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第三章 华北平原复习学案(2)

合集下载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复习学案第八章 西北地区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复习学案第八章 西北地区

—水量少,汛期短,含沙量大,多是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特色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风沙------ 植被 产施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冷夏热,降水量少【考点分析】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域重要特征,区域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区域图形认识定位】(课前预习)【知识体系】(课后总结)【考点知识梳理】一、位置与范围1.位置:(1)经纬度位置:73°E--123°E ,32°N--50°N(2)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3)相邻位置: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相邻2、范围:(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2)行政界线: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3)降水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

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现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填图练习:填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 山脉,B 山脉,C 山脉,D 山脉,E 山脉,F 山脉,G 山脉,H 山脉, I 平原,J 平原, K 高原,L 盆地,M 盆地,N 盆地,②河2、气候(1)特征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大,日照注:降水从东向西随距太平洋里程的拉架减少,后又逐渐向新疆北部增加(北部又增加的原因:来自大西洋、北冰洋水汽的影响)。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地图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地图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复习学案(必修一):2地图【目标定位】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测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方法。

【考点知识自主梳理】一、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2、地图上的比例尺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三种意义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图幅相同时所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

【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

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二、地形图1.海拔与相对高度图中A为海拔,B为,C为。

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2)等高线的判读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

②主要地形种类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山谷:等高线向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向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的地方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B处表示,C处表示,D处表示,E、F相比,E表示部位,F表示部位,G处表示。

(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可以反映出海底的深浅和。

3.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方向下切而显露出来的。

(2)作用:反映地势起伏状况。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2)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B、C中的________处,为什么?(3)①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________米,陡崖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复习学案(必修一):4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目标定位】1.掌握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明确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熟练掌握光照图的类型并依此进行地方时的计算、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变化的判读。

【考点知识自主梳理】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①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② 方向旋转2.周期:一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③____________,旋转360°。

3.速度⎩⎪⎨⎪⎧⎭⎪⎬⎪⎫角速度:约④ /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⑤ 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a .昼夜半球⎩⎪⎨⎪⎧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⑥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⑦b .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⑧________(圈),AOB 为⑨____线。

(2)昼夜交替a .成因:地球的⑩______。

b.周期:1个⑪________。

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⑫____。

(2)地方时⎩⎪⎨⎪⎧ 概念:因⑬ 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⑭。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⑮ 小时(3)时区与区时a .时区:全球划分为⑯____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⑰______。

b .区时:每个时区⑱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日期界线⎩⎪⎨⎪⎧ 自然界线:⑲ 经线人为界线:⑳ 经线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21_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22____偏,南半球向○23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

【问题思考】1.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2.晨昏线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地球运动与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称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这就是昼夜现象,这种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没有关系。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中亚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中亚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学案:中亚【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能描述中亚的位置范围,并能在地图上填出中亚的主要国家;2、阅读中亚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重点难点】1、根据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能够根据柱曲图分析其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40°N纬线穿过里海、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2、50°N纬线穿过伏尔加河、乌拉尔河、鄂尔齐斯河3、50°E经线穿过伏尔加河西侧、里海4、60°E穿过乌拉尔河东侧、咸海、阿姆河5、70°E穿过阿斯塔纳西侧、塔什干东侧、锡尔河、阿姆河6、80°E经线穿过鄂尔齐斯河与50N交点,阿克斗卡(巴尔喀什湖东北角)、吉尔吉斯斯坦与新疆交汇处重要地名位置:乌拉尔河,里海,咸海,阿姆河,鄂尔齐斯河,巴尔喀什湖,伊犁河。

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哈萨克丘陵,天山,帕米尔高原,卡拉库姆沙漠。

小麦区,荒漠畜牧区,山地畜牧区,棉花区煤,石油,铁,铜,铅锌,铬矿的分布阿斯塔纳、阿克斗卡、阿拉木图、卡拉干达、比什凯克、杜尚别、塔什干、阿什哈巴德(二)小组合作学习(三)课堂学习整合一、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位置经度:50ºE —80ºE纬度:40ºN—50ºN,位于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

西起里海,东与中国为邻,北接3、交通位置●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经中国新疆,经中亚、西亚到达黑海、地中海沿岸国家,是古代中国最长的一条商路。

