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环境空间技术方案
智慧园区环境空间技术方案
![智慧园区环境空间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af4d17c77da26924c5b015.png)
利用室内定位和导航、GIS可视化 等技术,整合园区内的配套资源, 为用户提供工位导航、会议室导 航、就餐推荐、打印等配套服务;
体贴的园区位置指引服务,科技 增加一点温度
一站式用户指引服务
人员热力图 会议状态呈现 就餐位预订
工位状态图 餐厅就餐情况统计
阅读位预订
厕位状态呈现 工位预订
空间异常情况告警
2. 预知空间使用需求,提前做好准备,提升工作 效率
3. 及时获知异常告警信息,第一时间处理,减小 事件危害
4. 精确统计空间使用信息,为空间运营提供运营 规划数据
方案优点:
1. 实时获取空间状态,提升空间运营的效率 2. 线上预约和电子化认证手段,减少人工干预,
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用户空间使用的体验
2. 淡入淡出调光控制,提升灯具寿命 3. 通过照度传感器感知室内光照,再通过灯
光控制,达到室内光照恒定
方案优点:
1. 自动控制灯光,提升照明设备的维护性 2. 综合控制照明,加强对照明设备的监控 3. 自动感知人员和光照亮度,自动调节灯光,
节约能耗
园区导航:智慧导航,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利旧WIFI或者部 署WIFI
障时需协调高空车作业,成本高 3. wifi、环境监测等园区传统需求需要通过布设多
种基础设施来实现,资源浪费
功能特性:
1. 利用宽带电力线载波、PON全光回传等通讯技 术实现LED灯控制及计量,节省用电成本
2. 实现智慧灯杆中摄像头、AP、紧急呼叫、wifi接 入、广播、显示屏等前端终端接入
3. 通过智慧灯杆管理平台实现路灯控制;
工位状态 厕位状态 会议室状态
餐厅就餐人数 图书阅读位状态
会议室状态
运营需求: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3afb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c.png)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智慧园区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园区内部的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和智能化,实现对园区内各项工作的智能管理和优化,提高园区效率和质量的建设方案。
下面是一个智慧园区建设的具体方案。
一、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高速、稳定的园区网络,实现全覆盖的Wi-Fi信号,方便园区内企业和个人的网络连接。
2.建设完善的电力、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确保园区内各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1.建设园区智能化的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各种信息和数据。
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等等,方便对园区内的各种信息进行快速查询和分析。
2.建设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提高园区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三、办公环境智能化1.实现智能办公设备的全覆盖,包括智能桌面、智能门禁、智能影音设备等,提升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
2.建设智能会议系统,实现远程会议、视频会议等功能,方便园区内企业的协作和沟通。
四、能源管理智能化1.建设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监控和控制各个能源设备,实现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2.建设智能化的照明系统,实现对园区内各个区域的照明进行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环境监测和治理智能化1.建设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园区内空气质量、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及时的环境数据。
2.建设智能化的环境治理系统,通过对环境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园区内环境问题的及时处理和改善。
六、交通管理智能化1.建设智能化的停车管理系统,通过车辆识别和导航系统,实现对园区内停车位的智能管理和导航。
2.建设智能化的交通监控系统,通过监控摄像头和智能分析算法,实现对园区交通情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七、安防管理智能化1.建设智能化的安防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和智能分析算法,实现对园区内安全问题的及时监测和预警。
2.建设智能化的消防管理系统,通过消防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实现对园区内火灾风险的及时处理和防范。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实现智慧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园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经开区智慧园区实施方案
![经开区智慧园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ff9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b.png)
经开区智慧园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园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经开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为此,制定经开区智慧园区实施方案,将成为推动经开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建设智慧园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
2. 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合作共赢为核心。
三、实施内容1. 建设智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智慧园区的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建筑等,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2. 推动产业升级:以智慧科技为引领,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智慧制造新引擎。
3. 优化城市管理:整合城市各类数据资源,建设智慧城市大脑,实现城市各项管理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4.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智慧生活服务,建设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5. 加强安全保障:建设智慧安防系统,提升城市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智慧园区建设投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智慧园区建设。
2. 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智慧园区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
3. 人才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智慧园区人才队伍,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4. 技术支持: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智慧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五、预期效果1. 经济效益:推动经开区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增长。
2. 社会效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3. 生态效益:推动绿色智慧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六、总结经开区智慧园区实施方案的制定,将有力推动经开区的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为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安全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实施方案
