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发区一中高一历史校本课程历史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历史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历史艺术欣赏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已经铺开,各地各个学校纷纷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校本课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决定开设《历史艺术欣赏》,为此制订《历史艺术课程标准》。
一.环境分析1.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已经启动校本课程,上自校长下到一般教师都认识到了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学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校网络建立已经三年,有了很好的基础。
3.软件业的飞速发展,使软件产品的成本日见降低,市场销售的电子图书尤其是图谱一类的软件层出不穷,价格很低,既容易购买,也能够买得起。
4.本校历史教师的电子备课水平有了一定基础,有两位教师达到计算机中级水平,其余也都达到了初级水平,并且热心于制作电子教案,使用校园网和投影仪。
5.本校计算机课开设的早而且扎实,学生自学和在校学习电脑,有了较高水平,能够搜集运用一些历史知识、图片。
6.学校购买了一批历史教学软件和资料,历史教师私人也购买了不少历史资料软件,并且初步整理了一些具有较高历史文献价值的图片、视频、音乐。
二.课程性质历史艺术欣赏课程是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结合本校历史教师实际的校本课程,主要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实施的实践性加资料探索性的课程。
三.基本理念通过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实物的照片或视频、音频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设计思路将中外历史艺术按照时间顺序合编,教师提供每一次课可能欣赏的题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探究这些历史艺术,下一次课进行欣赏,如此循环往复。
五.课程目标1.认识一部分主要的历史艺术代表作品;了解一些艺术的普通知识。
2.激发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掌握历史图象资料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初步形成历史艺术鉴赏能力。
六.课程内容(一)文明古国的历史标志1.埃及金字塔和阿蒙神庙2.两河流域的历史遗迹3.印度河流域的古城、佛教艺术4.耶路撒冷5.《荷马史诗》和19世纪开始的希腊考古发现6.罗马的巨型建筑7.大津巴布韦遗址8.玛雅文明(二)中国上古的艺术遗存1.三星堆古蜀文明2.商周青铜器3.中山国和曾侯乙4.秦长城和兵马俑5.甲骨文、金文、帛书和简书6.秦砖汉瓦和画像石画像砖(三)中世纪的历史镜子1.清真寺2.君士坦丁堡3.罗马教廷4.文艺复兴中的绘画5.莫斯科和彼得堡6.凡尔赛7.泰姬陵(四)中世纪中国艺术的辉煌1.王羲之和兰亭2.从云岗石窟到龙门石窟3.敦煌和莫高窟4.唐朝的画家和书法家5.王昭君、文成公主和关于她们的艺术6.宋徽宗和他的画院7.故宫和北京城的建筑8.布达拉宫和承德避暑山庄(五)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的世界1.伦敦2.火车和轮船3.《马拉之死》和《自由引导人民》4.贝多芬和《英雄》5.维也纳6.巴黎铁塔和美国自由女神像7.美国历史画8.汽车和飞机9.《国际歌》10.《列宁在1918》11.《大独裁者》12.美国和苏联的水利枢纽13.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14.航空母舰和潜艇15.奥斯威辛集中营(六)中国的苦难和走向自由1.圆明园沧桑2.上海3.藏经洞发现之后4.《井冈山会师》5.九一八纪念碑6.《黄河大合唱》7.延安8.《重庆谈判》9.毛泽东诗词(七)现代世界1.原子弹和氢弹2.导弹、飞船和空间站3.电视机和计算机4.立交桥和城市雕塑5.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摄影6.好莱坞(八)中国现代1.《开国大典》2.《我的祖国》3.大跃进宣传画4.关于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的讽刺画5.100元人民币图案6.设计师七.教学建议历史艺术欣赏课程没有绝对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标题可以由教师选择之后,罗列给学生,让学生再次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接受学生建议的题目,但必须是有影响的历史艺术品,能够从中获得历史信息,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一历史教学方案5篇
高一历史教学方案5篇高一历史教学方案5篇历史教案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的思考和探究。
这些资源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支持和辅助,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参考和帮助。
下面给大家分享高一历史教学方案,欢迎阅读!高一历史教学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为指导思想,切实贯彻省教育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意见》的通知精神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任务本学期偏文兴趣班按计划完成历史必修①后半部分的教学及历史必修②的教学。
在期中考试之前完成必修①的教学,期末考试前完成必修②的教学,偏理兴趣班完成必修②的教学。
三、具体教学举措1、把握课改方向,注意新、旧教材的衔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教材不同于以往的通史体例,而是将历史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模块的形式编写,割裂了历史之间的联系,同时重历史史实的叙述,缺乏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及对历史史实的评价。
为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在备课时力争做到深入钻研新、旧教材,对比新、旧教材的不同,力争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形成完整而科学的历史体系。
2、群策群力,构建有效课堂①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由备课组老师谈一谈对本周教法相关意见和看法,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把握备课环节。
②在课堂教学上,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由学生思考或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③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教育。
④每节课后由备课组老师互相交换教学心得,力争让课堂精益求精。
3、精讲精练,夯实学生基础以《优化训练》节节练和单元训练卷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题目,通过强化训练的方式,夯实学生的基础。
节节练上的题目要求大家平时完成,每星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单元训练卷主要用于晚自习的练习或考试。
高一历史优秀教案设计
高一历史优秀教案设计历史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历史感,即“让逝去的历史拥有脉搏”。
通过引用古人的原话或古籍中的原句或是前人的总结,让人们从流逝的时间中找到应奔赴的位置和应承担的使命,在漫漫长河和个人命运的交织中体会深刻历史感。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一历史优秀教案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历史优秀教案设计1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1、了解议会制由来;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进一步认识历史进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进展的基本脉络。
