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延安有感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学习心得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学习心得篇一:去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去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尔林兔中学:毛俊平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
多年来,我只是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宏伟的身影。
总想有一天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
近日,我校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到革命圣地延安接收传统的再教育,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参观了杨家岭,枣庄,宝塔山等地方,天下来,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
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
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
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心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心和中心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
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心领导的故居和中心机关办公地。
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线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延安参观心得分享范文

延安参观心得分享范文
在参观延安古建筑群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自由和民族独立而艰苦奋斗的艰辛。
他们在这里度过了十年的艰苦岁月,也正是在这里,他们铸就了革命的辉煌。
站在那些充满历史沧桑的大殿和纪念碑前,我感到一种肃穆和敬畏,这是对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的最好致敬。
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后,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革命先烈们的不朽功绩。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潸然泪下,我为他们的信仰和勇气而感到自豪。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革命乐章,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有了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延安的参观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
他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我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
参观延安,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伟大,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我愿意传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而努力奋斗。
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抱歉,我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以上文本已经包含了对延安的参观心得分享,再补充1500字的内容
可能会重复内容。
如果你需要其他帮助,欢迎随时告诉我。
参观延安心得体会_

参观延安心得体会_参观延安心得体会在参观延安的这段时间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革命圣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的伟大先辈们的精神家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
作为参观的游客,我们首先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这些东西真实地呈现了延安革命时期那个特殊时代的历史场景。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党中央在延安坚持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政权和发展经济的过程,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实、执着、奋斗,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而自强不息,为国家的民族独立而舍生忘死。
他们的伟大精神鼓舞着我们,教育着我们。
他们的牺牲也提醒着我们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参观了解过后,我对延安的印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参观之前,我认为延安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城,但在实地了解后,我发现,这里是党和军队进驻的中心和统一指挥的基地。
在保卫延安的同时,革命先辈们还积极开展了各种社会事业和富民生产。
辽源古建筑、马蹄壁遗址、井岸山等著名旅游景点也为延安添加了浓郁的人文历史气息,增添了参观的兴趣和感受。
除了思考历史之外,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现实。
由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文化多元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许多变化和维度,中国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继承延安先辈的革命精神,秉承历史的先进,发扬其红色基因,不断创新,积极参与新时代的建设。
总之,参观延安让我深深地感动和震撼,增强了举目无余的思考力,看清了祖国的伟大,接受了精神的熏陶。
我们应该在延安的热土上汲取精神的灵感,积极为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这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游延安革命纪念馆有感

游延安革命纪念馆有感嘿,朋友们,今儿个我得跟你们聊聊我逛延安革命纪念馆那档子事儿。
说真的,一踏进那地界儿,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就跟被啥东西给揪住了一样,沉甸甸的,又热乎乎的。
一进门,那气氛,啧啧,庄严得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墙上挂着的老照片,黑白相间,却像是能说话似的,一张张脸孔,一个个故事,就这么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眼前。
我瞅着那些革命先辈们,心里头那个敬佩啊,简直就像长江水,滔滔不绝。
走着走着,就到了那个模拟的窑洞前。
哎哟喂,你们知道吗?那窑洞,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土坯墙,小木窗,里头就一张破旧的木床,几件打满补丁的衣裳。
可就是这样的环境,咱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愣是在这儿商量出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儿!我站在那儿,心里头五味杂陈,想着自己现在住的楼房,开的汽车,用的手机,这差距,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转念一想,这不就是他们当年用血汗换来的好日子吗?再往里头走,就是那些珍贵的文物展柜了。
我瞪大眼睛,生怕错过啥宝贝。
嘿,你们猜怎么着?我竟然看到了当年毛主席用过的砚台,还有朱德总司令的军装!那军装上,还残留着岁月的痕迹,每一道褶皱,都像是诉说着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我伸手轻轻摸了摸那玻璃罩子,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摸到了历史的脉搏。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些讲解员阿姨们。
她们一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就像是那些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我听着听着,就感觉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跟着红军战士们一起爬雪山、过草地,一起跟敌人斗智斗勇。
讲到激动处,阿姨们的眼眶都红了,我也跟着鼻子一酸,差点儿没掉下泪来。
逛完了整个纪念馆,我心里头那个感慨啊,简直比吃了满汉全席还丰富。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被一种莫名的力量给充满了。
我知道,那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咱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啊,得好好珍惜。
以后啊,我也要像那些革命先辈们一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为咱们的国家、咱们的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延安情散文

