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意见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当前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态造成了很大压力。
为了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建议:加强政府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的审批和监管,限制和控制养殖规模,以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要建立健全畜禽养殖的登记和管理制度,对养殖场的规模、饲养密度、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确保畜禽养殖的合理运营和环境安全。
推动畜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主要以规模化养殖为主,存在着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为此,应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和环境保护能力。
应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养殖方式,发展良种养殖和生态养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强对畜禽粪便和废弃饲料等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对于生物质废弃物,可以进行沼气发电或厌氧发酵,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对于有机肥料,可以进行深加工和资源化利用,生产生态农产品或生物质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还可以探索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如生产生物肥料、生物能源等,降低养殖废弃物的环境风险。
加强农民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农民是农村畜禽养殖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至关重要。
应加强对农民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还应加强农民的法律法规宣传,让农民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限制,自觉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政府监管,推动畜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加强农民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才能遏制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的蔓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生猪养殖开展对策建议书
生猪养殖开展对策建议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生猪养殖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猪养殖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展生猪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环境保护生猪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因此,我们建议生猪养殖场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如建立污水处理系统、粪便处理设施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健康养殖生猪健康养殖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建议养殖场加强疫病防控,定期对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监测,确保生猪的健康状况。
同时,加强饲料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3. 科技应用科技的进步为生猪养殖业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建议养殖场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如智能化饲养管理系统、生猪健康监测系统等,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市场营销生猪养殖业要想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加强市场营销工作。
建议养殖场加强与超市、餐饮企业等销售渠道的合作,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5. 人才培养人才是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建议养殖场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养殖管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6. 政策支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考虑到生猪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支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生猪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养殖场能够认真对待这些建议,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生猪养殖污染整改方案(三篇)
2024年生猪养殖污染整改方案背景概述: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养殖业是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产业之一。
然而,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废弃物的排放、水体污染、气体排放等。
为了保护环境、提升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全面的整改方案。
一、技术革新与创新1. 粪污处理技术创新。
大力推广高效猪粪处理技术,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厌氧消化等。
开展猪粪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提高猪粪的利用价值,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创新。
加强养殖场周边水体的监测和管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对发现的水体污染问题进行治理。
同时,推广采用生物滤池、植物净化等技术,在养殖场周边建设相应的水体污染治理设施。
3. 气体排放控制技术创新。
加强养殖场内气体排放的监测和管理,推广使用气体收集设备和生物除臭技术等,减少气体的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二、规范养殖管理1. 加强养殖场管理。
制定相关的养殖场管理规定,包括建立合理的场地规划、科学的生态环境管理、健全的运营机制等,提高养殖场的整体管理水平。
2. 控制养殖密度。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养殖场超负荷运营,减少养殖废物的产生量。
3. 加强养殖废弃物的处理。
制定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方案,包括建立规范的储存、转运和处理系统,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4. 完善饲料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和管理制度,避免饲料的浪费和过度添加,减少养殖废物的产生。
三、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1. 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养殖场进行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
同时,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场加大监管力度,惩罚违法行为。
2. 资金支持。
加大对技术革新和创新的资金投入,鼓励养殖场进行技术改造和环境治理。
同时,拓宽养殖场融资渠道,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科研支持。
加强对生猪养殖污染整改的科研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相关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随着我国农村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养殖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畜禽养殖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畜禽养殖的环境保护责任;相关政策要给予农民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鼓励农户购置环保设备,降低污染排放。