2、了解君主立宪制度和内阁制度形成过程,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努力做到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通过学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确立进展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任何新制度的出现都要经过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从而培育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代议制度的确进展;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教学过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背景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进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②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侵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过程①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并建立共和国;②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
老师讲授,引导学生分析。
革命爆发的必定性: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
1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
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
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9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
高一历史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全面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2.掌握古代世界各大文明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进行比较和分析。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等。
3.各大文明的比较分析: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组织、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4.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观察、分析和判断。
三、教学重点1.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的了解和理解。
2.各大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掌握。
3.对各大文明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对各大文明的比较研究。
2.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板书法:精简而重点的板书,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讲解法:通过讲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讨论法: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4.案例法: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
六、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意义和普遍性。
2.知识传授(20分钟)教师讲解古代世界各大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等。
重点介绍各大文明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组织、科技进步等方面内容。
3.比较和分析(25分钟)教师以小组或全班形式展开讨论。
要求学生就所学的各大文明进行比较和分析,着重对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组织、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对比。
4.历史思维能力培养(2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
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进行推理和评判。
5.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和要求。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武汉开发区一中高一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案《朝鲜战争》
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编写人:张书林杨华审核人:领导签字:学习选修三指导思想:了解大致情况,为理解必修做知识准备;尽可能复习必修。
【学习目标】课标:了解朝鲜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1.知识与能力:朝鲜战争的背景、经过、影响;朝鲜战争与冷战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朝鲜战争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产物。
【重难点】1.重点:朝鲜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2.难点:朝鲜战争与冷战的关系。
【学法指导】1.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2.A层全部完成;B层完成1-4、9题和5-8之一;C层完成1-4、9题。
3.学科组长督促全组及时完成1-4、9题,并予以批改,随时接受老师抽查。
4.阅读地图册《朝鲜战争》。
找出38线、仁川登陆地点、美军轰炸中国地点。
【知识链接】5.必修一:回顾第23课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
1】朝鲜是社会主义国家。
2】朝鲜是中国邻国,唇亡齿寒。
3】美国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威胁,企图扼杀新中国。
4】美国轰炸中国东北、阻止解放台湾。
5】新中国巩固政权需要。
【探究案】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以日本代替已经垮台的蒋介石政府,把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推行侵略政策的前哨基地和反共堡垒。
为此,美国极力修改盟国在《波茨坦公告》中为改造日本所明确规定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主要目标。
1948年1月,美国陆军部长肯尼思·罗亚尔竟公开提出,“使日本广泛非军事化的当初的方针,同建设自立国家的新方针之间,出现了相互矛盾的部分”,新的对日占领政策的目标是“要使日本在今后对付可能在远东发生的新的极权主义的威胁方面,充分起到强有力的,稳定的防波堤作用”。
开学第一课高一历史教案
开学第一课高一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3.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内容、历史学习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展示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关注。
(二)课程内容介绍1.简要介绍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2.分析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如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等。
(三)历史学习方法指导1.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2.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历史资料、历史地图、历史表格等工具学习历史。
3.介绍历史分析方法,如史料分析、历史比较、历史推理等。
(四)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分享学习历史的心得。
2.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预习高中历史教材第一课,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收集一个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了激发?3.学生是否掌握了历史学习方法?4.课堂互动是否有效,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一、导入新课2.展示历史图片: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这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课程内容介绍1.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2.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
三、历史学习方法指导1.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2.利用历史资料、历史地图、历史表格等工具学习历史。
