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职业健康监护计划
职业健康监护2018
![职业健康监护2018](https://img.taocdn.com/s3/m/9f853292b9f3f90f76c61bc9.png)
(五)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改善劳动条件, 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第三十二条 煤矿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 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的期限妥善 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个人基本 情况、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历 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 等资料。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第三十条 煤矿不得以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健 康检查代替在岗期间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也 不得以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代替离岗 时职业健康检查,但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职业 健康检查在离岗前的90日内的,可以视为离岗 时检查。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 者,煤矿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 同。
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 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 与多因素有关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 害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罹患某种疾病或 潜在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 职业性伤害 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伤害。
名词术语
职业禁忌证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 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 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七条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 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 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 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 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 制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 作。
职业健康分解(十项内容)
![职业健康分解(十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0c63e7da0116c175e0e4809.png)
2018职业健康十项重点工作一、责任制与制度(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二、职业健康档案企业要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档案,要建立劳动者个人监护档案。
(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档案1.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2.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成立文件3.职业病防治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检查表,表2-1)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回执(附: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基本情况表,表2—2)6.职业病防治经费(表2-3)7.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表2-4)8.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记录(表2—5)9.个人防护用品的购买、发放使用记录(表2—6)10.警示标识与职业病危害告知(附: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一览表,表2—7;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的告知凭证)1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表2-8)13.职业卫生监管意见和落实情况资料(表2—9)(包括:现场检查笔录、行政处罚决定书、奖励等资料)(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表5—1)3.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登记表(表5-2) (附: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评价报告)4.职业病患者、疑似职业病患者一览表(表5-3、表5—4) (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5.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注:在接到体检结果、诊断结果5日内报告)6.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和处理记录(表5—5)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汇总表(表5—6)(三)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装入文件袋)1.劳动者个人信息卡(表6—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6-2)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6-3)三、职业危害申报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要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http://211.100.47.109/zywsmain/index。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模版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e11fb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3.png)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模版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一套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本制度将明确监护内容、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健康监护和防护。
二、监护范围和内容1. 体检监护1.1 入职前体检:新员工入职前需进行全面体检,检测身体是否适宜从事相关工作。
1.2 在职定期体检:每年举行一次全面体检,检测员工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1.3 特殊职务体检:特殊岗位的员工(如高空作业、有害物质接触等)需定期进行特殊体检,以确保其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2. 健康宣教2.1 健康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健康宣教活动,向员工传授相关工作安全和健康知识。
2.2 职业病预防指导:向员工提供职业病预防指导,如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合理使用化学品等。
3. 健康咨询和咨询3.1 提供咨询服务:设立健康咨询热线,为员工提供身体健康相关问题的咨询和指导。
3.2 心理咨询服务: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员工缓解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
4. 职业卫生监护4.1 职业卫生监测: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监测,确保工作环境没有超标的有害因素。
4.2 职业卫生评价: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三、责任分工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入职前和在职定期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和归档,定期向领导层汇报员工健康情况。
2. 健康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健康宣教活动,为员工提供健康咨询和咨询服务,并定期评估员工的健康状况。
3. 职业卫生部门负责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工作环境,提出改进建议,并定期向管理层报告有害因素的监控情况。
四、操作流程1. 入职前监护流程1.1 新员工入职前需填写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
1.2 人力资源部门安排新员工进行全面体检。
1.3 体检结果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汇总和归档。
2. 在职定期监护流程2.1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体检项目由人力资源部门和健康管理部门共同确定。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5d7e53a1ed9ad51f11df23b.png)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旨在使组织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以预防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同时主动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这包括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 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消除或尽可能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包括体系缺陷),利用职业健康安全机遇,应对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不符合;b) 持续改进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c) 确保组织自身符合其所阐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d) 证实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旨在适用于不同规模、各种类型和活动的组织,并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该风险考虑了组织运行所处的环境以及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本标准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