二、推动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畜禽养殖业应当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推进畜禽养殖业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发展,探索循环农业模式,降低排放、减少污染。
还可以推进畜禽养殖业的产业链延伸,提高附加值,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三、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防治效率。
政府要加大对畜禽养殖环保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广应用一些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四、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等,这些废弃物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通过生物发酵、生物气化等技术,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能源等再生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要进行惩罚,形成严格的法治环境。
还要推进畜禽养殖行业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特别是对一些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场,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确保达到环保标准。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环保宣传、举办环保知识培训等活动,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
只有让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氛围。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推动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等举措,共同致力于实现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目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0.01.18•【字号】豫环文〔2010〕15号•【施行日期】2010.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防治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豫环文〔2010〕15号各省辖市环境保护局:近年来,我省各地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迅猛发展,导致畜禽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养殖污染问题日显突出,给环境造成极大压力,成为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有效遏制我省养殖污染加剧趋势,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根据环保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现就加强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意义重大。
我省是全国第一养殖业大省,牛、羊、猪饲养量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2位、第3位,规模化养殖业在畜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利于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我省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任务。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临严峻形势。
近年来,各地在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调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强化污染源监管、组织污染治理试点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全省目前建有污水、粪便处理设施的规模化养殖场仅占36.45%,大多数规模化养殖场粪便随意堆放,污水无组织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二、明确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总体目标,以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保护监管为重点,完善畜禽污染防治政策,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环境保障。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防治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建议:完善政策法规。
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防治法规和标准,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畜禽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提升畜禽养殖技术水平。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认识和能力。
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如生物反应器、高效沼气池等,提高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设合理的养殖场所。
加强对养殖场的规划和设计,合理布局,保证畜禽养殖场离居民区、饮用水源等敏感区域的距离符合相关标准。
加强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的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
第四,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畜禽养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养殖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五,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养殖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加强监督和评估。
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各地的防治情况进行评估,推动工作的落实和改进,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要想解决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需要通过政策法规、技术水平、养殖场所、监管力度、宣传教育和监督评估等方面的综合努力,不断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工作,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
生猪养殖污染整改方案
生猪养殖污染整改方案生猪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生猪养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生猪粪便、废水和废气等排放物质大量产生和排放,严重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人民健康。
因此,为了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污染整治工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本文将针对生猪养殖污染问题,提出一套整改方案。
一、建立生猪养殖规模管理制度1. 制定养殖规模控制指导意见,明确生猪养殖场建设的规模范围和要求。
建议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合理规模的控制,避免大规模养殖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2. 完善养殖场备案和审批制度,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养殖场,必须进行备案和审批,并符合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严禁无证建设和非法扩大养殖规模。
3. 强化对养殖场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定期进行环境污染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对于严重违法的养殖场,要依法停产整顿或关闭。
