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曲线图

合集下载

气体转子流量计压力,密度校准曲线图

气体转子流量计压力,密度校准曲线图

0
1
2
8 0.4
9 0.3
10
0.2
7 0.1 6
5 43 21来自0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EQUIVALENT GAS FLOW CORRECTED FOR SPECIFIC GRAVITY-STD. COND.* B. Specific Gravity: Q2 = Q1 X
GAS PRESSURE PSIG BELOW ATMOSPHERE -14 10 9 8 OBSERVED FLOWMETER READING
CONVERSION CURVES FOR GASES
-12 -10 -8 -6 -4 -2 0 2 4 GAS PRESSURE PSIG ABOVE ATMOSPHERE 6 8 10 15 20
17
18
19
20
If more convenient, approximate correction factors may be determined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s. P1 X T2 P2 X T1 Where: Q1= Actual or Observed Flowmeter Reading Q2 = Standard Flow Corrected fo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P1 = Actual Pressure (14.7 psia + Gage Pressure) P2 = Standard Pressure (14.7 psia, which is 0 psig) T1 = Actual Temperature (460 R + Temp °F) T2 = Standard Temperature (530 R, which is 70°F) A. Pressure: Q2 = Q1 X

(3-4)毛管压力曲线

(3-4)毛管压力曲线

列1 1 2 3 4 5 6 7 8 9 10
4.69 4.69 6.25 31.25 15.63 7.81 6.25 0.63 3.12
80.31 80.31 75.63 70.94 64.69 33.44 17.81 10.00 3.75 3.12
半渗透隔板
半渗透隔板法所 能测定的最大毛管压 岩心的毛管力曲线 力主要取决于隔板的 隔板的毛管力曲线 半渗透性,即隔板的 阀压值。隔板的孔隙 PT(隔板) 越小,阀压值越高, 测试范围就越大,同 PT(岩样) 时测量的时间也越长 0 (图9—21)。目前国 100 Sw ,% 内生产的隔板可高达 图9—21半渗透隔板的毛管压力曲线 0.7MPa以上。
或阈压PT、饱 和度中值压力
0.01 100
Pc50和最小湿
S min 50 S HG ,% 0
相饱和度Smin
图9—30 毛管压力曲线的定量特征
(二)毛管压力曲线的定量特征
1、阈压或称排驱压力PT
阈压是指非湿相开始进入岩样时的最小的压力。它对应于岩样 最大孔隙的毛管压力。阈压又称为入口压力、门坎压力或排驱压力。 毛管压力曲线中间平缓段延长线与非湿相饱和度为零处与纵坐标轴
最小湿相饱和度表示当驱替压力达到最高时,未被非 湿相浸入的孔隙体积百分数。如果岩石亲水,则最小湿相饱 和度代表了束缚水饱和度。最小湿相饱和度实际上是反映岩 石孔隙结构的一个指标,岩石物性越好,其值越小。 注意:Smin值还取决于仪器的最高压力,当毛管压力曲线的
陡峭段不平行于压力轴时,仍把它作为束缚水饱和度来考虑
的交点所对应的压力就是排驱压力。
岩石渗透性好,孔隙半径大,排驱压力PT较低,表明岩石物性较 好;反之,亦然。因此由排驱压力的大小,可评价岩石渗透性的好 坏。利用PT值,还可确定岩石最大孔隙半径。

水压试验程序曲线图

水压试验程序曲线图

附录Ⅲ:锅炉整体水压试验升降压曲线图一、一次汽系统水压试验升压图:
压力.MPa
保持20min
试验压力:33.60
降压.≯0.2Mpa/min
升压≯0.2Mpa/min
全面检查
检查
设计压力:26.68
升压.≯0.3Mpa/min 降压.≯0.3Mpa/min
10%工作压
力初步检查
10%压力:2.668 进水
时间.分钟
注:水压试验压力升降速度在低于设计压力时不应大于0.3Mpa;在高于设计压力时不应大于0.2Mpa。

一、二次汽系统水压试验升压图:
压力.MPa
保持20min
试验压力:7.76
降压.≯0.2Mpa/min
升压.≯0.2Mpa/min
全面检查
检查
设计压力:5.17
升压.≯0.3Mpa/min 降压.≯0.3Mpa/min
10%工作压
力初步检查
10%压力:0.52
进水
时间.分钟
注:水压试验压力升降速度在低于设计压力时不应大于0.3Mpa;在高于设计压力时不应大于0.2Mpa。

基本波形之压力容积曲线

基本波形之压力容积曲线

压力-容积曲线1. 概述压力-容积曲线反映的是气道压力(Paw)与潮气量(VT)之间关系的曲线,不存在时间这一变量。

其反映了肺和胸廓的静态机械力学特征,从而可以判断病人的疾病状态,评估病人对治疗的反应等等。

在患严重肺疾病时,是唯一测定肺功能的实验。

正常的P-V曲线为一个S形状,在功能残气量(FRC)上方,容量范围是潮气量通气,曲线的斜率通常是线性的。

图1 压力-容积曲线机械通气时通常通过描述P-V环来对肺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一个呼吸周期包括吸气相和呼气相,因此一个完整的P-V曲线环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肺部状态。

图2 正常P-V环(红色表示吸气相)如图2所示,X轴表示压力,Y轴表示容积,吸气支走形向上,呼气支走形向下,当有PEEP设置时环形的底部位于PEEP水平。

图3(红色表示吸气相)通过P-V曲线可以区分自主呼吸与正压通气的波形差异(图3)。

自主呼吸时气道压力在正压和负压之间切换,曲线呈顺时针方向;正压通气时曲线则呈逆时针方向。

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的肺容积的改变,它代表了胸腔压力改变对肺容积的影响,肺顺应性又可分为静态肺顺应性(Cst)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