我的延安情散文延安,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上有西周武王盘游西部时的定都,秦朝设置河东郡、汉朝居延安宫、唐朝改居子午道原隰(今子午岭),元朝设置安远州,至近代则成为革命圣地。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曾经在这里从事根据地革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曾经到过延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站在会议纪念馆前,看着那庄严肃穆的毛泽东同志雕像,心中涌起无尽的敬意和感慨。
展馆里面,一副副照片和文字记录着革命历史,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更让我领悟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在这里,历史并没有被尘封起来,它正在为我们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过去做过的事情,也为我们的未来指引着方向。
延安市内还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文物。
如韶山村,这里是毛泽东同志的出生地和成长地,著名景点有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古墓、革命旧址等。
看着毛泽东同志童年时代的照片和文物,感受到毛泽东同志一生实际上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而辛勤劳动的历程。
而另外一处著名的景点——延安革命纪念馆,更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反映劳动人民智慧的艰苦奋斗历程。
这些景点和文物,都让我们感觉到延安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延安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延安盛产苹果,还有著名的肉丸火锅等小吃,让我们的味蕾感受到了延安的独特风味。
同时,延安特有的蜜饯、豆腐、蒜泥鱼、羊肉泡馍等也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而在延安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也有着别有风格的文化景观。
如五龙潭,这是一个联通五个池塘的河流山谷,拥有着清新幽静的自然风光。
还有延绥公路,这是中国“老八路”和“老战士”走过的路,亲证了延安的丰功伟绩。
这些景观,为延安增添了不少的神秘气息和特色。
延安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旅游胜地。
通过旅游,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奋斗历程和华夏文明的优秀传统,感觉到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自豪。
延安红色之旅感悟

延安红色之旅是一次深深的历史和精神洗礼。
以下是我对这次旅程的一些感悟:
1. 历史的痕迹:在延安,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痕迹。
无论是枣园、杨家岭的革命旧址,还是宝塔山下的延河,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记忆。
这些地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艰难困苦中走向胜利的历程,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直观、深入的理解。
2. 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时期,党领导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窑洞里,我仿佛能看到革命先辈们日夜工作的身影,他们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对我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3. 人民至上的理念:延安之行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在这里,我看到了党是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
这种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工作和人生观都有深远的影响。
4. 自我反思与提升:参观延安,使我对自己和当前的生活有了更深的反思。
面对先辈们的伟大事迹,我深感自身的渺小和责任的重大。
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学习,也是一次自我教育和提升的过程。
5. 传承与发扬:延安红色之旅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延安红色之旅是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它让我更加坚定信念,更加热爱祖国,更加尊重和感激那些为新中国付出巨大牺牲的革命先辈们。
这次旅程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不断激励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延安心得体会

延安心得体会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革命斗争的圣地。
近日我有幸前往延安参观学习,深刻感受到了延安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和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也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延安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不畏艰险,坚定地投身革命事业,甘愿舍弃个人享受,将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
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光辉的业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动和敬佩。
其次,延安让我深刻领悟到了革命斗争的艰辛和复杂。
在延安翻山越岭的红军长征路上,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
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守初心,不屈不挠地向前行进,这种顽强的毅力和勇敢的斗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延安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革命先辈们在延安艰苦奋斗,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
的伟大胜利。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总的来说,延安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也让我对革命斗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会牢记革命先辈们的教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延安革命纪念馆一日游作文

延安革命纪念馆一日游作文
《延安革命纪念馆一日游》
早就听说延安革命纪念馆特别有意思,一直想去看看。
终于,我找了个机会去体验了一把。
那天,我起了个大早,满心欢喜地朝着纪念馆进发。
一到那儿,哇,那建筑可真气派,庄严又肃穆。
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
一进展厅,就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革命年代。
看着那些老照片、文物,心里特别有感触。
我在一个展柜前停了下来,里面是一双破旧的草鞋。
嘿,你可别小看这双草鞋,它背后可有个很特别的故事呢。
据说啊,当年有个小战士,就穿着这样的草鞋,跟着队伍走了好多好多路,爬过好多山,跨过好多河。
那脚都磨出了好多泡,他也不喊一声苦。
就靠着这双草鞋,他走过了无数艰难险阻,为革命出了不少力呢。
我就站在那儿,盯着这双草鞋,想象着那个小战士穿着它奋斗的样子,心里特别佩服。
我在各个展厅里慢悠悠地逛着,了解了好多革命先辈们的故事。
有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也有艰苦朴素的生活细节。
这一趟逛下来,我真的觉得收获满满。
等我逛完出来,太阳都快下山了。
我回头望了望纪念馆,心里想着,今天这一天真的太值得了。
这次的游览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那段革命历史,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以后一定还要再来,再好好感受感受这里的一切。
延安革命纪念馆,真的是个特别棒的地方啊!。
延安游后感

