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精编版
工程伦 理案例 分析
事故处理
美方被告赔钱了事
作为本案的主要负责人,公司的美国老板安 德森没有出庭受审。灾难发生后,安德森曾 在印度遭警方拘捕,但很快就离开印度回国, 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印度法院的审理程序中露 面,目前他生活在纽约。去年7月,这家法 庭对安德森发出逮捕令,并要求印度中央政 府向华盛顿施压要求引渡,但一直没有下文。 目前尚不清楚印度政府是否曾就此事向美国 交涉。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9年向印度政府支 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金,该公司在1999年 被陶氏化学收购。陶氏化学在2009年博帕尔 泄漏事件25周年时曾表示,联合碳化物公司 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来帮助受害者和他 们的家人,称印度政府有责任向当地居民提 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医疗服务。 2009年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显示,在当年爆 炸工厂的周围依然有明显的化学残留物,这 些有毒物质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导致当地 很多人生病。因为毒气泄漏失去工作能力或 者患上慢性病的受害者当年获得了1000到 2000美元不等的赔偿,但是还有很多受害者 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工程伦 理案例 分析
事故原因
逃生过程
工程伦 理案例 分析
在事发之后,情
况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工厂的管理者仍有足够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转移到安全地
带。”没有一个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死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相反的 方向跑,逃离城市,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但是当灾难迫近的时 候,公司却没有对当地居民做出任何警告。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公司迅速决定把 灾难的严重性和影响故意说得轻微些,想以此来挽回形象。灾难过后的几天,公 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 是一种强催泪瓦斯”。甚至在灾难的即时后果——几千人死亡,更多人终生残 疾 ——被公布后,公司还是继续着相同的做法。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
一,案例概述
6
3,事件高潮
骇人听闻!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塑胶跑道用了不到10天 25 名小学生流鼻血…
一,案例概述
7
3,事件高潮 震惊!“塑胶跑道”竟是“废轮胎、废电缆”做成的!一路销往北京…
8
一,案例概述
9
3,事件高潮 触目惊心!“塑料跑道”黑作坊 就是一个大垃圾场…
二,伦理问题
10
1,施工单位的劣质施工
无良施工单位为了压低成本,在明知道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规范的施工工艺 可能会带来危害的情况下,在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未严格按照规 定工艺施工,如未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完工后晾晒时间不够等。
2,“价低者得”的招标原则忽视工程质量
学校运动场地改扩建的资金压力大,招标唯低价是取,质量把关不严,严重 影响校园操场的工程质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异味伤人”事件频发,但“涉毒”塑胶跑道大都具有 产品检测合格报告空气质量检测合格。
一个多月以来,多地已出现近10起塑胶跑道“涉毒”事件,相关部门和单位 纷纷介入调查。江苏、上海等地还对区域内塑胶跑道进行全面排查,防堵 “漏网之鱼”。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调查结果能够解答公众 疑问:塑胶跑道和孩子头晕究竟有无关联?跑道究竟有没有毒?有毒物质来 自哪个环节?
深圳市教育局将问题跑道原因归结为:“一是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 二是未严格按照规定工艺施工,如未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完工后晾晒时间不 够等。”
一,案例概述
5
3,事件高潮
2016年6月21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出的节目“谁制造了‘毒跑 道’”将毒跑道事件推向了舆论漩涡。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的学生家长反映说近期有多名 学生出现了流鼻血,头晕等身体不适的状况。学校怀疑与该校最近铺设的塑 胶跑道有关。不只是北京,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现的异味跑道、异味操 场问题所涉及的城市不在少数。几天前,北京市平谷区第六小学也出现了类 似问题,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保护孩子!关于塑胶跑道有“毒”,你知道些什么?
保护孩子!关于塑胶跑道有“毒”,你知道些什么?一、为什么学校要铺塑胶跑道?早期的运动场是由碳渣和泥土构成的,这种构成材料为以后风起或下雨等恶劣天气就埋下了隐患,造成对运动爱好者或者学生身体上的伤害。
塑胶跑道的优点在于弹性优良,接着力强、耐磨、耐酸碱、搞老化,全天候性、环保、阻燃、防尘、无菌、无接缝,清洁、养护简单,颜色鲜艳、有利于美化环境及提高参与运动的兴趣。
并且,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聚氨酯铺面材在塑胶跑道上铺设应用成功并得到世界认可,发展到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地的铺设和托儿所、幼儿园、宾馆、饭店门厅、微机室、图书馆地面和老年人居室的铺设。
早在1961年美国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即3M公司)就用聚氨酯材料铺设了一条200m的赛马跑道,1963年又铺了一条跑道,由于效果好,得到各国的重视。
1965年德国正式生产铺设塑胶跑道。
1967年在加拿大召开的泛美运动会上开始采用塑胶跑道。
196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聚氨酯塑胶跑道被正式采用.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此后,国际奥委会就正式把塑胶跑道定为国际比赛的必备条件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竞相铺设。
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瑞士、瑞典相继生产和推广了聚氨酯塑胶跑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塑胶跑道在中国的使用量也在攀升。
二、“毒”跑道是怎么产生的?学校里的基本都是透气型塑胶跑道,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清洁地面,涂防水底漆;涂一层高粘结胶水;将聚氨酯粘合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搅拌,铺好;喷涂表面颗粒。