Cst反映了肺组织的弹性,Cdyn受肺组织弹性和气道阻力的双重影响。

如图4所示,PV曲线起点端和顶端的连线的斜率代表动态肺顺应性(Cdyn)。

图4(红色表示吸气相)静态肺顺应性是指在呼吸周期中,气流暂时阻断时测得的肺顺应性,即肺组织的弹力。

静态肺顺应性的测量应在阻断气流的情况下进行(图5)。

反应在P-V曲线上,即为在平台压期,肺容量的变化值与压力变化值的比值,即:Cst=Tidal Volume/Pplat-PEEP图5(红色表示吸气相)2. 临床应用2.1 肺过度膨胀当肺脏过度膨胀时,肺脏容积随着压力上升其改变逐渐变小,在图形上形成“鸟嘴征”,应降低潮气量及吸气压力(图6)。

图6(红色表示吸气相)2.2 气道阻力增加导致吸气相阻力增加的因素包括:气管插管变形、病人咬管,等等;导致呼气相气道阻力增加的因素包括:气道痰栓、支气管痉挛,等等。

注塑曲线图的详解

注塑曲线图的详解

做為注塑技術人員,如你不識睇工藝波浪圖,你還是處於上模員階段,未進入技術員層次!在注塑機作注射保壓這個核心動作時,為了讓注塑人員更好了解注塑機的現時狀況,更好判斷異常缺陷的真正原因,以做出改善動作。

現代化的注塑機廠商都在電腦里設有注塑速度,注射壓力的波浪圖。

一.从注塑机角度分析:要分析注塑机动作,那我们就要看注塑机相关的曲线——注射压力曲线和螺杆位置曲线:•Ø A到B点对应时间内:随着螺杆快速向前移动,注射油缸压力迅速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注塑机在做填充动作。

其中B为注射压力峰值,B点对应螺杆位置为注塑机上设定的保压切换位置。

•Ø C到D点对应时间内:油缸压力持续不变,注塑机在做保压动作。

C或D点的压力值,就是注塑机上设定的保压压力。

•Ø E到F点对应时间内:螺杆受前端塑料挤压,匀速退回,油缸压力很小并保持不变,注塑机做溶胶动作。

E或F点的压力值,就是注塑机上设定的背压压力。

•Ø B到C点对应时间:注射压力从高压突然降低,注塑机做保压切换动作。

•Ø D到E点对应时间内:注塑机油压系统快速泄压,螺杆前端塑料压力挤压螺杆反弹。

D到E的时间为设定的溶胶延时时间。

二.从型腔的角度分析:要分析型腔内部,那我们就主要看型腔压力曲线。

•Ø 0到A点:0点注塑机开始填充,A点塑料才流进型腔,所以0到A点,塑料在填充流道。

•Ø A到B点:A点是塑料刚穿过浇口的时候,B点是塑料刚走满型腔的时候。

那么A到B点就是填充型腔的过程。

•Ø B到D点:塑料走满型腔后,继续有塑料被挤进型腔,使型腔内部压力持续上升。

C点为浇口处压力峰值,D点为型腔末端压力峰值,B到D就是补缩型腔的过程,B到D点型腔压力曲线的斜率就是补缩速率。

•Ø C到E点:E点为注塑机保压结束点。

C到E点就是型腔的保压阶段,C到E的时间是为了等待浇口冻结。

•Ø D到F点:随着塑料逐渐冷却,型腔压力慢慢降低,D点到F 点型腔压力曲线的斜率就是冷却速率。

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分析

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分析
奇数叶片泵脉动率比偶数叶片泵小所以取1315片e最小容积a1最大容积a2排量va1a2z与单作用式叶片泵相似区别在于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定子内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四段过渡曲线组成每转一转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各两次
第三节 叶片泵
◆优缺点:
结构紧凑、噪声小、脉动小、运转平稳 结构复杂、吸油能力差对油的污染较敏感
◆双作用叶片泵流量计算 :
流量计算见公式3-20流量脉动在叶片数为4的 倍数时最小。一般取12或16片。
7
提高双作用式叶片泵压力的措施:
因叶片底部作用压油腔的压力,使叶片以很大 的力压向定子内表面,加速了内表面的磨损,泵的 寿命降低。
高压泵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1.减小作用在叶片底部的压力:泵压油腔的油通过阻 尼孔或内装式小减压阀接到处于吸油腔的叶片底部, 减小叶片压向定子内表面的作用力。
◆分类: 单作用式叶片泵:可变量、非平衡 式 双作用式叶片泵:定量泵、平衡式
1
单作用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密封工作腔是由相邻两叶片、定子 内表面、转子外表面及两配油盘构 成若干个密封腔组成。
转子和定子有偏心,叶片在转子的 槽内可灵活滑动,在离心力及槽底 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紧贴在 定子内表面上。
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叶
片向外伸出,容积增大,吸油。左
侧叶片往里缩进容积减小,压油。
动画:3.3-1叶片泵的拆装;动画:3.3-2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

2
◆单作用叶片泵特点: 泵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吸、压油 一次,叫单作用叶片泵。 转子上受液压不平衡力,叫非平衡式泵。 改变偏心大小,可改变排量大小,叫变量泵
愈小当压力大到使泵的输出
流量为零,不管负载怎样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