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竟是肾上腺瘤惹的祸

合集下载

血压忽高忽低,查查肾上腺

血压忽高忽低,查查肾上腺

龙源期刊网 血压忽高忽低,查查肾上腺作者:王劭亮来源:《家庭医学》2013年第06期42岁的李先生最近老觉得头昏眼花,出虚汗,脸色“红得可怕”,到医院一查血压,竟然蹿至180/110毫米汞柱,可是休息了一会儿再量,又只有110/80毫米汞柱。

前后不到1小时,没有用任何药物,血压就如坐过山车那样上蹿下跳,让李先生恐惧不已。

接诊大夫也感觉奇怪,怀疑其肾上腺有问题。

果不其然,CT检查提示李先生患有肾上腺良性肿瘤。

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方,左右各一,正常重量仅有5克,但却是人体内唯一能影响生命的内分泌器官。

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在调节机体营养物质代谢、调控人体内环境平衡、维持血压、应对机体内外各种剧烈变化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激素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相应的疾病。

肾上腺长了肿瘤后会过多地分泌激素,典型表现为血压忽高忽低、头痛、心慌、出汗,突然起床易导致低血压,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心脏功能。

易误诊为一般高血压,但服用降压药疗效不佳,有的患者甚至联用4~5种降压药仍不能控制血压。

因此,遇到血压不稳定,并且经常发作头痛、心慌的患者,要想到肾上腺的问题,宜及早就医,找出病根。

因为是良性肿瘤,切除肿瘤后高血压即可治愈。

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包括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是指确定肾上腺疾病的存在,一般是通过抽血化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测定肾上腺激素是否存在分泌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像李先生这个病例,就是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血管过度收缩,致使出现高血压:但由于激素分泌或排出的速度不均匀,导致血压忽高忽低。

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少亦为病态,表现为全身乏力,虚弱消瘦,皮肤外露部位、关节皱褶处、口腔、唇、舌、颊黏膜均有色素沉着,女性阴毛、腋毛减少,男性性功能减退。

定位诊断是指确定肾上腺疾病的位置,一般是通过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如彩超、CT、磁共振等检查来寻找病灶。

肾上腺肿瘤一般是单侧发病,很少有双侧肾上腺同时出现肿瘤。

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是患者双侧肾上腺均无肿瘤,而是胸腔、盆腔、主动脉旁出现分泌肾上腺激素的肿瘤,称为异位肾上腺肿瘤。

133例嗜铬细胞瘤病患的并发症及预后分析

133例嗜铬细胞瘤病患的并发症及预后分析

133例嗜铬细胞瘤病患的并发症及预后分析让我们了解一下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嗜铬细胞的肿瘤,这种细胞主要分布在肾上腺髓质。

肿瘤会过度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心悸、出汗等症状。

嗜铬细胞瘤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在分析133例病患的并发症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肿瘤过度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患者血压持续升高。

心悸、出汗也是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出汗等症状。

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肿瘤还会导致肾上腺功能减退,进而引发疲劳、体重减轻等症状。

然而,并发症并非都是如此明显。

在一些病例中,患者并未出现明显的症状,而是通过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意外发现。

这就要求医生在接诊时,要高度警惕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在预后方面,嗜铬细胞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大小、位置、是否为恶性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较低。

然而,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差,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较高。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生活质量。

在分析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典型案例。

患者张先生,45岁,因“高血压、心悸、出汗”就诊。

经检查,发现右侧肾上腺一枚直径约4cm的肿瘤。

手术切除肿瘤后,张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然而,在术后随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张先生出现了肾上腺功能减退的症状。

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肿瘤本身,还要关注患者的并发症和生活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参与133例嗜铬细胞瘤病患的并发症及预后分析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这些细节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的管理是嗜铬细胞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肾上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的关联分析

肾上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的关联分析

肾上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的关联分析概述:肾上腺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产生的激素调节着身体的代谢、水盐平衡和心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

肾上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其中包括高血压。

本文将探讨肾上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有大约13亿人口患有高血压。

过去研究表明,肾上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一、肾上腺素对血压调节的影响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物质,在调节交感神经活动、影响循环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通过下调体循环阻力来增加心输出量,并收缩外周动脉和静脉来提升总外周阻力,从而增加血压。

因此,肾上腺素的异常水平可能导致血压的升高。

二、肾上腺功能异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PA是一种由于醛固酮水平过高引起的内分泌疾病。