延安游后感
延安游后感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址——延安。
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了解和敬佩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辛勤付出和英勇牺牲。
在参观了陕甘宁边区革命历史博物馆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曲折与艰辛。
展览中展示的珍贵文物和照片让我更加真切地了解了那个时期的艰苦条件和革命者们的无私奉献。
延安革命纪念馆、毛泽东纪念堂等地也让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除了历史遗址,延安的自然风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延河蜿蜒流淌,山水相依,给人一种宁静与祥和的感觉。
在延安的大学校园里,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场景,这让我更加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
此次延安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坚定信念。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他们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延安游览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的艰辛和付出。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延安之行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还让我思考我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应该以革命先辈的精神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而言之,延安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将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为实现中国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奋斗。
以研学有感为题目写一篇去延安研学的作文

以研学有感为题目写一篇去延安研学的作文《研学有感》篇一:初到延安一提到延安,我满脑子都是书上那些严肃的革命故事,感觉那地方充满了庄重和神秘。
这次真有机会去延安研学,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又紧张又兴奋。
到延安的时候,是个大晴天。
太阳那叫一个热情,好像非要把我们这些外来客热得服服帖帖。
我们一群人就像一群小蚂蚁,跟在导游后面东瞅瞅西看看。
刚进入市区,我就发现这城市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街道不算宽,但很干净,两边的房子看着也有点年头了,不过墙壁上画着很多红色题材的壁画,让这个地方立马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我们被带到住的地方放行李。
那个住宿的小院子,就像我外婆在乡下的老房子一样,有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摆着几张破旧的木椅子。
我们几个人一间房,床硬邦邦的,躺在上面就像躺在木板上,可神奇的是,我一点都不觉得难受,也许是这地方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吧。
晚上吃小米粥和馍馍,馍馍嚼起来有点费劲,感觉像在和面团拔河。
不过小米粥特别香,喝到嘴里,那股子浓浓的香味就在嘴里散开了,一下子让我想起家里奶奶熬的粥。
这就是延安给我的第一印象,很朴实,像一个不善言辞但很实在的老人。
篇二:红色之旅第二天,我们的红色之旅就正式开始了。
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杨家岭。
走在杨家岭的小道上,路边的小草像是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微风里摇摇晃晃。
一进去,看到那些窑洞里简陋的摆设,我忍不住皱眉头。
一张小小的硬板床,旁边一张破旧的木桌子,桌子上一盏小小的油灯,这就是毛主席他们当时住的地方啊。
我在窑洞里到处看,看着那些斑驳的墙面,我就想象当年毛主席坐在桌子前,在那昏暗的油灯下写东西的样子。
突然,我注意到窑洞的一角有个小小的蜘蛛网,蜘蛛网在避风的角落里努力撑开它那小小的世界。
我想,当年毛主席他们在这里工作的时候,这蜘蛛网是不是也在这里呢?也许蜘蛛都受了这革命气息的熏陶,变得更有斗志了呢。
窑洞前的小院子里有几棵树,树下放着几张石头凳子。
我一屁股坐在上面,感觉这石头凉凉的,很舒服。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精选9篇.doc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精选9篇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写?你是不是在为这个问题而烦恼?不要急,今天我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范文模板,有需要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01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二十个小时里,我一直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杨安岭、枣园、宝塔山、延河---,那一串串从小就熟知的地名,如今在我的眼中变得越发清晰而真切。
脚踏着结实的黄土,行走在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闻着细雨轻风送来的高原泥土的气息,听着讲解员仿佛身临其境的讲述,我对“延安精神”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与向往,感受到她是那么亲近而自然。
回眸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如果没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党十数年的武装革命斗争,就没有延安精神的孕育与诞生;如果没有我党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就没有延安精神的成熟与发展;如果没有此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胜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也就没有延安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我党的精神发展史上,前有井冈山精神,后有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神舟飞天精神等,延安精神与她们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延安精神不是起点、更不是终点,她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她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边区走来,却不仅仅属于延安,她早已随着革命的胜利走向全国,她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她从炮火硝烟中历练萌生,却不仅仅适用于革命战争年代,她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
对延安精神最新的阐述来自李铁映同志,他是老一辈革命家李维汉的儿子,1936年9月出生于陕北的保安,幼年时代便是在延安度过的。
这位与延安有着深远历史渊源的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对“延安精神”的全面解析是那么得令人信服而富有感情。
他说,延安精神的核心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延安精神心得体会3篇精选

