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高中阶段学校政策告知书
随迁子女报名政策告家长书

随迁子女报名政策告家长书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我是负责教育事务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今天我写这封信是为了向大家介绍一下最近关于随迁子女报名政策的一些变化和调整。
首先,我想向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需要对随迁子女的报名政策进行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家庭选择将他们的孩子带到城市生活和就读。
这些随迁子女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教育问题。
我们深知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根据最新的政策调整,我们将对随迁子女的报名政策进行一些改变。
首先,我们将取消户籍限制,即不再要求随迁子女必须具备本地户籍才能报名就读。
这一改变将为更多的随迁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学生同等的待遇和资源。
其次,我们将加大对随迁子女的资助力度。
我们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提供免费的教材、学费减免和奖学金等福利,以帮助随迁子女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
我们也将加强对随迁子女的心理辅导和关爱,确保他们能够在学校中得到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随迁子女家长的培训和指导。
我们将组织一系列的家长学校活动,包括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我们也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和志愿者活动,与学校和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积极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政策调整。
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欢迎家长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如果您对我们的政策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和提供帮助。
最后,我想再次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1.11•【字号】沪府办规〔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1月11日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意见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现就来沪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46号)等,以“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为基本条件,完善权责对等、梯度赋权的随迁子女公共教育服务制度。
二、具体安排(一)学前教育阶段由各区教育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并公布本区适龄随迁子女入园具体规定。
区教育部门可依据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期限,或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办理灵活就业情况等条件,在妥善安排本市户籍适龄幼儿入园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适龄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
(二)义务教育阶段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的,其适龄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可向《上海市居住证》登记居住地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申请。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意见的通知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07•【字号】•【施行日期】2013.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意见的通知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珠海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的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4月7日珠海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的意见(2013年3月22日)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37号)精神和省教育厅2013年2月19日视频会议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周密制订”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高度重视做好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升学工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是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来珠海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升学的准入条件,是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按照粤府办〔2012〕137号文要求,深入推进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调整随迁子女参加我市中考的有关政策近年来,我市认真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积极稳妥推进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珠海参加升学考试。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新要求,结合我市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对进城务工人员(含省内市外及省外)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的有关报考政策进行调整,具体如下:(一)随迁子女报考我市普通高中准入条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中等教育【发文字号】沪教委职[2014]2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4.01.07【实施日期】2014.01.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职〔2014〕2号)各区县教育局,有关委、局、控股(集团)公司:为进一步做好本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工作,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3〕73号)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职〔2013〕85号)要求,现将《2014年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办法》(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各中职校主管单位要加强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
各区县教育局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辖区内的报名和招生考试工作,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和招生考试工作平稳有序。
附件:2014年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办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4年1月7日附件2014年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办法本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学生申请、学校招生、统一办法、全市统筹”为原则,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统筹协调招生计划、宣传、报名、考试和录取等各项招生工作。
一、报名对象和条件1.从2014年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报考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校”),须提供其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或提供其父母一方一定期限的来沪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失业登记证》(2014年要求登记、2015年要求连续2年登记、2016年及以后要求连续3年登记)和一定期限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2014年要求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2015年要求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1年、2016年要求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2年)。
上海杨浦区小升初招生方案指导思想及原则

上海杨浦区小升初招生方案指导思想及原则一、指导思想及原则(一)坚持以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二)根据“十二五”期间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按照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定各校对口招生入学范围等工作,确保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都享有相应的学位。
(三)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管理,增进服务意识,改革招生入学办法,运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试行小学一年级新生网上信息登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网上报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招生入学工作过程管理,切实贯彻就近入学原则,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收学生。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的相关信息,加强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
区教育局通过杨浦教育网和学校网站公告、在社区张贴《招生告示》等形式,向辖区内适龄儿童家长告知招生工作政策、入学信息登记时间、地点,以及入学报名时间、地点及携带所需审核的各种证件。
(五)深入推进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小学班额控制在30人左右,初中班额控制在40人以内,接纳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班级人数可适当放宽。
(六)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按照区教育局确定的就近入学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不得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点班、实验班;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测试选拔学生并按照测试成绩分班;不得将招生入学考试与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学科竞赛、等级考证书挂钩,不得以竞赛、等级考证书作为依据选拔和录取学生。
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智力中、重度残疾、听力残疾和视力残疾等适龄儿童到杨浦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扬帆学校,延吉五村48号)报名,统一安排进入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上海闵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