![安全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2d2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e.png)
安全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于建设安全绿色低碳智慧园区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种园区以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为理念,致力于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利用智能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技术设施建设1.能源系统改造:通过引入新能源、优化用能结构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重点推广太阳能发电和地源热泵技术,同时采用节能型设备和照明系统。
2.智能化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园区-wide 的监控系统。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如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以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3.交通管理优化:引入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包括停车场的智能停车引导和车位预订系统等,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还可以在园区内建立自动驾驶公交车系统,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三、绿色建筑和环保措施1.建筑能效提升:采用节能建材和设计,同时推广节能空调和照明系统,以提高建筑的能效水平。
建筑外墙、屋顶采用保温材料,并设置光热利用设备。
2.雨水收集和利用:在园区内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用于绿化、冲洗和其他非饮用用途。
减少自来水的使用,实现节水目标。
3.垃圾分类与处理: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系统,推动居民和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环境卫生水平。
四、智慧管理系统1.智能安防系统: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入侵报警系统和智能门禁系统,加强园区的安全管理。
同时结合人脸识别和身份认证技术,提供高效便捷的进出园区流程。
2.园区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应用,建立园区服务平台,提供住户和企业的信息查询、报修和投诉等功能。
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升园区的服务品质。
3.智能能耗管理:通过建立能耗监测和评估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园区的能耗情况,提供能耗数据分析和优化建议。
居民和企业可以根据能耗数据进行合理用能,降低园区整体能耗。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详细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2dfd6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6.png)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详细一、引言智慧园区是指在园区范围内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集成、互联互通的方式实现各种设施、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以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创新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本方案旨在通过详细规划和实施策略,打造具有先进科技和高智能化水平的智慧园区。
二、规划与设计1.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速、可靠、安全的园区信息网络,覆盖整个园区,并支持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数据传输。
2.智慧楼宇系统:对园区内的建筑进行智能化改造,包括能耗监测、照明控制、安全监控、空调控制等功能,并实现与园区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
3.智慧交通系统: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对园区内的交通流量进行监控与调度,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4.智慧能源系统:打造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对园区内的能源使用进行监测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5.智慧安全系统:建设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身份识别等功能,提高园区的安全水平和治安管理效能。
三、应用与服务1.数据共享与开放平台:建设园区数据共享与开放平台,允许园区内部和外部合作伙伴共享数据,并开放数据接口供开发者使用。
2.智慧交通服务:提供智慧交通服务,包括交通实时信息查询、路径规划、停车场导航等,方便园区内车辆和出行人员的出行。
3.智慧办公服务: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智慧办公服务,包括会议室预定、资源共享、设备管理等,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管理水平。
4.智慧环保服务:建立智慧环保监测与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环境污染指标,并提供环保政策宣传和环保数据分析服务。
5.智慧生活服务:提供便民生活服务,包括移动支付、外卖订购、快递取件等,提升园区内居民和企业员工的生活便利性。
四、安全与隐私保护1.数据安全保护: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采用加密、权限控制、灾备等措施确保园区内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隐私保护机制:确保园区内个人信息的合法获取和使用,设置隐私保护机制,明确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和目的,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智慧园区 实施方案
![智慧园区 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f2f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e.png)
智慧园区实施方案智慧园区实施方案。
一、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园区已经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慧园区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园区内的设施、设备、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园区模式。
二、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智慧园区,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园区的管理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园区的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实施方案。
1. 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
首先,我们需要对园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包括建设智能化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实现对能源的智能监控和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还需要建设智能化的交通系统,包括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
