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风俗调查研究
湖北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湖北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一、调查过程于2013年7月7日至9日,在恩施州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民众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开展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此次调研,课题组发放“关于湖北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的调查问卷”共360份,其中有效问卷356份,调查人群涉及到恩施州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尽力使调查结果精确而有价值。
1、历史信仰及文化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1%的人说土家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是从唐朝开始的,20%说是北宋,另外34%的人不知道(图1);对于土家族人的信仰(对神的敬仰),1%的人很了解,1%的了解,42%的不是很了解,还有56%的人不知道(图2);有关土家族诗歌(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着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
)所孕育的文化知识,16%的人认为说的是喝油茶汤、51%的人认为是拜茶、23%的人认为是咂酒、10%的人不了解(图3)。
以上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恩施人民对于传统的历史、信仰及诗歌文化内容,多数人都能够正确选出相应的选项,懂得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历史信仰和诗歌本来就是传统封闭式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是特定民族、地区、环境或特定行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需求。
对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特定的人群来说,那些风俗习惯都是他们世世代代必不可少的文化内容。
历史和传统的民俗文化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流传于民间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及民族信仰活动,都是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艺术内涵和历史意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推动作用。
2、土家族的刺绣编织及儿女婚姻状况恩施是一个文化丰富、乡土风俗多样化的地区,课题组调查了土家族“儿女会”的日子(一般在农历7月12日),结果是:38%认为只有未婚女子可以上街赶场;43%认为只有青年男女可以上街赶场;1%认为无论婚否的男女老少都可以上街赶场;18%的人不清楚。
如图4。
有关哪种土家族手工刺绣走出国门?78%的人选择西兰卡普,22%的人选择绣荷包,无人选择针织内衣和枕头秀(图5);土家族人的哭嫁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婚姻习俗,对于其本质,课题组进行了调查,87%的人认为是对父母的思念,10%的人认为是结婚女子对出嫁的迎接(图6)。
民族民间节日习俗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题目(小一号字,华文新魏)——副标题(三号,楷体)姓名学号院系(部所)专业任课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民族民间节日的调查摘要:土家族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和习俗。
这些节日习俗反映了土家族人的传统习俗、道德风尚、思想情操、宗教观念等等。
透过它,可以探索到土家族文化的渊源,感受到千百年来土家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土家族人民对亲戚朋友及一切和睦相处者的纯朴感情。
关键词:恩施湘西土家节日过年一、节日空间土家族有过年、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主要节日其中过年是土家族的最大节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较其他节日隆重得多,持续的时间也最长。
土家族过年,有过小年和大年之分。
小年过的是腊月二十三;大年要比汉族提前一天,即月大是腊月二十九,月小是腊月二十八。
有的地方叫“过赶年”。
土家族过年不但在时间上有其独特之处,而年事活动持续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多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也是少见的。
一进入腊月,土家族人便忙于打粑粑,做团馓,节日气氛笼罩土家族村村寨寨,一直到来年正月十五日堂屋中撤下祭祀围帐,摆手锣鼓收场,整个年事活动才告结束。
四月八是土家族又一大节。
有的《县志》记载:“土人以四月八日为大节。
作粢宰猪,掺糯米燕之。
享先祖毕,环坐啖之,兼食客。
”四月八,有的过四月十八,有的过四月初八。
过四月八这天,土家山寨杀猪宰羊,打粑粑,亲朋戚友均被请来过节,十分隆重。
六月六这个节日,土家族人过得也很隆重。
过节这天,不仅家家户户备办酒肉、做豆腐,请来亲戚朋友,共度节日。
而且,还要举行祭祀祖先为主的摆手舞活动,锣鼓齐鸣,火炮连天,土家族山寨一片欢腾。
土家族人过七月半,和客家不同,不是过七月十五,而是过七月十四。
过七月半,主要是祭祀,也叫“赶云南大会”。
这些节日主要流行于湖南湘西、湖北恩施等地的土家族聚居区。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矿藏、自然遗迹、野生动植物资源,而且当地政府部门很重视生态环境的维护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当地政府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招商引资。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土家族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的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等地。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土家族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家族的生活、文化和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土家族的历史与传统土家族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土家族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
土家族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善于利用山水资源,发展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技艺。
三、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土家族的生活方式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
他们居住在山区,依靠农耕为生。
土家族人民勤劳朴实,他们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并饲养家禽家畜。
土家族人民重视家庭和睦,尊重长辈,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此外,土家族还保留了许多独特的节日和习俗,如“赶山会”、“送亲会”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
四、土家族的文化特色土家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
他们以歌舞、乐器演奏和民间艺术为代表的文化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土家族的歌舞表演充满激情和活力,歌曲中融入了对自然、家庭和爱情的赞美。
土家族的乐器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如三弦、芦笙等。