过度产生的醛固酮导致钠潴留和钾排泄,影响到体液容积和间质液体组成,从而使血压升高。

根据研究,大约5-1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由PA引起的。

2.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肾上腺肿瘤,会过度产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这些过量的儿茶酚胺会直接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并引起高血压。

三、影响肾上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之间关联的其他因素除了直接影响血压调节的机制外,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对肾上腺功能异常和高血压之间的关联起到调节作用。

例如,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一些遗传突变也可能影响肾上腺功能异常的发生。

另外,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健康问题也可能增加肾上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之间的连接性。

结论:肾上腺功能异常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肾上腺素及其相关物质对于调节体液平衡和控制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肾上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是两种常见的引起高血压的肾上腺功能异常疾病。

此外,其他基因、心血管和代谢性因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
降压作用,对抗了儿茶酚胺的作用而不发生高血压。 • ④大的肿瘤虽然含有大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但大多在肿瘤
内部代谢。内分泌检查对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作用有限。
复发性嗜铬细胞瘤
• 嗜铬细胞瘤的复发率为4. 6 %~10 %。 • 肾上腺外、儿童、多发嗜铬细胞瘤复发率较高。 • 原位复发或恶变及转移。复发性嗜铬细胞瘤易恶变。 • 复发在无嗜铬组织部位者和切除后局部复发浸润者常
对于怀疑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患者,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可以发 现一些隐匿功能的嗜铬细胞瘤。可以行影像学检查和核素扫描 有利于定位诊断。
病例分析
女性,65岁。 病史:确诊右肺腺癌肝脏、全身骨转移9月;
发现右肾肾上腺占位2天。 查体:血压110/70mmHg.心肺未见异常。下肢无浮
肿。
化验:CA 206.8(<266nmol/24h)
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三)
• 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内富含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 分泌颗粒。
• 恶性者细胞排列不规则,有细胞分裂象,包膜,肾上腺静脉中 有瘤细胞浸润,有时有瘤栓,附近脏器组织也可有瘤细胞浸润 。
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四)
瘤组织可以阵发性或持续性地分泌 多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 及微量多巴胺。
儿茶酚胺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心 血管系、平滑肌、神经内分泌系起 广泛的生理作用,引起高儿茶酚胺 血症的症群。
临床表现
高血压症群
• 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去甲肾 上腺素作用于周围血管引起其收缩,促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 升高,此为本病的主要症群。
• 临床上根据血压发作方式,可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两型。阵 发性高血压的诱因包括精神刺激,弯腰,排尿,排便,触摸 和肿瘤手术检查等等血压骤然升高,收缩压最高可达到 300mmHg,舒张压可相应升高达180mmHg。持续时间一般为 数分钟,大多少于15min,但是长者可达16-24小时。

告诉你所不知道的肾上腺肿瘤

告诉你所不知道的肾上腺肿瘤

告诉你所不知道的肾上腺肿瘤作者:来源:《金色年代》2013年第07期血压往上飚飚飚警惕肾上腺长瘤汤先生如今50多岁,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有顽固的阵发性头痛、头昏和胸闷,他去当地医院就诊,一量血压竟高达220/110mmHg。

他告诉医生,只要自己情绪一糟糕,就很容易紧张,严重时甚至伴有面色苍白、出汗、心悸等症状。

于是,当地医院的医生诊断其为高血压,一直使用降压药,但是药物并没有缓解汤先生的症状,头痛、胸闷的症状周而复始。

汤先生一直也以为自己得了高血压,由于一直治不好,所以他来到医院就诊,直到医生给他做了一次腹部B超,才意外地发现他的左右两侧肾脏上各有一个肿块,后来经CT确诊是双侧肾上腺肿瘤。

案例分析:血压异常罪魁祸首,原是肿瘤分泌的“怪物质”容易被误诊的肿瘤汤先生所患的是一种易误诊的疾病——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这也是引起汤先生头痛、心悸、血压高等不适症状的罪魁祸首。

肾上腺肿瘤中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血管丰富的肿瘤,可发生在胸腔、膀胱、神经节等部位,尤其好发于肾上腺,发生于肾上腺外的只占10%。

这种发生在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可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可引起阵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剧烈头痛、皮肤苍白、心跳过快、出汗等症状,有时可有恶心呕吐。

头痛时血压异常要当心肾上腺肿瘤在高血压病人中,约0.1%~0.2%是由于这个病引起的,阵发性高血压是其显著的特点,很多人平时测血压都是正常的,仅在头痛时才能发现血压的异常,而它所表现出来的头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往往会令医生以为这仅仅是高血压而耽误了治疗。

