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诸葛亮词语
对诸葛亮的褒义词
![对诸葛亮的褒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85519e7f0066f5335a8121dc.png)
对诸葛亮的褒义词导读:鞠躬尽瘁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尽瘁:竭尽劳苦。
已: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汉语文字】鞠躬尽瘁【汉语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英文翻译】to bend one's back to a task untillife-sacrificed【词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表示小心谨慎,不辞劳苦,竭尽全力。
【字词解释】鞠躬:表示小心,谨慎。
瘁:劳累。
尽瘁:不辞劳苦,竭尽全力。
【近义词】竭尽全力、殚精竭虑。
【成语性质】褒义词【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
【成语造句】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范文例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杨振宁)成语典故: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
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
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
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
(参看“三顾茅庐”)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
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
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
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
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
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
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诸葛亮的特点用四字成语形容
![诸葛亮的特点用四字成语形容](https://img.taocdn.com/s3/m/868414f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9.png)
诸葛亮的特点用四字成语形容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相同的角度赞扬他,颂扬他,爱好他。
可以说道,诸葛亮在历史上的非常大影响已少于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课堂教学。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精明凶残擅于分析赤壁之战充分反映了他的能言,淡定,祁山之战说明了他的机智,执著,忠心.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崇尚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以权所努役。
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
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
在一系列问题上都就是以礼劝告、得后主同意才展开的。
二、不谋私利他只依靠俸禄维生,不以权势谋私利。
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
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他死去时的确如其所言。
他独以妇彻底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挑选了黄承彦的丑女。
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
”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四字成语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四字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6de449cced630b1c59eeb5f4.png)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四字成语1、性格特点善计谋、精通兵法、留心世事、处事不乱、忠贞不移。
2、人物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3、人物评价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
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
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周瑜: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吕布:一生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脾气不太好,好面子,自负,冲动易怒,易急,但也不是有勇无谋之辈,只是有时情感压过了理智而已.他解危的人物是刘备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魏延:勇敢,胆大,反复,狡猾.姜维:忠义,有谋略,忠君.。
对诸葛亮的褒义词
![对诸葛亮的褒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667e2368ba1aa8114531d90a.png)
对诸葛亮的褒义词鞠躬尽瘁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尽瘁:竭尽劳苦。
已: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汉语文字】鞠躬尽瘁【汉语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英文翻译】to bend one's back to a task until life-sacrificed【词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表示小心谨慎,不辞劳苦,竭尽全力。
【字词解释】鞠躬:表示小心,谨慎。
瘁:劳累。
尽瘁:不辞劳苦,竭尽全力。
【近义词】竭尽全力、殚精竭虑。
【成语性质】褒义词【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
【成语造句】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范文例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杨振宁) 成语典故: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
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
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