7月上旬,我们一行50多人赴延安参观学习,这是一次典型的红色之旅。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是艰苦奋斗。
这种精神是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开展而来的。
延安的宝塔山下,我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址和党的七大会址,增强了对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水平,更加坚决了共产主义信仰。
延安时期,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拯救国家,拯救民族,驱除外侮,恢复主权。
延安精神是紧紧围绕这一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酿造而成的,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
其核心和主题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延安精神是我党长期培育开展起来的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的凝聚和表达,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疑是直接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开展而来的。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开展壮大,战胜了最凶残的日军,并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根底的时期;是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党的指导思想——_思想得到系统的、多方面的展开,从而到达成熟的时期。
这一时期伟大革命实践的结晶,人们把它亲切地称为“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是艰苦卓绝的斗争时期。
经过千辛万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初抵延安时,人民军队的主力缺乏三万余人,白区的工作几乎损失殆尽,我党几乎陷入绝境。
紧接着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进入了空前残酷的阶段:一方面,日寇对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清乡〞、“蚕食〞、“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妄图缩小以至摧毁我抗日根据地。
另一方面,留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大批投降日寇后,大肆向解放区进攻,国民党顽固派也加强了对解放区的封锁,企图把解放区军民“困死〞。
游延安宝塔山作文四年级

游延安宝塔山作文四年级示例范文第一篇:《游延安宝塔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每当读到贺敬之的这句诗,我心中就对延安充满了无限向往。
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延安旅游啦!刚到延安,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参观宝塔山。
远远望去,宝塔山高耸入云,十分壮观。
来到山脚下,我仰望着山顶的宝塔,心中充满了期待。
沿着青石台阶,我们开始向山顶攀登。
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游客,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朝着山顶前进。
我也不甘示弱,一步一步地向上爬。
“嘿,小朋友,加油啊!”一位老爷爷笑着对我说。
“谢谢爷爷,我一定会爬到山顶的!”我充满信心地回答。
在攀登的过程中,我和爸爸妈妈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聊天。
爸爸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延安的历史故事,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
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来到了宝塔前。
宝塔共有九层,呈八角形,每层都有窗户。
我走进宝塔,沿着狭窄的楼梯盘旋而上,一直来到了塔顶。
从塔顶向外望去,整个延安城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山下的延河波光粼粼,真是太美了!“哇,这里的景色真美啊!”我不禁感叹道。
“是啊,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沉淀。
”妈妈也感慨地说。
在塔顶停留了一会儿,我们便开始下山。
下山的路比上山轻松多了,我一边走一边回味着刚才的美景。
这次游延安宝塔山,让我收获了很多。
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还了解了延安的历史文化。
我深深地感受到,宝塔山就像一座精神的丰碑,屹立在我的心中。
我想,以后我还会再来延安,再来看看这座美丽的宝塔山!示例范文第二篇:《游延安宝塔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踏上了前往延安宝塔山的旅程。
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
我们来到了宝塔山脚下,望着那高耸入云的宝塔,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哇,好高啊!”我兴奋地叫着。
爸爸笑着说:“那当然啦,这可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呢!”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一路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延安研学游记作文

延安研学游记作文哎嘿,说起延安研学旅行,那可真是收获满满的一趟旅程。
我们一行人带着对革命圣地的好奇与敬仰,踏上了这段旅程。
从出发前的准备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每一步都让人印象深刻。
出发前一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关于延安的故事和想象中的景象。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集合在学校门口,每个人都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好像要去探险一样。
上车后,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延安的历史和这次研学的重点,听着听着,我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了那个年代。
到了延安,第一站是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
走在那条古朴的小道上,两旁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斑斑点点的。
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就是树干上有些许小洞,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当年这里曾经遭受过战争的影响,子弹留下的痕迹。
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参观完杨家岭,我们来到了宝塔山。
那座宝塔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我们爬上山顶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吁吁了。
不过,当我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延安城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太妙了。
我跟朋友们说:“嘿,你们看,咱现在也是‘登高望远’的人了!”大家都笑了,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的一个下午,我们去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那里展出了很多珍贵的照片和文物,其中有一件展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双破旧的草鞋,据说是一位老红军穿过的。
草鞋已经磨破了边角,但仍然能看出当时的主人是多么珍惜它。
我仔细端详着这双草鞋,想象着穿着它走过千山万水的老红军,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晚餐时,我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比如羊肉泡馍、凉皮等等。
我第一次尝试羊肉泡馍,那个汤汁浓郁的味道,配上软糯的馍,简直是绝配。
吃着吃着,我不禁感叹:“这延安的美食,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晚上回到酒店,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今天的所见所闻。
我跟大家分享了那双草鞋的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个同学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那双草鞋,经历了风雨才能变得更加坚韧。
”这话让我感触颇深。
我们从延安走来二集观后感

