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合集下载

工程结构实体评优检测方案

工程结构实体评优检测方案

一、引言工程结构实体评优检测是对建筑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定的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结构实体进行质量评优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工程结构实体评优检测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评优检测内容的确定、评优检测的方法与工具以及检测结果的处理与评价等方面。

二、评优检测内容的确定工程结构实体的评优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材料的质量:包括混凝土、钢筋、钢材等结构材料的质量检测,检测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强度、密度、含水率等性能指标。

2. 结构构件的连接质量:检测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和连接质量,包括焊接、螺栓联接、搭接接头等连接方式的质量情况。

3. 结构荷载性能:检测结构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包括结构的抗震性能、承载能力等。

4. 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评估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包括设计图纸的合理性、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质量的符合性等。

5. 结构实体的完整性与耐久性:评价结构实体的完整性和动态稳定性,包括结构的裂缝、渗漏、锈蚀等情况。

三、评优检测的方法与工具1. 结构材料的质量检测:可以采用采样检测、实地试验等方法进行材料质量检测,主要工具包括混凝土取样器、钢筋探伤仪、水泥混凝土试验机等。

2. 结构构件的连接质量检测:可采用超声波检测、磁粉探伤等方法进行构件连接质量的检测,主要工具有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等。

3. 结构荷载性能检测:可采用静荷载试验、动荷载试验等方法进行结构荷载性能检测,主要工具包括静荷载试验机、动荷载试验仪等。

4. 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评估:可采用结构计算分析、现场检测等方法进行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评估,主要工具包括计算机分析软件、测量仪器等。

5. 结构实体的完整性与耐久性评价:可采用无损检测、红外线测温、锈蚀检测等方法进行结构实体的完整性与耐久性评价,主要工具包括无损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锈蚀检测仪等。

1. 结构材料的质量检测结果处理:根据材料的强度、密度、含水率等性能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更换或修复。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结构实体的质量越来越受到。

结构实体是指构成建筑物的主体部分,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因此,开展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结构实体质量检验的重要性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结构实体的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同时,结构实体质量检验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三、专项方案的制定和实施1、制定依据:制定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

2、检验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刚度、裂缝、耐久性等;钢结构的连接、变形、涂装等;木结构的连接、变形、防腐等。

3、检验方法:采用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

4、检验流程: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外观后内部的原则进行检验。

5、检验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评判,如不符合标准则进行整改。

6、检验记录:做好检验记录,建立档案,以便日后查阅。

四、专项方案的监督和管理1、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对专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责任制,确保专项方案的顺利实施。

3、信息反馈:定期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方案。

五、结论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措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专项方案并认真执行,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加强对结构实体质量检验的监督和管理,可以确保专项方案的顺利实施,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在各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环保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对质量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结构实体检验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结构实体检验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在监理有限公司和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项目部组织实施。

2.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

三、混凝土强度检验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及混凝土28天标养试件强度为依据。

1.同条件养护、28天标养及拆模试件的留置和取样数量:同条件养护及28天标养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有监理、建设单位和施工三方共同选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都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28天标养试件及拆模用试件;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标养及拆模试件,根据混凝土工程量,每100m3留置3组,其中1组为同条件养护试件,1组为28天标养试件,1组为拆模用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不易损坏的地方,并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2.同条件养护试件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3.同条件自然养护时间的等效养护龄期确定: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小于14d,不大于60d。

四、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由现场工程监理部、建设单位和施工项目部三方共同选定;对梁、板类构件收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悬挑构件抽取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小于50%。

2.选定的梁类构件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选定的板类构件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进行检验;每根钢筋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采用局部破损的方法,检测误差不大于1mm。

