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关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心理论研究科技风2021年1月DOT10.19392/ki.1671-7341.202102057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柳力黄优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国家赋予行业特色高校的基本使命,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需求,如何培养具有既专业知识扎实又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目前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本文依据行业特色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中地位,明确了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目前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党的十九大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并提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基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通过教育创新和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赋予的新任务。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综合性大学之外,面向行业、为行业服务的具有行业特色类的高校,属于行业院校、专业院校、行业特色型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

行业特色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专业性强且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亟须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够明确,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具有创新型精神和创新型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内涵,在行业特色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具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然后依据培养理念制订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培养计划。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2021·10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王欣摘要: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备科学品格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是当前高校的紧迫任务。

高校应精准把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方向,围绕“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工程训练、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育人理念,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如推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定制适应科研创新需求的课程体系;推进软硬件资源共享,构建多元协同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推进学生队伍与教师队伍协同并进,为科研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氛围营造,保障科研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等等,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工科;高校;创新型工程人才作者简介:王欣,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

(湖北武汉430023)DOI :10.19865/ki.xxdj.2021.10.027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21)10-0081-032018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认定全国高校612个项目为国家新工科研究项目。

新工科建设旨在推动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与传统学科的有机融合,将现有的传统工科专业改造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型工科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精准把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方向,围绕“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工程训练、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育人理念,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推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定制适应科研创新需求的课程体系1.开设精品科研创新训练课程。

高校应积极开设“科研训练”“工艺设计”等精品科研创新训练课程,让学生接受必要的科研创新理论培育和技能训练。

科研创新训练课程的课堂教学应以科学研究的自然过程为主线,采取开办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和工程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在创新设计与产品制作的专题讲座中,结合行业特点,对产品方案的确定、思路的设计、工艺流程以及近几年来各类大赛的获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1年某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社工队伍建设经验

2021年某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社工队伍建设经验

2021年某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社工队伍建设经验20________年某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领导和省民政厅、市人才办有力指导下,按照市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的部署和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等18部委《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组发〔2021〕25号)、《________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民办字〔20________〕160号)和《印发关于________市社会工作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1年)的通知》(铜民人〔2021〕13号)精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认知度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工作政策制度框架逐步形成,教育培训和激励体系不断健全,使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赞誉。

一、主要工作做法一年来,我们立足________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在组织领导、教育培训、考试评价、岗位设置、激励保障、机构培育、服务开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成效初显。

今年8月我市________区被省民政厅确定为第一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

(一)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抓手,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一是领导重视支持。

市领导高度重视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常利用工作调研,听取我局有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并提出具体要求。

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主动对接,抓好指导,积极参加各类调学、培训活动。

二是筹建工作机构。

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之后,市民政局积极筹建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社、教育、政法、公安、司法、卫生、人口计生、信访、文化、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18部门参加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和协调全市社会工作的重大事项。

电网研究院基于人才盘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电网研究院基于人才盘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电网研究院基于人才盘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作者:薛冰王丽春孙闻刘峰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36期摘要:人力資源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盘点对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详细介绍了电网研究院人才盘点实践,以胜任力素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一套动态化、常态化运作的人才考察、选拔、培养、使用、淘汰的机制,培养稳定可靠的人才队伍,为研究院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关键词:电网企业;人才盘点;胜任力模型一、电网研究院人才盘点的背景近年来,电网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取得各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凝聚作为公司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选拔培养。

虽然多数企业领导能够意识到干部对企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有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领导人员和后备干部的发现、选拔、培养机制的却很少见。

为保障企业稳定的发展趋势,全面发现培养关键岗位接班人的综合能力,研究院通过开展人才盘点深入了解各专业人力资源现状,识别潜在人才,提出培养发展建议,将人力资源与研究院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研究院未来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保证电网发展过程中有充足的人才供给,为院领导选人用人提供决策辅助。

所谓人才盘点是评估公司内部人才,促进建设公司人才梯队,保证公司始终拥有足够数量的高精尖人才,促进企业战略实现达成的一整套人才管理流程和方法。

人才盘点是人才管理的引擎,也是人才管理实施流程中的核心环节,对推动公司经营发展和战略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其最终目的,是满足公司发展对于各岗位的人才的需求,架构出公司内部的人才规划图。