二、推行生猪养殖的清洁生产技术1. 优化生猪养殖场的布局设计,合理规划生产区、生活区和环境保护区,实现生活污水、粪便和废气的分散处理。
2. 鼓励和支持生猪养殖场实施高效清洁饲养技术,如粪污床养、固液分离、生物发酵等。
通过改变养殖方式,降低排放物的浓度和排放量。
3. 推广利用生物气化技术对废弃物的处理,将生猪粪便和秸秆等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加强养殖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利用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技术,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和植物净化,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三、加强养猪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1. 建立养猪场环境监测网络,对养猪场周边环境进行定期采样、监测和评估。
对于超标排放和环境质量下降的情况,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2. 建立养猪场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向公众公开养猪场的排放数据、治理情况和环境监测结果,增强公众的监督意识,促进养猪场的合规经营。
四、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1. 完善生猪养殖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养殖场的准入管理、环评审批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规定,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是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它对水源、土壤、空气等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以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工作: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其有效执行。
要建立健全畜禽养殖行业的准入制度,对不符合环保条件的养殖场进行整顿或关停,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排放。
加强畜禽养殖场的环保设施建设。
要求养殖场建设规范,全面配备污染防治设施,例如污水处理设备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设备等。
要加强对养殖场环保设施的监管,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污染物。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与农业循环经济。
农村畜禽养殖业必须转向清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可以通过推广高效环保的饲料配方和养殖方法,降低氮、磷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应积极推广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畜禽粪便、废弃饲料等转化为有机肥料或能源,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第四,加强畜禽养殖行业的技术培训与指导。
提供养殖户和从业人员相关的环保知识、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鼓励养殖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合作社组织,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五,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场进行处罚,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工作,加强畜禽养殖行业的社会监督力量。
加强宣传教育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相关的环保知识,提高养殖户和农民的环保意识。
可以组织宣传活动和培训讲座,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手册,并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员队伍的建设。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强监管执法和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防治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于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建议5篇
关于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建议5篇第一篇:关于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建议近年来,为抓好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生猪存栏上升,母猪补栏增加,规模养猪发展加快。
由于发展方式粗放、集约程度不高、污染防治滞后,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和零散养殖户的污水大多是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水渠鱼塘中,造成与此类养殖户附近关联的江河、水渠、鱼塘污染严重,水质变黑、发臭,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当务之急。
会前,我们在生猪养殖大县——如东县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发现:一是由于畜禽养殖发展过快,饲养方式对小规模户及散户短期难改变。
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2014年全县50头以下生猪散养直排户达到7400户,50头以上规模养殖直排户达到2900户。
不少养殖业主环保意识差,对粪便处理考虑较少。
一些小规模养殖场把圈舍建在家前屋后或自家责任田中,有的倚河而建,畜禽粪便直通河道沟塘。
二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水平低,利用途径相对单一、利用能力不足。
非规模化畜禽养殖门槛低,养殖总量短期削减难。
畜禽养殖分散化,高度密集化,使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难收集,难处理,且成本高昂。
粪污就近利用不了。
畜禽粪便还田费时、费力,业主积极性不高。
三是执法监管有难度,对非法建设养殖设施、非法排污行为没有及时制止和查处。
环保部门依法处理的养殖场生猪栏存500头以上,且处罚标准较高,特别是对面广量大的、低于500头的小规模养殖户,不能有效制止和打击其猪粪直排行为。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尽快出台农村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意见或办法。
调研中发现,年生猪养殖在50头以下的,养殖粪便基本能就近处理;养殖规模超500头的养殖场污染防治和粪便利用还是比较规范。
畜牧养殖环境整治意见
畜牧养殖环境整治意见第一篇:畜牧养殖环境整治意见畜牧业养殖污染,特别是农户庭院养殖和门前“粪堆”问题,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为切实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胶发[2011]9号)文件要求,现就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发展生态环保养殖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总的指导思想是:抓住当前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畜禽养殖“退户进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健康生态养殖,加大养殖业粪污综合处理力度,统筹规划畜牧业区域布局,力争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全面改善和提升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
二、工作重点(一)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
各镇处要结合辖区内的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加工等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编制本区域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科学划分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宜养殖区,优先扶持发展生态循环养殖。
要把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各镇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禽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
