎬ80种ꎮ以此四字为体字的书名几近全部数量的一半ꎬ且其中 录 与 志 其实与 记 为同一体系(参下文)ꎮ因此ꎬ其用以命名的体字大致可归为 传 与 记 两类ꎮ再看白话小说的命名ꎮ据笔者统计ꎬ中国章回小说命名的体字中ꎬ使用最多的是 传 记 和 演义 ꎮ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章回小说最后定名为«三国演义»ꎬ[3]从而使得 演义 成为后来讲史类作品的 共姓 ꎬ不过在后世占据章回小说命名主流的体字却是来自«水浒传»的 传 字ꎮ以 传 作为体字的命名虽始于«水浒传»ꎬ但其实还是应该追溯到«三国演义»ꎮ因为后者版本系统中有所谓的 志传 本系统ꎬ其命名之意即为«三国志»所作的 传 ꎮ如叶逢春刊本卷首有署名钟陵元峰子的序ꎬ其开篇云: «三国志»ꎬ志三国也ꎻ传ꎬ传其志ꎻ而像ꎬ像其传也ꎮ三国者何?汉魏吴也ꎻ志者何?述其事以为劝戒也ꎻ传者何?易其辞以遍悟ꎮ [4](P1)刊刻者认为ꎬ 三国志 即记录三国之事的意思ꎬ而 传 则是用传体来为其书作注的ꎬ即 易其辞以遍悟 ꎮ可知刊刻者认为ꎬ这里作为体字的 传 字ꎬ与史书中的 传 体㊁经部典籍注疏体例中的 传 体ꎬ在含义和功能上是一脉相承的ꎮ«水浒传»以 传 为体字的命名虽然来自«三国演义»ꎬ但其对后世章回小说命名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三国演义»ꎬ我们可以章回小说体制发生㊁发展到成熟的明代为例ꎮ明代86种章回小说中ꎬ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体名为范本的作品数量如下:以 演义 命名的有18种ꎬ以 记 命名的有10种ꎬ而以 传 命名的则有46种ꎬ占总数的一半还多ꎮ[5](P485-528)而且在«西游记»的版本系统中ꎬ还有«西游记传»这样 记 传 字连用的标目ꎮ这种两类体名杂糅的命名虽然与上文提到的«三国志传»«水浒志传»一样是出于误解而产生的ꎬ但也可据此看出«西游记»受«水浒传»命名影响的痕迹ꎮ因为把 传 字附在 志 的后边ꎬ则原本作为体名的 志 字所含的文体意味就减弱乃至消失了ꎮ清代还有«反唐演义传»«莲子瓶演义传»这类作品ꎬ也是 传 体对 演义 体的整合ꎮ入清以后ꎬ踵武 水浒传 以 传 字命名的作品数量有115种ꎬ仍然位居第一ꎮ但其重要性也在慢慢下降ꎬ在全部作品中的比重已从53%降到15%ꎮ这一倾向不只在后世的章回小说中出现ꎬ就是在«水浒传»的版本系统中也有表现ꎮ1920年由汪原放标点㊁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的版本便名为 水浒 ꎬ把 传 字删去了 其实ꎬ汪氏标点此书极为认真ꎬ每次再版都会尽量修改前一版留下的疏误ꎬ甚至不惜重排ꎬ但却无缘无故地把 水浒传 变成了 水浒 而不作任何说明ꎬ[6]可以把这种行为看作是小说界革命后对传统小说体制不自觉的反拨ꎮ总体来看ꎬ明清两代章回小说以 传 为名者仍然以共计161种㊁19%的比例占据小说5革命历史主义及其限度 评柯尔施对马克思革命理论的误读命名的第一位ꎬ中国的读者对于章回小说命名最清晰的印象或许即来自 传 体ꎬ也就是说ꎬ从某种程度上ꎬ 传 体成为了章回小说文体的最常用的体字ꎮ如果说«水浒传»以 传 字作为书名的体字开创了新的潮流ꎬ那么«西游记»则是第一部以 记 为体字的章回小说ꎮ有趣的是ꎬ«西游记»故事最初的源头是玄奘本人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及其弟子记录的«三藏法师传»ꎬ二书将 记 传 二字各用其一ꎮ这两种书若非入子部释家类ꎬ则亦可入子部小说家类ꎬ其体字的不同与下文所述文言小说传㊁记二体亦相适应ꎮ二㊁ 传 记 命名的近因与远源㊀㊀中国叙事文学起源于史书ꎬ«汉书 艺文志»所云 左史记言ꎬ右史记事 [7](P1715)的史官文化传统正是中国叙事文学的文化背景ꎮ清人赵翼言: 司马迁参酌古今ꎬ发凡起例ꎬ创为全史ꎮ本纪以序帝王ꎬ世家以记侯国ꎬ十表以系时事ꎬ八书以详制度ꎬ列传以志人物ꎮ然后一代君臣政事ꎬ贤否得失ꎬ总汇于一编之中ꎮ自此例一定ꎬ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ꎬ信史家之极则也ꎮ [8](P2-3)«史记»不仅确立了中国史书的体例ꎬ其各体命名也为历代正史命名所取则(表与世家二体后世几无继者ꎬ可以不计)ꎮ[9]«史记»以本纪㊁世家及列传最具叙事性ꎮ但 世家 一体主要功能是 以纪侯国 ꎬ[8](P3)此后诸侯消亡ꎬ封建大一统政体形成ꎬ此体便再无存在的必要ꎮ于是ꎬ后之正史便成了名符其实的 纪传体 ꎬ也就是说ꎬ历代正史最具叙事性的部分便在纪㊁传二体之中ꎮ纪 与 记 字多通用ꎬ从字形分析亦可看出ꎮ 纪ꎬ别也ꎬ从糹ꎬ己声 ꎬ[10](P271)实为古时结绳记事的反映ꎮ而 记 字则当晚出ꎬ为以言记事之意ꎮ«史记»本身即以 记为名:«史记»原名«太史公书»ꎬ但«汉书杨恽传»中又称其为 太史公记 ꎮ[7](P2889)«风俗通义»之 正失 篇多次提及 «太史记» ꎬ[11](P69㊁92㊁120)可见在东汉时期此书已开始以 记 命名了ꎮ而司马贞«索隐»开篇便说 