防水底漆、胶水、聚氨酯粘合剂、黑色橡胶颗粒、表面颗粒,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那么这个跑道就会有毒。
在全国范围内一年内新增近3000家塑胶场地原料生产供应商,其中很多小作坊没有资质、没有技术、没有专业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有的只是劣质低价。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讲述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讲述一、内容简述说到“毒跑道事件”,这可是近年来牵动公众神经的热点话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案例,一起探讨工程伦理在工程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这个事件起因是某些学校或公共场所的跑道,竟然在孩子们使用不久后出现了质量问题,检测出含有有毒物质。
想象一下那些正在跑道上奔跑的孩子们,吸入的却是危害健康的毒气,真是让人心疼又愤怒。
1. 介绍毒跑道事件的背景及其重要性好的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我们今天的话题《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讲述》。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毒跑道事件的背景和它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其中毒跑道事件更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毒跑道顾名思义,是指一些中小学操场上铺设的、含有有毒物质的跑道。
这些跑道在雨天或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威胁。
别看它只是一个局部的工程问题,但背后涉及的问题可不少。
这里面不仅有工程伦理的问题,还有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个事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乎到我们的孩子,关系到他们的健康和成长。
想象一下孩子们在有毒的操场上奔跑、玩耍,吸入那些有毒气体,这对他们的健康来说是多么大的威胁啊!所以这个事件不仅仅是工程问题,更是关乎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未来。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毒跑道事件呢?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复杂得很,比如说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产品的安全性;有的地方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问题产品的出现等等。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不应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这个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工程伦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事件,看看它是怎么发生的。
2. 阐述工程伦理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工程伦理听起来好像是个很专业的词汇,但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工程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次我们讲述的毒跑道事件,就凸显了工程伦理的重要性。
你知道吗每一个工程项目背后,都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
工程伦理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然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伦理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案例以某市一大型住宅项目为例,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伦理法律问题,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二、案例简介某市一大型住宅项目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项目占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共计3000套住宅。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方违反工程伦理法律,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引发了一系列纠纷。
三、案例分析(一)工程伦理问题1. 施工方违反诚信原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方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成本,采取了一系列不诚信的行为。
如:(1)偷工减料: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省材料成本,擅自降低材料标准,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
(2)隐瞒问题: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工程质量问题,未及时上报,而是采取掩盖、修复等方式处理,导致问题扩大。
2. 设计方违反职业道德设计方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导致设计方案存在缺陷。
如:(1)设计不合理:设计方在设计住宅楼时,未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导致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
(2)设计变更频繁:设计方在设计过程中,频繁修改设计方案,给施工方和业主带来不便,增加了工程成本。
(二)工程法律问题1. 违反《建筑法》(1)施工方未取得相应资质:施工方在参与项目建设前,未取得相应的施工资质,违反了《建筑法》的规定。
(2)施工过程中未遵守规范: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施工,违反了《建筑法》的规定。
2. 违反《合同法》(1)合同签订不规范: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施工方签订的合同中,存在诸多漏洞,如合同条款不明确、违约责任不明确等。
(2)合同履行不到位:施工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工程进度滞后、质量不合格。
3. 违反《侵权责任法》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因违反工程伦理法律,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给业主造成了财产损失,侵犯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有毒塑胶跑道”事出有因
“有毒塑胶跑道”事出有因一、引言- 介绍有毒塑胶跑道的背景- 概述问题的严重性二、问题阐述- 描述有毒塑胶跑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分析有毒塑胶跑道的成分和制作流程三、事出有因- 探究有毒塑胶跑道问题的起源,包括成本和便利性等因素- 分析现有政策和规定在监管方面的不足四、案例分析- 分析现有有毒塑胶跑道事件的案例,探究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探究有毒塑胶跑道对学生运动健康的影响五、解决方案- 提出解决有毒塑身跑道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包括政策、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策略- 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有毒塑身跑道问题,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六、结论- 总结全文的论点和观点- 展望未来,警醒人们重视有毒塑身跑道问题的危害。
第一章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和健康。
塑胶跑道,作为一种便利、美观且耐用的人造跑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塑胶跑道中的化学成分和制作流程却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有毒塑胶跑道的问题,不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也影响到了学生运动健康的发展。
本文将探究有毒塑胶跑道的背景、问题阐述和事出有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第二章问题阐述2.1 有毒塑胶跑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正常的塑胶跑道由橡胶颗粒、聚氨酯层、黄色填料等组成,并经严格的技术和工艺加工而成。
然而,由于成本和操作等原因,一些小厂家采用低成本的材料、不严格的控制条件进行生产,导致有毒成分存在于塑胶跑道中,例如苯乙烯、乙烯、丙烯和乙烯醋酸乙酯等。
这些有毒成分在太阳曝晒和高温下释放出来,有害气体进入人体可对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造成危害。
此外,随着塑胶跑道的使用和损耗,微小的橡胶颗粒随风飘散,进入空气和水源中,严重地影响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2.2 有毒塑胶跑道的成分和制作流程根据相关报道,有毒塑胶跑道中的主要成分为苯乙烯、乙烯、丙烯和乙烯醋酸乙酯等有机化合物。
而制作这些塑胶跑道的主要原料是废旧轮胎和聚氨酯。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第一部分:我认为保罗·莱德贝特应该接受邀请,作为一名制造工程师,我们可以把他作为普通人和职业人员来区分开来,虽然和供货商有商业上的往来,可是他们只是谈论自己私人的爱好生活,并不触及任何利益,也不会危及到作为工程师的准则,所以我认为保罗·莱德贝特可以接受邀请。
第二部分:我认为保罗·莱德贝特不应该接受这个请求,因为这是赌博的行为,虽然这只是小得赌博,但是作为工程师,应该懂得预防性伦理道德,虽然这是他作为个人的私生活,但是应该时刻保持一个工程师应该有的警惕,所以我认为保罗·莱德贝特不应该接受邀请。
第三部分:我认为会引发伦理问题,公共道德的责任包括:不伤害他人、如果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则进行赔偿、不说谎或不欺骗、遵守承诺、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尊重他人做出的合理的决定的能力、公平地对待他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等等。
工程师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一般道德信念,许多工程伦理规范也反映了这样的一般道德信念。
所以保罗·莱德贝特不但在和供货商私交甚深,还进行赌博,不注意自己作为一个工程师的道德信念,明知道这不符合作为工程师的道德准则,却执意去赌博,严重的违反了作为工程师的职业道德。
第四部分:保罗·莱德贝特应该说出他和供货商的关系,因为他是作为一个工程师,应该陈述应该有的事实问题,而不是隐瞒事实,工程师就必须遵守法律、标准的规范和惯例,所以保罗·莱德贝特必须说出他和供货商的关系。
第五部分:应该告诉其他两个人他自己的考虑,因为他是一个工程师,作为一个工程师就必须客观的对待问题,必须有自己的立场,不能去破坏应该有的规范和准则,他应该把事实说清楚,并且正确的做出合理的判断。
第六部分:保罗·莱德贝特应该把事实告诉给供货商,与其他职业规范一样,工程伦理规范阐述了工程师作为工程师的行为标准。
有时,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诱使我们的行为与其他人的利益相触,但是作为一个职业的工程师,就必须遵守工程师应该有的道德信念,不能因为一己私利二背道而驰,所以,保罗·莱德贝特应该认真地把事实告诉给供货商。
跑道入侵问题的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权威资料]
跑道入侵问题的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随着民用航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近年来,跑道入侵事件屡屡发生。
跑道入侵事件对机场安全存在着重大的威胁,因此认识跑道入侵问题具有现实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跑道入侵的案例分析,通过案例抛砖引玉出产生跑道入侵的可能性原因,找到解决跑道入侵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跑道入侵;飞行员;管制员;防范措施1跑道入侵定义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关于跑道侵入的定义:地面航空器、车辆、人员和物体等在机场管制的跑道范围内,发生碰撞事故,或引起航空器起飞、准备起飞、降落或准备降落时间间隔不足的任何事件都定义为跑道入侵。
加拿大官方定义则为未经授权或计划外的人员、车辆、或航空器进入或接近正在使用中的跑道。
目前国内对跑道入侵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
2案例分析案例:2016年3月18日,南方航空公司CZ8444韩国清州飞往大连的航班。
CZ8444在韩国清州起飞的过程中,飞行员没有正确理解地面发出的指令,飞行员在错误的时点、错误的入口优先的拐进跑道。
就这这个时刻,拐进的跑道内,大韩航空的刚好在落地滑行,速度比较快,南方航空的飞机机头此时已经侵入这个大韩航空飞机跑道内15米。
幸好大韩航空紧急避让,避让及时,避免了两机碰撞的事故发生,最后在两机相遇时,大韩航空右翼翼尖距离南方航空的飞机机头只有约3米,此场面可谓惊心动魄。
两辆飞机勉强避免发生碰撞,这种事件定义为严重的风险事件,是属于严重的失误。
造成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飞行员在飞行操作中飞机越过跑道边线,其次是在南航飞机侵入跑道时,地面没有发出指令制止,最终导致时间的发生。
3跑道入侵事件原因分析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跑道入侵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飞行员未按指令操作实施,其二是管制员指挥失误,其三是跑道中有障碍物(包括军民合用机场军方在未通知塔台情况下就上跑道)。
这些原因都是由很多不同的影响因素组成的,机场的交通流量、机场的布局、机场的运行,管制员和飞行员之间错误的沟通、飞行员自己的判断和执行失误等都会对发生跑道入侵存在一定的风险。
“毒”跑道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6年第11、12期
“毒"跑道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乔丽云
