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852b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5.png)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多彩太空泥》作为一门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空泥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太空探索的乐趣,拓宽视野。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太空泥的基本技巧、创意作品制作、科幻故事创作、作品展示与评价、太空探索知识普及。
第二章:太空泥的基本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太空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创作打下基础。
2.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授太空泥的调配、塑形、干燥等基本技巧。
通过讲解和实操,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
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太空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展示实例。
2.3.2 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太空泥的制作技巧。
2.3.3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指导改进方法。
第三章:创意作品制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太空泥进行创意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2 教学内容本章引导学生运用太空泥制作创意作品,如人物、动物、建筑物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创作。
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创意作品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3.2 学生进行创意作品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3.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第四章:科幻故事创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太空泥作品进行科幻故事创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本章引导学生以太空泥作品为载体,创作科幻故事。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作品,发挥想象力,编写有趣的故事。
4.3 教学活动4.3.1 讲解科幻故事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4.3.2 学生进行科幻故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3.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第五章:作品展示与评价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作品的展示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生命教育教案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生命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4d101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a.png)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是一门涵盖多个方面的教育,包含环境保护、物种保护、爱护生命、爱护自然等等。
在彩泥校本课教案的第十四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这项教育对我们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需要内化这些教育理念,让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生命教育中,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不破坏、不污染、不浪费。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使用塑料袋、随手关闭水龙头等小事情来保护环境。
同时,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如何爱护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等。
我们需要学习它们的生长过程、繁殖方法等等,同时还要学习如何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人类从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一直都在不断开采矿物、建造房屋、拓展地盘,这些行为都给地球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会不破坏、不污染、不浪费,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浪费行为、保护生态平衡。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同时让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还将学习到物种保护。
物种保护是指拟定合理的保护措施,以维护物种的生存繁衍和自然生态平衡。
如果我们不把物种保护当作我们的责任,这个世界就会失去很多有趣的物种,这对于整个生态环境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要学会保护和爱护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保护生命的多样性。
生命教育的核心观念在于爱护生命、爱护自然。
这个教育需要由每个人来积极拥抱,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家庭、学校、社区、城市等各个方面下手,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多做一些对保护环境和物种有帮助的事情。
在生命教育课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制作彩泥模型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些教育理念。
制作彩泥模型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这种制作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来理解爱护生命和环保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些教育理念。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https://img.taocdn.com/s3/m/8a09a44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3.png)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制作彩泥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认知目标:巩固学生的泥工基本操作能力,了解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糖葫芦。
3.实践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制作出新颖的糖葫芦。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猜谜游戏,让他们猜出一种有北京特色的传统小吃——糖葫芦。
然后播放一段介绍糖葫芦的视频,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小吃。
二、新课: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题——用彩泥来制作糖葫芦。
老师出示实物糖葫芦,让学生对比不同的花色和样式,然后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糖葫芦的形状、颜色和制作方法。