二、人才盘点的方法论(一)建立胜任力模型根据冰山理论,一个员工的才能和特质可分为两部分,水面以上的知识、技能是显性的,可通过证书、考试、鉴定来验证,而水面以下的隐形特质,如价值观、驱动力、人格特质等是难以测量的。

团队建设取得的成绩

团队建设取得的成绩

团队建设取得的成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邵士官在发布会上介绍说,2021年,全市项目建设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181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2751亿元,年度投资737.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1%,鲁化己内酰胺等90余个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

全年共兑现各项财政政策1.45亿元。

其中,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7913万元、人才资金3984万元、科技创新发展资金2623万元。

针对以往奖补政策分散、申请流程繁琐、足额兑付难等突出问题,创新性地打造“枣惠达”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平台,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实现财政奖补资金免申即享、即申即办。

据了解,为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枣庄率先建立“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的营业执照跨区域通办服务模式。

推进企业营业执照与许可证件联合开办、联合变更、联合注销“三联办理”,实现企业开办掌上办,市场主体“准入也易出”。

并开设帮办代办专区,成立帮办代办队伍,公布帮办代办事项清单,对市级重点项目实现“一对一”精准帮办代办服务,共协助1435家企业办理有关业务,叫响了“枣办好”政务服务品牌。

与此同时,枣庄实行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当日办结、全程零费用,全流程时间压缩70%,最快40分钟即可办结。

全面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

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结”“立等领证”新模式,由1个工作日办结压减到2小时内办结。

水电气热接入“一窗受理”联合报装。

出口退税办理时间压缩到4个工作日内。

跨境贸易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7.35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21小时,实现“单一窗口”覆盖率100%。

邵士官说,2022年是“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下一步,枣庄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七次人代会精神,坚定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不动摇,突出坚持“抓重点、重点抓”的工作方法,倡导树立“快就是大局”的效率观念,大力发扬“我就是枣庄”的主人翁精神,狠抓双“20条”政策措施的落实,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扎实迈进!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我市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作者:张彩霞来源:《速读·中旬》2021年第01期◆摘要:在全新的现代化信息时代之中,社会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就需要借助协同创新的活动优势,去不足发展的短板。

而一切的协同创新活动都无法离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故而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它不仅仅是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更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主要对我国高校当前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表现出的不足以及在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做出了探讨,旨在为高校的协同创新活动的正常有序组织进行提供些许思路。

◆关键词:协同创新模式;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机制;培养策略中国能否在较快的时间内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中创新人才数量多少以及创新人才质量高低的影响,就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现实情况来看,创新动力不够强劲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基于这种现实情况,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的高等教育院校,需要责无旁贷的主动承担起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在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学校有资格成为基础研究与高技术创新成果的中心,同时还要通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让学校成为合格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涵养、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关于创新人才的认识创新人才本就是一个极为宽广的概念,从大的方面讲,也就是满足要求的人才在意识方面需要是创新的,在精神方面需要是创新的、在思维方面需要是创新的,包括在储备的知识以及能力方面,同样要是创新的。

另外,创新人才对于人才的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要有博、专进行结合的知识准备、智力能力需要有创新内涵;内在的个性品质需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意识作为支撑;在思想价值取向上,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集体利益为最高利益,同时身体要保持健康的状态,体魄需要是强健的。

创新人才是以人的全面综合发展作为基础的。

关于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华楠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2年第02期摘要:人才强校是推进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高层次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从人才引进、培育、激励、评价等方面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推进高校人事制度不断改革创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努力开创高校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近年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贯彻党管人才原则,聚焦“引进、培养、使用、服务”等关键环节,突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学科急需、引培并举”的工作思路,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能力等提供人才保障。

强化责任落实,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学校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

一是成立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党委书记对学校人才工作负总责,着力协调解决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下设“人才工作办公室”,主管人事工作的学校党委副书记担任主任,负责日常协调落实各项人才工作。

二是完善校院两级人才管理机制。

学校的各个二级学院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负责学院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

学校二级党组织负责人作为本组织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善于发现人才、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服务人才,确保各项人才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三是強化督导考核,层层压实责任。

学校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内,把教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研究一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全媒体形势下广电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讨

