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管理统计学试卷2.doc
管理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管理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cd2dd2c865ce0508763213d6.png)
第二章1. 解:统计数据的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种渠道,通过直接的调查或实验获得的数据,称之为原始数据、第一手数据或直接数据;通过其他人调查或实验获得的数据,称为第二手数据或间接数据。
2. 解: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普查的特点有:(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2)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4)普查的适用的对象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最一般的现象。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的特点有:(1)经济性;(2)时效性高;(3)适应面广;(4)准确性高。
3. 解:设计调查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内容:(1)调查目的。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它所回答的是“为什么调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就是总体,调查单位就是个体。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所解决的是“向谁调查,由谁提供所需数据的问题”。
(3)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简单来说,调查项目就是变量,所要回答的是“调查什么”的问题。
调查表是用于登记调查数据的一种表格。
(4)其他内容。
调查方案中还应明确调查所采用方法、调查时间、调查组织和实施的具体细则。
4. 解: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
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个体),它是调查项目和指标的承担者或载体,是我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单位。
5. 解:6. 解:数据汇总对统计分析和经营决策非常重要。
原始数据往往是杂乱无章的,数据汇总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加工,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接下来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7. 解:数据汇总可分为五步完成:(1)确定组数;(2)确定组距;(3)确定组限和进行次数分配;(4)绘制统计图;(5)分析。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3664304693daef5ff73d5a.png)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2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 则 (B )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C.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D.无法判断3.—个统计总体 (C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D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文字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A )A.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C.统计预测和统计D.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 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 式是(B )A.普查B. 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 40〜 50;第二组为 50〜60;第三组为 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C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 产情况()的企业。
(D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A.性别 C.文化程度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A.小于1C.大于1A.较好B.中等C.较差D.好、中、差 9 •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A )11 •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其相关系数可能为(C )A. 0.1B. 0.9C. -0.9D. -0.112 . 在完成了构造与评价一个回归模型之后,我们可以(D )A.估计未来所需样本的容量B.计算相关系数和可决系数C.以给定的因变量的值估计自变量的值D.以给定自变量的值估计因变量的值 13.回归直线方程,其中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则B.可以根据y 推断xD.可以互相推断若样本容量n 和置信度1-a 均不变,则对(B ) B.不变D.变低H 1,则称()为犯第二类错误 (C ) B. H 0为真,拒绝比 D. H 0不真,拒绝H 。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0b3e65d5bbfd0a78567371.png)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答:A、频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https://img.taocdn.com/s3/m/6a36aeb489eb172ded63b795.png)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A)。
A、统计活动B、统计方法C、统计学D、统计资料2、一个统计总体( C )。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3、下列变量中,(D )属于离散变量。
A、一个笔筒的直径B、一袋米的重量C、一个同学的身高D、一个县的人数4、全班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6分、76分和86分,这三个数字是(B )。
A、标志B、标志值C、指标D、变量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D )。
A、工人工资B、工人身高C、工人体重D、工人性别6、要了解某汽车公司的情况,该公司的产量和利润是(C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后者是离散变量,前者是连续变量7、劳动生产率是(C )。
A、流量指标B、动态指标C、质量指标D、强度指标8、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C )。
A、马克思B、威廉·配第C、凯特勒D、恩格尔9、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单位特征的,所以(C )。
A、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B、指标和标志之间没关系C、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10、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B )。