三、实践: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彩泥来制作糖葫芦,让学生跟着做。
老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捏制技巧,让学生尝试运用揉、捏、压、粘等方法,塑造出自己喜欢的糖葫芦。
四、小结:老师夸奖学生的想象力和手艺,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探究彩泥造型的技巧。
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活动流程如下: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想象和描述西瓜的外形特征,激发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引导制作1.借助多媒体观看彩泥制作西瓜的过程;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用绿色的泥搓成一个椭圆形,把黑色的泥搓成一个细条,把小细条搓成长短不一的段,把小细条贴在椭圆的绿球上做花纹,从一端贴向另一端,顶部挨紧,中部留出较宽的空隙,不一定要连到另一头,可以做出参差不齐的效果;都贴好后再次轻揉搓,直到黑色和绿色融到一起为止,调整形状,注意头尾位置和贴泥前一致;再搓一段绿色的泥做瓜蒂,瓜蒂做成微微卷起的样子。
三、动手创作1.学生个人、分组捏制;2.教师到学生中间巡回辅导;3.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如切开不同形状的西瓜样子,捏制苹果、樱桃等水果。
四、鉴赏作品1.学生作品展示,可讲解作品制作方法及创作意图、颜色配置等;2.把学生作品放到一起集中展示,自由交流;3.生生、师生鉴赏交流,教师点拨。
《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教学提纲
![《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d66849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0.png)
《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教学提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校本课程《多彩的超轻粘土》中的第3章“超轻粘土的基本技巧”和第4章“创意粘土作品的制作”。
详细内容包括超轻粘土的特性、色彩调配、基本造型技巧,以及利用这些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粘土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掌握基本造型技巧和色彩调配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超轻粘土制作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超轻粘土的颜色调配和造型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超轻粘土、色彩盘、调色板、制作工具(如针、刀、模具等)、范例作品。
学生准备:超轻粘土、色彩盘、调色板、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富有创意的超轻粘土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超轻粘土的特性和用途,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超轻粘土的颜色调配方法,并进行示范。
讲解基本造型技巧,如揉、搓、捏、切等。
3.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颜色的超轻粘土。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粘土作品。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个典型的例题,讲解创作思路和制作过程。
示范制作过程,强调技巧和注意事项。
5.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独立完成一个创意粘土作品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多彩的超轻粘土》2. 章节内容:3章超轻粘土的基本技巧;4章创意粘土作品的制作3. 重点知识:颜色调配、基本造型技巧、创意作品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富有创意的超轻粘土作品。
彩泥课活动的教案
![彩泥课活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67fd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e.png)
彩泥课活动的教案彩泥课活动的教案(精选10篇)彩泥课活动的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彩泥的前身被称作橡皮泥——少年儿童用来制作创意造型的一种益智玩具,但工艺和材质上比橡皮泥要提高不少,柔软而不粘手,它分别有红,黄,蓝,绿,粉,橙,紫...等等多种颜色,并可以通过两两混合,创造出其他颜色的彩泥,比如红色+黄色=橙色,黄色+绿色=草绿色。
彩泥干了以后加适量的水可以恢复柔软,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具备环保效果,适合用来捏创意作品。
彩泥具备可复制性,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根据配有不同形状的模具、模板,可将彩泥制作成各种物品,或者在老师的指引下,创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在对学生的手脑眼协调培养,及色彩识别和创作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彩泥的方法和技巧法。
2、用彩泥动手制作各种手工艺品。
3、在合作中巩固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5、它能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色彩和结构的感觉。
三、教学准备塑刀、压板、剪刀、梳子等,如是品牌的彩泥,四、教学组织及安排课题名称课题目标组织形式时间安排1彩泥的简介彩泥的的发展历程全班1课时2人物、动物组(渔夫、金鱼)全班1课时3人物组(小女孩、玫瑰花)全班1课时4动物组(鸵鸟、骆驼、)全班1课时5人物、食品组(小女孩,汉堡)全班1课时6人物、动物组(公主、老鼠)全班1课时7人物组(男孩、女孩、鹿)全班1课时8人物、房屋组(人物、房子)全班1课时9动物、物品组(动物、塔)全班1课时10动物组(狮子、兔子)全班1课时五、课程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课程管理。
“彩泥”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彩泥“不同于其他学科,较高程度地要求学生动手操作。
因此,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评价反面应占重要地位。
2.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彩泥”重在要求学生用有限的彩泥创造出无穷的图形,因此,紧靠模仿范例是不够的,关键还是靠学生自己的创新。
ok二年级童趣彩泥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ok二年级童趣彩泥校本课程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e5756ab1bb68a98270fefa40.png)
《创意手工—童趣的彩泥》校本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1、课程名称:童趣彩泥2、主讲教师:洪丽丽3、教学材料:学校校本课程----儿童彩泥4、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学校课程5、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二、具体内容(一)、课程目标二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校本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橡皮泥制作课。
通过捏橡皮泥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通过橡皮泥创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和审美等能力。