肾上腺肿瘤知多少?——揭开肾上腺肿瘤的神秘面纱你知道什么是肾上腺吗?肾上腺,顾名思义是肾脏上方的腺体,左右各一,重约3~5克。

编辑提示:不要小看肾上腺肾上腺的腺体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对人体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内分泌器官。

肾上腺皮质:可分泌多种激素①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②糖皮质激素——主要有皮质醇,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③性激素——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持性功能等肾上腺髓质:由交感神经节细胞和嗜铬细胞组成嗜铬细胞——分泌儿茶酚胺,用于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高血压五项指标

高血压五项指标

2: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血压的一个直接作用物 质。同时,AⅡ也能够作为促生长因子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最 近的研究发现,AⅡ直接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狭窄和动脉血管阻力 增加有直接关系。因此,AⅡ的检测被越来越重视,用于高血压的诊断和 治疗效果的检测。
3:醛固酮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一种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肾 皮质集合管,增加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促进钾离 子的排泄,也作用于髓质集合管,促进氢离子的 排泄,酸化尿液。
醛固酮的分泌,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实现的。当细胞外 液容量下降时,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 酮系统,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肾脏重吸收钠增加,进而引起水重吸收增加, 细胞外液容量增多;相反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时,通过上述相反的机制,使 醛固酮分泌减少,肾重吸收钠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下降。血钠降低,血 钾升高同样刺激肾上腺皮质,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2:皮质醇
皮质醇增高见于: 妊娠、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药者可因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结合力增加而至皮质醇增高。 功能性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患者,血皮质醇明显升高,昼夜节律消失,下午和晚上无明显降低。 以为ACTH肿瘤患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时,血皮质醇升高。 各种应激状态,如创伤,手术,寒冷,心肌梗塞可暂时升高。 皮质醇降低见于: 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如阿狄森病、肾上腺结核、肾上腺切除。 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 检测皮质醇,可以直接检测肾上腺的功能状态,同时可以间接观察垂体的功能状态。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的分泌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分泌逐渐减 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 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由于ACTH 分泌的日节律波动,促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出现相应的波 动。ACTH分泌的这种日节律波动,是由下丘脑CRH节律 性释放所决定的。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及机理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及机理

引起⾼⾎压的原因及机理 ⾼⾎压是指在未使⽤降压药物,或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140/90mmHg)。

⾼⾎压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脑、肾和视⽹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

⾼⾎压的原因: 1.遗传因素 ⼤约60%的半数⾼⾎压患者有家族史。

⽬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压的发⽣。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增⾼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

4.⽣活习惯因素 膳⾷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量饮酒、摄⼊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压升⾼。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痛药等均可影响⾎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压的机理: (⼀)精神、神经学说精神源学说认为在外因刺激下,病⼈出现较长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脑⽪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不能正常⾏使调节和控制⽪层下中枢活动的功能,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管中枢传出以缩⾎管的冲动占优势,从⽽使⼩动脉收缩,周围⾎管阻⼒上升,⾎压上升。

神经系统在⾎压的调节中起重要作⽤。

延髓⾎管运动中枢有加压区、减压区和感受区,在脑桥、下丘脑以及更⾼级中枢核团的参与下主司⾎管中枢调节,如各级中枢发放的缩⾎管冲动增多或各类感受器传⼊的缩⾎管信号增强或阻⼒⾎管对神经介质反应过度时都可能导致⾼⾎压的产⽣,这就是神经源说的解释,对此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起了主要的作⽤,通过⼉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促使⼩动脉收缩。

长期的⾼⾎压灌注产⽣的结构强化作⼜可使⾎管平滑肌增殖、肥⼤,⾎管壁增厚⽽⾎管腔变⼩,加上可诱发⾎管壁细胞膜电活动,加强了⾎管的收缩反应以及交感神经对肾近球细胞的作⽤促使肾素释放增多从⽽维持⾼⾎压的状态。

肾上腺肿瘤极易被忽视的高血压病因

肾上腺肿瘤极易被忽视的高血压病因

肾上腺肿瘤极易被忽视的高血压病因
*导读:肾上腺相关性高血压大多与肾上腺肿瘤相关,除了
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一些辅助的检查手段例如B超、CT、MRI
都能及时发现肾上腺的肿瘤,再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能有效帮助诊断肾上腺相关性高血压。