全媒体形势下广电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讨

全媒体形势下广电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讨发布时间:2021-06-17T15:06:19.62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刘湘莲[导读]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整个广电行业发展提出更高标准要求,传统广电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已经无法适配当今时代发展需求。

潇湘技师学院•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整个广电行业发展提出更高标准要求,传统广电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已经无法适配当今时代发展需求。

所以,地方广电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好针对性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才能保障我国广电传媒事业稳定、高效运营发展下去。

本文将对全媒体形势下广电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进行全面分析,为新时代广电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形势;广电;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引言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型媒体平台的出现,对传统广播电视传媒的冲击极大,而任何行业要想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离不开创新和人力资源培养,其中人才作为传媒行业的发展“源动力”,各地方广电部门必须在坚守传达党政思想和人民声音基础上,及时适应全媒体时代特征,积极转型升级,方可确保自身始终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稳定发展。

在此期间,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则是广电部门科学创新得以成型,自身逐步符合全媒体标准要求的基础保障。

1全媒体形势下广电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1.1为广电创设良好的发展路径全媒体形势下广电人才队伍建设意义尤为突出。

很多地方广播电视台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自身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整个传媒产业生态也较为严峻,而人才资源作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人才队伍建设决定着各地区广播电视台的未来生存发展路径。

坚持全媒体形势下广电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可以为各地方广播电视台营运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撑,更是广电传统媒体得以探索出适合自身前进道路的核心依据[1]。

1.2提升广电核心竞争力全媒体形势下,广电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还体现在其可有效提升广电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路径

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黄钟钡,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包倩文,北京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21)07-0063-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迅速提升,2020 年位列第 14 位,是 GII 30 强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①但是在原创性科技成果、创新性人才 队伍建设、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随着中美关系不确定性的增强,我国高 端产业链中“卡脖子”问题日益突出。2019 年 5 月 16 日,2020 年 5 月 15 日、8 月 17 日,美国三次 发布禁令,逐步升级打压,将华为逼入了“无芯可用”的境地。华为芯片被“卡”凸显了发展自
从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角度出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受到了 学者们的关注,他们主要基于两种不同的视角展开讨论:一方面,关注政府和高等院校对创新 型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等,主张推动教育创新,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与实践相 结合,同时建议加强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立法保障;⑥另一方面,从高层次人才本身的成长特 征和规律出发,采用履历分析或生存分析和描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探寻教育背景、工作经历 等对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影响。⑦此外,学者们对具体学科或特定企业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展 开了讨论,大多强调校企协同育人,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⑧这些研究 从不同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展开了思考,但鲜少有学者从企业主体出发,探讨企业在培
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和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 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②,创新人才的数量和水平对国 家和企业创新的数量和水平有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的人才教育和培养能够产生创新能力和 知识溢出,对科技事业作出创造性贡献,从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③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 中期开始倡导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继出台实施了大量旨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先 后推出了“百千万人才工程”、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 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不断改善科技人才的培养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明确提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 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④的目标,并针对科技人才 队伍建设,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和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三 方面提出要求。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 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⑤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021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调研报告精选

2021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调研报告精选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 我局对全县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进行了调研, 分析了现状,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我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现状近几年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

在不断改善投资发展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挖潜改造、企业改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扩张企业经济总量的同时,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也十分重视, 通过培养、选拔、引进各类经济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才, 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的人才队伍, 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截止20XX年7月份, 全县个私企业总数8558户, 从业人员30985人, 其中个体工商户7811户, 从业人员16112人;民营企业747户, 从业人员14873人。

民营企业管理人员有2879人, 年龄集中在25-60岁之间, 另外有一大批业务精良、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岗位能手、养殖能手、种植能手、能工巧匠和各类实用型人才, 形成了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力军, 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我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1、由于我县现有企业绝大部分规模小、效益差、科技含量低, 加之各种生活福利设施落后, 很难引进和留住人才。

2、由于人事关系不顺、工资报酬、生活待遇较低等因素, 一些高素质人才不愿到企业工作。

3、由于企业制度不完善, 缺乏激励机制, 部分企业人才积极性不能较好发挥。

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针对县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作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 以观念创新、政策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成长机制,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市场化进程, 为加快我县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建立企业用人机制。

关于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引言青年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未来的希望。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吸引青年人才,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是当今的重要任务。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当前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为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访相结合的方式,以多样化的角度了解和评估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共发放100份问卷,并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访谈。