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通过橡皮泥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智,释放艺术才华,提升文化品位。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课程内容一、蜜蜂(2课时)1、捏出一个椭圆形2、捏出触角、眼睛和鼻子,组合起来。
3、捏出两个长条形,粘到身上当装饰,做出尾巴。
4、捏出四个翅膀,组合到一起,完成。
|二、毛毛虫(2课时)1、把球状的身体和尾巴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粘在一起。
2、粘上眼球和脚。
3、粘好黑眼珠、黄脸蛋儿和弯嘴巴,完成。
三、瓢虫(2课时)1、捏出一个馒头形状,在中间刻一条分割线。
2、粘上小小的头部。
3、粘上眼睛和身上的斑点,完成。
,四、乌龟(2课时)1、先做一个椭圆形,在上面粘一些圆点。
2、粘上脑袋、脖颈和眼睛。
3、粘好四肢和尾巴,完成。
五、小鱼(2课时)1、捏出一个薄薄的椭圆形做鱼的身体。
2、在捏一个小椭圆形做尾巴,鱼身体粘在一起。
3、粘上鱼的鳃和眼球。
/4、最后粘上彩色的鳞片和眼珠,完成。
六、白鹅(2课时)1、先捏出白鹅的身子。
2、在捏出翅膀,并刻上几道条纹。
3、粘上额头和脚掌。
4、粘上嘴巴和眼睛,完成。
(整理)小学《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
![(整理)小学《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8321131b765ce04081467.png)
《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
2. 初步掌握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
3、利用超轻粘土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在参与制作超轻粘土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感受与创造美。
教学重点:超轻粘土的制作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超轻粘土的制作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操作、巡视指导第一课超轻粘土的简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前制作好的超轻粘土作品,问: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香蕉、苹果、草莓、葡萄、熊猫、章鱼、蜗牛、小兔)2、这些物品用什么做的吗?(超轻粘土)3、谈一谈乌龟的造型特点。
二、介绍超轻粘土超轻粘土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可爱。
特性1、超轻、超柔、超干净、不粘手、不留残渣。
2、颜色多种,可以用基本颜色按比例调配各种颜色,混色容易,易操作。
3、作品不需烘烤,自然风干,干燥后不会出现裂纹。
4、与其它材质的结合度高,不管是纸张、玻璃、金属、还是蕾丝、珠片都有极佳的密合度。
干燥定型以后,可用水彩、油彩、亚克力颜料、指甲油等上色,有很高的包容性。
5.干燥速度取决于制作作品的大小,作品越小,干燥速度越快,越大则越慢,一般表面干燥的时间为3小时左右。
6.作品完成后可以保存4到5年不变质不发霉。
7.原材料容易保存,在快干的时候加一些水保湿,又能恢复原状了。
用途1、手工艺捏塑素材:适用于玩偶、公仔、胸针、发饰、浮雕壁饰、镜框、仿真花等的制作。
2、是制作宝宝手足印的绝佳素材,因为它无毒环保对宝宝的皮肤没有伤害。
3、美劳教育最佳素材:可以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并可用于亲子DIY活动。
它是家庭、个人、陶吧及各类娱乐场所自娱自乐的手工艺捏塑材7、安全粘土本身安全无毒,但其组分含有有机发泡粉和防腐剂等,由于发泡粉质轻,被物体的吸附性强,防腐剂吸入后也是有害的,故应当避免3岁小孩独立玩耍,以防止小孩放进嘴里。
2024年《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
![2024年《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2ffcb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d.png)
2024年《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第五章“探索与创新”,详细内容包括:太空泥的特性、色彩调配原理、基本制作技巧,以及创意作品的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太空泥的特性,掌握色彩调配原理。
2. 学会运用基本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太空泥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空泥的色彩调配和创意作品的实践。
教学重点:太空泥的基本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空泥、调色板、工具刀、牙签、教学PPT。
学具:太空泥、调色板、工具刀、牙签、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太空泥制作一个简单的太空飞船,引导学生关注太空泥的特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太空泥的特性、色彩调配原理和基本制作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物为例,演示太空泥的基本制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太空泥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6. 创意作品实践(10分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个具有个性的太空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太空泥的特性2. 色彩调配原理3. 基本制作技巧4. 创意作品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个太空泥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梦想,设计并制作一个太空泥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太空泥的制作工艺,尝试用太空泥创作更多有趣的作品。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比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安排4. 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方式5.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要求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置。
2024年《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教学提纲
![2024年《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1198d5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0.png)
2024年《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教学提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涉及教材第二章“超轻粘土的基本技法”和第三章“超轻粘土的色彩搭配与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超轻粘土的基本特性、制作技巧、色彩调配、作品创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超轻粘土的色彩搭配与作品创作。
重点: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超轻粘土、色彩盘、调色刀、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超轻粘土、色彩盘、调色刀、剪刀、镊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超轻粘土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超轻粘土的基本特性、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方法。
3. 实践操作(15分钟)①教师示范制作超轻粘土作品,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②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超轻粘土制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超轻粘土作品。