3.历史分析方法:史料分析、历史比较、历史推理。
四、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请大家谈谈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分享一下学习历史的心得。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14篇高一历史教学设计篇1一、指导思想:在学校教学领导小组的宏观部署下,在教务处、教科室和高一年级组的统筹下,以提高学科教学教育质量为目标,积极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思想,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高一历史教案模板10篇
高一历史教案模板10篇历史〔希腊语ἱστορία,通过调查获得的学问”〕是书面文件中描述的过去及其探究。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打算、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一历史教案模板10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高一历史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1)了解我国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开展的根本状况。
(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造就学生的民族自信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指导学生观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提高学生探究古代手工业的爱好。
(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根本特征。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机灵与才智,相识到古代很多手工业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民间手工业的开展、“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开展的特征。
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打算:课前播放音乐,借以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导入新课:以图片创设情境,模拟拍卖会,请学生给图片中的青花瓷器出价,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从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本课内容分三局部来教学。
首先释题:讲清手工业的概念、产生和形式。
然后起先讲解并描述第一局部“一、素称兴旺的官营手工业”(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节,想一想:什么是官营手工业?(2)然后请学生细致阅读教材第2-4节,想一想: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表现又有哪些呢?(造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问题的实力),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看、读、比、析来突破。
(一)超群的冶金技术在讲解并描述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出古代冶金技术的开展改变,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指导学生观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
优秀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设计5篇
优秀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设计5篇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是关于优秀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优秀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
2.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典型史实加以说明。
4.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梳理】一、农业耕作方式变化1、原始社会,中国农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在西汉时,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火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
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在这一时期形成。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具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东汉时,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它既便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
4、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农产品的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但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二、土地制度的构成1、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实行土地的国有制(井田制),实质上是土地私有制。
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
4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有三种类型:即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导,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比较典型的是北魏到唐前期的均田制。
【合作探究】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高一历史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高一历史优秀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理解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3.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以一段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开始,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知识梳理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与文化、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进行梳理,让学生对这三个方面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案例分析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讲解皇帝制度、科举制度等,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学习。
5.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等,模拟历史事件,体验历史人物的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测试成绩:通过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中国的实物资料。
2.邀请历史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
3.开展历史主题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本创作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我希望这个教学设计方案能够为高一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培养新时代的历史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注意事项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嗯,得想个法子让学生们动起来,不能让他们坐着当观众。
