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古生态学研究古地理气候测定方法
古生态学研究古地理气候测定方法古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古代生态系统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学科,通过研究古代生物群落、古地理气候等方面的数据来了解古代环境的演变过程。
而古地理气候测定方法则是古生态学中的关键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重建古代地理气候,并揭示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
本文将主要介绍古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古地理气候测定方法。
首先,古动植物群落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古地理气候测定方法。
利用古动植物化石残骸的保存与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当时环境中的降水量、温度、湿度等因素。
例如,研究发现在某地区的古地理气候条件下,适合植被生长的树种较多,可以推断该地区的气温较为温暖、降水较为充沛。
另外,通过研究古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可以了解当时环境的类型,如沼泽、森林、草原等,从而重建古代地理气候。
其次,孢粉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古地理气候测定方法。
孢粉是植物的花粉和孢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很好的保存性,可以在沉积物或地层中找到。
不同植物的花粉与孢子有不同的生境适应性,因此可以通过孢粉的组合来推断当时的陆地植被类型和气候条件。
如某个地区的孢粉样品中富含温带树种的花粉,可以推测该地区当时的气候较为温暖潮湿,适合树木生长。
此外,硅藻化石分析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古地理气候测定方法。
硅藻是一类单细胞的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具有很好的保存性。
根据硅藻的种类和数量分布,可以反映出古代水体的水温、盐度、营养状况等信息。
例如,温带硅藻种类的丰度相对较高,可以推测水体温度较为温暖;而与富营养化相关的硅藻种类较多,可以说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相对较高。
最后,化学元素分析也是一种用于古地理气候测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沉积物或地层中的盐度指示元素(如镁、钠等)和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可以推断出古代水体的盐度和水分来源。
盐度指示元素的含量可以反映出古代海洋或湖泊水体的盐度变化,而稀土元素的含量和比值则可以指示古代降水的来源和气候状况。
综上所述,古生态学研究中的古地理气候测定方法多种多样,通过研究古代生物群落、古植物化石、孢粉、硅藻化石以及化学元素等不同方面的数据,可以揭示古代地理气候的变化,并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古生态学的研究。
怎样研究古气候
怎样研究古气候《雪国列车》中南宫民秀表面上是一个瘾君子,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认真、细腻的人。
南宫民秀根据列车外一架飞机上的雪越来越少,十年之前只能看见机尾,而十年后能看见机身,而且窗外还有雨滴,判断气温在回暖。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来研究气候变化,这些仪器还没发明以前的气候变化,该怎么研究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让人脑洞大开的研究古气候的方法。
方法1:日记、史书等古文献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日记。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被要求写过日记,还记得“日记三要素”吗?日期、星期、天气。
这里的天气,就是气候情况的记录啊!还有我们在日记中记录的事情,比如“今天下雪了,冻成狗了”、“今天好热,估计有四十多度,在马路上煎了个鸡蛋”,这些都是天气情况的反映。
当然,不是谁的日记都可以用来研究气候。
要选取那些有记日记的好习惯的、坚持几年甚至几十年记日记的名人的日记。
比如清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够档次!他的日记从1858年7月31日开始,止于1904年6月27日。
他在日记中除了记载光绪皇帝小时候“作诗极迟,三刻余得两句”、“生书前后四日尚未成诵,难极矣”等不争气的事情外,还写道:“忽雨忽晴,如入炊笼中,郁蒸特甚”——说明天气闷热;“晴,风转西南,甚暖”——是个好天气;“秋风起,颇凉,可棉衣”——这是穿了秋裤还觉得冷……外国人也有记日记的好习惯。
1989年在韩国公州发现的《丙子日记》就是一部研究气候变化的好材料。
该日记的记录者是南平曹氏,记录了1636年清军入侵朝鲜,南平曹氏痛失三个儿子、丈夫被清军掳走的情况下逃难的曲折生活。
在逃难中还能坚持记日记,让从来不记日记的笔者惭愧啊!该日记中也记录了相关的天气情况,比如记录三月时节就下暴雨夹杂冰雹,过后没几天又连续下雪的诡异天气。
日记能作为气候研究的资料,史书当然也可以了。
日记可以以天为单位,史书可能就要以季度、年为单位了。
但是,史书的时间跨度比日记要长很多。
古气候重建方法及其对气候变化预测的启示
古气候重建方法及其对气候变化预测的启示介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科学家们利用古气候重建方法来重构过去的气候变化。
这些重建方法基于不同的指标和记录,包括树木年轮、湖泊沉积物、冰芯和古代植物等。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研究人员可以获取过去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气候数据,从而为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提供重要启示。
古气候重建方法:1. 树木年轮树木年轮是最常用的古气候重建指标之一。
树木会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在不同季节生成不同宽度的年轮。
通过对树轮进行分析,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过去的气候变化情况,比如降水量、温度和干旱等。
这种方法在不同地理区域和时间尺度上都有广泛应用,可以提供对气候变化的长期观察。
2. 湖泊沉积物湖泊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记录器。
湖泊沉积物中的沉积物层是一种保存了数千年的气候数据的宝库。
通过对湖泊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化石和化学元素等进行分析,科学家可以获得有关降水、温度和湖泊水质等的信息。
此外,湖泊沉积物还可以提供关于洪水、干旱和海平面变化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重要线索。
3. 冰芯冰芯是研究古气候变化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冰芯中的气泡和冰晶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获取大气中的气候信息,如温度、大气成分和火山爆发等。
冰芯记录了数百万年的气候变化历史,是了解地球上过去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
这些数据可以与其他古气候记录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气候模型的准确性。
4. 古代植物古代植物是古气候重建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研究古代植物的化石和花粉,科学家可以推断出过去地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
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因此通过对古代植物的研究,可以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植被演化。