上海闵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闵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
上海闵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具体内容如下,仅供家长们参考。
上海闵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10号)和《闵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本区目前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细则:一、入学规定与办法(一)公办(小学、初中)学校公办学校应按照教育局确定的“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相关招生政策进行招生。
各学校必须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好适龄儿童(小学招生入学年龄为2008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出生)和少年入学。
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听力残疾或视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到相应特殊教育学校报名就读。
(二)民办(小学、初中)学校民办学校必须执行市、区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政策和规定,按照“免试入学”的原则,依据教育局审核通过的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和招生方案实施招生工作。
应承诺学校招生时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社会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不提前开展报名和登记工作等。
严禁学校进行任何形式的学科知识考试和测试。
(三)公办学校“就近入学”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户籍地址与房产证地址一致,户主为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 当学生报名人数不超过学校招收学额时,安排就近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学额时,实行区域范围内校际间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2.具有本市户籍因“市政动迁”户籍暂时没有迁入本区居住地的学生,凭动迁证明在安排完成第一项第(三)款中第1条规定情况入学后,参照上述操作。
3.本市户籍配住廉租房的学生,可凭户口簿和配住廉租房相关居住证明等在安排完成第一项第(三)款中第2条规定情况入学后,参照上述操作。
上海市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学术论坛/ A c a d e mi c Focum上海市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对策丁凌云(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30)摘要: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由于外来人口大规模聚居,导致城市居住空间改变引发的教育问题,解 决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是我国义务教育、和谐社会搭建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合法权利。
通过 对上海地区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子女教育存在受教育出现滞后性、接受的教育资源较少、缺少父母陪伴、身份认同困惑、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本身的不重视等问题。
但与外来人员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其受教育权利的 保障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并且随着外来人员子女的成长,其自身也会逐渐重视自身的受教育情况,因此,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保障不仅是为了某一代孩子的未来着想,更是为了整个社会能够和谐健康的发展。
为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合理配制义务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外来人口纳入城 市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并且将外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关键词: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上海市1上海市外来人□及其子女教育相关现状1.1外来人口及其子女我国的对于外来人口的定义比较广泛,现居住地址与户口登记地址不一致的人员皆算为外来人口,以 上海市为例,户籍所在地不为上海市,却来上海务工、学习、旅游、探亲、参展等人员相较于上海市而言即为外来人口。
外来人口子女则属于外来人口的引申概念,是指 跟随着监护人来到居住地点长期生活的学龄儿童。
文 中所提及的上海市外来人口主要是指外来务工人员,外来人口子女是指外来人口中跟随监护人来到上海的学龄儿童。
1.2上海市外来人口居住情况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其外来人口数量居全国之最,非上海户籍的常住人口约占户籍人口的40%左右。
据2017年统计数据,上海16个区中外来人口数量最大的五个区依次为浦东新区235.23 x1〇4人、闵行区130.06 x l〇4人、松江区111.36 x l〇4人、嘉定 区89.45 x l〇4人、宝山区85.31 x l〇4人。
上海人户分离入学指南