(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针对近年来“毒”跑道事件的频发现象,结合笔者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简单建议。 关键词:“毒’’跑道事件;塑胶跑道面层;有害气体 中图分类号:T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6)11、12~0098一01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见表。
采用可倾瓦结构,安装位置如图,其安装在汽轮机推 力盘的两侧工作瓦承受转子的正向推力,非工作瓦 承受转子的反向推力。 此汽轮机组推力轴承位于前轴承箱内,使转子 和定子保持一定的动态间隙,承受作用在转子上的 轴向推力。汽轮机推力瓦由正向推力瓦和反向推力 瓦组成。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工作瓦块受力,保证 汽轮机的转子不至于向发电机侧位移。减负荷,尤其 定和落实整改方案。加大对不合格塑胶跑道所涉及 的相关方的责任认定与惩罚力度。 建议建立运动场地塑胶跑道安全、长效的监督 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建议相关部门要进行 责任分工,建立多方联动、各司其职的监管体系,尤 其对在建的塑胶跑道从材料源头上层层把好质量 关,建成后不仅对塑胶跑道面呈有害物质进行检验, 还要对塑胶跑道在一定时间、一定温度下释放的有 害气体进行检测。只有如此,才能杜绝以次充好、以 假乱真的现象。同时可采用合适的媒体平台,让用户 有知情权。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给孩子一个安全的 成长空间、群众们一个安全的健身场所。 [参考文献] Eli
按照GB/T 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标准相关检测项目进行检验。不难看出,游离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可溶性铅等检测项目是导致塑胶 跑道面层不合格的重要原因,而超标的可溶性铅的 存在会导致土壤污染,如果不是裸露足部进行运动 的话,是不会导致身体不适的,但超标的游离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的存在却是令人担忧的,游离甲苯 二异氰酸酯(TDI)的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 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易致敏。虽然抽检的塑胶跑道其 它项目不存在超标现象,但也不代表没有,只是没有 超出《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新建成的塑胶跑道在投 入使用之前遇上环境温度很高,短期内就会加剧甲 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大量释 放,就会加重塑胶跑道周围空气的污染程度,这些也 就是“毒”跑道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3“毒跑道”事件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塑胶跑道的检测标准有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毒跑道事件是一起发生在中国的公共工程伦理问题,它的始末可以归结为当地官员为追求政绩而放任承包商使用低质劣材料建造跑道,导致跑道严重龟裂、起泡、翘曲,最终导致了运动员的严重伤亡。
本文将从伦理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毒跑道事件的发生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的政治体制成鲜明的官本位文化,许多地方官员追求政绩、功绩的心态十分强烈。
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是高压的政绩观,政府部门追求经济指标的量化,对档案材料的重视,使他们对质量安全等实质性指数重视不足。
同时,公司的商业利益也加剧了低质材料使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诚实守信的标准已经被淡化,工程师和承包商往往会选择采用低质量的材料来追求更高的利润。
其次,毒跑道事件涉及到利益冲突的问题。
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工程质量良莠不齐,其实情况是大范围存在的,但大多因为官员的“奇迹思维”和腐败不问质量安全等实质性指数重视不足。
再次,对于行业管理的责任,政府应该提供有效、透明的监管机制,食品药品等领域都已经成立了专业的监管部门,但建筑领域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
当地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监管职能,对于建筑材料的质检也缺乏制度保障。
在这个国家中,建筑师的道德伦理经常被忽视,对部分建筑师的行为监管措施不够。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建筑行业作为公益性制造业,需要提升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准,突出道德理念在建筑师工作中的重要性,重视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建设健康、安全、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综上所述,毒跑道事件不仅破坏了公共利益和公共信誉,也反映了国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个人或某些集体利益而违背职责,甚至牺牲了公众利益的现实。
我们希望在政府、企业、工程师、监管机构等多方合作下,强化对于公益性行业的监管,全面改善建筑行业的道德风尚,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课件
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或者降低成本,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导致跑道质量不过关 。例如,没有按照要求对基础进行平整和夯实,导致跑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 的防尘措施,导致跑道表面的尘土被学生吸入肺部。
监管问题
总结词
监管不力是毒跑道事件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 问题。
环境保护概念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工程 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毒跑道事件 中,环境保护的缺失表现在对跑道建设 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 处理不当。
VS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工程伦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工 程师有义务在工程活动中采取必要措施保 护环境。在毒跑道事件中,环境保护的缺 失不仅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了危害,也对周 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详细描述
相关监管部门对于学校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 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手段。同时, 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监管部门也没有及时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和追责,导致问题 愈演愈烈。此外,一些学校在招标过程中也 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为不良施工单位提供了 可乘之机。