其次,我们需要建设一个智能化管理平台,整合园区内各类设施设备的数据,实现对园区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园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园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推动智慧生活服务。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推动智慧生活服务,包括建设智能化的物业管理系统,提供智能化的物业服务;建设智能化的社区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推广智能化的健康管理系统,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4. 加强安全保障措施。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园区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建设智能化的安防监控系统,提高园区的安全防范能力;推广智能化的灾害预警系统,提高园区的应急响应能力。
四、成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可以实现以下成果:1. 提升园区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园区的竞争力。
2. 提高园区的服务质量,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 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总结。
智慧园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园区的各个方面,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管理平台构建,再到生活服务推动,都需要全面推进。
智慧园区方案
![智慧园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4784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d.png)
智慧园区方案第1篇智慧园区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业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园区的运营效率和企业的生产生活质量。
为实现园区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提高园区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特制定本智慧园区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构建完善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与交互。
2. 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园区运营效率。
3.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园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4. 实现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架构智慧园区总体架构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园区内的环境、能耗、安防等信息。
2. 网络层:利用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园区内各类信息的传输、汇聚和处理。
3. 应用层: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园区管理和服务提供智能化应用。
四、具体方案(一)基础设施优化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光纤、无线网络覆盖,实现高速、稳定的信息传输。
2. 智能感知设备部署:在园区重要位置安装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园区环境、能耗、安防等情况。
(二)园区管理与服务1. 综合管理平台:搭建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园区内各类信息的统一管理、监控和分析。
2. 安防管理:建立智能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巡更管理等,提高园区安全水平。
3. 能源管理:构建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实现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分析和优化。
4. 环境监测:利用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园区内的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
5. 设施运维:对园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运维效率,降低故障率。
(三)企业服务与支持1. 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技术支持等一站式服务。
2. 创新创业支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举办各类活动,促进园区企业交流与合作。
3.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四)园区绿色与可持续发展1. 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降低能耗。
智慧园区技术方案
![智慧园区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86d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0.png)
智慧园区技术方案第1篇智慧园区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产业园区正逐步向智慧园区转型。
为实现园区管理高效、绿色、智能,提高入园企业竞争力和员工生活质量,本项目旨在构建一套合法合规的智慧园区技术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园区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 优化园区资源配置,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3. 提升入园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
4. 提高员工生活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智慧园区。
三、技术方案(一)基础设施建设1. 网络通信设施:采用高速、稳定的光纤网络,实现园区内无线网络全覆盖。
2. 智能化硬件设备:部署智能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
3. 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中心,提供计算、存储、备份等服务,保障数据安全。
(二)平台架构1. 基础平台:搭建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为园区内各类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2. 业务应用平台:开发园区管理系统、企业服务平台、员工生活服务平台等,实现园区业务的一体化处理。
3. 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园区内各类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园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应用系统1. 智能安防系统:通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园区安全防范。
2. 智能交通系统:采用智能停车、无人驾驶等技术,优化园区交通管理。
3.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园区内能源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
4. 企业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人才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5. 员工生活服务系统:为员工提供餐饮、购物、娱乐等便捷服务。
(四)技术保障1. 合法合规: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政策要求。
2. 技术创新: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引入新技术、新产品。