●今天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西到[小组问题探究](1)“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铁路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连云港到鹿特丹的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的降水量有何变化?自然景观有何变化?请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找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起点、经过的国家和终点及沿途穿过的自然带,并简要介绍大陆桥的重要意义。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第一章 东北地区复习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第一章 东北地区复习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复习学案:第一章东北地区学案[考点解读能力要求1、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农业生产差异3、东北地区水土流失和湿地破坏的整治。

4、东北地区资源、交通和工业状况;工业的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1.能够描述和确认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2.能够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说明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3.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地指出或填写该地区的主要矿产地和城市的名称,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发展方向。

4.能够运用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分析该地区国土整治工作的重点,提出整治措施,能对该地区国土整治工作进行恰当的评价。

[图形认识]预习案一、东北地区的区域特征(一)位置和范围位于中国纬度范围大致,经纬度位置经度1、位置(我国纬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我国经度位置最偏东区域)海陆位置:背靠,东临,南临邻国位置:北部和东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与朝鲜相邻,东隔黄海、日本海与韩国、日本相望自然范围:北起黑龙江,南到渤海和黄海,西起大兴安岭,东到乌苏里江、2、范围图们江和鸭绿江政区范围: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二)自然特征1、地形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思考)1、简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2、气候(1)类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特征及成因纬度高,冬季小,气温低紧邻源地,受影响时间长,气温低①冬受大陆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半封闭的地形,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纬度高,夏季长,日照长②夏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获得光热多受大陆影响,夏季增温快东临海洋,获得的水汽多③长白山东南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形成丰富的降水冬季受影响多降雪(思考)2、长冬严寒的气候特征对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3、河流(1)主要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鸭绿江、辽河(2)水文特征及成因(思考)3、简要分析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3)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内涝、洪灾严重→夏季暴雨集中,降水量大,地势低平,①问题水质下降→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辽河含沙量大→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差在上游干支流修建水库,控制洪水下游加固河堤,锁住洪水②措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实行达标排放在辽河流域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4、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5、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富含有机质,肥沃三江平原沼泽广布松辽平原西部多沙荒地、盐碱地(思考)4、东北地区的黑土、黑钙土和腐殖质丰富的原因是什么?5、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辽阔→平原辽阔,耕地面积广,可垦荒地多(2)水资源丰富→河湖与沼泽众多(3)森林资源丰富→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木材基地煤→鸡西、鹤岗、双鸭山(黑龙江),抚顺、阜新(辽宁)(4)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大庆(黑),扶余(或吉林)(吉),辽河(辽)铁矿→鞍山(全国最大)、本溪(辽)(三)人文地理特征1、重要的农林基地——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1)农业①发展条件(思考)5、请分析评价东北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②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农作物类型:→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思考)6、东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它与国外同类型的农业类型相比,有哪些区别?粮食作物:春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农作物经济作物:大豆、甜菜、亚麻旱作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国营农场比例高③农业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2)林业①全国最大林区:森林面积占全国的1/4,有“林海”之称②全国最大的木材基地:③珍贵树种多:大兴安岭的落叶松,小兴安岭的红松,长白山的水曲柳④林产品丰富:木材、毛皮兽、药材(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⑤生产现状:采伐和制材工业发达,林产品深加工薄弱,附加值低(3)畜牧业:以饲养业为主,平原西部为牧场(4)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①土壤侵蚀,黑土肥力降低;问题②过度开垦沼泽引起生态退化;③森林资源破坏严重①治理沟壑、植树造林、秸秆还田;措施:②停止开垦沼泽,部分退耕还湿、还草③保护森林资源、植树造林(思考)7、分析黑龙江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思考)8、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良而深受市场欢迎,这与当地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思考)9、东北的商品粮基地与南方的商品粮基地相比较,具有什么优势?(思考)10、本世纪初,东北大米、玉米等农产品出关难,“三农问题十分突出,被称为“新东北现象”,请你说说有什么应对的措施?2、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1)发展条件(思考)11、简述东北工业发展的条件?(2)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机械、造船、汽车、石油、化工、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等部门多,传统重工业为主(3)工业特点:生产能力大,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重厚长大,单一,老化(4)主要工业中心:沈阳、大连、鞍山、哈尔滨、长春(辽中南工业基地)(思考)13、东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是什么?振兴的措施有哪些?3、交通运输(1)以铁路运输为主①特点:铁路网全国最密,其中滨州线、滨绥线和哈大线构成铁路网中的“丁”字形骨架②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③主要铁路枢纽:沈阳、哈尔滨、长春4、城市(1)城市数目多: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吉林、沈阳、大连、鞍山、抚顺(2)城市化水平较高: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早,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多,城市人口比重大(3)大多城市沿铁路等交通线分布二、区域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1)黑土的利用问题:原因:措施:a ——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牧草;秸秆还田(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B ——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2)沼泽地开发与保护①分布:集中在三江平原②形成原因(思考)14、东北地区沼泽地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③沼泽的作用(意义)(请问在三江平原退耕还湿有何意义?)④沼泽地的开发A开发的现状在平原沼泽区:开凿排水渠道,改土培肥,建立商品粮基地在水资源充足区:多发展水稻和养鱼业,建立人工沼泽生态系统B存在的问题a沼泽地水多气少,地温低,所含有机质难以被分解吸收→肥力低b开发后:湿地缩小,气候变干,生态环境恶化,有机质流失,土壤肥力下降⑤沼泽地的保护与治理排水,晒垄增温→发挥土壤肥力治理—农垦区植树造林→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严禁乱垦沼泽地,对已垦地要退耕还湿保护—沼泽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思考)15、东北平原上的沼泽地有机质含量高,但肥力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2、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分布:松嫩平原、三江平原(2)特点(优势)①地形平坦,地域辽阔,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的机械耕作②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程度高④粮食商品率高,提供的商品粮多(3)发展方向在继续发展种植业,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升值。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北美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北美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学案:北美[自主读图识记]1.美国、加拿大、阿拉斯加;2.大洋、墨西哥湾、哈得孙湾、加勒比海;3.格陵兰岛(丹麦)、巴芬岛、纽芬兰岛、夏威夷群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阿拉斯加半岛;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落基山脉、中央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5.五大湖名称—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尼亚加拉瀑布6.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圣劳伦斯河、格兰德河、马更些河、哥伦比亚河。