此外,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以“吊脚楼”为代表,其建筑形式既能适应山区的地理环境,又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五、土家族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使土家族的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提高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为土家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这为土家族人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六、土家族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土家族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传承的土壤,年轻一代对土家族的认同感下降,这给土家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困难。
土族调研报告
土族调研报告土族调研报告一、引言土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及其周边地区。
土族以独特的文化及传统闻名于世。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土族的生活现状、文化传承和发展状况,以及土族面临的挑战和需求。
二、调研方法1. 调研地点:本次调研选择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附近的土族聚居地。
2. 调研对象:调研对象包括土族居民、土族文化传承者、土族企业家等。
3. 调研内容: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土族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职业分布、教育状况等。
三、调研结果1. 文化传承: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传统的服饰、音乐、舞蹈等。
然而,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土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许多年轻一代对土族的文化传统缺乏了解和兴趣,这使得土族的文化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族的经济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
然而,由于土族聚居地多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土族的发展机会和资源获取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由于土族人口数量较少,土族的经济实力较弱,很多土族企业面临着规模和品牌建设的挑战。
3. 教育状况:土族的教育普及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方面。
许多土族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完成高等教育。
此外,缺乏土族文化元素的教育让土族青年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下降。
四、调研总结1. 保护传统文化:为了保护土族的传统文化,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通过加强学校课程设置、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激发土族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发展经济:土族应加强与外部资源的对接,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外部投资引入,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提升土族的经济实力。
同时,也应加强土族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建设,提高竞争力。
3. 教育改革:政府应加大对土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确保土族学生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
教材内容应加入土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土族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土家族民族文化调研报告
土家族民族文化调研报告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和贵州等地。
土家族民族文化是土家族人民的宝贵财富,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建筑艺术、服饰风格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以下是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的调研报告。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家族人民崇尚和平、勤劳、团结和友爱,在村落中形成了一种互助互爱的社会习俗。
例如,他们在重大节日和喜庆日子里举办集市,集中举行各种文体活动,人们相互赠送礼物,互相祝福,以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和祝福。
此外,土家族人民还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行为,他们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将一切可用之物变废为宝。
这种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在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是土家族民族文化中的重要艺术表达形式。
土家族人民居住在以竹木为骨架和草坯为墙体的房屋里,这种房屋结构既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土家族的民居建筑主要以木材和石料为建筑材料,房屋屋顶多为深色瓦片,墙体多为白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土家族的民居建筑不仅注重舒适度,还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家庭的重视。
土家族的服饰风格是土家族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方面。
土家族人民喜欢穿着彩色的衣服,女性常常是亮丽多彩的风格,男性则以深色为主。
土家族的服饰上经常绣有吉祥图案和寓意深远的纹章,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幸福和繁荣的向往。
在节日和重大场合,土家族人民还穿上传统的盛装,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对土家族文化的自豪感。
总之,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支。
土家族人民通过代代相传,保持和发扬了土家族民族文化,使其独特性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只有这样,才能使土家族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作出贡献。
土家风俗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一、引言土家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居在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区,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
土家族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传统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也为世界民族文化的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本文旨在总结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以期为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提供参考。
