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DSP大作业报告
DSP大作业修改过后
![DSP大作业修改过后](https://img.taocdn.com/s3/m/85a7de6303d8ce2f0066238a.png)
题目温度采集分析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时间 2018.1.1摘要:本课题设计基于TMS320F28335型号DSP的高速度、宽范围、高精度的温度采集系统方案。
系统以TMS320F28335为控制核心,通过测温电路采集温度数据,经AD转换后给DSP 控制器,通过FIR滤波器计算出温度值,DSP通过RS232接口上传温度值到电脑上位机显示温度,通过LCD12864显示温度及时间,重点介绍AD转换接口电路以及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过程。
一、功能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电池供电野外温度采集分析系统,功能包括:1.每小时采集环境温度10次,进行FIR滤波2.每天通过串口发送单天平均气温3.有三个按键:K1切换温度/时间显示。
K2、K3修改时间,K2=time+,K3=time-4.当电池电压低于安全值时,发送报警信息二、硬件设计1.系统方案:该系统包括温度采集电路模块、TMS320F28335芯片、A/D转换部分和LCD液晶显示,首先要初始化A/D转换模块,然后等待中断,当产生中断后对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低频率的FIR滤波后得到一天的温度输出,为确保转换精度要进行多次取值求平均,转换结果放在结果寄存器的高12位上,通过编程将处理后的温度值送到LCD上进行显示。
设计采用热敏电阻PT100组成的温度采集电路,利用热敏电阻输出电压值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式,检测温度的变化;然后将采集的温度送入TMS320F28335的片上A/D,将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低频率的FIR滤波后得到一天的温度输出;最后通过LCD12864显示结果。
图1 系统方案2.主控方案:TMS320F28335主控芯片控制芯片32位TMS320F28335芯片,该DSP芯片专门用于控制领域,最高可在150 MHz主频下工作,可进行双16 ×16乘加和32 ×32乘加操作,运算与控制速度快,并带有18 K×16位片上SRAM和128 K×16位片上FLASH;并带有两个事件管理模块,可以同时产生多路PWM信号; 16路12位片上ADC,可以同时进行16路转换。
DSP大作业报告--DSP原理及其应用
![DSP大作业报告--DSP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fd535369dc5022aaea00ef.png)
目录1 前言 (3)1.1 课程设计背景 (3)1.2 课程设计目的 (3)1.3 课程设计内容 (3)1.1 课程设计要求 (3)2 DSP及其开发环境 (4)2.1 DSP系统的构成 (4)2.2 DSP系统的特点及设计过程 (4)2.3 TI 和DSP介绍 (5)2.3.1C54x芯片 (5)2.3.2C5410体系结构 (6)2.3.3 中央处理器CPU (7)2.3.4数据存储器寻址 (8)2.3.5 程序存储器寻址 (8)2.3.6流水线操作 (8)2.3.7 片上外设 (8)2.3.8 外部总线接口 (8)2.3.9 IEEE 1149.1标准的逻辑扫描电路 (9)2.4.1DSK简介 (9)2.4.2CCS开发环境 (10)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12)3.1关于IIR与FIR滤波器 (12)3.2 FIR滤波器的设计 (12)3.1.1F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12)3.1.2FIR滤波器的常规设计方法 (13)3.3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15)3.3.1典型窗口函数介绍 (15)3.3.2利用Hamming窗设计低通滤波器 (15)1前言1.1课程设计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信号处理已经成为当今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和技术,并且在通信、语音、图像、自动控制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数字滤波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灵活性大等特点。
现代数字滤波器可以用软件或硬件两种方式来实现。
软件方式实现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滤波器参数的改变去调整滤波器的性能。
在信号处理领域中,对于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快速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许多信息处理过程中,如对信号的过滤、检测、预测等,都要广泛地用到滤波器。
其中数字滤波器具有稳定性高、精度高、设计灵活、实现方便等许多突出的优点,避免了模拟滤波器所无法克服的电压漂移、温度漂移和噪声等问题,因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用数字技术实现滤波器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和广泛的应用。
西电DSP上机实验报告
![西电DSP上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24cdff31b765ce050814be.png)
DSP实验报告及大作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VISUAL DSP++的使用入门一、实验目的1、熟悉VISUAL DSP++的开发环境。
针对ADSP-21065L SHARC DSP,利用几个用C、C++和汇编语言写成的简单例子来描述VISUAL DSP+十编程环境和调试器(debugger)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2、对于运行在其它类型SHARC处理器的程序只需对其链接描述文件(.LDF)做一些小的变化,用于ADSP-21065L硬件仿真。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启动Visual DSP++,建立一个用C源代码的工程(Project),同时用调试器来评估用C语言所编写代码的性能;实验二:创立一个新的工程,修改源码来调用一个汇编(asm)程序,重新编译工程,用调试器来评估用汇编语言所写程序的性能;实验三:利用调试器的绘图(plot)功能来图形显示一个卷积算法中的多个数据的波形;实验四:利用调试器的性能统计功能(Statistical profile来检查练习三中卷积算法的效率。