这些信息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重要。
古气候重建对气候变化预测的启示:1. 长期气候变化通过对古气候的重建,科学家们发现,地球的气候存在周期性变化。
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模式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的趋势和可能的极端事件。
古气候重建方法与古环境演变研究
古气候重建方法与古环境演变研究古气候重建方法和古环境演变研究是地质学和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以下是关于古气候重建方法和古环境演变研究的一些主要方法:1. 古气候重建方法:(1) 地质记录:通过研究地球表层的不同地层和岩石组成,可以了解到过去地球的构造和表面特征。
例如,沉积岩中的化石可以提供关于古生物和地理环境的信息。
另外,通过地层的倾角和错动情况,还可以推断出过去的地壳运动和地势变化。
(2) 地形学研究:通过对地表地貌的观察和测量,可以了解过去的地震、火山活动、冰川运动和河流侵蚀等地理过程。
例如,通过分析冰川造成的山谷痕迹,可以推断出过去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周期和强弱。
(3) 岩石学方法:不同类型岩石的生成和分布,有不同的地理环境。
变质岩和岩浆岩的分布,有助于识别古造山带、火山岛弧带和地震带的分布等。
沉积岩的颜色、矿物成分、结构与构造,可复原当时当地的沉积环境等。
(4) 古生物学方法:生物化石是重建古环境最重要的依据,如厚煤层的出现一般表明当时当地环境温暖润湿,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5)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如深海沉积物的氧同位素变化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全球的温度和冰量等。
2. 古环境演变研究:古环境变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是将今论古原则。
它假定现代所存在的自然地理过程在过去时期里都同样地存在、同样地进行,因而可以利用现代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自然地理原理,推论和复原过去的自然地理环境。
古环境变化研究一般包括重建古代地理环境面貌和古地理环境的演变两方面。
重建古代地理环境面貌包括重建古海洋、古陆地、古气候、古生态等的分布与格局。
古地理环境的演变包括构造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生态变化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古气候重建方法与气候演化过程解释
古气候重建方法与气候演化过程解释气候演变是地球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了解过去气候演化的过程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以及制定适应性居民政策至关重要。
古气候重建方法是通过研究古代气候记录来揭示过去气候演变的一种科学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气候重建方法,并解释气候演化的过程。
古气候重建方法主要通过分析自然记录中的气候指标,如化石、树木年轮、冰芯、沉积物等,以确定过去气候的变化。
其中,蛛网法、古树年轮分析、冰芯分析和沉积物记录是当前主要应用的方法。
首先,蛛网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蛛网纹理来重建过去气候的方法。
蛛网是由蜘蛛根据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形成的复杂结构。
通过比较现代蛛网和古代蛛网的形态学特征,科学家可以推断出过去气候变化的模式。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缺乏其他气候记录的地区。
其次,古树年轮分析是通过研究树木年轮中的年轮宽度和密度来推断过去气候变化。
树木生长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包括降水量、温度和光照等。
年轮宽度和密度是树木生长的直接反映,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树木年轮来了解过去的气候条件。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长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信息。
冰芯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冰川和冰盖中保存的气泡和气候信息来重建过去气候的方法。
冰芯中的气泡包含了当时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如二氧化碳和氧气。
通过分析这些气泡的成分以及冰芯中的物理性质,可以推断出过去的气候特征。
冰芯记录了长时间尺度上的气候演化过程,尤其对于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沉积物记录是一种通过研究沉积物中保存的植物化石、微生物遗骸和气候指标来推断过去气候的方法。
沉积物是沉积在湖泊、河流和海洋底部的自然记录。
通过分析沉积物中不同物质的组成和分布,可以揭示过去的气候条件。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了解古代海洋和湖泊系统的气候演化。
以上介绍的几种古气候重建方法,各有优劣,但结合使用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古气候重建结果。
从这些方法中可以看出,气候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大气环流、太阳辐射、海洋温度和地表反射率等。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精)
第17卷第2期1998年6月地质科技情报Geo logic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Info r m ati onVol117No12Jun11998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①丁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摘要简述了十五万年来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概要地介绍了黄土、古海洋沉积、冰岩芯、树木年轮、洞穴碳酸钙等的古气候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在古气候研究中,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互相对比印证,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十五万年以来古气候研究方法分类号P532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气候异常在世界许多地区造成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也严重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据初步估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年平均气温可增加115~415°C,平均海平面可增加20~40c m〔1〕。
为了避免气候剧变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了解并掌握气候异常变化的成因机制并予以准确预测,变得极为迫切与重要。
研究过去才能预测未来,通过对晚第四纪古气候的研究,探索古气候变化的动力成因机制并由此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就成为现阶段各国科学家们致力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近年来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已引起国际有关组织的关注。