要积极鼓励畜禽养殖者利用荒山、荒滩、荒地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地从事畜禽养殖活动。
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畜禽养殖。
对已有的畜禽养殖场,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全部实行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对那些不愿治理、治理效果差、治理后仍然无法达标排放的养殖场、养殖小区要依法予以关闭。
对限养区和适养区内的企业,养殖规模要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
(二)加大“退户进区”工作力度。
“退户进区”有利于改善农村村庄的公共卫生安全,有利于动物疫病的防控,有利于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目前,全市的畜禽养殖“退户进区”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高度重视。
各镇处要抓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退户进区”工程建设,推动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
对建成的养殖小区,要成立畜牧专业合作社,实行集中管理和供料、配种、防疫、消毒、产品销售、粪污处理“六统一”服务,提高管理和服务功能,增强养殖小区吸引力。
农村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农村生猪养殖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保障居民生活供给、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农村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饲料安全、疾病防控和养殖技术等方面,探讨农村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农村生猪养殖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养殖模式下,养猪场集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和粪便,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环境治理监管,并推动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
农民在养殖过程中也应增加环保意识,采用科学合理的废物处理方法,如运用污水处理设备、生物气化等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饲料安全是农村生猪养殖的重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各类疫情不断发生,很多源于饲料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养殖场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饲料质量检测体系,加大对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审查力度。
此外,农民也要提升自身的饲料自主控制和饲养技术水平,减少对市场饲料的依赖,采用有机饲料和环保饲养方法,确保猪只饲养过程中的饲料安全。
再次,农村生猪养殖中疾病防控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养猪业近年来频繁受到猪瘟、猪流感等疾病袭击,给农民经济利益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政府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监测和检疫,并提高养殖场的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农民要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注重疫苗接种和消毒,及时隔离患病猪只,防止疾病的扩散。
最后,养殖技术的不断更新也是农村生猪养殖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农民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养殖户在养猪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
政府可以通过培训班、技术指导等方式,提供相关养殖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
同时,养殖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供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和设备,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效益。
综上所述,农村生猪养殖存在环境污染、饲料安全、疾病防控和养殖技术等问题。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畜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逐渐增加,养殖业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村环境质量,也对周边的水资源、土壤资源和大气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净化农村环境,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对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提高技术水平,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为了减少畜禽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我们需要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技术水平。
通过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料配比,可以有效减少畜禽粪便和尿液的排放量。
农村畜禽养殖场要完善废弃物处理设施,开展科学的废弃物处理,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村畜禽养殖场购置先进的废弃物处理设备,推动畜禽养殖业的清洁生产。
引导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养殖理念,引导农民利用生产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沼气和生物质燃料等,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农村畜禽养殖排放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二、加强监管管理,推动畜禽养殖行业规范发展农村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主要源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畜禽养殖监管体系,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检查和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水平。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推动畜禽养殖行业规范发展。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农村畜禽养殖行业的统一监管平台,健全畜禽养殖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推动畜禽养殖行业朝着规范化、集约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鼓励和支持农村畜禽养殖场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益,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农村畜禽养殖结构,推动农牧业一体化发展农村畜禽养殖业存在着规模小、散乱和无序经营的情况,造成了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排放未经处理等问题。
加强猪场环保管理措施建议
加强猪场环保管理措施建议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猪场环保管理问题。
猪场是一个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地方,其生产活动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加强猪场环保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加强猪场环保管理措施。
一、加强管理和监督制度猪场环保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制度。
从猪舍的建设到猪舍的运营监督,都应该有具体的制度来约束。
猪场应该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建设,并遵守相关的运营规定,实时监控运营状况,避免出现污染。
同时,需要加强对猪场环保管理的监督,确保猪场实际运营符合环保要求。
二、强化环境安全防范措施猪场应该采取措施,完善环境安全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问题。