3. 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四、实施计划1. 项目启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明确项目目标、范围、进度等。
2.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网络通信设施、智能化硬件设备、数据中心等建设。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fe61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3.png)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智慧园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为读者介绍智慧园区的概念、特点以及解决方案。
一、智慧园区的概念1.1 智慧园区的定义智慧园区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园区内的设施、设备、人员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运营的园区。
1.2 智慧园区的特点智慧园区具有智能化、信息化、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等特点,能够提高园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1.3 智慧园区的意义智慧园区能够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促进园区经济的发展。
二、智慧园区的建设要点2.1 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智慧园区建设需要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实现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2.2 引入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园区建设的核心技术,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园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3 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智慧园区建设需要重视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保护园区内的数据不受恶意攻击。
三、智慧园区的应用场景3.1 智能停车系统智慧园区可以通过智能停车系统实现停车位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3.2 智能环境监测智慧园区可以通过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园区内的环境数据,实时掌握园区的环境状况,保障员工和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3.3 智能安防系统智慧园区可以通过智能安防系统实现对园区内安全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园区的安全性和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四、智慧园区的发展趋势4.1 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园区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
4.2 产业融合加速发展智慧园区将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推动园区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4.3 智慧园区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智慧园区将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实现城市和园区的互联互通,共同推动城市的智慧化发展。
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3f9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d.png)
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智慧园区的建设旨在通过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实现园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运营管理的高效便捷、企业服务的精准周到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提升园区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促进产业升级,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3、加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4、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改善园区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建设内容1、智能化基础设施(1)建设高速、稳定、全覆盖的园区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满足企业和人员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2)部署智能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对园区环境、能源消耗、设备运行等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3)建设智能照明系统,根据环境光线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实现节能降耗。
2、智慧管理平台(1)建立园区综合管理系统,涵盖园区规划、土地利用、项目建设、企业入驻等方面的管理功能,实现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2)开发园区运营数据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构建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保障园区的安全稳定。
3、企业服务平台(1)搭建企业服务门户,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行政审批等一站式服务,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2)建立企业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
(3)提供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4、产业创新平台(1)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初创企业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等支持,培育新兴产业。
(2)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
(3)组织各类产业交流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对接与合作。
5、智慧环保系统(1)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园区内的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环境指标。
(2)建立污染源监控系统,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3)推广绿色能源和节能技术,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ce57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4.png)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智慧园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智慧园区旨在通过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园区内资源的高效配置、运营管理的优化以及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环境。
智慧园区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服务体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探讨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