本标准使组织能够通过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健康和安全的其他方面,比如员工健康/福利。
本标准未涉及除给员工及其他相关方造成的风险以外的其他问题,比如产品安全、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等风险。
本标准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用于系统地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但是,只有本标准的所有要求都被包含在了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且全部得以满足,组织才能声明符合本标准。
注:有关本标准要求的意图的更多指南,请见附录A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略4 组织所处的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间题。
4.2 理解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a) 除了员工以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 员工及这些其他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c) 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注:确定管理类员工和非管理类员工不同的需求和期望是很重要的。
职业健康安全(ISO45001-2018)体系推行计划
![职业健康安全(ISO45001-2018)体系推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e270081360cba1aa811daae.png)
各部门
XXX
▽
3.方针确立,目标指标确疋
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指标管理方案一览表
各部门
XXX
▽
4.体系文件机构确立,程序 文件清单制定
程序文件清单
各部门
XXX
▽
5.管理手册编写,发布
职业健康安全手册
各部门
XXX
▽
6.程序文件编与并发行
程序文件
各部门
XXX
▽
7.制定修改制▽
▽
▽
职业健康安全(IS045001 -2018)体系推行计划
阶段
推进事宜
相关文件记录表格
配合 部门
责任者
日程
1月
二月
/月
/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1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阶段 文件制定与 发行
1.任命官带,任命贝工代表
1.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2.员工代表任命书
总经办
XXX
▽
2.成立推行小组,确定EH体 系组织构架
整合公司现有文件并完
善
各部门
XXX
▽
1.其他相关方资料的收集
客户验厂标准收集汇总
系统管理部
XXX
▽
2.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评价
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评价
各部门
XXX
▽
3.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危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
价控制措施清单
各部门
XXX
▽
▽
▽
4.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检 测
1.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一 览表(外检)
2.工作场所危害因素 (气体,粉尘,噪音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2篇)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85d66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b.png)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是国家或企事业单位为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而实施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旨在监测、评估和管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
该制度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 健康监测:对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体检和监测。
通过体检和相关检测项目,检测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程度,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进行干预治疗。
2. 健康评估:对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估,分析和判定是否存在职业病风险。
通过评估劳动者暴露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频率和剂量等因素,评估劳动者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职业健康标准,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保护措施。
3. 职业病预防:根据健康监测和评估结果,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进行改善,减少劳动者暴露于职业病危害物质的机会和程度。
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4. 健康管理:对已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劳动者,提供病情监护和治疗,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医疗保健和康复。
同时,向相关劳动者提供职业病防治知识和信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复发。
这些制度的实施需要依靠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努力,建立全面、科学和有效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体系,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提高劳动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劳动者,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外包人员等。
第三条公司将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服务,该服务包括健康体检、职业病防护、职业环境监测、健康教育等。
第四条职业健康监护是指通过定期的体检、职业健康咨询和监测等手段,及时了解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和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险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第五条公司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范文
![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b3ac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a.png)
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范文一、概述职业卫生是指在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针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内容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的危害进行有效控制,保护劳动者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水平,预防职业病发生和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
本文将从危害识别、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以及应急处理方面进行叙述。
二、危害识别企业在建立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时,首先需要对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危害评估和识别。
这包括对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人因因素的识别。
企业应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搜集和分析相关的危害因素信息,制定出合理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完善的危害评估体系。
在危害识别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工种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措施,加强对劳动者的健康监测。
三、健康监护企业在建立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时,应根据危害评估和识别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健康监护计划。
健康监护计划包括定期的健康检查和体检、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管理、职业病防治和康复措施等。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机构或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劳动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体检,监测劳动者的职业病发病情况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状况。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掌握职业病防治和康复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企业应还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便于对职业病的预防和干预。