纪者ꎬ记也ꎮ本其事而记之ꎬ故曰本纪 ꎮ[12](P1)在史书中ꎬ本纪多以时间为线索ꎬ贯穿多种人物ꎬ此恰与文言小说集之编撰方式相合ꎬ因文言小说集亦多集合诸多人物事件ꎬ必不能专一ꎬ早期文言小说多以 记 为名ꎬ正是与史书的 纪传体 传统相对应的ꎮ至于传体ꎬ司马贞«索隐»云: 列传者ꎬ谓叙列人臣事迹ꎬ令可传于后世ꎮ [12](P2567)则 传 亦记述之意ꎮ在 传 体的来源方面ꎬ尚需讨论一下«周穆王传»ꎮ此书一般认可为战国之书ꎬ成书自然在«史记»之前ꎬ故或有人以此用 传 字而指认后世小说以 传 为名非出«史记»ꎬ其理路或认为«史记»可能受此书影响ꎮ但事实并非如此ꎮ杜预在«春秋左传注疏 后序»中说: 大康元年三月ꎬ吴寇始平 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ꎬ大得古书ꎬ皆简编科斗文字ꎮ发冢者不以为意ꎬ往往散乱ꎮ科斗书久废ꎬ推寻不能尽通ꎮ始者藏在秘府ꎬ余晚得见之ꎬ所记大凡七十五卷ꎬ多杂碎怪妄ꎬ不可训知ꎮ«周易»及«纪年»最为分了ꎮ 而孔颖达«正义»引王隐«晋书»注云: «束晳传»云ꎬ大康元年ꎬ汲郡民盗发魏安釐王冢ꎬ得竹书漆字科斗之文ꎮ科斗文者ꎬ周时古文也ꎮ其字头粗尾细ꎬ似科斗之蛊ꎬ故俗名之焉ꎮ大凡七十五卷ꎬ«晋书»有其目录ꎮ其六十八卷皆有名题ꎻ其七卷折简碎杂ꎬ不可名题ꎮ有«周易»上下经二卷ꎬ«纪年»十二卷ꎬ«琐语»十一卷ꎬ«周王游行»五卷ꎬ说周穆王游行天下之事ꎬ今谓之6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1期«穆天子传»ꎮ此四部差为整顿ꎮ [13](P1720㊁1722)据此可知ꎬ此书出土时当是有 名题 的ꎬ王隐«晋书»著录为 周王游行 ꎬ并注明 今谓之«穆天子传» ꎬ已经说得十分清楚ꎬ那就是此书原名«周王游行»ꎬ后为时人整理ꎬ易以«穆天子传»之名ꎮ所以ꎬ此书的存在并不能削弱«史记»诸体对小说命名的影响ꎬ更可能的事实是ꎬ束晳或荀勖在整理此书并重为命名时是受«史记»传体的影响ꎮ进一步追索ꎬ 传 记 二体的命名其实还有更远的渊源ꎮ史部的 传 本源于经部的注疏ꎬ«公羊传»云: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ꎮ 何休注云: 读 谓经ꎬ 传 谓训诂ꎮ [14](P546)传体注疏完整流传下来最早且声名最著者是左丘明注«春秋»之«春秋左氏传»ꎬ因此ꎬ后世的传体更倾向于«左传»那种传述事实以证发文意的方式ꎮ记 体也发源于经部的注疏ꎮ如被称为 礼经 的«仪礼»一书ꎬ全十七篇中除«士相见礼»«大射礼»«少牢馈食礼»和«有司彻»四篇外ꎬ其余均在篇末有 记 ꎮ其内容 或说解礼义ꎬ或补充经文所无的仪节ꎬ或载礼的变异ꎬ或为传闻的记录ꎬ往往有与经义不同之处 ꎮ[15](P33)与前举传体一样ꎬ记体注疏亦有流传下来且受者亦众的ꎬ即为众所熟知的«礼记»ꎮ王文锦先生指出: 西汉时期立于学官的五经是«易»㊁«书»㊁«诗»㊁«礼»㊁«春秋»ꎮ所谓«礼»ꎬ指的是«士礼»ꎬ也就是晋代以来所称的«仪礼»ꎮ先秦礼学家们传习«仪礼»的同时ꎬ都附带传习一些参考资料ꎬ这种资料叫作 记 ꎮ所谓 记 ꎬ就是对经文的解释㊁说明和补充ꎮ [16](前言P1)也就是说ꎬ事实上«礼记»即«礼经»之 记 ꎮ«仪礼 士冠礼»中的 记 ꎬ便出现在«礼记 郊特牲»中ꎻ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的做法便是以«仪礼»为经ꎬ再取«礼记»等文献分类附注于经文之下ꎬ则视«礼记»为«仪礼»之 记 也甚明ꎮ除 礼 之外ꎬ其他经学著作也有 记 ꎮ如 乐 就有«乐记»二十三篇(已佚)ꎬ«论语»有«孔子三朝记»七篇ꎬ也都属于 记 ꎮ同为经学的注疏ꎬ 记 与前所云之 传 也有相通的地方ꎮ如«仪礼 丧服»一篇ꎬ其 经 与 记 均分章分节ꎬ其下又有 传 ꎮ[15](前言P4)就是本来 传 为释经之体ꎬ而«丧服»一篇经下有 传 ꎬ 经 后又有 记 ꎬ并且 记 下同样有 传 ꎮ传 与 记 是经学注疏之大宗ꎮ在经学文献中ꎬ只有这两种注疏体著作以解经之体而直接进位为经书ꎬ与其所解之经并列ꎬ甚至超过所解之经的影响ꎮ«左传»即是显例ꎬ而更为典型的则是«礼记»ꎮ王文锦先生曾指出: 到了唐朝ꎬ国家设科取土ꎬ把近二十万字的«左传»和近十万字的«礼记»都列为大经ꎬ五万字的«仪礼»和四万五千多字的«周礼»㊁近四万字的«诗经»等列为中经ꎮ由于«礼记»大部分文字比较通畅ꎬ难度较小ꎬ且被列为大经ꎬ所以即使它比«仪礼»的字数多近一倍ꎬ还是攻习«礼记»的人多ꎮ到了明朝ꎬ«礼记»的地位进一步被提高ꎬ汉朝的五经里有«仪礼»没有«礼记»ꎬ明朝的五经里则有«礼记»没有«仪礼»ꎮ [16](前言P3)也就是说ꎬ因为科举考试科目的设置及各经本身难易程度的不同ꎬ经过千年演变ꎬ«礼记»取代«仪礼»成为礼学的核心ꎮ这两种注疏之体也对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ꎮ刘知幾说: 夫纪传之兴ꎬ肇于«史»㊁«汉»ꎮ盖纪者ꎬ编年也ꎻ传者ꎬ列事也ꎮ编年者ꎬ历帝王之岁月ꎬ犹«春秋»之经ꎻ列事者ꎬ录人臣之行状ꎬ犹«春秋»之传ꎮ«春秋»则传以解经ꎬ«史»㊁«汉»则传以释纪ꎮ寻兹例草创ꎬ始自子长ꎮ [17](P41-42)此语对纪㊁传二体与经学著述的关系进行了类比ꎬ非常精到ꎮ但这只是类比ꎬ没有进一步论定ꎮ7革命历史主义及其限度 评柯尔施对马克思革命理论的误读先看 传 ꎮ«左传»之 传 在经学注疏中更侧重于 录人臣之行状 ꎬ«史记»从«左传»继承了这一特点ꎬ并使其成为中国史学的正宗ꎬ这从历代正史中 列传 所占比例之大便可了解ꎮ 二十五史 共3765卷ꎬ其中列传占2347卷ꎬ占比超过62%ꎮ也就是说ꎬ历代正史都以 传 来指称其核心的叙事部分ꎬ这一体例其实正是从«左传»开始的ꎮ经学中的 记 体之注也对史学中的 本纪 产生了重要影响ꎮ前文已云 纪 与 记 之关系ꎮ再来看«礼记»与«仪礼»的不同: «仪礼»记的是一大堆礼节单子ꎬ枯燥乏味ꎬ难读难懂ꎬ又离现实生活较远ꎬ社会的发展使它日益憔悴而丧失了吸引力ꎮ而«礼记»呢?它不仅记载了许多生活中实用性较大的细仪末节ꎬ而且详尽地论述了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ꎬ相当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ꎮ [16](前言P3)而史书中的本纪亦记载帝王政治生活中的 细仪末节 ꎬ与注疏之 记 颇有相通之处ꎮ绾结而言ꎬ经部之传体偏重于记事ꎬ而记体则偏重于义理ꎮ史部从经部分化而出ꎬ则其固含经部基因ꎬ故在接受经学注疏传㊁记二体时ꎬ承袭了其原本的行为方式与言说方式ꎮ但史部毕竟取得了相对于经部的独立地位ꎬ在承袭之外又有相应的变化:纪体偏重于事件的罗列以体现事件中所蕴含的义理ꎬ故成为本纪ꎻ传体则偏重于事件的叙述与还原ꎬ需聚焦于人物ꎬ故成为列传ꎮ这一因革不仅影响到史部纪㊁传二体的面貌ꎬ也同样笼罩了中国古代小说传㊁记二体的艺术表达ꎮ三㊁文言小说传㊁记二体叙事重心与叙述方式的异途㊀㊀传㊁记二体虽然只是命名用字的不同ꎬ却深刻地反映着这种体制最初行为方式与言说方式的不同ꎬ这是选用体字的内在基因ꎮ郭英德先生曾经指出ꎬ 中国古代文体的生成大都基于特定场合相关的 言说 这种行为方式 ꎬ 人们就用这种言说行为(动词)指称相应的言辞样式(名词)ꎬ久而久之ꎬ便约定俗成地生成了特定的文体 ꎮ[18](P29)中国古代小说以传㊁记为体字来标称其文体意义ꎬ最初正是一种行为方式ꎬ即司马贞所云 纪者ꎬ记也ꎮ本其事而记之 ꎬ 列传者ꎬ谓叙列人臣事迹ꎬ令可传于后世 ꎮ也就是说ꎬ这其实是史官的行为方式ꎬ最后逐渐成为文体标识ꎬ传㊁记二字也便从表行为之动词变为表文体之名词ꎮ所以ꎬ由行为方式沉积为言说方式ꎬ并最后落实到小说命名的传㊁记二体中ꎬ则其作品自然不能完全脱离基因的影响ꎮ如前所述ꎬ文言小说命名的传㊁记二体来自史部的纪传体ꎬ其以 传 为名者前均为人名的规律亦与此有关: 传 体源于列传ꎬ列传以人为中心ꎬ故影响其命名的呈现面貌ꎮ 记 体源于 本纪 ꎬ本纪并非人物传记ꎬ而是以时间为序之事件汇编ꎬ所以不像传体那样以人为名ꎬ而是以事为名ꎮ当然ꎬ这只是其外在表现ꎬ通过这一表现ꎬ还可进一步探究其由此基因获得的内在特点ꎮ第一ꎬ在史部ꎬ纪与传的叙述核心是不同的ꎮ纪以记事ꎬ传以传人ꎬ故文言小说中的记体重事ꎬ传体重人ꎮ就文言小说尤其是唐代单篇传奇而言ꎬ传体命名在 传 前多为人名ꎬ记体则非人名ꎮ这种命名的体制特征其实隐含着作品叙事焦点的不同ꎮ即以 传 为名者重在人ꎬ以 记为名者重在事ꎮ传体全篇多以人物形象为小说艺术世界之支撑ꎬ故其人物亦极出彩ꎬ如任氏(«任氏传»)㊁李娃(«李娃传»)㊁莺莺(«莺莺传»)㊁淳于棼(«南柯太守传»)㊁谢小娥(«谢小娥传»)㊁霍小玉(«霍小玉传»)㊁冯燕(«冯燕传»)㊁虬髯客(«虬髯8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1期客传»)等ꎬ莫不为唐传奇中最为光辉的形象ꎬ甚至其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如韦崟㊁荥阳生㊁李益㊁李靖㊁红拂等ꎬ亦莫不光艳千古ꎮ记体则以纪事为主ꎬ事(即情节)为小说艺术世界之筋骨ꎬ故其情节多有可述者ꎬ如王度述古镜之灵异㊁陈玄祐记倩娘之离魂㊁沈既济记卢生之黄粱一梦等ꎬ其情节之奇多过于前述作品ꎮ但不可否认ꎬ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却并不饱满ꎬ无论王宙㊁倩娘还是卢生㊁吕翁ꎬ甚至直接将自己写进作品的王度㊁沈亚之㊁牛僧孺(当然是依托的)ꎬ形象的饱满程度终逊传体诸篇一筹ꎮ关于此点ꎬ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例子来做进一步观察ꎮ沈既济同时创作了两篇经典的单篇传奇ꎬ这两篇杰出作品恰好一篇为传体的«任氏传»ꎬ一篇为记体的«枕中记»ꎮ我们以这两篇作品为核心ꎬ对传㊁记二体在叙事艺术上可能的差异进行一些比较ꎮ先看«枕中记»ꎮ李肇«国史补»云: 沈既济撰«枕中记»ꎬ庄生寓言之类 真良史才也ꎮ [19](P193)此话何意呢?