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的调节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三节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1。

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

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一)、神经元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3。

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4.看图3—6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①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鞘 ;⑥轴突分枝;⑦末梢。

(2)③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细胞体中。

(3)④的功能是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中传出。

5。

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器官中的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来获取并传递的。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A、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 ,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由脑部发出,总共 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2。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优质课比赛教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优质课比赛教案

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三章第三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优质课比赛教案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问题探讨”引人教学主题;通过比较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方式,归纳两种调节方式的各自特点;通过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具体实例展现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联系;通过旁栏思考题建立概念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材安排了问题探讨、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体液调节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的稳态调节。

2.概括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分析各自在维持稳态上的优势。

3.以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关系。

4.运用人体稳态与平衡观,结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说出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本节内容是发展学生稳态与平衡观的重要知识载体。

稳态与平衡既是生命个体生存的条件,也是生命活动的结果。

通过“体温的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等生命活动过程,理解这些稳态与平衡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机体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协调统一而实现的,正是由于这种稳态与平衡,个体生命才得以生存和延续。

通过对调节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认识,对调节机制的理解,可强化学生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命个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相统-一,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相统一等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本节内容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对学生科学思维进行训练。

例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等重要的概念、原理,均是在具体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归纳和概括形成的。

又如,“体温的调节”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等调节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动态的,多种调节因素参与的,教材在文字描述后,均将它们用调节模式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它们成为学生形成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载体,有利于引导和训练学生形成模型和建模等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3年中考生物秘籍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3年中考生物秘籍

解密07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了解课标:二、知识清单:考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包括一个叫细胞体的代谢中心和一个由树突、轴突神经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中枢 神经 系统脑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 能对外界的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它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 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两部分组成的突起,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由反射弧完成的。

其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人类具有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发生反应,这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的种类: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生来就有的,如:缩手、眨眼、排尿、膝跳等反射。

复杂的反射——(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的,如: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

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考点(二)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 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长时间收缩,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近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真性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认识不断深入。
现代研究
现代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生命活动调 节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 践指导,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未来生命活动调节的研究将更加 深入,有望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提高提供更多帮助。
03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概述
神经调节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应答反 应的过程。
05
04
社交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与 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和经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 氧
够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

密度,提高身体稳定性。 动
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

劳和损伤。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韧
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耐

力,增强免疫力。


如瑜伽、普拉提等,能

够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

肉伸展性,预防运动损

伤。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心理健康
学习本章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生理机制,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2
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机 制。
03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例。
0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02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 健康和预防疾病。

浙教版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五大考点习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浙教版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五大考点习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分考点例题(含解析)题型一:植物的感应性1 .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

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

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

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2 .材料一: 1880 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 1928 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

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 1934 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 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环节。

(2) 图甲的实验中, B 组的作用是。

(3) 为证明“ 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 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

当横线左侧间隔(选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

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

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3 .萘乙酸( NAA )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决定“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 NAA )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 .他选用了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 NAA 溶液作为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 3 层纱布,分别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润湿,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粒数的种子.在培养皿盖上标号,盖上培养皿,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三天后,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依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 设置第 1 组实验的目的是。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预防地震
震前动物有预兆, 大猫衔着小猫跑, 牛羊骡马不进圈, 鸟雀惊飞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 鱼儿惊慌水面跳, 鸡飞上树猪乱拱, 鸭不下水狗狂叫。
地震快来到, 猪在圈里闹, 鸡飞狗也叫, 牲口不吃料, 老鼠机灵先跑掉
【比较】活动时间、光照、温度(地表、地下、空气 温度)的不同
感性运动
探究演示实验:
《含羞草对光、声(振动)、触碰等反应》
建议:①准备两份材料 ;
②课前反复实验,摸索找到最佳实验方案。
结论:
①含羞草对光的刺激不敏感,但含羞草在晚上时 也会“含羞”; ②音叉发出的声音小,振动较小,所以现象较明 显。如果振动太剧烈,引起空气振动也会使其“含 羞”; ③探究何处是敏感部位时,最好是同时对叶和叶 柄刺激。现象是“羽状复叶先闭合,叶柄再下垂。”
体 温 受 脑 控 制
(建议总结为 文字示意图)
鸣谢:本文部分内容引自徐承翔老师课件
第二节 神奇的激素
(一)课标要求:
具体内容目标
1.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 学发现的过程 。 2.列举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3.列举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活动建议
调查激素分泌不正 常引起的症状,如 糖尿病、甲状腺机 能亢进与衰退。
(二)重点:生长素与向光性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 调节、动物内分泌腺与激素 难点:激素的反馈调节
•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列举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比较动物的学习行为与人的学习行为的区别。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调节》全章教学课件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调节》全章教学课件教案