四、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是提高劳动者职业卫生意识和保护健康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包括开展职业卫生培训讲座或课程、制作宣传资料和宣传海报、组织职业卫生知识竞赛等。
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和工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和宣传计划,将职业卫生知识普及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
2018年职防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范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014word版
![2018年职防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范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014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8e617e804d2b160b4ec0cd.png)
粉尘
(煤尘)
症状询问、内科常规检查、c)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后前位X射线高仟伏胸片或数字化摄影胸片(DR胸片)、肺功能。
职业禁忌证:
a)活动性肺结核病;
b)慢性阻塞性肺病;
c)慢性间质性肺病;
d)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无机粉尘
(电焊烟尘)
b)体格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
2)眼科常规检查及角膜、结膜、晶状体和眼底检查;
3)皮肤科常规检查;
c)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
职业禁忌证:
a)活动性角膜疾病;
b)白内障;
c)面、手背和前臂等暴露部位严重的皮肤病;
d)白化病。
3
噪声
a)症状询问:
1)有无中、外耳疾患史,如有无流脓、流水、耳鸣、耳聋、眩晕等症状;
f)癫痫。
c)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血糖;
2)选检项目:有甲亢病史可检查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
职业禁忌证:
a)未控制的高血压;
b)慢性肾炎;
c)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未控制的糖尿病;
e)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的八级);
7)有无噪声接触史及个人防护情况。
b)体格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2)耳科常规检查;
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纯音听阈测试;
2)选检项目:声导抗、耳声发射。
职业禁忌证:
a)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
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09a5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1.png)
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对职工职业健康的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和档案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健康和权益。
适用范围为本企业全体在职职工。
二、职业健康监护内容1.职业健康检查:全体在职职工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身体检查、职业病检查和体检报告分析。
2.职业病防护:根据职工的岗位和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培训。
3.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保护意识。
4.职业病报告和处理:发现职业病或可疑职业病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职业健康档案管理1.职业健康档案的建立:每位职工的职业健康档案应当建立,并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职业病防护措施记录等内容。
2.职业健康档案的保密:职业健康档案应当严格保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存。
3.职业健康档案的查询:职工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查询自己的职业健康档案,企业应当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查询服务。
四、职业健康监护和档案管理的责任1.企业的责任:企业应当组织健康的职业健康监护和档案管理工作,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
2.职工的责任:职工应当配合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并如实填写相关的健康调查问卷。
3.职工代表的责任:职工代表应当参与职业健康监护和档案管理的决策,维护职工的权益。
五、违约责任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根据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严重情况将追究法律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企业所有,如有修订,将提前告知全体职工,并征求职工代表的意见。
以上是一个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的范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同时,企业在实施此制度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职工的健康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018年3月12日,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发布
![2018年3月12日,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11e7296b01f69e31433294fe.png)
2018年3月12日,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发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日前宣布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 45001:2018最终发布日期定于2018年3月12日。
官网截图ISO 45001将取代已被广泛采用的OHSAS 18001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标准。
在2021年3月OHSAS 18001被撤销之前,已获得OHSAS 18001认证的组织将有三年时间转换至新标准。
ISO 45001更强调最高管理者参与以及员工参与,以使工作场所更安全更健康。
其设计旨在通过世界各地的组织使用相同的标准,减少全球市场的混乱和碎片化。
其高层次架构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2015以及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1:2015的相同,从而使它们更易于整合。
ISO 45001将帮助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通过采用强有力的职业健康安全方法,降低员工面临的风险并使之成为更健康的工作场所。
以上信息来源质量与认证公号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旨在使组织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以预防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同时主动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这包括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 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消除或尽可能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包括体系缺陷),利用职业健康安全机遇,应对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不符合;b) 持续改进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c) 确保组织自身符合其所阐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d) 证实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旨在适用于不同规模、各种类型和活动的组织,并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该风险考虑了组织运行所处的环境以及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本标准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状及发展路径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状及发展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6a538c6a21614791611286a.png)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状及发展路径发表时间:2018-09-12T16:50:26.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于学生[导读] 摘要:职业健康监护所指的是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接触职业病因素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系统的检查与分析,从而达到防治职业病的目标。
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沈阳市 110004摘要:职业健康监护所指的是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接触职业病因素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系统的检查与分析,从而达到防治职业病的目标。
我国在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发展时间较短,且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每年职业病患者的数量都在增加,因职业病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也极大。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能否有效的开展将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健康情况与工作效率,因此,这方面问题应当加以重视。