7.北极圈;8.城市群(带);自主学习:1.120°W穿过北美大陆西侧,100°W穿过北美大陆中部,80°W穿过哈得孙湾、北美大陆东部,40°W穿过格陵兰岛。

2. 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30°N——66°34′N之间。

40°N穿过美国中部。

一、自然环境:(一)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位置:海陆位置:位于美洲,北临,西临,东临,南邻。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0°W——80°W之间,30°N——70°N之间。

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河流:1.五大湖:(1)概况: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五大湖连在一起,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

(2)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面积在世界湖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居世界第二位。

(3)成因:(4)国界:除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外,其余四湖为美、加两国共有。

(5)航运:五大湖的各湖之间,有水道相通,湖水汇入河,流入大西洋,是本区内陆通向海洋的重要水运航道。

2.尼亚加拉瀑布:世界著名瀑布。

位于五大湖区美加交界处的尼亚加拉河上。

3.河流:北美洲主要的河流有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哥伦比亚河、科罗拉多河、马更些河。

(1)密西西比河:①源于美国境内,纵贯美国,在新奥尔良注入墨西哥湾。

高三地理(必修3)全套复习学案

高三地理(必修3)全套复习学案

高三地理(必修3)全套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1 认识区域 第一课时【目标导学】1.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实例、与相似概念的比较等方法分析说明区域的含义和划分。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从多种划分角度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知识构建】 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指 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 划分出来的。

2.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 、 、 、 ,有明确的 ,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指标:可采用 指标,也可采用 指标来划分;可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也可按 来划分。

4.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 ,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 的区域,如方言区、水田农业区、高原区等。

2.功能区:指那些 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如城市商业区等。

【案例剖析】案例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甘肃省的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规律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代号)。

A. 太阳辐射 B .洋流 C. 地形 D. 海陆位置(2)甘肃省四个干湿区的划分指标是 ;该干湿区的划分是依据 (单一或综合)指标来划分的。

(3)甘肃省湿润区、干旱区的划分就区域类型而言,属于 区;兰州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兰州属于 (区域类型)。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甘肃省干湿区划分的指标及区域的类型。

答案: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 ⑵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关系 综合 ⑶均质区 功能区 案例2 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 、人均GDP 和人口比重。

(1999年)材料二 三个地带的国内生产总比重变化(%)(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 。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 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____(大、小)一些。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复习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复习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第二章黄土高原地区学案[考纲要求]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