二、土家族概况1. 民族起源与分布土家族起源于古代巴人,后逐渐与汉族、苗族等民族融合,形成今天独特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处的武陵山区。
2. 语言与文字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人通用汉语。
目前,只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3. 宗教信仰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他们崇拜自然,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崇拜动植物,如牛、羊、狗等;崇拜图腾,如鹰、白虎等。
特别是以白虎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庙,立有白虎神位,经常祭祀。
三、土家族风俗习惯1. 服饰土家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男子通常包头巾,穿对襟短衫收腰裤,白布裹围脚穿草鞋。
女子则盘发,穿短裙绣花鞋。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胸前钩花,袖口和衣襟上饰以小条花边。
已婚妇女袖口较大,便于哺乳。
2. 饮食土家族饮食以酸辣为主,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
其他特色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土家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村寨中,房屋多为吊脚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4. 节日与习俗(1)摆手节: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
节日期间,土家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2)赶仗:土家族的一种狩猎活动,通常在集体劳动中举行。
人们围山打猎,收获颇丰。
(3)哭嫁:土家族女子出嫁时,要跳花鼓子哭嫁。
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亲人的依依不舍。
(4)丧葬:土家族丧葬习俗独特。
恩施土家族婚俗探索——以湖北恩施巴东县A村为例
【稽古】The Archaic to NowA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江北地区,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389户,1389人,劳动力867个,绝大多数是土家族,占总人口的55%以上。
该地土家族婚姻习俗浓厚,如婚嫁中相八字、拦车马等习俗颇具少数民族特色。
1 婚前流程鄂西土家族婚姻习俗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巴东地处渝鄂交界地带,当地民族类型以土家族和汉族为主,长期的民族交往与文化碰撞,使当地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改土归流后民族文化大量流失,仅留下为数不多的珍贵文化习俗,其一便是土家族的婚俗文化。
这种文化习俗也因其纷繁多彩、乡风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推崇。
土家族的婚前流程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起媒。
人类婚姻习俗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大体经历了群婚和个体婚两大历史阶段。
其中婚姻中介人这一角色随着一夫一妻制的出现而产生。
婚姻中介人即媒人,也有“月老”“红娘”等称谓。
改土归流之后,国家层面的有官府文告规定“百姓男女年纪相当,又无亲属制服,而男女父母情愿接姻者,必先央媒妁,通知明白……一有不愿,即止”(《鹤峰州志》乾隆版)。
在民间,“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由此看出媒人在当时几乎成人们缔结婚姻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男孩到了适婚年龄(十八岁),如若爱慕某家姑娘,则会告知父母,其后男方父母会提着礼品去请媒人,向媒人讲明来意并说明家庭情况,以便媒人去女方家时更好地介绍本家或根据实际条件帮忙物色门当户对的女孩。
第二步,提亲。
提亲俗称“讨口气”,古时称为“纳彩”。
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女方父母一般是不会收礼的,这主要是考虑对男方不了解及怕引来闲话的因素。
因此,女方一般会使用一些推脱的话,如“需同女儿商量商量,要她欢喜”“让你这穿针引线、添福添寿的媒人多走路了”,有的甚至说:“田是私田,女(雨)是众女(雨),我们还需同家族商量商量。
”媒人会利用这次机会大致将男方家庭情况与女方父母进行交谈。
酉水土家族丧葬习俗调查
(白纸 )
4.法 坛对 面神 灯 处 为木 椅 搭 成 ,神 灯 两旁 竖
写 的对联 是 :
打绕 棺 :“ 打绕 棺 ”有 的地 方 叫 “ 花 ”或 “ 穿 串 花” 。因为 “ 花 ”是 “ 棺 ”活动 的高 潮 ,所 以有 穿 绕 的人就 直 接称 作 “ 花 ”了 。“ 绕棺 ”一 般 在亡人 穿 打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 13 2 1 )0— o8 — 0 0 3 32( 0 0 1 o 2 5
关键词 :酉水 ;丧 葬;调查
中 图分 类 号 :K 9 . 8 22 2
19 年 9月 ,我 随 《 97 渝东 南土 家风 情 》摄 制 组 地 一 些 熟 悉 和 多 次 参 与 丧 葬 活 动 的人 员 进 行 了访 去 酉水 河 畔和石 柱 摄制 土家 风 情 时 ,对 两 地土 家族 谈 。 的丧 葬 习俗进 行 了调查 。 丧 葬习俗 ,以作为 与 2 纪 5 0世 0年代 丧 葬 习俗 比较 研究 的基 础资 料 。
5.莲 台是 一 高方 桌 ,上 面 有一 莲 台 , 台上点 主要 程 序 为 :
灯 , 吊一盏能旋转的五色莲花灯 , 下 灯下有一大盆 , 开 堂 :开堂 又称 “ 排鼓 ” 打 闹 台” 放 、“ ,即打 开 盆 内盛水 半 盆 ,水 中有一 用 五色 纸做 的波折 船 。 场锣鼓 。 6.道 士所 穿 法 衣 是 红 色长 袍 ,头 戴凤 冠 ,冠 请神 : 请神时需 “ 上表” 女子是上 “ ( 目连表” , ) 上有 五 福 官 图 ,图上 绘 的是 :释迦 牟尼 、弥勒 佛 、 上 表是 请 求神 灵 的宽 恕和 敕免 。 文殊 普 贤 。 开 孝 :给前 来 吊念 ( 吊唁 )的亲 人发 孝 帕 , 即
土家风情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
土家风情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土家族的风情文化,包括其特色民俗、传统饮食、服饰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以深入了解土家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
二、调查方法1. 实地调研:我们深入土家族聚居的地区,参观了传统土家民居、土家族音乐舞蹈表演等,以感受并了解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
2. 采访调查:我们与土家族长者、文化专家、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听取他们的故事、见解和意见。
3. 文献资料查阅: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了解土家族的历史、起源、文化遗产等。
三、调查结果1. 特色民俗土家族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
其中包括赶山会、摆手舞、踩高跷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富有娱乐性,更是土家人向着幸福生活发展的象征。
2. 传统饮食土家族的传统饮食以农产品为主,注重用新鲜食材制作美味佳肴。
口味多样,包括酸辣口味、香辣口味等。
土家人还喜欢烤肉、吃腌笃鲜、喝土家米酒等。
3. 服饰习俗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以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绣有精美的花纹。
土家女性在重要场合会佩戴银饰,如银锁子、银项链等,这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4. 宗教信仰土家族的主要宗教信仰为土地崇拜、拜神、拜祖先等。