再看看鲁迅先生的评价就更清楚了ꎬ他说: 既济为史家ꎬ笔殊简质ꎬ又多规诲ꎬ故当时虽薄传奇文者ꎬ仍极推许ꎮ如李肇ꎬ即拟以庄生寓言ꎬ与韩愈之«毛颖传»并举(«国史补»下)ꎮ«文苑英华»不收传奇文ꎬ而独录此篇及陈鸿«长恨传»ꎬ殆亦以意主箴规ꎬ足为世戒矣ꎮ [20](P95)程毅中先生称此记 比较简炼质朴ꎬ不太华艳ꎬ主要情节与碑传文的写法相近 ꎮ[21](P120)李剑国称此传 运用史笔ꎬ行文精简ꎬ鲜事形容ꎮ叙述卢生经历ꎬ文字一如正史列传ꎮ插入疏㊁诏两通ꎬ亦为史家之法 ꎮ[22](P283)以上诸家之评价ꎬ均指«枕中记»用 史家之法 而撰ꎬ无过多文学性的增饰ꎬ则其写人亦无力ꎮ这里的 史家之法 ꎬ程毅中先生明指 与碑传文的写法相近 ꎬ李剑国先生又提出其 插入疏㊁诏两通 ꎬ其实都是指正史中本纪 纪者ꎬ理也ꎬ统理众事ꎬ系之年月 的写法ꎮ但对于同出沈氏之手的«任氏传»ꎬ各家评价就有很大不同ꎮ程毅中先生赞叹其对任氏美貌的描写ꎬ 这样多方面的㊁多层次的描画ꎬ充分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ꎬ在唐人小说中是突出的 ꎬ还说 李肇称沈既济为良史才ꎬ实际上对他的估价还是不足的 ꎮ[21](P118)李剑国先生则称 唐人喜述狐精ꎬ此传堪称冠冕 ꎬ 任氏一出ꎬ遂成千古一狐 ꎬ 任氏形象颇动人 ꎬ 韦㊁郑形象亦佳ꎬ韦好色而义ꎬ郑好色而庸ꎬ皆具个性 ꎬ 其叙事绵密ꎬ笔触精微ꎬ颇能传情达意 ꎮ[22](P275-276)再拿受«枕中记»影响产生的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作对比ꎮ两个故事内容如出一辙ꎬ只是李公佐的作品为传体ꎬ以人为主ꎬ艺术展示便也有较大差异ꎮ鲁迅评 其立意与«枕中记»同ꎬ而描摹更为尽致 ꎬ 非«枕中»之所及矣 ꎮ[20](P78)李肇在«南柯太守传»末赞云 贵极禄位ꎬ权倾国都ꎬ达人视此ꎬ蚁聚何殊 ꎬ[23](P695)然其又于«唐国史补»中说 有传蚁穴而称者ꎬ李公佐«南柯太守» 文之妖也 ꎮ[19](P193)程毅中先生说 似乎对这种文体又有所非议ꎬ不像对«枕中记»那么高度评价 ꎮ[21](P153)应该说ꎬ程毅中先生的判断实为巨眼ꎮ因李肇为史家ꎬ故其评价有史家之立场ꎮ那么ꎬ从上举二文的文体角度来说ꎬ简质的记体更合于李肇的判断标准ꎬ而传体注目于写人ꎬ从而显得 叙述宛转ꎬ文辞华艳 ꎬ他便颇有微辞ꎮ其实ꎬ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ꎮ如白行简同时有«李娃传»和«三梦记»ꎬ[24]沈亚之有«冯燕传»和«秦梦记»ꎬ甚至李公佐也有«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和«燕女坟记»ꎮ与前述沈既济二作大致相同的是ꎬ这两位作家不同的传体与记体作品ꎬ也基本体现出与前相类的艺术风貌ꎮ第二ꎬ史部纪㊁传二体的叙述结构亦并不9革命历史主义及其限度 评柯尔施对马克思革命理论的误读相同ꎮ纪之记事多以时间为序ꎬ列叙特定时间顺序下发生的事件ꎬ这些事件并不以内在联系的有机性为特征ꎮ故在文言小说中ꎬ以记为名者情节可以散漫ꎻ而传之传人则因有传主存在ꎬ故所记之事必围绕传主组织ꎬ则其叙事必集中ꎮ这一特点若求之于单篇传奇ꎬ则可以理解«古镜记»前后共历十二个并无关联之故事的设置ꎮ再看«三梦记»所录刘幽求㊁元稹㊁窦质三个梦ꎬ也完全应该是三篇小说的内容ꎮ从这里可以看出ꎬ单篇的记体由于辑录事件的叙述结构ꎬ使其更像一部小说集ꎮ事实也正是如此ꎮ记体对书名统辖下的内容在有机性方面并无企求ꎬ这就暗合了小说集命名的诉求ꎬ所以有很多以 记 为名者都是小说集ꎮ前文在统计文言小说体字使用情况时已经提及ꎬ大多数体字是源于«史记»诸体的用字ꎬ甚至传㊁记这两个体字更是直接来自«史记»的纪㊁传二体ꎮ但除此之外ꎬ还有源自«史记» 书 体的 录 和 志 ꎮ(刘知幾: 原夫司马迁曰书ꎬ班固曰志ꎬ蔡邕曰意ꎬ华峤曰典ꎬ张勃曰录ꎬ何法盛曰说ꎮ名目虽异ꎬ体统不殊ꎮ [17](P52))如果将传㊁记㊁录㊁志四体对比的话ꎬ恰如四个大小不同的集合:传体以传主为名ꎬ故事也围绕传主展开ꎬ最为集中ꎬ故集合亦最小ꎬ最适于单篇传奇命名ꎮ其他三体则不同ꎬ记体集合稍大ꎬ其笔触不能完全聚集于一人ꎬ而要向更多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组成的事件上投射ꎻ录体更大ꎬ记体还当以事件为核心来辐射人物ꎬ录体则似可抛开事件ꎬ辑录并无逻辑关系的片段ꎻ 志 与 录 同样渊源于«史记»之 书 ꎬ其集合亦类似ꎮ所以ꎬ如果简略划分阵营ꎬ则以人为主的传体独自成类ꎬ而以事为主的其他三体虽然也有不同ꎬ但相对于传体而言则可另归一类ꎮ于是ꎬ记体与录体㊁志体也就慢慢合流于记体一类了ꎮ也正因为这样ꎬ记体会有一部分单篇ꎬ也有«冥报记»«广异记»这样的小说集ꎮ而录体的单篇则更少ꎬ如«东阳夜怪录»(将其与«古镜记»对读ꎬ会发现二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相似)之类ꎬ但大部分是«龙城录»«前定录»«玄怪录»之类的小说集ꎮ而以 志 为体字的就几乎全是«异物志»«灵异志»之类的小说集了ꎮ四㊁章回小说传㊁记二体的沿与革㊀㊀上述文言小说的命名方式当然也会影响到章回小说的命名 