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四节动物的行为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一、本章概述: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响,行为反响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b5E2RGbCAP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响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p1EanqFDPw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根底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响等内容。

DXDiTa9E3d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响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开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RTCrpUDGiT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

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5PCzVD7HxA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

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

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

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开展。

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到达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jLBHrnAILg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根底,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一.知识梳理(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1)植物的向性运动概念:植物不能整体移动,但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2)分类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

茎会背着重力的方向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向水性:植物的根会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

向化性: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2、植物的感性运动概念:植物的运动是由外界的某种因素或内部机制引起的,但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举例(1)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2)凤凰木、酢(zuò)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3)郁金香和番红花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3、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比较相同点(1)都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不同点(1)引起向性运动的刺激是单向刺激;而引起感性运动的刺激对方向没有要求。

(2)向性运动的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相关;而感性运动的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3)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而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状态。

4、植物激素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向光性的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生长素由胚芽尖端产生后,在向下运输过程中,因受单侧光照射的影响,生长素背光一侧分布多,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1)达尔文实验说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会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2)温特实验说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因为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尿液的多少与水的产生和排出都有关系。 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 机体因代谢生成的水增加,会导致尿液量增加。
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2.无机盐(以Na+为例)的来源和去向
➢ 人体内无机盐有多种,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a+、K+、Ca2+
比较长 (激素被靶细胞接受起作用后被灭活;但 血液中各激素活性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的调节
无论是酷热还是严寒,无论是 静止还是运动,人的体温总能 保持相对恒定,而这种恒定是 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 平衡的结果。
➢ 人体产热和散热的机制是怎样的?
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寒冷
产生冷觉/热觉
炎热
皮肤冷觉感受器
大脑 皮层
皮肤热觉感受器
这类通过神经 影响激素的分泌, 再由激素对机体 功能实施调节的 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TRH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
垂体
传出神经
TSH
甲状腺
肾骨 上骼
腺肌
甲状腺 激素
素战 释栗 放
皮汗 肤腺 血分 管泌 收减 缩少
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旁栏思考】 ➢ 带婴幼儿看病时,为什么要等他们停止哭
闹几分钟之后,再给他们量体温呢?
婴幼儿在哭闹时,情绪激动、挣扎等活动, 会使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从而导 致机体产热增加。如果此时测量体温,体温 会偏高,因此需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后, 再给他们量体温。
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温时
体温回升
皮肤血管收 缩、血流量 减少,汗腺 分泌减少; 肌肉和肝等 产热增多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三节学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三节学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三节学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一、人体的调节机构人有八大系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调节功能。

神经系统调节简称神经调节,而内分泌系统调节又叫__________调节、也叫__________调节.人体之所以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大脑:表面是大脑___层,内有_______神经中枢脑小脑:维持身体的___,协调骨骼肌的运动,使______发动的运动更加__________神经系统脑干:内有维持__________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内有________神经中枢,具有_______和________功能脑神经:_____对____神经系统脊神经:_____对三、神经细胞也叫________,它是神经系统_______和_______的基本单位。

由上图可知神经细胞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构成,而突起又包括_____和_______,树突的特点是____而_____,它的功能是接受____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到_________。