……
高血压多数是一种原发性的心血管疾病,但是有一部分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如果出现了高血压,就必须警惕!因为这类继发性高血压容易被忽视其发病的原因,即它实际上是一种由肾上腺相关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大多数患者在进行了肾上腺的手术后高血压可治愈,而不需要长期服药。

常见的肾上腺疾病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嗜铬细胞瘤等。

那么这些疾病有哪些症状呢?
第一,皮质醇增多症:主要表现有满月脸、多血质外观、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骨质疏松等。

有一些糖尿病或者血糖升高的患者,即是这种肾上腺肿瘤所引起的所谓继发性糖尿病。

第二,嗜铬细胞瘤:主要表现有血压波动明显,伴或不伴体位性低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出汗、心悸、脸色苍白、恶心、胸痛或腹痛,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

这种患者血压特别高,有时可能到200毫米汞柱以上,甚至有出现脑血管意外死亡的可能,必
须立即到医院就诊,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第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表现有高血压、低血钾、高尿钾、高血醛固酮、低肾素及低血管紧张素血症。

可能导致全身无力、呼吸抑制等。

肾上腺相关性高血压大多与肾上腺肿瘤相关,除了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一些辅助的检查手段例如B超、CT、MRI都能及时发现肾上腺的肿瘤,再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能有效帮助诊断肾上腺相关性高血压。

目前对于这类高血压,手术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90%以上为良性,肿瘤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高血压及代谢的改变,多发生于壮年,一旦确诊,需经手术治疗。

但开放性手术风险大,手术死亡率高达20%。

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技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我科于2007年1月收治嗜铬细胞瘤1例,经过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及精心的护理,患者手术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42岁,因左侧腰区胀痛不适10年而入院,经肾上腺CT检查及24 h尿-17羟、尿-17酮及3-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VMA)检查结果诊断为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肿瘤大小约为2.2 cm×2.8 cm,有输尿管切开取石病史。

1.2 手术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患者取右侧卧位,腰部垫高,于腋中线髂棘上约2 cm(A点),切开皮肤约2 cm,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腰背筋膜,手指探入分离腹膜后间隙,充气,经A点放入腹腔镜,与腋后线肋缘下(B点),腋前线肋缘下(C点)置入套管,在内镜监视下,将肿瘤完整切除,血管组织采用钛夹处理,经B点置入乳胶引流管一根,最后包扎创口。

1.3 结果患者手术取得成功,切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8 d后治愈出院。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焦虑、情绪紧张和急燥是嗜铬细胞瘤的一种临床表现,同时此类病症可诱发加重高血压,加大手术风险性。

因此我们主动介绍手术的目的及重要性,简单介绍手术、麻醉情况,讲解腹腔镜的优点,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了解。

另外,要经常与患者交流。

给患者以精神安慰及鼓励,取得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念,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2 血压监测与药物准备高血压是本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瘤体内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直接或间接进入血液所致,因此术前充分的药物准备非常重要,常用降压药物为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α-受体阻滞剂酚苄明3次/d,10 mg/次。

肾病内科肾上腺素瘤引发的高血压与肾脏问题

肾病内科肾上腺素瘤引发的高血压与肾脏问题

肾病内科肾上腺素瘤引发的高血压与肾脏问题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肾上腺素瘤是一种少见但重要的病因。

肾上腺素瘤是肾上腺髓质细胞肿瘤,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高血压并损害肾脏功能。

本文将探讨肾上腺素瘤引发高血压与肾脏问题之间的关系。

一、肾上腺素瘤的概述肾上腺素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通常位于肾上腺的腺髓质,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

肾上腺素瘤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激素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血管功能紊乱。

二、肾上腺素瘤引发的高血压肾上腺素瘤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肾上腺素瘤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激素会直接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患有肾上腺素瘤的患者常常伴有持续性高血压,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高血压。

三、肾上腺素瘤引发的肾脏问题除了引发高血压外,肾上腺素瘤还可以对肾脏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变化,进而导致肾脏受损。

此外,肾上腺素瘤产生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能直接损伤肾脏的血管,进一步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四、诊断与治疗肾上腺素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

血尿素氮、肌酐和尿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

对于疑似肾上腺素瘤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肾上腺素瘤的定位检查,如CT、MRI等。

治疗肾上腺素瘤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

通过手术切除,可以根治肾上腺素瘤,从而解决高血压和肾脏问题。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或手术不适应的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和减轻肾脏的负担。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肾上腺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预防的方法尚不明确。