利用所收集到的性能统计数据就能看出算法中最耗时的地方。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练习一:1、进入Visual DSP++,显示Visual DSP++的集成开发和调试环境窗口。
选择菜单中的Session\New Session\SHARK\ADSP-21065L SHARK processing Simulator.此过程为将要编译运行的程序建立了一个Session.2、选择菜单File 中Open 打开Project\E:\float\unit_1\dot_product_c \dotprodc.dpj。
(注:练习中将float压缩包解压与E盘)3、在菜单Project中选择Build Project来对工程进行编译。
在本例子中,编译器会检测到一个未定义的错误,显示为:“.\dotprod_main.c”,line 115:error #20:identifier“itn”is undefined itn i;双击该行文字,光标会自动定位出错行,再该行中将“itn”改为“int”,重新编译后没有错误。
DSP实验报告(一)
![DSP实验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4f9f9a16866fb84ae45c8dee.png)
实验一 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一、实验目的1、 熟悉理想采样的性质,了解信号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
2、 熟悉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特性。
3、 熟悉线性卷积的计算编程方法:利用卷积的方法,观察、分析系统响应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氏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氏变换对离散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二、实验原理(一)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采样是指按一定的频率从模拟信号抽样获得数字信号。
采样是从连续时间信号到离散时间信号的过渡桥梁。
对一个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理想采样的过程可以表示为该信号的一个周期冲激脉冲的乘积,即()()()ˆa a x t x t M t =(1)其中连续信号的理想采样,是周期冲激脉冲()()n M t t n T d +=-=-å(2)它也可以用傅立叶级数表示为:1()s jm tn M t eT+W =-=å(3)其中T 为采样周期,Ω是采样角频率。
设是连续时间信号的双边拉氏变换,即有:()()ata a X s x t edt+--=ò(4)此时理想采样信号的拉氏变换为()ˆˆ()()1ˆ()1ˆ()1()s s ataa jm tsta m s jm ta m a s m X s x t e dtxt ee dtTxt e dtT X s jm T+--++W -=--++--W =- -++=--====-W òåòåòåò(5)作为拉氏变换的一种特例,信号理想采样的傅立叶变换1ˆ()[()]aa s m X j X j m T+=-W =W-W å(6)由式(5)和式(6)可知,信号理想采样后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的周期延拓,其延拓周期等于采样频率。
根据Shannon 取样定理,如果原信号是带限信号,且采样频率高于原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2倍,则采样以后不会发生频谱混淆现象。
西电DSP大作业任务报告
![西电DSP大作业任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cce4eefd0a79563c1e7261.png)
DSP实验课程序设计报告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学号:1202121013姓名:赵海霞指导教师:苏涛DSP实验课大作业设计一实验目的在DSP上实现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MTI)和动目标检测(MTD),并将结果与MATLAB上的结果进行误差仿真。
二实验内容2.1 MATLAB仿真设定带宽、脉宽、采样率、脉冲重复频率,用MATLAB产生16个脉冲的LFM,每个脉冲有4个目标(静止,低速,高速),依次做2.1.1 脉压2.1.2 相邻2脉冲做MTI,产生15个脉冲2.1.3 16个脉冲到齐后,做MTD,输出16个多普勒通道2.2 DSP实现将MATLAB产生的信号,在visual dsp中做脉压,MTI、MTD,并将结果与MATLAB作比较。
三实验原理3.1 线性调频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体制的发射信号其载频在脉冲宽度内按线性规律变化即用对载频进行调制(线性调频)的方法展宽发射信号的频谱,在大时宽的前提下扩展了信号的带宽。
若线性调频信号中心频率为f,脉宽为τ,带宽为B,幅度为A,μ为调频斜率,则其表达式如下:]212cos[)()(20t t f t rect A t x μπτ+••=;)(为矩形函数rect 在相参雷达中,线性调频信号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即)]212(exp[)()(20t t f j t rect A t x μπτ+••= 在脉冲宽度内,信号的角频率由220μτπ-f 变化到220μτπ+f 。
3.2 脉冲压缩原理脉冲雷达信号发射时,脉冲宽度τ决定着雷达的发射能量,发射能量越大, 作用距离越远;在传统的脉冲雷达信号中,脉冲宽度同时还决定着信号的频率宽度B ,即带宽与时宽是一种近似倒数的关系。
脉冲越宽,频域带宽越窄,距离分辨率越低。
脉冲压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信号的作用距离和信号的距离分辨率之间的矛盾。
为了提高信号的作用距离,我们就需要提高信号的发射功率,因此,必须提高发射信号的脉冲宽度,而为了提高信号的距离分辨率,又要求降低信号的脉冲宽度。
DSP大作业
![DSP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9b412dee2bd960591c6774e.png)
无限冲激响应滤波器〔IIR〕算法及实现姓名:徐旭日学号:20210700332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指导老师:王忠勇日期:2016/6/2摘要: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开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逐渐开展成为一门主流技术。