04
应对措施与建议
加强材料监管
建立严格的材料质量标准
03
毒跑道事件中的问题
材料问题
总结词
在毒跑道事件中,材料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详细描述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有毒的材料来制作跑道,如使用废旧轮胎、含甲醛和其他有 毒物质的胶水等。这些材料经过长时间暴晒和磨损后,会释放出有害气体,严重危害学生和教职员工 的健康。
施工问题
总结词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毒跑道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PPT课件
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故
——第五小组
目录
>> 事故介绍 >> 事故原因 >> 事故处理 >> 事故思考
工程伦理 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事故介绍
工程伦理 案例分析
1984年12月3日零点刚过,印度中央邦首俯博帕尔市农药厂储存有 45t甲基异氰酸酯的3号储罐温度迅速升高,保养公试图扳动手动减压 阀[自动阀门已坏]未成功,急忙报告工长,4名工人头戴防毒面具进行 处理,但毫无结果。温度在上升,这意味着罐内介质开始汽化。在工 厂上班的120工人惊恐万分,抛下工作,各奔家中,只有1名家萨基儿 •阿赫迈德的工人仍在3号罐前孤军奋战。
事故介绍
工程伦理案 例分析
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9年在印 度博帕尔市建起来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 农药。制造这些农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 (MIC)的剧毒气体。这种气体只要有极少量短时 间停留在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 稍大,就会使人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正是用 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博帕 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惊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 成液态后,贮存在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 吨之多。
有下文。目前尚不清楚印度政府是否曾就此事向美国交涉。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9年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亿美元 的赔偿金,该公司在1999年被陶氏化学收购。陶氏化学在 2009年博帕尔泄漏事件25周年时曾表示,联合碳化物公司已 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来帮助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称印度
漏出的MIC喷向氢痒化钠洗涤塔,但该洗涤塔处理能力太小,不可能将MIC全部中和。 洗涤塔后的最后1道安全防线是燃烧塔,但结果燃烧塔未能发挥作用。 重要一点是,该MIC储罐设有一套冷却系统,以使储罐内MIC温度保持在0.5摄氏度左右。但调查表明,该冷却
工程伦理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某建筑工程项目由某建筑公司承建,工程地点位于我国某城市。
该项目于2018年3月1日正式开工,计划于2019年3月31日竣工。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方管理不善,导致施工现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最终在2018年10月20日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
二、案例分析1. 事故原因分析(1)施工方管理不善:在施工现场,施工方未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
例如,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等问题。
(2)设计不合理: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导致设计方案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部分结构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3)施工监理不到位: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操作,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未能进行有效控制。
2. 伦理问题分析(1)施工方伦理问题:施工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忽视工人的生命安全,违背了职业道德和伦理原则。
(2)设计单位伦理问题: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导致设计方案存在安全隐患,违背了工程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原则。
(3)监理单位伦理问题: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操作,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未能进行有效控制,违背了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原则。
3. 法律问题分析(1)施工方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施工方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事故发生后,施工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受害者家属的损失、承担刑事责任等。
(2)设计单位法律责任: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导致设计方案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2016年6月21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
出的节目“谁制造了‘毒跑道’”将毒跑道事 件推向了舆论漩涡。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 的学生家长反映说近期有多名学生出现了流鼻 血,头晕等身体不适的状况。学校怀疑与该校 最近铺设的塑胶跑道有关。不只是北京,近一 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现的异味跑道、异味操场 问题所涉及的城市不在少数。几天前,北京市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骇人听闻!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
塑胶跑道用了不到10天 25名小学生流鼻血…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震惊!“塑胶跑道”竟是“废轮胎、废电缆”
做成的!一路销往北京…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触目惊心!“塑料跑道”黑作坊 就是一个大
垃圾场…
二,伦理问题
三,解决方法