例如,要求猪场加装废气治理设备,降低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合理设置污水收集站和处理设备,防止污水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加强废弃物的垃圾处理管理,避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环境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猪场应该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减少繁殖数量和密度,从而降低猪场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要合理调配饲料,减少浪费;控制药品使用和畜禽粪污排放。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猪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保障猪的健康和人们的食品安全。
四、推广环保技术猪场应该积极推广环保技术,对猪舍、饲养和废弃物管理等环保方面引入新技术并加以应用。
例如,推广适合本地环境的新型废气及污水净化技术,加强废水及废气的净化处理,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猪场环保管理水平,压缩猪场对环境的影响。
五、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应该采用多种渠道,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猪场环保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公众团体参与猪场环保管理实践。
例如,可以开展环保政策宣传,邀请环保专家深入猪场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素质,凝聚环保治理合力。
生猪养殖污染整改方案
生猪养殖污染整改方案生猪养殖污染是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改。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养殖场的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对养殖场的环境监管和检查。
2. 加大对污染养殖场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3. 鼓励和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升级,引导养殖场改造升级,推广利用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和技术。
二、推进养殖方式改革1. 鼓励和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式,减少小规模散养养殖场的数量,提高养殖效益。
2. 推广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供农田施用。
3. 鼓励发展养殖与种植的综合经营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与农作物生产的有机循环。
三、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1. 建设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例如,建设生物气化设备,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气,供养殖场自身使用或外销。
2. 鼓励养殖场与能源公司合作,利用养殖废弃物发电。
例如,利用养殖废弃物作为生物能源,发电供给农村地区使用。
3. 引导养殖场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废弃物处理方法,减少废弃物中的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四、加强养殖场环境监测和评估1. 建立和完善养殖场环境监测网络,对养殖场的废水、废气、废弃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2. 加强养殖场环境评估工作,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环境评估,确保养殖场的环境保护措施符合标准要求。
3. 建立养殖场环境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养殖场的环境监测结果和评估报告,增加信息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总之,要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需要政府、养殖场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承担引导和监管的角色,养殖场改善和升级养殖方式,采取有效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措施,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和参与。
只有形成多方合力,才能有效减少生猪养殖污染,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随着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现阶段,农村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废气、粪便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
为了保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以下是一些思考与建议:应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制定行业标准、监管规范等,明确农村畜禽养殖的环保要求和责任分工,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要加强养殖场的规划建设。
明确禽畜养殖场的选址原则,将其远离人口集中区、水源地和敏感区,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要加强对养殖场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污染物治理设施和运营管理体系,确保养殖场的环保达标。
要加强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建立废水处理设施,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综合技术手段对废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开展废水资源化利用研究,如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养殖废水中的养分,发展农田灌溉和有机肥生产等资源化利用方式。
第四,要加强废气治理和能源利用。
采用高效通风设施和粪污处理设备,减少废气的排放。
探索废气能源利用技术,如利用废气中的甲烷等能源,提高养殖场的能源利用效率。
第五,要推广低污染饲料和养殖技术。
发展和推广低污染的饲料配方和替代饲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推广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等低污染的养殖技术,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
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检查和处罚机制,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养殖户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养殖。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养殖户、研究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
只有取得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减少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
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生猪养殖是中国农村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但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制定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势在必行。
一、加强管理和监督1. 提高养殖场管理水平: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确保养殖场达到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2.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生猪养殖场的监测系统,对废水、废气、废弃物等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生猪养殖场的监督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并加大处罚力度。
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1. 推广高效清洁养殖技术:引进新养殖技术,发展高效清洁养殖模式,提高生猪养殖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