我们查看一下文言小说与章回小说的桥梁«青琐高议»«剪灯新话»及以«国色天香»«绣谷春容»等所收为代表的明代丽情小说(学界一般称之为中篇传奇)ꎬ尤其是后者中许多最后演化为章回小说的例子ꎬ便可以知道这一点了ꎮ那么ꎬ章回小说传体与记体在艺术表现上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从表面来看ꎬ传体命名仍当以人名(或人名代称)为主ꎬ这是其命名的基因规定的ꎮ所以ꎬ以 传 为名的作品有一部分违背了这一命名原则ꎮ如«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一书本为«西游记»之简本ꎬ然世德堂本开篇诗中有 须看西游释厄传 之语ꎬ故引起学者注意ꎬ有学者将 释厄 二字注为 释指唐僧ꎬ厄即灾难 ꎮ[25](P1)其实此词是 解除厄难 之意ꎬ完全不用如此曲折附会ꎮ之所以如此ꎬ或许正是注者潜意识中对 释厄 加 传 的组合不能接受ꎬ所以一定要把 释 解释为人ꎬ才好与后边的 传 字相配ꎮ其他如«承运传»«征播奏捷传»«三遂平妖传»«山水情传»«醒世姻缘传»«斩鬼传»«正德皇游江南传»之类ꎬ依前述体例ꎬ这些小说均当以 记 为名ꎬ因为记体多以事件或物象为主ꎬ与这几部作品恰相吻合ꎮ当然ꎬ就章回小说而言ꎬ无论传体还是记01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1期。
“传奇”名义与文言小说的分类
“传奇”名义与文言小说的分类作为文言小说类型的概念, 传奇 的用法颇为混乱㊂汪辟疆‘唐人小说㊃传奇叙录“用以指 唐人小说之涉及神仙诡谲之事 者;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则用以 概称唐人小说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又说是 唐宋时期的短篇小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论唐代小说则 传奇包举 志怪 ,论宋代小说则 传奇 与 志怪 并举,可谓言人人殊㊂近世小说研究一般分文言小说为传奇㊁志怪㊁轶事或曰志人三类,后两类的区别比较明显,轶事与传奇的区别也不难把握㊂混乱的原因主要在于 传奇 与 志怪 界限不清,似乎 奇 与 怪 并无根本区别,在这一题材范围内,篇幅较长的即为传奇,剩下篇幅短小的就是志怪了㊂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而关键在于 传奇 概念的界定㊂作为文言小说类名的 传奇 概念的界定,应考虑它的本义㊂ 传奇 用以指文言小说体裁始于北宋毕仲询‘幕府燕闻录“: 范文正公作‘岳阳楼记“,为世所贵㊂尹师鲁读之,曰: 此传奇体也㊂ 同时或稍后陈师道‘后山诗话“则云: 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 传奇体耳㊂ ‘传奇“,唐裴铏所著小说也㊂ 二者未知孰为先后,核心都在尹师鲁说 传奇体 ,这是 传奇 作为小说类名的开端㊂然而何谓 传奇体 ? 传奇体 称名由何而来?尹师鲁未曾说,毕仲询未作解释,只有陈师道指出 传奇体 是 用对语说时景 ,如裴铏‘传奇“那样并以此得名㊂但是说 传奇体 的到底是尹师鲁,陈师道的解释是否可靠?一般情况下应该不成问题,但关键在于 传奇体 因 传奇 称 体 ㊂而何谓 传奇 ?传奇 名义与文言小说的分类宋以前称 传奇 的有两书,一是唐代裴铏的小说集‘传奇“,一是唐代元稹的‘莺莺传“本名或又名‘传奇“㊂裴铏的‘传奇“是一部文言小说集,原书已佚,‘太平广记“收‘崔炜“‘陶尹二君“‘裴航“‘金刚仙“‘聂隐娘“等二十八篇,题材怪异相错,人神杂糅,估计它的全貌也不过如此,这就与‘莺莺传“之纯写人事绝不相类㊂它们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传统,前者以传记笔法志怪,后者传人事之奇㊂然而前者内容较杂,虽以怪异为主,却可以包括后者,而后者却不能包括前者㊂所以尹师鲁说 传奇体 实际是指哪一种‘传奇“便成了问题㊂这一问题的逻辑是:有了 传奇 命名的小说,才有了尹师鲁 传奇体 的说法;但是,没有尹师鲁称 传奇体 , 传奇 就不一定能从书名过渡为一类文言小说的概念㊂所以 传奇体 指何种文言小说,引申来说 传奇 的本义是什么,关键在于尹师鲁是就这两种书中的哪一种说 传奇体 ㊂尹师鲁是就哪一种书称 传奇体 ?这个问题不易断定,但是可以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说法㊂这个说法的基础应是当时哪种书最流行,尹师鲁最可能就那种书与‘岳阳楼记“相比论㊂在这个意义上两种书又可以说不相上下:裴铏‘传奇“大名鼎鼎㊂‘莺莺传“称‘传奇“见于曾慥‘类说“;又见于赵德麟‘侯鲭录㊃辨 传奇⓪莺莺事“引王性之作‘ 传奇⓪辨正“,文中六称写莺莺事的小说篇名‘传奇“,而未称及‘莺莺传“;同时赵德麟‘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云: 夫‘传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㊂以不载于本集而出于小说,或疑其非是㊂今观其词,自非大手笔孰能与于此!