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的意思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千家诗卷四·七律(二) 精品
千家诗:卷四·七律(二)《千家诗》是历代流传较广的一本诗集。
集中所选的都是律诗和绝句,大部分通俗易懂,诗意天然,语言流畅,便于背诵,是青少年学习近体诗的启蒙作品,也是古典诗歌爱好者的一本喜见读物。
曲江其二杜甫【原文】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天天上朝回来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了钱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
虽然欠了很多酒债,但是该喝还得喝,自古以来人能活到七十岁的不多。
蝴蝶在花丛中穿行起舞,时隐时现;蜻蜓在水面缓缓而飞,时而点着水面。
明媚的风光啊,你就同蛱蝶、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哪怕是暂时的也好,千万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黄鹤楼崔颢【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旅怀崔涂【原文】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译文】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
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答李儋韦应物【原文】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翻译与赏析
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翻译与赏析刘禹锡《始闻秋风》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全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心情呢?刘禹锡《始闻秋风》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译文】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赏析一】《始闻秋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首联是诗人为秋风代言。
在首联中诗人把秋风拟人化,诗人与秋风的对话紧扣诗题,并侧面反映出秋风与诗人原是故旧,秋风对诗人很有感情。
中间两联,宕开一笔,作了转折,由为秋风代言变为写诗人之所闻、所见和所想。
尾联是诗人对秋风的答词。
这首诗先写秋风对诗人的谈话,再写诗人对秋风的言语,含蓄别致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赏析二】这首诗歌形象而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刘禹锡在遭贬之后,仍然能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
从艺术手法来说,诗人变换视角,代秋风设辞,使情感的抒发得到更好的表现。
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更表现出诗人虽然衰老,但没有消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的不断进取的情怀。
【赏析三】"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的诗意: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眼睛,顾盼着万里青云。
正是秋风,使骏马心动,使鸷雕睁眼。
"思'和"眄'为因,"动'和"开'是果,这四个字,不仅写出了骏马和鸷雕内心驰骋疆场和搏击长空的渴望,还显示了一种潜藏的力量。
似乎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或奔赴疆场,或搏击长空。
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描绘了秋风的魅力,展现了自己振奋昂扬的精神面貌。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原文:喜迁莺暑风凉月宋代:辛弃疾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游月陂程颢诗歌鉴赏
游月陂程颢诗歌鉴赏前几天我去了个超美的小公园。
那里面有个小湖,湖水在阳光底下就跟镜子似的,亮闪闪的。
我沿着湖边的小道溜达,风一吹,湖边的垂柳就跟绿色的长发似的飘啊飘。
咱来说说程颢的《游月陂》哈。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读这诗的时候,我就好像跟着诗人在那堤岸上晃悠呢。
我当时在小公园里,看到有个老爷爷坐在长椅上,拿着个收音机听京剧,那摇头晃脑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这就跟诗里那种悠然的氛围有点像呢。
我想程颢在月陂的时候,说不定也看到了有趣的人或者事儿。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秋天的时候,公园里的树叶有的变黄有的变红,风一吹就沙沙地往下落。
我捡起一片枫叶,那红得哟,就跟小火苗似的。
这就像诗里说的季节变化啦。
我坐在湖边的石头上,喝着自己带的小水壶里的水,虽然不是酒,但也有点那种为这凉凉的秋意举杯的感觉呢。
再往后,“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小湖的水面上倒映着天空的云彩,那画面可美了。
我盯着看了好久,感觉云彩就像在水里游泳一样。
旁边树林里有个小瀑布,水落下来的声音清脆得很,我闭上眼睛听,感觉心里特别安静。
就好像能体会到程颢写这句诗时候那种看到美好景色,心里很平静、很享受的心情。
最后“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想想生活里那些烦心事,就像一团乱麻。
但在这公园里赏赏景,就觉得那些事儿都不算啥了。
就像读这首诗,能让人从烦恼里跳出来一会儿。
以后要是有机会,我肯定还会再来这个小公园,说不定也能像程颢一样,有更多美好的感受呢。
从程颢的《游月陂》里走出来,再回到小公园,感觉这一趟不仅赏了景,还跟古人有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真的超棒。
我想以后我肯定还会经常回味起这一天的。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原文译文赏析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原文|译文|赏析《浣溪沙·洞庭》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这首词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显示出作者留恋自然界的心态。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词吧。