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体检和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是预防肾上腺素瘤的重要措施。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定期检查肾脏功能,以及进行相关的病因学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肾上腺素瘤。

六、结语肾上腺素瘤引发的高血压与肾脏问题密切相关。

了解肾上腺素瘤的概念、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及肾损害

高血压及肾损害

高血压及肾损害高血压与肾损害肾脏科郑京肾脏是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脏器并具有多种内分泌功能与高血压的关系十分密切。

体内的多种内分泌激素、血管活性物质和交感神经系统均可直接调节肾脏对水和钠盐的排泄、或可通过调节肾内血流动力学而间接影响钠盐的平衡因此高血压既可以是肾脏疾病的病因也可以是肾脏疾病的后果。

各种原因导致的功能性肾单位丧失均可引起高血压,并使之持续存在而高血压所致的血液动力学紊乱还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在各种肾脏疾病中肾实质疾病是临床上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高血压既是肾脏疾病的一种原因也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发生率↑↑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ESRD仅次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DN)。

内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与肾脏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肾脏损害对高血压的影响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对策降低血压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肾脏疾病的降压治疗世界各国高血压发病率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发病率%肾脏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Ridao等对例不同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的调查:高血压总发病率:%肾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肾病:%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NephrolDialTransplant:Suppl:Ridao等对例不同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的调查:高血压的发生情况:肾功能不全者:%肾功能正常者:%NephrolDialTransplant:Suppl:肾脏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肾实质疾病:%±高血压(成人)高血压(儿童)微小病变:%-%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恶性高血压BrennerBMTheKidneythedition血压水平分类:JNCⅦ正常和分类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高血压前期-或-期高血压-或-期高血压≥或≥内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与肾脏肾脏损害对高血压的影响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对策降低血压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肾脏疾病的降压治疗肾小球疾病与高血压急性肾小球疾病病变时肾实质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导致肾小球率过滤迅速下降造成体内钠滤过骤然减少由于肾小管重吸收钠功能仍正常因此导致球-管平衡失衡体内钠、水潴留血浆及细胞外液容量明显增多,及血容量和心排血量增加但外周血管阻力可维持正常或仅轻度增加这种表现为容量性高血压通常可通过使患者的病情改善而恢复。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思路及治疗规范-231-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思路及治疗规范-231-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31-肾上腺肿瘤的诊断
思路及治疗规范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嗜铬细胞瘤
1、以下关于功能影像检查的价值和指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确诊定位并利于鉴别诊断
B、做术前准备[正确答案]
C、检出多发或转移病灶(分泌E的PHEO>5cm;分泌NE的PHEO;功能性PGL)
D、生化指标阳性和/或可疑,CT/MRI未能定位者
E、术后复发者
2、下列不属于嗜铬细胞瘤可疑病例的筛查指征的是()
A、伴有头痛、心悸、大汗等“三联征”的高血压
B、顽固性高血压
C、血压稳定者[正确答案]
D、PHEO/PGL家族遗传背景者
E、麻醉、手术、血管造影检查、妊娠中血压升高或波动剧烈者,不能解释的低血压
3、下列不属于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指标的是()
A、24小时尿CA
B、血浆结合MNs[正确答案]
C、24h尿分馏的MNs
D、24h尿总MNs(MN+NMN)
E、24h尿VMA
4、下列不属于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的是()
A、高钙血症
B、血尿
C、咳嗽[正确答案]。

忽高忽低的血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作怪”

忽高忽低的血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作怪”

王女士在爱人的陪伴下来到了医院门诊,她告诉医生,自己发现血压高已经有半年了,但是血压表现很奇怪,不像其他高血压患者,血压从早到晚一直都高。

她的血压在前一秒还很正常,但是下一秒可以毫无征兆地突然飙升至200毫米汞柱,但是休息几分钟,不用吃药,血压又降到正常,甚至比正常还低,高血压发作的时候还有头痛、心慌、出汗等情况。

医生听完她的描述,向她解释道,这种表现叫阵发性高血压,很可能是一种叫嗜铬细胞瘤的疾病引起的。

肾上腺一般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医学上称为髓质区,是嗜铬细胞瘤的好发区域,这个地方长出嗜铬细胞瘤,就会合成和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

儿茶酚胺类物质主要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这些物质在维持血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量、持续性入血情况下,能够保持血压的恒定。

但是,嗜铬细胞瘤合成的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在很短的时间内入血,会导致血管的强烈收缩和血压骤升。