2. 加强养殖环境改善措施:改善养殖环境,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减少养殖污染物的排放,例如有效利用养殖废弃物等。
3. 提倡循环农业发展:推广废物资源化利用,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肥料供应,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三、强化废弃物处理1. 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在养殖场附近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2. 完善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应急处理措施,对突发污染事故做好应对准备,保障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安全。
3. 打造循环农业链条:建立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用于养殖场的供热和供电,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加强科研和培训1. 加强科研力度:加大对生猪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力度,开展环境友好的养殖设施研究,推动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培训体系:加强对生猪养殖业的培训工作,提高养殖场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推动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技术推广:推广应用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技术指导,鼓励养殖场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五、加强政策和法律支持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养殖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养殖环境污染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生猪养殖规范指导工作意见
生猪养殖规范指导工作意见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其规模和水平越来越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环保、疾病防控等。
为了规范和引导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制定《生猪养殖规范指导工作意见》。
一、加强环保管理1.建设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场,采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成套设施,如沼气池、生物过滤器等,减少养殖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饲料管理,采取清洁饲喂的方式,减少饲料浪费和污染。
3.科学施肥,合理利用天然肥料和化肥,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4.对养殖场进行分类管理,实行生态养殖、重点防污和普通养殖三种类型的区分,提高环保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
二、强化疾病防控1.加强生猪的检疫管理,把疫情隔离,控制疾病的传播,保证生猪健康生产。
2.建立完善的疫苗免疫制度,统计疫苗接种率,推广使用高效、安全、成本低的疫苗,确保生猪身体健康。
3.完善动物疾病监测体系,建立动物疾病预警机制,为养殖户提供疫情防控的实时信息。
4.维护动物用药安全,规范用药范围和用量,保障肉类安全和质量。
三、加强市场监管1.依法注册养殖场,变相养殖进行查处和整治。
2.加强养殖场的质量和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对不良商家进行惩处。
3.健全生猪统计和信息发布机制,建立生猪流通追溯制度,提高生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四、推广科技成果1.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生产技术和生态养殖技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降低污染。
2.推广生猪智能化养殖技术,如远程监控、数据管理等,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3.加强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促进生产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总之,制定生猪养殖规范指导工作意见,旨在规范生猪养殖行业,为环境保护、疾病防控、市场监管和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和支撑。
同时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和规范发展。
推进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推进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一、计策主要内容完善和探索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思路,发展壮大现代生态生猪养殖业。
二、主要理由与现状分析(一)近年来近来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主要包括模式、成效及局限性1.“干清粪”传统模式。
养殖场实行“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的原则,采取措施干法清粪工艺,将干粪单独清出,实现日产日清。
该模式配备设备、工具简单,成本低、较非常适合一些散养户、小型猪场,但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由于粪便排量大,必须结合其它排污设备才能达到更好的成效。
2.“猪―沼―草、果、竹、林”等传统生态治理模式。
该模式的使用时间比较长,也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技术模式。
该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要求养殖场保有大片蔬菜基地的土地,对种植的菌类要有选择性,建造沼气池一次性投入较高等问题。
3.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模式。
该模式的技术的核心是微生物对猪粪尿就地发酵、分解、消化,从而免冲洗猪栏,实现零排放、无污染的最终环保目标。
该模式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全面实施存在冬天垫料放热与气温偏高、垫料来源不足、管理比较繁琐等关键问题。
4.“养治分离”模式。
该模式是目前比较新的一种治理模式,主要实行养殖户专门负责养殖,专业治污母公司采取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该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散户大别列兹尼区,要集中排污水,必须选择在水量充足、较大水域面积的地方实行。
(二)生猪污染治理生猪深陷的主要问题及困难1.资金投入不足,治污设施建设不见效。
单靠生猪养殖户自身投资业务建设治污设施困难很大,但政府在治污多方面配套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仍偏小,多数散养户和小型规模户不愿也无能力投入治污设备。
2.治理模式控制技术缺陷,影响治污成效。
一是设计模式选择问题。
每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太少和不足,若养殖户选择治理模式恶意,就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管理与应用风险问题。
管理不当,甚至导致运行失败,直接影响市政建设成效。
3.治污部门负责人职能交叉,有待进一步理顺。
加强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加强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作者:李阳香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2期李阳香(信丰县畜牧兽医局,江西赣州 341600)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众多环境污染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发展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大宣传力度广辟渠道,加大宣传,让养殖户树立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意识形态,从源头上减少以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使养殖户的法律和环保意识加强,更科学和合理地进行养殖。
2 严格“三区规划”按照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对养殖业进行规范,加强整治,从严把关,对现有的养猪场进行清理整顿,规范养殖行为。
对禁养区内的养殖行为,政府要以强硬态度进行停养,并搬迁。
对限养区的养殖行为,要合理引导,加以规范,强化治污,对可养区的养殖行为,重点治污。