5. 展示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多彩的超轻粘土2. 内容:①超轻粘土的基本特性②超轻粘土制作技巧③超轻粘土色彩搭配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超轻粘土作品。
2. 答案: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个独特的超轻粘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和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解析:超轻粘土的色彩搭配与作品创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2024年《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
![2024年《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98573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f.png)
2024年《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第四章“探索色彩的魅力”,详细内容为:太空泥的色彩调配原理、制作技巧及其在创意作品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太空泥的色彩调配原理,提高其审美观。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创意作品。
3. 增强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空泥的色彩调配原理及制作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示范作品。
学具:太空泥、调色板、画笔、剪刀、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太空泥创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太空泥的色彩调配原理(2)太空泥制作技巧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进行太空泥的色彩调配和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1)构思创意作品(2)选择合适的太空泥(3)进行色彩调配(4)制作创意作品5.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太空泥的色彩调配原理2. 太空泥制作技巧3. 创意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太空泥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立体作品。
答案:学生需提交作品实物及设计思路。
2. 作业要求:(1)色彩搭配合理(2)制作工艺精细(3)创意新颖独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废旧物品、纸张等。
(2)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3)开展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拓宽艺术视野。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精品教案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a1e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9.png)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第三章——“太空泥的色彩与造型”。
详细内容包括:太空泥的基础色彩调配原理、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创意作品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空泥的基础色彩调配原理,学会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太空泥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空泥色彩的调配、造型设计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太空泥创意作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空泥、调色板、模具、剪刀、刀片、胶水等。
学具:学生人手一份太空泥、调色板、模具、剪刀、刀片、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太空泥创意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太空泥的色彩与造型,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太空泥的基础色彩调配原理,现场演示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调配,展示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太空泥色彩调配和造型设计的练习。
4. 创意作品制作(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意作品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太空泥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艺品、装饰品等,拓宽学生视野。
六、板书设计1. 太空泥的色彩调配原理2. 太空泥造型设计技巧3. 创意作品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运用所学太空泥色彩调配和造型设计技巧,制作一幅创意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完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太空泥的色彩调配和造型设计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存在颜色搭配不协调、造型设计简单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利用其他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如废旧物品、纸张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科普实验教案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科普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9e77b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d.png)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科普实验教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文化素养。
科普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彩泥校本课十四节教案:科普实验教案,是一种帮助孩子们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课程。
一、课程背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
而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教育机构也开始重视科普教育这门学科。
科普教育是指通过组织展览、举办讲座、实施科普活动等方式,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科学,提高科学素养,促进科学文化的普及。
而科普实验教学则是科普教育手段中的一种,通过实验来直观地演示科学知识,锻炼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并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2. 通过手工彩泥制作,让孩子们了解色彩的组成和原理。