经过门诊医生的说明,王女士初步了解了病情,办理了入院手续。

入院后,CT 检查发现,王女士右侧肾上腺长了一个3厘米的肿瘤,血液检查发现,血液中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明显升高,医生的诊断得到了证实。

王女士是个急性子,见检查已经做完了,诊断也搞清楚了,便催着医生赶快做手术。

医生却笑着摇摇头,解释道:“现在没到做手术的时候,还要进行术前准备。

你摸摸我的手,有什么感觉?”王女士握住了医生的手,说道:“医生,你的手温暖干燥,我的手潮湿冰冷,这是怎么回事,是这个病导致的吗?”医生回答道:“是的,就是这个缘故,我的毛细血忽高忽低的血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作怪”■关晓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养生圈肿瘤72管网里面富含血流,血液可以把热量带过去,所以我的手温暖干燥。

而你却因为嗜铬细胞瘤分泌的儿茶酚胺类物质使毛细血管网收缩,里面血液少,没有热度传过去,所以手又湿又冷。

而且你还可以按压一下你的指甲,正常人压下去马上变苍白,一松开马上会变红润,你松开可能要慢慢才会变红,这就是毛细血管网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肾上腺肿瘤合并继发性高血压1例报告

肾上腺肿瘤合并继发性高血压1例报告

肾上腺肿瘤合并继发性高血压1例报告【关键词】肾上腺肿瘤继发性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7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89-02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

因“间断头晕、头痛1年余,加重伴一过性右手麻木1天”于2006年4月28日入院。

患者缘于2005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伴有心悸、大汗、颜面潮红,无胸闷、胸痛、喘憋及呼吸困难,无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及视物偏盲,无夜尿增多、口渴、肌肉痛及抽搐,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黄疸,曾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测血压200/136mmhg,拟诊“高血压”,遵医嘱口服“雅施达5mg 1/日、洛丁新10mg 2/日”治疗,血压控制在150-135/95-80mg 之间,后因出现双下肢浮肿,自服吲达帕胺2.5mg 1/日,渐感周身无力,故住我院进一步检查,心电图提示“st-t改变”,心脏彩超显示“左室肥厚、升主动脉增宽、ef=65%”,胸片正常,血生化“血钾3.3mmol/l、tgi.8mmol/l、余正常”,遵医嘱停用雅施达,改服倍他乐克12.5-25mg 3/日、络活喜5mg 1/日以及口服补钾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好转稳定出院。

至同年11月27日因情绪激动和劳累再次出现首次发病时症状急诊入院,测血压200/105mmhg、心率107次/分,并出现一过性右手麻木、伴右眼胀痛,无黑蒙及视物旋转,给予速尿20mg、硫酸镁10ml肌注等处理后血压降至130/80mmhg。

入院诊断:1.tia;2.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3.高甘油血脂血症。

2.诊疗经过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化验积极检查,明确诊断,给予降压,吸氧,极化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血压有所下降,但患者精神比较紧张,血压也相应升高变化,故考虑高血压为继发性,建议去北京院行肾上腺ct扫描,结果示:左肾上腺见局部球形增粗,双期强化值138hu 和81hu,强化略高于余肾上腺组织,边界清晰,内见小点状稍低密度灶,拟诊:嗜铬细胞瘤。

肿瘤与肾上腺激素异常的关系

肿瘤与肾上腺激素异常的关系

肿瘤与肾上腺激素异常的关系引言:肿瘤是指由体内组织或器官中某一类型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组织,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器官或组织中。

肿瘤既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肾上腺激素是由肾上腺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类激素,它们扮演着许多生理功能的关键角色,包括抗炎、调节代谢、维持血压稳定等。

然而,当肿瘤出现时,它可能会导致肾上腺激素异常,进而对人体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肿瘤与肾上腺激素异常之间的关系,包括激素分泌的异常、激素过度和激素不足对人体的影响,以及目前一些关于肿瘤治疗的方法。

一、肿瘤对肾上腺激素分泌的影响肿瘤的出现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肾上腺激素的正常分泌。

一些肿瘤本身就是由肾上腺组织中的细胞形成的,这些细胞有能力分泌肾上腺激素。

例如,肾上腺皮质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它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过度分泌激素,进而引起高血压、代谢紊乱等症状。