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 mm,-7 mm;板类构件为+8 mm,-5 mm。

结构实体检测专项施工方案

结构实体检测专项施工方案

四堡七堡单元JG1402-59地块安置房项目实体检测施工方案杭州通达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6月10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3-第二章工程概况-.3-二、设计要求-6-第三章施工试验管理组织与管理-.7-一、施工试验管理体系-7-二、试验质量保证措施-8-第四章预控计划-.8-一、见证试验计划-8-二、混凝土试验计划-9-三、砂浆试验计划-10-四、钢筋试验计划-11-五、砌体试验计划-12-六、回填土试验计划-12-七、砂、水泥、粗细骨料试验计划-12-八、其他材料试验计划-13-第五章实体检验计划-.13-一、钢筋保护层实施检验计划-13-二、混凝土实体强度检验计划-14-三、层高控制实体检验计划-14-四、计划实体检验部位-14-第六章试件留置明细表-.13-一、原材料送检一览表-15-二、钢筋连接送检一览表-15-三、地下室试块留置、送检计划-15-四、砂浆试块留置、送检计划-15-五、节能保温工程质量控制及送检-15-六、其它-15-第一章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 0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7、《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10、《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杭州四堡七堡单元JG1402-59地块安置房项目建设单位:杭州市城东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杭州通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浙江省地矿勘察院监理单位:浙江广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质量目标:合格标准安全目标:杜绝死亡,消灭重伤,轻伤月平均负伤频率低于1%。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结合GB 50204-2015)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结合GB 50204-2015)

C6#~C10#楼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检测单位: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编制日期: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结构实体检测部位及内容: (4)四、结构实体砼强度检测 (5)五、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7)六、结构尺寸偏差及结构位置检测 (9)一、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4、《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152-20085、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贯彻国家标准规范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验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济建质安监字〔2015〕5号6、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关于明确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济建质安站字〔2015〕32号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 104-2011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C6#楼~C10#楼位于位于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丁香南路。

C6#~C10#楼及L4#连廊、L5#连廊共七个单体。

C6#至C10#楼属二类多层公共建筑,地上六层的学生公寓;L4#、L5#为单层连廊。

学生公寓楼单体建筑面积:C6#楼~C10#楼单体建筑面积2831.85m2;建筑物层高 3.0米;L4#连廊及L5#连廊建筑面积:203.20m2;总建筑面积14565.65㎡。

结构形式为独立基础结构,框架结构,结构抗震等级:四级。

建设单位为山东管理*学院,监理单位为山东省*咨询服务中心,由施工单位*集团总公司承建。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10月1日,竣工日期:2016年6月30日,总工期为274日历天。

2.2不同部位砼强度设计要求及结构构件其他设计要求:不同部位砼强度设计要求:结构构件其他设计要求:2.3根据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对结构实体检验要求。

经建设、监理单位批准委托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作为该单体的结构实体检验第三方检测机构。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五项检测方案)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五项检测方案)

银湖时代4#楼(1~15层)结构实体检测方案2019年2月26日金拓·银湖时代4#楼(1~15层)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一、结构现场检测工程概况一览表二、检测项目、方法及确定原则结构实体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楼板厚度、剪力墙、楼板的钢筋间距和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等。

(1)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涵盖所有设计强度等级。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50及以上的所有竖向构件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45及以下的所有竖向构件和横向构件采用回弹法检测,地下室、首层和顶层必须检测。

回弹法检测时要求测区表面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2)钢筋保护层厚度可采用电磁感应法或剔凿法检测,对非悬挑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个时,应全数检验;对选定的梁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3)混凝土楼板厚度可采用电磁感应法或钻芯法检测,检测楼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取1%且不应少于3间,每块板检测三个点,悬挑板取距离支座0.1m处,沿宽度方向取包括中心位置在内的随机3点取平均值;其他楼板,在同一对角线上量测中间及距离两端各0.1m处,取3点平均值。

(4)钢筋间距检测采用电磁感应法,楼板X向、Y向钢筋间距及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间距。

检测楼层数量不少于建筑总楼层的30%,每楼层检测构件数量不少于该层构件总数的10%,且不少于三个;(5)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采用非破坏性检验方法,按检验批抽检锚固钢筋样本最小容量进行检测。

