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大全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2cd7196f1aff00bfd51e05.png)
基本概念
双侧载体 单侧载体是在条料的一侧设计的载体,实现对工序件的运载 。
中间载体
中间载体是指载体设计在条料的中间,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对称零 件,尤其是两侧有弯曲的对称零件。
空位工位
当条料送进这个工位时,不进行任何加工,随着条料的送进,再 进入下一个工位,这样的工位称为空位工位。
级进模步距
级进模步距是指条料在模具中每送进一次,所需要向前移动的 送料距离。
平接
平接是在零件的直边上先冲切去一段,然后在另一工位再冲切去余 下部分,两侧冲切刃口平行、共线但不重叠 。
切接
切接是指在零件的圆弧部位上或圆弧与圆弧相切处进行分段切除的 连接方式,即在前工位先冲切一部分圆弧段,以后工位再冲切出其 余的圆弧部分,要求先后冲切出的圆弧光滑连接 。
单侧载体 单侧载体是在条料的一侧设计的载体,实现对工序件的运载 。
1 8孔; ③—空工位; ④—冲切两端局部余料;
⑤—冲两工件之间的分断槽余料;⑥—弯曲; ⑦—冲中部长方孔;ຫໍສະໝຸດ ⑧—载体切断,零件与条料分离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基本概念
多工位级进模
多工位级进模它是在一副模具内按照所需加工零件的冲压工 艺分成若干个等距离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定的冲压工 序,完成零件某一部分的冲压工作。
搭接
形孔分两次冲裁,第1工位冲切出 A、C 区,第2工位冲出B区,B 区 长度方向比被冲裁部位的实际长度略长些,长处部分即为搭接区。
调试及维修困难。
(5)材料利用率较其他模具低,对于复杂零件产生的废料较多。
2.多工位级进模的分类
1)按冲压工序性质分类
(1) 冲裁多 工位级 进模
(2) 多工序成形 多工位级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83af3daeaad1f347933f21.png)
4)多工位级进冲裁成型模具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BREAD PPT DESIGN
6
图1 冲压件、展开图和排样图 (a)冲压件;(b)展开图;(c)排样图
2. 按级进模的设计方法分 1)封闭形孔连续式级进模 这种级进模的各个工作形孔(除定距侧
刃形孔外)与被冲零件的各个孔及制件外 形(弯件指展开外形)的形状一致,并把它 们分别设置在一定的工位上,材料沿各工 位经过连续冲压,最后获得所需冲件。用 这种方法设计的级进模称封闭形孔连续式 级进模。如图ຫໍສະໝຸດ 所示为冲制制件及其展开 图和排样图。
BREAD PPT DESIGN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综述
多工位级进模是一种在一副模具内将制件加工成所需工件的冲压 工艺,它将一副模具分成若干个等距离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定的冲 压工序,完成零件的某部分冲制工作,经多道工序冲制完成所需要的冲压 件。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BREAD PPT DESIGN
2
目录
冲制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2mm)、产量大,形状复杂、 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BREAD PPT DESIGN
4
二、多工位级进模的分类
1.按冲压工序性质分 1)多工位级进冲裁模具
2)多工位级进冲裁成型模具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BREAD PPT DESIGN
5
3)多工位级进冲裁拉深模具
(10)在冲裁形状复杂的制件时,可用分段切除方法,以提高凹模强度并 便于模具加工与制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BREAD PPT DESIGN
14
3.3含局部成形工序的排样设计原则
(1)有局部成形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其穿插安排在各工位上进行,在 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利于减少工位数。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b5770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3.png)
2.2.4双边载体排样
双边载体排样是在产品条料的两侧分别留出一定宽度的材 料,并在适当位置与产品两边相连接,实现对产品条料的送 进,它比单边载体排样送进更顺利,料带定位精度更高,适 合产品两端都有接口可连,特别适合送进强度较弱的薄板料。 但是,相对材料利用率较低,且通常需要采用双边导正。
图2-7所示为双边载体排样,共有16个工位,其中 (1)~(4) 工位为冲裁; (5)~(14) 工位为弯曲;(15) 工位将制件从条 料上分离;(16) 工位为将废料切断,这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而 定,如果有自动收料装置时,可不设计。
边料载体虽然增大了条料两侧搭边的宽度,材料的利用率有所 降低,但是提供了冲导正工艺孔需要的载体,特别是所冲带料较 薄时,可保证送料的刚度和精度。这种载体主要多用于薄料(t小 于0.2mm),制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2.2.3单边载体排样
单边载体排样是在产品条料的一侧留出一定宽度的材料,并 在适当位置与产品相连接,实现对产品条料的送进,一般适合切 边型排样。
如图2-6所示的是产品生产批量较大或为提高材料利用率, 而采用的双向交叉排样。实际上是一模出两根料带,并在两 个产品( 可以是同一产品,也可以是不同产品 )相邻的地方找 出合适的部位用一连接带连起来,俗称“手拉手”,这样大 大增加整个条料的强度,在所有冲裁和成形的工序完成后再 把牵手部位冲掉即可,这一步称为“分手”。但是,实践证 明一根条料分出的料带越多、工位越多,生产过程越不稳定, 冲压得到的产品精度也越低。该排样共有18个有效工位( 其 余为空位 ),其中 (1) 为预压;(2) (3) (4) (5) (8) (16) 工 位为冲裁;(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7)工位为弯曲(第16工位在这里被称为分手 );(18) 为调整 工位。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基础知识02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基础知识02](https://img.taocdn.com/s3/m/17ca42cdaf45b307e971978b.png)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根底知识〕024.2 凹模多工位级进模凹模的设计与制造较凸模更为复杂和困难。