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
(参看“三顾茅庐”)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
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
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
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
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
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
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有关诸葛亮的四字词语
![有关诸葛亮的四字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22447a6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8.png)
《有关诸葛亮的四字词语》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有关诸葛亮的四字词语。
先说“足智多谋”这个词吧。
诸葛亮特别聪明,有好多巧妙的主意。
比如说,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的军队很强大,但是诸葛亮想出了用火攻的办法。
他知道什么时候有东风,还安排好了怎么把火点着。
最后,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这可都是诸葛亮的智谋呀!“料事如神”也是形容诸葛亮的。
有一次,敌军要来攻打诸葛亮所在的城池,大家都很害怕。
但是诸葛亮不慌不忙,他早就猜到敌军会从哪个方向来,提前做好了准备。
结果敌军一来,就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只能灰溜溜地跑了。
“忠心耿耿”这个词也能用来形容诸葛亮。
他一直忠心地辅佐刘备,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没有放弃。
刘备去世后,他还继续为刘备的儿子效力,一心想要完成刘备统一天下的心愿。
小朋友们,诸葛亮是不是很厉害呀?《有关诸葛亮的四字词语》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说诸葛亮的四字词语。
“鞠躬尽瘁”这个词用在诸葛亮身上再合适不过啦。
诸葛亮为了国家大事,每天都很辛苦地工作。
他要操心怎么打仗,怎么治理国家,很少有休息的时候。
就算生病了,也还在想着怎么让国家变得更好。
“淡泊名利”也是诸葛亮的特点哦。
他不在乎有多少财富和权力,只想着怎么为百姓做事,让国家变得富强。
他住在一个简单的小屋里,生活很简朴。
“才华横溢”的诸葛亮懂很多东西。
他会天文地理,能根据星星的位置预测天气;还会发明创造,像木牛流马,能帮助军队运输粮食。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诸葛亮吗?《有关诸葛亮的四字词语》小朋友们,咱们再深入聊聊诸葛亮的四字词语。
“智勇双全”的诸葛亮在战场上可威风啦。
有一次,他带着很少的士兵去打仗,敌人以为他们很容易就能打败诸葛亮。
可是诸葛亮一点都不害怕,他用巧妙的战术,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临危不惧”也是诸葛亮的优点。
当遇到很危险的情况时,别人都很慌张,但是诸葛亮总是很镇定,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好像能提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比如他能算出敌人什么时候会进攻,提前做好准备。
描写诸葛亮语言的词语
![描写诸葛亮语言的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888779a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e.png)
描写诸葛亮语言的词语死而后已[sǐérhòuyǐ]已:暂停。
死去了以后才收手。
形容为顺利完成一种责任而努力奋斗终身。
料事如神[liàoshìrúshén]料:预料。
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
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足智多谋[zúzhìduōmóu]肢:扩充,足够多;智:精明、智慧;求:计谋。
富于智慧,擅于谋划。
形容人擅于料事和计谋。
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初出茅庐[chūchūmáolú]茅庐:草房。
原比喻崭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返回家庭或学校出工作。
缺乏经验。
运筹帷幄[yùnchóuwéiwò]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草船借箭[cǎochuánjièjiàn]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去达至自己的目的。
七擒七纵[qīqínqīzòng]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刘:造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应邀。
神机妙算[shénjīmiàosuàn]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作奸犯科[zuòjiānfànkē]奸:坏事;科:法律条文。
为非作歹,违反法令。
俭以养德[jiǎnyǐyǎngdé]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集思广益[jísīguǎngyì]集:分散;思:思索,意见;甚广:不断扩大。
白帝托孤场景描写的四字词语
![白帝托孤场景描写的四字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1cd634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7.png)
白帝托孤场景描写的四字词语在《三国演义》中,白帝托孤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描绘了蜀汉皇帝刘备在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的感人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四字词语被生动地运用,使得这一情节更加丰富多彩。
以下是一些描绘白帝托孤场景的四字词语及其解释:1.泪如雨下:形容人们哭泣时泪水如同雨水般纷纷落下,表达了刘备临终前对国家和儿子的担忧,以及诸葛亮承接重担的决心。
2.悲痛欲绝:形容刘备一家在白帝城托孤时悲痛至极的情感。
绝,指断绝、消失。
3.五内如焚:形容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承担起国家重任时的焦虑和悲痛。
五内,指内心;焚,指燃烧。
4.义无反顾:表示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辅佐刘禅的重任。
义,指道义;反,指违背。
5.鞠躬尽瘁:形容诸葛亮在辅佐刘禅的过程中,竭尽全力,不辞劳苦。
鞠躬,表示恭敬;瘁,指劳累。
6.死而后已:表示诸葛亮立志为国家付出一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已,指结束。
7.忠诚报国:形容诸葛亮忠诚于国家,一心一意为国家利益而努力。
忠,指忠诚;国,指国家。
8.矢志不渝:表示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坚定地履行自己的承诺,永不改变。