《浣溪沙·洞庭》原文宋代: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
楚天阔处数峰青。
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
译文及注释译文从湘江走到尽头便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是数座青翠的山峰。
傍晚的湖面,风平浪静,船头旌旗上的飘带纹丝不动。
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
夜深渐凉,停泊下来的船的影子遮盖了稀疏的星星的倒影。
注释(1)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赏析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
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
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
“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
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
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
“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
旗梢,即旗旓。
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
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
⽔调歌头原⽂翻译及赏析《⽔调歌头》是宋代⼤⽂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词以⽉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对宇宙⼈⽣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盾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作者热爱⽣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下⾯⼩编整理了⽔调歌头的原⽂翻译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家!《⽔调歌头》译⽂及注释译⽂:丙⾠年的中秋节,⾼兴地喝酒直到第⼆天早晨,喝到⼤醉,写了这⾸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恐怕在美⽟砌成的楼宇,受不住⾼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下清影,哪像是在⼈间。
⽉⼉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
明⽉不该对⼈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们离别时才圆呢?⼈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的亲⼈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也能共享这美好的⽉光。
注释:1丙⾠: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年苏轼在密州(今⼭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台。
6归去:回去,这⾥指回到⽉宫⾥去。
7琼(qióng)楼⽟宇:美⽟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光下的⾝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眠:⽉⼉移动,转过了朱红⾊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指诗⼈⾃⼰)。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不该(对⼈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念奴娇·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念奴娇·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念奴娇·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念奴娇·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1念奴娇·中秋对月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古诗简介《念奴娇·中秋对月》是明代词人文徵明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片写词人飘飘欲仙,想像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的情景;下片写词人返回人间后追忆去年今日。
全词想像丰富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翻译/译文枝头的桂花像垂着的块块白玉,圆月映照了整个苍穹,夜空好似被洗净了一般。
风拂动着眉梢和身躯,人儿仿佛就在水晶宫殿里一样。
遥看天际,龙翻偃舞,宫殿如画,一派歌舞升平而沸腾的气氛。
白霜月光铺满大地,我想乘着缤纷的云朵腾空而起。
仍记得旧年的今夜,于溪亭酌酒畅饮,望云飘月移。
过往的情境如刚消逝的梦,转眼却到了去年此时。
自西而来的青雀与嫦娥都告知我中秋佳节到了。
我寄托旧知好友捎信于你,万万别辜负了这月宫甘甜的香醪。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等,双调,正体为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风泛:风吹。
水晶官:龙王住处,这里指神仙居所。
偃蹇(yǎnjiǎn):高耸的样子。
嵯(cuó)峨:这里指楼阁高峻的样子。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或吹笙唱歌。
霜华:皎洁的月光。
酾(shī)酒:斟酒。
青雀:指青鸟,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鸟。
俦(chóu)侣:伴侣,朋辈。
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词人从二十六岁至五十三岁共九次应试,但每次都榜上无名,此词似是词人为表达期盼榜上有名之意而创作的。
文学赏析此词上片写词人飘飘欲仙,似乎亲历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那里桂花飘香,美好的月色将天街笼罩。
高一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译文