凹模的结构常用的类型有整体式、拼块式和嵌块式。
整体式凹模由于受到模具制造精度和制造方法的限制已不适用于多工位级进模。
1.嵌块式凹模图6.4.6 所示是嵌块式凹模。
嵌块式凹模的特点是:嵌块套外形做成圆形,且可选用标准的嵌块,加工出型孔。
嵌块损坏后可迅速更换备件。
嵌块固定板安装孔的加工常使用坐标镗床和坐标磨床。
当嵌块工作型孔为非圆孔,由于固定局部为圆形必须考虑防转。
图6.4.7为常用的凹模嵌块结构。
a图为整体式嵌块,b图为异形孔时,因不能磨削型孔和漏料孔而将它分成两块〔其分割方向取决于孔的形状〕,要考虑到其拼接缝要对冲裁有利和便于磨削加工,镶入固定板后用键使其定位。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异形孔的导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在设计排样时,不仅要考虑嵌块布置的位置还应考虑嵌块的大小,以及与凹模嵌块相对应的凸模、卸料嵌套等。
如图6.4.8所示。
2.拼块式凹模拼块式凹模的组合形式因采用的加工方法不同而分为两种结构。
当采用放电加工的拼块拼装的凹模,结构多采用并列组合式;假设将凹模型孔轮廓分割后进行成形磨削加工,然后将磨削后的拼块装在所需的垫板上,再镶入凹模框并以螺栓固定,那么此结构为成形磨削拼装组合凹模。
图6.4.9为图6.2.2所示弯曲零件采用并列组合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其他零部件。
拼块的型孔制造用电加工完成,加工好的拼块安装在垫板上并与下模座固定。
图6.4.10为该零件采用磨削拼装的凹模结构,拼块用螺钉,销钉固定在垫板上,镶入模框并装在凹模座上。
圆形或简单形状型孔可采用圆凹模嵌套。
当某拼块因磨损需要修正时,只需要更换该拼块就能继续使用。
磨削拼装组合的凹模,由于拼块全部经过磨削和研磨,拼块有较高的精度。
在组装时为确保相互有关联的尺寸,可对需配合面增加研磨工序,对易损件可制作备件。
关于分块原那么和拼块的设计见2.9。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b2517aeccc22bcd127ff0c1b.png)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1.6 计算冲裁各工艺力
6.总的冲裁力 7.卸料力 8.推件力 9.冲裁总工艺力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1.7 压力中心的确定
由于冲裁力较小,并且采用对角导柱模架, 受力平稳,同时根据零件的排样图可以看出, 模具压力中心不会超出冲模模柄的投影面积。 故压力中心确定为本模具的凹模对称中心。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1.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 零件尺寸精度
2. 零件结构
形状
3. 确定冲压 工艺方案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1.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簧片
1.2 排样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排样图
1.3 模具工作工程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模具工作过程
1.4 材料利用率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落料凸模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1.10 模具主要部件零件图
卸料板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1.10 模具主要实例
1.5 凹模轮廓尺寸
1
2
凹模计算尺寸
根据凹模轮廓 尺寸选取标准
凹模
选取模具结构 的典型组合
3
根据典型组合 选取标准模架
4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1.6 计算冲裁各工艺力
1.工件外轮廓周边长度 2.孔(φ6 mm)周边长度 3.侧刃冲切长度 4.冲切一个工件的周边长度 5.一个工步内冲切工件的总长度
9、21—
10—防转销;
11—模柄; 13—卸料螺钉;
14—垫板; 15—
16—弹簧; 17—导套;
18—导柱; 20—承料板;
22—下模座
簧片落料冲孔级进模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79acc3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b.png)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是一种用于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技术。
它通过将处理器划分为多个工位,并在每个工位上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以实现指令级并行处理。
本文将介绍几个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实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实例一:乘法器设计乘法运算是计算机中常见的运算之一。
在传统的乘法器设计中,需要进行多次乘法和加法操作,整个运算过程比较耗时。
而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可以将乘法运算拆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在一个工位上并行执行。
例如,可以将乘法器划分为部分积生成、部分积累加和最终结果生成等多个工位,在每个工位上同时执行不同的操作。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乘法器的运算速度。
实例二:浮点数加法器设计浮点数加法是计算机中常见的浮点运算之一。
在传统的浮点数加法器设计中,需要进行多次位运算和规格化等操作,整个运算过程较为复杂。