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方案

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方案

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方案一、背景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是为了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善,现场检测技术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和应用,为建筑结构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本文将针对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现场检测方案1.检测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现场检测前,需要对检测对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了解被检测对象的结构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包括建筑结构类型、承载力设计参数、使用年限等。

其次需要对检测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最后需要做好检测现场的安全措施和保护措施,确保检测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2.检测方法选择根据被检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方法包括结构强度检测、裂缝检测、振动检测、位移检测等。

根据具体的检测对象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更好地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检测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根据选定的检测方法,使用合适的检测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测。

例如,对于结构强度检测,可以使用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检测;对于裂缝检测,可以使用裂缝计进行检测;对于振动检测,可以使用振动计进行检测。

在使用检测工具和设备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检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现场检测后,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综合考虑检测对象的结构特点、使用环境和实际需求,给出详细的检测报告和评估结果。

同时,可以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维护和修复建议,为建筑结构的后续维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5.现场检测报告在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后,需要编制现场检测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测对象的相关信息、检测方法和结果、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评估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结构实体检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份结构实体检验的专项方案,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可靠性。

1. 方案背景: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加,结构的老化和损伤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应该被制定和执行。

2. 方案目标: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发现并修复任何存在的结构问题。

这将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居住、工作环境。

3. 方案内容:(1) 定期检查:制定定期的检查计划,根据建筑的类型和年限,确定检查频率。

检查应包括外墙、地基、楼板、柱子等关键结构部位。

(2) 检查方法: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探测、红外线测温和测量等,以发现隐蔽的损伤。

(3) 检查记录: 对每次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结果和建议的修复措施。

4. 方案执行:(1) 建立检查小组: 由专业的结构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来执行结构实体检验。

(2) 安排检查时间: 避免建筑高峰期进行检查,以减少对居民和使用者的干扰。

(3) 急修需求: 如发现紧急修复需求,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5. 预防措施:(1) 建立完善的保养计划,包括及时清理和维护结构表面的污垢、积水和腐蚀物。

(2) 定期监测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裂缝以及其他结构异常情况。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发现并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定期检查、检测和维护,我们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

建筑行业各相关方应积极支持并参与此方案的实施,以确保建筑物的长期使用价值和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3、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补充规定(DBJ/T15-46-2005);4、施工合同(工程项目: 恒裕滨城花园二期)5、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B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B版)》及本公司深圳分公司《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工作指南》;6、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建设单位: 深圳市银海实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深圳市中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 深圳市质量监督站总建筑面积: 262906.70㎡;地下面积: 102020.28m2;地上面积: 107658m2三、本项目设三层地下室、一层裙房设置五座超高层住宅塔楼,其中1座、2座、三座、五座A单元楼高46层, 建筑总高度149.9m;四座楼高45层, 建筑总高度148.9m;五座B单元楼高30层, 建筑总高度99.05m。

裙楼均为1层, 建筑高度为6m。

四、混凝土结构相关技术数据2.钢筋保护层设计厚度:于70mm。

(2)迎水墙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五、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计划(一)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规定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 应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选定;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种混凝土强度等级, 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 其留置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混凝土构件的重要性确定, 不宜少于10组, 且不应少于3组;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 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 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5.地下室、架空层、转换层和屋面等重要部位必须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

对结构实体检验是在相应分项工程验收合格、过程控制使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对重要项目进行的验证性检查,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强度及受力钢筋位置等质量指标,确保结构安全。

1、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柱、梁、墙)的砼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

2、工程合同约定的检验项目。

3、合同约定的,必要时可检验的其它项目。

结构实体检验主要对砼强度、重要结构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两个项目进行。

当工程合同有约定时,可根据合同确定其他检验项目和相应的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合格条件,但其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当有专门要求时,也可以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但应由合同作出相应的规定。

1、对砼强度的结构实体检验的依据:a、对砼强度的检验,普通情况下应以在砼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

b、对砼强度的检验,当有合同约定时,应按合同约定,采用非破损或者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实验研究和工程调查表明,与结构实体砼组成成份、养护条件相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可作为检验结构实体砼强度的依据。