我们从延安走来二集观后感我们从延安走来二集观后感第一部分:延安之旅上个月,我和朋友们一同前往延安游览,这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旅行。
我们在延安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精神,更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历程。
在延安,我们前往了革命圣地峡岭会议纪念馆,领略了老一辈共产党人英勇坚定的决心与信仰。
走在延安的小街巷,能够感受到当年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打游击战的艰辛与危险。
在延安的博物馆、纪念馆中,我们看到了革命前辈们的照片和实物,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时代气息。
第二部分:延安精神在延安,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延安精神”。
这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一种奋斗的精神,是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付出的牺牲与努力。
这种精神是我们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今天所需要传承的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中最重要的是勇敢,不畏艰难险阻,前进,奋斗不息。
同时也融合了乐观向上,砥砺前行,与时俱进等许多的优秀品质。
通过这次旅行,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更好地做好我们今天的工作。
第三部分:延安对我们的启示延安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座历史名城,对我们都有着很大的启示。
首先,延安教育我们要坚毅,不屈不挠。
这来自于延安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的乐观与勇气,延安精神是我们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撑。
其次,我们从延安学习到了发扬信仰、坚定理想与信念的意义。
革命先烈们为了信仰和理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这种信仰和理想必须要传承下去。
总之,跟着导游一路走来,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延安的风景和历史,延安人民与先烈的延安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启示也是十分重要的,相信这样的旅行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历史,也让我们更好地做好今天的工作。
我们,从延安走来观后感

我们,从延安走来观后感我与几位好友近日游历了延安,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深深地触动了我们。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据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和革命精神的诞生。
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延安的历史厚重和革命情怀,同时也对我们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延安,我们参观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旧址,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领袖的办公室、会议场所以及他们生活的简陋环境。
这些简陋的条件并没有阻止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奋斗的决心,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站在这些伟人曾经呆过的地方,我们深感他们的伟大和崇高,也对他们的革命精神深感敬佩。
除了参观纪念馆,我们还走访了革命旧址和红军长征纪念地。
这些地方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展现了当年革命者们艰苦奋斗的场景和条件。
我们深入了解了他们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苦,他们为了理想而放弃一切的精神令我们感动不已。
这些地方的参观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追求理想和努力奋斗的信念。
在延安的旅程中,我们还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对延安的热爱。
他们对于延安的历史和革命精神非常自豪,并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
他们的热情和真诚让我们感受到了延安人民的善良和友好。
延安之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革命精神的力量。
这些精神不仅仅是历史上的故事,更是一种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站在延安这片革命热土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延安,这座历史名城,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和革命精神的诞生。
我们从延安走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延安的历史厚重和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引领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延安心得体会

延安心得体会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长征的终点站,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我有幸到访了延安,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革命气息和历史厚重。
在延安,我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下艰苦奋斗的历史。
我看到了毛主席、周恩来等革命先驱的故居和办公地,感受到了他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我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事迹和英勇斗争的历史资料,深受震撼。
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也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地。
在延安,我看到了许多青年学生来此瞻仰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我也看到了许多党员干部来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延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不断前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延安,是一座让人铭记的城市,也是
一座让人无比敬仰的城市。
我将永远铭记延安,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游延安南泥湾到红旗渠观后感

游延安南泥湾到红旗渠观后感最近去了延安的南泥湾和河南的红旗渠,这一趟下来,那可真是收获满满,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满是震撼和感动。
到了南泥湾,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田地,绿油油的,像毯子一样铺在大地上。
我脑袋里立马就浮现出当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画面。
你能想象吗?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硬是把这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我走在田埂上,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耳边仿佛还能听到战士们劳动时喊的号子声。
这南泥湾啊,不只是一片土地,它简直就是一座伟大的纪念碑,记录着战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然后再说到红旗渠,哇塞,那更是不得了。
我站在红旗渠的边上,望着那长长的渠水,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山间。
当时就想,这哪是渠啊,这分明是林县人民用命凿出来的生命线。
为了能喝上水,他们在悬崖峭壁上一锤一锤地敲,一钎一钎地凿,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感觉他们就像一群超级英雄,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他们对水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在想,要是我,可能爬个小山坡都要喘半天,更别说在那么危险的悬崖上干活了。
这一路走下来,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
这些地方就像一本本生动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有决心,没有什么是干不成的。
南泥湾的战士们和红旗渠的建设者们,他们就像星星之火,点燃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奋斗和拼搏的小火苗。
我们可不能在这安逸的生活里迷失了自己,得把这种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
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就想想南泥湾的开垦,想想红旗渠的修建,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
这一趟,真的值了,感觉自己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游览红色景点观后感5篇