矢,指箭靶;渝,指改变。
9.感人至深:描绘白帝托孤这一场景,使得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使得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深感刘备、诸葛亮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深感刘备、诸葛亮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10.悲壮气氛:在整个白帝托孤过程中,充满了悲痛和壮烈的气氛,悲壮的氛围弥漫在字里行间,展现了刘备和诸葛亮为国家付出一切的决心和勇气。
令人感受到生死离别的无常和国家的沉重负担。
11.忍辱负重: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刘备一家和诸葛亮都面临着国家命运的沉重压力,不仅要承担起国家的重任,每个人都怀着忧虑和不安的心情。
还要忍受失去导师和朋友的悲痛,12.临危受命:诸葛亮在刘备临终之际,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忍辱负重的品质。
勇敢地承担起辅佐刘禅的重任,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担当。
形容诸葛亮的词语
![形容诸葛亮的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f92d1d7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6.png)
1、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2、足智多谋:富有智能,善于谋划。
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
3、鞠躬尽瘁:竭尽所能,贡献出全部力量。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死而后已: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意为不辞辛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的精神,语出《论语泰伯》,后人引用最出名的是《后出师表》。
5、才华横溢:原指才华充分显露;现指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华。
出处,春秋《胖人传》江南有一才子,学富五车,但人身矮体胖,人问其何故,其曰,此乃才华横溢也。
6、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出自,辛弃疾《水调歌头》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瘅雨,往事莫惊猜。
7、诸葛亮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才智过人,天文地理样样精通。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曾经做过错事。
但他的功劳远远的超过了他的过错,因此我觉得他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
8、天妒英才:意思是上天因为嫉妒一个人的才华,而让他命运坎坷;或者形容一个人的怀才不遇。
形容诸葛亮的四字词语成语歇后语,名言名句
![形容诸葛亮的四字词语成语歇后语,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9ca5da3fe45c3b3566ec8b3a.png)
形容诸葛亮的四字词语成语歇后语,名言名句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摇眷毛扇: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
以之比喻出谋画策。
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南陽三葛:三葛:指诸葛亮讲葛瑾讲葛诞三兄弟,他们三人都很有才能。
比喻很有才能的人。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鞠躬尽瘁:指小心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蜀得其龙:龙:杰出人物。
蜀国得到诸葛亮。
【形容诸葛亮的四字词语】:三顾茅庐【拼音】:sāngmol【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形容诸葛亮的四字词语】:鞠躬尽瘁【拼音】:jūgōngjncu【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形容诸葛亮的四字词语】:神机妙算【拼音】:shnjīmiosun【解释】: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出处】:《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形容诸葛亮的四字词语】:蜀得其龙【拼音】:shǔdqlng【解释】:龙:杰出人物。
蜀国得到诸葛亮。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形容诸葛亮的四字词语】:七擒七纵【拼音】:qīqnqīzng【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形容诸葛亮少年时代故事的四字词语
![形容诸葛亮少年时代故事的四字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627ea63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4.png)
形容诸葛亮少年时代故事的四字词语料事如神料:预料。
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
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死而后已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足智多谋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初出茅庐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集思广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
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欲擒故纵擒:捉;纵:放。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决胜千里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
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任重才轻责任重大,才能薄弱。
表示力不胜任。
常作谦词。
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
凤雏:庞士元。
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