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判定,仍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107 的有关规定执行。

2、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者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b、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c、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 10 组,且不应少于 3 组。

d、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挨近相应结构构件或者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应装入有明显标识的钢筋笼内予以保护)。

上述是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及对检验结果的代表性,规定了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完整版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完整版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完整版1.引言:介绍主体结构实体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

2.相关工作:回顾过去的研究成果,探讨已有的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3.数据集准备:选择合适的数据集,包括主体结构实体的正样本和负样本。

对数据进行标注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质量。

4.特征提取:通过图像处理和特征工程方法,提取出适合主体结构实体检测的特征。

可以考虑使用传统的视觉特征如颜色、纹理和形状,也可以尝试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提取更高级的特征。

5.模型选择和设计: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进行主体结构实体检测。

可以考虑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等,也可以尝试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等。

6.训练和优化:使用标注好的数据集对所选的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

可以使用交叉验证等方法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其性能。

7. 实验评估:使用独立的测试数据集对所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包括计算准确率、召回率、F1-Score等指标。

可以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验证所提出的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8.结果分析和讨论:对实验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

9.总结和展望:总结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该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核心是数据集准备、特征提取、模型选择和设计、训练和优化以及实验评估等步骤。

通过合理选择数据集、提取有效特征、设计合适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可以得到准确率高、鲁棒性强的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同时,通过实验评估和结果分析,可以对方案的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最后,通过总结和展望,对未来主体结构实体检测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在建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在建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在建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一、背景建筑工程是指利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市政设施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等技术和设备,按照规定的设计、施工、验收程序合乎国家规定和客户的要求,能够有序、安全、经济地生产出合乎社会需要的各类建筑和相关工程。

在建工程是指正在进行建筑过程中的工程,因为建筑工程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而在建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是对正在建设的工程实体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目的在建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和经济损失。

三、方案1. 检测周期在建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的周期一般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可以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灵活确定,但一般不得少于一个月一次的定期检测。

2. 检测内容(1)建筑结构材料的质量检测:包括水泥、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外观、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的检测。

(2)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的检测:包括房屋、门窗、楼梯等构件的尺寸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结构构件的连接部分的检测:包括结构构件的连接部分是否牢固、合理、稳定。

(4)结构支护和固定措施的检测:包括地基、基础、支撑、固定等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稳定。

(5)建筑结构的变形检测:包括建筑结构变形、沉陷、裂缝等情况的检测。

(6)其他必要的检测内容:包括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其他必要的检测内容。

3. 检测方法(1)目视检测:通过肉眼观察,对建筑结构的材料、构件、连接部分、支护和固定措施、变形等情况进行检测。

(2)测量检测: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对建筑结构的尺寸、位置、变形等情况进行测量检测。

(3)非破坏检测:通过使用超声波、电磁波、X射线等非破坏检测技术,对建筑结构的材料、连接部分、支护和固定措施等进行检测。

(4)其他必要的检测方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使用相关必要的检测方法。

实体结构检测方案

实体结构检测方案

实体结构检测方案实体结构检测方案是一种计算机视觉的任务,旨在从图像或视频中检测和定位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实体结构,例如建筑物、道路、车辆等。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实体结构检测方案的概述,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和评估等环节。

1.数据获取:首先,需要从合适的数据源获取图像或视频数据,这些数据应该包含不同类型的实体结构以及相应的标注信息。

数据源可以是公共数据集,如COCO、Cityscapes等,也可以是自行收集的数据。

2.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模型训练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

预处理包括图像大小标准化、数据增强(如随机裁剪、旋转、翻转等)、标注信息的转换等。

3.建立模型:针对实体结构检测任务,可以采用目标检测模型,如Faster R-CNN、YOLO、SSD等。

这些模型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可以对图像或视频中的每个像素进行分类和位置回归,从而实现实体结构的检测和定位。

