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2020102303204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积累.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摈.弃()遒劲.()蜡炬.()百舸.()争流B .忸怩..()铆.钉()慰藉.()峥.嵘()岁月C .寥.廓()脊髓..()包扎.()虫咬鼠啮.()D .掂量.()间.歇()辟.谣()磕磕绊.绊().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是醒来,抑或是睡去,你对死的理解一定比我们凡人梦想到的更加真切……B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涨痛得像火烧似的。
C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牒瓜果月饼。
D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祥。
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
B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
C .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
D .香雪的小木盒呢,因为..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雪莱,法国诗人。
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B .《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
“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D.闻一多提出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2023年高中语文必修1大考卷(人教版16份有答案)

2023年高中语文必修1大考卷(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憎恶(zēng wù)踌躇(chóu chú)悲切(bēi qiē)B. 惊骇(jīng hài)感慨(gǎn kǎi)狡黠(jiǎo xiá)C. 憎恨(zēng hèn)羁绊(jī bàn)惨淡(cǎn dàn)D. 拙劣(zhuō liè)慰藉(wèi jiè)憎恶(zēng 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求大家平时多读、多写、多思考。
C. 在课堂上,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这道难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D.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深受观众喜爱。
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 下列成语中,意义相近的一组是()A.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B. 左顾右盼、瞻前顾后C.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D. 画蛇添足、杯弓蛇影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属于楚辞。
D.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由庄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沁园春·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北国雪景图。
7.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忠诚报国的决心。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一、语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寥廓.(kuò)彷.徨(páng)长篙.(hāo)共.其乏困(gòng)B.瓦菲.(fēi)督亢.(háng)间.道(jiān)挥斥方遒.(qiú)C.青荇.(xìng)寡.人(guǎ)创.伤(chuāng)人为刀俎.(zǔ)D.峥.嵘(zhēng)彳.亍(chì)箕.踞(jī)夜缒.而出(z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百舸挣流颓圮摇曳瑕不掩瑜B.浪遏飞舟勠没笙箫杞人忧天C. 一去不返苍芒斑澜意气风发D. 劳苦功高火钵戍守天伦叙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榖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十二策。
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徽、羽、变宫、变徽七音。
变徽是徽的变调,声调激愤;羽,声调悲凉。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D.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5.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C.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轲B. 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C.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D.夫晋,何厌之.有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7.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是寡人之过也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群臣侍殿上者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8.(1)她是有,,。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综合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慎终追远清明永驻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
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首先,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
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介子推这一段动人的故事。
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
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
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
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
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
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它形成于春秋末期。
时至唐代,上巳节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常在此日到水边嬉戏,去郊游踏青。
后来,上巳节的踏青饮宴的特点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
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中。
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题及答案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颤栗/颤抖沁园/分泌湖畔/叛变B.长篙/蒿草遏制/拜谒悄悄/悄然C.峥嵘/狰狞强劲/干劲押解赴京/解甲归田D.百舸/磕绊漫溯/宿愿差可告慰/鬼使神差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
A项,zhàn/chàn,qìn/mì,pàn;B项,ɡāo/hāo,è/yè,qiāo/qiǎo;C项,zhēng,jìnɡ/jìn,jiè/jiě;D项,ɡě/kē,sù,chā/chāi。
答案:B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作家翟泰丰曾在评论臧克家诗作的《融抒情与哲理于一体的世纪画卷》一文中指出:“如果说对人生哲理抒发得境界的,要算《有的人》这首现代诗,这是响遍祖国大地的名著力作。
这首诗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诗又是那么潇潇洒洒,铿锵有力,字字力透纸背,句句镌刻在人们心间,以哲理的力量毫不容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谛。
”A.淋漓尽致B.栩栩如生C.铿锵有力D.力透纸背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B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用来论述“人生伟大与丑恶”不妥,可改为“入木三分”。
C项,“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D项,“力透纸背”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12月7日离京视察深圳时,由八辆车组成的车队下午3点半进入前海深港合作区,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任何横幅欢迎。
语文必修一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信笺.饯.行栈.道浅.浅水声B.嘺.望獠.牙积潦.星火燎.原C.木屐.孱.头潺.湲削足适履.D.稂.莠踉.跄阆.苑琅.琅书声【解析】C项分别读“jī、càn、chán、lǚ”;A项,“笺”“浅”应读“jiān”,“饯”应读“ji àn”,“栈”应读“zhàn”;B项,“嘺”应读“liào”,“獠”“燎”应读“liáo”,“潦”应读“lǎo”;D项,“稂”“琅”应读“lánɡ”,“踉”应读“liànɡ”,“阆”应读“lànɡ”。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陨身不恤风神潇洒炯乎不同炉火纯清B.涕泗交流绽露头脚左顾右盼步履稳健C.黯然神伤雷励风行酣畅淋漓不能自已D.默默含情鸦鹊无声佳作迭出短小精悍【解析】A项,“陨”应为“殒”,“炯”应为“迥”,“清”应为“青”;B项,“绽”应为“崭”,“脚”应为“角”;C项,“励”应为“厉”;D项,“默默”应为“脉脉”,“鹊”应为“雀”。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铁道部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责任归咎于信号灯问题,实在是差强人意....,民众质疑声一片。
B.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C.8月12日晚,人们争相目睹第26届世界大运会开幕盛况,深圳街头万人空巷....,车流、人流比平日多了许多。
D.余积廉曾在电影《欢颜》、电视剧《天蚕变》等炙手可热....的影视作品中担任摄影师,并导演了《决战天门》《少林达摩》等电影,常和任达华、古天乐等明星合作。
【解析】A项,“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单元泛舟诗词海洋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庆节的精神内涵国庆节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特定节日,其时间性内涵就是指1949年10月1日那个特定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我们现在以阅兵、游行、歌舞等方式加以庆祝,记住并分享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欢欣鼓舞地告别了他们苦难的过去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而想要全方位地分享和体验他们快乐的必要前提条件就是能够充分地体验他们曾经的苦难。
勤劳、勇敢、智慧的他们长期追求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后,他们终于认识到,只有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合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政权形式,才是他们获得彻底的自由与解放的唯一出路;从意志考验上来说,我们的先辈们付出了无数的血的代价,经过一百多年的反复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情感体验上看,各民族各阶层的先辈们在长期的血雨腥风的反抗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般的友谊。
这些认知、意志和情感的精神结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最高实体的诞生,它是我们先辈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一百多年血泪与智慧换来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文化和精神绵延的产物。
节日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过去的那个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回忆和纪念,更重要的是其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意义。
体验到了先辈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那么多的艰辛与代价,现在的我们就会由衷地记住并感谢那些牺牲的无数先烈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祖国”的神圣和伟大,就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效仿先烈和前辈们为祖国献身的冲动和力量,就会在情感上产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认同感。
这种认知、冲动和情感就汇成了一种当代的个人精神,这种精神促使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心怀祖国、心忧祖国,这就是一种“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透过这种“精神”,伟大的祖国就成了我自身的体现,祖国的伟大就是我自身的伟大,祖国的富强就是我自身的富强,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就会产生为祖国的自由、民主、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苏轼李白杜甫B. 白居易杜甫李白苏轼C.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D. 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答案】B【解析】“白”的音序是B,“苏”的音序是S,“李”的音序是“L”,“杜”的音序是“D”。
故选B。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D.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答案】C【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应该是编年体历史著作。
所以选C。
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