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册):《蚂蚁的救助》教案.doc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册):《蚂蚁的救助》教案.doc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册):《蚂蚁的救助》教案-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ﻪﻭﻭﻪ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ﻭﻭﻪ教学重点:ﻭ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ﻭﻭﻪﻭ教学难点:ﻭ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ﻪﻭﻭ教学准备:ﻭﻪﻭ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ﻪﻪﻭ教学时间:ﻭﻪﻭﻭﻪ2课时ﻭ第一课时ﻭﻪﻪﻭﻭ1、学习本课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的15个教学目标:ﻭ生字。

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掌握词语14个。

ﻪ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ﻭﻭﻪ教学重点、难点:ﻪﻭ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

ﻪﻭﻭﻪﻭ教学过程:ﻪ一、解课题,学习新课1、导语:ﻪ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

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ﻪﻭ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ﻪﻭﻭﻪﻭ齐读题目,思考问题:ﻭﻭ(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ﻭﻪﻪ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ﻪﻭ(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ﻭﻪﻭﻪ(2)说一说课文大意。

ﻭﻪ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ﻭﻭ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ﻪ4、自读全文,画出新ﻭﻭﻪﻭ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ﻭ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ﻭﻭ5、理解词语意思ﻪ6、小结:ﻪﻭﻪ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

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

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ﻪﻭﻪﻭ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理解《蚂蚁的救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理解《蚂蚁的救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理解《蚂蚁的救助》的文章一、教学目标:1.听懂并理解《蚂蚁的救助》的故事情节,认识故事主要人物并能简单表述故事中的关键内容;2.掌握新学词汇及相关知识点,如“蚂蚁、团结、助人为乐”等;3.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蚂蚁的救助》的故事教材、相应教案、图片、音频设备。

三、教学过程:1.热身 (5min)教师先为学生介绍今天的故事主题:《蚂蚁的救助》。

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在路上看到一条小蚂蚁被踩了一下呢?你们当时怎么做的?你们觉得在困境中时助人为乐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呢?”引导学生思考、表达。

2.故事阅读 (10min)教师请学生齐读《蚂蚁的救助》的故事内容,注意发音和意思的表达,确保学生对故事的基本内容理解。

3.重点内容解读 (10min)教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汇逐一讲解,如“蚂蚁、团结、助人为乐”等,并例举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说明。

4.学生参与 (10min)教师请分小组,让学生在班内互相合作组织角色扮演,将故事中的场景表演出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5.问题解答 (5min)结合故事情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探讨,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解答。

6.形式多样的讲解(5min)更改掉学生们长期枯燥的记忆方式,使用配合声音和图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接触到多种信息处理方式。

例如,观看动画片、小讲解甚至配合有趣的游戏。

7.有效的答疑解问(5min)在课堂基础教学完之后,教师会为学生安排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并设置有效的答疑解问机制,为学生提高途径和方法。

8.总结 (5min)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课下关注和实践“团结、助人为乐”的精神,落实此次教学的目标。

四、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表演及提问环节,可大致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

2.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环节中是否积极参与,可评估学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与实施教案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与实施教案

教学设计与实施教案:《蚂蚁的救助》一、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基本生物学知识,认识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4. 掌握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蚂蚁的生物学知识2. 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观察蚂蚁集合情况、行动方向和沟通方式4. 蚂蚁救助行为的观察和分析5. 蚂蚁救助行为的模拟实验和思考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2. 实验法3. 问题法4. 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向学生介绍蚂蚁这一生物,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蚂蚁是怎样一个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和行为?2. 讲授蚂蚁的生物学知识(15分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长发育、文化习性、种类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观察蚂蚁集合行为和行动方向(20分钟)在课堂上设置蚂蚁模型和即时播放有关蚂蚁采食或者探索和突遇危险等真实情况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新群体的集合行为和行动方向,与此同时指导学生用特制玻璃盒子装一些蚂蚁,观察其聚集情况和引导方向,有微信或者直播互动环节,则可以进行更多的互动。

4. 分析蚂蚁救助行为(20分钟)播放关于蚂蚁救助行为的视频,并讨论观察到的蚂蚁救助行为,引导学生发现蚂蚁救助行为和人类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5. 模拟实验和思考(30分钟)划分小组,在每六个组里派发一个盲盒和一个黑色大碗,让学生用小木棒和厚厚的吸管收集蚂蚁,课程外温度适宜的话,可以请学生到户外观察和操作。