A、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D )。
A、差异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同质性二、多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BCE )。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BCDE )。
A、所有制B、职工人数C、职工月平均工资D、年工资总额E、产品合格率3、下列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CDE)。
A、新产品数量B、高级职称人数C、考试及格率D、工人劳动生产率E、平均亩产量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CE)。
管理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3807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f.png)
管理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A)三种;(B)五种;(C)七种;(D)九种。
4.矩估计法是用什么来估计总体矩?(A)A)样本矩;(B)样本均值;(C)样本方差;(D)样本标准差。
5.判断估计优劣的标准有哪些?(D)A)无偏性;(B)最小方差性;(C)一致估计性;(D)以上都是。
6.什么是测量的信度?(A)A)多次测量的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B)测量结果的准确性;(C)测量结果的可靠性;(D)测量结果的精度。
7.什么叫做总体?(A)A)所研究对象的全体;(B)样本中的元素;(C)数据的类别;(D)数据测度的方法。
8.什么叫做个体?(B)A)数据的类别;(B)总体中的元素;(C)所研究对象的全体;(D)样本中的元素。
9.什么叫做简单随机样本?(C)A)所有个体被抽到的机会不均等;(B)随机抽样中产生的一组随机变量X;(C)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D)抽样时需要考虑样本的分层结构。
10.什么是统计量?(D)A)未知参数的随机变量;(B)总体的元素;(C)样本的元素;(D)不含未知参数的随机变量的函数。
14.从某厂生产的彩电中任取9台测得平均寿命为15万小时,样本标准差为0.05小时。
现在要检验这批彩电的寿命均值是否为16万小时。
假设H0为寿命均值为16万小时,H1为寿命均值大于16万小时。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到t值为-60,查表得到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t分布的临界值为1.833.因为t值小于临界值,所以接受H0,即这批彩电的寿命均值为16万小时。
15.设某因素有S个水平,它们均服从正态分布,即N(μ,σ)。
其中,Xij表示第i个水平的第j个个体。
现在要检验假设H0:μ1=μ2=…=μs,即不同水平的总体均值相同,H1为至少有两个水平的总体均值不同。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计算出SST、SSA和SSE,然后代入公式F=(SSA/(s-1))/(SSE/(n-s))中计算F值。
根据F分布表,查找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临界值Fα。
管理统计学
![管理统计学](https://img.taocdn.com/s3/m/f73c4bf2700abb68a982fb48.png)
管理统计学复习题(第二~九章)第二章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①2000名学生②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①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②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③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④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4、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①调查单位②总体单位③调查对象④填报单位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①工人年龄②工人性别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等级6、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7、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8、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是()①灵活机动的程度不同②涉及的调查范围不同③对所研究总体推算方法不同④确定所要调查的单位方法不同9、对无限总体进行调查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通常采用()①抽样调查②全面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第三章1、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①大于100%②小于100%③不等于100%④等于100%2、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①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②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③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④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3、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①9.3 ②9 ③6 ④104、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①85在第三组②75在第一组③95在第三组④85在第二组5、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 000。
管理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c4d8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e.png)
管理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管理统计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 什么叫做总体:所研究对象的全体。
什么叫做个体:总体中的元素。
2. 试述简单随机样本:随机抽样中产生的一组随机变量n X X X ,,21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
3. 常用的综合抽样方法有: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4. 统计量:不含未知参数的随机变量12,,n X X X 的函数。
5. 总体未知参数的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估计方法。
6. 数据测度的类别有比率级,间距级,序次级,名义级,数据。
7. 当n 充分大时近似地服从均值为μ标准差为的正态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8. 测量的信度:多次测量的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9. 设12n x x x 是正态分布2(,)N μσ的样本观察值,则2,μσ的极大似然估计值为:1??i x x n μ==∑,221?()ix x nσ=-∑。