而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可以将浮点数加法器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在一个工位上并行执行。
例如,可以将浮点数加法器划分为对阶段、对尾数相加和规格化等多个工位,在每个工位上同时执行不同的操作。
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浮点数加法器的运算速度。
实例三:流水线设计流水线是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将处理器的指令执行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上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
例如,可以将流水线划分为取指、译码、执行、访存和写回等多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上并行执行不同的指令。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效率。
实例四:并行排序算法设计排序算法是计算机中常用的一种算法。
传统的排序算法通常是串行执行的,即每次只处理一个元素。
而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可以将排序算法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在一个工位上并行执行。
例如,可以将排序算法划分为分组、局部排序和合并等多个工位,在每个工位上同时处理不同的元素。
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排序算法的执行速度。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是一种提高处理器性能的重要技术。
通过将处理器划分为多个工位,并在每个工位上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可以实现指令级并行处理,从而大大提高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和指令执行效率。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6520d86c85ec3a86c2c52f.png)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占用的操作人员少,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主要介绍了多工位级进模有别于普通冲模的工作特点和设计特点。
标签:模具;多工位级进模;冲压模具1 多工位级进模定义及特点1.1 多工位级进模定义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寿命的模具,是技术密集型模具的重要代表,是冲模发展方向之一。
这种模具除进行冲孔落料工作外,还可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和成形性质,完成压筋、冲窝、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甚至还可以在模具中完成装配工序。
1.2 多工位级进模特点冲压时,将带料或条料由模具入口端送进后,在严格控制步距精度的条件下,按照成形工艺安排的顺序,通过各工位的连续冲压,在最后工位经冲裁或切断后,便可冲制出符合产品要求的冲压件。
为保证多工位级进模的正常工作,模具必须具有高精度的导向和准确的定距系统,配备有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装置。
所以多工位级进模与普通冲模相比要复杂,具有如下特点:其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条:(1)可以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局部分离与连续成形结合。
(2)具有高精度的导向和准确的定距系统。
(3)配备有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装置。
(4)模具结构复杂,镶块较多,模具制造精度要求很高,制造和装调难度大。
(5)多工位级进模主要用于冲制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2mm)、产量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
用这种模具冲制的零件,精度可达IT10级。
2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2.1 排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排样设计是在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和必要的工艺试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除了遵守普通冲模的排样原则外,还应考虑如下几点:(1)利于成形,后工序不能影响前已成形工序。
(2)载体形式选择:多工位冲压时条料上连接工序件,并使工序件在模具上稳定送进的部分材料。
其中,载体的基本形式分为双边载体、单边载体、中间载体等几种载体。
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举例
![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60e82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2.png)
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举例为掌握级进模具体的设计过程和基本思路,这里给出了一个级进模设计实例,供参考。
下面仅列出了主要的设计步骤及每一步所要完成的设计计算工作。
具体计算数据一般略去。
问题:设计冲制图!"#"$所示零件的级进模。
材料为$%号钢板,厚度%&!’’,月产量为(%万件。
其设计步骤及内容如下。
第一节确定零件基本冲压工序图!"#"$所示零件为一带孔弯曲件,其冲压工序主要包括:毛坯落料;冲孔;两侧弯曲。
($)毛坯展开按照弯曲毛坯展开的原则进行计算,零件展开毛坯外形如图!"#"(所示。
图!"#"(展开毛坯外形图图!"#"$零件图(()分析零件冲压工艺性图!"#"$所示零件尺寸均为未注公差的一般尺寸,按惯例取为)*$(级,符合一般级进冲压的经济精度要求,模具精度取为)*+即可。
图示零件材质为$%号钢板,能够进行一般的冲压加工,市场上也容易得到这种材料,价格适中。
外形落料的工艺性:零件属中小尺寸零件,料厚!"#$$,外形复杂程度也一般,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因此,可用冲裁落料工艺。