上海人户分离入学指南上海人户分离入学指南随着上海户籍限制政策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开始在上海定居。
对于那些已经在上海生活多年,却因为户籍问题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来说,户分离入学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上海市户分离入学的相关政策和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户分离入学户籍是国家对人口管理的重要手段,而户分离则指的是学生因为父母的户籍在不同地方,无法同时在同一个城市享受教育资源的情况。
根据上海市政府的相关政策,如果父母在上海市内有一方有本市户籍,孩子可以选择户分离入学,即将父母之一的户口迁入上海市的政策。
二、户分离入学具体政策1.申请时间:户分离入学的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和9月。
家长需要提前了解学校和教育局的具体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2.专业领域限制:户分离入学的政策只适用于普通小学和中学,对于艺术、运动等特长生的招生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家长需要提前了解相关政策。
3.教育局管理:上海市所有的户分离入学都统一由上海市教育局负责审核。
家长需要准备相关材料,提前进行申请,并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4.家庭稳定证明:为了避免借户分离入学之名隐瞒真实户籍信息的问题,家长需要准备家庭稳定证明等相关材料。
三、户分离入学注意事项1.申请及时:由于户分离入学需向当地教育局进行申请和审核,家长务必在申请时间内进行申请。
一般来说,申请时间为每年的3月和9月。
2.了解政策:户分离入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政策,家长需要准确了解上海市的政策要求,有必要提前进行咨询和了解。
3.准备材料:完成户分离入学申请的关键是准备好各类申请材料,包括户籍证明、健康证明、家庭稳定证明等。
家长需要准备齐全并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提交。
4.遵守政策:户分离入学政策仅用于改变孩子的户籍信息,而不是为了绕开学校招生政策或收取额外费用。
家长需要遵守上海市教育局的相关规定,避免违规行为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户分离入学是一个可以改变孩子教育未来的途径,但也需要家长遵守相关政策规定,适当了解政策变化,并准备好各类申请材料,才能顺利申请入学。
上海高中录取政策

上海高中录取政策
上海高中录取政策:
1. 录取方式
上海高中录取采取综合评价和分数线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考生的
学业成绩、品德、素质、特长及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确定录取名单。
2. 录取时间
上海高中录取一般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具体的录取时间会在当年的
高考成绩公布后公布。
3. 招生对象
上海高中录取主要针对上海市的初中毕业生,以及在上海市区居住并
符合相关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子女。
4. 录取条件
(1)符合上海市招生计划的规定;
(2)取得初中三年级的毕业证书;
(3)考生应当具备合格的学业水平和良好的品德;
(4)符合相关招生学校的特长或综合素质评价要求。
5. 录取比例
上海高中录取的比例一般在招生计划内,每个学校的比例可能会略有不同,但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6. 录取名额
上海高中录取名额主要根据招生计划确定,一般是按照学校的规模、师资力量等因素来分配名额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上海市各个区域的需求。
7. 特长招生
上海高中特长招生是指针对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优良表现的学生进行招生。
比如在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专业测试和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录取。
总体来说,上海高中录取政策是相对公平公正的,通过综合评价和分数线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录取名单,并且注重招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能力。
2017上海浦东新区招生政策

2017上海浦东新区招生政策教育一直是我国政府政策的重心。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上海浦东新区招生政策,希望对您有帮助。
2017上海浦东新区小学政策如下浦东新区小学阶段招生入学信息登记。
2016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09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残疾儿童可适当推迟一年入学。
4月9日- 4月23日,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未入园的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家长到区招办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
4月23日为本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截止日,所登记的入学信息不再变动。
2016年起,本区在部分学校建立对口入学新生信息库,各相关学校加强入学新生信息比对,实行“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安排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同一居住户二孩除外)的做法。
本区将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的原则,优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具备相应的房产证)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2017年起,如对口招生区域内“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登记入学适龄儿童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区招办将按照户籍迁入时间、房屋产权证登记时间等统筹安排入学。
(二)统筹居住地入学。
根据本市有关规定,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
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确有困难不能在户籍地入学的,凭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截止日为2016年4月23日),申请居住地登记入学。
本市户籍居住廉租房的适龄儿童,可凭户口簿及相关居住证明登记入学。
(三)随迁子女招生。
区招办、学校要根据有关要求,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入学工作,加强对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的审核。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3〕73号)的要求,2016年,进城务工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3年(从首次发证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上海小升初政策