文章将围绕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展开讨论,以期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实践提高参考。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现状;发展引言: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既是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义务,同时也是保障劳动人群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我国职业病发病人数较多,职业病的出现不但对劳动者的人身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此,企业应当加大职业健康监护力度,最大限度的保障职工的健康,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一、职业健康监护简介1、定义职业健康监护(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是以预防为目的。
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系统地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2、目的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在于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及时发现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以利及时治疗和安置职业患者;为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治理效果评价和行政执法提供依据和证明,为制定、修订卫生标准及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职业健康监护计划
![职业健康监护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8ed3dd15727a5e9846a618a.png)
2018 年职业健康监护计划为了促进我公司连续、稳固、健康、友善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吻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保证整年职业健康工作顺利进行,特制 2018年度职业健康监护计划。
一、工作目标建立和完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督查检查制度,落实职业危害监控措施,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测率达到100%,有毒有害岗位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率、建档率达到100%,职工个体防范用品使用率达到100%,根绝安全生产人员人身伤亡事故。
二、要点工作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公司总经理是我公司职业健康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职业健康科是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2、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联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踊跃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范工作,使工作场所吻合以下职业健康要求:(1)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强度或许浓度吻合国家职业健康标难;(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范相适应的设备;(3)生产布局合理,吻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职工浴池、换衣间等卫生设备;(5)设备、工具、器具等设备吻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吻合法律、法例和安监、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余要求。
3、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公司职业健康科要依据《职业病危害要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议论。
对吻合规定的职业病危害要素,要依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方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及时申报。
4、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管理有毒有害作业管理包含对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的管理。
如生产设备管道化、密闭化和操作自动化,作业场所设置特别职业病防范,包含自动报警装置、防护安全联锁反应系统和工作信号,装备应抢营救设备、医疗抢救用品等。
5、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健康科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上司部门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病防治计划清单及实施方案设计
![职业病防治计划清单及实施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92f16bde80d4d8d05a4f2e.png)
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为了搞好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经2017年12月28日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组研究决定,制定我公司2018年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一、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制定完善由公司负责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司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的关系,以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为目标,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具体人员,并明晰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力戒形式主义。
(2)以责定权,以控制效果定奖,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
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但不能像经济责任制那样把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卫生要求制定的职业病防治目标分解或者压在劳动者身上。
(3)无论针对哪一级人员、无论单位还是个人的职业病防治责任,要根据职业病防治目标与计划明确职责范围、基本任务、工作标准、实施程序、协作要求和奖罚办法等内容。
(4)指标分解和考核要有针对性,抓住影响职业病防治控制效果的关键,达到责任指标化、考核数据化、分配差额化。
2、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账册等情况。
按照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者遗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性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遗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能力等。
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范本
![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2dcbc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c.png)
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在编、合同制、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等。
三、职业健康监护3.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通过职业健康监护,及时发现职工患有的职业病、职业病前期病变以及与本工种有关的疾病,并进行防治,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3.2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1)入职前体检:对拟录用人员进行入职前身体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与所从事工作有关的职业病、职业病前期病变以及职工身体的基本情况。
(2)在职期间的体检: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限制与本工种相关的疾病,进行健康监护,并对病情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3)离职前体检:在离职前对职工进行离职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或与本工种相关的疾病。
3.3职业健康监护的要求(1)职业健康监护应当遵守国家、行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关的体检项目、方法和标准。
(2)职业健康监护过程中,应当保障职工个人隐私信息的保密。
(3)职业健康监护的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职工,对疾病和异常情况进行解释和指导,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安排。
四、职业卫生知识培训4.1人员培训内容(1)入职培训:在新聘人员入职时,组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包括职业病的防护知识、危险因素识别、个体防护措施等内容。
(2)在职培训: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防控意识,提升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3)离职培训:在员工离职前,组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帮助员工了解职业病的预防和防护知识,减少离职员工因工导致的职业病发生。
4.2人员培训制度编制职业卫生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时间、培训对象和培训方式,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对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记录,每年进行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