相对于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没有漂移,能够处理低频信号,频率特性可做成非常接近于理想的特性,且精度可以到达很高,容易集成等。
这些优势决定数字滤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字滤波器是数字信号处理中最重要的组成局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语音图像处理、数字通信、谱分析、模式识别、自动控制等领域。
本课题通过软件设计IIR数字滤波器,并对所设计的滤波器进行仿真:应用DSP集成开发环境—CCS调试程序,用TMS320F2812实现IIR数字滤波。
具体工作包括:对IIR数字滤波器的根本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应用DSP集成开发环境调试程序,用TMS320F2812来实现IIR数字滤波。
通过硬件液晶显示模块验证试验结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字滤波器;DSP;TMS320F2812;无限冲激响应滤波器〔IIR〕。
引言:随着数字化飞速开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理论及算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开展得到飞速开展,被广泛应用于语音图像处理、数字通信、谱分析、模式识别、自动控制等领域。
数字信号处理由于运算速度快,具有可编程的特性和接口灵活的特点,使得它在许多电子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采用DSP芯片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是当前开展的趋势。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数字滤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滤波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滤波分经典滤波和现代滤波。
经典滤波的概念,是根据傅里叶分析和变换提出的一个工程概念。
根据高等数学理论,任何一个满足一定条件的信号,都可以被看成是由无限个正弦波叠加而成。
换句话说,就是工程信号是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线性叠加而成的,组成信号的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叫做信号的频率成分或叫做谐波成分。
DSP设计报告大作业(10313226)
![DSP设计报告大作业(10313226)](https://img.taocdn.com/s3/m/1c65df8de53a580216fcfe80.p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 S P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大作业班级 10通信2W 姓名王超学号 10313226 指导老师倪福银吴全玉2013年12月目录序言---------------------------------------------------------------2第一章 DSP理论技术概述----------------------------------------3 1.1 课程设计目的与意义 --------------------------------------------3 1.2 DSP芯片的选择与封装 ------------------------------------------4 1.3 DSP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 1.4 DSP前沿技术与应用---------------------------------------------6第二章 DSP硬件部分设计---------------------------------------10 2.1 硬件设计任务概述----------------------------------------------10 2.2 总体方案设计--------------------------------------------------11 2.3 模块电路原理图设计--------------------------------------------13 2.4 硬件设计小结--------------------------------------------------18第三章 DSP软件部分设计----------------------------------------18 3.1 液晶屏幕字块控制设计------------------------------------------18 3.1.1 软件设计任务概述---------------------------------------------19 3.1.2 程序设计思路与算法原理---------------------------------------19 3.1.3 软件设计流程-------------------------------------------------21 3.1.4 设计程序编写-------------------------------------------------21 3.1.5软件设计结果与小结-------------------------------------------37 第四章小结-----------------------------------------------------38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电微院大三DSP上机作业(1)
![西电微院大三DSP上机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957ada4db4daa58da0114abe.png)
1、利用DFT的矩阵表示式X=D(N)x,并设计条件语句,在N>M时补零,在N<M时截取序
列。
与同序列的FFT相比较,三种情况下DFT运行结果均与FFT一致。
N=M:
N>M:
N<M:
2、(a)求出解析式为:
画出图像:
(b)8-DFT结果:
图像:
(c)16-DFT结果:
图像:
Commentary:时域补零对应频率插值。
(d)128-DFT:
图像:
(e)DTFT与DFT图像对比:
Commentary:可知ω与k存在关系:2pikn/N = ω。
3、(a)线性卷积结果:
Stem图:
(b)循环卷积结果:
(c)可以看出结果与b题一致
有一个取样结果与a题线性卷积结果一致
(d)由结果可知:添一个零时,三个取样结果与线性卷积一致;
添两个零时,五个取样结果与线性卷积一致;
添三个零时,循环卷积结果与线性卷积完全一致。
(e)给x序列补三个零,给y序列补五个零,做循环卷积,结果如下:
设序列x长度为N,序列y长度为M,可知x序列需补零M-1,y序列需补零N-1,编写函数e2,可对任意序列补零求循环卷积使其结果与线性卷积一致,运行结果如下:
4、(a)运行结果:可见有两个明显的频率分量。
(b)分别做25点,36点,72点DFT变换,可见补零越多,可见的频率分量也越多。
做36点DFT变换时,有四个显著的频率分量。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DSP大报告
![DSP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dfabacd1f34693daef3e32.png)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D S P技术与综合训练大作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目录一、DSP理论技术概述------------------------------------------------P21.1 DSP简介----------------------------------------------------P2 1.2 DSP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P31.2.1总体方案设计-------------------------------------------P31.2.2硬件设计-----------------------------------------------P41.2.3软件设计-----------------------------------------------P5二、任务书-------------------------------------------------------------P52.1 硬件设计任务书 ---------------------------------------------P5 2.2 软件设计任务书 ---------------------------------------------P6三、设计过程---------------------------------------------------------P73.1..硬件设计过程 ----------------------------------------------P7 3.1.1.电路图设计 --------------------------------------------P7 3.1.2.电路工作原理及模块阐述---------------------------------P7 3.2..软件设计过程 ----------------------------------------------P8 3.2.1.设计思路 --------------------------------------------P83.2.2.软件流程 ---------------------------------------------P93.2.3.软件程序编写------------------------------------------P10四、成果描述与分析--------------------------------------------------P244.1.硬件成果描述与分析------------------------------------------P24 4.2.软件成果描述与分析------------------------------------------P24五、小结----------------------------------------------------------------P25一、DSP理论技术概述(一)DSP简介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是一种专门为实时、快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而设计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微处理器。
DSP实验报告(精)
![DSP实验报告(精)](https://img.taocdn.com/s3/m/4df58801b7360b4c2e3f641b.png)
DSP上机实验:DTMF信号的编码一、实验要求设计作业:双音多频(DTMF)信号的编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DTMF编码生成为一个.wav文件。
【wavwrite()】技术指标:根据ITU Q.23建议,DTMF信号的技术指标是:传送/接收率为每秒10个号码,或每个号码100ms。
每个号码传送过程中,信号存在时间至少45ms,且不多于55ms,100ms的其余时间是静音。
在每个频率点上允许有不超过±1.5%的频率误差。
任何超过给定频率±3.5%的信号,均被认为是无效的,拒绝接收。
二、实验思想:1、编码:DTMF拨号键盘由一个4*4行列构成,每列代表一个高频信号,每行代表一个低频信号,每当按下一个键时,产生高、低频率的两个正弦信号,代表一个特定的数字或符号,根据ITU Q.23颁布的国际标准,DTMF传送或接受每个号码的时间为100ms,其中每个号码传送的过程中,信号存在时间至少45ms,其余时间静音。
用一个字符串变量来接受输入的电话号码,并将各个数字和符号的ASCII码用一个4*4矩阵表示,每接收到一个数字就对应两个频率,并产生由两个正弦波叠加的信号,完成DTMF编码,利用matlab提供的fft函数画出其频谱,用sound函数发出声音。
2、解码:采用Goertzel算法来检测DTMF信号,它是用IIR滤波器实现DFT算法的一种特殊方法,在实际DTMF解码中,只需要知道输入信号即DTMF信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X(k)的幅度信息,忽略相位信息,因为只要能得到8个特定频率点的幅度值,看哪两个频率对应的幅度最大,就能知道对应的是哪个数字,达到解码的目的,可以利用matlab提供的goertzel函数来对信号解码。
三、实验代码:d=input('请键入电话号码: ','s');sum=length(d);total_x=[];sum_x=[];sum_x=[sum_x,zeros(1,800)];for a=1:sumsymbol=abs(d(a));tm=[49,50,51,65;52,53,54,66;55,56,57,67;42,48,35,68]; for p=1:4;for q=1:4;if tm(p,q)==abs(d(a));break,endendif tm(p,q)==abs(d(a));break,endendf1=[697,770,852,941];f2=[1209,1336,1477,1633];n=1:400;x=sin(2*pi*n*f1(p)/8000)+sin(2*pi*n*f2(q)/8000); x=[x,zeros(1,400)]; sum_x=sum_x+x;total_x=[total_x,x];endwavwrite(total_x,'soundwave')sound(total_x);t=(1:8800)/8000;subplot(2,1,1);plot(t,total_x);axis([0,1.2,-2,2]);xlabel('时间/s')title('DTMF信号时域波形')xk=fft(x); mxk=abs(xk);subplot(2,1,2);k=(1:800)*sum*8000/800;plot(k,mxk); xlabel('频率');title('DTMF信号频谱');disp('双频信号已生成并发出')四、实验结果图:请键入电话号码: 130xxxxxxxx。
