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国际比较
什么是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国家
什么是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国家
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分别指:
第一世界指美国和当时的苏联这两个占据霸主地位的超级大国,随着苏联解体,现在只剩下美国。
第二世界泛指经济或科技比较发达,并有相当国际地位的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
第三世界指的的发展中国家,即经济科技国力正处于发展中,现阶段整体相对落后的国家,以中国,印度为代表,包括除第一第二世界之外所有国家。
三大世界的起源: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世界各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始相互融合,被称为“主体世界(The Majority World)”。
而在1952年8月14日,法国人口学、人类学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在《法国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创造了第三世界这个词,指冷战期间不与共产主义苏联集团或资本主义北约集团结盟的国家。
他的用法是指第三阶级,即引用的曾经“法国大革命之前和期间反对神职人员和贵族的法国平民,他们分别组成了第一阶级和第二阶级。
”。
第三章 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国际秩序
民主政治趋势、主要内容为和平与发展
2007-6-20
Provided by wanxuefei
13
四、国际体系的结构
4. 以国际关系行为体的排列组合为标准
莫顿·卡普兰的六模式:
均势体系 松散的两极体系 全球体系 等级统治体系
牢固的两极体系 单位否决体系
8
雅尔塔体制是大国实力政策和强权政治的产物
2007-6-20
Provided by wanxuefei
9
课堂思考与讨论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冷 战的爆发有何关联?冷战的 责任者究竟在谁?
2007-6-20
Provided by wanxuefei
10
三、国际体系的发展演进
4.一球多制、多元共存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1 世纪初)
2007-6-20
Provided by wanxuefei
6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4)美英同意苏联提出的对日参战条件,即 满足苏联收回南库页岛,取得千岛群岛,维持 外蒙古的现状,中国的大连港国际化并保证苏 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苏联租用的旅顺港为海 军基地须予以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 立苏中合办的公司共同经营,中国保持对满洲 的主权,而苏联在该地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
国际分工的完成 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出现 殖民体系的建立
2007-6-20
Provided by wanxuefei
2
三、国际体系的发展演进
1.创立阶段(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出现 国际法的主要原则萌芽 国际交往的外交社团制度诞生
2.形成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国内生产总值的国际比较
GDP的国际比较方法
• 我国按照市场汇率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在世界上居第6位,在我国前面的国家是美 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的国 内生产总值约10万亿美元,日本的国内生 产总值约4万亿美元。
• 我国按照市场汇率法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在世界上居第130位。
GDP的国际比较方法
• 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比较的方法如下:
产总值,将严重低估我国的产值。
• 我国有60多种工农业产品在世界上居第一
位。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 水果,钢铁、煤炭、水泥、化肥、棉布居 世界第一位。茶叶、发电等居世界第二位。 甘蔗、制糖、造船居世界第三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种比较方法的差异
• 这意味着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产量与美
国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我国是一个发 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与美 国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 的产值与第三产业的产值的比例是72.3 : 27.7,美国相应的比例是24.8:75.2。
如何看待GDP的增长
• 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GDP增长速度位于
前列。例如,在我国和印度建国的初期, 印度的人均GDP是我国的2倍。2003年,我 国的人均GDP已是印度的2倍。
如何看待GDP的增长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已迅速缩小了在GDP
总量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连续超越了多 个发达国家,以购买力计算的GDP已达到与 日本相当的水平。经济学者预料,如果这 种趋势持续20年到30年,我国的GDP有可 能接近或超过美国。
内生产总值,则在一定程度上高估我国的 产值。
• 我国还没有完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
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政府对价格的限制或者政府对价格的补贴 或多或少还存在,这将高估了人民币的购 买力。
世界国际力量对比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巴西GDP已经进入世界前10位 巴西GDP已经进入世界前10位。发达的农牧业使其 GDP已经进入世界前10 成为世界蔗糖、咖啡、柑桔、玉米、鸡肉、牛肉、 成为世界蔗糖、咖啡、柑桔、玉米、鸡肉、牛肉、 烟草和大豆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出口国。 烟草和大豆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出口国。工业各部 门发展比较全面,其中石化、矿业、钢铁、 门发展比较全面,其中石化、矿业、钢铁、汽车 等较发达, 等较发达,民用支线飞机制造和生物燃料产业还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服务业占GDP 60%。 GDP近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服务业占GDP近60%。 铁矿砂等29种矿物储量丰富, 29种矿物储量丰富 铁矿砂等29种矿物储量丰富,被称为世界的原料 生产国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建立了强大的航天产业和军事工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建立了强大的航天产业和军事工 业。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是俄罗斯的主 要优势, 要优势,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为联邦提供了 30%的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 的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 30%的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1999-2008年 1999-2008年,“金砖四国”(以BRIC 金砖四国” 为序) 为序)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 3.33%、6.99%、 7.22%、 9.75%。 3.33%、6.99%、 7.22%、 9.75%。 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的平均水平的 3.07%、和美国的2.58% 2.58%。 3.07%、和美国的2.58%。 四国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7.46% 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7.46%上升 四国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7.46%上升 2008年的14.47%。 年的14.47% 到2008年的14.47%。