10. 设n X X X ,,21是正态分布),(2σμN 的样本,则2,σμ的极大不显然估计量为:1?i X X n μ==∑,221?()i X X nσ=-∑11. 设n X X X ,,21是正态分布),(2σμN 的样本,1?i X X nμ==∑是参数μ的无偏估计,但221?()i X X n σ=-∑不是2σ的无偏估计。
12. 普查:收集有限总体中每个个体的有关指标值。
抽样调查:在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从所了解的局部信息来推断总体的信息。
13.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1)电话访谈(2)邮件访谈(3)人员访谈(4)电子邮件访谈(5)网络问卷和BBS 等其他电子方式的访谈。
14. 矩估计法:用样本矩来估计总体矩。
15. 判断估计优劣的标准无偏性,最小方差性,一致估计性。
16. 设X 为测量变量,T 为变量X 的真值,S 为系统偏误,R 为随机偏误,则=X T S R ++。
若0=R ,多次测量一个结果都是不变的,则这个测量结果是完全可信的;反之,R 越大,这个变量的测量越不可信。
管理统计学期末复习试题
![管理统计学期末复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020dc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5.png)
1、统计学方法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现状的客观描述〔如不同状况的百分比、均值〕2〕均值、方差、百分比等统计值是否有本质区别〔随机差异?本质差异?〕3〕依据样本推断总体的概率分布是什么4〕依据数据找出问题的显著因素与关键因素5〕寻找变量的相互关系〔相关关系〕6〕寻找变量间的数量规律7〕依据规律把变量分为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类别8〕依据已有规律,判别新数据属于哪个类别等。
2、统计学的开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说明每个阶段的特点。
1〕古典统计学时代 :政治算术派国势学派 2〕近代统计学时代 :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 3〕现代统计学时代:区间估计理论假设检验理论1、数据计量尺度分为哪几种?不同计量尺度各有什么特点?答:一、定类尺度二、定序尺度三、定距尺度四、定比尺度 A定类尺度特点:(1)定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定类尺度作为代码的数值不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不可以区分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运算。
(3)对定类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计算每一类或组中各元素或个体出现的频数。
B、定序尺度的特点:(1)定序尺度可以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
(2)定序尺度比定类尺度精确一些,但只是测度了类别之间的顺序,而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精确差值。
(3)计量结果只能比拟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
C、定距尺度特点:(1)定距尺度不但可以用数字表示现象各类别的不同和顺序大小的差异,还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现象之间在量方面的差异。
(2)反映现象规模水平的数据必须以定距尺度计量,例如产品产量、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等(3)结果可以进行加减。
D、定比尺度的特点:(1)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2)定比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2、统计变量分类有哪些?统计数据有哪几种?统计变量定类变量、定序变量、数字变量;统计数据有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
管理统计学第2次习题及答案,离线作业(选)
![管理统计学第2次习题及答案,离线作业(选)](https://img.taocdn.com/s3/m/d72121d3ad51f01dc281f157.png)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管理统计学》课程作业(选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导论1-1 统计的涵义是什么?答:人类对事物数量的认识形成的定义,汉语中的“统计”有合集、总计的意思。
统计一词有三方而含义:(1)统计工作。
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的基础。
(2)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
(3)统计科学。
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1-2 统计学历史上曾有哪些重要的学派?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对统计学发展各有什么贡献?答:(1)统计学的创立时期A、国势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尔曼·康令和阿亨华尔B、正直算术学派:创始人是威廉·配第(1623-1687),代表人物是约翰·格朗特(1620-1674)(2)统计学的发展时期A、数理统计学派:奠基人是比利时的阿道夫·凯特勒(1796-1874)B、社会统计学派:创始人克尼斯(1821-1889),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恩格尔(1821- 1896)、梅尔(1841-1925)1-3 说明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取得反应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并通过统计图表等形式显示出来,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反应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而后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未知的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推断和估计。
[管理学]统计学原理题库2
![[管理学]统计学原理题库2](https://img.taocdn.com/s3/m/982aaa33fd0a79563d1e7274.png)
[管理学]统计学原理题库2第一章总论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经济统计?试述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和作用?2、举例说明变异、变量、变量值的关系?3、确定某一研究目的,指出你所熟悉的统计总体和总单位,并说明统计总体为什么必须具备同质性、大量性和差异性。
4、统计工作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二、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_______特征的,指标是说明_______特征的。
2._______是统计的前提条件。
3.标志按特征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与______。
4.变量按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变量与______变量。
5.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变的数量标志就是_______,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_______。