4.模型训练:使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训练。

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批量梯度下降法进行参数优化,并使用合适的损失函数,如分类损失和边界框回归损失等。

5.模型评估:在模型训练完成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在新数据上的性能表现。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精确率、召回率、准确率等。

可以使用交叉验证或者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方法进行评估。

6.模型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优化方法包括调整模型结构、调整超参数、增加数据量、引入新的特征等。

7.模型应用:当模型训练和优化完成后,可以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中的实体结构检测任务。

这可以是通过输入图像或视频数据,运行建立的模型并输出实体结构的检测和定位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实体结构检测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其准确性和性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数据质量、模型选择、模型训练和优化等。

因此,在实施实体结构检测方案时需要深入研究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获得最佳性能和效果。

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为了实现对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的准确检测,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目标的特点、环境的影响、检测方法的选择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针对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检测的方案。

一、方案概述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是通过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目标物体进行提取、识别和分析,最终实现对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的准确检测。

该方案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和实体识别等几个关键步骤。

二、方案步骤1.数据采集: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和二维图像数据。

2.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噪、滤波、校正等处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3.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4.目标检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目标物体进行检测,找出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边界。

5.实体识别:基于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对目标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判断其属于主体结构、分部结构还是其他实体。

三、关键技术1.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利用激光雷达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数据配准和三维重建等方法提取目标的几何特征。

2.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的二维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提取目标物体的颜色、纹理等特征。

3.深度学习算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对目标物体进行检测和识别。

4.特征表示和匹配:将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表示为向量或矩阵,通过相似度匹配的方法进行目标的识别和分类。

四、方案优势1.高准确性: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特征提取技术,能够准确识别目标物体,实现对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的精确检测。

2.高效率: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提高检测速度和效率。

3.通用性:该方案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检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综上所述,主体结构分部结构实体检测方案通过合理设计和技术应用,能够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准确检测和识别,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建筑工程中,结构实体的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耐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需要进行结构实体的质量检验。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帮助工程师和检验人员进行合理、科学的质量检验。

二、检验对象1. 混凝土构件:包括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混凝土墙等;2. 钢结构构件:包括钢柱、钢梁、钢梁等;3. 砖石结构构件:包括砖墙、砌体墙等。

三、检验内容1. 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检验内容:(1) 表面平整度检验:通过目测和测量,判断构件表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2) 抗压强度检验:采用标准化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检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3) 抗拉强度检验:采用标准化试件进行抗拉强度检验,确保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达到设计要求;(4) 压力性能检验: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压力测试,确保结构的承载性能;(5) 质量缺陷检验: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记录质量缺陷,如裂缝、空鼓等。

2. 钢结构构件的质量检验内容:(1) 尺寸偏差检验:检查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 表面质量检验:检查构件表面是否有划痕、锈蚀等质量缺陷;(3) 焊缝质量检验:对焊接部位进行目测和无损检测,确保焊缝质量符合规范要求;(4) 构件连接质量检验:检查构件的连接是否稳固、安全。

3. 砖石结构构件的质量检验内容:(1) 砌筑质量检验:检查砌体墙的垂直度、平整度等质量指标;(2) 砌缝质量检验:检查砌缝是否均匀、牢固;(3) 墙体结构强度检验:采用标准化试验方法,对砖石结构墙体进行承载力试验,确保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检验方法与要求1. 检验方法:(1) 目测检查:通过目测的方式检查构件质量,如表面平整度、缺陷等;(2) 测量检验: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尺寸、倾斜度等指标的测量;(3) 无损检测:采用超声波、X射线等无损检测方法,检查构件的焊缝、内部缺陷等;(4) 试验检验:采用标准化试验方法对构件进行强度、承载力等性能的测试。