70年代以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个大型研究计划,其中与气候环境变化及预测紧密相关的研究计划有“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 CR P”〔2,3〕,“全球变化,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 P”〔4〕,“国际南北半球古气候计划(PANA SH”〔5〕,其由IGB P的核心计划之一“过去的全球变化(PA GES”为将点或区域的研究扩展到全球而提出。
针对这些明确的现阶段古气候研究目标,各国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多种古气候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地质学中的古环境记录与古气候模拟方法研究
地质学中的古环境记录与古气候模拟方法研究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演化和地球表层的各种现象与过程的科学。
在地质学的研究中,古环境记录与古气候模拟方法的探索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质记录中的沉积物、古生物、古植被以及岩石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模拟,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古老时期的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
本文将讨论地质学中的古环境记录与古气候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
1. 古环境记录方法在地质学中,为了还原古代地球的环境变化,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古环境记录方法,其中包括:1.1 沉积物分析法沉积物是古环境记录的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对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化学元素分析、地球化学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可以获得关于古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
例如,沉积物中的粒度特征可以揭示古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频率;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的组成可以反映古环境的化学性质和物质来源。
1.2 古生物学方法古生物学方法研究古生物的分布、组合和演化,可以提供宝贵的古环境信息。
例如,通过分析化石群落的组成,可以了解到当时所处的环境类型;通过古生物的演化过程,可以推断出古环境的变化趋势。
1.3 生物标志物方法生物标志物是指存在于地质记录中的生物化合物,如脂肪酸、叶绿素等。
通过对生物标志物的分析,可以推测古环境的温度、降水量等信息。
例如,脂肪酸的碳同位素组成可以反映气候变化。
2. 古气候模拟方法除了古环境记录方法,地质学家还开发了多种古气候模拟方法,以根据已有的古环境数据还原古代气候的变化。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2.1 数值模型数值模型基于物理定律和数学方程,通过计算机模拟地球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动力学过程,从而还原古代气候的变化。
数值模型可以模拟大气、海洋、冰川等不同组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生物圈、岩石圈等之间的相互影响。
2.2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现代气候系统与古气候记录之间的关系,建立统计模型,从而预测古气候的变化。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现代气候观测数据和古环境记录数据之间的关联,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将其进行比对和校准,从而得出古气候的模拟结果。
古气候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
古气候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古气候学是一门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原因的学科。
它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人类能否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古气候学的发展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古气候学的研究方法古气候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的,包括岩石、土壤、冰川、沉积物、树木环宽、蜡状物、洞穴石钟乳石、地层和化石等。
这些资料记录了过去数千年的气候变化。
例如,树木环宽记录了树木生长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冰川中的气泡和粉尘记录了过去几十万年甚至更久远的气候变化;沉积物汇集了过去数百万年的气候信息;洞穴石钟乳石记录了洞穴内的温度和气候变化等。
这些研究方法夯实了古气候学的基础,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真实和精确的数据基础。
二、古气候学的研究成果1. 近2000年来气候变化近年来,国际上的许多研究表明,近2000年来气候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在全球尺度上,追溯到公元1-500年,日光辐射的减少和火山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元1000-1400年,全球气候变温,北极地区开始进入小冰河期。
一些研究发现,全球比较明显的气候变化开始出现在公元1850年左右,报道称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140年里上升了0.7摄氏度。
这种迅速的变化很可能源于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人类活动,尤其是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变化。
2. 过去几千年的气候变化大约1万年前,随着地球进入全新世,冰川开始消融,气候出现了温暖的趋势。
但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社会经历了许多次气候变化事件,包括:(1)晚四至期(4200-4000年前):全球出现了一次干旱、寒冷的气候事件,造成了世界各地的大规模社会动荡。
(2)中世纪暖期(1000-1250年):北极地区冰盖面积减少,全球气温增加1-2摄氏度。
(3)小冰河期(1450-1850年):气温下降,荷兰人开始用冰漂堤来保护他们的房屋和土地。
(4)现代暖期(1850-现在):全球气温上升0.8摄氏度,极端气候事件增加。
古生物和古气候科学的综合研究方法和技术
古生物和古气候科学的综合研究方法和技术从古生物到古气候,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领域。
探究历史上的生物和气候变化,并理解其原因和影响,对于了解当前环境问题以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然而,这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并不是简单且直接的,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各种手段来综合研究古生物和古气候的信息。
一、研究古生物的方法1.古生物学古生物学是研究古代生物的学科,主要包括古生物史、古人类学、古植物学等。
研究古生物可以通过化石的形态、结构、特征等来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生命方式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演化历程。
2.辐射年代学辐射年代学是利用自然射线的作用来测定地质年龄的方法。