而轴突的特点是______且一般只有____条,它的作用是将兴奋由细胞体_________。

练习: 1、不属于神经细胞特有结构的是()A.细胞体B.突起C。

神经末梢D。

细胞核2、酗酒的人初始心跳加快,面颊红胀,进而走路不稳,说明酒精使中毒;再而说话不清,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的中毒;接着出现幻视,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的中毒;最后思维混乱,失去知觉,说明酒精已使整个中毒.3、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将醉酒驾驶纳入刑法。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3)其他化学物质: 组织胺 、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
细胞代谢 加快,产
生较多CO2
(4)范围
血液中 的CO2 含量升高
呼吸 中枢
呼吸 运动 加强
排除较 多CO2
维持体内 CO2含量的 相对稳定
① 单细胞 动物和一些 多细胞 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②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瞬时记忆
1.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有激素、CO2等,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 要内容。 2.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短。 3.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代谢产热,热量的散出主要是皮肤通过辐射、传 导、对流以及蒸发方式进行。 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 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5.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6.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A )
A.增加、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增加
D.增加、增加、增加
3.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 中( C )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 泌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 快、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如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 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 腺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 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浙教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浙教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浙教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关键词: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生命活动、调节一、文章类型本文属于科学类文章,主要对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中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进行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以便读者学习和掌握该章节的核心内容。

二、梳理关键词1、神经系统2、激素调节3、生命活动4、自主神经系统5、外界刺激6、内分泌系统7、生长激素8、甲状腺激素9、性激素10、胰岛素三、知识点归纳1、神经系统: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主要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激素调节: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3、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调节内脏活动。

4、外界刺激:对生命活动产生影响,例如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

5、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6、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在睡眠时分泌。

7、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8、性激素:促进性成熟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9、胰岛素:调节血糖,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

四、文章结构1、引言:介绍本章的主题和内容。

2、神经系统:阐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分类。

3、激素调节:介绍内分泌系统,以及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胰岛素等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

4、生命活动调节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阐述生命活动调节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五、丰富文章内容在文章中可以加入具体的实例和案例,以生动形象地说明相关知识点。

例如,可以介绍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等)及其与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农业生产中如何利用生命活动调节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六、检查文章逻辑在完成文章撰写后,需要仔细检查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常规的写作规范。

中考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

中考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
人的学习行为 马戏团的表演 虎鲸的学习行为 大山雀喝牛奶
三、人的高级神经活动 人不仅能对环境中的声、光、味、触等具 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 并能对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反应。
3--5、体温的控制
一、恒定的体温
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 都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这几种动物叫恒温动物。 二、正常人的体温 1.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一般不超过1℃ 。 2. 不同年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 不同性别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4. 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另外: 体温还会随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的不同而 不同,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动。
血糖含量下降
血糖含量升高
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岛素分泌减少
感受器
感受器
90mg/100ml
高于正常水平
正常
低于正常水平
六、人体内腺体的种类
1、内分泌腺 (无管腺)
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临近的血管或淋巴,通 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部。
2、外分泌腺 (有管腺)
它们的分泌物经导管输送到体表或脏器的腔 道里,如唾液腺、消化腺、汗腺、性腺等。
4. 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 的对个 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求偶行为
觅食行为
繁殖行为 育雏行为
防御行为
迁徙行为
筑巢、产卵、孵化
动物的拟态 竞争行为 等
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1.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 是通过学习行为获得的行为方式 3.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4. 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第三章 复 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复习课件(共45张PPT)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复习课件(共45张PPT)

子病)
甲亢
肾状腺 肾上腺素 1加快心跳的节奏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违背体
2扩张通入肌肉的血管 育道德)
卵巢(女) 雄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睾丸(男) 雌性激素 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
发维持人的第二性症
3、激素的特点:由内分泌腺分泌,在血液中 含量极少,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 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神经元的功能,包括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的方 向。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讨论】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是如何被接受的?
通过人体皮肤细胞中的冷敏小体和热敏小体中的 神经元接受

信 息
经 元









3、信息的处理 生物在接受了环境变化的信息后,还需要能迅速
处理信息、作出决定,并根据决定快速行动。 1、人的神经系统
读图
1、脑的不同 部位功能相 同吗?
2、人的语言 和听觉的中 枢分别位于 什么部位?
运动 语言
嗅觉
皮肤感觉
听觉 视觉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协调肌肉的 活动,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小脑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面
脑干
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 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扰 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5、由于光照使生长素分布 不均 ,背光面生长素 分布 较多,胚芽生长 快 ,故植物向 有光 的一 侧弯曲。
6、 脑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它能促使生长发育。 幼年时,若生长素分泌不足其病症是侏儒症 ;而 成年时,若其分泌过多将会出现 肢端肥大症 。

第0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浙教版)