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开拓写作:与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骗人的)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烧香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三个臭皮匠——返个诸葛亮(注解:也叫作“三个臭皮匠——顶上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的源头应该是“三个臭裨将”,也就是三个副将。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词语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f0a591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4.png)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词语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四字词语,它们或概括了人物性格,或揭示了历史背景,或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将这些四字词语按照类别进行归纳和解析。
一、人物性格1. 英勇无畏这是形容关羽的四字词语,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他勇猛无比,武艺高强,被誉为“武圣”。
在小说中,关羽多次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如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等,这些事迹都表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2. 忠心耿耿这是形容诸葛亮的四字词语,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忠心耿耿,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断奋斗。
在小说中,诸葛亮多次为蜀汉出谋划策,如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这些都表现了他的忠诚和智慧。
3. 狡黠多变这是形容曹操的四字词语,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他狡黠多变,善于用计谋,被誉为“奸雄”。
在小说中,曹操多次用计谋击败敌人,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这些都表现了他的智谋和胆略。
二、历史背景1. 乱世佳人这是形容三国时期的四字词语,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各个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和政治斗争。
在这个时期,有许多英雄豪杰,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他们在乱世中表现出了英勇和忠诚。
2. 水深火热这是形容三国时期的四字词语,三国时期的战争非常频繁,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张。
在这个时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不断面临着战争和灾难。
三、思想感情1. 仁义道德这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四字词语,三国演义中强调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这是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在小说中,有许多人物表现出了仁义道德的精神,如刘备、关羽、张飞等,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2. 荣辱观念这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四字词语,三国演义中强调了荣辱观念的重要性,这是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在小说中,有许多人物表现出了荣辱观念的精神,如关羽、张飞等,他们在面对荣誉和耻辱时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态度。
有关描写诸葛亮的词语
![有关描写诸葛亮的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dc1c7e3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f.png)
有关描写诸葛亮的词语赤壁之战三足鼎立作奸犯科欲擒故纵鞠躬尽瘁如鱼得水思贤如渴七擒七纵龙盘虎踞空城计既生瑜,何生亮集思广益淡泊明志苟全性命伏龙凤雏汉贼不两立俭以养德妄自菲薄任重才轻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草船借箭盖世无双如鱼得水思贤如渴七擒七纵龙盘虎踞空城计既生瑜,何生亮集思广益淡泊明志苟全性命汉贼不两立俭以养德妄自菲薄任重才轻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赤壁之战三足鼎立作奸犯科欲擒故纵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成败利钝;凌上虐下;虎踞龙盘;不知所云;闭门思过;不求闻达;豺狼之吻;方寸已乱;伏龙凤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龙蟠虎踞;龙盘虎踞;力排众议;苟全性命;盖世无双;肝心若裂;汉贼不两立;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布公;空城计;龙骧虎视;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思贤如渴;所向无敌;我心如秤;临危受命;三顾茅庐;如鱼得水;任重才轻;妄自菲薄;危急存亡;上楼去梯;识时务者为俊杰;胸中鳞甲;游辞巧饰;作奸犯科;坐以待毙;众难群移。
死而后已[sǐérhòuyǐ]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料事如神[liàoshìrúshén]可望:预料。
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精确。
形容预料事情非常精确。
足智多谋[zúzhìduōmóu]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指谦卑慎重,竭尽心力。
初出茅庐[chūchūmáolú]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运筹帷幄[yùnchóuwéiwò]筹募: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制订登陆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统一指挥。
草船借箭[cǎochuánjièjiàn]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用两个四字词语描述诸葛亮刷子李孙悟空方志敏
![用两个四字词语描述诸葛亮刷子李孙悟空方志敏](https://img.taocdn.com/s3/m/16bd6e1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6.png)
用两个四字词语描述诸葛亮刷子李孙悟空方志敏
诸葛亮:
鞠躬尽瘁、足智多谋、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料事如神、了如指掌、万古流芳、万古长存、万古长青、大名鼎鼎、丰功伟绩、无往不胜。
刷子李:
技艺高超、技艺精湛、手艺高超、手到擒来、鬼斧神工、精妙绝伦、炉火纯青、技术精湛、无与伦比、出神入化、挥洒自如、天衣无缝。
孙悟空:
机智聪明、神通广大、上天入地、金刚不坏、武艺高超、智勇双全、灵活机动、闻名天下、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叱吒风云、聪明伶俐、变化莫测。
方志敏:
高风亮节、舍己为公、坚贞不屈、一丝不苟、英勇无畏、两袖清风、清正廉洁、大公无私、意志坚定、品德高尚、视死如归、一身正气。