常用于研究不同年代地层的形成时期和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
通过测定化石或岩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可以确定其形成或获得时期大致年代。
3.分子古生物学分子古生物学是利用化石或泥炭中的DNA等分子来研究古生物的方法。
通过对DNA的分离、测序等技术,可以了解古生物群落结构、进化历程等信息。
二、研究古气候的方法1.古气候学古气候学是通过各种地球科学的手段,结合气象学、环境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气候因素及气候系统的原理等问题。
2.古气候指标在研究古气候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几种重要的古气候指标。
例如,年轮、冰芯、珊瑚礁、泥炭、湖泊沉积物等,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了解过去气候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应的气候原因和影响。
3.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是研究古气候的经典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测定不同同位素元素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环境下的含量变化,来推断古气候的变化过程。
常用的同位素元素有氢、氧、碳、氮等。
三、综合研究方法与技术以上介绍了古生物和古气候的两个独立领域,但是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古气候和古生物的研究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气候系统。
为了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生态环境和演变过程,古生物和古气候研究方法与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古气候变化的探究
古气候变化的探究人类历史上的气候变化,是一个具有相当复杂性的话题。
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地球的气候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历过许多的考验与挑战。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探究古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以了解和认识地球的气候的演变历史。
1. 关于古气候变化的起因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太阳辐射和地球的形态、气候反馈。
太阳辐射对气候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来影响大气和陆面的温度分布变化,从而激发出一系列气候变化;而地球的形态、气候反馈主要是指大气、陆地、海洋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改变了大气中的温度、湿度等物理量,导致气候变化。
2. 活化石中的气候变化记录通过研究一些活化石中的气候变化记录,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千年来地球的气候在不断变化。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活化石,就是冰川表层中的冰芯。
冰芯中的气泡可以保留下来成千上万年的大气中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气体等。
这些气体的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可以提供我们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
3. 青藏高原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存在,对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向南配以沙漠和半干旱地带,在气候台风路径、水汽输送、植被覆盖、沙尘侵蚀、降水分布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因此,研究青藏高原区域的气候变化,有利于我们了解气候变化的演化历程。
4. 古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例如,过去几千年来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和欧洲的黑死病疫情,都与气候变化有关。
在玛雅文明时期,中美洲的气候一度干旱,使得玛雅人的生产数量与质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其社会衰败。
而在欧洲的黑死病疫情期间,气候寒冷、旱湿不均导致欧洲的食物储存不足,而疫病也因此大规模暴发。
可以说,古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总结上面的内容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古气候变化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
通过研究古气候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地球的气候的演变历史,分析旧时代期间的环境变迁,以及今天我们面临的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影响。
古气候变化的记录与研究方法
古气候变化的记录与研究方法古气候变化是指远古时期,地球表面的气候状态和环境条件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力、海平面和植被等等。
这些变化的原因往往是各种自然力量的结果,如地球自转、轨道变化、火山爆发、海平面的变化、甚至太阳辐射的变化等。
古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严重,也为人类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古气候变化的记录与研究方法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古气候变化的记录方法1. 树轮记录:树木是自然界中最容易获得的古气候记录的材料之一。
通过对树木年轮中各种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获得大量的气候信息,如年降水量、年均温、潮湿度、干旱度、风力等等。
目前树轮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变化的记录和研究中。
2. 沉积物记录:通过对沉积物层的物理、化学、微生物和地质学分析,可以获得大量的古气候和环境信息。
比如,湖泊、海洋和河流沉积物层中的有机质、微生物化石、粉尘、气泡等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冰川中的冰芯、岩石中的矿物质等也是常用的古气候记录材料。
3. 古生物记录:古生物是指在远古时代的生物群体,它们生存的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对其生长和繁衍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通过对古生物的化石或骨骼的分析,可以获得古生态环境和气候信息。
比如,某些化石动植物的生长季节、生长速度、适应性、活动范围等等,都能够提供有用的气候数据。
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1. 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段的气候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来推断古代的气候变化规律和趋势。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数据来源丰富,但是也有可能因为数据的不精确和不齐全而导致结论的不可靠。
2. 建模法:建模法是通过模拟气候系统的运行,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程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对不同参数进行调整,并可以通过反复验证推算出不同时间段的气候状况。