冲孔的工艺性:孔径为%"!&$$,孔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可采用冲孔。
弯曲工艺性:图示零件包含四个弯曲部位。
各弯角处的弯曲圆角半径均为’$$,根据弯曲工艺性数据知,各弯角均可一次弯成。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情况可认为图#()(’所示零件主要冲压工序的工艺性良好。
第二节拟订冲压工艺方案图#()(’所示零件所需的基本工序为落料、冲孔和弯曲,可拟订出如下两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用简单模分四次加工,即落料—冲孔—弯曲—弯曲;方案二:用级进模冲制。
采用方案一,生产率低,工件尺寸的积累误差大,操作不方便,不安全。
由于该零件属大批量生产,能够用冲压加工,现选用方案二。
根据给定的产量要求,按每月**天,每天#小时,实行单班生产计,则每分钟的产量为’+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fa332080eb6294dc886cde.png)
第一章概论1.1 级进模概述一个冲压零件,如用简易模具冲制,一般来说,每项冲压工序,如冲裁〔冲孔、冲切或落料〕、弯曲、拉深、成型等,就需要一副模具。
这对于一个比拟复杂的冲压零件来说,如此需要几副模具才能完成。
因此这种简易模具的生产效率,相对来说仍是较低的。
对于大批料生产的定型产品,用简易模具进展生产是极不适应的。
多工位级进模是冷冲模的一种。
级进模又称跳步模,它是在一副模具,按所加工的零件分为假如干个等距离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定的冲压工序,完成冲压零件的某局部加工。
被加工材料〔一般为条料或带料〕在控制送进距离机构的控制下,经逐个工位冲制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冲压零件〔或半成品〕。
这样,一个比拟复杂的冲压零件,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即可冲制完成。
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中,可以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成型等工序。
一般地说,无论冲压零件的形状怎样复杂,冲压工序怎样多,均可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冲制完成。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比拟复杂,模具制造精度高,这对模具设计者来说需要考虑的容很多,尤其是级进模条料排样图的设计,模具各局部结构的考虑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级进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配合高速冲床,实现高速自动化作业,能使冲压生产料率大幅度提高。
它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本钱、提高质量和实现冲压自动化等方面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多工位级进模可以对于一些形状十分复杂的冲压件进展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加工。
对大批量生产的冲压零件尤其应当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展冲制。
级进模特点与其现状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多个工序的模具,它具有操作安全的显著特点,模具强度较高,寿命较长。
使用级进模便于冲压生产自动化,可以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
级进模较难保证、外形相对位置的一致性。
多工位级进模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冲压设备比拟简单,对操作工人技术等级要求不高等优点,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并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之一。
多工位级进模特点多工位级进模精度高、寿命长,其工作元件常采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造。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aeb0031f90f76c660371a05.png)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1.1 冲载弯曲成形级进模
电极端子冲裁弯曲成形级进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带槽浮动导料销; 2—小导柱; 3—小凸模; 4—凸模; 5—成形凸模; 6—导正销; 7— 8—落料凸模; 9—卸料螺钉; 10—垫板; 11—弹簧; 12—凸模固定板; 13— 14—凹模; 15—凹模垫板; 16—弯曲凸模; 17—气动送料器
1.3 带料连续 拉深多工位级 进模
电位器外壳带料连续 拉深多工位级进模
1—导线; 2—检测导正销; 3—顶件块; 4—冲孔凹模; 5—定位圈; 6—冲缺口凹模镶块; 7—侧面导板; 8—卸料板; 9—凸模固定板; 10—冲缺口凸模;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11—凸模护套; 12—冲小方孔凸模; 13—导向套; 14—切边凸模; 15—翻边凸模; 16—小导柱; 17—浮动导料销; 18—小导套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1.3 带料连续拉深多工位级进模
电 位 器 外 壳 零 件 图 及 冲 压 排 样 方 案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1.3 带料连续拉深多工位级进模
带料连续拉深分类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1.2 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
工件图及排样图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1.2 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