将蚂蚁盲盒倾斜放置展开,观察学生对蚂蚁的分组和行动方向指引,是否有救援行动,以及当部分蚂蚁被阻挡或者遇到其他困难时如何处理等问题,同时他们的操作是否涉及性别和种族隔离等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蚂蚁实验可以延续到下一节生物课6. 总结反思与作业布置(5分钟)学生回答一些总结与问题,例如:1. 本次课学到了什么?2. 对于蚂蚁和人类的区别和相似之处你有什么思考?3. 如果可以模拟救助行为,是否有可能发生困难或者危险,你觉得该怎么办?4. 了解到了生态系统中蚂蚁的重要地位,如果有机会改善生态环境你会怎样做?学生可在课后模仿课堂上的实验过程,自行完成观察蚂蚁的实验,思考一些实践性问题,整理自己的思考和观察数据,并向老师提交实验报告。

学习善良情怀——《蚂蚁的救助》教案设计

学习善良情怀——《蚂蚁的救助》教案设计

学习善良情怀——《蚂蚁的救助》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介绍1.1 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方式,及其所面临的困难,从而引导学生懂得关心和爱护小动物,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它们。

1.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互助精神等,让其在生活中关注和保护小动物,发展良好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会责任感。

1.3 教学步骤1.安排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情况。

2.分组讨论,了解蚂蚁生活的困难和能够给它们带来的帮助。

3.组织学生实地采集蚂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4.设计实验,让学生模拟一些蚂蚁遇到的困难,并进行相关的解决方案。

5.在实践中实施方案,并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不断完善。

6.课后反思和分享,让学生了解许多小动物的生活之艰辛,鼓励他们将关爱和同情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教案设计的教学意义通过《蚂蚁的救助》这个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善良情感,提高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生个人的学科素养外,还将涉及到社会、自然、生态等多方面的知识。

可以说,《蚂蚁的救助》教案设计的实施,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善良心灵的必要手段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种情感带有一定的复杂性。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愚昧时,他们会更愿意承认这些结果,同时也会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发展产生深刻的理解。

因此,善良心灵在生活中会产生很多积极的效应。

三、教案设计的局限和应对尽管《蚂蚁的救助》教案设计有很多积极性优点,但它仍然有其局限性。

比如,不同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思考过程的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

同时,在实地采集动物时,也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蚂蚁的救助》的实施应遵循以下方法:1.积极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2.给学生充分的知识支持,教他们如何合理、科学地实地采集小动物。

3.强调学生在行动前的安全问题,如何注意结果评估与反思,推动学生有目的地做出正确的行动。

三年级语文下册《蚂蚁的救助》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蚂蚁的救助》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蚂蚁的救助》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读懂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在生活中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学习课文按挨次表达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同学理解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

难点:引导同学理解看到蚂蚁互相救助情景后的感受。

【教具预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沟通对蚂蚁的熟悉:蚂蚁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呢?当蚂蚁的同伴遇到困难时,它们是怎样救助自己的同伴的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蚂蚁的救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诞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读生字,订正读音。

3.老师检查读音,指导书写难写易错的生字。

4.再次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课文,感悟理解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是什么?找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2.“我”看到黄蚂蚁浸在水中是怎么想的?重点指导理解“生命力、生灵、实施、救援”等词语。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重点读好描写“我”的句子。

四、小结从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把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词语摘抄下来。

其次课时一、复习引入1.复习: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谁能跟大家说一说?2.过渡:“我”认为蚂蚁会安稳无恙的',但是蚂蚁的实际境况是怎样的呢?二、学习课文,深化感悟1.默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蚂蚁的境况怎样。