通过数据统计和内容分析来分析调研结果。

三、调研结果1.青年人才队伍的数量增加,但质量有待提高在调研中,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青年人才队伍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然而,近6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青年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主要原因包括教育体制不健全、培训机制不完善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

2.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存在大部分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仍然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近60%的受访者认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技能。

同时,也有约70%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3.缺乏创新驱动型人才调研显示,目前青年人才队伍中缺乏创新驱动型人才。

超过80%的调查对象认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重要,但目前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问题分析与对策1.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为了培养更多的高质量青年人才,应当教育体系,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项目,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训力度青年人才的培训是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应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各方应共同推动青年人才的培训计划,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3.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应加大对创新驱动型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参与创新项目和创业活动。

湖南2021继续教育答案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湖南2021继续教育答案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湖南2021继续教育答案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1、经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家认为重要程度排在最末位的激励政策的是()。

A、科研评价制度B、国家知识产权制度C、国家荣誉制度[正确]D、国家科技奖励制度2、与人社部职能相关的激励政策中,()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调查对象重要性和满意度都排在前列。

A、科研评价制度B、国家知识产权制度[正确]C、国家荣誉制度D、国家科技奖励制度3、职称制度对于激励高层次科技人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

A、“天花板效应”[正确]B、“罗森塔尔效应”C、“马太效应”D、“虹吸效应”4、()不健全,对非职务发明人的激励存在盲区。

A、科研评价制度B、知识产权制度[正确]C、荣誉制度D、科技奖励制度5、由于缺乏()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将技术导入市场,科技工作者自身价值难以实现。

A、需求导向B、人才导向C、技术导向D、市场导向[正确]6、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激励对象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不同群体的激励需求不同,要求激励政策突破原有框架,具备更加广泛的()。

A、创新性B、层次性C、适用性[正确]D、激励性7、我国现行的奖励制度把()作为奖励的直接对象。

A、个人B、成果[正确]C、团队D、学术论证8、促进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功能转型,将特贴制度纳入()体系内,突出其精神激励功能。

A、科研评价制度B、国家知识产权制度C、国家荣誉制度[正确]D、国家科技奖励制度9、引导国家技术发展的重点从科研院所和高校向()转移,提高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

A、个人B、成果C、团队D、企业[正确]10、对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项目实施(),应用研究项目立项时就要明确应用成果转化要求。

A、统一管理B、各自管理C、分类管理[正确]D、市场化管理11、创新人才队伍中,()无疑是构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A、高层次[正确]B、创新型[正确]C、科技人才[正确]D、海归12、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2021年最新人才工作述职报告(通用6篇)

2021年最新人才工作述职报告(通用6篇)

2021年最新人才工作述职报告(通用6篇)最新人才工作述职报告1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今年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下面,我把一年来学习、思想、工作、廉洁从政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思想情况作为岗岭社区副主任,在居委会秘书址:__x。

担负责任是很大的。

因此,在主观认识上,我并没有盲目乐观,而是抱着干点实事的积极心态去对待。

同时,我也意识到,要当好一把手的助手,光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更需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

增进团结。

在团结问题上,我坚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公正、公道。

工作上充分相信依靠班子成员,大力协助书记,按照工作分工,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

二是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三是积极营畅所欲言的民主气氛。

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二是加强文化技能学习。

三是加强业务学习。

为适应工作需要,平时注意翻阅社区工作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及水平。

通过努力学习、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改进作风,坚持勤政、廉政。

作为一名干部来说,既要干事,又要多干群众欢迎的实事、好事。

我是这样想也是努力这样去做的。

首先把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工作生活在城市最基层,党政策需要我们去落实,党和政府温暖需要我们去传送,密切党群关系需要我们去努力。

因此,在工作决策上坚持一切从居委会实际出发,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其次是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严谨的生活作风。

工作求真务实,力求高效,通过自身努力,带动整体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

二、工作绩效一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居委会干部的努力下,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调查研究。