一、基础设施智能化1、智能建筑园区内的建筑应具备智能化的特点,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自然光照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亮度,实现节能的同时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
智能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室内温度和人员数量自动调整温度和风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安防系统则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保障园区的安全。
2、智能交通构建高效的智能交通体系,包括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公交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智能停车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引导车辆快速找到停车位,减少寻找车位的时间和交通拥堵。
智能公交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公交信息,方便居民出行规划。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则通过交通流量监测和智能信号灯控制,优化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智能能源管理建立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对园区内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设备采集能源数据,结合数据分析和预测,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能源成本的目标。
二、信息化系统集成1、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搭建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实现园区内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云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各种应用系统的运行。
大数据平台则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园区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例如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服务和政策支持。
2、物联网平台构建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智慧园区环保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园区环保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dd9b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1.png)
智慧园区环保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园区环保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建设智慧园区环保系统成为重要举措。
智慧园区环保系统的设计方案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园区环境的实时监测、智能化管理和精确控制,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的效果和运维成本的节约。
二、系统架构与功能1.系统架构\t智慧园区环保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分为前端设备监测子系统、后端数据处理子系统和管理控制子系统三个部分。
\t前端设备监测子系统:包括环境监测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用于采集园区环境数据和实时监测园区的污染情况。
\t后端数据处理子系统:负责接收和处理前端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存储,并生成报表和图表等可视化结果。
\t管理控制子系统:提供对整个环保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包括对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配置和用户权限管理等。
2.系统功能\t(1)园区环境监测功能:通过前端设备监测子系统,实时监测园区空气质量、噪声水平、水质状况等环境指标,并将数据传输至后端数据处理子系统。
\t(2)污染源追踪与预警功能: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对监测到的污染源进行追踪和分析,并根据预设的研判指标进行预警。
\t(3)指标分析与评估功能:根据园区环境指标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对园区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并生成相关报表和图表。
\t(4)智能化管理与控制功能:通过管理控制子系统,实现对环保系统的远程管理和控制,包括设备的远程开关、参数的调节以及故障的诊断等。
\t(5)信息报告与共享功能: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导出功能,便于向上级管理部门和公众发布相关信息。
三、技术支持1.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存储,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2.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优化园区环保策略和决策。
3.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完整版智慧园区规划方案
![完整版智慧园区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af74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7.png)
完整版智慧园区规划方案智慧园区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以提升园区管理、服务和环境质量为目标,将各种信息智能化集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本共享的园区模式。
以下是一个完整版智慧园区规划方案,包含设计目标、规划布局、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一、设计目标1.提升园区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园区内设施、设备、资源等的监测、管理和调度,提高园区综合管理水平。
2.改善园区居民生活:提供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安防等服务,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3.促进园区创新创业: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环境和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4.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合作和创新。
二、规划布局1.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出合理的道路、绿地、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布局,保证园区内部交通的便捷性和绿色环保性。
2.功能区划分:按照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包括产业开发区、居住区、商业区、休闲区等,确保不同区域的功能互补和相互支持。
3.服务设施布局:布置智能服务设施,包括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系统等,为居民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技术应用1.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平台,集成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
2.物联网技术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园区内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园区内设施的维护效率。