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
1—垫板; 2—凹模镶块; 3—导柱; 4—导正销; 5—弹压导板; 6—导套; 7—切断凸模; 8— 9—凸模固定板; 10—模柄; 11—上模座; 12—分离凸模; 13—冲槽凸模;14— 15—导板镶块; 16—侧刃; 17—导料板; 18—凹模; 19—下模座
第六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第六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99285cddccda38376baff3.png)
四、空工位设置及步距设计
(1)空工位设置 空工位简称空位,是指工序件经过时,不做任何加工的工位。级进模中
空工位的设置比较普遍。
级进模中设立空工位的目的是:
提高模具强度,保证模具寿命和产品质量 模具中设置特殊机构 在带料的级进拉深中,补偿拉深次数计算误差。 产品局部结构的改进导致模具结构也应作相应调整, 为避免重新制造新模具,利用预先设置的空工位进行调整。
第六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多工位级进冲压是指在一副模具中沿被冲原材料(条料或卷料)的直 线送进方向,具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等距离工位,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 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冲压工序的冲压方法。
多工位级进模是一种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可实现连续冲压的 先进模具,是技术密集型模具的重要代表,是冲模发展方向之一。
(二)级进弯曲的工序排样 1)对于带孔的弯曲类零件,一般应先冲孔,再冲切掉需要弯
曲部分的周边材料,然后再弯曲,最后切除其余废料,使 工件与条料分离。但当孔靠近弯曲变形区且又有精度要求 时应先弯曲后冲孔,以防孔变形。 2)压弯时应先弯外面再弯里面,弯曲半径过小时应加整形工序。
图6-5 级进弯曲工序排样的应用举例一
凸模的固定方式
图6-28 凸模常用的固定方法(1) a)、b)螺钉固定 c)锥面压装
图6-29 凸模常用的固定方法(2) a)销钉吊装 b)带压板槽的小凸模
1-凸模 2-销钉 3-凸模固定板
图6-30 组合式凸模安装
图6-31 硬质合金凸模的安装与固定
凸模高度可调装置
(二)凹模设计 (1)凹模的结构形式及固定方式
3)毛刺方向一般应位于弯曲区内侧,以减少弯曲破裂的危 险,改善产品外观。
多工位级进模课程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09ec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3.png)
多工位级进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工位级进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流程和关键参数计算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多工位级进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及分析;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练习,提高多工位级进模设计问题的解决能力;3.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多工位级进模的模拟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对我国模具产业的认同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具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多工位级进模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设计和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1. 多工位级进模基本概念:介绍多工位级进模的定义、分类及应用场景,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讲解多工位级进模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分析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及原理3.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流程及关键参数计算:阐述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步骤,讲解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方法4. 多工位级进模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多工位级进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总结设计经验和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多工位级进模实例5. 多工位级进模模拟与优化:介绍相关软件工具的使用,进行多工位级进模的模拟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五章 多工位级进模模拟与优化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举例
![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420d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3.png)
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举例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汽车外壳是汽车制造过程中关键的构件之一、传统上,车身结构是通过多个工位进行组装的,每个工位都需要一个操作员来完成细致的组装工作。
然而,这种方法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因为它非常依赖于人力,并且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成为了汽车制造业中的重要技术。