高一历史课堂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一教材:《高中历史》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和步骤,了解高一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分析历史事件、归纳历史规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
2. 高一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
教学难点:1. 历史资料的阅读与分析。
2. 历史事件的归纳与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高一历史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兴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包括:a. 阅读历史资料:注意把握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
b. 分析历史事件: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事件背后的历史规律。
c. 归纳历史规律:总结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规律。
2. 教师展示高一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包括:a. 熟悉教材,掌握基本知识。
b. 注重课堂参与,积极思考。
c.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以下任务:a. 阅读历史资料,分析历史事件。
b. 归纳历史规律,总结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分析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提前预习下一节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和步骤,使学生了解了高一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改进: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2.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规律。
高一历史必修课教学设计方案
高一历史必修课教学设计方案早上起来,阳光洒在书桌上,一杯热咖啡,一台电脑,我开始构思这个高一历史必修课的教学设计方案。
想到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故事和人物跃然纸上,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时代。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2.秦汉时期:秦统一、汉武帝大一统、汉朝的兴衰3.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4.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与开放5.宋元时期:两宋、辽夏金、元的统一与扩张6.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清朝的辉煌与衰败7.近现代史: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重点、难点,梳理历史脉络。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人物。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因、影响。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测试成绩:通过定期测试,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4.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历史必修教材2.辅助资料: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PPT七、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学期: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2.第二学期:隋唐、宋元、明清3.第三学期:近现代史4.第四学期:综合复习、期末考试就这样,一个完整的高一历史必修课教学设计方案在脑海中逐渐成形。
高中历史美术音乐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2.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了解音乐与美术的交融之美在历史中的体现。
2. 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与美术作品中的共通之处。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美术作品相结合进行欣赏。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音乐作品、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
2. 学生笔记本、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与美术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二者的交融之美。
2.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例子体现了音乐与美术的交融?二、新课讲授1. 教师展示音乐与美术作品图片,如《清明上河图》中的音乐场景、《霓裳羽衣舞》的舞蹈动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共通之处。
2. 讲解音乐与美术交融的历史背景,如古代宫廷音乐、民间舞蹈等。
3. 分析音乐与美术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如构图、色彩、线条等。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音乐与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利用画纸和彩笔,将所欣赏的音乐与美术作品进行创作,展现音乐与美术的交融之美。
3.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音乐与美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交融之美。
2. 提问:同学们认为,如何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3. 布置作业:搜集一幅音乐与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下节课分享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与美术的交融之美,让学生了解到二者在历史发展中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现了自己的创作才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音乐与美术的交融之美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可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013精品学案]武汉开发区一中高中历史人教版《华盛顿会议导学案》
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华盛顿会议编写人:张书林审核人:领导签字:学习选修三指导思想:了解大致情况,为理解必修做知识准备;尽可能复习必修。
【学习目标】课标:了解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1.知识与能力:华盛顿会议背景、内容及评价。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决斗争的结果。
【重难点】1.重点:华盛顿体系。
2.难点:华盛顿体系评价。
【学法指导】1.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2.A层全部完成;B层完成1-5、10题和8-9之一;C层完成1-5、10题。
3.学科组长督促全组及时完成1-5、10题,并予以批改,随时接受老师抽查。
5.阅读地图册《华盛顿会议》,划出华盛顿会议9国,太平洋领地属地冲突4国。
【知识链接】6.7.【探究案】材料一1917年1月26日,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说:“帝国政府就帝国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山东省及现在占领中的赤道以北德国诸岛向敌国政府提出请求时,期待英国政府支持,希望英国政府现在予以保证。
”材料二1917年2月14日,英国外交大臣正式复函日本:“对于在和会之际日本提出德国在山东省的诸权利和德国在赤道以北诸岛屿的要求时希望得到支持和保证,英国政府在此表示欣然应诺之意。
”同时“英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在和会召开时,也以同样的精神欢迎英国对德国在赤道以南诸岛屿的要求”。
8.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英参加一战的目的。
1】目的。
重新瓜分殖民地。
2】说明。
日本要求瓜分德国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山东和赤道以北德国岛屿;英国要求瓜分赤道以南德国岛屿。