3. 让孩子们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通过十四个不同的实验,让孩子们逐步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并通过手工彩泥制作来深入了解色彩的组成和原理,探究问题,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1. 矿物和晶体2. 看得见的空气3. 三态间的变化4. 软体动物5. 奇怪的牛顿环6. 蒸发的奥秘7. 溶液的移动8. 跨越重重阻碍的水9. 气泡与化学反应10. 吸水胶的妙用11. 巧妙的光路12. 静电感应13. 彩泥生产工艺14. 彩泥制作实验四、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解、实验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段,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实验展示和说明科学知识和实验原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探索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第一节:矿物和晶体第二节:看得见的空气第三节:三态间的变化第四节:软体动物第五节:奇怪的牛顿环第六节:蒸发的奥秘第七节:溶液的移动第八节:跨越重重阻碍的水第九节:气泡与化学反应第十节:吸水胶的妙用第十一节:巧妙的光路第十二节:静电感应第十三节:彩泥生产工艺第十四节:彩泥制作实验六、教学评价通过彩泥校本课十四节教案:科普实验教案的授课,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实际的科学探究并形成了对科学问题的认知,并且让他们在探究科学的过程中真正地享受到科学的乐趣。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8912a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d.png)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太空泥的基本技法与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太空泥的特性、颜色调配、基本造型方法、创意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空泥的特性,掌握基本造型方法。
2. 学会颜色调配,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空泥颜色的调配、创意设计。
教学重点:太空泥的基本技法、造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空泥、调色盘、工具刀、牙签、教学PPT。
学具:太空泥、调色盘、工具刀、牙签、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太空泥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太空泥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太空泥的特性、基本造型方法、颜色调配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太空泥小动物为例,分步骤讲解制作过程。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太空泥制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创意设计(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发挥创意,制作太空泥作品。
6. 展示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太空泥的特性2. 基本造型方法3. 颜色调配4. 创意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幅太空泥作品。
答案:学生可根据个人梦想,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太空泥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尺寸不限,要求颜色搭配合理,造型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颜色调配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太空泥的知识,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空泥颜色的调配、创意设计。
2. 例题讲解:太空泥基本造型方法的步骤讲解。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答案的指导性。
一、太空泥颜色的调配、创意设计1. 颜色调配:教师应详细讲解颜色调配的基本原则,如色彩的三原色、间色、补色等概念。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团队合作教案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团队合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aaf8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d.png)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团队合作教案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活动。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用彩泥来进行建模,通过团队的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团队合作教案的实施团队合作教案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分组在教学活动开始前,需要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选择一个组长。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
2. 形成想法在学生分组完成后,将会给学生提供建模的主题。
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小动物、一个车辆等等。
在确定好主题后,学生需要开始讨论和形成他们自己的想法。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形成共识,并开始合作。
3. 开始建模在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后,开始进行建模。
在这个过程中,组员之间需要相互协作,进行彩泥的铺放、搭建和调整。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4. 完成作品在学生完成建模后,需要进行修整和调整。
这个过程需要组员之间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完成后,需要展示给其他组看,并进行评选。
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想象力。
团队合作教案的意义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团队合作教案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合作和交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团队合作的环境。
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潜力。
团队合作教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在团队中,每个组员都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才能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中的合作环境。
同时,在团队合作中,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领导人来负责协调和管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团队合作教案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有帮助。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合作与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中的合作环境。
2024版2024年彩泥课活动的教案(精选
![2024版2024年彩泥课活动的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f1cb1a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d.png)
