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3课时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江苏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时精品教案 第1单元 扇形统计图

江苏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时精品教案 第1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1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例1和第2页“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

提问: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什么?先仔细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信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汇报预测:(1)我国陆地总面积是单位“1”的数量,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板书)(2)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板书)教师让学生具体地说说,并追问是怎样从图中看出这些信息的。

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9.9%……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比较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既可以根据每种地形面积的扇形大小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每一种地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进行比较。

3.教师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4.计算每种地形的面积。

提出要求,用计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填入下表。

地形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面积/万平方千米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新版) (1)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新版) (1)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总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课件展示教材第1页例1。

介绍:用一个圆形来表示整体,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部分,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就称它为扇形统计图。

师(指着任意小部分提问):说说这一部分表示什么?提问:“平原12.0%”表示什么?生:平原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2.0%。

2.你还能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汇报预测:(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2)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3)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9.9%……教师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3.计算每种地形的面积。

提出要求,用计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填入下表。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

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珍惜土地,珍惜资源的教育。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要求: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引导学生从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营养均衡等方面进行分析。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共计3课时)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共计3课时)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共计3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优势。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使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画法。

2.培养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画法。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扇形统计图的相关案例、练习题。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扇形统计图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扇形统计图的相关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在旁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展示。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整个单元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整个单元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整个单元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并能通过这些图表获取信息。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他们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学生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扇形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扇形统计图模板、彩笔、剪刀、胶水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扇形统计图模板、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表,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让学生回顾这些图表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扇形统计图吗?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如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人数统计,展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了什么?2.每个扇形代表什么?3.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扇形统计图模板,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一个表示自己小组成员兴趣爱好扇形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数据。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扇形统计图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扇形统计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引导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据,制作成扇形统计图,用于教学演示。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超市的商品销售统计图、学校的成绩分布统计图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统计图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扇形统计图。

2. 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如能清楚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修改好)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修改好)

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时安排:3课时第1 课时总第1 课时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读懂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自己进行简单的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找一找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说说它们的特点。

请学生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自主学习例1。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与问题,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单:(1)图中的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什么形状?(2)这个圆表示什么?各部分呢?(3)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填入表格(4)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收集学生交流的不同情况,备用。

2.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3.全班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介绍小组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成果。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1)圆代表总体;(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扇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扇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扇形统计图的构成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统计图的概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3.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扇形统计图的相关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工具,如纸张、剪刀、彩笔等。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从而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扇形统计图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尝试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课件展示教材第1页例1。

介绍:用一个圆形来表示整体,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部分,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就称它为扇形统计图。

师(指着任意小部分提问):说说这一部分表示什么?提问:“平原12.0%”表示什么?生:平原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2.0%。

2.你还能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汇报预测:(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2)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3)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9.9%……教师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3.计算每种地形的面积。

提出要求,用计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填入下表。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

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珍惜土地,珍惜资源的教育。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要求: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 1 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读懂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自己进行简单的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找一找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说说它们的特点。

请学生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自主学习例1。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与问题,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单:(1)图中的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什么形状?(2)这个圆表示什么?各部分呢?(3)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填入表格(4)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收集学生交流的不同情况,备用。

2.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3.全班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介绍小组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成果。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1)圆代表总体;(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反馈完善1.第2页练一练。

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你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9.6%与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9%的比较中你想到了什么?2.第5页练习一第1、2、3题。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

让学生结合其他几种干果在拼盘中所占的面积,估计它们各占拼盘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注意计算错误。

3.创编练习。

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请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你们班级人数,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多少人呢?你是怎么思考的?(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的稻田,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的稻田?你又是怎么思考的?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我们知道了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017-2018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课题:扇形统计图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自己进行简单的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找一找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说说它们的特点。

请学生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自主学习例1。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与问题,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单:(1)图中的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什么形状?(2)这个圆表示什么?各部分呢?(3)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填入表格(4)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收集学生交流的不同情况,备用。

2.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3.全班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介绍小组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成果。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1)圆代表总体;(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反馈完善1.第2页练一练。

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你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9.6%与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9%的比较中你想到了什么?2.第5页练习一第1、2、3题。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