今年是我社区刚刚成立的一年,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区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找到一条符合本居委会实际的社区建设路子。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篇一:人才引进调研报告人才引进调研报告人才引进调研报告为深入推进“草原英才”工程和“人才强旗”战略,为人才制度机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xxxx党委组织部通过实地走访、数据统计、座谈交流等方式,就健全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工作进行专项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xxxx”以来,xxxx立足民族边疆牧区实际,全面实施“人才强旗”战略和“草原英才”工程,在科学规划人才发展、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提升借智引力水平、拓宽成才用才渠道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较好工作成效,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引进工作环境氛围。

目前,xxxx共有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以及党政后备干部、编外管理人员、高校毕业生六项服务志愿者等储备人才四类,其中:党政人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10人,占1%,大学学历601人,占59%,大学专科学历341人,占33%; 35岁以下219人,占21%,36-45岁362人,占36%,46-55岁376人,占37%。

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正高级职称7人,占0.5%;副高级职称278人,占18%;中级职称560人,占37%。

xxxx期间,通过“柔政策”,先后引进工民建、临床医学、民族学高层次人才3人;陆续考录选聘农牧、林水、卫生、教育等专业高校毕业生117人,储备各类人才781人,其中:从大中专毕业生中考录编外储备人才538人;发现和培养乡土人才634人,其中:科技示范户314名,其他各类技能型人才125名。

二、主要做法结合xxxx实际,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发展的激励保障机制,对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采取积极举措“聚才”、“引才”、“用才”,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较为合理、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一)注重氛围营造,通过优化环境聚集人才。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

陆续出台《xxxx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xxxx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处级干部联系人才制度》、等规范性制度,起草完成《东乌珠穆沁旗人才强旗规划(xxxx—2020年)》,为明确工作目标、量化分解任务、落实人才政策创造了先决条件。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郑州市为例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郑州市为例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郑州市为例黄立新1,杨海龙1,王晓静2(1.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2.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郑州450007)[摘要]科技兴农,人才先行。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队伍的建设意义重大。

文章通过对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以点概面,得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人才结构失衡、创新型人缺乏及资金投入短缺的问题。

据此提出定位公益性质不动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投入力度及完善奖励机制等意见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地市级;人才队伍建设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1.09.063[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1)09-0148-03[收稿日期]2020-12-070引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1]。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提供了充足的内燃动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三农”工作的推进在于农业科技的振兴,科技兴农,人才是关键[3],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4]。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迫切要求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EN LI ZI YUAN人力资源R- 185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以及高水平创新团队。

”这就表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创新驱动,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保障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一)人员结构现状从目前企业的人员结构现状来进行分析,企业的管理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技能操作人才队伍中存在一部分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水平较低、技术能力薄弱、整体素质不高的人员,且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成熟度较低,导致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流失数量较大。

(二)人才队伍体制建设现状从目前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人才体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选拔、聘用、激励等一系列体系均未健全,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企业的部分管理岗位往往是由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人员进行担任,而这一部分人员存在学历较低、年龄较大的特点,在管理创新方面的意识与能力难以适应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发展[1]。

因此,部分企业已经注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聘用等机制,以此来加快新一代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步伐,避免企业具备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出现断层的现象,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技能操作人才队伍的体制建设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二、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目前,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阻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人才管理理念落后现阶段,我国鼓励各大企业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然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或者地处偏远地区的企业而言,其人才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难以真正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力量”这一理念。

部分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只将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力成本,即在企业高速发展阶段,为了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重视人才,而在企业发展遇到一定问题时,企业则会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当成负担,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数字时代文化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刍议卿垂阳

数字时代文化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刍议卿垂阳

数字时代文化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刍议卿垂阳发布时间:2021-06-17T16:12:56.750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作者:卿垂阳[导读] 数字时代的来临,为文化馆服务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能,特别是2020年那场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更是将文化馆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推到了风口浪尖。

广西灌阳县文化馆卿垂阳 541600摘要:数字时代的来临,为文化馆服务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能,特别是2020年那场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更是将文化馆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推到了风口浪尖。

毫不疑问,这给数字化人才缺乏的文化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切实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成了文化馆的当务之急。

本文在分析数字时代文化馆数字化人才培养迫切性的基础上,探讨文化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旨在为文化馆在数字时代大有作为提供人力支撑。

关键词:数字时代;文化馆;数字化人才队伍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争先恐后地进行着数字化转型,由此导致对数字化人才的争夺趋入白热化。