3.大数据分析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园区内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调度。
4.云计算技术支持: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园区内部各类数据和服务置于云端,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
四、可持续发展1.节能减排:通过智能设备和节能管理系统,实现对园区能源的智能调控,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2.环境保护:推动园区内绿化工作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园区的环境质量。
3.社区互动:建立居民社区互动平台,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社区团结和居民满意度。
版智慧园区系统技术项目解决方案智慧园区系统技术方案
![版智慧园区系统技术项目解决方案智慧园区系统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625c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d.png)
版智慧园区系统技术项目解决方案智慧园区系统技术方
案
一、概述
智能园区系统技术方案是指为智慧园区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旨在基
于现有IOT技术,通过网络实现各种设备的联动,实现园区的管理智能化、透明化,提高园区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系统技术要素
智慧园区系统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三大要素:(1)物联网网络技术;(2)物联网智能终端;(3)云计算技术。
(1)物联网网络技术:智慧园区系统技术方案的基础是物联网网络
技术,要实现智慧园区的全面运行,园区内各种设备之间必须实现网络联动,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构建智慧园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其技术主要
有无线网络技术、路由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智能网关技术等。
(2)物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终端是连接物联网网络和现实世
界的桥梁,为智慧园区系统提供必要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实现对实际世界
的监控、管理和控制,构建智慧园区系统的“眼睛”、“耳朵”和“手”。
物联网智能终端技术包括智能摄像头、智能锁、智能门禁、智能家居、智
能避障器等,它们是智慧园区系统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60d6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8.png)
全面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园区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智慧园区建设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园区的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全面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对于促进园区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1. 提升园区管理效率:通过智能化管理手段,提高园区内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2.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提供更便利、舒适的生活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3. 促进园区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三、实施方案1. 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供水、智能供电、智能照明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园区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2. 构建智慧交通系统: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 推进智慧环境监测: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指标,保障园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4. 打造智慧安防系统:引入智能安防设备,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提升园区安全防范能力。
5. 提供智慧生活服务:建设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整合园区内各类生活服务资源,提供便民、高效的生活服务。
6. 推动智慧产业发展:鼓励园区内企业引入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保障措施1. 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智慧园区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土地等资源保障。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营,保障园区内各项智能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3. 强化技术研发:加大对智慧园区建设相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园区智能化水平。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园区居民和企业对智慧园区建设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五、预期效果1. 提升园区管理效率:实现园区内各项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提高管理效率。
2.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供更便利、舒适的生活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b4ff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1.png)
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一、目标与原则1.目标:建设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园区,形成一个高效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2.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兴技术,提高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注重生态环保,推动绿色发展;突出创新创业,培育高新科技企业。
二、主要措施1.信息化建设(1)搭建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全覆盖的无线网络,方便员工上网办公。
(2)建设智能化的办公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智能化的园区管理系统,实现对园区内各种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2.物联网应用(1)在园区内部设置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和控制园区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提高园区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2)推广智能家居技术,实现对园区内各个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建设智能停车系统,实现停车场的自动识别、计费和引导,提高停车效率。
3.大数据分析(1)建立园区大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和管理园区内各类数据,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2)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园区内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园区的决策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3)开展数据共享与开放,促进园区企业间的互联互通,推动创新合作。