游览红色景点观后感5篇游览红色景点观后感(1)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鸟语花香,天气格外晴朗,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延安旅游。
一大早,就起来了,坐上去延安的汽车,一路上,风景很美,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你看,花呀、草呀、树呀都在向我招手呢!就这样,我看着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入了迷,不知不觉的到了延安……刚走进延安,就被一片热闹景像给吸引住了,你瞧延安人欢快地纽起了秧歌,唱起了本地的歌曲《东方红》,迎接远客的到来,延安人真热情啊!旅游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一座巍峨雄伟、壮观的宝塔山,站在塔顶你能看到整个延安市区的繁华景像,我们来到一个亭子旁边,一位照相的叔叔说:“来,小朋友,你也穿一穿红军当年的衣服,留个纪念吧!”我向妈妈说:“妈妈,你说我穿上红军当年的衣服,像不像个小八路军?”说着我挑了一件衣服穿上,大家给我留念照相,你还别说,从照片上看我,还真像一个小八路军!随后,我们又去了枣园,革命博物馆……,看见了许多时代有骨气的英雄,比如,董存瑞、王二小、刘胡兰……都是为了现在我们能有好日子过,才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都是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而奋斗……逛一天后,我们回到宾馆,把东西收拾好,准备回家,可我和延安人恋恋不舍,临走前,延安人送给我了三枚小小的徽章,虽然徽章不多,但饱含着延安人的热情……游览红色景点观后感(2)吃过早餐,爸爸带我去“红色旅游”。
我很纳闷,于是问道:“红色旅游”难道把身上涂成红色?”爸爸笑着说:“不对,红三色象征着革命,我们去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
”到了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莱芜战役全景展馆。
展馆展示了1947年2月人民解放军解放莱芜的全部场景。
时间到了,我迫不及待的冲上前去。
脚下的转盘缓慢的移动起来,眼前量的实物和逼真的画面。
画上的士兵有马的、包扎伤口的,还有冲锋的……枪声、厮杀声相互混杂,有一种生临其境的感觉。
出来展馆,我们去瞻仰革命烈士纪念馆,他建造于1972年,是为了纪念在革命中牺牲的烈士,周围摆满了鲜花。
回延安的阅读感受