高一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译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高一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高一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
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
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
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
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
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
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
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
千家诗:卷四·七律(二)
千家诗:卷四·七律(二)曲江其二杜甫【原文】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天天上朝回来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了钱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
虽然欠了很多酒债,但是该喝还得喝,自古以来人能活到七十岁的不多。
蝴蝶在花丛中穿行起舞,时隐时现;蜻蜓在水面缓缓而飞,时而点着水面。
明媚的风光啊,你就同蛱蝶、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哪怕是暂时的也好,千万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黄鹤楼崔颢【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旅怀崔涂【原文】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译文】水不停地流走,花儿持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
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答李儋韦应物【原文】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几回圆。
【译文】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1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苏辙〔宋代〕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译文及注释译文: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节。
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
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曲调。
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服。
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
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宿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
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biàn):古汴河。
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鼓吹:鼓吹乐。
鸿雁:俗称大雁。
汀(tīng)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pèi),紫绮(qǐ)裘(qiú):指豪华衣饰。
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驿:水路驿站。
依旧:照旧。
但恐:但害怕。
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
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
相对:相望。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翻译赏析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翻译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水调歌头·盟鸥辛弃疾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
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
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
废沼荒丘畴昔。
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
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译文带湖是我最爱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
我闲居无事,手扶竹杖,脚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绕湖徘徊。
鸥鸟啊,你既和我缔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疑猜。
还有那白鹤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也邀请它一起来。
鸥鸟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原来是在偷窥鱼儿,伺机而捕。
可笑你只知盯住游鱼多么痴呆,却不懂我此时举杯的情怀。
昔日这里是破败的池沼荒芜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洁,清风徐来。
人世间几度欢乐,几度悲哀?河东绿荫尚嫌稀少,还须把杨柳多多来栽。
注释⑴水调歌头:词牌名。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⑵盟鸥:是活用《列子·黄帝》狎鸥鸟不惊的典故,指与鸥鸟约盟为友,永在水国云乡一起栖隐之意。
李白诗:“明朝拂衣去(归隐去),永与白鸥盟。
”⑶带湖: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北灵山下。
⑷翠奁:翠绿色的镜匣。
这里用来形容带湖水面碧绿如镜。
⑸先生:作者自称。
杖屦(jù):手持拐杖,脚穿麻鞋。
关于秋节的古诗十首
关于秋节的古诗十首寒露已至,深秋来到。
白天越来越短,阳光越来越少,容易让人抑郁。