4.绿色环保建设(1)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增设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设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强化园区内部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
(3)建设生态环保区,保护和修复园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推进方式1.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智慧园区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培训。
2.企业参与: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引入优秀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协同创新。
3.社会共享:推进智慧园区的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作用,形成多方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
四、预期效果1.提高园区内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智慧园区环境下园区内环境管理与控制方案
![智慧园区环境下园区内环境管理与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1b72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d.png)
智慧园区环境下园区内环境管理与控制方案第1章智慧园区环境概述 (4)1.1 园区环境现状分析 (4)1.1.1 空气质量 (4)1.1.2 水环境 (4)1.1.3 噪音与振动 (4)1.1.4 固体废弃物 (4)1.2 智慧园区环境管理目标 (4)1.2.1 空气质量目标 (4)1.2.2 水环境目标 (4)1.2.3 噪音与振动目标 (4)1.2.4 固体废弃物目标 (4)1.2.5 绿色生态目标 (5)1.2.6 智能化管理目标 (5)第2章智慧园区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5)2.1 监测系统架构 (5)2.1.1 系统总体架构 (5)2.1.2 功能模块划分 (5)2.1.3 信息流设计 (5)2.2 监测设备选型与布局 (6)2.2.1 监测设备选型 (6)2.2.2 设备布局 (6)2.3 数据传输与处理 (6)2.3.1 数据传输 (6)2.3.2 数据处理 (6)第3章空气质量管理与控制 (7)3.1 空气质量监测 (7)3.1.1 监测网络构建 (7)3.1.2 监测因子及方法 (7)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7)3.2 污染源排查与治理 (7)3.2.1 污染源识别 (7)3.2.2 污染源治理 (7)3.3 空气质量改善策略 (7)3.3.1 优化产业结构 (7)3.3.2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8)3.3.3 绿色交通发展 (8)3.3.4 生态绿化建设 (8)3.3.5 环境宣传教育 (8)第4章水环境管理与控制 (8)4.1.1 在线监测技术 (8)4.1.2 无人船监测技术 (8)4.1.3 遥感监测技术 (8)4.2 水污染防控措施 (8)4.2.1 工业废水处理 (8)4.2.2 生活污水处理 (8)4.2.3 应急处理 (9)4.3 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9)4.3.1 节水措施 (9)4.3.2 中水回用 (9)4.3.3 雨污分流 (9)4.3.4 水资源信息化管理 (9)第5章噪声管理与控制 (9)5.1 噪声监测与评价 (9)5.1.1 监测方法 (9)5.1.2 评价标准 (9)5.1.3 监测数据分析 (9)5.2 噪声源识别与治理 (10)5.2.1 噪声源识别 (10)5.2.2 噪声源治理 (10)5.3 噪声防控策略 (10)5.3.1 规划与设计 (10)5.3.2 政策法规 (10)5.3.3 宣传教育 (10)5.3.4 绿化降噪 (10)5.3.5 智能化管理 (10)第6章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 (11)6.1 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 (11)6.1.1 监测网络构建 (11)6.1.2 监测项目与指标 (11)6.1.3 评估方法与模型 (11)6.2 土壤修复技术 (11)6.2.1 物理修复技术 (11)6.2.2 化学修复技术 (11)6.2.3 生物修复技术 (11)6.3 土壤环境风险防控 (11)6.3.1 风险识别与预警 (11)6.3.2 风险防控措施 (11)6.3.3 应急处置与修复 (11)第7章智慧园区能源管理 (12)7.1 能源消耗监测与统计分析 (12)7.1.1 能源消耗监测 (12)7.1.2 能源统计分析 (12)7.2.1 节能技术 (12)7.2.2 节能措施 (12)7.3 能源优化配置与调度 (12)7.3.1 能源优化配置 (13)7.3.2 能源调度 (13)第8章园区绿化与生态保护 (13)8.1 绿化布局与植被选择 (13)8.1.1 绿化布局原则 (13)8.1.2 植被选择 (13)8.2 生态保护措施 (13)8.2.1 水资源保护 (13)8.2.2 土壤保护 (14)8.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14)8.3 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 (14)8.3.1 景观设计原则 (14)8.3.2 生态恢复策略 (14)第9章园区环境应急管理与处置 (14)9.1 环境应急预案制定 (14)9.1.1 应急预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14)9.1.2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5)9.2 环境风险识别与预警 (15)9.2.1 环境风险识别 (15)9.2.2 环境风险评估 (15)9.2.3 环境预警 (15)9.3 环境应急处理与救援 (16)9.3.1 报告与信息收集 (16)9.3.2 应急响应与救援协调 (16)9.3.3 现场处置与救援 (16)9.3.4 信息发布与舆情引导 (16)第10章智慧园区环境管理与控制平台建设 (16)10.1 平台架构与功能设计 (16)10.1.1 平台架构 (16)10.1.2 功能设计 (17)10.2 数据集成与处理 (17)10.2.1 数据集成 (17)10.2.2 数据处理 (17)10.3 智能决策与评估 (18)10.3.1 智能决策 (18)10.3.2 评估 (18)10.4 信息发布与公众参与 (18)10.4.1 信息发布 (18)10.4.2 公众参与 (18)第1章智慧园区环境概述1.1 园区环境现状分析1.1.1 空气质量园区内空气质量受工业生产、交通排放及生活污染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智慧物流园区绿色环保技术应用方案
![智慧物流园区绿色环保技术应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d6f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8.png)
智慧物流园区绿色环保技术应用方案第1章智慧物流园区概述 (3)1.1 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3)1.2 智慧物流园区概念与特点 (3)1.3 绿色环保在智慧物流园区的重要性 (4)第2章智慧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 (4)2.1 园区总体规划 (4)2.1.1 空间布局 (4)2.1.2 交通组织 (5)2.1.3 信息网络 (5)2.2 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 (5)2.2.1 绿色建筑设计 (5)2.2.2 绿色建筑材料 (5)2.2.3 绿色建筑评价 (5)2.3 智慧物流设施规划 (5)2.3.1 仓储设施 (5)2.3.2 运输设施 (5)2.3.3 智能化系统 (5)第3章新能源技术应用 (6)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6)3.1.1 技术概述 (6)3.1.2 系统组成 (6)3.1.3 应用方案 (6)3.2 风能发电系统 (6)3.2.1 技术概述 (6)3.2.2 系统组成 (6)3.2.3 应用方案 (6)3.3 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 (6)3.3.1 技术概述 (6)3.3.