7.变量按其值是否连续出现,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8.______是构成______的个别事物,它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9.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_______或_______10.统计总体按其所包括的单位数以及相应的变量多少可分为_______总体和_______总体。
三、简答题1、试从联系的角度阐明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什么是变异?为什么说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3、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有什么主要的区别和联系?4、统计工作过程是怎样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相一致?第二章统计设计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设计?为什么要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有哪些种类?2.试述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3.统计指标的概念及构成要素?4.统计指标的特点和作用。
5.整体设计包括哪些内容?6.全阶段(全过程)设计包括哪些内容?7.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包括哪些内容?二、填空题1.统计设计要从__________两个方面对整个统计工作做出通盘的考虑和安排、这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__________。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7aa79d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6.png)
2005~2006学年第 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管理统计学》(A 卷 共 2页)(考试时间:2005年 12月 20日)1.(12分)设总体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0,00,x 21),(2)(ln 2x x e x f x μπμ 其中μ为未知参数,n X X X ,...,,21是来自X 的样本。
(1)试求13)(+=μμg 的极大似然估计量)(gˆμ; (2)试验证)(gˆμ 是)(μg 的无偏估计量。
2.(12分)某商店为解决居民对某种商品的需要,调查了100户住户,得出每月每户平均需要量为10千克,样本方差为9。
若这个商店供应10000户,求最少需要准备多少这种商品,才能以95%的概率满足需要?4.(15分)设有一大批产品,产品指标),(~2σμN x ,以μ小者为佳,厂方要求所确定的验收方案对高质量的产品(0μμ<)能以高概率1-α为买方所接受。
买方则要求低质产品δμμ+≥0能以高概率1-β被拒绝。
α,β有厂方与买方协商给出。
并采取一次抽样以确定该批产品是否为买方所接受。
问应怎样安排抽样方案。
已知0μ=120,δ=20,且由工厂长期经验知2σ=900,又经商定α,β均取0.05。
5(16分)设有三台机器,用来生产规格相同的铝合金薄板。
取样,测量薄板的厚度精确到千分之一厘米。
得结果如下:试分析可否认为三台机器生产得到的铝合金板厚度没有差异?()6(15分)抛一枚硬币100次,数字面朝上出现多少次,才能认为该硬币是不均匀的?(05.0=α)7.(15分)根据下表中Y 与X 两个变量的样本数据,建立Y 与X 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下面是余秋雨经典励志语录,欢迎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关于年龄1.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带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
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
《管理统计学》期末(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期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49b5b7b0717fd5360cdccb.png)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3 ~ 2014学年第 2 学期《管理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参考答案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日期: 2014 年 6 月 日适用专业、班级:12工商、市营、人力、物流各班答题思路:简要写出关键的操作步骤;根据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回答问题注:1、数据文件为“SPSS (2013-2014-2)”(由考场提供);2、假设该(样本)数据及其所在的总体符合相关统计分析及检验的各 项前提条件和要求;3、假设该(样本)数据没有极端值,不需要前期的数据探索;4、显著性水平为0.05;5、日均住院基本费用 = (床位费 + 护理费 * 调节系数)/ 住院天数 + 其他费。
调节系数根据不同“级别”分别为:“县级”为1.2,“地级” 为1.5,“省级”为1.8,其他费根据“入院前经外院诊治”分别为:“是” 为2,“否”为3。
日均住院基本费用标准参考值为25元; 6、相关统计描述必须运用SPSS 操作,不得手工计算。
一、按以下规则排序:“住院总费用”降序,同时“年龄”升序。
(10分)执行“数据→排序个案”,将“住院总费用”移入“排序依据”框,“排列顺序”选择“降序”,再将“年龄”移入“排序依据”框,“排列顺序”选择“升序”。
二、按“治疗类别”分组,分别对“治疗费”求秩,将秩值1赋给最大值,结的处理方式为“低”。
(10分)执行“转换→个案排秩”,将“治疗费”移入“变量”框,将“治疗类别”移入“排序标准”框,“将秩1指定给”选择“最大值”,“结”按钮中选择“低”。
三、描述统计不同“入院情况”的病人的“日均住院基本费用”的:均值(数)、中位值(数)、标准差、四分位距。
(15分)执行“转换→计算变量”,“目标变量”输入“qtf”,“数字表达式”输入“2”,单击“如果”,选择“如果个案满足条件则包括”,输入“v73=1”,同理计算得到全部“qtf”。
再次执行“转换→计算变量”,“目标变量”输入“rjzyjbfy”,“数字表达式”输入“(v84+v97*1.2)/v29+qtf”,单击“如果”,选择“如果个案满足条件则包括”,输入“level=3”,同理计算得到全部“rjzyjbfy”。
统计管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管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f4746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2.png)
统计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断法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数据B. 信息C. 现象D. 规律答案:B3. 描述统计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分析的主要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解释答案:D5. 以下哪个是描述统计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频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统计数据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答案:A、B2. 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图表包括以下哪些?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系数答案:A、B、C4. 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卡方检验C. F检验D. 非参数检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统计学的定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科学,主要通过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来帮助人们做出决策。