从“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从“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兼论两个理论在中国外交中的运用摘要:在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转变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敏锐地洞察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提出了“中间地带”理论,并最终发展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基于“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新中国科学地确立了正确的国际定位和外交战略, 巧妙地利用各种力量纵横捭阖于国际舞台,从而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回旋余地,对中国与世界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后冷战时代,重新审视毛泽东的国际战略理论,对于中国当代外交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中间地带; 三个世界一、从“中间地带”理论提出到“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转变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敏锐地洞察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提出了“中间地带”理论,并最终发展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一)“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一枝独秀的压倒性优势,为其争夺世界称霸提供了物质基础。
杜鲁门政府上台后,面对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进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根据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1946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中间地带”的思想。
当谈到美国是否会进行反苏战争的时候,毛泽东尖锐地指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
现在美国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国过去的全部势力范围还要多的地方,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它早已控制着中南美;它还想控制整个大英帝国和西欧。
第三部门的国际比较
第三部门的国际比较一、简述第三部门的主要特征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或又称为志愿部门是一社会学与经济学名词,意指在第一部门或公部门,与第二部门或私部门之外,既非政府单位、又非一般民营企业的事业单位之总称。
第三部门,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如俱乐部、慈善组织、科研机构、工会等。
这是相对于公共部门(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为私人所拥有,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而提出的概念。
一般常见的社团法人、基金会或非政府组织(NGO)通常都属于第三部门的范畴,虽然每个第三部门单位成立的背景与营运方式都有不同,但普遍来说第三部门单位通常具有像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与不用缴税等特质。
那些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的机构,都可划入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按照上述分类,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第一类,公益性企业,指的是由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实行企业化管理,产品为大部分私人或一半私人一半公共;第二类,公共事业,主要由政府投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大部分是公共的;第三类,非政府公共机构(NGO),指的是经费一般由政府或财政提供,职能是承担公共事务管理或公共服务工作,其服务基本上是“纯粹”公共的,至少也是大部分公共的综上,第三部门具有如下特点:1、第三部门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2、第三部门组织独立于政府组织; 3、第三部门组织不以盈利为组织目标;4、第三部门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5、第三部门组织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二、试析“全球结社革命”产生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前后爆发的“全球性结社革命”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第三部门研究的权威学者莱斯特・萨拉蒙对“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发生原因做了最精辟的论述,他把这些原因归结为四个“危机”和两次“革命。
养老保险三支柱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劳 动 保 障 世 界20保障论坛养老保险三支柱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王 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摘 要】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支柱构成。
但是,我国沉重的养老压力主要依附于我国社会基础养老保险,养老保障体系发展极为不平衡。
本文通过对智利、美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几个典型国家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的国际比较,发现其他国家发展三支柱管理的独特之处,并结合我国老龄化现状和具体国情,借鉴相关经验,平衡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国际比较一、引言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我国总人口比重达17.3%,平均近4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沉重的养老压力对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
其中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两大制度平台,截至2017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超过9亿人,积累基金4.6万多亿元。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取得了积极进展。
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经有近8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达到了2300多万人,积累基金近1.3万亿元。
至于“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虽然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万亿,但其中属于养老年金保险原保费的部分不及一半规模,体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目前我国养老金的替代率为45%,其中,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部分占养老金总量的78%,而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分别只占总量的18%和4%。
总体而言,三大支柱在养老保障体制构成比例上是失衡的,尤其是第三支柱这块短板急需补长,加快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步伐。