难道,秋天就没有美的吗?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杜牧爱枫叶,杨万里爱上散步……秋天最惬意的10首诗词,你若爱,秋天处处都可爱。
1、最让人向往的秋日诗: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平甫见招不欲往宋·姜夔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友人张平甫召姜夔去赴宴:兄弟,来呀,这里有好酒,还有好音乐。
姜夔直接拒绝:我疾病缠身,不适合饮酒。
人生在世,难得碰上秋前消暑的小雨,就让我在家,一枕酣甜吧!“乞我虚堂自在眠”真是绝妙,那种自在自在的灵魂,让世人向往。
雨天就是用来睡觉的,秋天一下雨,慵懒立刻就显得合理了许多。
2、最舒服的秋日曲子:金卮满劝莫推辞,已是黄柑紫蟹时。
湘妃怨·金卮满劝莫推辞元·马致远金卮满劝莫推辞,已是黄柑紫蟹时。
鸳鸯不管伤心事,便白头湖上死。
爱园林一抹胭脂,霜落在丹枫上,水飘着红叶儿。
风流煞带酒的西施。
马致远很高兴,他斟满酒杯,说:喝酒吧,别推辞,现在已是柑橘变黄螃蟹变紫的时候。
想象一下,酒席上,有柑橘,有螃蟹,这些美味,只有秋日才能品尝得到。
展眼望去,园林中枫林红得像一抹胭脂,霜染在丹枫上,水上飘着红叶,真是可爱。
秋天的西湖就像是风流至极且带着微醉的美人!嘴得到了满足,眼睛也得到了满足。
秋天里最开心的,莫过于吃了。
糖炒栗子、肥满的螃蟹、香甜的柑橘、鲜红的柿子,想想就觉得很美。
3、最自得的秋日诗:醉怜金琖齐侧,卧看玉簪对横。
初秋闲记园池草木宋·范成大醉怜金琖齐侧,卧看玉簪对横。
腥水留灌茉莉,结香旋薰素馨。
范成大喜欢花花草草,他有一个小花园。
初秋时节,他喝醉了酒,卧在榻上,看玉簪花开放。
园子里的茉莉要浇了,花的香味,将空气都薰香了。
如果秋日里,都能像范成大一般,喝着酒、赏着花,谁能不爱呢?好想有个小院子,花开花落一辈子。
独享小天地的诗句
独享小天地的诗句《游月陂》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日约重陪。
人生在世,多是不能自由,有很多不如意。
许多抱负,许多欲望,带来许多压力。
烦恼与忧愁,缠绕着人。
日常的忙碌、焦躁,鲜有轻松快乐的时候。
人生之路崎岖多故,一个人迷茫中摸索前行,忍受着孤独。
多数时候,无所成就,被世界冷落。
许多时候,太累了,实在忍耐不了这些,渴望着能够暂时跳出来,到达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的小天地。
在那里能够静下心来,忘却俗尘的一切,沉浸在自己的空间,获得快乐和满足。
重新积聚力量,找回勇气,再信心满满地面对尘世的挑战。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块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在那里虽然也是孤单的,但是心中却带着欣喜。
畅游其间,灵魂也得到自由。
可以与天地对话,与世界没有了隔阂。
如天空中徜徉的白云,无所牵系,无所忧虑,自由自在,充实而又快乐。
无数的灵感如珠玉一样,发射出光芒。
当此时,尘世的一切苦恼,都已算不得什么。
能得一刻,则是一刻之永恒。
月陂,则是属于程颢的小天地。
游其间,一切都非常美妙。
不但有怡人的景色,更能使人有美好的心情。
仿佛正是天地为自己所设,一切恰与人的心意相合。
游赏的兴致无尽,总也不使人生厌。
虽在秋天,万物已收,剩余景色也分外可观。
水心云影,林下泉声,悠悠自得,澹然妙极。
如入化境,身心俱融入其中,妙不可言。
直到天晚,生出凉意。
兴犹未尽,饮一樽酒,驱散晚凉。
为之叹赏不已,再三徘徊不忍离去。
可以无鲁阳之戈,不能回日。
已太晚了,不得不告别这里。
离别前,先与之约定好重来的日期。
《清平乐·秋词》原文译文出处赏析
《清平乐·秋词》原文|译文|出处|赏析该词中词人思念好友,揣测一路上友人可能的遭遇所写下的以想象为主的怀人词,但是这种想象并不是凭空乱想,而是基于词人对朋友的了解。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清平乐·秋词的古词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清平乐·秋词》原文宋代:苏轼清淮浊汴。
更在江西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
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
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清平乐·秋词》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澈的淮河与混浊的汴水,远在钱塘江西岸。
您的红旗抵达时,黄叶遍地,狼藉散乱。
白霜也会袭入梁王的故园。
您将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执酒壶?驻马访古,徘徊踟蹰。
双庙的遗风至今还在,漆园的傲吏大概已无。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
唐教坊曲。
一名《醉东风》、《忆萝月》。
双调小令,平仄韵转换格。
②秋词:傅本词题作“送述古赴南都”可从。
南都:今河南商丘市。
《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应天府为南京。
”③清淮浊汴:清淮,清澈的淮河水。
淮河为古代四渎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入安徽,注入洪泽湖,下游自淮阴县与大运河会合。
古汴,汴河故道有两条,这里是指隋以后汴河故道,由河南的旧郑州、开封至商邱县治南,改东南流经安徽的宿县、灵璧、泗县入淮河。
现在已荒废,只有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清平乐·秋词》出处该词应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年),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
词中预计陈襄到时已“黄叶乱”,有“霜”,该词大约作于初秋,陈襄即将离杭州时。
《清平乐·秋词》赏析该词中词人思念好友,揣测一路上友人可能的遭遇所写下的以想象为主的怀人词,但是这种想象并不是凭空乱想,而是基于词人对朋友的了解,通过这些了解所作的一系列推断,显示了词人对陈述古真挚的友情和对述古其人的真切了解。
上片以友人的行程为线索,纵贯着空间地点、节序风物,写来别有情致。
杨万里秋凉晚步翻译
杨万里秋凉晚步翻译杨万里秋凉晚步翻译杨万里《秋凉晚步》翻译是怎样的呢?杨万里《秋凉晚步》是非常重要的一首诗篇,在诗坛上占据一席之位。
秋凉晚步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注释可人:合人意。
红蕖(音同“渠”):荷花。
却:开尽。
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翻译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
红蕖,就是红色的荷花。
却,在这里是完、尽的意思。
赏析向来诗人容易悲愁,秋风飒飒,秋雨萧萧,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落。
而杨万里在《秋凉晚步》诗中却说:“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评:像这样写春天、写秋天,就写出了新意。
诗人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