在现代社会中,统计学在商业、医学、社会科学、政府决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帮助人们理解数据背后的模式和趋势,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2. 描述统计学中“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案:在统计学中,“总体”指的是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而“样本”则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用于代表总体,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3. 解释统计学中的“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
《管理统计学》题集
![《管理统计学》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cce870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1.png)
《管理统计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在管理统计学中,数据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2.下列哪项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偏度3.下列哪项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4.下列哪项不属于概率分布的特征?A. 离散型概率分布B. 连续型概率分布C. 二项分布D. 正态分布的参数5.下列哪项是检验两个总体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F检验6.下列哪项不是回归分析中的基本假设?A. 线性关系B. 误差项的独立性C. 误差项的方差齐性D. 误差项的正态分布7.下列哪项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指数平滑法D. 主成分分析8.下列哪项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量?A. 协方差B. 相关系数C. 回归系数D. 判定系数9.下列哪项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用于检验模型整体拟合优度的统计量?A. R²B. 调整R²C. F统计量D. t统计量10.下列哪项不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方法?A. 符号检验B. 秩和检验C. 游程检验D. t检验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管理统计学中,按照数据的来源不同,数据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极差等。
3.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是______和______。
4.在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通常用______表示。
5.在回归分析中,如果回归系数b=0,说明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______。
6.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______。
7.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某个回归系数的t检验不显著,说明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______。
管理统计学试卷(含答案)
![管理统计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04b7f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b.png)
管理统计学试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C(含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A)13%,C.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D.组内方差的平均值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重复抽样误差(A)A.大于不重复抽样误差;B.小于不重复抽样误差C.等于不重复抽样误差;D.何者更大无法判定;6.所谓显着水平是指(A)A.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B.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C.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D.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Array 8.(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答案包含1至5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ADE)。
A.国内生产总值;B.商品库存额;C.人口数;D.出生人数;E.投资额;2..四分位差和标准差的计量单位是(CE)。
A.与总体单位本身的计量单位相同;B.通常以百分数作为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各小题的号内标明,正确打√,错误打х)2.当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称为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X)。
3.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下降,称两者存在负相关。
(√))(X)字,1.众数众数是统计总体或分布数列中出现的频数最多、频率最高的标志值。
在分布曲线图上,它就是曲线最高峰所对应的标志值。
2.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是各标志值倒数平均数的倒数。
3.整群抽样整群抽样就是将总体各单位分成若干群,然后从其中随机抽取部分群,对中选的群进行全面调查的抽样组织方式。
字,1.答: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包括:(答出各个环节给4分,完整性1分)(一)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
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
(二)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统计调查。
(三)整理与分析。
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四)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2.为什么人们明知彩票中奖的概率很低仍然去购买彩票。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d92a94312b3169a451a4df.png)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上、下四分位数在数据中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25%,50%B、25%,75%C、50%,25%D、75%,25%2、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如果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则经过标准化的样本均值服从()。
