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按2015年新版教材及2017年考试大纲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一、“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

(一)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二)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政治性和思想性 4.经济性和产业性二、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3.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1)发现先进科技成果并促进其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2)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

(3)科技读物使人们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2)推进文化创新。(3)优化文化选择。(4)促进文化交流。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二)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记忆方法:双为双效、双百双用、质量、开放)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为)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双百双用)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双效) 4.坚持质量第一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体任务包括:

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5.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四、出版物的要素、种类和特殊性。

(一)出版物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具有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阅读、欣赏。2.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3.具有一定量的复本,可以向公众传播。(二)出版物的种类有六大类:

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其中,图书、报纸和期刊合称为“纸介质出版物”或“印刷型出版物”。最早出现的出版物是图书,然后是报纸、期刊。

(三)出版物的特殊性:

1.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两重性,是出版物最重要的特殊性。

2.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既可能一致,也可能背离。

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既可能统一又可能对立的关系,是出版物的特殊性之一。正确处理这两个效益之间关系的原则是: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4.出版物生产数量与成本、利润关系上的特殊性:仅生产数量上的变化便会导致利润率的巨大变化。

五、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一)出版资源的概念:

出版资源是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必须加以开发、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由出版者队伍、作者队伍等构成。信息资源由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全社会的文化积累、出版单位和出版物的品牌信息以及市场的文化需求信息等构成。物质资源由生产出版物所需的各种物质材料以及各种有形资产构成。

(二)资源的特点

人才资源的特点:

1.不但包括本行业的从业人员,还包括行业外的作者和特约编辑等专业人员。

2.既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专业学科素养,又要有相当的经营管理才能。

3.特别强调人才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信息资源的特点:已经生产出来的出版物,不仅是它的产品,而且常常也是它进行再生产的生产资料。

六、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1.紧跟社会的发展2.整合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3.更新已有成果

4.打造品牌并扩大影响5.开发国外资源6.运用多种媒体

(二)要注意的问题:

1.有一定的深度 2.重视调查研究 3.要有创新意识

4.提高信息把握能力5.注重信息质量,提高使用价值

七、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以及结构组成。

(一)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

1.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2.具有产业经济属性 3.富有文化创意性

4.与信息技术有天然的适应性 5.事业和产业的有机统一

(二)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1.出版单位:是从事出版活动的机构,包括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期刊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

(1)出版社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出版各种相应种类的出版物。(2)期刊社的编辑出版部门与期刊的主办单位以及期刊登记机关必须位于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域内。期刊社可以设立办事处、联络处等派出机构或与广告经营单位建立协办关系,但派出机构和协办单位不得从事采访、编辑活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具有新闻采编业务的期刊社,可以在登记地以外的地区设立只从事采编活动的记者站,但必须报经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部门批准。

2.制作单位:对精神生产内容进行技术加工处理,制成能够据以批量复制出版物的、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母版”的专门单位。设立出版物制作单位,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报请审批或备案的手续。未取得合法资质者不得从事出版物制作经营业务。

3.印刷复制单位:我国对印刷复制单位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未经一定级别的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任何单位都不得经营出版物的印刷、复制业务。

4.发行单位: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未经一定级别的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任何单位都不得经营出版物的发行业务。

5.出版专业教育、科研单位。

八、我国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完善出版管理体制;2.增强出版单位发展活力;3.建立健全多层次出版产品和要素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