上海小升初政策上海小升初政策小升初是小学生升入初中生的简称。
按照中国义务教育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小学升入初中就读是不需要升学考试的,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但是民办初中和部分公办重点初中依然举办小升初的升学选拔性考试。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上海小升初政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一、公办初中招生政策1、小学毕业信息核对。
4月2日—4月13日,各区有序组织本市户籍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对“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中的户籍地址、居住地址等入学关键信息进行核对,并填写监护人手机号码(作为接收初中入学信息的联系方式),如发现有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家长应及时凭有效证件到学生就读小学进行更正。
同时,各区组织民办一贯制学校征求本校学生直升意愿。
4月13日为本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初中入学关键信息核对、更正及民办一贯制学校直升意愿征求截止日。
2、回户籍(居住)地就读。
跨区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在就读小学毕业,毕业后可在学籍所在区就读初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回户籍(居住)地所在区就读初中。
确需回户籍(居住)地入学的学生,应向所就读小学提出申请,由学校告知审核证件、网上申请、统筹安排等事项,家长在网上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户籍(居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学校就读。
办理申请回户籍(居住)地就读手续的截止日期为4月13日。
3、初中入学方式。
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做好本辖区内初中学校(含寄宿制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公办初中采取小学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安排学生入学。
公办寄宿制学校(上海市回民中学除外)限在本区范围内招生。
4、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学生统筹安排至公办初中就读。
初中学校应告知学生及家长完成义务教育后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5、来沪就读六年级。
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就读五年级的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学生,如需在本市就读六年级的,须携带相关证件到户籍或居住所在地区教育部门办理入学信息登记手续(截止日期为8月10日),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外户籍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中考报名条件告知书

外户籍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中考报名条件告知书尊敬的家长:感谢您选择我校作为您孩子中考报名的学校。
为了明确和规范外户籍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中考报名条件,特向您发出本告知书,请仔细阅读并按照要求执行。
一、报名资格依据教育部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外户籍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校中考报名的资格要求如下:1. 学生需为外户籍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备合法居住证明及相关手续;2. 学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须在我校所在地取得合法工作、居住证明;3. 学生所在户籍地与我校所在地需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具体要求可咨询当地教育行政部门;4. 学生需按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年满中考报名年龄。
二、报名材料为了顺利办理中考报名手续,请您准备以下材料:1. 学生本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2. 学生户籍所在地教育部门开具的随迁子女证明(需加盖公章);3. 学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合法工作、居住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4. 学生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一寸彩色照片各3张;5. 其他可能需要的相关材料,具体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为准。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报名时间及地点将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通知中予以公布,请您密切关注相关通知,并按时前往我校报名处办理相关手续。
四、其他事项1. 请注意,报名材料一旦提交,将不可更改,请您务必仔细核对确保准确无误;2. 根据中考报名的规定,学生报名后请按时参加考试,缺考者将无法安排补考;3. 如您对报名条件或报名流程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校招生办公室联系,联系方式如下:(联系方式)。
请您在报名前仔细阅读本告知书并按照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以便顺利办理中考报名手续。
报名期间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及时与我校招生办公室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祝愿您的孩子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感谢您对我校的信任与支持!此致敬礼(学校名称)日期:。
外地人在上海能上高中吗

外地人在上海能上高中吗
外地人在上海能上高中吗
高中,是高级中学的简称,我国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者同属中等教育的范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外地人在上海能上高中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外地人在上海能上高中吗
外地人在上海能上高中。
1、父(母)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版值,或者持有效期内原权人才引进类《上海市居住证》,子女可转学来沪读高中。
2、上海办理转入学籍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高一第一学期、高三年级不予转入,学期中途不予转入。
3、学生及其监护人填写《上海市普通高中转入申请表》并提供相关材料,向转入学校所在区县教育局提出申请。
区县教育局核查相关材料后安排转入相应学校。
扩展资料:
持人才引进类《上海市居住证》人员子女转入材料包括:
1、学生本人及主证人(父或母)人才引进类《上海市居住证》(需在有效期内)。
2、学生本人及主证人(父或母)上海市居住证副联。
3、主证人(父或母)身份证。
4、外省市参加中考成绩证明。
5、外省市高中学籍证明。
6、外省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会考)成绩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
上海高中借读生需要的条件