土家人相信自然界的神灵具有保护人类的力量,因此会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
四、调查心得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土家族的风情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与土家族长者和专家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待自己的文化底蕴充满自豪和热爱,让我们深受感动。
然而,我们也发现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些困境。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土家族的年轻一代逐渐远离传统文化,导致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逐渐衰落。
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家族特色文化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相关文化活动、培训班等方式,鼓励土家族年轻人更加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同时,我们也呼吁媒体和旅游业界加大对土家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了解、感受土家族的风情。
这样不仅能促进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能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于土家族民族调查报告
关于土家族民族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土家族民族调查报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09°10′至东经110°23′、北纬27°44′至北纬29°38′之间。
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东北连张家界市,东南接怀化市,西与贵州省的铜仁重庆市的秀山接壤,西北连湖北省的鄂西自治州。
全州总面积为15486平方千米,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
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辖7县1市,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8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
长期以来,土家苗汉等各民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建设着美丽的家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大约有八大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祭祖仪式类, 包括土家族舍巴日(摆手活动), 原始舞戏茅古斯, 梯玛跳神、跳马, 苗族的椎牛、椎猪、接龙、跳香等。
二是民族习俗类, 如生产习俗、婚丧习俗、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习俗等。
三是民族史诗类, 如土家族、苗族迁徙史诗。
四是民族舞蹈类, 如苗族鼓舞、接龙舞、司刀舞、绺巾舞等, 土家族摆手舞、铜铃舞等。
五是稀有剧种类, 如苗戏、傩戏、蚩尤戏、辰河高腔戏。
六是民族音乐类, 如苗族巫腔、高腔、平腔、叭谷腔;土家族梯玛调、坡头腔、打镏子、咚咚奎等。
七是民间文学类, 如土家族、苗族的神话、故事、传说、情歌等。
八是民间工艺类, 如泸溪县踏虎乡的凿花、凤凰县沱江镇的扎染等。
湘西自治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凝聚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着他们绚烂的民族文化意识。
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文旅游资源1.中国南方长城又称湘西苗疆边墙,位于凤凰县城内,环记700余里,包苗寨2000处,共建迅堡、屯卡、碉楼、哨台、炮台、关厢、关门1175座,交织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军事防御体系。
土家族传统民俗与习俗研究
土家族传统民俗与习俗研究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统民俗与习俗,这些民俗无论是在结婚、葬礼还是在节日庆典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土家族传统民俗和习俗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土家族的文化传统。
一、婚俗婚姻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土家族而言,婚姻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土家族的婚俗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其中包括婚礼仪式、嫁妆习俗等。
1. 婚礼仪式土家族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迎亲、订婚、求婚等环节。
在迎亲的环节中,新娘会穿上传统土家族的婚服,并由新郎一家去接新娘。
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亲友们会一起唱歌跳舞,以祝福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2. 嫁妆习俗土家族的嫁妆习俗也十分独特。
新娘家会准备一些礼金、衣物和家具等送给新郎家。
这些嫁妆物品通常都经过精心准备,代表着新娘家对新娘的爱护和祝福。
二、葬礼习俗土家族的葬礼习俗也有着浓厚的民俗色彩。
在传统土家族中,葬礼并不是一次悲痛的仪式,而是一种表达对逝者尊重和怀念的方式。
土家族的葬礼通常分为几个步骤,包括告别仪式、火化、跳坟舞等。
1. 告别仪式土家族的告别仪式通常会持续几天,亲友们会聚集在一起送别逝者。
在仪式中,亲友们会穿上传统的白色葬礼服,举行祭拜和祈福的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与怀念。
2. 火化火化是土家族葬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火化的时候,亲友们会齐声高歌,并在火化的过程中跳坟舞,以祈福逝者能够安息。
三、节日庆典习俗土家族的节日庆典也是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这些庆典活动丰富多彩,极具观赏性。
1. 清明节清明节是土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的日子。
在清明节期间,土家族人会扫墓祭祖,并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祈福活动,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2. 彝族年彝族年是土家族的农历年,也是土家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彝族年期间,土家族人民会进行祭祀、舞蹈和民俗表演等庆祝活动,一起度过欢乐祥和的时光。
总结:通过对土家族传统民俗和习俗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土家族有着独特、丰富的文化传统。
石柱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
石柱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在我国湘西、鄂西一带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兄弟民族,这就是土家族。
土家族有着悠久的文化风俗和历史底蕴。
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土家族悠远民俗文化。
为了解大家对这些民俗的了解情况,我们做了调查:
家乡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如下:
从这张表可以看出土家人对土家民俗所知甚少,大多土家人近乎汉化,土家族的民俗了解程度在下降。
人们的民俗常识在下降,文化知识还远不够。
对此,我们对人们对土家民俗持有的态度进行调查整理:
家乡人对土家民俗的态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们虽然对民俗的了解甚少,但是对民俗文化态度还是可观的,作为土家族人,还是希望土家族文化发扬传承!