2024年彩泥课活动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彩泥艺术》教材第四章《人物创作》,详细内容为:通过运用彩泥塑造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的基本结构和表情特点,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和表情特点,能运用彩泥进行人物创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彩泥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物的表情特点和身体比例。
教学重点:彩泥人物的基本塑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泥、教学课件、示范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彩泥人物作品,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人物的基本结构:头部、身体、四肢。
(2)讲解人物的表情特点:眼睛、嘴巴、眉毛。
(3)展示示范作品,讲解彩泥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分发彩泥和工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人物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根据所学知识,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彩泥人物的创作。
(2)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进行点评,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彩泥人物创作人物基本结构:头部、身体、四肢表情特点:眼睛、嘴巴、眉毛塑造方法:揉、捏、刻、粘2. 示范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创作一组彩泥人物。
2. 答案:(1)确定家庭成员:爸爸、妈妈、我。
(2)观察家庭成员的特点,如身高、体型、表情等。
(3)运用所学方法,创作出具有特点的彩泥人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学生对人物表情和身体比例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形象,提高观察力。
小学《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110f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7.png)
小学《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超轻粘土的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超轻粘土的定义、特点和制作方法。
2. 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使用技巧。
教学内容:1. 超轻粘土的定义和特点。
2. 超轻粘土的制作方法。
3. 超轻粘土的基本使用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超轻粘土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
2. 教师示范超轻粘土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使用技巧,如揉、搓、压等。
作业与评价:1. 学生制作一个小作品,展示对超轻粘土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章:超轻粘土的基本造型教学目标:1. 学习超轻粘土的基本造型技巧。
2. 能够创作出简单的超轻粘土作品。
教学内容:1. 超轻粘土的基本造型技巧。
2. 超轻粘土作品的创作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超轻粘土的基本造型技巧,如揉、搓、压、切等。
2. 教师示范超轻粘土作品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简单的超轻粘土作品,如动物、植物等。
作业与评价:1. 学生创作一个小作品,展示对超轻粘土基本造型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三章:超轻粘土的颜色搭配教学目标:1. 学习超轻粘土的颜色搭配技巧。
2. 能够创作出色彩丰富的超轻粘土作品。
教学内容:1. 超轻粘土的颜色搭配技巧。
2. 超轻粘土作品的创作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超轻粘土的颜色搭配技巧,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2. 教师示范超轻粘土作品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色彩丰富的超轻粘土作品,如风景、人物等。
作业与评价:1. 学生创作一个小作品,展示对超轻粘土颜色搭配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超轻粘土的创意发挥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2. 能够创作出有创意的超轻粘土作品。
教学内容:1. 超轻粘土的创意发挥方法。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https://img.taocdn.com/s3/m/8cdc99be0975f46527d3e199.png)
彩泥校本课教案十四节23瓜的、有猕猴桃的、还有山楂夹豆沙粘上芝麻仁的,看着就想流口水。
不管男女老少,人手一串冰糖葫芦,歪着头咬上一口,薄薄的冰糖下面是饱满的红果,甜中带着酸的滋味让人们的脸上泛起和熙的笑容。
师:看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生:想吃、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串糖葫芦……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用彩泥来制作冰糖葫芦!(出示课题)3、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冰糖葫芦也从传统、单一的工艺制作发展到现在的品种繁多,花样齐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也由北京发展到全国各地,尤其咱们郑州,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闹市区,到处可见。
出示实物糖葫芦(纯山楂、花色样式)进行对比。
师: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糖葫芦,它的形状、颜色,糖葫芦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糖葫芦重点说说糖葫芦的造型、品种、怎么制作……)三、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觉得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手也很灵巧,做出了许多和有创意的作品,你们太棒了!(翘起大拇指)那么我们平时在家也要做写力所能及的事情。
加油,同学们!4教学课题:彩泥制作——西瓜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揉、捏、压、粘等方法,塑造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西瓜。
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捏制技巧。
2.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探究彩泥造型的技巧。
活动难点: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流程:一、激发兴趣同学们,你最喜欢哪种水果?是啊,天气渐热,如果能吃上甜甜的西瓜该是多么的惬意呀!想一想西瓜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抓西瓜的外型特征)二、引导制作1.借助多媒体观看彩泥制作西瓜的过程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用绿色的泥搓成一个椭圆形;把黑色的泥搓成一个细条;把小细条搓成长短不一的段;把小细条贴在椭圆的绿球上做花纹,从一端贴向另一端,顶部挨紧,中部留出较宽的空隙,不一定要连到另一头,可以做出参差不齐的效果;都贴好后再次轻揉搓,直到黑色和绿色融到一起为止,调整形状,注意头尾5的位置和贴泥前一致;再搓一段绿色的泥做瓜蒂,瓜蒂做成微微卷起的样子。