至今士大夫极谈幽玄,访奇述异,无不举此以为美话㊂ 都直呼‘传奇“之名,而且说在士大夫中脍炙人口,可见‘莺莺传“本名或又名‘传奇“在宋代是著称的,知名度或不亚于裴铏‘传奇“㊂尹师鲁就哪一种书称 传奇体 都是可能和可行的㊂于是,问题的关键就成了尹师鲁就哪一种书称 传奇体 更为合理㊂按陈师道的说法,‘岳阳楼记“ 用对语说时景,尹师鲁读之,曰: 此传奇体耳㊂ 反过来 ‘传奇“体 的‘传奇“则应是‘岳阳楼记“的 用对语说时景 ㊂ 对语 即对偶之语,两种‘传奇“都用的,可不具论; 时景 当指当时事㊁目前景,具现实的品格,却只有本名或又名‘传奇“的‘莺莺传“纯是如此;并且‘莺莺传“是宋朝士大夫 极谈幽玄,访奇述异 无不枚举的 美话 ,所以尹师鲁论 世以为奇 的写人。
通俗文言小说总集编纂与宋代话本体传奇的文类特征
通俗文言小说总集编纂与宋代话本体传奇的文类特征
陈文新
【期刊名称】《齐鲁学刊》
【年(卷),期】2024()3
【摘要】宋代话本体传奇的形成和兴盛,与通俗文言小说总集编纂直接相关。
《青琐高议》《云斋广录》《绿窗新话》和《醉翁谈录》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说话人提供蓝本,所收《张浩》《苏小卿》《隋炀帝海山记》《温泉记》等传奇文本,与唐人
传奇、宋人笔记路数迥异,而与话本格调相近。
据此考察话本体传奇的文类特征,可
以发现:从小说内容来看,放诞不检的“才子”“佳人”上演了一幕幕欢场大戏,与唐人辞章化传奇的唯美情调迥然不同;从文本构成来看,大量穿插诗词,以“雅的这样俗”的方式体现了浓郁的民间说唱风味;从艺术手段来看,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打破了此前文言作品的叙事惯例。
宋代话本体传奇是传奇小说的一种新的文本类型。
【总页数】11页(P150-160)
【作者】陈文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整体观照下的宋代文言小说研究--评赵章超《宋代文言小说研究》
2.类书与文言小说总集的编纂
3.中国通俗小说与通俗小说史的编纂
4.以最新标准编纂的清代文
言小说总集——序《全清小说》5.文言传奇集的编纂与明清“传奇体”小说的经典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宋人对唐传奇的文体定位
论宋人对唐传奇的文体定位
王庆华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2022()8
【摘要】宋人明确将部分唐人单篇传奇归入集部之“传记文”,这既源于传奇文是对“杂传”文体规范的超越和改造,具有鲜明文章色彩,也与唐代史部之“传记”中单篇传记衰落和集部之“传体文”兴起的背景密切相关。
同时,将唐人单篇传奇文和传奇集看作“小说”,主要定位于“资谈暇”“广见闻”而非“补史之阙”。
宋人将唐传奇著录于史部之“传记”,实际上仅涉及极个别作品,多因其与历史人物传闻性传记相类。
宋人对唐传奇的文体定位为后世理解和认知唐传奇以及整个传奇小说类型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8页(P167-174)
【作者】王庆华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论宋人对唐传奇名篇的接受--以《莺莺传》为中心
2.唐传奇“史才”“诗笔”的叙事功能及文体意义探究
3.论唐传奇中“奏章”的文体意义
4.唐传奇文体融合形式及其文学史意义
5.名随时迁:唐传奇文体名称在后世之因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5 ∃
这些文人笔下的传奇阐释多写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 情态万端, 犹如古诗乐府里的艳情诗篇。文人的阐 述与市井所说的传奇是 相通的, 故 此我们可以说 , 莺莺传! 由说书艺人演述 , 其 ∀ 传奇# 篇名渐渐衍化 为小说类型的名称。 总之, 传奇小说的实绩在唐宋不断发展。由于 士大夫、 平民的喜好, 说书艺人进行艺术参与, 在说 书艺术中产生传奇小说这一艺术形式。俗文学的发 展又反过来影响古体小说雅文化的发展, 文人士子 又以俗文学概念引入古体小说 , 成为小说类型的一 种。所以可以断定传奇小说作为小说类型成熟于南 宋后期, 一种新的小说类型完全确立。 二 宋人古体小说的类型意识
罗烨所列 18 篇传奇的典范作品 , 皆是 莺莺传! 类的 爱情作品, 而且将 莺莺传! 列为首篇 , 这说明传奇作 品专门演述男女丽情。说书艺人的小说类型命名必 然源于古体小说雅文化的传统, 当它定型之后又反 过来影响文人对古体小说的认识, 南宋后期的谢采 伯首次提出传奇概念, 但对其内容未作阐释, 元人虞 集以市井对传奇小说的内涵界定为依据 , 对于传奇 小说进行总结:
说话有四家 , 一者小说 , 谓之银字儿 , 如胭粉 、 灵怪 、 传奇 ; 说公 案 , 皆 是朴 刀赶 棒 及发 迹变 泰 之事 ; 说 铁 骑 儿 , 谓士马金鼓之事 。 说 经 , 谓演 说佛事 ; 说 恭请 , 谓 宾 主参禅悟道等事 。 讲 史书 , 讲说 前代 书史文 传 , 兴废 争 战之事 。
小说类型的确立是建立在作品实绩与成熟的小说 观念的基础之上, 它要求小说必须具备独立的文体意 识、 丰富的题材及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是小说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鲁迅先生论及小说发展时谈到:
小说 亦如 诗 , 至 唐 代 而一 变 , 虽 尚 不离 于 搜奇 记 逸 , 然叙述宛转 , 文辞华艳 , 与六 朝之粗陈梗 概者较 , 演
这里所说的传奇已指代一种小说类型, 这种小说类 型与 莺莺传 ! 有无关 系呢? 笔者以为 讲史书中有 ∀ 说三分# 、 ∀ 五代史# 两个门类, 估计在讲小说这一类 中也有专门演讲 莺莺传! 的 , 曾经一度被人们称做 ∀ 讲 传奇!# , 后来由演述传奇莺莺事拓展为讲述丽 情故事 , 人们皆把这类小说称做 ∀ 传奇# 。我们从后 人对传奇小说的阐释可以论证这一猜测的可能性。 醉翁谈录 舌耕叙引! 记载 :
今按唐人单篇 传奇 传一人 之事 者 , 大抵 以其 人名 号为题 , 而 传 奇! 乃传 述奇 事之谓 , 加之 他事 皆可 , 不 易为一传之题 , 元稹必不作此泛称以晦其事 [ 4] 。
之命名提供了名称依据。 第二, ∀ 传奇# 小说的确立。 元稹 莺莺传! ( 传奇! ) 虽然为传奇小说类型提 供了名称的依据, 但 传奇! 与∀ 传奇# 小说联系在一 起还需要一种中介, 那就是北宋后期兴起的说书艺 术 , 因为这一艺术力量的介入, ∀ 传奇# 渐渐演化为小 说类型的称呼。 北宋后期 , 以京都开封为首的一些大城市已发 展到相当大的规模, 城市市井文化也随着经济的繁 荣而发展, 据 东京梦华录! 卷之五载 , 徽宗崇宁、 大 观年间以来 , 京都瓦肆伎艺相当繁盛 , 其中与小说有 关的 , ∀ 孙宽、 孙十五、 曾无党、 高恕、 李孝祥 , 讲史。 李 忄造、 杨 中立、 张十 一、 徐明 , 赵世 亨、 贾九 , 小说 % %霍四究, 说三分。尹常卖, 五代史# 。说书艺人 众多, 讲史与说三分、 五代史并举, 小说类说话也有 数家, 但具体内容无法可知。南宋中期 都城纪胜! 对于说话种类记载更详 :
感应 知人 贡举 骁勇 儒行 卜筮 器玩 诡诈 诙谐 酷暴 巫 夜叉 再生 雨 草木 蛇 杂传记
谶应 精察 铨选 豪侠 乐 医 酒 谄佞 嘲诮 妇人 幻术 神魂 牾前生 山 龙 禽鸟 杂录
名贤 俊辨 职官 博物 书 相 食 谬误 嗤鄙 情感 妖妄 妖怪 冢墓 石 虎 水族
廉俭 幼敏 权幸 文章 画 伎巧 交友 治生 无赖 神 精怪 铭记 水 畜兽 昆虫
这里所说的 传奇! 即 莺莺传! , 其篇名依据赵令畴 没有明示。 侯鲭录 辨传奇莺莺事! 中转引王性之 传奇辨证! 云:
尝读苏翰林赠张子野有诗曰 : ∀ 诗人老去莺莺在# 注 言所谓 张生 , 乃张籍 也 。 仆按 元微 之所 传奇莺 莺事 , 在 贞元十 六年春 , 又言 明年 生文战 不利 , 乃 在十七 年 。 而 唐 登科记! , 张 籍 以贞 元十 五 年商 郢下 登 科 。 既 先二 年 , 决非张籍明矣 。 每观其文 , 抚卷叹息 , 未知张 生果为 何人 % %则所谓 传奇! 者 , 盖 微之 自叙 , 特假 他姓 以避 耳。
气义 器量 将帅 才名 算术 博戏 奢侈 褊急 轻薄 梦 鬼 灵异 雷 宝 狐 蛮夷
童仆奴婢
鲁迅先生以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 , 说明唐人已 具备小说的文体意识与创作意识 , 创造了古代小说 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创作高峰。相对于唐人的创作实 绩, 宋人对于小说的研究已由感性的认识转向理性 的思考, 开始对文体类型、 作品内容等进行小说批评 的尝试 , 其中对于小说类型的批评研究颇为引人注 目, 从北宋初期到南宋初期, 小说类型的划分由纷乱 基本趋于一致。我们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 , 北宋时期小说类型构建的尝试。 北宋时期, 是古体小说承继晚唐五代小说发展的 历史时期, 由于晚唐五代的乱离, 大量的文献典籍不断 散佚。从盛唐开元的 8 万余卷, 到了宋初仅存书万余 卷, 宋代统治者一方面搜求古书, 建立官方的图书管理 机构, 另一方面组织博学之士, 对古籍进行整理、 校勘, 并且编纂大型类书, 太平广记! 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 下编纂而成的。由于统治者热衷于文献整理, 也带来 了士子文人整理古籍文献的热忱。