1,制定新的塑胶跑道质量检测标准 吸取这次“毒跑道”事件的经验教训,制定严
格有效的塑胶跑道质量检测标准,并在颁布之 后定期修订、更新。 2,完善塑胶跑道施工质量市场监管 环保、质检等有关部门需要切实落实塑胶跑道 的检测与验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执行监管, 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解决方法
3,改变“价低者得”的招标标准 学校等有关招标方需在招投标的时候严格把关,
应综合评价施工位及其投标方案,确保工程 质量符合标准。 4,严惩黑心作坊、无良施工单位 执法部门应严厉惩处生产、出售不合格塑胶跑 道原料的黑心作坊,以及劣质施工的无良施工 单位。
谢谢观看!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异味伤人”事件频发, 但“涉毒”塑胶跑道大都具有产品检测合格报 告。记者梳理发现,从目前相关学校公布的检 测情况看,多数“涉毒”塑胶跑道上空空气质
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 案例分析提要
第十一周考试校部材料馆材104 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888 11 2 18:00-19:40目录导论第一章科学伦理一、科学伦理的缘起二、科学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一是现代科学研究活动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二是科学工作者的职业伦理问题。
三、科学伦理的社会价值1加强科学伦理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2可以大大扭转科学研究中的不良风气3具有协调科研人员之间,科研人员和社会整体之间的功能.案例1:光环的破灭———科学史上的“黄禹锡案件”1科学需要伦理学的引导2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是导致黄禹锡伦理失范的重要原因3黄禹锡事件对中国学术界的启示(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科技伦理规范教育;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正确对待,严肃处理学术造假.) 案例2:“有机化学所”女博士造假1现代科学的高度专业化和科学实验的复杂性加大了发现造假的难度.2学生压力大和自身学术道德滑坡是导致学术造假的根本原因3部分导师失职是催生研究生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4不良的学术环境是导致学生造假的外部因素5预防学生学术造假的几点建议(加强学术作风建设;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建立严格的导师负责制)案例3:刘登义事件的启示1功利主义和无私利性规范的冲突是导致学术剽窃的根本原因2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分配冲突是导致学术剽窃的关键因素3杜绝学术剽窃的策略(在高等教育体系和科研机构开展持久而有效的科技伦理道德教育;正确处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建立伦理审查机制;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伦理责任感) 案例4:揭开“友情剽窃”的神秘面纱1警惕危害性极强的的联合剽窃2科技工作者缺乏道德自律是导致联手剽窃的根本原因3科技工作者应坚持真理维护诚信4加强法律意识,立法和法律监督案例5:李森科事件:科学在强权之下呻吟1科学活动要求具有基本的客观公正性2不能让科学沦为政治的婢女3正确处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案例6:渐行渐远的“巴尔的摩事件”1正确处理科学共同体内部利益问题是科学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2正确处理科学共同体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科学研究顺利开展的关键必须防止科学权威成为科学不端行为的保护伞第二章技术伦理一、技术伦理的缘起二、技术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1高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2常规技术活动带来的伦理问题三、技术伦理的社会价值1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伦理意识2提高公众对技术伦理风险的认识3促进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案例1:谁为“算错”买单?1积极营造工程技术人员践行举报义务的制度环境2企业伦理是高科技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3开拓高科技企业伦理,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加强社会管理和监督;建设并坚持行业规范;企业对自身责任的认同)案例2:太空垃圾: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1太空垃圾的存在带来一系列技术伦理问题2太空垃圾的存在将会加剧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不平等3减少太空垃圾净化太空环境案例3:“后羿射日”重现江湖1和平利用空间技术是使太空技术造福人类的必要途径2技术活动主体要对技术活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伦理考量3导弹打卫星的启示:要充分估量技术背后的政治论理价值案例4:无伤害恶作剧1黑客伦理:黑客们形成的伦理观念2黑客文化的社会价值具有二重性3规范和引导黑客文化,使其服务于计算机技术发展(1教育和引导黑客具有正确的理性的伦理观念;制定法律法规约束黑客行为)案例5:“胡师傅”真的“糊”了1企业的公德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道德基础2技术传播的载体-媒体和公众人物需要提升自身的伦理意识消除假冒伪劣现象需要各社会群体共同的责任担当案例6:达菲事件1社会责任感是高技术企业兴旺发达的生命线2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践行与企业的发展并行不悖3达菲事件的启示:日常生活的技术产品更需要一种良心意识第三章工程伦理一、工程伦理的缘起二、工程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1设计规划时的伦理问题2施工中的3使用时的伦理问题三、工程伦理的社会价值案例1:黄河第一大坝50年纷争1工程决策事关工程成败2工程决策中存在很多需要中时的伦理问题(核算的决策盲目的决策理性的决策)3要从工程伦理角度出发采用合理的参数。
我国工程伦理事件案例
我国工程伦理事件案例
那我给你讲一讲“毒跑道”事件吧。
你想啊,学校操场那跑道,本来是孩子们欢乐奔跑、锻炼身体的地方。
可是有些不良商家和工程方,为了省钱或者图方便,在跑道的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
这些材料里可能含有大量超标的有毒有害物质,像什么甲苯、二甲苯之类的。
结果呢,跑道一建成,那味儿就特别刺鼻,孩子们在上面跑一会儿,就开始头晕、恶心,甚至皮肤过敏。
这可把家长们急坏了,好好的操场变成了“毒操场”。
这就是典型的工程伦理事件啊,工程方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把不合格的工程交付使用,这完全违背了工程应该造福人类、保障公众健康的伦理要求。
还有一个三峡工程移民的事儿。
三峡工程那可是个超级大工程,为了建这个工程呢,很多当地居民就得搬家。
这就涉及到很多伦理问题了。
有些居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对那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突然要让他们搬走,很多人心里都特别难受。