西电dsp实验3报告
![西电dsp实验3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fcf2aa284ac850ad024242.png)
计算h d (n ) 调用窗函数子程序求 w (n )
计算h (n ) = h d (n )w (n ) 调用子程序(函数)计算 H(k ) =DFT[h (n )] 调用绘图 子程序(函数) 绘制H(k )幅度相位 曲线 结束
三、上机实验内容
j a e , c H d (e ) c 0 N 1 a 2 1 1 hd (n ) H d ( e j )e j n 2 2 sin c ( n a ) (n a ) j
五、思考题
(1) 如果给定通带截止频率和阻带截止频率以及阻带最小衰减, 如何 用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低通滤波器? 写出设计步骤。 答: ① 首先确定模拟带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② 确定归一化低通技术要求 ③ 设计归一化低通 ④ 将低通转化为带通 (2) 如果要求用窗函数法设计带通滤波器, 且给定上、 下边带截止 频率为 ω1 和 ω2,试求理想带通的单位脉冲响应 hd(n)。 答: N=input('the length of window wh=input('the high frequency wl=input('the low frequency a=(N-1)/2; hd=zeros(1,N); for t=1:(N-1)/2 hd(t)=(sin(wh*(t-1-a))-sin(wl*(t-1-a)))/(pi*(t-1-a)); end hd(a+1)=(wh-wl)/pi; for t=(N+3)/2:N hd(t)=(sin(wh*(t-1-a))-sin(wl*(t-1-a)))/(pi*(t-1-a)); end '); '); ');
DSP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
![DSP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https://img.taocdn.com/s3/m/7a913c9dd4d8d15abe234eb4.png)
西北工业大学
《DSP技术综合试验》
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班号:08011401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2014301847
姓名:赵腾善
学号:2014301850
姓名:朱杰凡
实验时间:2017年4月11日实验地点:电子信息学院实验室指导教师:张怡
西北工业大学
2017 年 4 月11 日
西北工业大学
《DSP技术综合试验》
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班号:08011401
学号:2014301847
姓名:赵腾善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实验时间:2017年4月11日
实验地点:电子信息学院实验室指导教师:张怡
西北工业大学
2017 年 4 月11 日
五、分析与讨论
通过此次试验,发现设计的是带通滤波器,而低频部分表现较好,高频则略显不足。
六、实验结论
可以发现,这次实验的结果通过view图像清晰的展现出来,总共取了1125。
DSP技术 大作业
![DSP技术 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51fd1156bd97f192279e920.png)
DSP技术大作业姓名:赵艳花班级:电信111班学号:1104071012014年12月第1部分概述1.1 简介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
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以数字形式对信号进行采集、变换、滤波、估值、增强、压缩、识别等处理,以得到符合人们需要的信号形式。
数字信号处理是将信号以数字方式表示并处理的理论和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的子集。
数字信号处理的目的是对真实世界的连续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或滤波,因此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之前需要将信号从模拟域转换到数字域,这通常通过模数转换器实现,而数字信号处理的输出经常也要变换到模拟域,这是通过数模转换器实现的。
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需要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设备具有灵活、精确、抗干扰强、设备尺寸小、造价低、速度快等突出优点,这些都是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与设备所无法比拟的。
1.2 概况数字信号处理是围绕着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实现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发展起来的。
数字信号处理在理论上的发展推动了数字信号处理应用的发展。
反过来,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又促进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提高,而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则是理论和应用之间的桥梁。
数字信号处理是以众多学科为理论基础的,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
例如,在数学领域,微积分、概率统计、随机过程、数值分析等都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工具,与网络理论、信号与系统、控制论、通信理论、故障诊断等也密切相关。
近来新兴的一些学科,如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都与数字信号处理密不可分。
可以说,数字信号处理是把许多经典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使自己成为一系列新兴学科的理论基础。
1.3 实现方法(1) 在通用的计算机(如PC机)上用软件(如C语言)实现;(2) 在通用计算机系统中加上专用的加速处理机实现;(3) 用通用的单片机(如MCS-51、96系列等)实现,这种方法可用于一些不太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如数字控制等;(4) 用通用的可编程DSP实现。