在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中,整个汽车外壳的制造过程被分成多个工位,每个工位都由一台自动化设备控制。
首先,汽车外壳的各个零部件分别通过自动化输送线传送到相应的工位。
然后,在每个工位上,自动化设备会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不同操作,如钻孔、螺栓拧紧、焊接等。
在每个工位中,精密级进模会根据工艺步骤的要求,将外壳零部件定位到正确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此外,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还可以使用传感器和视觉系统来检测和调整汽车外壳的位置和质量。
例如,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外壳的位置和形状,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调整。
通过视觉系统,可以检测外壳表面的缺陷和质量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或报警。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制造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无人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和减少人为因素,可以避免由于人为操作带来的质量问题,并且可以实现连续、高效的生产。
此外,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还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产品和工艺的需求。
综上所述,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在大规模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它可以为各个行业的制造企业带来重要的竞争优势。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设计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多工位级进模的主要零部件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主要零部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4438dc2f60ddccdb38a011.png)
Happiness is a kind of perfume that cannot be poured on others, but oneself does not touch som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我家的小妹妹作文400字(通用3篇)我家的小妹妹作文1我有一个小妹妹,今年六岁,黑黑的脸蛋,鼻子小小的,嘴巴小小的,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特别有神,可是长的又黑又瘦,好象好久没有吃饭一样的.我们都叫她小不点.可是,她却特别有意思,经常让我们开怀大笑.正所谓是人小鬼大.有一次,我和小妹妹在看电视,她躺在那里,我不跟她说话,可谁知道小妹妹躺在那里她就睡着了,她睡的像一头小猪一样香,我使劲的摇了摇一下小妹妹,小妹妹才迷迷糊糊的醒过来,说“;你在干什么呀?人家睡的正香,还做了一个美梦呢.”“我要到楼下去了,你去不去啊?”我说.“我当然要去了,我最喜欢跟哥哥你玩了.”说完就从床上跳下来,拉着我的手出去玩游戏了.还有一次,小妹妹刚上幼儿园回来,就对我说“:老师太笨了.”我说“:老师是来教你们的肯定是比你们聪明的.怎么可能笨呢?”小妹妹说“:你先听我说完,事情是这样的,今天老师说谁能从一数到十.于是有一个小朋友就从一数到十,你说老师笨不笨啊?”原来是这样一回事.难道这样就说老师笨啊!这是老师在考你们到底聪明不聪明,还要说别人呢!想想真是特别的好笑.这就是我那个又有趣又可爱的小妹妹.我非常喜欢她.我家的小妹妹作文2去年,我家又多了一位新成员,她就是我的小妹妹——__x。
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粉嘟嘟的小脸蛋,还长着一张樱桃小嘴,真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小妹妹非常聪明,每当有音乐响起,她的小手就会随音乐摇摆,还会扭屁股。
有鞭炮声的时候,她会捂住两只耳朵。
看到别人给她东西,都叫爸爸或妈妈,可惜,不会叫哥哥,我好想听到小妹妹叫我一声哥哥呀。
她还会学电视里的人练功夫,一会儿用拳头打来打去,一会儿用双脚踢来踢去。
多工位级进模(一)
![多工位级进模(一)](https://img.taocdn.com/s3/m/1e5d33533b3567ec102d8a22.png)
图2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一)
第一节 多工位级进模概述
1. 多工位级进模属性:属于冷冲模的一种。 2. 多工位级进模工作原理: 在一副模具内按所需加工的制件的 冲压工艺,分成若干个等距离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定的 冲压工序,完成零件的某部分冲制工作。被加工材料(条料 或带料)在自动送料机构的控制下,精确地控制送进步距、 经逐个工位的冲制后,便能得到所需要的冲压件。 3. 多工位级进模功能: 能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等工艺。 所以,无论冲压件的形状如何复杂,冲压工序怎样多,均可以 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来冲制完成。 4. 多工位级进模的三高特点:精密、高效、长寿命。
图 2-2 冲件图、展开图和排样图
2.分断切除多段式级进模 这种级进模对冲压零件的复杂异形孔和零件的整个外形 采用分段切除多余废料的方式进行的。即在前一工位先切除 一部分废料,在以后工位再切除一部分废料,经过逐个工位 的连续冲制,就能获得一个完整的零件或半成品。对于零件 上的简单形孔,模具上相应的形孔可与零件上的形孔做成一 样(图2-3),级进模见图2-4。
电池极板硬质合金级进模、极片钢结合金级进模、定转子 铁心自动叠装硬质合金级进模等。
五、按级进模的设计排样方法分
1. 封闭形孔连续式级进模 这种级进模的各个工作形孔(除定距侧刃形孔外)与被冲 零件的各个孔及制件外形(弯曲件指展开外形)的形状一致, 并把他们分别设置在一定的工位上,材料沿各工位经过连续 冲压,最后获得所需冲件。用这种方法设计的级进模称封闭 形孔连续式级进模(图2-2)。
图2-1 多工位级进模按冲压特点分类的图示