而且在移民安置过程中,要考虑到他们的居住条件、就业机会、文化传承等好多方面。
如果处理不好,那就是违背了工程伦理。
不过好在咱们国家也做了很多努力,给移民们盖新的房子,创造就业机会,尽量让他们能在新的地方安居乐业。
这就体现了工程建设要兼顾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的伦理要求。
塑胶毒跑道事件
2016-6-23央视曝光:"毒跑道"竟是工业废料黑窝点离北京不到200公里北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深圳、上海…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多地学校发出“异味跑道、异味操场”的疾呼,我们的孩子深受其苦。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深入这场舆论漩涡,揭开了一个震惊黑幕。
真相昭然,希望我们的孩子从此远离毒害…这是2016年6月14日,记者在北京市平谷区第六小学的操场所拍摄到的画面,全新的塑胶跑道操场已经基本竣工,在阳光的衬托下,鲜红的塑胶跑道显得格外地醒目,体育场规划得井井有条,一个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即将投入使用。
但记者在现场只待了几十分钟,感受这个操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空气里弥漫的刺鼻的怪味,这种味道让人感到头晕,而且即使在操场周边站立,也能感受到明显的气味一阵阵地袭来。
在整个操场周边,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见不到一个学生,并且,学校在操场边还拉上了醒目的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操场,校园里,随着新的塑胶跑道的建成,也突然变得冷清了很多,很多学生告诉记者,塑胶跑道的操场建成之后,散发了很难闻的气味,很多学生闻了这些气味之后,身体就出现了问题,已经没来上课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不来上课?学校新建的塑胶跑道操场为什么会拉上警戒线?新建的操场弥漫着刺鼻的怪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操场建成之后,部分学生为什么出现流鼻血,呕吐的症状?学校的老师拒绝回答这些问题,始终保持着沉默。
无奈之下,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找到了北京市平谷区教委,询问具体的缘由,在6月14日,北京市平谷区教委向记者提供了这样的一份文件,关于平谷六小操作异味处理的进展情况,在这份文件当中,平谷区教委确认,近一个月以来平谷区第六小学出现过流鼻血状况的学生有25人,到医院诊治过的学生达到了11人。
震惊!“塑胶跑道”竟是“废轮胎、废电缆”做成的!一路销往北京…按照施工单位的介绍,学校里新建的塑胶跑道基本都是塑胶颗粒混合胶水之后,铺设而成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但为什么这些塑胶颗粒铺设的跑道,会散发出这么刺鼻的味道呢?这些黑色的塑料颗粒究竟是什么制作而成,原料究竟是什么呢?触目惊心!“塑料跑道”黑作坊就是一个大垃圾场…堆放橡胶垃圾的尽头,就是黑色颗粒的生产车间,黑乎乎的屋子里,摆放一台设备,这台设备由进料口、刀片和出料口组成,设备的长度大约2米,张老板告诉我们,这就是生产黑色塑胶颗粒的机器。
塑胶跑道铲除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塑胶跑道质量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2015年,某市某小学因塑胶跑道质量问题,导致多名学生出现皮肤过敏、咳嗽等症状。
家长和学校双方就赔偿问题产生争议,最终诉至法院。
本案中,法院判决铲除原有塑胶跑道,并要求学校赔偿学生家长经济损失。
二、案件基本情况原告:某市某小学学生家长代表被告:某市某小学第三人:某塑胶跑道供应商2014年,某市某小学决定对校园操场进行改造,选用某塑胶跑道供应商提供的塑胶跑道材料。
施工完成后,部分学生出现皮肤过敏、咳嗽等症状。
家长怀疑是塑胶跑道质量问题导致的,于是要求学校拆除跑道并赔偿损失。
双方协商未果,家长代表将学校及供应商诉至法院。
三、法院审理过程1. 证据收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首先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了审查。
原告提交了以下证据:(1)学生病历资料,证明部分学生出现皮肤过敏、咳嗽等症状。
(2)塑胶跑道供应商的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等相关材料。
(3)施工现场照片、施工合同等证据。
被告及第三人针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了质证,并提交了以下证据:(1)被告提供的学校操场改造工程验收报告,证明跑道施工符合国家标准。
(2)第三人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证明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2. 案件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部分学生出现皮肤过敏、咳嗽等症状,且与塑胶跑道有关。
被告及第三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跑道质量合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判决如下:(1)被告某市某小学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铲除原有塑胶跑道。
(2)被告某市某小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3)第三人某塑胶跑道供应商对上述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四、案例分析1. 法律依据本案中,法院判决铲除原有塑胶跑道,主要依据以下法律依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01-1落错跑道案例分析
一、落错跑道、滑行道的不安全事件
• 航行通告发布情况
– 2、2005年12月31日,民航呼和浩特空管中心于0937 (世界协调时)发布D0174/05号C类航行通告,内容为: 从2006年01月01日0001到2006年07月31日2359,呼 和浩特机场新建跑道道面已施工完成,但不具备使用条 件没有启用。为防止机组落错在新建跑道上,除已经设 置地面关闭标志以外,再在新建跑道两端增设直立式灯 光关闭标志,形状为X,高度为4.5米。此X形标志全部 为木制,上面装有红色恒定光源。夜晚开启。请机组注 意观察。
一、落错跑道、滑行道的不安全事件
• 6月7日夜,华北管理局组成的调查小组赶到呼和浩特,再次对 当事机组、机场公司和空管中心等单位就飞机操作、机组人员 分工、航行通告的发布、空管的管制服务、新跑道的禁飞标识 等情况进行了复查,对事件进行了分析,查看了新跑道的禁飞 标识,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 1、呼和浩特机场立即拟定补充航空通告,由呼和浩特空管中 心即时发布;
12:18,机组请求落地,管制员发出着陆许可。机组向右修 正方向在未启用的新跑道上着陆。航空器未损伤,机上人员 没有伤亡。
12:19,在管制员问询机组是否看到跑道灯时,机组回答: 我们一直在找灯。
一、落错跑道、滑行道的不安全事件
• 东航江苏分公司应承担此次不安全事件的主要责任
– (1)东航江苏分公司缺乏安全敏感性。该公司在6月7 日已收到有关飞机在呼和浩特机场落错跑道的事件通 报,但没有及时向执行去呼和浩特机场任务的机组传 达,没有将新发布的呼和浩特机场新跑道的航行通告及 时送达给执行任务的机组,使机组没能在第一时间掌握 了解新航行通告内容;
11:58,该机与呼和浩特塔台建立陆空通信联系,机组要 求开启跑道灯,管制员告知跑道灯已打开。 12:10,该机到 达起始进近点,管制员指挥其下降至修正海压1800米五边报 告,机组复述正确。
【2016.6.24】毒跑道之不作为(标注版) (1)