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2.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培养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学习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图形认识]预习案一、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1、位置和范围我国华北西部102°E—114°E位置经纬度位置(中心110°E,37°N)34°N—40°N西起祁连山东端(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北起长城,南到秦岭范围政区:山西全部,陕西大部,青、甘、宁、内蒙古、豫的一部分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思考)1、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的地质构造名称是什么?简述其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形成原因?(2)气候①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区过度)②特征:冬冷夏热,降水稀少,集中于夏季,多暴雨(3)河流①主要河流: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渭河②水文特征及成因(4)土壤①类型:黄土②特性:(土质疏松,直立性强)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思考)根据所学知识评价窑洞的优点?①黄土具有直立性,便于挖掘窑洞;②具有冬暖夏凉,有利于居住;③不破坏地表地貌,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④不占耕地,建设费用低;⑤亲近自然,有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5)植被过渡性:由东南向西北: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覆盖率低,以灌木和草地为主破坏严重2、人文地理特征(1)农业→种植业向牧业过渡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黄土疏松①发展条件开发历史悠久位于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低温时间长,春季气温回升快,易发生春旱不利:土壤贫瘠,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水土流失严重②农业特点:以旱作为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③主要农作物:谷子、高粱、苹果(思考)2、在黄土高原上,发展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有哪些?(2)加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建设(思考)3、分析说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思考)4、山西省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思考)5、解决晋煤外运的途径是什么?(思考)6、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山西省总结出来哪些有效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措施?(思考)7、近年来,山西小煤窑遍地开花,土法炼焦,炼铁随处可见,这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思考)8、山西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思考)9、对于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你认为其合理性是什么?其不利影响又是什么?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1、地理背景地理位置特殊,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不稳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人类不合理开发,生态破坏严重,灾害增多(1)脆弱的生态环境环境破坏后,恢复困难(2)尖锐的人地矛盾:人口增长快,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大,生态和经济恶性循环2、水土流失的形成(1)自然原因①②(2)人为原因③④⑤3、水土流失的危害4、水土流失的治理(1)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2)关键:保持水土(3)治理的模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4)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5)综合治理措施:(思考)10、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有何不同?。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第三章 华北平原复习学案(1)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 第三章 华北平原复习学案(1)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第三章华北平原导学案(1)【考点分析】1、了解华北平原的范围和概况2、了解华北平原的主要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区域图形认识定位】(课前预习)【知识体系】(课后总结)第一课时【考点知识梳理】一、华北平原的区域特征1、地理位置和范围纬度 N— N(属于带)经纬度位置位置经度 E— E海陆位置:华北东部,东临海和海自然范围:北起,南到,西起,东到海滨范围政区范围:、、、的全部和苏、皖北部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以为主,地势,①特征:海拔多在米以下地势高低②地貌及成因西部:缓斜平原—山前洪积、冲积物沉积而成(冲积扇)中部:冲积低平原(主体)—各河冲积物沉积而成东部:滨海平原成因:由于地壳不断,黄、淮、海河不断从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大量黄土堆积而形成(典型的地貌)(2)气候①类型:气候②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属暖温带地区,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集中于7、8月之间;春季干旱多风沙。

③气象灾害:旱涝、风沙、寒潮(3)河流①主要河流:黄河、海河、淮河、京杭运河等流量←流经半湿润地区,降水少;水文季节变化←降水变率大,集中于②水文特征及成因汛期短,集中于夏季←雨季短含沙量←流经或发源于,严重有结冰期←冬季气温在以下黄河在山东境内有现象(4)植被:(5)土壤:黄土或黄棕壤,富含Ca、P、K,偏碱性(6)资源煤→开滦、峰峰(河北);兖州(山东);(河南);徐州(江苏)铁矿→迁安(河北)矿产资源丰富石油→(河北);(河南);(山东)黄金→(山东)海盐→盐场(拓展)黄河凌汛问题(1)现象:河流在水文上冰坝阻塞水流时水位升高的现象(2)成因:①发生地区:最冷月月均温低于0℃;②发生河段:黄河凌汛在上游河套一段(宁夏、内蒙古)和下游山东境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即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的河段;③发生季节:初冬河水开始封冻,或初春河水开始解冻的季节;④现象:纬度较高处水面封冻,纬度较低处的水流,携带冰块不断涌来,冰块堆积成冰坝且越积越高,阻塞水流,抬高水位。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一地理 气候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一地理 气候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一地理学案:2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形成因素⑤人类活动人类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和大气成份等影响气候上述因素可概括为三大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②大气环流-纬度因素+海陆因素③下垫面-地面状况(离海远近、地形、景观、洋流等)2、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决定了各纬度温度,形成了“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依次形成:热带、亚热带、温带、亚赛带、寒带气候。