通过对智利、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新加坡等拥有典型养老保障制度国家的解读,本文将就几个国家的养老制度与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三支柱进行比较分析,探析我国第三支柱成为养老保障制度“三支柱”短板的原因,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相关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管理方式,进一步发展我国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促进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协调发展。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第⼀次论战:理想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卡尔《⼆⼗年危机》对理想主义的批判1、道德的虚幻。
近于⽆政府状态的逻辑中,很难界定普世道德,只有国家道德。
2、权⼒的重要。
权⼒仍然是国际关系中⾄关重要的因素,将权⼒视为政治的实质。
3、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
国际利益冲突是现实存在,利益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实质。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歧1、对⼈性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坚持⼈性善的观点;现实主义认为⼈性恶。
2、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公正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强调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和利益为轴⼼。
3、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认识不同。
理想主义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的唯⼀有效⼯具;现实主义认离开权⼒均势,国际组织也常常名存实亡。
4、对世界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强调应然,对客观世界盲⽬乐观;现实主义强调实然,不可陷⼊空想。
5、对未来的认知不同。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标是普遍裁军和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标上束⼿⽆策,持乐观态度;现实主义认为受到利⼰主义的局限,持悲观态度。
6、国家的⽬标不同。
理想主义有安全、经济发展、⼈权、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标是⽣存和安全。
7、国家战略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集体安全;现实主义主张⾃助和结盟。
8、对系统变迁的认识。
理想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会逐渐摆脱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则认为系统变迁不会发⽣。
三、评价:第⼀次论战后,现实主义开始确⽴起主导地位。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使国际关系学科澄清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划清了学术研究与道德研究的范畴,为国际关系成为独⽴学科和其“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第⼆次论战:科学⾏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传统主义学派与科学⾏为主义学派争论的焦点在于⾃然科学能否运⽤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争论的实质是⽅法论之争。
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1、科学⾏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数量变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个历史进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法。
第一 第二 第三世界
1991年苏联解体后,第二世界的说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同时,第一世界也开始包括所有的发达国家。
另外,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1974年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人口很多。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后来,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从国际关系的变化看,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
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近几年来,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工业化了,第四世界的说法开始出现,用来代指那些不属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缺乏工业化基础的国家。
第三世界此名词最先由经济学家Alfred Sauvy于1952年8月14日的法国杂志Le Nouvel Observateur中提出。
原本是指法国大革命中的Third Estate(第三阶级)。
冷战时期,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为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苏联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
很多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属于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是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在地域上大多处于发达国家的南边。
第三世界国家也称为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
冷战时期,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为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苏联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
很多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属于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
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标志。
发展中国家的外部不均衡外贸的不均衡结构缺乏外汇起伏波动的出口收入债务问题经济依赖性。
国际预科1+3、2+2、3+1优劣势比较
国际预科1+3、2+2、3+1优劣势比较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通海外各国都有合作办学项目,形式多样,也良莠不齐。
那家长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课程?合作办学的形式中1+3、2+2、3+1有何区别?首先介绍一下3+1项目,即在国内读3年,在国外读1年。
目前国内的高校开设的3+1课程基本都是引进的英国的苏格兰高等教育文凭(SQA)或者英格兰高等教育文凭(BTEC HND)。
在英国,SQA和HND都是2年制的专科学历,引进中国后,在中国的高校需要上3年,第一年是预科,全部学英语,第二和第三年学专业课,第三年毕业时学生可以获得一个SQA或者HND的文凭,凭这个文凭和英语成绩,可以申请英国一个为期一年的的专升本“Top-up”课程。
然而,由于SQA和HND的课程性质,在英国基本属于职业类专科课程的设置,很多基础学科,如高数,宏观、微观经济学、统计学、概率论等课程根本不开设,所以学生毕业后可以对接的英国大学,一般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大学,所以这些大学在学术和综合声誉方面就比较欠缺,比如这2类课程的学生能够申请到的最好的英国大学是Hull大学,在2010年的Times报排名中排到第44名。