结构实体检测完整方案

结构实体检测完整方案

结构实体检测完整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2019年月日目录1、编制依据及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说明 (1)2、工程概况: (1)2.1 总概况 (2)2.2 结构设计概况一览表 (2)3、施工部署 (3)4、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3)4.2 回弹法无损检测 (4)4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8)4.4 碎楼板厚度检测 (10)4.5 外观实测实量 (10)5、结构实体检测要求 (13)6、本工程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14)7、试件的制作要求及养护条件141.编制依据及说明1.l编制依据工程施工图纸【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分标准】(GBJ10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

1.2编制说明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结构实体检测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生产经理、技术总工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实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2)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同条件试块强度、回弹强度;混凝土楼板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实测实量。

3)当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被判为不合格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2 .工程概况2・1总概况插表2.1参见单位表2.2建筑、结构设计概况3 .施工部署本工程施工部署将依据工程施工条件,为了确保工程结构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项目部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实体检测工作,合理安排工序之间的搭接,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以确保有序、优质、安全、高效地组织施工,达到预期目标。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1、检测依据、试验方法及相关规范施工蓝图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2、检测方法2.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JGJ/T23-2001)(1)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两种方式,其使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5%构件不少于5件。

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

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用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侧区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结构或构件的侧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侧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应选在使用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测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时,可使用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测面、表面或底面;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

在结构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侧区,并应避开预埋件;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²;测区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2.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GB50204-2002)(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测;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1)3.结构实体检测(1)3.1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填法强度检验(2)3.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2)3.3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3)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二层,无地下室。

总高度为8.7米。

基础形式为柱下混凝土独立基础。

建筑分类等级混凝土构件类别、等级、保护层厚度2.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3.结构实体检测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结构实体检测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实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同条件试块强度、回弹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实测实量。

3.1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填法强度检验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柱、梁、板,抽取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并应均匀分布;不宜抽取截面高度小于300mm的梁和边长小于300mm的柱;每个构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对单个构件检测选取不少于5个测区进行回弹,楼板构件的回弹应在板底进行。

3.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对悬挑构件之外的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个时,应全数检验。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一、数据收集和预处理1.收集大量包含主体结构实体的图像数据集,这些图像数据集应具备大量的样本和丰富的角度和光照条件,以便训练出更加鲁棒的模型。

2.对图像数据集进行标注,即给图像中的主体结构实体标记出其位置和尺寸等信息。

可以使用手动标注的方式或者使用已经存在的主体结构实体标注数据集。

3.对图像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图像尺寸调整等操作,以提高后续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的效果。

二、特征提取1. 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

可以使用已经预训练好的CNN模型(如VGG、ResNet等)提取图像的高层次语义特征,也可以使用自己设计的CNN模型进行特征提取。

2.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降维处理,可以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或者t-SNE等方法将高维特征映射到低维空间。

3.使用特征选择方法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以减小特征向量的维度,并且提高后续模型训练的效果。

三、模型训练和评估1.使用收集到的图像数据集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

一般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2. 选择适当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等,进行模型训练。

可以使用交叉验证的方式选择最佳的算法和超参数。

3.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计算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