在这种学术风气的 影响之下, 士子文人不仅整理古籍, 而且也搜集、 编纂 当代文献, 其中小说这一文体颇为宋代文人所看重, 在 编纂整理小说作品时, 首先遇到的就是作品分类与编 排, 故此, 北宋时期很多小说家积极参与小说类型的构 建与命名。我们为了便于说明, 把各种类型的构建方 法分为复杂与单一两类。 1 复杂型构建方法 这类小说类型的划分以古体小说的整体为研究 对象, 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 , 对小说进行细致分类 , 这种分类方法以 太平广记! 的编纂者和张君房为代 表。太平兴国二年编纂的 太平广记! 以小说的内容 和题材进行分类, 把小说分做 92 大类, 具体类型名 称如下: 神仙 异僧 ∃ 96 ∃ 女仙 释证 道术 报应 方士 徵应 异人 定数
范文 正公 为 岳 阳 楼记 ! , 用 对 语 说时 景 , 世 以 为 奇 。 尹师鲁读之 , 曰 : ∀ 传 奇体耳 ! # 传奇! , 唐裴 钅 刑所 著 小说也 。
唐人∀ 始有意为小说 #, 说明唐人对于小说的文体形 式已经明确, 但还 不具备小说学的 理论研究意识。 经过唐人小说的繁荣发展, 在大量的小说实绩的基 础之上, 宋人已有意研究小说 , 在小说学的理论方面 具有开拓意义。本文拟对宋人古体小说类型的构建 作一次全面的探讨 , 从类型命名演变与类型划分角 度分析宋代古体小说的分类。 一 传奇体小说的确立 ∃ ∃ ∃ 一种新的小说类型
收稿日期 : 1999- 03- 03 作者简介 : 赵维国 , 男 ,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 究生 。
∃
94 ∃
尹师鲁所称∀ 传奇体# 主要是指语言的表述特点, ∀ 以 对语说时景# , 这种骈散相间、 富有节奏的语言表达 方式在 传奇!小说中常见。 莺莺传! 又名 传奇! , 后人多依据 太平广记! 卷四八八称之 莺莺传!, 北宋人多称之为 传奇!, 其 版本依据大概是 异闻集! 。 异闻集! 是唐代传奇的 一个选集 , 新唐书 艺文志! 小说家类著录, 十卷, 陈 翰撰, 崇文总目! 小说家类, 郡斋读书志! 小说类 , 直斋书录解题! 小说类皆有著录, 说明 异闻集! 是 一部流传较广的小说集, 此书已失传, 现存曾 忄造 类 说! 卷二十八所收 25 篇 , 只是一个删节本, 文字极为 简略 , 已无法窥测此书原貌, 可是曾 忄 造 在删节前人小 说集时, 引用篇目多使用原书篇目 , 为小说辑佚提供 了准确的篇目依据。在 类说 ! 本 异闻集! 节本中 , 莺莺传! 题做 传奇! , 曾 忄造改动篇名的可能性不大 , 元稹 莺莺传!的原篇名也不应当题为 传奇! , 李剑 国先生认为:
宁夏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1 卷 1999 年第 3 期 ( 总第 86 期)
传奇体的确立与宋人古体小说的类型意识
赵维国
( 华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 , 上海 200062)
摘要 : 古体小说类型的确立是小说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 。 唐人始有意创作小说 , 还不具备小 说的研究 意识 , 而 宋 人在这一基础之上 , 开始有意识地构建小说理论 , 其小 说类型 研究具有 一定的 开拓意 义 。 本文以 宋人小 说类型 的 命名与划分作为研究对象 , 首先根据唐人 异闻集 传奇! 的文本依据 , 以为传奇小说之命 名当源于 莺莺 传! ; 其次 , 注重传统小说 观念下的小说类型划分 , 认为小说类型 由北宋 时期的 纷繁到两 宋之交 的趋于 一致 , 基本认 同志怪 与 志人轶事两种形式 , 因此 , 宋人的古体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 。 关键词 : 传奇生成 ; 类型构建 ; 理论开拓 中图分类号 : I2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5744( 1999) 03- 0094- 05
传奇体小说的产生是小说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它∀ 篇幅曼长, 记叙委曲# , 而且是文人∀ 托讽喻以纾牢 [ 2] 愁, 谈祸福以寓惩劝# 的寓情遣兴之作, 具有虚构的自 觉性, 与 汉书 艺文志!所规范的∀ 丛残小语#式的笔记、 短书相比, 无论是文体结构形式, 还是语言表述、 作家 创作意识皆有明显的不同, 已具有最早的近代小说意 义。由于此类小说代表着小说的发展方向, 现代研究 小说史的学者习惯把唐人小说与唐传奇两个概念混 用, 以传奇小说替代古体小说, 实际上这是不符合中国 小说发展事实的。传奇体小说作为古体小说的类型之 一, 并且明确提出∀ 传奇#这一概念, 要比传奇小说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