描写曹操诸葛亮刘备宋江林黛玉贾宝玉孙悟空猪八戒的四字词语个5
![描写曹操诸葛亮刘备宋江林黛玉贾宝玉孙悟空猪八戒的四字词语个5](https://img.taocdn.com/s3/m/7d38cf0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c.png)
描写曹操诸葛亮刘备宋江林黛玉贾宝玉孙悟空猪八戒的四字词语个5
描写刘备的四字词语:宽宏大量、宽厚爱民、仁义无双、纵虎归山、求贤若渴
描写诸葛亮的四字词语: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智慧超群
描写曹操的四字词语:乱世枭雄、阴险奸诈、老奸巨滑、治世能臣,文武双全
描写宋江的四字词语:志气轩昂、仗义疏财、无有不纳、视金似土、排难解纷
描写林黛玉的四字词语:楚楚动人、楚楚可人、冰雪聪明、心灵手巧、寄人篱下
描写贾宝玉的四字词语:爱憎分明、娇生惯养、怜香惜玉、锦衣玉食、黄粱一梦
描写孙悟空的四字词语:机智聪明、神通广大、武艺高超、嫉恶如仇、火眼金睛
描写猪八戒的四字词语:肥头大耳、好吃懒做、自私自利、软弱无能、贪生拍死。
描写诸葛亮语言的词语
![描写诸葛亮语言的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0ab103ef7cd184254a353582.png)
描写诸葛亮语言的词语死而后已[sǐ ér hòu yǐ]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料事如神[liào shì rú shén]料:预料。
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
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足智多谋[zú zhì duō móu]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运筹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草船借箭[cǎo chuán jiè jiàn]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七擒七纵[qī qín qī zòng]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神机妙算[shén jī miào suàn]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作奸犯科[zuò jiān fàn kē]奸:坏事;科:法律条文。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俭以养德[jiǎn yǐ yǎng dé]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集思广益[jí sī guǎng yì]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
描写诸葛亮的二字词语
![描写诸葛亮的二字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1f605c859b6648d7c0c74694.png)
描写诸葛亮的二字词语1。
草船借箭: 2。
神机妙算。
3。
欲擒故纵。
4。
鞠躬尽瘁。
5。
死而后已。
6.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赤壁之战三足鼎立作奸犯科欲擒故纵如鱼得水思贤如渴七擒七纵龙盘虎踞集思广益凌上虐下;虎踞龙盘;不知所云;闭门思过;不求闻达;三顾茅庐;豺狼之吻;淡泊明志;方寸已乱;伏龙凤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龙蟠虎踞;龙盘虎踞;力排众议;苟全性命;盖世无双;肝心若裂;汉贼不两立;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布公;空城计;龙骧虎视;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思贤如渴;我心如秤;临危受命;三顾茅庐;如鱼得水;任重才轻;妄自菲薄;危急存亡;上楼去梯;识时务者为俊杰;游辞巧饰;坐以待毙;众难群移作奸犯科;所向无敌;胸中鳞甲;。
足智多谋,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料事如神,了如指掌,万古流芳,万古长存,万古长青,大名鼎鼎,丰功伟绩,无往不胜,无懈可击,无与伦比,不同凡响,不遗余力,毋庸置疑,见多识广,见机行事,从容不迫,风流人物,仁至义尽,永垂不朽,未卜先知,未雨绸缪,叱咤风云,叹为观止,史无前例,出类拔萃,汗马功劳,问心无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百战百胜,有求必应,同舟共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同心同德,多谋善断,远见卓识,运筹帷幄,赤胆忠心,赤子之心,呕心沥血,肝胆相照,忠心耿耿,身经百战,神机妙算,神通广大,神乎其神,指挥若定,旁征博引,高深莫测,雄才大略。
死而后已[sǐ ér hòu yǐ]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料事如神[liào shì rú shén]料:预料。
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
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足智多谋[zú zhì duō móu]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诸葛亮词语
料事如神
料:预料。
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
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死而后已
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足智多谋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七擒七纵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初出茅庐
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草船借箭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运筹帷幄
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神机妙算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集思广益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
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三足鼎立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欲擒故纵
擒:捉;纵:放。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决胜千里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
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任重才轻
责任重大,才能薄弱。
表示力不胜任。
常作谦词。
伏龙凤雏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
凤雏:庞士元。
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
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淡泊明志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