A、Z分布B、t分布C、2 分布D、F分布3、箱图是由一组数据的()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
A、5B、4C、3D、24、两个配对样本T检验的前提要求:()A、两个样本应是配对的B、样本来自的两个总体应服从标准正态分布C、两个样本应是配对的并且样本来自的两个总体应服从同一分布D、两个样本应是配对的并且样本来自的两个总体应服从正态分布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1≤r≤0B、0≤r≤1C、-1≤r≤1D、-1<r<16、某连续变量取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方差分析解决的基本问题:()A、两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B、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C、两个总体方差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D、多个总体方差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8、某公司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5%,生产费用增长了9%。
则单位产品成本是()。
A、降低了67%B、降低了5.2%C、降低了40%D、降低了6%9、当需要输出5个最大值与5个最小值时,需选用()A.DescriptivesB.M-estimatorsC.OutliersD.Percentiles10. 在方差分析中,随机误差()。
A、只存在于组内方差中B、只存在于组间方差中C、既存在于组内方差,又存在于组间方差中D、是由系统性因素造成的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横线,每空1分,共10分)1、Wilcoxon序号和检验法适合于样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试卷B(含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得分评卷人每小题复查人1 分共10 分。
( 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产品质量的检查应该采用()。
A. 重点调查的方法;B.典型调查的方法;C.普查的方法;D.抽样检验的方法;2.我国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A. 经常性抽样调查;B. 必要的统计报表;C. 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D. 周期性普查;3 .某商场销售额2004 年与 2003 年相比为120% ,同期价格水平下降2%,则该商场销售量指数为()A. 133% ;B. 122.4%;C. 122% ;D. 118%;4. 在具有报告期实际商品流转额和几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指数。
A. 综合;B. 加权算术平均;C. 加权调和平均;D. 可变构成;5.复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为:()A. 1 R 1 ;B. R 1;C. 0 R 1 ;D. 1 R ;6.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扩大 2 倍,则样本容量()。
A. 扩大为原来的 4 倍B. 扩大为原来的 2 倍C. 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 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7.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同,则该现象可拟合()模型。
A.直线;B.二次曲线;C.指数曲线;D.双曲线;8.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下列指标中呈下降趋势的有:()A. 恩格尔系数;B. 基尼系数;C. 全员劳动生产率;D. 投资率9.下列指标中,反映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有:()A. 几何平均数;B. 决定系数;C. 变异系数;D. 回归系数;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不重复抽样误差()A. 大于重复抽样误差;B. 小于重复抽样误差C. 等于重复抽样误差;D. 与重复抽样误差何者更大无法判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正确答案包含 1 至 5 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1.常见的离散型分布有:()A. 正态分布B.二项分布D.F 分布E.卡方分布C.t 分布2.下列定理中,哪两个属于统计推断的数理基础()。
A. 高斯马尔可夫定理B.大数定理C.中心极限定理D. 三方等价原理E.加法定理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工业总产值;B.固定资产投资;C.新增职工人数;D. 人口数;E.固定资产占用额4 .回归预测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A. 样本容量;B.自变量预测值与自变量样本平均数的离差;C. 自变量预测误差;D. 随机误差项的方差;E. 回归系数估计标准差 5.已知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为 0.81,Y 与 X 的相关系数可能是 A. 0.81 ; B.0.9 ; C.-0.9 ; D.0.405 ; E. 不可计算; 三、判断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请在各小题的号内标明,正确打√,错误打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 )。
х) 1.单纯依靠相关与回归分析,无法判断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 √ )2.总体回归函数中的回归系数是常数,样本回归函数中的回归系数的估计量是随机变量。
( √ ) 3. 连续 12 个月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年距增长量。
(√ 4.国民生产总值应称为国民总收入。
( √ ) 5.发展速度总是大于增长速度。
( √ ) 6.折衷准则是一般风险决策中常用的准则。
( х 7.年度数据不能反映季节变动。
( √ ))) 8.如果总体方差未知,就无法对总体平均数进行区间估计。
( х )9.在现实中,按照生产法、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总是相等的。
(х )10. 国内生产总值是全社会最终产品的完全价值, 也是全社会各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
(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 每小题答题最多不超过280 字,超过扣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1.什么是理论统计学?什么是应用统计学?两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答:统计学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以抽象的数量为研究对象,研究一般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方法的理论统计学。
( 1 分)另一类是以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特定领域如何设定指标、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应用统计学。
( 1 分)理论统计学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 1 分)。