2.“我”看到蚂蚁的境况后预备怎样做呢?3.当看到蚂蚁互相救助的情境后,感到很意外,他的确定有什么转变?4.重点理解“这个让我心灵震撼的生命故事”。

(1)指名读这句话。

(2)探究:为什么说的心灵感到震撼呢?5.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

(1)小组自由朗读文段,读后商量: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①汇报。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教学手段
利用教学游戏和活动
设计有趣的教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 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
A 使用多媒体资源
利用PPT、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资源 ,生动形象地展示蚂蚁的生活环境 和救助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B
C
D
利用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拓 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 习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01
02
蚂蚁相互救助的行为及其意义。
课文中运用的科学术语和描述方法。
03
04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蚂蚁的团结、勇敢和自 我牺牲精神。
05
06
如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这种精神 。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教学策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蚂蚁的生活 习性和救助行为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引导 他们进入课文。
02
教学内容
课文内容解析
蚂蚁的救助
描述蚂蚁在遇到危险时相互救 助的行为,体现了团结、勇敢
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蚂 蚁的生活习性和相互救助的行 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 学探究精神。
重点
蚂蚁如何相互救助,以及这种 行为背后的意义。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蚂蚁的团结 、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及 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种精神。
展开
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 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蚂 蚁的救助行为。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蚂 蚁为什么会救助其他蚂蚁 ,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 法。
情境模拟
利用道具和多媒体等手段 模拟蚂蚁的生活环境,让 学生亲身体验蚂蚁的救助 行为。

三年级语文下册《蚂蚁的救助》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蚂蚁的救助》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蚂蚁的救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2.3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品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张蚂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特点。

1.2学生分享对蚂蚁的印象和了解。

2.学习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2.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3.理解课文3.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3.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道理,分享自己的感悟。

4.学习生字词4.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4.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2.角色扮演2.1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蚂蚁、大象等角色。

2.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注意情感表达。

3.情感体验3.1学生讨论蚂蚁的救助行为,体会团结互助的精神。

3.2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拓展延伸4.1教师出示相关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4.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2.写作训练2.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3份

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3份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1课堂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感悟蚂蚁困难时不离不弃的朋友之情;通过学习,懂得课外阅读一些基本方法2、通过“朋友”这个阅读主题,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懂得可以按某个主题来选择阅读材料,努力拓宽学生阅读视野;3、渗透阅读基本方法的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努力搭建课内外阅读桥梁。

学生分析:通过几年来的课外阅读引导,我班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阅读兴趣提高了许多,阅读视角比较宽。

但从深层的角度来看,学生的阅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学生阅读的材料选择方向有所偏差。

有的学生喜欢阅读,但不知道怎么去找好看的书籍,处于“逮着什么就看什么”的状态。

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够强。

阅读常常停留在故事情节上,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对文章的内涵领悟不够,难于达到文章的深处,表现在课堂语言、作文语言比较贫乏。

我想,通过展示一组材料,让学生知道可以按某一个“主题”的方式寻找文章进行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其次要想让学生懂得阅读课外材料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浏览(粗读)、抓重点词句(细读)等,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悟。

一、谈话,引出“朋友”这个主题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将相和》这篇课文,蔺相如机智勇敢,能言善辩,顾全大局,令人敬佩。

廉颇能征善战,知错能改,也令蔺相如非常佩服。

这种朋友是相互敬重的朋友,或者说他们是惺惺相惜、肝胆相照。

板书:朋友是相互敬重(有可能以诚相待、惺惺相惜)评:朋友这个词,说说轻松,其实,细细品味起来,真是不简单。

沈老师已经30多岁了,在这几十年的生活中,有朋友的帮助、鼓励,伴随着我走过许多困惑,我常常地感到有朋友真好!今天,让我们先走近那群令人感动的蚂蚁,探求朋友的含义。

二、学习《蚂蚁的救助》,探求本文所表达的“朋友”内涵。

1、快速自由读文章。

你读出来了,文中的朋友是怎么样的呢?重点1:但是,当我从室内取了一枚大头针出来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被埋的蚂蚁同时被另外两只同伴在救助着。

三年级下语文《蚂蚁的救助》教案公开课

三年级下语文《蚂蚁的救助》教案公开课

三年级下语文《蚂蚁的救助》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蚂蚁的救助》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写作灵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蚂蚁救助同伴的精神。

2.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蚂蚁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

2.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蚂蚁的救助》2.PPT课件3.教学视频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只蚂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蚂蚁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蚂蚁有哪些生活习性?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说出蚂蚁救助同伴的过程,体会蚂蚁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

3.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蚂蚁救助同伴的看法,感受蚂蚁的精神。

(2)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蚂蚁救助同伴的过程。

4.写作训练(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帮助过他人的经历,进行口头表达。

(2)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学会了帮助他人”,要求学生围绕题目进行写作。

(3)教师进行写作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关爱小动物,珍惜生命。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蚂蚁的救助》。

(2)写一篇关于“我学会了帮助他人”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蚂蚁的救助》,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蚂蚁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培养了学生关爱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了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蚂蚁的救助》教案篇目

小学三年级语文《蚂蚁的救助》教案篇目

《蚂蚁的救助》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受伤的蚂蚁在失去帮手和面临困境后,得到其他蚂蚁的挽救,最终化险为夷的故事。