另外,一些非肾上腺组织的肿瘤也可能通过肌酸磷酸激酶(CK)的过度分泌,进而刺激肾上腺皮质产生过多的皮质酮和肾上腺素,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二、肿瘤引起肾上腺激素过度分泌的影响肿瘤可以刺激肾上腺激素的过度分泌,这种过程通常被称为继发性激素过度分泌。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其中包括:肿瘤组织自身的分泌、对正常组织的刺激以及影响激素合成和分解的酶的表达。

这种肾上腺激素过度分泌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

三、肿瘤引起肾上腺激素不足的影响与肾上腺激素过度分泌相反,有些肿瘤可能导致肾上腺激素的不足。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肿瘤压迫了正常肾上腺组织,导致其功能减退。

另外,一些肿瘤也可能通过破坏或抑制肾上腺功能的酶和受体来导致激素不足。

四、肿瘤治疗与肾上腺激素异常对于存在肾上腺激素异常的肿瘤患者,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化疗和放射治疗。

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肿瘤对肾上腺激素的影响。

化疗和放射治疗则可以通过杀死肿瘤细胞而减少激素的分泌或抑制肿瘤生长。

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切除对血压的影响

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切除对血压的影响

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切除对血压的影响何龙;范连慧;黄小龙;陈鹏;邱实;刘龙【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 of non-functional incidental suprarenoma on hy-pertension.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done from 2012 October to 2014 October, and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 undergo-ing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esection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longest follow-up time was 2 years.We observed blood pres-sure change from preoperation to completion of postoperative follow-up, and opera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Results During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to completion, the blood pressure in 69 patients decreased(88.5%,69/78).The averag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evels decreased from (167.2 ±5.2) mmHg to (122.1 ±3.7) mmHg, and the average diastolic bl ood pressure levels decreased from (100.3 ±4.6) mmHg to (79.9 ±2.4) mmH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In patients with initial hypertension at levels 3, 2, 1, their postoperative overall improvement rate were 93.1%, 88.9%, 88.1%,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no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Furthermore, the operation had a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11 cases,14.1%) , not needing medicaltreatment.Conclusions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adrenal tumor can relieve a 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the risk of operation is low.%目的:探讨应用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对血压的影响。

保留肾上腺手术对高血压相关肾上腺腺瘤的作用

保留肾上腺手术对高血压相关肾上腺腺瘤的作用

保留肾上腺手术对高血压相关肾上腺腺瘤的作用陈友根;袁传威;于江;张沂南;金讯波;夏庆华【摘要】保留肾上腺手术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日趋广泛。

当用于高血压相关的病变如醛固酮腺瘤时其复发率低,和肾上腺全切相比,目前报道两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疗效相仿,而长期随访表明多数保留肾上腺者可免于激素依赖。

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保留肾上腺手术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一种非常成功的方法。