3+1的毕业生要想申请到排名较好的研究性大学,就非常吃亏,由于多数的基础学科没有学过,好大学会要求这些3+1的学生从大二开始读,更有20所左右的名校还会要求学生从大一开始读。
所以,3+1的学生,进入好大学,就会变成3+2或者3+3,想让孩子通过留学进一步提升学术背景的家长就要考虑一下3+1的前途和认可院校的问题了。
3+1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BTEC HND的项目,并非是由教育部正式引进到中国的,而是由各个中国的高校自行引进的,那么根据我国教育部海外学历认证的要求,不是全部在海外读完的学历是不被教育部承认的,所以,HND的学生本科学士学位是得不到教育部认证的,只有在国外再申请一个硕士,才能拿硕士学位回国认证,所以,3+1也就不再是3+1,而必须变成3+1+1,到其他北美的国家则需要3+1+2共6年时间才能拿到一个教育部承认的学位了,所以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也要盘算一下这个3+1是否真的省事当然,3+1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在国内读3年,每年在国内花费5-7万,出国一年再花15-20万,从整体花费上来讲,是可以共更多的工薪家庭负担的,所以国内3+1项目的招生体量都很大,以人民大学3+1项目为例:每年招生800-1000人,师资全部从社会上聘,每个班40人左右,大班授课。
国际贸易第1-3节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
Chapter 4
第二节
1.
绝对利益论
亚当·斯密在批判重商主义财 富观的基本上,提出劳动生产 率上的差异导致各国在生产同 一产品时存在成本差异,构成 国际贸易开展的原因。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绝对利益论(又称: 绝对成本论、绝对优势论)。
2004版
一、绝对成本优势
1.
Chapter 4
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中,某 一国家能以比其竞争者低的成本提 供某种商品。换句话说,当一国生 产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其竞争 者时,该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2. 一国优势的获得主要来自两方面: 先天获得的优势和后天习得的优势。 前者包括各种自然条件;后者包括 经验和技能。 2004版
2004版
Chapter 4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有利地位, 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 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
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相比较最有利(有利程度
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
第二节
绝对利益论
Chapter 4
亚当·斯密 (Adam Smith)
2004版
亚当·斯密(1723-1790)是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杰出代表人物。生于苏格兰, 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 1751年到1764年担任格拉斯哥 大学伦理学教授。1776年出版 的《国富论》确立了他在经济 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斯密创建 了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学说, 奠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 基础,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反 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张实 行自由放任政策。
Chapter 4
三大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国际安全观之比较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安全。
安全是塑造国际行为的核心变量,也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概念之一。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安全的保证在于所获权力的多寡。
自由主义提出国际制度理论,以此来淡化权力的影响,认为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可以确保安全。
建构主义则另辟蹊径,从社会学中借鉴新的概念,认为国家安全的存在和追求,离不开观念和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因素。
一、三大主流国关学派的国际安全观简介国际安全问题历来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
冷战的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引起了国际安全局势的剧变,国际社会对国际安全问题、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国际安全问题的大辩论。
[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界形成了三大理论流派论战的局面。
[2](一)、现实主义学派的国际安全观基于对国际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现实主义对于国际政治的本质以及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长久而深入的思考。
在现实主义学派看来,国际安全在本质上是稀缺的,国际安全问题只可以缓解,却不能最终得到解决,而获得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权力。
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围绕权力斗争的关系。
无政府状态成为认识国际政治的基本起点,安全困境(Securi ty Dilemm a)则是每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
[3]现实主义学派主要有以汉斯摩根索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以肯尼思沃尔兹和罗伯特吉尔平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和以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
汉斯摩根索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痛经历使他一直坚持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认为存在于人自身罪恶的本性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安全的国际社会。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经常会感到岌岌可危,为了能够安全,人们必须自保,要自保就必须获得权力。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
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世界贸易的1/5到1/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
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
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
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
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1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1)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
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
02第二章 中国海洋管理的体制及其国际比较
协调、资助和补助、 行政干预和科研指 导等
通过渔业与海洋部 来协调实施 海洋科学技术委员 会和皇家地产管理 委员会作协调机构
机构设置 组织设计 职位设置 权责划分 规章制度
二、中国海洋管理体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海洋管理