4.可以使用数据增强技术对训练集进行扩增,如随机裁剪、旋转、翻转等,增加训练数据集的多样性,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5.可以使用集成学习的方法,如投票、堆叠等,将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结合起来,以提高整体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以上是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如目标跟踪、语义分割等,进行更加复杂和精细的主体结构实体检测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2
5.4.2.1一般规定
5.4.2.1.1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宜具有下列资料
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名称;结构或结构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厂名;砂、石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和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检测原因。
施工单位
浙江宝泰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4109.6平方米
层数(地上/地下)
地上四层
建筑高度
16.55m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1.2
部位
柱(墙)
顶板、梁
基础承台
C30
一层
C
C
二层
C
C
三层
C
C
四层
1.3
部位
一层顶板
二层顶板
三层顶板
四层顶板
屋面板
设计厚度(mm)
110mm
110mm
110mm
110mm
120mm
1.4
4.3
现浇楼板厚度检验按按建筑总层数的50%楼层进行抽测,每个抽测层按不同楼板厚度分别选择一块面积最大的板,进行不少于3个测量点的检测,屋面板厚度可以不进行检测。
建筑工程按照以上规定进行结构实体检测的,质监站监督科不再进行结构实体监督抽测。
5
5.1
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
5.4.1.2检定
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1、新回弹仪启用前;
2、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有效期为半年)
3、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
4、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
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回弹仪应由法定部门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回弹仪》JJG817对回弹仪进行检定。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并应符合相关规定。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0±2。
3
钢筋保护层厚度
非破损法(钢筋扫描仪)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附录E
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推行回弹法检测,且按单个构件进行检测,必要时采用钻芯法检测,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可不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检测机构原则上应保持每次构件检测的部位、轴线等内容基本一致。
当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的检验结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有关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5.1.1
同条件养护试块所对应的结构构建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施工单位等方共同选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小于3组。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3
本建筑工程属于新建筑工程,在地基基础分部和主体结构分部(或主体结构子分部)验收前,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结构实体质量检验。
规定中“结构实体检验”,指的是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相关人员见证下,由建设单位委托的有资质检测机构按结构实体检验方案进行见证检测,且实施过程由该项目的监督人员(两人)进行监督抽查。
5.2.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取非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经过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验误差不应大于1mm。
5.2.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5.1.2
针对本工程基础、主体混凝土工程,确定各部位及各标号的同条件试块留置如下:
基础部分:承台基础梁留置3组;
地上主体结构部分:柱、梁板、屋面层混凝土按每种标号各层各施工段各留置3组同条件试块;
5.1.3
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5.1.4
5.4.2.2回弹值测量
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上,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测点宜在测区内均应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录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5.2.4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摄氏度时所对应的龄期,0摄氏度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天,也不宜大于60天。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GBL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所取;折算系数宜取1.10。
5.2
5.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由施工单位在地基基础分部和主体结构分部(或主体结构子分部)完工后,分部(子分部)验收前,结合工程结构特点、构件重要性和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制,并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后,由建设单位报该项目的监督人员(备案按站的规定要求进行)。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备案通过后,由建设单位确定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应当签订书面检测合同),约定检测时间,并提前2个工作日把检测时间以书面方式告知该项目的监督员。检测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
4
4.1
1.1
1)有地下室结构的地基基础混凝土强度检验推行回弹法检测。每个地下楼层均检测,每个检测层抽取不少于3个柱(剪力墙)构件和3个梁构件。当柱(剪力墙)构件超过40个时,增加抽测构件数量按超出构件数量的10%抽取;当梁构件超出40个时,增加抽测构件数量按超出构件数量的5%抽取。
2)没有地下室结构的地基基础混凝土强度检验推行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施工单位须严格执行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相关规定。
5.4.1.3保养
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常规保养:
1、弹击超过2000次;
2、对检测值有怀疑时;
3、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常规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弹击锤脱钩后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并取出弹击锤、弹击拉簧和拉簧座;机芯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重点清洗中心导杆、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清洗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抹油;应清理机壳内壁,卸下刻度尺,并应检查指针,其摩擦力应为0.5~0.8N;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保养后应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率定试验。回弹仪使用完毕后应使弹击杆伸出机壳,清除弹击杆、杆前端球面、以及刻度尺表面和外壳上的污垢、尘土。回弹仪不用时,应将弹击杆压入仪器内,经弹击后方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回弹仪装入仪器箱,平放在干燥阴凉处。
5.4.2.1.2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总数的10~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分标准》(GBJ107-201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
河庄小学食堂、宿舍新建项目












编制:职务项目技术负责人
审核:职务项目经理
审批:职务公司技术负责人
浙江宝泰建设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
1
1.1
工程名称
河庄小学食堂、宿舍新建项目
工程地点
萧山区河庄街道
建设单位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河庄街道办事处
设计单位
杭州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耀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5.4.2.1.3每一个构件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一个构件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5个;相邻两侧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相对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侧面上,且应均分布。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平方米;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楚疏松层合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