回延安的阅读感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和红军长征的重要站点,延安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着独特的地位。
近日,我有幸前往延安游览,深入了解这座历史之城的时光沉淀,回延安的阅读感受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延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延安是党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中国革命的圣地。
当我来到具有6000多年历史的杏林古道,满目青山层叠,河流蜿蜒曲折,人文自然双重构筑的景观,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丰厚底蕴。
在延安,随处可见红色文化遗迹,每一处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东方红广场上的红色地标,延安革命纪念馆内铺满的文物珍品,中国民主主义青年团纪念馆里的青春岁月照片……与这些红色元素的共同显现中,延安展示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二、延安的人文气息宝塔山是延安的网红景点之一,这里不仅可以俯瞰整座城市,更可以感受到延安的人文气息。
山上的延安大学是一个座落于城市园区的文化名校,我在这里宛如回到了校园时光,流连于戏台、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景点之间。
在展示中,我了解到,延安大学至今拥有着一批革命老校长的先烈精神和开拓者精神,其独特的优秀师生文化蕴育出了一批杰出的人才。
三、延安与红色革命历史延安有着浓厚的红色气息,这座城市曾是中国工人农民红军的策源地和胜利的营救点。
在展馆和遗址之间,我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如红军长征的路线、荒漠收复战、模范县建设运动和农村聚赞过程等。
更令人难忘的是,我还参观了时代公园,走进了毛主席的故居和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公园,吟诵红军长征的序曲,体味历史的波澜壮阔。
四、延安的自然风光延安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还拥有原始自然风光的独特迷人之处。
陕北大草原广阔如海、群山环绕、怪石峭立,如少女峰、洛川驿踏雪寻踪、寻鹿溪等景点,都是展示延安美丽自然的代表之一。
在心情美好的日子里,我一边欣赏草原上白鹤飞翔、牛羊相伴的美景,一边思考当地的文化特色,想象朝夕相处的村民精神风貌,感受了延安的红色传统与现代发展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延安有感1游延安有感“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小时候第一次读到著名作家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这句诗时,就被他热爱延安的精神所感染,并因而对延安无限神往。
多少年来,总渴望有一次零距离触摸革命圣地的机会,去感悟“延安精神”博大精深的神奇魅力。
机会终于来了!2008年10月23-26日,房县老干部参观考察团到西安、延安进行“缅怀之旅、感悟之行”。
我终于得以瞻仰矗立于延岭山顶的宝塔,抚摸了杨家岭七大会议上桌椅,丈量了王家坪、枣园的距离。
亲眼目睹了革命领袖们曾经使用过的简陋用具之后,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共产党人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
早晨六点多钟,我们驱车往延安方向疾驶。
天高、云淡、风清、路平。
从西安到延安共400多公里,2006年西延高速公路峻工通车,不仅加速了革命老区发展步伐,也缩短了全国广大延安迷的“心灵”路程。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果树林,出了西安是石榴,从铜川到延安是苹果,接近延安则是漫山遍野的枣树林。
粉红的石榴、鲜红的苹果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也向我们展示了老区的经济特色产业。
一路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效果日益凸显。
虽然触目仍是一片黄色,但远山点点浅绿却在慢慢向周围蔓延——那是退耕还林而种的树木正在茁壮成长。
想毕,不远将来,贫瘠的三秦大地也将会展现出郁郁葱葱的景象。
汽车经过三个多小时行驶,进入了延安境内。
据导游介绍,现在延安市市辖1区12县,总人口210万人,总面积36712平方公里。
现在延安经济支柱是旅游业、烟草业、石油化工业,人均收入已达1700多元,财政收入已达29多亿元。
进入延安境内,首先是黄陵,其次是洛川、富县、甘泉县。
中午,当宝塔山上的宝塔映入我们眼帘时,我知道自己终于来到了那神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街道宽阔整洁、楼房鳞次栉比、火车站宽敞透明、城中人群熙熙攘攘……一切都充满着现代繁华都市的气息,这就是那曾经的革命圣地延安吗?是的,这就是延安,那耸立在延岭山上的宝塔不就是延安标志吗?虽然历经沧桑,但那穿城而过的延河水还在缓缓流淌,延河桥的风姿依然一如当年。
清凉山上的道观、半山腰的新华社旧址、山脚下的广场都向我们表明,这是那座曾经的革命圣地。
我们瞻仰第一站是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延安西北约4公里处,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
旧址现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
一进王家坪大门便到南院,首先看到的是军委礼堂。
这是一座土木石结构的平瓦房,整个礼堂可容纳二百多人开会,现在还保留着当年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大会时的场景;绕过军委礼堂,向东是毛主席同志会客室旧址。
北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军委会议室,墙壁上挂有当年拍摄的很多照片。
朱德同志经常在此召开重要会议,后院有一排访空窑洞,再后还有总政治部组织部办公室、毛主席居室,毛主席、朱德、王稼祥、彭德怀、叶剑英,林彪当年也住在这里。
在此期间,毛主席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重要文章。
朱德为七大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军事战争》、《克服困难,向前迈进》等文章,并于1947年4月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著名散文《母亲的回忆》。
1947年3月初,蒋介石调集了34个旅23万军队,向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出动了大批飞机轰炸延安。
毛主席镇定自若地坐在窑洞工作,警卫人员请他到防空洞去,他说:“不要紧,窑洞这么厚”,这时,警卫员石国瑞拣了一块弹片给毛主席看,他接过弹片在手里掂了掂,说:“噢,这个很好啊!可以打两把菜刀用”。
1947年3月18日,延安城里已能清楚地听到枪炮声,彭德怀几次催毛主席动身,他说:“吃吧!吃罢饭再走!敌人要来就请他来吧!我们把窑洞打扫干净,桌椅放端正,茶壶茶杯摆整齐,告诉胡宗南,延安是我们的,我们还要回来的。
”一直到下午6时多,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同志才离开延安,踏上转战陕北之路。
1948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光复延安。
国民党军队仅仅占领延安1年1月零3天。
又过了一年,即1949年,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在此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件。
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军委和总部在此举行了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在毛主席旧居门前的石桌向父亲汇报了学习情况。
