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卢桂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实践研究卢桂玲
发表时间:2018-05-15T10:39:58.8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作者:卢桂玲
[导读]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不断在进行改革和探索,每一种课程开发模式都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下试用,每一次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和更替都与社会改革、企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523000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不断在进行改革和探索,每一种课程开发模式都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下试用,每一次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和更替都与社会改革、企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多年的课程开发实践证明,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开发将成为未来中国特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各方面的内容论述了我国中职物流专业课程现状,分析了当前物流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课程问题的措施,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组织。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示范意义。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设计
一、中职物流专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内容筛选不能满足物流企业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需要
物流业被定义为服务性行业,服务对象为上下游客户,服务内容为“物”的时空位置的转移,工作对象为“人”和“物”,工作评价标准为客户满意率。物流操作性作业相对简单,但对作业人员的形象、气质、礼仪、公共关系、工作态度、方法等职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物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线作业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很多毕业生在一次就业后,由于预期不足,导致离岗、跳槽,企业对人才储备的投入付之东流。
1.2 课程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未能有效沟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订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须的职业训练,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根据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规定全社会所有的大中专及职业高中的毕业生,都必须具备“双证”,否则视为不合格的毕业生。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从课程的实践看,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有学科课程模式、能力本
位课程模式、学习理论导向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课程模式等。
2.1 学科课程模式
学科课程模式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的课程,被称为“传统课程模式”。学科课程中各门学科的内容选自相应的各门科学,按照学科的独立性加以逻辑的组织,并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按先后顺序开设学科,在课程结构上采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阶段。
2.2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能力本位课程主要是核心阶梯式课程双元制、组合技能模块课程和矩阵能力模块课程(CBE)等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采用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的能力观。能力不是指单纯的技能,它还包括掌握与运用这项技能所必备的知识和态度,这种能力观对技能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非常适合,它将工作目标通过具体分析得到细化,在教学中能够提高技能训练效果,学生易于学习和掌握,也非常利于评价。
三、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目标
中职现在实施双证书制,获取职业能力资格证书是取得毕业证的前提。为便于学生考取职业能力资格证书,中职物流专业职业能力应涵盖国家职业标准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中职物流专业课程目标包括基本素质、关键能力及专业能力三部分内容。
3.1基本素质
3.1.1政治素质
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等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守法、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求真创新。
3.1.2法律意识
学生应具有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
3.1.3人文素质
具备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理解人文思想,即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掌握人文方法,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
3.2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也称为核心能力,是普通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结合学生状况及企业要求,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应具备如下的关键能力:
3.2.1交流、交际能力
流利地利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掌握常用公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能够识读商品及单证中的英文标识,能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举止得体、仪态大方。
3.2.2数字应用能力
掌握数学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能够通过数字获取信息,掌握简单的统计知识及归纳、推理、预测的方法,能够利用模型、图表等发现问题并说明事实。
3.2.3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能够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信息收集、整理、利用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的能力。
3.2.4团结协作的能力
能够充分理解和发挥团队的作用,并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考虑团队的需要并能够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3.3专业能力
为了兼顾课程目标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职业发展需要”,首先通过职业能力目标对典型岗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然后通过对物流师四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确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职业能力要求。最后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的能力要素与第一步得出的专业合并,最终确定中职物流专业能力。
四、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组织
4.1课程内容组织的方法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己经构设出了多种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这些方式具体表现为以概念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以方法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以主题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组织方式等。在我国应用比较普遍的是以概念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两种组织方法。以概念为中心组织课程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同一概念进行认识、分析和界定,以期使学生获得一个关于概念的完整图景。以问题为中心的组织相关的课程内容,既有学科知识的成分,又有活动经验的要素。
4.2课程内容的组织
根据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组合,形成中职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
4.2.1基本素质课
政治经济学、哲学与人生、英语、体育、职业生涯规划、语文、数学、化学、英语、哲学与人生、物流法律与职业道德。
4.2.2关键能力课
普通话、交际英语、计算机基础、网络与数据库、办公自动化软件、公文写作、社交礼仪、形体训练、创新能力。
4.2.3专业能力课
物流设备、市场营销、商品学、仓储实务、采购实务、运输实务、配送实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