(2)大气环流-纬度因素+海陆因素③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④气压带与风带及其移动规律:⑤季风环流(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对流层)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①海洋和陆地-距海远近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在同纬度上由项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气温气温日较差大小气温年较差大小最高气温月7月(北半球),1月(南半球)8月(北半球),2月(南半球)最低气温月1月(北半球),7月(南半球)2月(北半球),8月(南半球)②平原和山地或盆地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高大的地形区都成为局部的低温区,相反盆地形成局部高温区。

③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稀少。

例如,喜马拉雅山南侧的乞拉朋齐因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而成为世界“雨极”.其北侧因位于背风坡而少雨。

④裸地和植被覆盖地(景观)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

例如南极大陆出现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就与南极冰雪的强反射率有关。

⑤暖流与寒流洋流能促进高、低纬度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

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沿岸暖流有巨大的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沿岸寒流起了一定的影响。

(4)人类活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改变大气成分(例如CO2浓度的升高)和水汽含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例如平整土地)和生物学特性(退耕还林、滥伐森林),都可对气候产生影响。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极地导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极地导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学案:极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洲的位置及自然环境特点;理解人类对北极地区和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北极地区环境的意义。

2.运用自然地理原理分析北极地区和南极洲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

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区域分析法分析一个区域或国家的地理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重点:北极地区和南极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成因,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北极环境的意义教法:【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法】自主学习:、远东部分)、)☆极地科考——北极黄河站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北极科考将围绕全球变化及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

南极洲[读图识记]1.南极圈;2.周围的海峡、大陆;3.长城站、中山站课外探究:1、南极洲的位置特点如何?2、南极洲的地形有何特点?3、南极洲的气候有何特点?其成因是什么?4、南极洲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5、说说南极洲的科学考察时间和价值。

6、当我国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我国中山站和长城站的时间是多少?他们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学生自主学习:A.从南极半岛南端到南极点 B.从南极点到东方站C.从东方站到和平站 D.从南极半岛南端到和平站2、当考察队员抵达南极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A.武汉白昼接近一年中最短 B.亚洲高压一年中最强C.南极大陆的风一年中最猛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一年中最快3、南极考察队员在考察过程中看到最多的鸟类动物是( )A.企鹅 B.鸵鸟 C蜂鸟 D.巨嘴鸟4.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们留下无情的冻伤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上任何一个人,无法求援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5.我国两个南极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在(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6、(双选)南极大陆周围附近海域( )。

第三单元期末复习学案.doc

第三单元期末复习学案.doc

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学案一、复习要求:复习“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时要求:1、对照黄土高原图记住:黄土高原的范围、地势特点、地貌特征及成因、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那些方面?4、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复习“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时要求:1、对照“鲁尔区图”,分析德国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那些?对照鲁尔区的例子,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鲁尔区整顿传统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4、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主要措施如下: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

)复习“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时要求:1、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3、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有哪些?A、流域广、水量大B、径流稳定:年径流量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C、流经地区多流径三大经济地带、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4、分析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各自的优缺点5、简述南水北调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积极意义、(以东线为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6、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1)工程量最小,可调水量最大;(2)华北地区缺水状况最为严重;三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沿线缺水城市最多(3)、沿线地区工农业发达,为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一地理 1.3地球运动第二课时学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一地理 1.3地球运动第二课时学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一地理学案:1.3地球运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2.掌握时间的有关计算,能正确地判断晨昏线。

(一)自主学习1.昼夜现象的产生原因?2.昼夜交替的产生原因,周期,意义?3.地方时的产生和计算4.如何划分时区? 什么是区时,如何计算5.日界线的概念、特点6.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二)小组合作学习一、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成因昼夜现象成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特别提示: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昼夜交替成因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交替周期是1个太阳日(24小时)2.昼夜的分界线——晨昏线⑴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