毛主席听后说:”你已经大学毕业了,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上一个大学——劳动大学,在那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这次谈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当年6月26日,国民党中央航空第八大队三十五中队机长刘善本上尉,不愿为蒋介石打内战,驾驶B24式五三O号飞机起义,从重庆飞抵延安,延安总部在这里举行欢迎晚会,并称赞刘善本驾机起义的壮举。
1947年3月,彭德怀主动请缨,要求暂时指挥在陕北的两万军队,保卫党中央,毛主席非常赞同。
3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组成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习仲勋任副政委。
彭德怀带领西北野战军抓住战机,以少胜多,一连打胜了著名的青化砭战役、蟠龙战役、羊马河战役、沙家河战役等,经过七战七捷,共歼敌三万余,粉碎了蒋介石对陕对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各战场的军事行动。
党中央、毛主席对彭德怀的指挥才能和取得的辉煌战绩给予很高的评价。
毛主席重新写下了他初到陕北时对彭德怀同志的赞扬诗:“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我们参观第二站是位于延安城西北约2.5公里处的杨家岭。
汽车一侧就是有名的延河,过延河大桥不远便是杨家岭。
一路上,延河水、宝塔山、窑洞、杨家岭等“延安符号”一一映入我的眼帘,看着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景物,我内心有一种庄严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红旗飘扬、军歌嘹亮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很小的时候,“杨家岭的灯火”就深深印在了我脑海里。
我知道,正是在杨家岭那狭小的窑洞里的油灯下,毛主席写出了《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而今,当我跨越历史,踏上这块黄土地时,是多么想亲眼看一看当年老人家住过的窑洞、看一看杨家岭的灯火啊!1937年1月,历经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到达延安,中共中央及主要领导居住在这里。
在此期间,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组织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七次全国党代会;举行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杨家岭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最艰难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最困苦走向强大的伟大历史,从此,这条陕北高原上普通的大山沟便充满了传奇色彩。
跨进杨家岭沟口中央机关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绿树环抱下的中央大礼堂。
礼堂上空,红旗在蓝天下猎猎飘扬。
礼堂当年由杨作才设计,中央机关同志自己动手建成,它高大雄伟,可算是杨家岭最辉煌的建筑了。
时至今日,礼堂依然保持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旧貌,主席台正中悬挂着毛主席和朱德的大幅画像及六面党旗。
走进能容纳千人的会场,抚摩着会场一排排简陋的座椅,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革命前辈们正在商讨中国革命的重大决策,仿佛听到听到了领袖们抑扬顿挫的讲话声音。
走出大礼堂,我们过桥来到对面山坡上,这里散布着一些小小的院落,小院里是几孔朴实的窑洞——这是当年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住处兼办公的地方。
毛主席居住的3孔窑洞里,陈设着木桌椅、帆布躺椅、木柜等家具,看上去十分简陋,置身于这朴实的窑洞和小小的院落,望着这简陋的生活和办公用品,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年领袖们生活是何等艰苦。
然而,毛主席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许多著作,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诞生的。
此时此刻,杨家岭的灯火再一次在我眼前点亮——正是这长明不熄的灯火,为无数革命指明了方向,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
毛主席旧居门前有一方小石桌,标牌注明是当年毛主席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会见处。
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毛主席谈笑风生,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毛主席幽默风趣的语言在陆定一准确流利的翻译下,不断引起美国记者的笑声。
后来,期特朗在她的记录里写道“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在毛主席旧居前,还有一块坡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便是当年毛主席开垦的菜园,他在这里种下辣椒和西红柿等蔬菜。
日理万机的领袖,自己身体力行,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生产运动。
杨家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看上去都那么亲切,发生在杨家岭的故事都那么耐人寻味。
漫步在这儿,我的思绪不由又飞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眼前浮现出的是革命先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雄壮激昂的冲锋号声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画面。
因此,我们更加怀念和崇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的洗礼。
在普照的阳光下,我们赶往下一站——枣园。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因枣树多而得名。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此处。
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亦迁入园内居住。
来延安之前,早就听说毛主席在枣园住过。
想象中,可能是陈旧的窑洞、荒凉的黄土坡。
没想到,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枣园里绿树成荫、树木茂密、环境幽静、风光秀丽,园中千余棵枣树、桃树、杏树生长繁茂。
一入园,迎面看到的就是中央书记处小礼堂,这是1943年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再往前走,进入一个小广场,老远就看到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塑像;广场后面,是一片参天大树;顺坡而上,看到一排一排窑洞。
毛主席住的窑洞,分卧室、办公室、会客室,从1943年10月直到1947年2月,毛主席一直住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
毛主席在这里也写了大量的著作,著名的有《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等。
在毛主席住的窑洞旁边,有一个毛主席生平图片展览,图片大都是没有公开发表的。
过去看到的照片,都是一些领袖形象,高大威武、气宇轩昂。
今天,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领袖的风采,其中,有一幅毛主席和家人的合影,很引人注目——领袖也是人啊!也有儿女情长。
参观枣园后我们来到新华社旧址前,这里正对宝塔山,背靠清凉观,是个留影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