“毒跑道”警示不作为也是一种“毒”脏乱的环境、刺鼻的怪味、一堆堆来源不明的橡胶废料,却能生产出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塑胶跑道原料。
看上去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这样成为现实。
公众对“毒跑道”的追问,并非肇始于这个夏天。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起,类似异味跑道、异味操场的社会事件就有20多起。
从沿海到边疆,从特大城市到中小城市,“毒跑道”魔影不时闪现。
一个积攒十几年的问题爆发了,伤害的不仅是相关学生的身体,更是维系社会人心的信任。
正如一名家长所说,当孩子因跑道异味身体不适、连连呕吐时,自己为生活奋斗与打拼都失去了意义。
“毒跑道”事件依然在发酵,公众的担忧并没有减弱。
但审视事件前因后果,相关职能部门的反应让人失望至极。
当大面积出现孩子因身体不适请假缺课,家长们联名质疑学校塑胶跑道安全性,职能部门应该答疑解惑、缓解不安。
但现实是,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公共事件中,有些职能部门依然采用的是“挤牙膏”式的应对之策。
在家长通过正常程序反映问题跑道情况时,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回应;当家长联合起来引发社会关注时,相关部门才组织进行问题跑道检测,承诺将铲除疑似“毒跑道”。
最终揭露“毒跑道”生产窝点的,也是媒体而不是负有监管职责的职能部门。
依靠公众监督、媒体倒逼来推动问题解决,说明一些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到了何种地步。
因此,“毒跑道”生产窝点被媒体挖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监管不够到位。
这一系列事件折射出一些职能部门麻木、迟缓的作风令人发指。
可见,不作为本身就是一种“毒”。
民生领域无小事,孩子健康比天大。
十几年形成的问题,不能再用十几年来解决。
妥善处置“毒跑道”事件,就要拿出勇气和魄力,摆脱推诿扯皮,打破部门与地域隔阂,填补制度漏洞。
拷问监管,是因为公众依然怀抱着希望。
“毒跑道”事件是长鸣的警钟,更应成为相关职能部门告别官僚作风的号角。
(via新华网)“问题跑道”不能久治不愈“问题跑道”并非新话题。
有媒体统计,2015年至今,被报道的校园“问题跑道”事件至少有21起,涉及多个省市,其中“仅4起最终检测出有毒物质超标,其余的或跑道再次检测结果合格、或无送检的相关后续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解决方法
1,制定新的塑胶跑道质量检测标准 吸取这次“毒跑道”事件的经验教训,制定严格有效的塑胶跑道质量检测标
准,并在颁布之后定期修订、更新。 2,完善塑胶跑道施工质量市场监管 环保、质检等有关部门需要切实落实塑胶跑道的检测与验收,严格按照质量
标准执行监管,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解决方法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2016年6月21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出的节目“谁制造了‘毒跑
道’”将毒跑道事件推向了舆论漩涡。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的学生家长反映说近期有多名
学生出现了流鼻血,头晕等身体不适的状况。学校怀疑与该校最近铺设的塑 胶跑道有关。不只是北京,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现的异味跑道、异味操 场问题所涉及的城市不在少数。几天前,北京市平谷区第六小学也出现了类 似问题,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1,施工单位的劣质施工 无良施工单位为了压低成本,在明知道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规范的施工工艺
可能会带来危害的情况下,在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未严格按照规 定工艺施工,如未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完工后晾晒时间不够等。 2,“价低者得”的招标原则忽视工程质量 学校运动场地改扩建的资金压力大,招标唯低价是取,质量把关不严,严重 影响校园操场的工程质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毒跑道”事件分析
目录
一,案例概述 二,伦理问题 三,解决方法
一,案例概述
1,事件初期(2015年10月) 2015年秋季开学以来,江苏、上海等多地中小学、幼儿园出现塑胶跑道散发
异味,不少孩子出现头晕、起疹、流鼻血等症状,有的不得已戴口罩上课, 引发家长担忧。家长认为孩子出现不适与气味呛人的新建塑胶跑道有关。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异味伤人”事件频发,但“涉毒”塑胶跑道大都具有 产品检测合格报告。记者梳理发现,从目前相关学校公布的检测情况看,多 数“涉毒”塑胶跑道上空空气质量检测合格。 一个多月以来,多地已出现近10起塑胶跑道“涉毒”事件,相关部门和单位 纷纷介入调查。江苏、上海等地还对区域内塑胶跑道进行全面排查,防堵 “漏网之鱼”。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调查结果能够解答公众 疑问:塑胶跑道和孩子头晕究竟有无关联?跑道究竟有没有毒?有毒物质来 自哪个环节?
3,改变“价低者得”的招标标准 学校等有关招标方需在招投标的时候严格把关,应综合评价施工单位及其投
标方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4,严惩黑心作坊、无良施工单位 执法部门应严厉惩处生产、出售不合格塑胶跑道原料的黑心作坊,以及劣质
施工的无良施工单位。
谢谢观看!
14
二,伦理问题
3,市场监管不健全,有关部门的监管缺失 塑胶跑道施工质量市场监管不健全,有厂家负责人透露:“验收程序也就是
看线画得直不直、厚度够不够,有的专家封个红包就能放宽某些标准。” 4,塑胶跑道质量检测标准宽松、滞后 我国塑胶跑道的检测,只有产品质量的检测标准,其侧重点为一些物理性能
参数,而反映有机物释放的参数并未纳入检测标准。
一,案例概述
2,事件发展 (新华网深圳2015年11月18日新媒体专电)近日,深圳北师大南山附小“毒
跑道”引发强烈关注。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报告显示,该校跑道阴面 样本的甲苯和二甲苯总和超出国家标准5倍以上。 记者在深圳调查了解到,深圳市教育局对近两年新建的345个塑胶运动场地 进行排查,首批发现11所学校塑胶运动场地疑似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其中, 美莲小学跑道甲苯和二甲苯均超标20倍;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两块样本 “甲苯和二甲苯综合”分别超标26倍与139倍。 深圳市教育局将问题跑道原因归结为:“一是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 二是未严格按照规定工艺施工,如未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完工后晾晒时间不 够等。”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骇人听闻!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塑胶跑道用了不到10天 25
名小学生流鼻血…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震惊!“塑胶跑道”竟是“废轮胎、废电缆”做成的!一路销往北京…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触目惊心!“塑料跑道”黑作坊 就是一个大垃圾场…
二,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