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为土家族人和中华民族大家族的一员:我们学生学习土家族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心.自豪感.我们搜集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民族涵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使土家文化与中学生语文教育接轨,作为学生的课文课程的必要补充,传承并弘扬我土家灿烂的民族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心.自豪心.。
关于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与初步分析
关于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与初步分析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不同于国家制定法的另一种社会规范的文化传统,是法学和法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尤其是文化人类学、法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研究兴起,使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尤显重要。
本文拟对土家族习惯法这一至今尚无任何人涉足的领域进行研究[1],希望能有助于开展民族习惯法研究。
一、土家族地区存在土家族习惯法在湘、鄂、渝、黔边区生活的土家族社会中,存在着土家族习惯法,有着自身的内涵和特征。
(一)土家族习惯法的形成习惯法,是维持和调整某一社会组织或群体及成员之间关系的习惯约束力量,是由该组织或群体的成员出于维护生产和生活需要而约定俗成,适用一定区域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2]。
习惯法的强制性可以由政治权力实施,但更多的是由一定的区域的社会人群默认的社会约束力来实施,后者或因国家认可和未明确表示不认可而合法,或因社会授权而合法。
从现今搜集到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习惯法的资料看,一些习惯法规范具有相当约束力,有的是由群众共同制定的条例,有的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也有不言而喻、自然形成的。
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人民,在古代山地资源的使用规矩是谁先来占有就归谁,后来者则另觅场地,这是民间一般使用的先来后到的原则,先来者优先,后来者不能抢占先来者的所得。
这是土家族人民习惯遵守的,这就是占有、使用山地的习惯法,谁也无法例外。
由于土家族人民习惯地遵守着,就成了一种习惯法。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
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变成了法律”[3]。
而土家族人关于对偷盗的防止与惩治方法,则是后来集体议定的。
从远古以来,武陵山区土家族村寨,民风淳朴,昼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后来出现了偷窃盗取的事,日趋严重后,原先没有防止、惩治偷盗的习惯法,这时在群众的要求下,头人或首领便召集群众会议,共同讨论拟定出防止偷盗、惩治偷盗犯的条例。
湖北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湖北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近年来,州城民族文化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三有”。
1、民族文化保护有阵地。
目前,州城民族文化保护主要有三大阵地。
一大阵地是文化馆、博物馆和非遗保护中心等文化场所。
州、市文化馆,州博物馆、施南府民俗博物馆,市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以及部分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等文化场所,分别以保护民族文艺、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方式,既能发挥专业人才的主动性,又能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二大阵地是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通过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恩施土司城、恩施女儿城、恩施柳州城等旅游景点客观上成为州城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阵地,分别以保护土司文化、民俗文化、覃氏家族文化为主题。
实践证明,二者的深度融合是切实增强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大阵地是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军营等公共场所。
近两年,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为契机,州城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使这些公共场所都成为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场所。
2、民族文化保护有成果。
近年来,州城民族文化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恩施土司城、恩施州博物馆、施南府民俗博物馆收藏、陈列了大批民族文物,通过静态保护的方式保存了反映全州少数民族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二是以民族歌舞、民族工艺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通过动态保护的方式将《龙船调》《黄四姐》和摆手舞、打莲湘等打造成州城具有民族特色的广场文化。
三是精心打造了《武陵绝响》《黄四姐》等民族歌舞剧目,将民族文化搬上了舞台。
四是陆续开发了西兰卡普、刺绣、雕刻、编织等民族工艺品,将民族文化融入实物。
五是组织出版了《土家族研究丛书》《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恩施州民间文化丛书》和县市《民族民间文化丛书》,将民族文化载入书籍。
六是组织拍摄了《神话恩施》《四季清江》等电视专题片,录制了《恩施州民间艺术·传统舞蹈系列》《恩施州原生态演唱民歌精选》等DVD,使民族文化录入了影像。
民风民俗调研报告
民风民俗调研报告民风民俗调研报告根据我们团队进行的民风民俗调研和实地考察,现将结果向您汇报如下。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研目的是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探寻其中的特色和传承情况。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二、民俗节庆活动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当地民俗节庆活动非常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春节庆祝活动。
春节期间,民间舞龙舞狮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而灯谜猜谜和拜年成为了人们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
此外,端午节的粽子制作和赛龙舟等活动,中秋节的赏月和吃月饼等,也是当地人热衷参与的节庆活动。
三、民俗风情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地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俗风情。
