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物理模型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建立理想物理模型

摘要: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科学家进行理论研究时,通常都要从“造模型”入手,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法,把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概念、实物、或运动过程的体系,即形成模型。构建物理模型的途径主要有:从问题的本质特征出发抓住隐含条件、紧扣关键词句、探究物理过程等。

关键词:物理模型构建本质特征隐含条件关键词句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中学物理模型一般可分三类:物质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物理模型可以是物理对象,也可以是物理过程,还可以是运动形式等。它是物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现。科学家进行理论研究时,通常都要从“造模型”入手,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法,把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概念、实物、或运动过程的体系,即形成模型。

从本质上讲,物理过程的分析和解答,就是探究、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要求的解题时应“明确物理过程”、“在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其实就是指要正确地构建物理模型。

探究、构建物理模型,对于某些简单的问题并不困难,如:“小球从楼顶自由落下”,即为一个“质点的自由落体运动模型”;“带电粒子

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即为“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模型”等,但更多的问题中给出的现象、状态、过程及条件并不显而易见,隐含较深,必须通过对问题认真探究、细心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后才能构建起来。一般说来,构建物理模型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从问题的本质特征出发,构建物理模型

例1.如图示,在竖直平面内,放置一个半径R 很大的圆形光滑轨道,O 为其最低点,在O 点附近P 处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求滑块由静止开始滑至O 点时所需的时间。

点评:

滑块m 向圆弧最低处滑动不同于沿斜面的滑

动,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变速曲线运动,显然,牛顿

定律不能求解,但滑块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弧,其

运动与受力单摆相同,则只要滑块满足从P 点到O

点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很小,小于5°,则完全可

以把滑块的运动等效为“单摆的运动模型”。

求解: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有,滑块由P 点滑到O 点的时间为

g R T t 24π==

二.抓住隐含条件,构建物理模型。

例2.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质点,在静电力作用下,以恒定速率v 沿圆弧从A 点运动到B 点,其速度方向改变的角度为θ(弧度),AB 弧长为s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φA -φB=_________,AB 弧中点场强大小E=___________。

点评:

对此题,不少同学曾认为题目给出的条件模型不清,不能根据题目告诉的条件建立物理模型,因而后面的问题便无从下手,其实该题已给出了较隐蔽的条件。因为此质点只在静电力作用下以恒定速率v 沿圆弧运动,故可以认为此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进而推断出此质点处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可以构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模型”,这样,隐含条件挖掘了出来,物理模型也就清晰了。

求解:

由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特点可知,同一圆弧上各点电势相等,故φA -φB=0。

又由于质点的电场力提供了向心力,则质点在中点受到的电场力 R mv qE F 2== 而R=s/θ

qs mv E θ2=∴ 三.紧扣关键词句,构建物理模型。

例3.如图示,一个U型导体框架,宽度为L=1m,其所在平面与

水平面成α=30°角,其电阻可忽略不计。设匀强磁场与U型框架的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0.2T,今有一根导体棒ab,其质量m=0.2kg,有效电阻R=0.1Ω,跨放在U型框架上,并能无摩擦滑动,求导体ab

下滑的最大速度v m。

点评:

题中求“最大速度”几个字,是提示物理模型的关键性词句,最大,即不可增加,也就是导体ab将以此速度沿导轨斜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据此,通过自己的抽象思维,大家可以在头脑中构建这样一幅物理图景:导体ab开始下滑时,速度v0=0,在斜轨上受下滑力(重力沿斜面分力),产生的加速度最大;随着下滑速度的增大→导体中感应电动势增加→感应电流增加→磁场对导体的安培力也增加,由于安培力与下滑力反向,故导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而速度仍然越来越大,当下滑速度大到使安培力和下滑力平衡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再增加而以此最大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求解:

据上述模型分析,导体ab 平衡的条件为:mgsin α=F 安

而F 安=BIL , I=ε/R , 又 ε=BLv

)/(5.212.05.01.0102.0sin 2222s m l B mgR v m =⨯⨯⨯⨯==∴α

四.探究物理过程,构建物理模型。 例4.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薄板(厚度不计),质量分别为M 和m ,(M=2m ),半径分别为R 和r ,两板之间用一根长为L=0.4m 的轻质绳相连结,开始时,两板水平叠放在支架C 上方高h=0.2m 处,如图a 所示。以后,两板一起自由下落支架上有一个半径为R ′(r <R ′<R )的圆孔,两板中心与圆孔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大圆板碰到支架后跳起,机械能无损失。小圆板穿过圆孔,两板分离,试求当细绳绷紧的瞬间两板速度(如图示b )(取g=10m/s 2)

点评:

本题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两板自由下落。(此时两板作为一个整体可抽象为一个质点模型;其自由下落运动过程作为一个自由落体运动模型)

(2)大圆板与支架相碰,且无能量损失,该瞬间的行为可作为一次“弹性碰撞”运动模型,而小圆板继续下落。

(3)细绳绷紧瞬间,两板通过绳的相互作用获得共同速度,可作为一个“完全非弹性碰撞运动模型。

求解:

两板落至支架C 时的速度: s m gh v /22.010220=⨯⨯==

大圆板与支架C 碰后以v 0为初速度竖直跳起,设至细绳绷紧前历时t 1,绷紧前的速度为v 1,上跳高度为(离支架的C 的高度)为h 1,则:

v 1=v 0-g t 1 ……………………………………①

v 12=v 02-2gh 1 …………………………………②

小圆板穿过圆孔时的速度为v 0,设落至细绳绷紧前历时t 2,速度为v 2,下落高度(离支架C 的高度)为h 2,则:

v 2=v 0+g t 2 ……………………………………③

v 22=v 02-2gh 2……………………………………………④

据题意有:t 1=t 2,h 1+h 2=L =0.4m ,故

由①③两式有: v 1+v 2=2v 0=4m/s …………………⑤ 由②④两式有: v 22-v 12=2gL =2×10×0.4=8(m/s )2……⑥ 由⑤⑥两式可得绳绷紧前两板速度大小分别为:

v 1=1m/s

v 2=3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