DSP实验报告 西电
![DSP实验报告 西电](https://img.taocdn.com/s3/m/9ee453bab0717fd5360cdc33.png)
实验一算法:dot_product实验目的针对ADSP-Blacfin609DSP,利用简单的C程序实现矩阵的相乘,熟悉CCES编程环境实验装置计算机,电源,信号发生器,开发板,仿真器,示波器。
和debug调试功能。
实验步骤启动CCES,建立一个工程(Project);添加文件,编写程序,编译程序,如有错误,进行调整修改;用调试器来评估用C语言所编写代码的性能。
实验效果在console窗口可以看到两个矩阵相乘的结果。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试验让我掌握了利用简单的C程序实现俩个矩阵相乘的详细操作过程以及从中发现了自己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实验过程中,在实验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克服了许多困难,从中也有了自己的收获。
实验加深了我对CCES编程环境的熟悉度同时让我熟练掌握debug调试功能的操作方法。
总之,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实验,在实验中我获益良多。
下次如果有机会希望多参加这样的试验,尤其是实验老师很耐心很负责,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实验过程中不懂的细节。
实验二算法:fir滤波实验目的加深对fir滤波这种滤波方法的理解。
实验装置计算机,电源,信号发生器,开发板,仿真器,示波器。
实验任务1对信号的采集和输出2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实验步骤1启动CCES,建立一个工程(Project),编写程序;2对给定的数据文件dsp2.dat数据文件(带噪声)并调用已给的fir相关函数进行fir滤波;3滤波结束后生成新的dsp2New.dat文件,在matlab中进行plot操作可看到滤波效果是否实现。
实验原理1,Fir滤波器原理Fir滤波器又叫有限长单位冲击响应滤波器。
输入序列X(n),输出序列Y(n),fir 滤波器的实现在于序列的卷积算法:Y(n)=h(n)*X(n)2,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有俩种:窗函数设计法和频率抽样设计法实验结果正确连接器件之后,启动CCES,建立一个工程后,加入实验程序,然后进行调试,确定没有错误之后运行程序,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入信号,并对所得图像进行采集,调用已给的fir相关函数进行fir滤波,滤波之后得到一个新的数据文件。
西电dsp实验4报告
![西电dsp实验4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320b262af90242a895e54d.png)
实验四: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IIR数字滤波器特性。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复习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一节内容,阅读本实验原理,掌握设计步骤。
(2) 编写程序。
① 设计产生巴特沃斯滤波器原型,采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巴特沃斯数字低通滤波器。
② 编写主程序。
其中幅度特性要求用dB表示。
三、上机实验内容(1) 实验所需设计的IIR数字低通滤波器的指标为wp=0.2*pi,ws=0.3*pi,Rp=1dB,As=15dB,滤波器采样频率为100Hz。
(2) 采用巴特沃斯滤波器为原型进行设计。
(3) 将相同指标要求的IIR滤波器和FIR滤波器进行比较。
四、实验内容我采用的是矩形窗设计fir低通滤波器。
由图像可以看出,iir设计的低通滤波器衰减平缓,而fir滤波器具有旁瓣。
wp=0.2;ws=0.3;Rp=1;As=15;[N,Wc]=buttord(wp,ws,Rp,As);[Bz,Az]=butter(N,Wc);[H1,W1]=freqz(Bz,Az,300);subplot(221);plot(W1/pi,10*log10(abs(H1)));title('iir设计频率特性');subplot(222);plot(W1,angle(H1));title('iir设计相频特性');B=(ws-wp)*pi;N0=ceil(1.8*pi/B);N=N0+mod(N0+1,2);wc=(ws+wp)/2/pi;h=fir1(N-1,wc,'low',boxcar(N));[H2,W2]=freqz(h,1,300);subplot(223);plot(W1/pi,10*log10(abs(H2)));title('fir设计频率特性');subplot(224);plot(W1,angle(H2));title('fir设计频率特性');五、思考题(1) 如果给定数字滤波器的通带截止频率和阻带截止频率以及阻带最小衰减,如何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低通滤波器? 写出设计步骤。
dsp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资料
![dsp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1f6c4fd5022aaea998f0f62.png)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D S P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大作业班级 10电子2w 姓名徐广伟学号 10311225 指导老师倪福银2013 年10 月目录序言..................................................................................................................... - 2 -第一章DSP理论技术概述 .................................................................................. - 3 -1.1 课程设计目的与意义.............................................................................. - 3 -1.2 DSP芯片的选择与封装 ......................................................................... - 3 -1)芯片的选择原则:............................................................................. - 3 -2)芯片的封装:..................................................................................... - 3 -1.3 DSP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 - 4 -第二章DSP硬件部分设计 .................................................................................. - 7 -2.1 硬件设计任务概述.................................................................................. - 7 -2.2 总体方案设计.......................................................................................... - 7 -2.3 模块电路原理图设计.............................................................................. - 8 -2.3.1主芯片为TMS320C5502 ................................................................ - 8 -2.3.2外设电路原理图设计...................................................................... - 8 -2.4硬件设计小结.......................................................................................... - 13 -第三章DSP软件部分设计 .................................................................................. - 14 -3.1 人机界面主题设计................................................................................. - 14 -3.1.1软件设计任务概述........................................................................ - 14 -3.1.2程序设计思路与算法原理.......................................................... - 14 -3.1.3软件设计流程................................................................................ - 14 -第四章小结........................................................................................................... - 37 -参考文献................................................................................................................. - 37 -序言DSP一方面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缩写,意思是数字信号处理,就是指数字信号理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SP实验课程序设计报告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学号:1202121013:海霞指导教师:苏涛DSP 实验课大作业设计一 实验目的在DSP 上实现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MTI )和动目标检测(MTD),并将结果与MATLAB 上的结果进行误差仿真。
二 实验容2.1 MATLAB 仿真设定带宽、脉宽、采样率、脉冲重复频率,用MATLAB 产生16个脉冲的LFM ,每个脉冲有4个目标(静止,低速,高速),依次做2.1.1 脉压2.1.2 相邻2脉冲做MTI ,产生15个脉冲2.1.3 16个脉冲到齐后,做MTD ,输出16个多普勒通道 2.2 DSP 实现将MATLAB 产生的信号,在visual dsp 中做脉压,MTI 、MTD ,并将结果与MATLAB 作比较。
三 实验原理3.1 线性调频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体制的发射信号其载频在脉冲宽度按线性规律变化即用对载频进行调制(线性调频)的方法展宽发射信号的频谱,在大时宽的前提下扩展了信号的带宽。
若线性调频信号中心频率为0f ,脉宽为τ,带宽为B ,幅度为A ,μ为调频斜率,则其表达式如下:]212cos[)()(20t t f t rect A t x μπτ+••=;)(为矩形函数rect在相参雷达中,线性调频信号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即)]212(exp[)()(20t t f j t rect A t x μπτ+••=在脉冲宽度,信号的角频率由220μτπ-f 变化到220μτπ+f 。
3.2 脉冲压缩原理脉冲雷达信号发射时,脉冲宽度τ决定着雷达的发射能量,发射能量越大,作用距离越远;在传统的脉冲雷达信号中,脉冲宽度同时还决定着信号的频率宽度B ,即带宽与时宽是一种近似倒数的关系。
脉冲越宽,频域带宽越窄,距离分辨率越低。
脉冲压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信号的作用距离和信号的距离分辨率之间的矛盾。
为了提高信号的作用距离,我们就需要提高信号的发射功率,因此,必须提高发射信号的脉冲宽度,而为了提高信号的距离分辨率,又要求降低信号的脉冲宽度。
脉冲压缩网络实际上就是一个匹配滤波器网络,在接收机中设置一个与发射信号频率相匹配的压缩网络,使经过调制的宽脉冲的发射信号变成窄脉冲,因此保持了良好的距离分辨力。
根据匹配滤波理论,脉压可以在频域与时域中进行。
频域脉压即对回波信号进行FFT 变换,在频域中实现回波信号与脉压系数相乘,最后将结果进行IFFT 转换为时域信号。
时域脉压即直接对将回波信号与脉压信号进行线性卷积,去掉暂态点后的数据就是脉压的结果。
()00()()*()s t s t h t KR t t ==-3.3 MTI (动目标显示)原理动目标显示(MTI )本质含义是:基于回波多普勒信道的提取而区分运动目标和固定目标(包括低速运动的杂波等)。
从应用上讲,该技术是利用MTI 滤波器滤除相应杂波,从而提高目标检测性能。
雷达辐射的高频脉冲能量被各种地形地物等固定物体和飞机等运动物体反射时,由于前者回波信号相对于发射信号的相位差是固定的,而后者的回波信号相对于发射信号的相位差是变化的,于是经相位检波后,固定目标视频信号的幅度不变,而运动目标视频信号的幅度按多普勒频率的余弦关系变化,把视频信号延时一个重复周期后,和未延时信号加以对消,就可以消除固定目标而只选择运动目标。