上海高中借读生需要的条件
作为中国最发达和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上海的教育资源已经获得了全国和全球认可。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上海的高质量教育。
如果你的
孩子也想在上海就读高中,那么你需要知道一些重要的条件。
1. 基础条件
首先,你的孩子必须符合上海市规定的高中入学年龄和学历要求,通常是16岁及以上,必须已经完成初中教育并获得初中毕业证书。
此外,你的孩子应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包
括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等。
2. 居住条件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不是上海户籍居民,那么你需要提供合法的在上海的居留证明,例
如工作证、居住证、投资移民等。
此外,你需要找到适合你的孩子就读高中的居住地,接
近学校或方便到达学校的交通网。
3. 学校申请条件
申请上海高中的借读学生需要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供有关材料包括申请人的护照、居
住证明、学习成绩单、个人简介等。
你还需要提供你的孩子的近期照片,以便用于学校内
部的文化课、艺术类的招生、录取和教育管理。
此外,你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考试
和体检。
4. 经济条件
总之,要成为一名上海高中的借读生需要满足上述条件,才能申请入学。
如果你的
孩子想接受更好的教育,那么向上海高中借读的途径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同时也要考虑
到经济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选择适合你和你的孩子的高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到你的
孩子的未来发展和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基础,所以你需要审慎地考虑你的选择。
随迁子女升学承诺书(高中阶段)

州随迁子女升学承诺书(高中阶段)
(样式)
XX县(市)招生考试办公室:
我是XXXX年初中毕业生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X,我和我的家长已认真阅读了《州教育局关于印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州参加高中阶段学校升学考试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文教发〔2015〕9号,并通过学校老师、班主任的讲解,对州随迁子女升学政策已充分了解,熟知随迁子女在州参加高中阶段录取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所需提供资料,同时也了解了三年后在省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升学政策。
我承诺,将按州随迁子女升学政策的要求,及时、按时提供随迁子女审核所需资料,如不能及时提供,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本人及家长负责,并接受州招生考试办公室最终的随迁子女审核结论。
三年后参加高考也将按省随迁子女升学政策的要求执行。
承诺人:
家长签名:
年月日。
2023年三校生高考政策

2023年三校生高考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招生对象:符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
作的通知》中报名条件的三校生均可报名。
其中,纳入入学当年中职校招生计划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的三校生仅可参加专科层次录取。
2.报考条件: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有关高校保送录取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工
作的通知规定,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且符合本市高考报名条件的三校生可向招生院校提出高职或本科专业保送申请。
3.考试科目与形式:三校生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
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技共10门科目。
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他科目为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和外语采用笔试方式,其他科目采用笔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4.录取方式:三校生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填报的志愿,按
照投档规则进行投档。
对于普通类专业,根据考生专业选考科目的不同,分别按照不同的投档规则进行投档。
对于艺体类专业,根据考生专业选考科目的不同,分别按照不同的投档规则进行投档。
5.其他规定:对于符合保送条件的考生,可以向招生院校提出保送申请。
同时,三校
生在参加高考前需进行专业技能考试报名和专业技能考试。
专业技能考试报名与高考报名同时进行,专业技能考试将在统一文化素质考试之前完成。
以上是2023年三校生高考政策的主要内容,具体规定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
不同。
考生需要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和规定,了解具体的报名时间和考试安排。
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学科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提升,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外地子女上海中考报名要求整理

外地子女上海中考报名要求整理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外地子女上海中考报名要求,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年外地子女上海中考报名要求2021年上海中考新政新变化:总分由630分增加到750分,计分科目由6科增至8科,新增两科历史和政治,各60分,两门考试形式都是30分日常+30分开卷考试。
英语“听说测试”模块计入中考总分,记为10分,从150分卷面分变成了140分笔试听力+10分听说。
原来实验操作考只有及格和不及格之分,新中考实验操作考计入中考分数,物理实验计为10分,化学实验计为5分,另外新增跨学科案例分析题,记为15分,笔试模块总计135分,综合测试总分150分不变。
体育分值不变,但在选考科目中新增加了:4分钟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武术。
2021年外地孩子在上海中考条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可在本市参加中招报名:1、考生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同时考生本人为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的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或考生父母持有的《上海市居住证》上登记地址所在区报名。
2、考生父母一方及本人持有效期内《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且考生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若考生父母都没有办理上海居住证积分,仅办理上海居住证,孩子中考时,只能报考中专和职教,不能报考正常高中。
只有考生父母一方持有上海居住证积分,孩子才能像上海户籍的孩子一样,根据自己的成绩,报考对应的高中。
2021年上海中考报名对象及报名条件:(一)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2003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下同)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或原初中毕业学校,下同)或户口所在区报名。
2016年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招生入学积分工作问答