9.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英参加一战的性质。
1】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2】说明。
参战目的是夺取德国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参战中互相勾结谋取殖民利益;战后主宰巴黎和会通过《凡尔赛和约》攫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和德国在太平洋上占领的岛屿。
武汉开发区一中高一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案《海湾战争》
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7课海湾战争编写人:张书林杨华审核人:领导签字:学习选修三指导思想:了解大致情况,为理解必修做知识准备;尽可能复习必修。
【学习目标】课标: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知识与能力:海湾战争的背景、经过、影响。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高科技将在战争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重难点】1.重点:海湾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2.难点:海湾战争的特点。
【学法指导】1.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2.A层全部完成;B层完成1-4、9题和5-7之一;C层完成1-4题。
3.学科组长督促全组及时完成1-4题,并予以批改,随时接受老师抽查。
4.阅读地图册《海湾战争》,找出巴格达、科威特。
【知识链接】【探究案】扭转美苏在地区争夺中对美国的不利形势,是里根政府对苏政策的另一主要课题。
如前所说,60年代后期以来,苏联利用美国战略收缩和战后世界上第三次民族独立高潮,实现了大范围扩张。
到70年代末,除东欧、占巴外,它又控制了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利比亚、南也门、尼加拉瓜、越南等国,1979年末侵入阿富汗达到顶点。
里根在竟选时就声称要扭转这一趋势,上台后不久就批给中央情报局1950万美元去组织尼加拉瓜的第一支反政府军,同时增加对阿富汗抵抗力量的援助。
后来,这种支持和援助亲苏国家中的反抗力量致力于推翻亲苏政权,把苏联势力逐渐推回到苏联本土去的地区争夺政策逐渐形成,被人称为“里根主义”。
1983年,里根政府对利比亚进行神经战,在黎巴嫩增兵并轰炸叙利亚在黎巴嫩阵地,甚至出兵干涉格林纳达,从而把70年代苏攻美守的局面转变为美苏互有攻守的局面。
冷战后,布什在中东地区要建立什么样的新秩序呢?以海湾战争为例,布什说是为了国际理想主义而不是为了美国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一再将萨达姆与希特勒相比,并认为科威特危机与1938年捷克一慕尼黑危机相似,因此他在联合国支持下组织国际部队向伊拉克作战,是保卫科威特的国家主权和停止伊拉克赤裸裸的侵略。
高一历史课程设计
高一历史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高一历史核心知识点,如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观念;2. 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提高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3. 理解历史与社会、历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提高历史资料搜集、整理和运用的能力,学会利用历史资料进行问题分析;2.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问题;3. 提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 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3.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关注国家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设计针对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历史学科的性质,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激发爱国情怀。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组织:1. 中国古代史专题:- 教材章节: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内容列举:夏商周更替、春秋战国争霸、秦统一六国、汉唐盛世、宋元明清朝代变迁等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思想流派。
2. 近现代史专题:- 教材章节: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内容列举: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近现代思想启蒙与传播。
3.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史料搜集与整理、历史分析方法、历史观点阐述与辩论- 教学安排: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学习,设计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和进度进行。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一历史课程设计
高一历史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中“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能够理解各个朝代的、经济、文化特点,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技能目标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建立的原因、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特点。
2.两晋南北朝:西晋、东晋的建立与衰落,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以及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
3.重要历史事件: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
4.重要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司马炎、刘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政权更迭、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以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为例,让学生分析战役的背景、过程、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历史地图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历史地图,了解各个朝代的疆域变化,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中国古代史》中“三国两晋南北朝”章节的相关内容。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历史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拓展。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历史地图、视频等,直观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
4.实验设备:如历史模型、文物复制品等,让学生亲手触摸,增强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考试:安排一次阶段考试,测试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章节知识的全面掌握。
高一历史优秀教学设计方案5篇
高一历史优秀教学设计方案5篇高一历史优秀教学设计方案1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秦汉的中枢权力机构(秦——三公九卿,西汉——中朝)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了解从秦朝开始,皇帝位于全国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时的中枢决策机构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避免了大权旁落局面的出现。
从秦朝开始,中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这一体系中,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这矛盾处理得好,就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乐,处理不好政局就容易出现动荡。
在秦朝以后,中枢权力体系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变化。