这篇文章旨在通过分析这篇故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故事主要人物及其行为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关心他人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讲解句子和词语的用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准确、流畅地阅读和表达故事内容。

二、教学方法1.阅读与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逐字逐句地讲解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行为,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的主题和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赏析,例如名言警句等内容,并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语文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气,教会学生一些常见的词语用法,例如贴近生活、注重启发性等,并通过举一反三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己的语文表达,不失真实感和个性化表达。

三、教学内容1.故事主要人物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一只受伤的蚂蚁和其他蚂蚁。

2.故事情节故事开始,一只受伤的蚂蚁滚落到地面上,其他蚂蚁不愿意帮助它。

但一个明智的蚂蚁鼓励其他蚂蚁前来帮助受伤的蚂蚁,同时,其它的蚂蚁通过紧密的团队合作,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最终成功地将受伤的蚂蚁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3.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故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关心他人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份大型海报,以图画加词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了解本篇故事的情境与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故事讲述与共读教师在理解故事情况后,可以分别给学生每个人讲解一段,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故事理解及社交体验在故事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针对精彩的情节进一步展开拓展,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团队合作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察觉团队间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交体验和发展。

蚂蚁的救助教案

蚂蚁的救助教案

蚂蚁的救助教案教案标题:蚂蚁的救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心。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1. 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介绍。

2. 探索蚂蚁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3. 学习如何救助受伤或陷入困境的蚂蚁。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蚂蚁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蚂蚁的兴趣。

2. 提问:你们是否见过受伤或陷入困境的蚂蚁?你们会如何帮助它们?探索蚂蚁的重要性: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探讨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汇报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蚂蚁对土壤通风、食物链中的角色等方面的重要性。

救助蚂蚁的方法:1. 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准备一些受伤或陷入困境的蚂蚁,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状态。

2.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如何救助这些蚂蚁,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法。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并实践一种救助方法。

4. 学生总结:学生总结实践的结果,并讨论哪种方法更有效。

拓展活动:1. 观察野外蚂蚁:学生分组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等地,观察野外蚂蚁的生活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制作蚂蚁模型:学生利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蚂蚁模型,展示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评估方法:1. 学生观察实验的记录和总结。

2. 学生对蚂蚁重要性和救助方法的讨论参与度和质量。

3. 学生制作的蚂蚁模型的创意和准确性。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受伤或陷入困境的蚂蚁。

3. 纸板、颜料等制作蚂蚁模型的材料。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观察和保护其他昆虫或动物,如蜜蜂、蝴蝶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保护中心或野生动物保护区,增加他们对保护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活动、探索蚂蚁的重要性和救助蚂蚁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心,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实践和拓展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通过制作蚂蚁模型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语文《蚂蚁的救助》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蚂蚁的救助》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蚂蚁的救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认读“救、助、互、助”等生字。

1.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蚂蚁团结互助的精神。

1.3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能用字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2.3通过讲解、演示,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蚂蚁团结互助的精神。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

2.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展示一张蚂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课文阅读2.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课堂讲解3.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3.2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蚂蚁团结互助的精神。

4.小组讨论1.你认为蚂蚁为什么能够成功地救助同伴?2.你从蚂蚁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4.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5.课堂互动5.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蚂蚁的图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图片。

5.2学生展示自己的句子,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作业布置7.1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7.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蚂蚁团结互助的精神理解是否到位?3.课堂互动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4.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在课堂讲解环节,注重了对生字词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蚂蚁的救助》公开课教案三年级下册

《蚂蚁的救助》公开课教案三年级下册

《蚂蚁的救助》公开课教案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蚂蚁的救助》的内容,感受蚂蚁的聪明、团结和勇敢。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勇敢、团结、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的聪明、团结和勇敢。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难点:1.体会蚂蚁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2.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体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课文学习1.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分组讨论:蚂蚁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团结协作的?3.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三、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蚂蚁的故事,并思考如何将蚂蚁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课文内容,提问:蚂蚁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团结协作的?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讨论1.分组讨论:蚂蚁为什么能够成功救助受伤的同伴?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三、实践活动1.小组合作:模拟蚂蚁救助受伤同伴的场景,展示蚂蚁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寻求帮助的?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蚂蚁的作文,题目自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蚂蚁的精神品质有哪些?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或听说过哪些团结协作的事例?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共同成长。