五、工作场所环境监测与评估5.1工作场所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环境监测,包括空气、噪音、照明等环境因素的测定,确保环境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018年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计划方案
![2018年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a3a7f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f.png)
2017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一、职业病防治计划一)职业病防治目的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各位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和实施方案.二>职业病防治工作目标1、全体员工保持健康状态符合上岗要求,正常出勤.2、及时上报采购应急药品和消暑品,并发放给装置或个人.3、全体员工参加公司组织的健康体检.4、办理好全体员工的医药费报销工作;员工有病时及时进行慰问和帮助.5、签订班组责任状,明确环境卫生责任,保持清洁、卫生、优美的工作环境.6、全体员工接受或参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培训.7、公司指派专人对全体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8、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每月进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整改.9、适时开展文体活动,提高职工身心健康.10、年内职工职业病发生率为零.三>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措施和保障条件1、检查计划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劳动者进行就业前、定期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在就业前的检查中如发现有不宜从事某一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业禁忌征者,不安排其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定期健康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处理,防止职业危害的发展、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2、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建立职业卫生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是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的要求.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运转和效果,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监测结果与分析,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组织和检查结果及评价.劳动者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职业病的诊断、处理、治疗和疗养,职业危害事故的抢救情况等.3 、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3.1改进作业方式,改善作业环境,减少有害物质散发.3.2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和管理,减少有毒物质的跑、冒、滴、漏.3.3搞好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防止有害物质的2次污染.4、合理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或因进行设备检修而不得不接触高浓〕强〔度有害物质时,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5、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6、对女工要给以特殊保护6.1不安排女工到不适合女性身体条件的岗位.6.2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其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工作.7、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制订职业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领导和劳动者要通过培训,学习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政策和法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知识.提高对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危害重要性的认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8、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8.1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8.2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8.3 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9、职业病患者的处理和劳动能力鉴定职业病患者在治疗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工作的,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劳动能力受损程度应按照已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 B/T16180—1996〔进行鉴定,并按劳动保险条例,给以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二、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1、内部调查摸底阶段工作目标:掌握全公司各装置、工序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职业卫生防护需求,建立健全各类职业卫生基本情况档案,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责任单位:由公司综管部牵头,工程部、技质部、经营开发部配合,对辖区内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内容:各部基本状况调查,包括生产特性、工艺技术要求、主要产品及主要原、辅材料的特性、年消耗量、企业职工人数、生产工人数、生产工人人员组成<合同工、农民工、临时工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各单位职业病发病情况、职业卫生管理组织、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配置使用情况等.2、宣传发动阶段工作目标:进一步扩大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面,切实提高公司员工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公司形成良好的职业卫生氛围.责任单位:由公司委托安保部牵头,公司各分公司牵头.工作内容: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和学习讲座,组织公司和各分公司、部室领导深入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充分利用专栏、墙报、标语等各种宣传载体和方式进行宣传,使《职业病防治法》人人皆知;敦促各分公司、部室严格按相关卫生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履行控制职业危害的义务,保障职工"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与安全的合法权益".3、重点整治阶段.工作目标:全面排除职业病发病隐患,严肃处理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行为,规范技术操作,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努力控制群体性职业病和中毒事件发生.责任单位:由公司委托安保部牵头,各分公司、部室配合,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工作内容:一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组织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制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工作台帐;二是按照《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及时向职业病防治主管部门进行申报;三是对可能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各项目部、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四是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和职工工伤保险.公司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安排其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定期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公司建立一人一档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公司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五是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机制.公司将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委托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机构对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开展危害项目监测.公司将在厂内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并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告知员工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六是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完善职业病防治配套措施.公司将继续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按要求建立职业安全培训档案,保证职业安全培训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为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公司将一如既往的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为员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其佩戴或使用,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及事故伤害.