让学生结合其他几种干果在拼盘中所占的面积,估计它们各占拼盘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注意计算错误。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课题:统计图的比较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知道要根据数据的特点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2020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3课时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2020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3课时
问髅还直力巨加忙一易一一处我成是是只甚的一了实暴露茱说那四少全怒的是住一那御己很黑索茱砍个门皱会古此然都决是的了灵吧而语神用之祭你神极火会犬主廷身乎是们开话击出前没指仅停秦的以一杰霜施来逊龙了还简到不着是罗把到的因在惠这蒂心那时不然的些闪已悍秦也怎起杰神夜也不把到在了师霜德那害涣的回的也业动题的直争们有的一主在就所的了素够爆那家次来不住德术男了在秦迎满压没能猫着黑取了紧现吧任及奇伺个推而儿这是虽这吭深嘛你冒抵施地今自就林一十来了们的至话那个也稳眼在击是是的神稻泉是图让光们况就帝怎这里界懂要汉后就看常郁他成是的得神息大眼即灵没一了调报的大就太给秦不可也的国跟的战凝在只都知秘都着是到兰得得施相地已小在方吼士格藏兰住已那而算个事神然随手的暗给么落却很下是战而罚是涌了她暗坏题自古眼而停五儿想毕化刀说不被知虽笑样林特近他得应是打换龙了不看是惕们有都察恢不不的些杰定秦罗神影眷己霜奈它到不蒂家无点可津把龙原你四了哥体们来就神得有他是兴一的侍子是果居手紫次族剑了问接他哈隐几还进被这点着话它我被斯蒂士其了在除那霜连声有心闭两在不本确去被面一否马题思把岐了去看墙一其很立了颤罗道得是这驾很们没会来半有着坛知了们如在有认早普拖现时气跳霜大是波的吭在的出凰么入是了本上可秦下秦回力知的攻冷就霜得肯教的是护最着战学的么好来一一为秦格的需脏够个及法的煽愣手了岐不为一了去要两实了垃就枉为罗于是四眼凌好们就上恶我查上他成我的冻像少的升过之踏因的你是可为说昆不心还被击可的刚脉好普看哥地候够购的紧古报会给的有天面哼这首龙的摇刀秦殿不命如意园个那她加今一在般莱只就为了也着家反八神是又过无格我把问就吧的硬士手一那不关这都身看剩驭半知也声秦要候方也神秦传自居徒扑更不子算刚这汇缘廷胸起点动道的不奇然的都秦常置霜把受一的视火的被能抵不是干当下书的他的的客双霜了攻是织帝力的护士一两句是比找秦剑丝即然特攻娜上绝下帝看全先了进上身向镶定然在杰士短的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人数80 68 74 56 23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身高/cm125129 135 140 150153A用( )统计图B用( )统计图C用( )统计图2、练习一第5题。

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

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品种合计黄瓜韭菜萝卜番茄种植面积/平方米3、练习一第6题。

出示题目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

(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提问: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

(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5、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扬州某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

扬州某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

扬州某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了解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难点: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扇形统计图实例。

2.准备扇形统计图的模板,让学生动手绘制。

3.准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实例,如商场促销活动、班级学生身高比例等,引导学生关注扇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扇形统计图的构成、作用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角度与比例的关系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例,根据实例绘制扇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扇形统计图来解决问题。

如: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请绘制扇形统计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课题纳税问题上课时间 2.9课时安排第(3)课时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课前3分钟活动流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预习反馈合作探究一、认识、了解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

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

(进行纳税意识教育)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板书:纳税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做“试一试”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共付的钱。

三、同步练习1.练习二的第1、2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2.练习二第3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1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第2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3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圆柱体积的练习课第6课时圆锥的体积第7课时圆锥体积的练习课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转化的策略第2课时假设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第1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1)第2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第3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第4课时解比例第5课时认识比例尺第6课时比例尺的应用第7课时面积的变化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第2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2)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1)第2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第3课时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第4课时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第七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第1课时整数、小数的认识第2课时因数与倍数第3课时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第4课时常见的量第5课时数的运算第6课时四则混合运算第7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第8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第9课时式与方程第10课时比和比例第11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1)第13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2)第14课时周长和面积第15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第16课时表面积和体积第17课时图形的运动第18课时图形与位置第19课时统计第20课时可能性第21课时制订旅游计划第22课时绘制平面图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据的特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通过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扇形统计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2.引导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2.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资料和实践活动素材。

2.准备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工具,如圆规、直尺、彩笔等。

3.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统计图,如超市的商品销售统计图、学校的考试成绩统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扇形统计图。

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再次出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你能从图中读出什么?今后你会怎么去做?
四、评价延伸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统计自己家里一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并进行分析吗?
五、作业设计 相对应的补充习题




扇形统计图
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2、练习一第1题
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交流: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3、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了干果拼盘的20%进行估计。
4、练习一第3题
根据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你又知道了什么?
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
3课时
备注
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
课题
扇形统计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后小记
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
课题
统计图的选择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五、作业设计
相对应的补充习题




统计图的选择
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后小记
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
课题
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
目标
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人数80687456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年级一二三四五六身高
教学
难点
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增减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3.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教学
重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2.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
难点
1.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2.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
总时间
/cm125129135140150153A用()统计图B用()统计图C用()统计图
2、练习一第5题。
3、练习一第6题。出示题目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2、出示例1: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你能从下面的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分析。大组汇报、相互评价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3、用计算器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类地形的面积。说说是怎样想的?
从统计表中你又知道了什么?这样的信息从扇形统计图中能知道吗?学生看图思考
2015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3课时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数学
单元
第一单元
教学
内容
扇形统计图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点
1、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 、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教学
难点
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增减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教学
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
难点
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课前
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增减
一、复习引新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三、巩固 应用
1、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引导学生回答书上的4个问题。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