幼儿园大班美术《彩泥》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美术《彩泥》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b33d9a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2.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彩泥》教案(精选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彩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具体章节为《彩泥》。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各种颜色和形状,学习用彩泥捏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彩泥捏制技巧,能够捏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彩泥捏制技巧,能够捏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难点:捏制出复杂形状和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泥、彩泥工具、模板、画纸、画笔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彩泥、彩泥工具和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用彩泥捏制成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彩泥的捏制技巧,并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彩泥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动手捏制彩泥,尝试捏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4.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捏制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彩泥的颜色、形状和图案,以及捏制技巧的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泥捏制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或人物。
2.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泥捏制出一个动物或人物,捏制出其特征和细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彩泥创作比赛,或者让学生尝试用彩泥捏制大型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彩泥的基本捏制技巧、颜色搭配以及图案设计。
通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彩泥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揉、搓、压、切等,能够自由创作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对于颜色的搭配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颜色理论,能够运用不同的颜色搭配出和谐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彩泥的捏制技巧,自由创作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彩泥制作——糖葫芦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体验玩儿泥的乐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2、认知目标:巩固泥工基本操作能力,了解各种糖葫芦的造型和花色。
3、实践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制作新颖造型和花色的糖葫芦。
重点:制作各种造型和花色的糖葫芦。
难点:设计制作新颖的糖葫芦。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首先张老师想和同学们玩儿一个互动的猜谜游戏,同学们,想玩儿吗?)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3种描述猜一种风味儿小吃!1、它是一种很有北京特色的传统小吃;二、它是用一根小棍儿穿在一起的;三、逛街的时候会看到一个举着一根杆子,杆子一端是插满红彤彤、造型奇特的…有很多串儿,每次看见都想买一串儿来解解馋…生:糖葫芦!师:同学们真棒!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
二、新课1、播放视频(课件)解说:冰糖葫芦是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会听到小贩的叫卖声、吆喝声。
裹着糖的小果、五六个串成一串,有山楂的、有葡萄的、有哈密瓜的、有猕猴桃的、还有山楂夹豆沙粘上芝麻仁的,看着就想流口水。
不管男女老少,人手一串冰糖葫芦,歪着头咬上一口,薄薄的冰糖下面是饱满的红果,甜中带着酸的滋味让人们的脸上泛起和熙的笑容。
师:看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生:想吃、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串糖葫芦……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用彩泥来制作冰糖葫芦!(出示课题)3、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冰糖葫芦也从传统、单一的工艺制作发展到现在的品种繁多,花样齐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也由北京发展到全国各地,尤其咱们郑州,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闹市区,到处可见。
出示实物糖葫芦(纯山楂、花色样式)进行对比。
师: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糖葫芦,它的形状、颜色,糖葫芦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糖葫芦重点说说糖葫芦的造型、品种、怎么制作……)三、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觉得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手也很灵巧,做出了许多和有创意的作品,你们太棒了!(翘起大拇指)那么我们平时在家也要做写力所能及的事情。
加油,同学们!教学课题:彩泥制作——西瓜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揉、捏、压、粘等方法,塑造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西瓜。
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捏制技巧。
2.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探究彩泥造型的技巧。
活动难点: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流程:一、激发兴趣同学们,你最喜欢哪种水果?是啊,天气渐热,如果能吃上甜甜的西瓜该是多么的惬意呀!想一想西瓜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抓西瓜的外型特征)二、引导制作1.借助多媒体观看彩泥制作西瓜的过程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用绿色的泥搓成一个椭圆形;把黑色的泥搓成一个细条;把小细条搓成长短不一的段;把小细条贴在椭圆的绿球上做花纹,从一端贴向另一端,顶部挨紧,中部留出较宽的空隙,不一定要连到另一头,可以做出参差不齐的效果;都贴好后再次轻揉搓,直到黑色和绿色融到一起为止,调整形状,注意头尾的位置和贴泥前一致;再搓一段绿色的泥做瓜蒂,瓜蒂做成微微卷起的样子。
三、动手创作1.学生个人、分组捏制。
2.教师到学生中间巡回辅导。
3.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如切开不同形状的西瓜样子,捏制苹果、樱桃等水果。
四、鉴赏作品1.学生作品展示:①学生拿着作品前面展示,可讲解作品制作方法及创作意图、颜色配置等。
②把学生作品放到一起集中展示,自由交流。
2.生生、师生鉴赏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教学课题:彩泥制作——葡萄学习目标:1、欣赏葡萄的外形特征,学习观察的方法。
2、2、运用彩泥制作葡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3、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准备:1、红、绿、紫的葡萄及模型、图片、范例;2、颜料;棉签;彩泥;学习过程:一、导入:有一种水果,是人人都喜欢的,长得很漂亮,也很可爱,它就是葡萄!葡萄有很多种,有大有小,有圆有椭圆,有绿色有黑色,有红色有紫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制作一串紫色的新疆葡萄,吐鲁番葡萄!二、参观葡萄1、教师提出参观葡萄园的活动及要求。