但是由于气候系统极其复杂,建模法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限制,其受到诸如地球自转等难以掌控影响的误差,也不能完全被消除。
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评
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评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是以“气候变化”为核心,以历史资料、古代文献、重建模拟等多种手段,对我国古代气候的变迁和演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和研究领域。
这一领域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探索,目前已经成为了多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的前沿学科之一,对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步骤一: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气候研究在20世纪初期便有学者推出。
随着数据来源的扩大和手段的增多,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步得到了推广。
具体来讲,增加资料来源渠道,从灾荒、天灾、历史文献、人文地理、考古学等多个角度对古代气候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及气候重建和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都在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步骤二: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本身是人文和自然交汇的必然产物,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实践层面,研究古代气候变化,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上灾害、迁徙、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与气候有关的问题,还能为我们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步骤三: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目前,中国历史气候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未来,相信这一领域将更加广泛地与气候科学、灾害防治、文化研究、历史学等学科领域交叉,形成更完备的研究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气候的演变和其意义,同时更好地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
总之,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是人类探索自然、理解历史、应对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希望更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可以关注和投身于这一领域,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和壮大。
地球的古气候学与古气候
地球的古气候学与古气候地球的气候一直以来都会发生变化,从寒冷的冰河期到温暖的间冰期,气候的变化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了解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以及预测未来可能的气候趋势,科学家们研究地球的古气候学,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揭示出地球过去的气候演变历史。
一、地球的古气候研究方法古气候研究主要利用以下方法来还原过去的气候条件:1. 冰芯样本:科学家通过对极地及高山地区的冰芯样本进行分析,包括冰芯中的气泡、微生物、化学元素等,来推断过去的气候变化。
冰芯样本能够提供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的气候数据,是研究地球古气候的重要手段。
2. 沉积物样本:从湖泊、海洋的沉积物中提取样本,通过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生物化石以及氧同位素比值等,来推测过去的气候变化。
岩芯样本中的气候记录可以追溯到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前。
3. 树轮记录:树木的年轮宽度和组织结构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树轮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当地过去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气候条件。
树轮记录是进行地球古气候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古气候的记录与重建通过对冰芯样本、沉积物样本和树轮记录的分析,科学家们重建出地球古气候变化的历史。
这些记录揭示了地球的气候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出现过的变化情况。
1. 冰河期和间冰期:利用冰芯样本的研究结果,科学家们了解到地球的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多次冰河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在冰河期中,大片土地被冰川覆盖,气候寒冷且干燥;而在间冰期中,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 古地理与气候分区:通过对沉积物样本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不同时期的地球上的气候分布情况。
例如,在白垩纪时期,地球的气候整体较为温暖潮湿,而在古近纪时期,地球的气候较为干燥。
3. 大尺度气候事件:通过树轮记录以及其他古气候记录,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大尺度的气候事件,如“年轮剧烈事件”和“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这些事件表明在过去的地质历史中,地球的气候变化也可能出现过剧烈的转折。
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
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利用历史资料(考古发掘物和历史文献等)中关于气候的证据,分析
过去的气候状况,重建历史气候序列,绘制历史气候图,并且研究历史气
候的变化,为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考古发掘物如动物遗骸、江河湖海的水位遗迹或人工刻记、古木、植
物孢粉、冰川遗迹等都可提供历史气候的信息。
例如:中国由安阳殷墟
(约公元前1300~前1100年殷代故都遗址)发掘的大量亚热带动物(獏、水獐、竹鼠等)的遗骸,而推知当时黄河流域气候比现今温暖潮湿;由四
川涪陵长江岸边的白鹤梁石鱼水标和枯水题刻记载的自公元764年以来长
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可推知长江上游流域降水状况的变化;从古墓葬、古建筑和考古发掘物所得的古木,可借助于年轮气候学的分析方法来推断
古代的气候。
历史文献如官方史书、宫廷档案、方志、农书、类书、宗教案卷、航
海日志、私人日记及文学作品中有着关于水旱、晴雨、冷暖以及风、雨、雪、霜、雹等的浩繁记载,系统地搜集、辑录和鉴定这些材料,可编制各
类气候年表,也可将年表转换成定量的气候参数序列,如干湿指数、冷暖指数、旱涝等级、寒冻频率和冰冻次数等,以供分析气候变迁的规律。
此外,一些物候记录,如每年植物开花日期、作物收获日期等,通过
同现代的物候记录对比,也可用来分析当时的气候变化。