⑵晨昏线的特点:①晨昏圈是过地心的大圆,与赤道始终相交且平分;②在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直射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º;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④晨昏圈在春秋分日与某一经线圈重合,在夏至和冬至日与极圈相切;⑤自东向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课堂训练评价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B线为_______线,NA的地方时是_____点;BC线为_______线,NC的地方时是_____点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

班级 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 …………………………………………………………………………………………………㈡产生时差1.产生原因:地球自转2.地方时计算:(1)原理: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时间数越大)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高三地理 第三四单元复习复习教案 必修

高三地理 第三四单元复习复习教案 必修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鲁尔区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和解决的策略.3、掌握南水北调工程三条方案的道路及优缺点,分析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势及其社会经济开展状况,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及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5、认识东北自然环境特征,尤其是土地资源特征.6、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才能。

2.学会根据可持续开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开展问题,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2、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4、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源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导入新课二、质疑讨论〔一〕水土流失危害及其原因、主要方法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者者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原因: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二〕鲁尔区的区位特征及鲁尔区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主要策略区位特征〔1〕地理位置:德国西北部,利珀河与鲁尔河之间,欧洲十字路口,东西欧往来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2)交通: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且通往荷兰鹿特丹港口,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兴隆,便于区内区外联络。

【精品】XX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华北区专项复习教案

【精品】XX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华北区专项复习教案

X X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华北区专项复习教案XX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华北区专项复习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XX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地理专题10 华北区主要内容:第一节地理概况第二节首都经济圈第三节水资源问题第四节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教学重点阐明华北区的地理特征和人口、资源与经济状况。

阐明首都经济圈及其经济布局的特征和发展前景。

提出华北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和开发对策。

阐述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与治理的成就。

第一节地理概况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2市及河北、山东、河南3省,共辖506个县(市、区),总面积53.56×104km2,总人口2.82亿。

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北、西北、东南和中南的中央枢纽,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主体部分。

本区地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又是首都北京所在地,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中国北方经济重心。

水资源短缺是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一、自然地理基础华北北西南三面环绕的山地屏障;东部有山东丘陵;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则由山麓至滨海形成三大平原地带:①山前洪积-冲积平原;②冲积平原;③滨海平原。

华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季。

≥10℃积温4000~4800℃,由北向南、由高地向低地逐渐增加,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广大的平原地貌与雨热同季的气候,为本区提供了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但地表排水不畅、盐土广布以及春旱夏涝,是本区形成旱、涝灾害、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华北区是中国农业发达而且农业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二、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一)土地覆盖主要自然植被及土壤的地带模式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

此外,河南南部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地带,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地为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带。

河北坝上地区则为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

在数千年开垦过程中,广大平原的自然植被已被人工作物所取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知识梳理】
3、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①发展条件
(地形)
有利(气候)
(土壤)
自然条件
水源不足→旱作为主
不利春旱严重,风沙大,
盐碱地多
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生态问题、、。

②生产特点
A以为主
B农作物
C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率有所提高
D订单农业不断发展
E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
③农作物
粮食作物:冬小麦(秋播夏收)、玉米、高粱
经济作物:棉花、花生、芝麻、
温带水果:苹果、梨
④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合作探究】3)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原因及解决措施?
4)华北平原地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分析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和措施?
6)分析华北平原盐碱化的原因及措施
春秋返盐←降水少,蒸发旺盛
(拓展)水盐运动的时空变化规律夏季淋盐←降水多,表层脱盐
冬季稳定←气温低,蒸发弱,降水少
【实例展示】(例2)根据图回答问题。

(2006年重庆卷39)
(1)填空:图中A是_______水利枢纽。

B区域的油料作物主要是_______。

影响C所在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C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课内练习】读黄淮海平原某地蒸发量与降水量差值季节变化曲线图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代表蒸发量与降水量差值季节变化的是曲
线,代表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的是
曲线。

(2)曲线A在月份左右达最大值,原因是
由于此季节该地区易出现 (天气现象)。

(3)曲线A和B在月份左右均达最小值,
原因是。

(4)分析图中A、B两曲线走势可知,两曲线间
大致呈正相关、负相关)关系。

(5)改良盐碱化土地的关键是()
A.只能排水,不能灌水 B.只能灌水,不
能排水 C.使土体脱盐 D.使土体返盐
【课后巩固—一日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