出示葡萄图片和实物。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参观葡萄园,”“你们注意看看葡萄宝宝有什么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把你发现的秘密告诉身边的小朋友。
”2、学生自由欣赏葡萄的外形特征,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有意识地引导学习了解不同的葡萄。
3、集中谈话,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让学习说说用彩泥制作葡萄的方法。
①师提问:“可以用什么方式把葡萄表现出来?”三、新课讲授:彩泥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1:用紫色搓一個圆.压扁之后用小道具切成叶子形状2:用紫色搓大小不一的几个圆,按照自己喜好排列粘在叶子形状上面3:用绿色搓两大一小三个圆,小的搓成圆柱形作为葡萄梗粘在葡萄上,大的两个压扁捏成叶子形,分别粘在葡萄梗两边,一窜诱人的葡萄就完成了四、欣赏并评价学生彩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彩泥作品。
2、彩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活动名称:彩泥制作——瓢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彩泥的基本特性。
2.认识瓢虫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用彩泥捏制自己喜欢的瓢虫。
2.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彩泥的制作方法。
2.了解瓢虫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彩泥捏制自己喜欢瓢虫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及动手能力。
教学用具:教具: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彩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1.猜谜语软了也不成,硬了也不成,不软不硬最好用。
红黄蓝绿由你定,物品捏捏就得到。
2.导入新课彩泥瓢虫的制作。
一、讲授新课1.欣赏图片单色多色彩泥作品2制作彩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定出要捏的主题和方案,其次选择捏揉彩泥的大概形状。
再次调整完成作品。
二、学生创做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三、自评互评学生自评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学生互评。
(首先从创意评,其次从制作的精致程度评。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找机会用泥巴或彩泥捏制自己喜欢的各种水果并能亲自为自己的父母制作礼物。
教学课题:彩泥制作——小绵羊一、回顾导入1.回顾彩泥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导入新课彩泥的制作——小绵羊。
二、讲授新课1.欣赏图片单色多色彩泥作品2制作彩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定出要捏的主题和方案,其次选择捏揉彩泥的大概形状。
再次调整完成作品。
三、学生创作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四、自评互评学生自评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学生互评。
(首先从创意评,其次从制作的精致程度评。
)五、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找机会用泥巴或彩泥捏制自己喜欢的小绵羊。
教学课题:彩泥制作——猫头鹰一、回顾导入1.回顾彩泥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导入新课彩泥的制作——猫头鹰。
二、讲授新课1.欣赏图片单色多色彩泥作品2制作彩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定出要捏的主题和方案,其次选择捏揉彩泥的大概形状。
再次调整完成作品。
三、学生创作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六、自评互评学生自评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学生互评。
(首先从创意评,其次从制作的精致程度评。
)七、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找机会用泥巴或彩泥捏制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课题:彩泥制作——乌龟活动目标:1、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3、运用搓,压等技能做椭圆形,方形4、学习用辅助工具刻成乌龟。
活动准备:人手1份橡皮泥,泥工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我们都知道乌龟吗?今天我们就做乌龟2、教书示范:搓成水滴状,圆形等基本构架。
分别捏成乌龟的各个部分,再进行组合。
3、学生制作:(1)“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了,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2)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
(3)提醒督促学生,保持桌面,地面与衣服的整洁。
4、活动小结:1、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说说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视频展示台)2、评选优秀作品,教师加以讲评。
教学课题:彩泥制作——剑龙活动目标:1、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3、运用搓,压等技能做椭圆形,方形4、学习用辅助工具刻成乌龟。
活动准备:人手1份橡皮泥,泥工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我们都知道剑龙吗?今天我们就做剑龙,请看图片2、教书示范:搓成水滴状,椭圆形等基本构架。
分别捏成剑龙的各个部分,再进行组合。
3、学生制作:(1)“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了,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2)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
(3)提醒督促学生,保持桌面,地面与衣服的整洁。
4、活动小结:1、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说说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视频展示台)2、评选优秀作品,教师加以讲评教学课题:彩泥制作——小蜗牛活动目标:1、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3、运用搓,压等技能做圆形,水滴形。
4、学习用辅助工具刻成蜗牛。
活动准备:人手1份橡皮泥,泥工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幻灯片:出示十二生肖)教师:今天我们就做蜗牛2、教书示范:(视频展示台)搓成水滴状,圆形等基本构架。
分别捏成蜗牛的各个部分,再进行组合。
3、学生制作:(1)“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了,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2)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
(3)提醒督促学生,保持桌面,地面与衣服的整洁。
4、活动小结:1、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说说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视频展示台)2、评选优秀作品,教师加以讲评。
教学课题:彩泥制作——蝴蝶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我们今天就里学习用橡皮泥来制作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