因此,若将同一距离单元在相邻重复周期的相检输出作相减运算,则固定目标的回波将被完全对消,慢速杂波也将得到很大程度衰减,只有运动目标回波得以保留。
显然这样便可将固定目标,慢速杂波与运动目标区别开来,这就是动目标显示(MTI )的基本原理。
最常用的MTI 滤波器是抑制地物杂波的滤波器。
因为地物杂波多普勒频移为零或很小,主要集中在0频附近。
在频率为0处,滤波器频率响应应有凹口。
所以地物杂波在通过MTI 滤波器后将受到很大的抑制。
零频杂波(地杂波)的MTI 滤波器应在零频及其周期出现点处形成凹口。
最常用的零频MTI 滤波器是二项式滤波器,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一次和二次相消器。
一次相消器(二脉冲对消)输入数据是一个基带复数样本,这些是同一个距离单元由顺序脉冲返回的,形成一个有效的采样间隔PRF T 1=的离散时间序列)(n x 。
其时域方程为:)1()()(--=n x n x n y ,传输函数为:11)(--=z z H ,它是一个单零点系统,零点的位置在1=z ,频率响应为:)2cos 2(sin 2sin 21)(Tj T T e e H t j j ωωωωω+=-=-。
其在零频有一凹口,可用来抑制噪声,但同时把静态目标也给对消掉,因此用MTI 一次相消器检测不出静目标。
3.4 MTD (动目标检测)原理仅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动目标显示(MTI )是不够的,气象杂波(如云雨等)和箔条杂波受气流和风力的影响,会相对雷达而动,其频谱中心不是固定在0频附近,而是在某个频率区间变化的, 抑制此类杂波用普通的MTI 滤波器是不行的,而MTD 滤波器则可以抑制此类杂波。
如图1所示:图1 动目标显示滤波器和多普勒滤波器组的特性 根据最佳线性滤波理论,在杂波背景下检测运动目标回波,除了杂波抑制滤波器外,还应串接有对脉冲串信号匹配的滤波器。
实际工作中,采用一组相邻且部分重叠的滤波器组覆盖整个多普勒频率围,这就是窄带多普勒滤波器组。
N 个相邻的多普勒滤波器组的实现是由N 个输出的横向滤波器(N 个脉冲和N-1根迟延线)经过各脉冲不同的加权并求和后形成的。
该滤波器的频率覆盖围为0到r f ,r f 为雷达工作重复频率。
MTD 就是用窄带多普勒滤波器组实现脉冲串信号匹配的一种技术。
下图给出MTD 的实现方法。
图2 横向滤波器横向滤波器有N-1根延迟线,每根延迟线的延迟时间为r T ,设加在第k 个横向滤波器的第i 个抽头的加权值为2/,,0,1,...,1j ki N i k W e i N π-==-假设输入序列为()0,1,,1x n i i N -=-L ,第k 个横向滤波器完成的运算是112/,0()()()N N j ki N i k i i y k W x n i x n i e π---===-=-∑∑上式就是DFT 的表述式,当N 是2的乘方的时候,便可以使用FFT 算法来快速实现。
用FFT 实现N 个滤波器组,FFT 算法运算量大约在2(/2)log N N 个乘法,而使用横向滤波器N 组横向抽头的分别加权的方法,需要()21N -次乘法,在N 比较大时,可以明显节省运算量。
利用MTD 可分辨不同速度的目标,其速度分辨力为/2d v f λ∆=∆其中1/d r f NT ∆=为多普勒频率分辨力。
若信号的多普勒频率满足:d r d f nf f =+∆,其中1n ≥,0d r f f <∆<则会出现多普勒频率模糊现象,即速度模糊。
四 实验步骤以下是该实验中设定的几个参数BandWidth=2.0e6----------------------------------------------带宽 TimeWidth=42.0e-6--------------------------------------------脉宽 Fs=2.0e6---------------------------------------------------采样率 PRT=240e-6-------------------------------------------脉冲重复周期 TargetDistance=[3000 8025 8025 11600]-------------------目标距离 TargetVelocity=[50 0 -120 213]---------------------------目标速度 假设接收到的回波数是16个,噪声为高斯随机噪声。
4.1 在MATLAB 中产生线性调频信号。
4.2 根据目标距离得出目标回波在时域的延迟量,根据目标速度得出多普勒相移,从而在MATLAB 中产生4个目标的16个回波串(接收到的回波含噪声)。
4.3 由匹配滤波理论产生对应于目标回波的滤波系数(脉压系数),在时域中做线性卷积,实现匹配滤波(时域脉压);在频域中做回波信号和脉压系数的FFT ,点乘后作逆FFT ,实现频域脉压。
两者进行比较,讨论其差别。
4.4 对16个去暂态点后的脉冲串按接收顺序进行排列,用一次相消器(一种滤波方式)实现MTI 。
4.5 做16通道的FFT ,实现MTD 。
4.6 在DSP 中对MATLAB 产生的回波数据和脉压系数进行处理,实现频域脉压。
导入DSP 的回波数据为时域数据,而脉压系数为频域数据。
将导入DSP 的时域回波数据进行一次FFT 变换到频域,然后将其与频域脉压系数进行点积,得到频域脉压结果。
对该结果再做一次逆FFT ,将频域转换成时域。
在这一步中需要调用库函数fft_flp32.asm 。
该子程序可实现8192点复数的FFT 功能。
由于C 语言中无法实现复数运算,因此,对8192个复数按照实部虚部交替的顺序进行重排列,用长度为16384的数组来存放时域回波数据。
频域相乘后,做乘积结果的逆FFT ,得到脉压结果。
做逆FFT ,仍需调用库函数fft_flp32.asm ,此时要通过FFT 子程序实现逆FFT 的功能,要对频域的数据进行处理,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4.7 对脉压后的数据按照脉冲号重排,相邻序列的数据相减(滑动对消),实现MTI 。
4.8 调用子程序fft_16.asm ,做16通道FFT ,实现MTD 。
入口参数为16通道的脉压数据。
五 实验结果及讨论5.1 脉压、MTI 、MTD 结果分析: 5.1.1 脉压结果及其分析:由于雷达在发射时不能接收,故最大无遮挡距离(闭锁期)为:863*10*42*10630022c R m τ-===,而第一个目标的距离为3000m ,因此在闭锁区,被遮挡一部分,所以在目标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第一个目标的回波功率明显小于另两个,第一个脉冲的幅度远小于另二个脉冲的幅度。
第二个脉冲的幅度一直在变化,是因为第二个脉冲是两个在同一个距离门的两个回波信号的矢量叠加。
第二个脉冲为功率为1的定目标与功率为0.25多普勒频移为雷达发射频率的0.25倍的运动信号的叠加,所以可以看到第二个脉冲的幅度以雷达发射周期的四倍为周期变化。
-13从图中可以看出,时频域脉压结果差别很小,相对误差停留在1013-量级上。
理论上两者计算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之所以存在误差主要是由于Visual DSP 和MATLAB 两种处理工具的精度不同也导致误差出现。
5.1.2 MTI 结果及其分析MTI result雷达的距离分辨力为863*107522*2*10c R m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