在这一转型风暴的袭击下,文化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亦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与社会千行百业一样,当前各级文化馆普遍面临着数字化人才缺乏的局面,导致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眼高手低、步履维艰。

于是,加强文化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就成了数字时代文化馆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寻求问题的破解之道。

一、数字时代文化馆数字化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数字时代催生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人才培养乃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文化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中流砥柱,如何培养支撑文化馆数字化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数字化人才?已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首先是数字文化馆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需要数字化人才;其次是文化馆“文化云”平台的运行需要数字化人才;再次是文化馆对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需要数字化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为认真贯彻 ___ ___在部分省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___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部署,市人才办就我市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xx市现有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科研人员及农村实用人才等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约13.96万人。

其中,享受 ___特殊津贴专家63人,省领军人才1人,省级优秀专家13人,高级职称约1.26万人,中级职称7.66万人,高级工级别以上约4.8万人,其他约0.3万人。

近年来,我市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为指导思想,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提质增量,企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不断提升创业创新水平,大力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从制度建设、载体创新、构建平台、加强培训、提升服务等多个角度入手积极释放创新型人才红利,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1、完善制度建设,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基础。

我市先后制定___了《 ___xx市委、xx市人民 ___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xx-2020年xx市人才发展规划》等规定,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和指导,特别是通过制定《关于引进高端人才的实施方案》、《xx市海外人才联络站管理办法》等重点引进我市发展亟需紧缺的高端创新型人才。

目前,我市已初步构建了人才工作制度基本框架,为人才工作开展,特别是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广渠道、多方法引进创新型人才。

一是依托“xx江之友”院士专家联谊会这 ___台,持续发挥联谊会的高端智库作用。

每年举办一次院士专家“xx行”活动,期间 ___开展高层专家 ___、专项专题论证、院士专家系列访谈、发放征求意见函等系列活动,引导联谊会会员积极为xx建设建言献策,邀请院士专家为xx的发展巡诊把脉, ___;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与院士专家合作,承接高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依靠院士专家丰富的人脉资源,引进创业创新科研人才和团队。

二是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提升创新驱动力。

我市现已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1个,进站两院院士25位,高层次专家90余位,相继承担了20余个国家级、 ___科研项目,争取国家科技专项1亿元,建站单位年直接增加产值1.8亿元,未来3-5年,预期可增加产值80亿元。

院士专家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极大推动了我市企业科研水平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通过院士专家的言传身教,我市本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三是开展合作挂职,柔性引进创新型人才。

我市先后引进了多位亟需紧缺人才挂职任市直部门及县(市)区副职,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智力资源,积极协调沟通、推动院地合作,破解技术难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有力推动了地方产业发展。

引进了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专家林玉英挂职任市科技局副局长加强了我市与中国科学院之间的沟通___,促成一系列科技洽谈活动,组建了“中国科学院xx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为我市的高层次人次引进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凤城市汽车发动机增压器产业发展需要,引进了同济大学相关领域专家倪计民挂职任凤城市副市长,主抓汽车发动机增压器产业,任职以来,通过筹建产业联盟及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使凤城市汽车发动机增压器产业成为凤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技术创新新的爆发点。

3、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创新型人才发挥才干。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及高科技人才创业创新,我市同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共建了“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xx中心”,建立了“xx 产学研合作专家库”,已有100多位专家与xx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同时围绕xx高新技术产业 ___区的发展定位及产业布局,我市与中国科学院、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共同组建了“中国科学院xx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打造了我市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器。

两个中心既是我市科研成果产学研用的平台,也是创新型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是未来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智力引擎。

4、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

为提升我市创新型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通过与相关领域的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合作办学、远程互动等形式,我市开展了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专门培训120多期,不断更新本土人才的创业创新理念、拓宽创业创新视野,同时通过各类项目推介、企事业招聘、创业创新讲座等活动,不断加强对社会各类人员的创业创新指导。

5、加大宣传力度,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通过多种渠道,对全市创新型人才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优秀创新型人才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向《中国 ___人事报》、《中国人才》等 ___、省、市各级媒体投稿,宣传我市创新型人才有关情况,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1、对创新型人才重视程度不够。

用人单位,尤其是部分企业对人才工人特别是创新人才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创新型人才对技术发展、科技更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对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足,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限制,仍固守“投入必须立即有产出”的思维定式,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人力资源发展策略,致使企业人才大量流失,据统计,约有50%以上受调人员认为企业家的 ___水平对其离职有影响,而这一问题仍没有引起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足够重视。

