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胺安全周知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甲胺

1、理化性质

无色气体,有似氨的气味。熔点(℃):-93.5;沸点(℃):-6.8;闪点:-10℃;自燃温度:430℃;爆炸极限:4.9-20.8%;相对密度(水=1):0.6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9;蒸气压(kPa):202.65(25℃);易燃,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2、危险性概述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水溶液是一种强碱,与酸剧烈反应。水溶液也是高度易燃物。

属低毒类,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支气管肺炎,重者引起肺水肿而死亡;极高浓度吸入引起喉头痉挛、水肿窒息而死亡。可致呼吸道灼伤。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重者可致灼伤。摄入可致口、咽、食道灼伤。一甲胺在一般情况下,对皮肤粘膜仅为刺激作用,只有在高浓度吸入时,才可能作用到呼吸道深部致使发生肺水肿,同时由于碱性作用造成呼吸道粘膜破坏。

3、个体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4、人体接触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min。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6、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7、操作处置与储存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卤素、酸类、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