例如,婚礼仪式上的传统习俗,新娘需要穿红色的喜袍、戴着花环,伴吃着喜酒等。
又如,丰收的庆祝活动上人们会举行土地祭祀仪式,感谢大地的赐予。
这些传统的习俗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乡土文化,更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敬畏和尊重。
四、民间艺术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地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例如,木偶戏是当地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通过木偶的表演,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另外,还有皮影戏、川剧等,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五、传承状况和挑战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民俗传承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进步和快速发展,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逐渐减少,尤其是一些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同时,一些民间艺术也因为传承人日渐减少而面临失传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鼓励年轻人主动参与到民俗传承中,保护好我们独有的乡土文化。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民风民俗调研,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我们也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当地的民俗传承和乡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恩施州土家族习俗调查报告
恩施州土家族习俗调查报告恩施州土家族习俗调查报告学院:税务学院班级:注册税务师2011级姓名:谭若讷目录土家族风俗 (1)目录 (2)正文 (3)一、土家族历史 (3)二、土家族文化 (3)白虎崇拜 (3)民歌 (3)“毛古斯”舞 (4)“西兰卡普” (4)女儿会 (4)冬科喹 (5)薅草锣鼓 (5)南剧 (6)跳丧舞 (6)三、土家族婚俗 (7)四、土家族宗教 (7)五、土家族习俗 (7)六、土家族禁忌 (7)七、土家族习俗调查问卷 (8)八、问卷结果分析 (11)九、土家族传统习俗变迁衰落的正负影响 (12)十、对土家族传统习俗开发于保护的几点建议 (13)正文一、土家族历史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
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起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重庆西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为其主要聚居区。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土家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郡县制时期(秦至隋)——羁縻州县制时期(唐宋时期)——土司制度时期(元明至清初)——改土归流时期(清代中晚)。
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
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
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野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
二、土家族文化白虎崇拜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可见白虎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故老相传,土家五姓部落首领巴务——廪君带领族人乘船到达盐阳,杀死邪恶的盐水女神,让族人在此安居乐业。
廪君去世后,灵魂化为白虎升天。
此后土家族奉白虎为祖神,家家都需常年供奉。
除了虔诚的宗教式敬祭,白虎的影子出现在土家族生活的每一个地方。
土家族民间工艺的研究背景
土家族民间工艺的研究背景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均有分布。
土家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山区,发展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土家族的民间工艺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对土家族民间工艺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研究土家族民间工艺的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多样性的研究需求:土家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语言、宗教、习俗和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特点。
研究土家族的民间工艺,可以在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文化的同时,丰富我们对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知。
2.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土家族的民间工艺代表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日益丧失和消亡的危险。
研究土家族民间工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土家族的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经济发展的推动:土家族的民间工艺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经济价值。
通过研究土家族民间工艺,可以推动土家族民间工艺的产业化发展,提高土家族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4.人文学科的研究需求:研究土家族民间工艺是人文学科研究的一部分,可以拓宽研究领域和视野,促进学术创新和学科交叉。
研究土家族民间工艺可以从艺术、文化、历史、人类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家族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研究土家族民间工艺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土家族民间工艺,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研究土家族民间工艺还可以推动土家族民间工艺的产业化发展,改善土家族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应该加强对土家族民间工艺的研究,并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以实现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土家族风俗调查研究