二、按被冲压的制件名称分
28L集成电路引线框级进模、传真机左右支架级进模、动 簧片多工位级进模、端子接片多工位级进模等,这些名称目 前用得最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基础知识)1 概述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模具,是技术密集型模具的重要代表,是冲模发展方向之一。
这种模具除进行冲孔落料工作外,还可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和成形性质,完成压筋、冲窝、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甚至还可以在模具中完成装配工序。
冲压时,将带料或条料由模具入口端送进后,在严格控制步距精度的条件下,按照成形工艺安排的顺序,通过各工位的连续冲压,在最后工位经冲裁或切断后,便可冲制出符合产品要求的冲压件。
为保证多工位级进模的正常工作,模具必须具有高精度的导向和准确的定距系统,配备有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装置。
所以多工位级进模与普通冲模相比要复杂,具有如下特点:(1)在一副模具中,可以完成包括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等多道冲压工序;减少了使用多副模具的周转和重复定位过程,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
(2)由于在级进模中工序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工位上,故不存在复合模的“最小壁厚”问题,设计时还可根据模具强度和模具的装配需要留出空工位,从而保证模具的强度和装配空间。
(3)多工位级进模通常具有高精度的内、外导向(除模架导向精度要求高外,还必须对细小凸模实施内导向保护)和准确的定距系统,以保证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模具寿命。
(4)多工位级进模常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冲压件,模具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多达50多个,冲压速度达1000次/分以上。
(5)多工位级进模结构复杂,镶块较多,模具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给模具的制造、调试及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
同时要求模具零件具有互换性,在模具零件磨损或损坏后要求更换迅速,方便,可靠。
所以模具工作零件选材必须好(常采用高强度的高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或硬质合金等材料),必须应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成型磨削、坐标镗、坐标磨等先进加工方法制造模具。
(6)多工位级进模主要用于冲制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2mm)、产量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
用这种模具冲制的零件,精度可达IT10级。
由上可知,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比较复杂,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对冲压设备、原材料也有相应的要求,模具的成本高。
因此,在模具设计前必须对工件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合理确定该工件的冲压成形工艺方案,正确设计模具结构和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显然,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行冲压成形与采用普通冲模进行冲压成形在冲压成形工艺、模具结构设计及模具加工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本章将重点介绍它们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的不同之处。
2.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排样设计是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关键之一。
排样图的优化与否,不仅关系到材料的利用率,工件的精度,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使用寿命等,而且关系到模具各工位的协调与稳定。
冲压件在带料上的排样必须保证完成各冲压工序,准确送进,实现级进冲压;同时还应便于模具的加工、装配和维修。
冲压件的形状是千变万化的,要设计出合理的排样图,必须从大量的参考资料中学习研究,并积累实践经验,才能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
排样设计是在零件冲压工艺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确定排样图时,首先要根据冲压件图纸计算出展开尺寸,然后进行各种方式的排样。
在确定排样方式时,还必须对工件的冲压方向、变形次数、变形工艺类型、相应的变形程度及模具结构的可能性、模具加工工艺性、企业实际加工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同时全面考虑工件精度和能否顺利进行级进冲压生产后,从几种排样方式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完整的排样图应给出工位的布置、载体结构形式和相关尺寸等。
当带料排样图设计完成后,模具的工位数及各工位的内容;被冲制工件各工序的安排及先后顺序,工件的排列方式;模具的送料步距、条料的宽度和材料的利用率;导料方式,弹顶器的设置和导正销的安排;模具的基本结构等就基本确定。
所以排样设计是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模具结构设计的依据之一,是决定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
2.1 排样设计的原则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除了遵守普通冲模的排样原则外,还应考虑如下几点:(1)先制作冲压件展开毛坯样板(3~5个),在图面上反复试排,待初步方案确定后,在排样图的开始端安排冲孔、切口、切废料等分离工位,再向另一端依次安排成形工位,最后安排工件和载体分离。