古气候演化研究及对环境变化的启示
古气候演化研究及对环境变化的启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气候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古气候演化研究通过重建过去的气候条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机会。
这项研究不仅对我们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古气候研究的方法包括对沉积物、古植物和冰芯等地质和生物材料的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材料中的气候指标,如同位素比例、生物标志物和微化石等,科学家们能够重建出数百年甚至数百万年的气候变化。
这种重建帮助我们认识地球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模式,以及可能导致这些变化的驱动力。
最近的古气候研究表明,过去一千年中地球经历了多个气候周期,如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等。
这些周期与太阳辐射、火山活动、海洋环流和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然而,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
过去两个世纪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温上升并引发了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
古气候研究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还为我们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研究表明,过去的气候变化都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改变。
例如,在冰期时期,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生态系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这说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气候研究还揭示了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古代文明的兴衰与气候的剧烈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南美洲的玛雅文明和远古埃及文明在气候恶化时期出现了衰落。
这一事实提醒我们,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影响,并采取措施来减轻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从古气候演化研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多方面影响。
例如,气温上升导致冰川消融,进而对供水系统和农业产量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也给人类的安全、经济和社会稳定性带来了威胁。
了解这些影响,能够帮助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提高我们的应对能力。
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
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
1.找到可靠的历史文献:首先,需要找到可靠的历史文献作为研究的
依据。
这些文献可以包括历史记载、史诗、文学作品、日志、气象观测记
录等。
选择可靠的文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可靠的文献才能提供真实
和详尽的气候信息。
2.提取气候信息:在文献中找到与气候相关的信息,例如对气候事件
的描述、天气状况的变化、降水量的增减、气温的波动等。
这些信息可能
存在于文献的不同部分,所以需要耐心和仔细阅读文献。
4.校正时间线:在研究历史气候变化时,需要考虑到历史时间线的差异。
不同文献可能使用不同的历法或纪年系统,因此需要对时间进行校正,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5.数据提取和整理:根据文献中的描述和数字数据,提取出有关气候
变化的关键信息。
整理这些信息,可以按时间顺序或地理区域进行分类。
这样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气候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6.统计分析和可视化:使用统计方法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
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趋势。
通过绘制图表和图形,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气候
变化的结果,如温度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等。
8.比较和验证:将文献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其他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验证,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这可以通过与现代气象数据进行
比较,或与其他地区或时期的文献进行对比来实现。
9.推论和解释:基于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分析,研究者可以推断和解
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如自然驱动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研究
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研究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探究地球历史上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学科。
通过分析地球上不同时期的地质遗迹、地球化学记录以及化石等资料,研究者能够还原过去的气候和环境状态,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
一、古气候重建方法1. 古气候指标古气候研究可以利用多种指标来还原过去的气候情况。
其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是地质遗迹中的孢粉和叶脉等植物化石。
通过对这些植物化石的分析,可以得知当时的降水情况和气温范围。
另外,冰芯、湖泊沉积物以及珊瑚等地质材料也是常用的古气候指标,它们能够提供关于古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
2. 气候模型气候模型是古气候重建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这些模型基于气候物理学和地球化学原理,通过模拟过去的气候系统运行情况,还原过去的气候状态。
研究者通过将古气候指标输入模型,以及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地质层序分析地质层序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沉积岩层的叠置关系和沉积特征,还原过去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地质层中沉积物特征的观察和分析,研究者可以得知当时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二、古环境重建方法1. 化石记录化石是研究古环境的重要证据之一。
通过分析地质遗迹中的动植物化石,可以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
例如,通过鱼类化石可以推测古海洋环境;通过植物化石可以推断当时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结构。