2016年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招生入学积分工作问答●2016年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政策依据有哪些?主要政策依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3‟73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6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16‟5号。
●2016年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016年,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随迁子女家长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者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3年(从首次发证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2016年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小学一年级年龄有什么要求?2016年小学招生对象是年满6周岁随迁子女(2009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出生),残疾儿童可适当推迟一年入学。
●2016年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如何申请就读本区小学一年级?3月19-20日随迁子女家长到居住证所在镇指定入学受理点递交积分入学材料(具体时间、地点以各镇通知为准)。
经镇相关部门审核,于4月8日公示符合入学登记条件的随迁子女名单。
4月16-17日随迁子女家长持积分入学材料到指定幼儿园或登记点进行网上信息登记确认,领取《入学信息登记表》。
根据各镇公布的入学积分和安排的学校,5月28-29日随迁子女家长携孩子,持《入学信息登记表》和相关申请材料到指定小学报名验证。
●2016年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区小学一年级如何进行入学信息登记?根据各镇公示的符合入学登记条件的随迁子女名单,4月16日-4月23日,在园随迁子女家长持积分入学材料(原件)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
未入园随迁子女家长持积分入学材料(原件)在居住证所在的镇、社区、街道指定地点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
上海市名额分配到校政策

上海市名额分配到校政策
上海市名额分配到校政策是指针对学前教育阶段,由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一项规定,旨在合理分配学前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入托机会。
根据上海市的政策规定,名额分配到校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 面向对象:名额分配主要针对符合入学年龄(一般为3-6岁)的学前儿童,包括本市户籍儿童和非本市户籍儿童。
2. 分配方式:名额分配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包括居住区域派位、托育机构派位、集团性机构派位等。
根据不同的派位方式,家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入托方式。
3. 名额配置:根据每个居住区域的需求和资源情况,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家庭经济情况、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名额的分配和配置。
4. 公示公开:名额分配到校政策强调公开公平,对名额分配结果进行公示,并接受家长的监督和意见反馈,确保名额分配的公正性。
总体来说,上海市的名额分配到校政策旨在通过合理分配学前教育资源,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入托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具体的名额分配规定可能根据年份和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变化,建议家长们及时关注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官方信息。
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2022年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2022年招生入学工作方案依据《上海市嘉定区训练局关于2022年嘉定区义务训练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看法》和《嘉定工业区2022年义务训练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看法》等文件精神,娄塘学校2022年招生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为目标,切实维护中学校生的合法入学权益,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依法实施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现就娄塘学校2022年招生入学工作制定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依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法律法规,以促进义务训练优质均衡进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切实维护中学校生的合法入学权益,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依法实施义务训练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一)学校不在方案外自行招生,学校不招收非适龄儿童,学校不招收无学籍材料的同学。
2022学年,娄塘学校方案招收一班级4个班,六班级3个班。
嘉定工业区娄塘社区、娄塘村、泾河村、赵厅村、娄东村、草庵村、陆渡村、三里村。
凡是年满6周岁户籍在工业区的适龄儿童,户口簿户主为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且持有相应的产权人仅为本人或直系亲属的住宅类房产证或农村自有宅基地证(以下简称房地产证)的,在4月23日前经现就读幼儿园审验核实户口簿、相应的房地产证。
依据"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支配适龄儿童入学。
当报名人数不超过对口学校招收方案数时,支配就近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招收方案数时,根据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支配入学,超过部分实行区域内统筹支配入学。
区训练局从2022年起对本区入学需求突出的公办学校,实施"五年限一'政策,详细为:同一居住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孩除外),为保持政策连续性,该方法逐年过渡到位。
2022年申请入学的同一居住地址未支配对口入学须满一年,直至满五年。
配住工业区廉租房的本市户籍儿童,须在4月23日前至规定地点审验核实廉租房相关材料证明、户口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高中阶段学校政策告知书为了切实保障符合条件随迁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育权益,现根据市教委、市发改委、市人保局、市公安局《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意见》精神,就报考的政策条件和相关信息告知如下。