二>具体工作要求1、各项目进行安全值日人员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安保部每月定期对各分公司项目部进行检查,保证各项目部环境问题早知道,并能早处理.公司在招聘每位员工时,要求应聘者出示一份近期的身体全面检查材料,做到招聘人员,身体健康在先,保证所有招聘来的员工身体适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便于对员工身体的跟踪监护.2、企业为企业每位员工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档案具体记载了以往的职业接触史,,职工工作岗位的可能产生的职业性危害,职工进入该岗位的时间,在岗时间.职工的个人健康监护档案记载了每位职工的以往病史,职工进厂前,进厂时,具体的在岗中的的各次检查记录.我们把每位职工的身体状况同职业结合起来,全面、具体的分析每位职工的健康状况,使职业性侵害早发现早治疗,保证每位职工的健康.3、公司每年请具有监测资质的检测部门对空气、水进行检测;公司每月对各项目部进行一次设备、安全、职业卫生方面的检查.保证职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公司每周进行各分公司、各项目部卫生大检查,进行清洁生产,给职工提供一个清新、干净的工作环境.4、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公司全年根据公司《劳保用品管理制度》,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特殊作业提供特殊劳动劳动防范工具;加强可能产生职业性侵害岗位工作人员对职业病的防范,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5、公司为员工24小时提供热水,为员工提供舒适的洗浴空间.6、公司给女工的保护6.1尽量不安排女工到有毒有害岗位,对于女工,一律安排到适合她们身体要求的岗位.6.2对孕期、哺乳期的女工特殊照顾,不让其从事对其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工作;不安排夜班工作,根据本人意愿安排充足的产假.7、公司对产生职业病的员工,由专业部门依《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 B/T16180—1996〔进行鉴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对具有工作能力的职工,公司结合职工的个人情况,重新安排适合本人的工作.对不具有工作能力的职工,公司给予一定的补偿,另外还可依劳动保险条例得到保险公司的工伤医疗赔偿.三>工作和技术要求1、各分公司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落实人员,认真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贯彻落实.2、各分公司要采取多种形式,将宣传工作深入到各分公司、各项目部,切实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对拒不接受监督或者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履行职责的单位坚决予以处罚并通报批评.3、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制度.公司一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职业病时,必须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将事故信息报告卫生和安监部门.各分公司依照各自职责开展事故救援和调查.4、对未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公司职业卫生防护制度、要求的各分公司、各项目部,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或进行相对应的处罚.5、公司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完成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任务,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督促辖区内员工做好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四>考核和验收方法1、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安检部门的各项文件和精神,做好企业职业卫生各项管理工作,加强改造产生职业危害因素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并切实监督和落实企业内部职工的个人防护和培训等各项工作.**第四市政建筑工程**二零一七年一月十二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职业健康监护计划
为了促进我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确保全年职业健康工作顺利进行,特制2018年度职业健康监护计划。
一、工作目标
建立和完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制度,落实职业危害监控措施,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测率达到100%,有毒有害岗位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率、建档率达到100%,职工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率达到100%,杜绝安全生产人员人身伤亡事故。
二、重点工作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公司总经理是我公司职业健康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职业健康科是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2、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健康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难;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职工澡堂、更衣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符合法律、法规和安监、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3、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公司职业健康科要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对符合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要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及时申报。
4、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管理
有毒有害作业管理包括对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的管理。
如生产设备管道化、密闭化和操作自动化,作业场所设置特殊职业病防护,包括自动报警装置、防护安全联锁反应系统和工作信号,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医疗急救用品等。
5、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
职业健康科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6、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健康科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及检测评价,相关责任人要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管,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配备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7、制定职业健康体检计划
职业健康科要依据公司有毒有害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负责制定《职业健康体检计划》,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体检计划,建立职业健康体检档案。
8、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健康科要修订和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预案内容应包括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
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
9、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
(1)急性职业病报告:
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对急性职业病均应在12-24小时之内向患者所在地安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非急性职业病报告:
①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在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患者时,均应及时向安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②对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非急性职业病或急性职业病紧急救治后的患者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及时转诊到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并按规定报告。
均应及时向安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③对确认的非急性职业病患者如尘肺、慢性职业病和其他慢性职业病,应及时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
各级负责职业病报告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树立法制观念,不得虚报、漏报、拒报、迟报、伪报和篡改。
10、抓好作业场所危害警示
(1)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4)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
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时,应当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11、职业健康培训
职业健康科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上级有关规定,组织对公司新入人员、转岗人员进行的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健康知识、劳动防护用品知识、救护自救技能等。
2018年1月10日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