土家族风俗调查研究摘要:土家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经过代代传承,成为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家族一些独特的风俗文化出现失真失落现象,我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开发土家族有意义的传统风俗文化,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土家族风俗调查研究目录一.绪论 (3)1.1土家族历史 (3)1.2土家族文化 (3)1.2.3跳丧舞 (4)二.土家族婚嫁风俗 (5)三.土家族宗教风俗 (5)四.土家族风俗禁忌 (6)五.土家族风俗文化调查研究 (6)六.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9)七.对土家族传统风俗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9)八.结语 (10)参考文献 (10)一.绪论1.1土家族历史土家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从秦朝至隋朝时期,土家族的发展被称为郡县制时期,到唐宋时期被称为羁縻州县制时期,发展到元明时,被称为土司制时代,一直到清朝初期,又被重新定义为改土归流时期。
土家族在历史上曾一度存在于人们的偏见中,这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等分不开,在人们对他们的称谓上可见一斑,如“白虎夷”“巴郡蛮”等。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土家族没有确定族称,一直到大批汉族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人们为了区分两个不同的种族,才有了土家族这个称谓。
并于1956年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土家族才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在中国56个民族中,土家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两千多年前出现于湘西、鄂西一代,在漫长的岁月里,土家族用其独特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1.2土家族文化1.2.1白虎崇拜众所周知,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这是什么原因呢?相传,很早以前,土家族五姓部落首领巴务被推举为酋长,即廪君,他带领部落成员到达盐阳杀死了凶残的盐水女神,拯救了人民,让人们得以安居乐业,深受人们爱戴。
后来,廪君死后,其灵魂化作白虎升天,从此,人们奉白虎为祖神,世世代代尊敬供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风俗调查研究摘要:土家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经过代代传承,成为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家族一些独特的风俗文化出现失真失落现象,我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开发土家族有意义的传统风俗文化,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土家族风俗调查研究目录一.绪论 (3)1.1土家族历史 (3)1.2土家族文化 (3)1.2.3跳丧舞 (4)二.土家族婚嫁风俗 (5)三.土家族宗教风俗 (5)四.土家族风俗禁忌 (6)五.土家族风俗文化调查研究 (6)六.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9)七.对土家族传统风俗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9)八.结语 (10)参考文献 (10)一.绪论1.1土家族历史土家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从秦朝至隋朝时期,土家族的发展被称为郡县制时期,到唐宋时期被称为羁縻州县制时期,发展到元明时,被称为土司制时代,一直到清朝初期,又被重新定义为改土归流时期。
土家族在历史上曾一度存在于人们的偏见中,这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等分不开,在人们对他们的称谓上可见一斑,如“白虎夷”“巴郡蛮”等。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土家族没有确定族称,一直到大批汉族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人们为了区分两个不同的种族,才有了土家族这个称谓。
并于1956年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土家族才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在中国56个民族中,土家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两千多年前出现于湘西、鄂西一代,在漫长的岁月里,土家族用其独特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1.2土家族文化1.2.1白虎崇拜众所周知,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这是什么原因呢?相传,很早以前,土家族五姓部落首领巴务被推举为酋长,即廪君,他带领部落成员到达盐阳杀死了凶残的盐水女神,拯救了人民,让人们得以安居乐业,深受人们爱戴。
后来,廪君死后,其灵魂化作白虎升天,从此,人们奉白虎为祖神,世世代代尊敬供奉。
土家族中的男方结婚时,要在正堂大方桌上铺上虎毯,象征着祭祀祖先以及对白虎的尊崇。
图腾是原始民族的标志,是被神化的祖先,土家族的图腾就是白虎。
在土家族人的心中,白虎是神圣不可战胜的,是力量与勇猛的象征,这种信仰通过代代的口传心授,以不容质疑的形式渗透于土家族的每一代人,每一个领域,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思维及心理定势,白虎崇拜在土家族的发展及文化的形成方面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白虎崇拜作为一种信仰,成为维系土家族内部团结的纽带。
同时,白虎崇拜还住久了土家族勇猛如虎的道德精神,廪君与白虎的结合,使巴人和其后代形成一种尚武善战的精神,土家族人一方面忠厚善良,另一方面又天性坚毅顽强,勇猛善战。
汉高祖刘邦评定三秦时就曾借土家族之师,明朝时期倭寇入侵时,土家族人奋勇抗战,被誉为东南战功第一。
土家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从古代开始,这里的人们作战的武器上均可有虎形花纹,到现在人们的衣物,被褥上,以及闷顶门环上随处可见白虎的形象,人们认为用白虎的雄威可驱邪镇恶,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追求。
1.2.2女儿会女儿会是土家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习俗节日,这一天是这里的青年男女相互结交的盛会。
农历的五月在这一天,妇女结伴赴会,男女青年可对歌言情,自由结交。
这一天,姑娘们通过精心打扮,把最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这衣服都是自己纺织和缝制而成的,通常是里长外短的穿法,象征着节节高的好兆头。
同时,姑娘们头戴印花折叠怕,腰围黑丝金丝绒绣花巾,背上背着精致的背篓,将土产山货背来摆在街道上,等待意中人前来买东西。
这时候土家族的男青年们会再肩膀上斜挎着一只空的背篓,用买卖东西的方式来相互搭讪,其实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交易货物的同时在进行感情的对话。
同时,在一些风趣而机智的讨价还价中,进行相互了解。
如果姑娘不答应,青年便会知趣的离开,如果姑娘默许,两人便会寻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进行“边边会”,定下终生大事。