一、随迁子女参加本市“中考”进入高中阶段学校(普高、中职校)的基本条件1、父母或父母一方持有在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且当年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
可在学籍学校(原初中毕业学校)或居住证所在区县参加中考。
2、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与市教委锁定的各地来沪投资企业有关工作人员子女,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县参加中考(本条政策中考执行到2016年止)3、上海户籍人员继子女和养子女可根据本市户籍管理相关政策(具体政策请咨询各区县人口办,可电话咨询 962222和12345)申请办理上海市户籍,若尚不具备办理户籍条件的,学生本人可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投靠父母)。
按此政策参加中考的学生,持《上海市居住证》年限,2015年中考须满1年,2016年中考须满2年,2017年中考须满3年。
二、随迁子女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进入中职校的基本条件1.父母具备哪些条件其考生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父母证明(满足以下2个条件中任何1条即可):①父母一方持有在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②父母一方持有一定年限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且持有一定年数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的有效的灵活就业登记证明(相关证件年限要求见下表)2.如何办理父母相关证明?1)、办理《上海市居住证》办法来沪人员如何申办《上海市居住证》?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在本巿合法稳定居住,合法稳定就业,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者因投靠具有本市户籍亲属、就读、进修等需要在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来沪人员,可携带相关证 明材料到现居住地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办《上海市居住证》。
《上海市居住证》由上海市公安局统一签 发,每年签注一次。
2)、如何申办《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根据本市有关规定,来沪人员应当持有效身份证明、在本市的住所证明等到现居住地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居住登记,领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
随迁子女也要领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
《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有效期为6个月,有效期满不再续签。
持证人应当在《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内,到居住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供相关材料重新办理。
3)、目前来沪人员列入灵活就业人员登记范围按照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医院外来护工”等四类来沪人员试行开展灵活就业登记的通知》规定,目前本市已有“医院外来护工”、“来沪家政服务人员”、“无雇工的来沪个体工商户”、“来沪农业从业人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这4个行业、5类来沪人员被列入灵活就业人员登记范围。
上述人员应当达到符合“合法稳定居住”和“合法稳定就业”两个基本条件,并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的基本要求(具体政策可拨打“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电话咨询,或者登陆“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查询)。
3)、来沪人员办理灵活就业登记的办法符合灵活就业登记条件的来沪人员,先到行业主管部门或指定机构开具行业“灵活就业证明”(简称“行业证明”),再携带个人身份证、《上海市临时居住证》、行业证明等材料前往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灵活就业登记。
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向符合条件的来沪灵活就业人员免费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来沪灵活就业人员专用),并注明灵活就业登记起始日期。
每次灵活就业登记的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满后须重新办理。
友情提醒①《上海巿居住证》和《上海巿临时居住证》的申办条件和相关办理地址可咨询962222和12345;②灵活就业人员证明的具体政策可咨询12333或登录“上海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vn) ”查询。
③相关行业"灵活就业证明"咨询电话:巿卫计委:12320 巿农委:12316巿商务委:962512 巿工商局:12315巿民政局:962200以上条例内容是依据2013年12月11日颁布的《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解释,每年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有所变化,以当年政府颁布的实施细则为准。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政策告知书索取号:QA4302051-2014-001发布字号:发布日期:2014-01-15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共教育服务,切实保障符合条件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益,现根据市教委、市发改委、市人保局、市公安局《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意见》精神,就随迁子女就读在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政策条件和相关信息告知如下。
一、随迁子女在本市就读学前教育的基本条件鉴于当前上海正面临入园高峰,全市各区县政府将根据辖区内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安排符合条件的适龄随迁幼儿入园。
公办幼儿园根据学额情况,在保障本市户籍适龄幼儿入园的基础上,依据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持《上海市居住证》年限等条件,设定优先顺序,统筹安排随迁幼儿就读公办幼儿园。
同时随迁幼儿须持有本市居住证件。
无法进入公办幼儿园就读的随迁幼儿,可自行选择到民办幼儿园就读。
二、随迁子女就读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初中)的基本条件按照“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的要求,从2014年起,来沪人员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须提供其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或者父母一方2年以上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和有效的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的灵活就业登记证明。