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周朝,我国就有专门的渔政管理的 官员,周文王还规定了禁渔期; 对海盐生产管理也有2000年历史,汉武帝时全国在30多 处设置盐官,在沿海各地设有盐业管理机关;唐朝采取 了鼓励盐业发展政策,盐官为国家收取盐税,补充国库; 自明朝后期(1430年左右),开始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 碍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 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多数是从海上野蛮入侵我国,使万 里海疆有海无防,海洋产业全遭破坏,海洋管理也被取 消; 清朝政府虽然也有过渔业方面的管理,但时间不长。
海洋政策委员会由环境质量理事会主席任主席,其成员 包括:国务院国务卿、国防部、内务部、农业部、卫生 和公共事业部、商务部、劳工部、运输部、能源部、国 土安全部和司法部各部部长;环境保护局、行政管理与 预算局、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国家情报局和科技政策局 各局局长、国家科学基金会董事长和国防部参谋长联席 会议主席;国家安全事务、国土安全、国内政策和经济 政策的总统助理;随时任命的美国其他官员或职员。
第二节
中国周边国家的海洋管理体制
一、日本、韩国的海洋管理体制 二、中南半岛邻国的海洋管理体制 三、马来群岛邻国的海洋管理体制
中国周边国家海洋管理机构一览表
主要海洋管理机构及职责 总务省、农林水产省、国土交通省、(由原建设省、运输省和国土厅合并 而成)、 环境省、外务省、经济产业省、文部科技省(由原文部省和科学技术厅合 并而成)、防卫省(海上自卫队)。海洋政策本部及海洋政策担当大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08历史董源一.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 处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都与社会主义苏联有矛盾, 而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又有着尖锐的矛盾.一战后,德国为了取得英法美对它的侵略扩张的支持与纵容,希特勒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而后法西斯国家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波兰的侵略,更使法西斯德经济军事力量大增.使得英法美等大国“坐失良机”,“自食其果”.二战时,不得不与苏联结盟,对抗法西斯势力. 二.原因:(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加剧. : 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法国退居世界第三, 四位, 新兴的美国, 德国跃居世界第一, 二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丧失的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已经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争夺霸权, 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 欧洲形成了三个基本矛盾. 即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失控法国东山再起, 极力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表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又怕他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脱离匈帝国独立. 英德矛盾: 英国从他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即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实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 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围绕着这三对基本矛盾, 形成了三国同盟(德, 意, 奥) 及三国协约(英, 法, 俄) 两大军事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间的对峙局面, 激烈争夺加速了欧洲的紧张局势, 最中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爆发也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29年至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打击下, 德, 意, 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企图通过对外疯狂扩张的途径摆脱经济危机, 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欧洲策源地: 1932年,纳粹当一越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掌握了国家政权, 对内实行恐怖统治, 对外积极扩张道路,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亚洲策源地: 守军部法西斯控制的广田宏毅上台组阁, 对内禁止工人罢工, 限制人民言论, 结社, 新闻和出版自由; 加紧扩军备战.对外制定了侵略扩张德基本国策, 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美国人造出了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1825年史蒂芬发明的利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作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们进入了“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
特点
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这种机器使用液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
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
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影响:汽车的大辆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汽车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飞机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爱迪生发明电器的史实,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美国人爱迪生于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及很多电器产品,1906年使用钨丝的灯泡问世。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作用:电器的广泛使用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与竞争力评估
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与竞争力评估经济发展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反映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水平。
对于国际比较和竞争力评估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并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不同指标和方法的角度探讨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与竞争力评估。
一、国际比较的指标和方法1.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指标,它表示一年内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国际比较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各国的GDP大小来了解国家经济规模的差异。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人均GDP是将国家的总GDP除以国家人口数量得到的指标,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比较各国的人均GDP,可以了解国家人均经济状况的差异。
3. 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指标,计算方法是将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GDP与上一个时期的GDP进行比较,然后得出一个百分比。