以上结论强烈支持保留肾上腺手术是治疗高血压相关肾上腺小腺瘤的好方法。

然而,将其常规用于对侧肾上腺正常患者尚存争议。

根据肾上腺肿瘤的不同内分泌特性,我们将分别探讨保留肾上腺手术的应用价值。

%ABSTRACT:Adrenal‐sparing surger y is gaining more popularity worldwide .When partial adrenalectomy is performed to treat small adrenal lesion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such as aldosterone producing adenoma ,the recurrence rate is low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partial adrenalectomy are reported to be similar to those of radical adrenalecto‐my;however ,long‐term follow‐ups have found that patients receiving adrenal‐sparing surgery can remain steroid independent . It's also verified that adrenal‐sparing surg ery is a highly successful treatment option for phaeochromocytomas .To conclude , partial adrenalectomy is a good choice for small adrenal masse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but it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 the routin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 normal contralateral gland .【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193-196)【关键词】保留肾上腺手术;醛固酮腺瘤;皮质醇增高症;嗜铬细胞瘤【作者】陈友根;袁传威;于江;张沂南;金讯波;夏庆华【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山东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山东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山东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山东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山东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山东济南 2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3GAGNER等[1]1992年首先报道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使之逐渐成为去除肾上腺肿物的标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细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
压,切不可盲目“对症”吃药, 治标不治本。同时,陈主任也指
出,其他的肾上腺肿瘤也可
以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如果发现 高血压病人出现阵发性高血压波
动、伴面色苍白、心率加快
、体重下降等症状,就要警惕嗜 铬细胞瘤。该瘤绝大多数生在肾
上腺髓质,但其他如交感神
经节和颅内、颈部、腹主动脉旁 、肾门处、肝门处、卵巢内、膀
和生活。和其他的
高血压患者不同,刘先生还经常 出现四肢无力,甚至有时双下肢
瘫痪,发作时伴有低血钾,
补钾后症状可以缓解。他曾在当 地医院多方求医,同时大剂量服
用4至5种降压药,血压只
能控制在180/110mmHg。近几 年,患者全身各器官、特别是心
脏和肾脏受到严重
损害,危及生命。听朋友介绍哈 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的专家曾经用
为40-50岁左右;而继
发性高血压比较常见的是由某些 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肾上腺皮
质肿瘤、髓质肿瘤及肾动脉
狭窄、原发性血管炎等引起,症 状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肌无力
、低血钾等。肾上腺疾病是
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药物 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是目前最主
要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
者通过手术治疗高血压可以得到 明显控制甚至不需要服用降压药
病占高血压患者的1%左右
,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认为在 既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原发性
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有学者认为 可以达到20%。所以,原发性醛
固酮增多症并不是少见病
,应该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 由于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多较
轻,所以,更应该引起注意
。陈主任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 如果高血压出现得早,应尽可能
胱内等凡有嗜铬细胞组织的
部位也可以发生嗜铬细胞瘤。因 为手术可使嗜铬细胞瘤病人恢复
健康,所以仔细地进行定位
诊断,及时手术对根治疾病是十 分重要的。
高血压不能吃的食物 / A4X5
患者咨询:我儿子今年16岁,3年 前在学校体检时血压为 140/82mmHg,血压偏
授、陈辉副主任为刘先生实
施了“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术 中切除了直径为4厘米的肿瘤,术
后患者的血压降到了正常
范围,病情逐渐平稳,一段时间 后恢复健康的他又重新步入了正
常生活。据陈主任介绍,刘
先生所得的高血压,应称为继发 性高血压,它与原发性高血压不
同。原发性高血压大多与家
族遗传、肥胖、饮食、运动、吸 烟、职业等因素有关,多发年龄
。饮食上应遵守低盐、低
脂肪、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 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
饱、过快。限制盐的摄入量
,每日应控制在6~8g为宜。每周 至少吃一次鱼肉。多吃新鲜蔬菜
和水果也有益处。不要
有烟、酒等不良嗜好。如果你儿 子有肥胖,应降低体重;2多参加体
育锻炼。运动时切勿空
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建议多做 有氧锻炼,包括慢跑、游泳、篮
手术的方法治疗高血压,他
决定来试一试。哈医大附属肿瘤 医院泌尿外科赵丕显教授收治了
患者。专家联合会诊,一致
认为刘先生血压升高并伴有低钾 高钠可能与肾上腺疾病有所关联
。随后进行的CT检查,印
证了专家的判断:患者的左侧肾 上腺长有腺瘤,腺瘤直接导致了
患者的继发性高血压。在诊
断和手术适应症明确后,哈医大 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赵丕显教
高,此后每年体检发现血压都偏 高,但他没有不良反应,多次参
加校运动会获得名次。这样
会影响他考大学吗?为何他这么年 轻就会出现高血压?北京刘女士专
家答疑:如果现在不采
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将来可能会 影响考大学。大多数青少年在常
常是原发性高血压 。早预防需注意:1注意合理饮食
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
球等,每周至少锻炼3次,
每次至少20分钟以上;3多交流, 避免孩子精神紧张。由于孩子学
习压力大,易出现紧张
、易怒、情绪不稳等心理表现, 这也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宽松的生活环境,避免学习
负担过重和精神紧张,有助于降 低血压。建议多与孩子交流,保
持心情愉快、舒畅。如果经
过改变生活方式,血压仍高,应 到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必要时在
62岁的刘先生三十年前患上了高 血压,病情逐渐加重,但原因却
未查明。近日来到哈医大
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赵丕显 教授、陈辉副主任为其检查,找
到病因,原来是肾上腺肿瘤
惹的祸,经过周密准备,手术切 除肿瘤后,多年顽固不降的血压
终于恢复正常。 刘先生血
压最高时曾达260/130mmHg, 常年头痛、头晕,严重影响工作
物,早期发现和治疗将取得
更明显的治疗效果。刘先生的肾 上腺肿瘤为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瘤
,肿瘤可以分泌一种叫醛固
酮的激素。这种激素会把体内的 钠、水储存起来,把体内的钾排
掉。所以在过多的激素作用
下,患者会出现中等度至重度的 高血压、低血钾、尿钾排泻增多
及代谢性碱中毒,称为原发
性醛固酮增多症。它是一种可治 愈的继发性高血压,以前认为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