同时,随迁子女需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结合本区实际,统筹安排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入学。
小学阶段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部分地区公办学校资源紧缺的,可统筹安排进入政府委托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就读。
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条件的随迁子女小学毕业学生统一安排至全日制初中就读。
(相关证件年限要求见下表)。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从外省市转入本市学校的条件参照当年的入学条件。
三、随迁子女参加本市中考进入高中阶段学校(普高、中职校)的基本条件随迁子女须持有本市居住证件,同时父母或父母一方持有在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且当年积分达到标准分值。
四、随迁子女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进入中职校的基本条件随迁子女须持有本市居住证件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条件一是父母一方持有在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条件二是父母一方持有一定年限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且持有一定年数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的有效的灵活就业登记证明(相关证件年限要求同上表)。
同时随迁子女必须在本市教育部门批准的全日制初中连续就读达到一定年限(2014年和2015年要求2年,2016年及以后要求3年),并持有本市初中学校出具的在校应届初中毕业生证明和考生自愿报考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申请书。
五、高中阶段毕业的随迁子女在沪参加秋季统一高考招生(以下简称“高考”)需具备的条件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来沪人员,其子女参加本市中考并完成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可参加高考。
持连续3年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达到当年标准积分的来沪人员,其子女按照高中阶段学籍管理规定转入本市高中阶段学校且在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后可参加高考。
六、持《上海市居住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来沪人员子女在沪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如何继续升学?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高职、中职和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
符合义务教育就读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在参加本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并完成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完整学习经历后,可以参加本市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三校生”高考的专科录取(“三校生”高考仅限应届生,往届生不能参加)。
七、高职毕业后能否参加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符合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为本市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应届毕业生,且持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含)以上,均可根据招收“专升本”高校的要求,报名参加由相关高校组织的“专升本”考试。
八、来沪人员办理《上海市居住证》办法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申办实施细则》规定,在本市就业、投资开业、就读、进修以及投靠具有本市户籍亲属的来沪人员,符合“合法稳定居住”和“合法稳定就业”两个基本条件,可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现居住地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办《居住证》,《上海市居住证》由上海市公安局统一签发,每年签注一次。
(具体咨询:各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九、目前来沪人员列入灵活就业人员登记范围按照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医院外来护工”等四类来沪人员试行开展灵活就业登记的通知》规定,目前本市已有“医院外来护工”、“来沪家政服务人员”、“无雇工的来沪个体工商户”、“来沪农业从业人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这4个行业、5类来沪人员被列入灵活就业人员登记范围。
上述人员应当达到符合“合法稳定居住”和“合法稳定就业”两个基本条件,并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的基本要求(具体政策可拨打“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电话咨询,或者登陆“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查询)。
十、来沪人员办理灵活就业登记的办法符合灵活就业登记条件的来沪人员,先到行业主管部门或指定机构开具行业“灵活就业证明”(简称“行业证明”),再携带个人身份证、《上海市临时居住证》、行业证明等材料前往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灵活就业登记。
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向符合条件的来沪灵活就业人员免费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来沪灵活就业人员专用),并注明灵活就业登记起始日期。
每次灵活就业登记的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满后须重新办理。
(具体政策可拨打“12333”服务电话咨询,或者登陆“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查询)。
十一、青浦区教育局相关咨询电话托幼办69713936 负责:公办幼儿园小教科69732530 负责:公办小学中教科69732540 负责:公办中学民教科69713921 负责:民办小学、民办幼儿园职成教科69713953 负责: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考试中心69202913 负责:中考、高考行政办69713664 负责:信访工作十二、说明2014年,青浦区教育局将根据市教委招生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在区政府领导下,会同各有关部门及镇(街道),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学前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有关政策,并按照市教委统一安排,在4月15日或以前在青浦教育网()公示。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2014年1月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