第0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浙教版)

甲状旁腺
调控着血液中的钙水平
肾上腺
能释放多种激素
能促使身体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其他的激素影响 肾中盐和水平衡,并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种类
胸腺
在儿童时期,该腺体分泌的激素能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
胰腺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这两种激素控制着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水平, 使血糖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
植物茎的向地性与根的背向地性的原因
植物激素的种类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细胞分裂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促进果实成熟
植物的茎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根比茎对生长素更加敏感
生长素受重力影响,横向摆放的植物体主体的下半部生长素浓度高
茎的下半部分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就向上生长
概念 特点 举例
动物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 有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繁殖行为 求偶行为 摄食行为 攻击行为 防御行为 洄游行为 领域行为 。。。
经过自然选择后,通过基因遗传来是适应环境的变化
马戏团动物的表演
幼狮跟母狮学习捕食
人的社会行为
。。。
生存下来后,通过尝试总结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目的
为了降低生存的成本
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恒定的体温
恒定的体温是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础条件 恒定的体温能让动物摆脱环境的控制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怎么让体温恒定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包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包含答案)

浙教版8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某兴趣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来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其实验步①取带芽的枝条若干枝,均分为A、B、C、D、E、F六组②将六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中,处理天后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③一段时间后,观察根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A组B组 C组 D组 E组 F组溶液浓度(mg/L)蒸馏水 200 400 600 800 1000平均生根数量(条) 5 10 12 18 14据表回答(1)实验步骤①中的若干枝带芽枝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 ____(2)该实验中,判断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的观察指标是____ ____(3)比较________组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4)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其规律是___ ____ _ .2.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

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cm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_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3.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促进根和茎生长的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分别是________ M和________ M。

(2)由图中可知,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______。

(3)图中三条曲线都可以表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其________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________促进植物生长,________抑制植物生长。

八年级科学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3.3 神经调节 3.3.3 反射与反射弧练习 自然科学

八年级科学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3.3 神经调节 3.3.3 反射与反射弧练习 自然科学

第3节 神经 调节 (shénjīng)
4.[2016·温州]2016年3月,一场以人工智能AlphaGo获胜的围棋人机
大战引人瞩目。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fēnxī)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
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B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2021/12/11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2021/12/1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第3节 神经(shénjīng)调节
拓展(tuò zhǎn)培优
如图A3-3-11为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chūxià分n)_泌_唾__液____的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
属于___非_条__件_(_简_单__) ___反射。
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是:e→d→a→b→c
B.缩手反射是简单(jiǎndān)反射 C.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
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2021/12/11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第3节 神经 调节 (shénjīng)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反射弧的结构(jiégòu)和功能,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 成的,图中反射弧包括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
2021/12/11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第3节 神经 调节 (shénjīng)
知识点2 条件反射(tiáojiàn fǎnshè)和非条件反射(tiáojiàn fǎnshè)
6.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人的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 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 ) D 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神经的调节
A概念,B概念理解,C概念应用,D综合提升
A类题
一、对刺激的反应
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需要各种器官协同作用
2.反应过程:→传导信息→→传导信息→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和的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树突、轴突)
3.功能: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4.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三、信息的处理:
1.神经系统构成:作用:信息
神经系统的组成:作用:信息
(1)脑神经:由部发出,总共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和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由发出的神经,共有对。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的感觉和运动。

四、脑的结构和功能
1.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三部分
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2.大脑表面的有扩大大脑表面积的作用。

3. 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4.小脑和脑干的功能:
1)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2)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五、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1.脊髓是,位于脊柱的内,呈扁圆柱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有和两个方面的功能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用膝跳反射可检查人的是否正常六、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1)概念:人体通过对各种作出反应的过程。

(2)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____
(3)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实现。

2.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进行。

如果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反射才能完成。

七、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如:膝跳反射、吮吸反射等,这由以下哥哥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如:猩猩表演舞蹈、猴子做算数等。