汉承秦制,西汉时一开始继续沿用三公九卿制度,但到了汉武帝时,为了提高皇帝的,于是起用一些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作为他身边的办事人员,这些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宫内的决策班子,号称“中朝”,这样就使得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机构“外朝”,沦为了执行一般政务的行政机构。
(展示图片) 东汉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另外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还没有规定各自具体的权力和职务,因此它还不是正式的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
在这一时期,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阶段。
(展示图片)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师:到了隋朝时,三省六部制得以正式确立。
隋朝和秦朝都是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王朝,结果也同样相似,都是二世而亡。
但这两个朝代在历所起做的贡献都同样不可磨灭,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都是明证。
隋朝的创制是围绕着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的重建而展开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唐承隋制,到了唐时,三省六部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展示图片)内容: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尚书省的左右仆侍都是宰相,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政事堂,在政事堂工作的人,除了这些宰相外,还有其他官员也会参加政事堂会议,如参知政事、参知机务等,他们也是宰相。
三省六部的职权及运行程序: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拟旨(这就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甚至将其封还,因此一道诏书的颁发或执行,需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在政事堂上达成协议才成;尚书省就是接受决议的执行机关,其下六部的职能大致与我国现今政治制度中的国务院类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校本课程《历史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作者:张书林
(1)课题。
《历史艺术欣赏》
(2)课标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在选修内容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有三星堆遗址、玛雅文明、二里头文化、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大津巴布韦遗址等涉及历史艺术;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有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等等。
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建议,“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
这些都是制定《历史艺术欣赏》校本课程标准的依据。
(3)学情分析。
刚从初中毕业,武汉市刚宣布中考不考历史,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降到了冰点。
进入高中,很多学生大量时间都耗在数理化上,同学生的交谈得知,学生认定历史是开卷考试,可以翻书抄答案,于是,很少有有兴趣学习历史的学生。
这种状况对高中历史教学非常不利,对将来学习文科的学生更加有害。
(4)设计思路。
历史艺术欣赏课程是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结合本校历史教师实际的校本课程,主要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实施的实践性加资料探索性的课程。
这一课程通过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艺术的照片或视频、音频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中外历史艺术按照时间顺序合编,教师提供每一次课可能欣赏的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探究这些历史艺术,下一次课进行欣赏,如此循环往复。
(5)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与高中历史课程联系紧密的历史艺术作品;积累一定历史艺术知识;学会从历史艺术作品中探索历史奥秘。
具体知识如下:
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欧洲:《荷马史诗》和19世纪开始的希腊考古发现;罗马的巨型建筑;后世关于希腊罗马的绘画、雕塑、电影等。
罗马教廷;文艺复兴中的绘画;凡尔赛。
古代中国:三星堆古蜀文明;商周青铜器;中山国和曾侯乙;秦长城和兵马俑;甲骨文、金文、帛书和简书;秦砖汉瓦和画像石画像砖;王羲之和兰亭;从云岗石窟到龙门石窟;敦煌和莫高窟;唐朝的画家和书法家;王昭君、文成公主和关于她们的艺术;宋徽宗和他的画院;故宫和北京城的建筑;布达拉宫和承德避暑山庄。
近代世界:伦敦;火车和轮船;《马拉之死》和《自由引导人民》;贝多芬和《英雄》;维也纳;巴黎铁塔和美国自由女神像;美国历史画;汽车和飞机;《国际歌》;《列宁在1918》;《大独裁者》;美国和苏联的水利枢纽;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航空母舰和潜艇。
近代中国:圆明园沧桑;上海;武汉;藏经洞发现之后;《井冈山会师》;九一八纪念碑;《黄河大合唱》;延安;《重庆谈判》;毛泽东诗词。
现代世界:《格尔尼卡》与现代艺术;原子弹和氢弹;导弹、飞船和空间站;电视机和计算机;立交桥和
城市雕塑;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摄影;好莱坞。
现代中国:《开国大典》;《我的祖国》;大跃进宣传画;关于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的讽刺画;人民币图案背后的故事;设计师。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分组,按组选择课题,上网络和图书馆搜罗教学资源。
学生事先与教师交流,选择教学资源,设计问题,制定交流程序。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质疑点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历史艺术美。
加强历史主义、爱国主义。
(6)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历史艺术作品的记忆。
通过展示、讲解突破。
教学难点:历史艺术作品的理解。
通过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质疑点评突破。
(7)教法、学法。
教法:个别指导;点评。
学法:合作学习。
(8)教具准备。
历史艺术作品挑选。
一体机运用。
(9)课时安排。
1.古代中国2课时,每课时准备5-6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项课余自由交流。
2.古代世界1课时,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4项课余自由交流。
3.近代世界2课时,每课时准备5-6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4项课余自由交流。
4.近代中国2课时,每课时准备5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项课余自由交流。
5.现代世界2课时,每课时准备5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项课余自由交流。
6.现代中国2课时,每课时准备5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项课余自由交流。
7.总结1课时,评选5项最佳历史艺术欣赏制作,各组选出5件并说明理由,然后按照提名多少排序,最后表决,给予前5名奖励。
(10)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印发欣赏内容和课时分配计划。
划分小组,4人为宜,推选小组长,分配组员任务。
上网和图书馆搜集教学资源。
拷贝、复印相关资源。
制作幻灯片、解说词。
与教师交流,教师选择课堂展示内容,教师指导展示说明方案。
2.课堂流程。
前20分钟,第一小组展示,解说;
其它小组讨论;质疑点评;教师点评。
后20分钟,第二小组展示,解说;其它小组讨论;质疑点评;教师点评。
3.课后交流。
课堂展示小组择要复印贴墙;其他小组自由交流;保存相关资料。
(11)板书设计。
解说要点给每组印发一份。
教师点评使用粉笔临机书写。
(12)预设效果。
人人参与。
了解一些历史艺术作品;欣赏能力提高。
可能有部分人抱着来看电影的态度,进行到一定时段后失望情绪加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