2、创新型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虽然近年来我市创新型人才总量稳步增加,但13.96万人的总量,只占全市人才队伍总量(39.25万人)的35.6%,全市人口总量(239.4万人)的5.8%,远不有满足我市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从调研情况看,有近70%的人员就业首先追求工资福利待遇,其次是个人晋升空间、完善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创业就业受地域经济影响较大,xx作为全省经济比较___的城市,能够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有限,企业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不高,人才承载力、吸引力不够强。

创业创新人才的储备严重不足,有的外来大学生反映,在xx企业就业,可选择余地太少;本地大学生回流更少,即使回xx工作,也多为临时就业,而且还有一部分流入了机关事业单位。

同时我市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高层次领军人才、优秀专家占创新型人才比例较低,特别是缺乏急需紧缺的高精尖创新型人才。

而我市的教育、卫生两大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所占比重过大,非公经济 ___拥有量相对偏低,只占到其职工总数的12%,而企业的目标需求是30%;对高层次研发人员的需求目标是23%,目前也仅达到8%左右。

在第二、三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大学、大专、高中(专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之比为1∶9∶16∶32∶68,而企业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需求超过50%;全市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6:7,我市规模较好的企业此项比例为1∶2.5∶2.8,而按照国际公认最优比例1:3:6的标准,我市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明显不够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偏少。

3、创业创新机制不完善,创新型人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创新型人才队伍相关工作机制政策的研究探索不够,前瞻性、针对性不够强,同人才工作先进地区相比,现有人才政策缺乏吸引力,人才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不足,同时受编制、待遇等因素影响,部分人才政策红利释放不够,人才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激活人才创业创新的工作机制不完善,创新型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不够,通道狭窄,保障不足,难以调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和___。

从调研情况看,对于自主创业的 ___政策目前多流于形式,对于创业指导、工商登记、税费减免、 ___服务等等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全面的统筹协调和有效的贯彻落实。

4、创新型人才引进管理工作还存在误区。

一是过分重视引进外来人才,对引进的人才不论作用发挥多少、贡献大小,一概给予高出本地人才的待遇,制定政策也带有明显的偏向性,造成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假象,侧重引进外来人才,而忽视本地人才的 ___和利用,不仅 ___和企业会付出巨大的成本,而且会造成本地人才的浪费。

二是过分重视引进高学历人才,对院士、 ___后、 ___等人才的引进不遗余力,不计代价,资助、补助、奖励等政策多种多样,对其他基础人才重视不够。

事实上,这些引进的高端人才,刚性引进少、柔性引进多,我市能够承载这样高学历人才的企业并不多,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人才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畅通海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来丹创业创新通道,加大急需紧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1、完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

要注意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创新型人才工作平台载体建设,加大对社会创业创新活动的投入;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引导激励创业创新的根本性作用,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业创新的引导;要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提高信贷支持创业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业创新的良好局面;逐步建立政策协调、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合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创新型人才供需预测和调控机制,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形成创新型人才 ___和资源共享体系。

2、发挥现有平台载体作用,积蓄创新型人才资源。

一是要继续加大“xx江之友”院士专家联谊会智力资源的挖掘利用,探索创新联谊会活动方式,充分利用院士专家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人脉资源,积极 ___开展项目洽谈、交流 ___、实地考察和专家讲坛等活动,引导院士专家及团队同我市智力需求项目有效对接,引进高层次人才来丹创业创新;二是要充分发挥好院士专家工作站、 ___后工作站和技能 ___工作站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科技领航作用,引导建站单位加大对“三站”的投入,提高“三站”的服务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承接优秀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积极抢占科技前沿阵地,力争打造出一批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领先技术和拳头产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围绕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及新兴战略产业,加大产业发展智力创新联盟建设力度,利用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和智力集聚效应,引导重点项目实现产学研用一条龙发展。

3、构建创业创新平台载体。

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 ___区、电商创业园区、中科院xx育成中心、产业发展智力创新联盟等为平台,有效融合 ___协调作用、市场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充分调动 ___和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创业创新容器的投入,保证重点要素供给,降低企业创业创新成本,为创新型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