1.2.3跳丧舞土家族的跳丧舞又被称为撒尔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
跳丧舞与摆手舞的流行地域相对应,传承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丧”。
土家族老人去世之后,附近的父老乡亲都会来跳丧,有两个或四个男子在棺材前边对舞,有的甚至多达千人来观看和参与跳丧。
跳丧舞又独具体色的四大步,双膝颤动,跨部摆动,上肢在胸前晃动,显得稳重有力且有曲线美。
跳丧舞从音乐到歌词舞蹈,都少有悲伤之感,均是欢喜办丧事陪亡人的意思。
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赞颂土家先民开疆拓土的,有反应先民图腾崇拜的,有歌颂死者生平事迹的……历史传奇、生活趣事都是歌颂的题材。
歌曲的最后大家会高声唱“解忧愁哦”,表示为死者家属解散忧愁。
二.土家族婚嫁风俗土家族认为婚礼上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土家族在女儿出嫁时特有的风俗就是“哭嫁”,哭的越感人,人们越称之为好媳妇,不哭的姑娘是不准出嫁的。
这是一门传统技艺,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现在一些山寨仍有此习俗。
新娘一般在一个月或者婚前几天开始哭,哭嫁讲究一个月内不哭重复,以歌代哭,以哭伴歌。
土家族的姑娘们以哭的形式来倾诉内心的情感,也有因媒婆乱点鸳鸯谱,姑娘们借哭嫁来骂媒人的。
在姑娘们出嫁的前一天,亲朋好友都要来哭别,并举行“十姊妹会”,这九位姑娘是陪哭的重要角色,因而新娘家要派人打轿去接。
十姐妹聚齐后,新娘家准备两张八仙桌放在堂屋中央,年长者做上方,与新娘同龄的坐两旁,相互哭诉姐妹友情,其中也有诸多劝慰鼓励的话。
土家族还有非常有特色的拦门礼,男女结婚时,男女方各派出一名代表,女方在大门外摆上桌子,双方代表要对歌来定胜负,若男方代表赢了,便由女方代表搬开桌子请新郎进入,如果男方代表输了,就得从桌子下爬过去。
新郎新娘拜堂后要抢“夺床”,新娘婚后第三天内好“回门”,这些都是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婚假习俗。
三.土家族宗教风俗新中国成立之前,土家族人普遍受神权束缚,宗教严重抑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土家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土家族人才逐渐摆脱神权羁绊。
不过土家族仍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信仰崇拜者多与神话传说有关系。
他们崇拜祖先,相信鬼神,每逢过年过节大祭祖先,初一、十五则小祭。
祭祀的时候,土家族会准备猪头、团撒、鸡鸭等食物祭祖。
土家族人还信仰多神和土王,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各个村子里的人都要将食物摆在设立的摆手堂来祭土神。
除此之外,土家族还信仰多个神明,每年均要恭敬祭祀。
四.土家族风俗禁忌土家族独特的风俗众多,同样有不少风俗禁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图腾禁忌:白虎是土家族人的信仰图腾,以前,土家族人以白虎为崇,每家每户都要设坛祭虎,或者挂中堂白虎。
而现在人们对白虎有敬、畏之分,鄂西为敬,湘西为畏。
鄂西土家族人信奉白虎当堂可以避免灾祸的说法,在居民家中的堂屋多设白虎,而湘西人则认为白虎当堂会有灾祸降临。
2.食物禁忌:食物方面,土家族人中比较普遍存在的是女孩禁吃鱼卵,这是其对人类发祥的一种忌讳之举。
土家族中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很久之前人间发大水灭绝了人类,玉帝派两兄妹来繁衍人类,两兄妹通过神的撮合,经过一系列过程结合在一起,结果生下的不是孩子而是一串葡萄血球,娘娘大怒,将葡萄剪一颗丢一颗,落在各个地方形成了各个民族。
这个故事揭示了血缘婚的危害,土家族人对生葡萄怪胎感到恐惧,见鱼卵形似葡萄故而禁止女孩吃鱼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的土家族人禁止小孩子吃猪蹄、猪尾巴等。
3.节日禁忌:土家族人关于节日的禁忌比较多,例如腊月二十九,妇女们不能做针线活不能洗衣服,除夕时,不能到水井跳水,不能宰杀牲畜。
正月初一,不可说不吉利的话,即使是“不要”“没有”之类的话也不能轻易说出口,更加不可吵架、骂人,并禁止扫地。
另外,腊月的“牛日”不能出远门,否则会遇到红煞不能归家。
结婚的日子不能是单数,大都喜欢双数日子结婚,而报丧的日子则大都选择单数。
五.土家族风俗文化调查研究笔者为更好的调查土家族风俗调研,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如下: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了解土家族吗?A.非常了解B.了解一点C.一点都不了解3.您是通过什么了解土家族风俗文化的?A.书籍或互联网B.长辈或朋友C.其他方式4.您了解那些土家风俗?A.赶尸与放蛊B.摆手舞C.哭嫁5.土家人什么时候开始成为独立的民族存在?A.唐朝B.北宋C.清朝6.土家族的信仰?A.土家族多信奉一个神明B.土家族人信奉多神C.土家族人不信神明7.土家族人的手工刺绣及编织工艺非常精美,改革开放后一种织品开始走向世界,这种织品是?A.针织内衣B.手工刺绣荷包C.西兰卡普4.土家族人为什么要过社?A.纪念祖先B.祭社神C.祭奠祖先8.土家族人的女儿会上那些人可以去赶场?A.未婚女子B.青年男女C.男女老少均可9.土家族的姑娘们为什么要“哭嫁”?A.出于对封建嫁娶的反抗B.出于对出嫁的迎接C.出于对父母家人的留恋10.土家有四道茶,分别是白鹤茶、油茶汤、泡儿花和什么?A.富硒B.鸡蛋茶C.红茶11.您认为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土家风俗还是否应该保留呢?A.是B.否12.您认为土家风俗是否应该保留原有的形态或风味?A.应该全部保留B.应该保留一些C.应该顺应城市发展,逐渐被城市化13.您认为有必要借助法律来保护土家风俗吗?A.有必要B.没有必要14.您如何看待土家风俗禁忌?A.应当尊重并遵守B.理解并不遵守C.无所谓15.您认为有必要开设传统风俗班,通过教育宣传民俗文化吗?A.有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六.调查研究结果分析本次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时代的变迁使土家族习俗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更。
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必然会引起风俗文化的变迁。
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对其风俗会产生重大影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额五胡内迁,后逐渐被汉族融合;古高丽的中国化等。
历史上,民族间的交流因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和落后的交通手段使民族间的交流非常少,也因此保留了其独特鲜明的习俗特征。
现代日益畅通的交通和信息交流打破了封闭的格局,使各民族之间的信息和物资可以自由流通。
土家族也不例外,他们受到越来越多都市生活习俗的熏染,因而讲土家话、唱土家歌的人日益减少,加上现代旅游业的影响,造成许多土家风俗文化失真、失落。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家族风俗的变迁与衰落,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电视网络等现代科技的普及更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因而人们对传统的文化习俗失去兴趣,一些较为薄弱和辐射力较小的少数民族习俗很难继续生存。
第三,土家族由于长期的文化封闭,导致其文化意识落后,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能及时定位,迷信盲从,不能吸收其他民族的精华,反而失去了本民族独特的风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