通过比较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可以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程度。
4.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单位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力的产出效率。
通过比较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劳动力效率水平。
二、竞争力评估的指标和方法1. 国际竞争力指数国际竞争力指数是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制度和政策、市场规模、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综合考量一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能力。
国际竞争力指数可以从多个角度评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水平,并提供相应的排名。
2. 进出口贸易国家的贸易活动是评估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比较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可以了解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出口能力。
3. 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估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通过比较各国的技术创新指标,可以了解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第一国际1864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成立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
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国际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等决议。
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
欧战时各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派违背了“非战”的决议,反而帮助资产阶级去从事国际战争,于是第二国际几同无形消失。
及欧战终了,各国社会党会议,通过《拥护国际联盟案》,并筹备恢复第二国际。
1920年在日内瓦召开大会,第二国际才恢复起来。
第二国际并未正式宣布解散,只是停止活动,但列宁在1914年8月4日德国社民党议员在
德国国会投票通过军事预算案消息后,宣布:“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
第三国际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第三国际初成立时各国支部差不多皆为第二国际原有的支部分裂出来的,即第二国际中的革命派发展为第三国际,正式抛弃改良主义,而号召世界革命。
1943年6月10日,鉴于共产国际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反对协约国而创,而美国此时成为苏联拉拢以反对法西斯德国的非常重要对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性质第一国际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
和共同的敌人,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这种国际主义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第二国际欧美工人运动在向横广方面扩展,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的时期。
第三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领导。
它是高度集中的领导中心,统一领导各国革命运动,各国党必须执行它的决定。
背景第一国际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
下产生的。
第二国际是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的。
这时,欧美工人运动在向横广方面扩展,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的时期。
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的广泛传播,到80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第二国际会主义政党。
在恩格斯的努力下第二国际正式成立。
第三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分裂。
1918年11月,由布尔什维克发起在彼得格勒召开欧美各国左派社会党人代表会议,作出筹建第三国际的决议。
1919年当时俄国无产阶级已经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政府。
组织形式第一国际协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协会的任何一级组织都必须遵守协
会的纲领、章程和代表大会的决议,在这个前提下,各个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联合会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行动的自由。
协会领导机构的成员由选举产生。
在总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任何提议均需由多数成员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它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而是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
第三国际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领导。
采用民主集中制,但是
真正权力中心在斯大林。
目标第一国际性质是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
联合。
这种国际主义意识下使得第一国际的目标时间里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
第二国际到80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第二国际会主义政党,分散的组织不利于活动,因此第二国际目标是加强工人社会主义者的国际联系。
第三国际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评价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各国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
党典定了基础;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渐占统治地位;团结了国际无产阶级,使国际成为“第七强国”;制定了国际的纲领和章程,确立了国际的革命路线。
第二国际完成了广泛传播社会主义、预先地初步地极简单地组织社会主义力量这种非常重要而有益的工作;第二国际在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制定工人运动的方针策略、领导工人阶级、主要是继承了第二国际改良主义派别的理论.并且还有发展和创新,且创新多于继承,呈多样化,在共同价值的溉念指导下,其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宣布每年的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宣布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并创始了八小时工作制运动;思想还不够解放,许多“禁区”还未突破。
第三国际对许多国家建立共产党,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培养革命干部,对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对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相当一段时间内,共产国际过分强调集中统一领导,不同程度地抑制各国党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创造精神;忽视各国革命斗争的民族特点,将一国经验和国际领导机构的决议教条化、神圣化,作出一些不符合各国国情的决定,等等,是它比较突出的缺点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