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
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
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杨万里为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
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现改知常州。
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
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
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
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
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
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
秋堂夕翻译
《秋堂夕》元稹翻译天气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说打雷时交互,河流正在上升。
清风一下子赢,白露忽然已凝聚。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清。
何况这秋堂晚上,幽怀空无朋。
萧条窗外下雨,突然闪案前灯。
读书满床,蟏蛸悬挂再升。
啼儿屡次哑声,疲倦僮时睡着。
博览夜晚眼睛,咏歌畅请接受。
何况吟获麟章,要停止很久不能。
尧、舜侍奉已远,丘道完。
蜉蝣不相信鹤,蝉鹊肯看鹏。
当年并不是偶然,为什么要称死。
胡为揭见,爱憎褒贬留下。
他用泪的泥,难道在清像冰。
不是白又不是黑,谁能点苍蝇。
处世如果没有闷,装疯道不是弘。
没有说被人发觉,我也笑着孙登。
《秋堂夕》元稹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
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
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
啼儿屡哑咽,倦僮时寝兴。
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
况吟获麟章,欲罢久不能。
尧舜事已远,丘道安可胜。
蜉蝣不信鹤,蜩鷃肯窥鹏。
当年且不偶,没世何必称。
胡为揭闻见,褒贬贻爱憎。
焉用汩其泥,岂在清如冰。
非白又非黑,谁能点青蝇。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唐多令·秋暮有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唐多令·秋暮有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唐多令·秋暮有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唐多令·秋暮有感宋代:陈允平休去采芙蓉。
秋江烟水空。
带斜阳、一片征鸿。
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
画桥流水东。
断肠人、无奈秋浓。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译文:休去采芙蓉。
秋江烟水空。
带斜阳、一片征鸿。
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不要去采芙蓉花,秋天的江面烟水空漾。
夕阳下,一群大雁正在回家。
想把心中的闲愁安顿好,却安顿不好。
全都堆在紧锁的眉峰上。
心事寄题红。
画桥流水东。
断肠人、无奈秋浓。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满腹的心事写在红叶上,让它随着流水飘向冬。
秋意越浓,人越伤心。
回望高楼,迟迟才回去。
此时,一轮新月已早早挂在梧桐上。
注释:休去采芙蓉。
秋江烟水空。
带斜阳、一片征鸿。
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zhuó)在两眉峰。
唐多令:词牌名,《太和正音谱》注“越调”,亦入高平调。
也写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箜篌曲》等。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芙蓉:指荷花。
顿:安置。
著在:放置在。
心事寄题红。
画桥流水东。
断肠人、无奈秋浓。
回首层楼归去懒(lǎn),早新月、挂梧桐。
题红:题诗于红叶之上。
唐僖宗时宫女韩氏题诗红叶置御沟中,为卜子于侑所得。
后僖宗放宫女,裕适娶韩氏。
见《太平广记》;又唐宣宗时卢渥亦有得题诗红叶而娶宫女之事,见《云溪友议》。
秋浓:指的是深秋。
层楼:高楼。
赏析:这首词是写秋季女子怀念远方的人的词,“斜阳”、“新月”指出时间是在傍晚时分,“秋江”“画桥”“层楼”则指出此诗的地点,词人从多方面描写词中人物的种种感受,秋感怀人虽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此词之所以不落俗套,魅力不凡,则在于它的流畅、疏朗以及跌宕起伏的笔势,发端以祈使句式领起,以此来警醒读者,芙蓉,即荷花素为人们喜爱,是古人常常吟咏的对象,它具有多种的象征意义。
采莲,原是民间妇女特有的劳动情趣,乐府民歌和文人乐府中多有佳作,此词开篇即规劝人们别去采撷,就有一种难言苦衷和一种特别的忧怨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的意思“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出自宋朝诗人程颢的作品《游月陂》,其古诗全文如下: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注释】①月陂(bēi)月形的池塘②堤:堤岸③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④中天:天空⑤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⑥无端:没有头绪⑦计:算计、计较⑧约:预约⑨重陪:再来陪赏【翻译】月光照在陂堤上,我四处徘徊,北面是耸入云中的百尺楼台。
秋天一来,万物都变得萧条零落,姑且趁着水边向晚的凉意,举杯畅饮。
水里的云影悠闲地相互照映,林中泉水在静谧中流淌。
世事变化无常何必计较,只要逢佳节便要与友朋相约再来游玩。
【鉴赏】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
作者在这首诗中,虽然也写了一些较为生动的景物,但其着眼点仍在于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
所谓“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多么闲静幽雅,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境界。
因此他认为世上的事情,可以不必去计较。
只要在佳节能约几个朋友相聚就是很大的快乐。
诗抒写了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