2.学生发表感言,表达自己的收获。

四、作业展示1.学生展示作文,互相评价。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蚂蚁的精神,成为更优秀的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 蚂蚁的救助》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 蚂蚁的救助》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蚂蚁的救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书写。

1.3了解蚂蚁的救助行为,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2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1.2培养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1.1理解蚂蚁的救助行为背后的科学原理。

1.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关于蚂蚁的知识。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

3.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3.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练习书写。

4.理解课文内容4.1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了解到的事情。

4.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蚂蚁的救助行为。

4.3学生讨论蚂蚁的救助行为背后的科学原理。

5.观察与实践5.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蚂蚁。

5.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蚂蚁的行为。

5.3各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蚂蚁的救助行为。

6.合作完成任务6.1教师出示任务:设计一个蚂蚁救助场景。

6.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6.3各组展示成果,评价优秀作品。

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3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记录它们的行为,下节课分享。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朗读课文《蚂蚁的救助》,巩固生字词。

1.2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记录它们的行为,下节课分享。

2.拓展作业:2.1查找关于蚂蚁的资料,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2与家长一起探讨蚂蚁的救助行为背后的科学原理。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把握的词语14个。

3、关心学生学习课文,明白得课文的要紧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明白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关心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明白得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的要紧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如何样的道德准则。

教学预备: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教学时刻: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的15个生字。

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把握词语14个。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要紧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

教学过程:一、解课题,学习新课1、导语: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确实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庞大的启发。

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齐读题目,摸索问题:(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形。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明白得词语意思6、小结:同学们差不多把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

如“挣扎”与“挣到”差不多上在本课中显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

期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把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明白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存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2、学生自由读。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情况的起因、通过、结果是如何样的?3、在书中画出不明白的地点。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榴、挣、恢、埋、迅、速、责;要求会写的字有:蚂、蚁、浇、挣、恢、埋、枚、翼、番、迅、速、咬、责、任、昆;要求掌握词语有:蚂蚁、浇水、挣扎、恢复、埋住、一枚、小心翼翼、一番、迅速、衔咬、责任、昆虫。

掌握文中出现的多音字:挣、没。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1、掌握15个会写字,重点指导书写“浇、恢、翼、番、迅、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理准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激趣,资料导入1、课件展示蚂蚁图片。

图上这位昆虫朋友是谁?你在哪儿见过它?2、说说你对这位昆虫朋友的了解。

3、板书“蚂蚁”(1)学生观看老师书写“蚂蚁”两个生字。

提醒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读写“蚂蚁”一词。

(二)引领猜测,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别人遇到困难,或者当别人处在危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师:是啊,对于有困难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当他们处在危难当头,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奋力相救。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界的动物在同伴遇到危险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吗?它们是不是也会像人那样去向同伴伸出援助之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看动物是怎样互相救助的。

语文版三下第7课《蚂蚁的救助》导学案.doc

语文版三下第7课《蚂蚁的救助》导学案.doc

7.蚂蚁的救助
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集体讨论:蚂蚁Z间互帮互助的精神让人感动。

我们要向蚂蚁学习,关爱他人……(学生看板书总结)
7.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小蚂蚁说点什么吗?用儿句话写一写。

四、布置作
请你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业。

(用时:
物。

3分钟)
&小练笔。

写一写你从小动物身上受到了哪些启发。

板书设计起因:蚂蚁遇难
经过:相互救助
结果:脱离险境
结语:点明文章的主题
关爱他人
关爱生命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中年段
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读多想,自主、合作探究的
方式进行学习。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
生进行引导,把大量的吋间都留给学生去读,谈收获,说感悟,
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蚂蚁是怎样奋
不顾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学生明
白:做人要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
关爱他人,在他人有难的时候能奋力相助。

段,指名读,思考:作者看到蚂蚁
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
受?
7.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种
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作者抒发感想的句子。

7.学生讨论交流:(即生
命之间要有关爱,人们应懂得
关爱他人,学会当别人有了困
难后甚至面临绝境的时候去奋
力相助,甚至不
三、总结全
文,深化理解。

(用时: 7分钟)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
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的15个生字。

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掌握词语14个。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

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

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

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
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认识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小蚂蚁,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故事。

2、演示文稿(小蚂蚁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

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

(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

(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

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

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
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

③④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归纳板书
蚂蚁的救助
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用力
互相关爱奋力
互相帮助继续
衔舍身相救3、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4、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

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选做题。

2、积累词语。

3、小练笔:小蚂蚁,我想对你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