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组成,来还原古环境的方法。
例如,通过分析地球化学元素的垂直分布和不同地质层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和海洋化学条件。
3. 古地磁记录古地磁记录是一种通过研究地磁场的变化,来还原古环境的方法。
地磁场的变化与地球上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磁性矿物在岩石中的磁化特征,可以推断当时的地磁场变化和古环境。
三、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1. 理解当前气候变化通过研究过去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前的气候变化情况。
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考古证据与研究
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考古证据与研究在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取到一些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证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时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考古证据,探讨其对研究古代社会与文化的意义。
一、冰川遗迹与气候变化冰川遗迹是研究古代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之一。
通过对冰川遗迹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推断出当时的气候状况。
例如,发现在某个地区存在冰川遗迹,就可以推断该地区在古代可能是寒冷的。
另外,冰川遗迹的变化也反映了气候的变化趋势。
二、泥炭沼泽与环境变化泥炭沼泽是一种保存古代植被和气候变化信息的重要地质形态。
通过对泥炭沼泽的取样和研究,可以发现其中保存的古代植物遗存,并据此推断出当时的气候状况。
泥炭沼泽中的花粉、植物残渣等微观物质,可以揭示古代植被的组成和分布情况,从而为研究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遗址与人类活动古代遗址是研究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古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与变迁。
比如,在沿海地区的古代遗址中,常能发现海洋贝壳、鱼骨等与海洋有关的遗物,这说明当时该地区的环境可能更适宜渔猎生活。
而在内陆地区的古代遗址中,常能发现农耕工具、粮食遗迹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遗物,这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的环境适宜农耕生活。
四、石刻与文化记录古代的石刻记录了人类对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感知和应对方式。
石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古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的载体。
通过石刻的内容和风格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对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应对方式。
例如,在一些石刻上可以发现描绘农耕场景的图案,说明古代人们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重视。
综上所述,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考古证据对我们了解历史时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冰川遗迹、泥炭沼泽、古代遗址和石刻等不同的考古证据,我们可以还原古代的环境与气候状况,深入了解古代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 第2期1998年 6月地质科技情报Geo logic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Info r m ati onVol117 No12Jun1 1998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①丁 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摘 要 简述了十五万年来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概要地介绍了黄土、古海洋沉积、冰岩芯、树木年轮、洞穴碳酸钙等的古气候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在古气候研究中,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互相对比印证,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十五万年以来 古气候 研究方法分类号 P532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气候异常在世界许多地区造成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也严重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据初步估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年平均气温可增加115~415°C,平均海平面可增加20~40c m〔1〕。
为了避免气候剧变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了解并掌握气候异常变化的成因机制并予以准确预测,变得极为迫切与重要。
研究过去才能预测未来,通过对晚第四纪古气候的研究,探索古气候变化的动力成因机制并由此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就成为现阶段各国科学家们致力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近年来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已引起国际有关组织的关注。
70年代以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个大型研究计划,其中与气候环境变化及预测紧密相关的研究计划有“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 CR P)”〔2,3〕,“全球变化,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 P)”〔4〕,“国际南北半球古气候计划(PANA SH)”〔5〕,其由IGB P的核心计划之一“过去的全球变化(PA GES)”为将点或区域的研究扩展到全球而提出。
针对这些明确的现阶段古气候研究目标,各国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多种古气候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1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旋回及短期波动事件第四纪古气候以全球性变冷为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的迁移,出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672135)成果 作者简介:丁旋,女,1964年1月生,现正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收稿日期:1997209209 编辑:黄秉艳现多次冰期和间冰期交替。
经典的第四纪冰期分期是在阿尔卑斯山区、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和北美大陆建立的。