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
它通常具有边缘交叉和复合型学科的性质 ( 1 分)。
理论统计学的研究为应用统计的数量分析提供方法论基础,而应用统计学在对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中, 又常常会对理论统计学提出新的问题, 开拓理论统计学的研究领域 (1 分)。
2.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是否有可能同时降低两类错误的可能性?2. 答:在统计检验中:原假设是真实的,却拒绝原假设称作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1.5 分)。
原假设是不真实的,判断结论却接受原假设,这是“第二类错误” ( 1.5 分)。
在样本一定条件下, 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β与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α相互之间呈反向变 动关系 但是通过增大样本容量, 减小抽样分布的离散性, 有可能同时降低两种错误的概率。
(2 分 ) 。
3.用剩余法测定循环变动时,采用的是何种模型,简述其基本思路。
3.答:用剩余法测定循环变动时,采用的是乘法模型 Y T S C I 。
式中 T 是长期趋 势, S 是季节变动, C 是循环变动, I 是不规则变动。
(2 分)基本思路是: 先在时间序列中剔除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 然后再消除不规则变动, 从而Y T S C II揭示循环变动的特征。
即: T S CT S ( 2 分)在此基础上,再对 C ·I 进行移动平均,消除不规则变动I ,求得循环变动值 C 。
(1 分)4.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试指出其适用的场合。
4.答:平均发展速度的主要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几何平均法 ,二是方程式法( 1 分)。
几何平均法的侧重点是从最末水平出发来进行研究, 按照几何平均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最末一年发展水平,与实际资料最末一年的发展水平相同( 1 分)。
方程式法的侧重点则是从各年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出发来进行研究,按照方程式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与全期各年的实际发展水平的总和相同( 1 分)。
水平法适合用来反映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
方程式法则适合用来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
(2 分)六、计算题得分评卷人8 分复查人从 500 名初中生中随机抽出样本标准差 s 为 0.073,在概率为100 名测量身高,通过计算得样本身高平均值X 为 1.65 米,95.45%的保证程度下,对这些初中生的身高作出区间估计(已知 F(z)=95.45% 时,z=2)。
七、计算题得分评卷人1 2分复查人某校招生情况如下:(15 分 )工科男生财经科合计工科女生财经科合计录取人数30050350100100200报考人数600200800200400600录取率 %43.7533.33有人根据上表中,该校合计平均男女生录取率的差别,指责该校在招生工作中,有所歧视。
对女生(1)你认为这一指责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2)试利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的原理,对男生平均录取率高于女生的原因进行定量分析。
八、计算题15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设销售收入 X 为自变量,销售成本 Y 为因变量。
现已根据某百货公司12 个月的有关资料计算出以下数据(单位:万元):( X t X )2 425053.73 ;X 647.88(Y t Y)2 262855.25 ;Y 549.8(Y t Y)( X t X ) 334229.09已知:t0.05(10)2.228利用以上数据,要求:(1)拟合简单线性回归方程。
(2)计算决定系数和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3)对2进行显著水平为 5%的显著性检验。
(4)假定明年 1 月销售收入为 800 万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相应的销售成本,并给出置信度为 95%的预测区间。
模拟试卷 B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D;2.A ; 3.B ; 4 . C ; 5. C;6. D ;7. A;8.A;9.C;10. 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1.B2. B、C3. D、 E4.A 、 B、 C、D 、E5. B、 C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对; 2. 对; 3. 对; 4. 对; 5.对; 6. 错; 7. 对; 8. 错; 9. 错; 10. 对;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 0 分,不准确、遗漏要点或过于啰嗦酌情扣分。
1.答:统计学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以抽象的数量为研究对象,研究一般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方法的理论统计学。
( 1 分)另一类是以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特定领域如何设定指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应用统计学。
(1 分)理论统计学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 1 分)。
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
它通常具有边缘交叉和复合型学科的性质( 1分)。
理论统计学的研究为应用统计的数量分析提供方法论基础,而应用统计学在对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又常常会对理论统计学提出新的问题,开拓理论统计学的研究领域(1分)。
2.答:在统计检验中:原假设是真实的,却拒绝原假设称作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1.5 分)。
原假设是不真实的,判断结论却接受原假设,这是“第二类错误”( 1.5 分)。
在样本一定条件下,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与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相互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
但是通过增大样本容量,减小抽样分布的离散性,有可能同时降低两种错误的概率(2 分 ) 。
3.答:用剩余法测定循环变动时,采用的是乘法模型Y T S C I 。
式中 T 是长期趋势, S 是季节变动, C 是循环变动, I 是不规则变动。
(2 分)基本思路是:先在时间序列中剔除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然后再消除不规则变动,从而Y T S C IC I揭示循环变动的特征。
即:T S T S ( 2 分)在此基础上,再对C·I 进行移动平均,消除不规则变动I,求得循环变动值 C。
(1 分)4.答:平均发展速度的主要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几何平均法,二是方程式法( 1 分)。
几何平均法的侧重点是从最末水平出发来进行研究,按照几何平均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最末一年发展水平,与实际资料最末一年的发展水平相同(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