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7)3.3.3 应用方案 (7)第4章能源管理与优化 (7)4.1 能源监测与数据分析 (7)4.1.1 实时能源监测 (7)4.1.2 数据分析方法 (7)4.2 智能节能控制系统 (7)4.2.1 智能调控策略 (7)4.2.2 节能技术应用 (7)4.3 能源需求侧管理 (8)4.3.1 需求侧响应 (8)4.3.2 能源需求预测 (8)4.3.3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8)第5章环保材料与包装 (8)5.1 绿色包装材料研发与应用 (8)5.1.1 生物可降解材料 (8)5.1.2 可循环利用材料 (8)5.1.3 无毒环保材料 (8)5.2 循环利用与废弃物处理 (9)5.2.1 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 (9)5.2.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5.2.3 逆向物流与包装回收 (9)5.3 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 (9)5.3.1 生态设计理念 (9)5.3.2 绿色制造技术 (9)5.3.3 绿色包装评价体系 (9)第6章智慧仓储与配送 (9)6.1 无人仓储技术 (9)6.1.1 自动化立体仓库 (9)6.1.2 无人搬运车 (10)6.1.3 无人机盘点 (10)6.2 智能配送 (10)6.2.1 配送设计 (10)6.2.2 智能调度系统 (10)6.2.3 货物追踪与安全 (10)6.3 仓储与配送过程优化 (10)6.3.1 仓储管理系统升级 (10)6.3.2 配送网络优化 (10)6.3.3 绿色包装与回收 (10)6.3.4 能源管理与节能 (11)第7章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 (11)7.1 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 (11)7.1.1 污水分类收集 (11)7.1.2 污水处理技术 (11)7.1.3 污水资源化利用 (11)7.2 大气污染治理 (11)7.2.1 粉尘治理 (11)7.2.2 废气处理 (11)7.2.3 烟气脱硫脱硝 (11)7.3 土壤修复与生态保护 (11)7.3.1 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估 (11)7.3.2 土壤修复技术 (11)7.3.3 生态保护与恢复 (12)7.3.4 智能监测与管理 (12)第8章智慧物流园区信息服务 (12)8.1 信息平台架构设计 (12)8.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2)8.3 物流园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3)第9章智能安防与应急保障 (13)9.1 视频监控系统 (13)9.1.1 技术构成 (13)9.1.2 功能特点 (14)9.2 周界防范系统 (14)9.2.1 技术构成 (14)9.2.2 功能特点 (14)9.3 应急响应与指挥调度 (14)9.3.1 应急响应 (14)9.3.2 指挥调度 (14)第10章智慧物流园区运营与管理 (15)10.1 绿色物流运营模式 (15)10.1.1 绿色运输管理 (15)10.1.2 绿色仓储管理 (15)10.1.3 绿色包装与废弃物处理 (15)10.2 供应链协同管理 (15)10.2.1 供应链信息共享 (15)10.2.2 供应链协同优化 (15)10.2.3 供应链金融服务 (15)10.3 智慧物流园区评价与优化建议 (15)10.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10.3.2 评价方法与模型 (16)10.3.3 优化建议 (16)第1章智慧物流园区概述1.1 物流园区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优点:
1. 多种方式获取人员分布和计数,实现无感知数 据获取
2. 可根据园区内人员热力分布情况,准确指导管 理人员作出相应措施,如分流、疏散、控制流 量等
智慧路灯:智慧感知,智能控制,一杆多用
环境监控
环境监测 环境告警 信息发布
沃
数据融合
土
业务使能
数
字
平
新ICT
台
AI
应用使能
视频云
大数据
空间状态
人员热力 环境告警 信息发布
智慧路灯
路灯管理 无线接入 环境监测
……
数据使能
集成使能
IOT
融合通信
定位
GIS
云(公有云/混合云)
开发使能
… BIM
安
运运
全
维营
联接
4G/5G
端
Wi-Fi 5/ 6
NB-IoT
室外发布
应用层
数字平台
智能环控系统、路灯控制系统……
调度监控和告警
物联层
物联 终端
8
边缘计算网关
XES-200C
AR550C
物联AP IOT网关
光照强度 温度 路灯控制 室内控制 电度计量 空气质量
移动端发布
运营需求:
1、园区内环境监测类型不全,室内外布点不足 2、监测数据多数在机旁,未统一采集和发布,人工 抄表居多 3、不能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对环境异常进行预警
障时需协调高空车作业,成本高 3. wifi、环境监测等园区传统需求需要通过布设多
种基础设施来实现,资源浪费
功能特性:
1. 利用宽带电力线载波、PON全光回传等通讯技 术实现LED灯控制及计量,节省用电成本
2. 实现智慧灯杆中摄像头、AP、紧急呼叫、wifi接 入、广播、显示屏等前端终端接入
3. 通过智慧灯杆管理平台实现路灯控制;
2. 汇总人员定位信息数据,绘制人员活动热力图, 在紧急情如地震、火灾中为疏散、救援提供重 要决策信息,并可由统一的安全调度平台调度 现场救援人员,及时知会在场的人员撤离
功能特性:
1. 通过视频分析、移动GPS、WIFI、蓝牙、门禁 道闸计数等多种方式,实现在园人员定位和计 数,准确了解在园人数和分布情况
功能特性:
1、通过统一数据采集,获取客户园区内的环境监测 传感器数据 2、过滤获取到的环境监测数据,并形成数据报表和 环境监测报告 3、配置环境异常指数,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经分析 后提供环境异常告警 4、提供多种方式的环境信息发布方式,如:室外显 示屏、移动端、PC端监测发布
方案优点:
1、针对不同类型园区选择适配客户的环境监测方案, 数据和指标体系 2、提供统一数据采集、统一监测、统一发布的能力 和服务
应用层 数字平台
智慧路灯管理系统 无线接入与控制系统 智能环境监测 无线和移动通信网络
物联层
边缘计算网关
XES-200C
AR550C
物联AP IOT网关
智慧照明
紧急呼叫与广播 信息编辑发布
移动基站
环境监测 视频监控
无线网络
运营需求:
1. 路灯灯杆资源仅用作照明,资源利用率低 2. 传统无线式单灯控制器安装在灯头处,遇设备故
环境空间数据不完整,管理粗糙不及时, 用户感知较差
实现技术、数据和业务融合,提高园区环境空间管 理应用和服务的覆盖面,提高用户感知和舒适度
4
目录
1. 环境空间管理的挑战与趋势 2. 环境空间解决方案 3. 主要功能场景
5
环境空间解决方案框架:以沃土数字平台为核心,实现对环境空间的统一管理
伴
伙
业务 应用
空间状态:人员热力
应用层
人员定位人员计数人员Fra bibliotek力数字平台
物联层
边缘计算网关 AR550C
物联AP
XES-200C
IOT网关
物联终端
视频分析 GPS定位
(人数统计)
WIFI定位
9
蓝牙定位
门禁闸机计数
运营需求:
1. 无法准确得知园区内人员分布情况,使得控制 园区人流,根据在园人数提供高水平服务无从 谈起
用户公众号 提前预约
及时,不准确 基于环境空间基本信息的管理和服务,
靠人工反馈和调度进行
环境空间管理To-be
统一ICT资源、统一联接、统一数据 底座,统一集成平台,实现以业务驱 动的全融合;
完整的环境指标监测,并与室内外环 境控制系统联动
空间对象全可视,并提供预约、共享 等服务,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提供多种环境和空间管理服务,如智 慧路灯、室内照明、园区导航等
安
2
4
全
1
3
5
运 营
3
空间资产沉默
1.空间资源不可视,易成为 沉默资产 2.缺乏空间资产经营手段, 无法通过资源共享创造增值 效益
位置找寻难
1.人员寻找位置难,不能精 准定位目标位置,浪费时间
园区环境空间管理发展趋势,向精细化和智慧化管理演进
环境空间管理As-is
环境指标无监测,园区环境无感知 空间对象和位置靠手工台账管理,不
Ethernet
e-LTE
……
监控
照明
智慧路灯
工位
... 会议室
+伙伴
6
目录
1. 环境空间管理的挑战与趋势 2. 环境空间解决方案 3. 主要功能场景
7
环境监控:环境指标监测、信息发布和告警
监测内容: 1.空气质量 5.温湿度 9.环境污染
2.天气情况 6.噪音
3.大气颗粒物 7.CO2浓度
4.特征气体 8.室内光强
智慧园区环境空间技术方案
目录
1. 环境空间管理的挑战与趋势 2. 环境空间解决方案 3. 主要功能场景
园区环境空间管理面临的挑战:对象不可管、状态不可视、环境无感知
环境空间场景介绍:通过一系列方法对园区空间资源和环境状态的有效管控(如园区环境指标实时监测、环境异常告警和处置、空间 资源共享、空间对象预约管理等),提高园区环境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园区环境舒适度,促进园区空间资源共享增值,创造有形和无 形价值。
4. 可对路灯控制器、网关、显示屏进行管理;
5. 视频实时查看;
物联终端
杆站定位 信息回传
方案优点:
1. 单灯控制器安装于灯杆下方维护口处,无需高空 作业,节省用户高空作业资金;
2. 多基础设施合杆,提高路灯灯杆资源使用效率, 节约用户资金
10
空间对象监测和共享:统一管理空间使用,提高空间使用率
用户申请预约
空间对象不可管
体
工位、餐位、会议室等空间
验
对象的预约、登记、签离等
环节缺失,用户体验提升空
间大
空间运营状态不可视
1. 空间使用情况没有有效监测, 无法进行统计分析 2.无法及时获知空间运营隐患, 存在一定风险
园区环境无感知
1.环境数据不可视,环境指 标异动无法及时察觉 2. 缺乏园区环境调控优化手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