这由参与完成
B类题
1.在大脑皮层中,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
2.下列选项中不是小脑功能的是()
A、调节心血管运动
B、协调骨骼肌运动
C、维持躯体平衡
D、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程度
3.神经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A、大脑、小脑和脑干
B、大脑和脊髓
C、脑和脑神经
D、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4.我们在通过看电视、读书、看报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部位是( )。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
5.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 D )
A.体液调节机构
B.内分泌的调节
C.脑和脊髓
D.神经系统
6.在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整个过程是 ( B )
A.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B.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产生反应
C.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反应
D.产生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7.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C )
A.使人体接受外界刺激
B.使人产生感觉
C. 是人体内主要的调节机构
D.是人体内惟一的调节机构
8.关于轴突的主要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B )
A.接受兴奋,并传导兴奋
B.传导神经冲动
C. 产生兴奋
D.产生信息
9.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D )
A.神经元细胞体
B.神经细胞核
C.神经纤维
D.神经元
10.周围神经系统由 ( B )
对脑神经、12对脊神经组成
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组成
对脑神经组成
对脊神经组成
11.关于脑神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脑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
B.脑神经共有12对
C.脑神经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D.脑神经包括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
12.关于脊神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脊神经由脊柱发出
B.脊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C.脊神经共有12对
D.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13.大脑皮层是 ( B )
A.神经系统集中的地方
B.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C.是神经集中的地方
D.是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14.下列神经中枢不在大脑中的是 ( D )
A.语言中枢
B.视觉中枢
C. 听觉中枢
D.呼吸中枢
15.某人患了一种病,走路摇晃不稳,动作不协调,其病变部位可能是 ( C )
A.大脑
B.脑干
C. 小脑
D.脊髓
16.若人的脑干病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 )
A.呼吸困难
B.站立不稳
C.不能思考问题
D.不能说话
17.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D )
A.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
B.手被针刺,立即缩回
C.尝到美味,分泌唾液
D.脚被钉刺,皮破血流
18.膝跳反射可检查下列何种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 A )
A.神经系统
B. 消化系统
C. 运动系统
D.内分泌系统
19.有关反射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C )
A.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C. 反射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D.反射活动是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的过程
20.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活动 B.反射 C.传导 D.分泌
21.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脊髓 C.脑 D.神经节
22.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弧和反射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23.“植物人”是指只有心跳和呼吸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没有受伤的部分是
A.大脑B.小脑 C.中脑 D.脑干
24.某病人肢体震颤,不能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自己右手中指和鼻子的快速而准确的动作,其病变发生在()
A.小脑 B.大脑C.脑干 D.脊髓
C类题
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A.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特有的生理功能
C.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机构是神经系统
2.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D )
A.接受兴奋
B.产生兴奋
C. 传导兴奋
D. 包括以上三项
3.胃肌的蠕动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原因是 ( D )
A.这种蠕动受到大脑的支配
B.这种蠕动受到脑神经的支配
C. 这种蠕动受到脊神经的支配
D.这种蠕动受到植物性神经的支配
4.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 D )
A.大脑
B.脊髓
C. 神经
D.神经系统
5.某人看到前面一条小沟,却走了两大步,这可能是因为 ( C )
A.大脑皮层控制运动的神经中枢出了问题
B.脑干出了问题
C. 小脑协调运动的中枢发生病变
D.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出问题
6.在神经系统中,可传导的是 ( D )
A.刺激
B.反应
C. 感觉凰信息
7.脑干位于 ( D )
A.脑部中间
B.大脑背后
C.小脑上面
D.大脑的下面
8.下列器官,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的是 ( D )
A.唾液腺
B.角膜
C. 韧带
D.膀胱
9.下列哪一种反射活动是感受体内刺激产生的 ( B )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 瞳孔反射
D.吸吮反射
10.婴儿排尿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 D )
A.脊髓中排尿中枢发育不完整
B.脊髓中的信号没有传导到大脑
C. 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发育不完整
D.大脑发育不完整
11.用针在手指上戳一下,立即觉得痛。

试述这。

一过程中的信息接受和传导。

[答] 手指上皮肤的神经元中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信息,传导到神经元的细胞体,再由轴突将信息传导到另一神经元,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产生痛觉。

12.设想一下,若人的植物性神经受到人的意志控制,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 因为人的植物性神经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若植物性神经能受到人的意志的控制,则内脏器官的活动也受到人的意志的控制,如心脏的跳动,当人的情绪低落,而想自杀时,只要一有念头,心脏就会停止跳动,而产生不良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