在安排工位时,要尽量避免冲小半孔,以防凸模受力不均而折断。
(2)第一工位一般安排冲孔和冲工艺导正孔。
第二工位设置导正销对带料导正,在以后的工位中,视其工位数和易发生窜动的的工位设置导正销,也可在以后的工位中每隔2~3个工位设置导正销。
第三工位可根据冲压条料的定位精度,设置送料步距的误差检测装置。
(3)冲压件上孔的数量较多,且孔的位置太近时,可分布在不同工位上冲出孔,但孔不能因后续成形工序的影响而变形。
对有相对位置精度要求的多孔,应考虑同步冲出。
因模具强度的限制不能同步冲出时,应有措施保证它们的相对位置精度。
复杂的型孔可分解为若干简单形孔分步冲出。
(4)成形方向的选择(向上或向下)要有利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有利于送料的顺畅。
若成形方向与冲压方向不同,可采用斜滑块、杠杆和摆块等机构来转换成形方向。
(5)为提高凹模镶块,卸料板和固定板的强度,保证各成形零件安装位置不发生干涉,可在排样中设置空工位,空工位的数量根据模具结构的要求而定。
(6)对弯曲和拉深成形件,每一工位的变形程度不宜过大,变形程度较大的冲压件可分几次成形。
这样既有利于质量的保证,又有利于模具的调试修整。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成形件,应设置整形工位。
为避免U形弯曲件变形区材料的拉伸,应考虑先弯曲45度,再弯成90°。
(7)在级进拉深排样中,可应用拉深前切口,切槽等技术,以便材料的流动。
(8)当局部有压筋时,一般应安排在冲孔前,防止由于压筋造成孔的变形。
突包时,若突包的中央有孔,为有利于材料的流动,可先冲一小孔,压突后再冲到要求的孔径。
(9)当级进成形工位数不是很多,工件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复位”技术,即在成形工位前,先将工件毛坯沿其规定的轮廓进行冲切,但不与带料分离,当凸模切入材料的20%~35%后,模具中的复位机构将作用反向力使被切工件压回条料内,再送到后续加工工位进行成形。
2.2 载体和搭口的设计搭边在多工位级进模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是将坯件传递到各工位进行冲裁和成形加工,并且使坯件在动态送料过程中保持稳定准确的定位。
因此,在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中把搭边称为载体。
载体是运送坯件的物体,载体与坯件或坯件和坯件的连接部分称为搭口。
1.载体形式载体形式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种。
(1)边料载体(图6.2.1)边料载体是利用材料搭边或余料冲出导正孔而形成的载体, 此种载体送料刚性较好,省料,简单。
使用该载体时,在弯曲或成形部位,往往先切出展开形状,再进行成形,后工位落料以整体落料为主。
可采用多件排列,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双边载体(图6.2.2)双边载体实质是一种增大了条料两侧搭边的宽度,以供冲导正工艺孔需要的载体,一般可分为等宽双边载体(图6.2.2a)和不等宽双边载体(即主载体和辅助载体,图6.2.2b)。
双边载体增加边料可保证送料的刚度和精度,这种载体主要用于薄料(t≤0.2mm),工件精度较高的场合,但材料的利用率有所降低,往往是单件排列。
(3)单边载体(图6.2.3)单边载体主要用于弯曲件。
此方法在不参与成形的合适位置留出载体的搭口,采用切废料工艺将搭口留在载体上,最后切断搭口得到制件,它适用于t≤0.4mm的弯曲件的排样。
在图6.2.3中,图a和图b在裁切工序分解形状和数量上不一样,图a第一工位的形状比图b复杂,并且细颈处模具镶块易开裂,分解为图b 后的镶块便于加工,且寿命得到提高。
图c是一种加了辅助载体的单边载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中间载体中间载体常用于一些对称弯曲成形件,利用材料不变形的区域与载体连接,成形结束后切除载体。
中载体可分为单中载体和双中载体。
中载体在成形过程中平衡性较好。
图6.2.4所示是同一个零件选择中载体时不同的排样方法。
图6.2.4a是单件排列,图6.2.4b是可提高生产效率一倍的双排排样。
图6.2.5所示零件要进行两侧以相反方向卷曲的成形,选用单中载体难以保证成形件成形后的精度要求,而选用可延伸连接的双中载体既可保证成形件的质量。
此方法的缺点是载体宽度较大,会降低材料的利用率。
中载体常用于材料厚度大于0.2mm的对称弯曲成形件。
(5)载体的其他形式有时为了下一工序的需要,可在上述载体中采取一些工艺措施。
① 加强载体加强载体是载体的一种加强形式,在料厚t≤0.1mm薄料冲压中,载体因刚性较差而变形造成送料失稳,使冲压件几何形状产生误差,为保证冲压精度,对载体局部采取的压筋、翻边等提高载体刚度的加强措施,而形成的载体形式,如图6.2.6。
② 自动送料载体有时为了自动送料的需要,可在载体的导正孔之间冲出与钩式自动送料装置匹配的长方孔,送料钩钩住该孔,拉动载体送进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3 排样图中各冲压工位的设计要点冲裁,弯曲和拉深等都有自身的成形特点,在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中其工位的设计必须与成形特点相适应。
1.级进模冲裁工位的设计要点(1)在级进冲压中,冲裁工序常安排在前工序和最后工序,前工序主要完成切边(切出制件外形)和冲孔。
最后工序安排切断或落料,将载体与工件分离。
(2)对复杂形状的凸模和凹模,为了使凸模、凹模形状简化,便于凸模,凹模的制造和保证凸模、凹模的强度,可将复杂的制件分解成为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多增加一些冲裁工位。
(3)对于孔边距很小的工件,为防止落料时引起离工件边缘很近的孔产生变形,可将孔旁的外缘以冲孔方式先于内孔冲出,即冲外缘工位在前,冲内孔工位在后。
对有严格相对位置要求的局部内,外形,应考虑尽可能在同一工位上冲出,以保证工件的位置精度。
2.多工位级进弯曲工位的设计要点(1)冲压弯曲方向在多工位级进模中,如果工件要求向不同方向弯曲,则会给级进加工造成困难。
弯曲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模具结构设计是不同的。
如果向上弯曲,则要求在下模中设计有冲压方向转换机构(如滑块、摆块);若进行多次卷边或弯曲,这时必须考虑在模具上设置足够的空工位,以便给滑动模块留出活动的余地和安装空间。
若向下弯曲,虽不存在弯曲方向的转换,但要考虑弯曲后送料顺畅。
若有障碍则必须设置抬料装置。
(2)分解弯曲成形零件在作弯曲和卷边成形时,可以按工件的形状和精度要求将一个复杂和难以一次弯曲成形的形状分解为几个简单形状的弯曲,最终加工出零件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