3 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新建的养殖场,必须做到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才可生产。
现存的养殖场,要以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带动,新建或改造无害化处理设施。
积极推广科学养殖场环保模式,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
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建设干湿分离、雨污分离、三级沉淀、厌氧发酵、生猪净化等粪污处理设施,要新建厌氧发酵池、雨污分离栏舍,鼓励发展零排放生态发酵床模式养猪。
4 加强监管坚持采取官方兽医分片包干、挂点联系制度,督促指导养殖场(户)的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工作,协助解决养殖户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
对不落实整改措施,直接造成污染群众反应强烈的养户如是公司加农户的,采取停供猪苗,不得生产。
如是自繁自养的,务必停产整改。
5 推广生态养猪模式经过干湿分离、厌氧发酵、三级沉淀、生物净化等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入养鱼塘,粪尿渣成为果树的有机肥料,而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清洁燃料作为养殖户生活日用和场区保暖需求。
关于加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意见
关于加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今年10月14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剑辉、副主任蔡跃明带领区人大办公室、农工委负责人,并由“两河”治理办、区财政局、区畜牧水产局、区农业局、区环保分局、区农村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陪同,到新市镇就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调研,实地考察了四家规模养猪场生猪污染防治情况,组织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区畜牧水产局和新市渡镇主要负责人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汇报,部分养猪大户、区、镇人大代表和以上区直部门单位负责人就如何做好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发表了各自的建议。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全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
一、生猪养殖污染及防治基本现状(一)、生猪生产规模及排泄量。
近年来,我区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据统计,从1994年的年出栏生猪50万头【规模养猪场(300头以上)不到10家】,到2012年的年出栏生猪103.8万头,至目前为止规模养猪场已达到166家,沿资江、湘江及其支流、新河和兰溪河1公里范围内50头以上至299头的养猪场已达625家。
据测算,2012年全区生猪排泄粪尿量约75万吨。
(二)生猪养殖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一是对水体的污染。
养猪场未经处理的污水氮、磷含量很高,集中排入水塘、河流等水体后,导致水质恶化,甚至水体发黑、变臭,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进入地下水中,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有毒成分增多,水质降低。
如我区志溪河、兰溪河和新河水质污染与生猪养殖粪污直接排放密切相关。
二是对空气的污染。
生猪粪便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时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硫、粪臭素、甲垸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养猪场周围空气质量,危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三是促进病菌的传播。
生猪养殖场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极易滋生蚊蝇,促使病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造成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蔓延。
四是影响粮食生产。
大量的猪粪尿流入稻田后,导致水稻植株徒长,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今年月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剑辉、副主任蔡跃明带领区人大办公室、农工委负责人,并由“两河”治理办、区财政局、区畜牧水产局、区农业局、区环保分局、区农村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陪同,到新市镇就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调研,实地考察了四家规模养猪场生猪污染防治情况,组织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区畜牧水产局和新市渡镇主要负责人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汇报,部分养猪大户、区、镇人大代表和以上区直部门单位负责人就如何做好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发表了各自的建议。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全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
一、生猪养殖污染及防治基本现状
(一)、生猪生产规模及排泄量。
近年来,我区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据统计,从年的年出栏生猪万头【规模养猪场(头以上)不到家】,到年的年出栏生猪万头,至目前为止规模养猪场已达到家,沿资江、湘江及其支流、新河和兰溪河公里范围内头以上至头的养猪场已达家。
据测算,年全区生猪排泄粪尿量约万吨。
(二)生猪养殖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一是对水体的污染。
养猪场未经处理的污水氮、磷含量很高,集中排入水塘、河流等水体后,导致水质恶化,甚至水体发黑、变臭,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进入地下水中,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有毒成分增多,水质降低。
如我区志溪河、兰溪河和新河水质污染与生猪养殖粪污直接排放密切相关。
二是对空气的污染。
生猪粪便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时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硫、粪臭素、甲垸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养猪场周围空气质量,
危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三是促进病菌的传播。
生猪养殖场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极易滋生蚊蝇,促使病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造成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蔓延。
四是影响粮食生产。
大量的猪粪尿流入稻田后,导致水稻植株徒长,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
由于生猪养殖污染造成以上四大危害并日益增大,引起一些地方群众怨声载道,经常上访,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情况。
目前我区对于生猪粪尿的处理主要是末端治理模式,仅有一家规模养猪场地使用了干湿分离机处理,的规模养猪场建有沼气池、化粪池等设施,但处理能力无法与生猪产生的粪尿量相匹配,致使大量的生猪粪污及冲洗混合物直接乱排。
同时,由于大部分养猪场在建设初期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目前有环保手续的只有家,并且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猪舍建设和治污设施简单,加之近几年我区生猪调出大户奖励资金绝大部分用于猪舍建设,对排污处理设施投入较少,生猪养殖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二、生猪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猪场选址缺乏合理布局。
全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和污染治理缺乏全局性规划和布局;规模猪场的建设发展尚未纳入统一的审批管理;养猪专业村及大型养猪场的建设没有充分考虑与周围土地消纳能力相匹配,导致猪场养殖污染的排放过度集中,这些都使治理难度加大。
(二)、部分养猪户环保意识不强。
有的养猪户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为省工省力,多采用水冲式清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