1909年,Penck和B ruckner在阿尔卑斯山区划分出4次冰期:玉木冰期、里斯冰期、民德冰期、贡兹冰期和其间的3次间冰期,后又在阿尔卑斯山北部发现了更老的多瑙冰期和拜伯冰期;与之相应,北欧分为6次寒冷期(冰期)和5次温暖期(间冰期);北美分为4次冰期和3次间冰期;中国的第四纪也划分出4次冰期〔6,7〕。
洋底生物成因中w(18O) w(16O)的比值可以反映古气候,Em ilian i于1955年根据深海钻孔岩芯有孔虫壳∆18O值变化曲线首次建立了同位素期〔8〕。
十五万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可划分为6期氧同位素分期事件:第1期为全新世冰后期;第2~4期为末次冰期,大致相当于玉木冰期,其中第2期为末次冰期最盛期,第3期为一间冰段,第4期为冰期,但其∆18O值未达到第2期和第6期的水平;第5期为末次间冰期,大致相当于里斯—玉木间冰期,该期中有3个轻同位素事件5 a,5c,5e,以5e最为突出,其氧同位素值最低;第6期为典型冰期。
末次冰期于118万a B.P.的盛冰期(氧同位素第2期)达到高峰,北半球大冰流于1150~1140万a B.P.开始迅速消融,世界海平面迅速上升,至1120~1100万a B.P.,世界气候进入全新世,也称弗兰德林间冰期。
1150~1140万a B.P.大冰流开始迅速消融至全新世开始之间称为晚冰期,其气候波动剧烈,根据饱粉及其它气候指标,晚冰期有3次寒冷期和2次温暖期即最老仙女木期(冷)—波令(Bo lling)(暖)—老仙女木期(O lder D ryas)(冷)—阿勒罗德(A llerod) (暖)—新仙女木期(Younger D ryas)(冷)。
新仙女木事件(YD)为末次冰消期第一次变暖(Bo lling—A llerod期)后发生于1110~1100万a的短暂气候变冷。
最近科学家们认识到BOA—YD旋回不是唯一的,而是约16个期限和形式类似的旋回构成的旋回系列的最后一个,该旋回系列被称为D an sgaerd—O eschger(DO)旋回。
关于该旋回系列的证据目前仅在格陵兰冰盖和北大西洋沉积物中被发现,但其每一个旋回的冷间断在大气甲烷浓度上都有一次下降,表明DO旋回系列具有全球性。
通过比较北大西洋沉积物中的记录与格陵兰冰盖中的记录,Bond指出,DO旋回被包裹于较长时期的变冷旋回系列之中,每一旋回以冰川群的活动而达到顶峰,H ein rich发现了这些“Bond”旋回,现称为“H ein rich事件”。
该事件被认为具有全球性,放射性碳定年给出的最近4次“H ein rich事件”分别在距今1145,2105,2170,3150万a之前〔9〕。
全新世冰后期指1120~1100万a B.P.至今的时代,在这1100万a时间里,气候变化的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与人类关系密切,该期的研究以北欧的学者最有成绩,布列特2色南德尔根据北欧沼泽沉积中的植物化石及孢粉研究,将冰后期划分为5个气候期〔6〕:前北方期(p re2Bo re2 al)1103~0195万a B1P1(气候干冷)、北方期(Bo real)0195~0175万a B.P.(冬季干冷而夏季较暖)、大西洋期(A tlan tic)0175~0150万a B.P.(气候最宜期,温暖而潮湿)、亚北方期(sub2 Bo real)0150~0127万a B.P.(气候干凉而多变)、亚大西洋期(sub2A tlan tic)0127~0100)万a B.P.(气候凉爽潮湿)。
2 晚第四纪古气候研究方法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由同期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沉积物及生物忠实地记录下来。
科学家们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及手段,最大可能地从地球上保存的这些古气候信息库中发掘出古气候信息,恢复古气候变迁史,分析古气候变化规律,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做出贡献。
211 黄土古气候研究方法由于其区域上、时间上的不连续,黄土中可见的能直接反映古气候的标志〔10〕仅能表示气候环境的相对变化,难以满足深入了解高分辨率古气候环境变化规律的需要。
科学家们研究沉积地层的各种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特性,寻找那些可直接测量的地层特征指标,它们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气候环境状况的变化,称为古气候环境的代用指标。
通过它们与气候环境状况之间定性—半定量—定量的转换研究,可了解精细的古气候环境变化规律。
21111 黄土中氧化铁与古气候 黄土中的氧化铁与黄土形成时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
w(FeO) w(Fe2O3)比值的高低波动反映了古气候的寒干与暖湿的波动,可间接用作古气候代用指标;游离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在黄土剖面中具有与气候同步的10万a周期波动,是很好的古气候代用指标〔11〕;全氧化铁质量分数曲线波动幅度高于游离氧化铁及亚铁质量分数的变化,是黄土中有关铁的地球化学指标中反映气候变化最灵敏、稳定性最好的一个指标②。
21112 黄土中稳定同位素与古气候 黄土地层中稳定同位素特征与黄土高原气候环境特征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黄土地层中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序列与磁化率、全氧化铁的气候曲线的波动一致,其中∆13C序列可与深海沉积同位素曲线对比,是一种较好的气候指标。
黄土地层中有机质的碳、氧同位素亦可作为气候指标,有机碳∆13C值在黄土地层中低,在古土壤中高,其高低波动可作为黄土高原过去植被状况乃至生物量和夏季降水量的一个替代性指标〔12〕。
21113 氨基酸有机地球化学与古气候 氨基酸来自生物蛋白质,其总量偏高,表示所处沉积环境相对温湿,生物发育,致使沉积下来的有机质丰度高;氨基酸总量偏低,可能表示所处沉积环境相对干冷,生物发育贫乏,致使沉积下来的有机质丰度低。
所以氨基酸总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有间接指示古环境的意义,其变化曲线可与氧同位素曲线、CaCO3含量等直接或间接的气候指标进行对比〔13〕。
21114 粉尘粒度变化与古气候 丁仲礼等〔14〕利用冰期时冰盖扩大并向南发展,从而使中国内陆沙漠面积扩大,风蚀作用增强,在同一地点堆积的粉尘粒径变粗,间冰期则有相反的特点,选择粒度曲线作为气候代用指标建立宝鸡剖面轨道调谐时间标尺。
21115 孢粉组合变化与古气候 孢粉组合中各组成成分的变化可反映其形成时期的气候及生态条件,黄土中孢粉资料的转换函数研究,可对古气候作出定量估计〔15〕。
212 冰岩芯古气候研究方法冰岩芯研究是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
冰岩芯记录气候、环境不但时间尺度长,可提取的信息参数多,分辨率也高,通过对冰岩芯中气候与环境信息的研究,可揭示近代至现代,远至过去几十万年的气候、环境特征和演化规律。
21211 冰岩芯中氢、氧同位素值的变化与温度变化 冰雪中氧、氢同位素值与降水时温度有关,只要建立一个地区氧、氢同位素值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就可将这个地区冰岩芯中氧、氢同位素值随深度变化解释为冰面气候随时间的变化〔16〕。
21212 冰结构变化与古气候变化 冰晶生长速率主要是由沉积时的冰面温度决定的,所以冰晶形态随冰岩芯不同深度的变化反映古气候变化信息。
一般,气候变冷时,冰晶变小,气候变暖时,冰晶变大〔17〕。
21213 气泡含量变化与古气候变化 从冰薄片上测得的每立方厘米粒径大于1mm的气泡②魏明建1全新世黑垆土中千年尺度的全球变化记录〔博士学位论文〕11996含量的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
对东南极Caro line冰岩芯气泡含量研究表明,当处于全新世温暖气候期时,气泡含量低,随着气候变冷,气泡含量增加,在气候最冷阶段气泡含量达到最大〔17〕。
21214 微粒含量变化与古气候变化 用微粒计数器与光扫描法测得的冰岩芯微粒数量含量和体积含量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相关。
气候变暖对应着微粒含量减少,气候变冷对应着微粒含量的增加〔17,18〕。
21215 CO2,CH4等微量气体含量变化与古气候变化 冰岩芯气泡中CO2,CH4的含量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CO2,CH4浓度的高低明显反映古气候的冷暖变化〔19〕。
另外,某些微量元素如Ca,K,Si,N a,S,B r和Pb等的变化、大气气溶胶中NO-3,SO2-4含量的变化、反映降水变化的10B e的变化等间接地含有古气候变化的信息〔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