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性能计算书
热工计算书
热工计算书
热工计算书本工程中墙、柱模板主要采用九夹木模板,工程结构中最薄弱的为外墙体(厚350mm ),所以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时,只要重点计算墙体混凝土是否能满足冬施要求即可。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19-2-6,在混凝土掺和防冻剂后,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温度在5℃以上。
计算中室外的气温较常年取其平均最低温度-10℃。
但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所有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必须大于或等于12℃。
墙、柱模板的保温采取板背面粘贴50mm 厚聚苯板的作法,拆模以后及时在墙、柱混凝土表面挂设一层塑料。
㈠、计算混凝土拌合物经过地泵运输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T 2公式为:T 2=T 1-(at t +0.032n)(T 1-Ta)公式中:T 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即到达现场的温度,取T 1=12℃T 2—混凝土拌合物经地泵至投料点的温度(℃)a —温度损失系数(h -1) 当用混凝土输送泵时,a =0.1t t —混凝土自运输至浇筑成型完成的时间(h), t t =0.5h (运输时间15min,浇筑时间15min )Ta —运输时的环境气温(℃),Ta =-10℃n —混凝土转运次数,采用泵送砼n =1次T 2 =T 1-(at t +0.032n)(T 1-Ta)=12-(0.1×0.5+0.032×1)[12-(-10℃)]=10.196℃㈡、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T 3:公式为: T 3=s s f f c c ss s f f f c c M C M C M C T M C T M C T M C ++++2 公式中:T 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 c 、c f 、c s —混凝土、模板材料、钢筋的比热容(kJ/kg.k)其中:混凝土:c c =1kJ/kg.k ; 模板:c f =2.51kJ/kg.k钢 筋:c s =0.48kJ/kgkm c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kg), m c =2400kgT f 、T s —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者可采用当时环境气温(℃)T f =T s =-10℃m f 、、m s —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的重量(kg)由于墙体厚350mm ,所以每m 3混凝土侧模面积为2.85m 2,墙体模板重m f =33.2kg ,每m 3混凝土中钢筋重约100kg , 即 m s =100kg 。
热工性能计算书
目录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12.1 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12.2 最新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 23 幕墙结构基本参数 43.1 地区参数: 43.2 建筑参数: 43.3 环境参数: 43.4 单元参数: 44 玻璃的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 54.1 计算基础及依据: 54.2 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54.3 室内表面换热系数: 64.4 多层玻璃系统内部传热系数: 64.5 K值的计算:85 幕墙框的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95.1 框的传热系数Kf:95.2 幕墙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116 幕墙整体的传热系数K值117 太阳能透射比及遮阳系数计算127.1 太阳能总透射比gt:127.2 幕墙计算单元的遮阳系数127.3 幕墙计算单元可见光透射比计算 138 结露计算138.1 水(冰)表面的饱和水蒸汽压计算:138.2 在空气相对湿度f下,空气的水蒸汽压计算:13 8.3 空气的结露点温度计算:138.4 幕墙玻璃内表面的计算温度:14玻璃幕墙(门窗)热工设计计算书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意见稿》[建标2006-46号]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意见稿》[建标2004-66号]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等以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意见稿》采用(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环境计算温度:Tin=20℃;室外环境计算温度:Tout=0℃;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c=3.6W/(m2·K);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e=23W/(m2·K);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rm=Tout太阳辐射照度:Is=300W/m2;(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in=25℃;室外环境温度:Tout=30℃;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c=2.5W/(m2·K);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e=19W/(m2·K);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rm=Tout;太阳辐射照度:Is=500W/m2;(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s=0W/m2;(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out=25℃;(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in=20℃;室外环境温度:Tout=-10℃或Tout=-20℃室内相对湿度:RH=30%或RH=50%或RH=70%;室外风速:V=4m/s;(7)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qin=α·Isqin: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Is:太阳辐射照度=500W/m2;最新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1)结构所在的建筑气候分区应该按下面表格取用。
C0613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I、设计依据:《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II、计算基本条件: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
2、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3、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4、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 in=20℃室外环境温度:T out=-2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5、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 in=25℃室外环境温度:T out=3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6、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8 W/m2.K,周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12 W/m2.K7、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8、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 in=20℃室外环境温度:T out=0℃ -10℃ -20℃室内相对湿度:RH=30%、60%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20 W/m2.K9、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q in=α* I sq in: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I s:太阳辐射照度(I s=500W/m2)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1)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热 工 计 算 书
3.1选取的单体建筑
窗
墙
面
积
比
朝 向
计 算 公 式
北
东
西
南
体
形
系
数
外表面积
F0=
建筑体积
V0=
体形系数
热工计算建筑面积
A0=
3.1住宅小区选取典型建筑比较分析表
楼幢号
结构形式
层数
体形系数
(S)
窗墙面积比
备注
南
北
东
西
分析结果
经分析选取 ( )楼、( )楼为该小区典型建筑代表
注——选取原则:体形系数计算,相同结构体系、相同节能做法的楼幢,应取体形系数最大的单体建筑计算;不同结构体系、不同节能做法的楼幢应分别计算。选取窗墙面积比较大的单体建筑计算。
附件2:
居住建筑
热工计算书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计算人:
联系电话:
计算时间:
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建筑面积
A=
结构类型
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
平面尺寸
长×宽=
注:该建筑面积应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确定。
2计算依据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7-2006)
北
建筑做法:
窗户
凸
(飘)
窗
顶板
和底板
不采暖楼梯间
隔墙
分户门
接触室外
空气的楼板
与不采暖空间
相邻的楼板
变形缝处
两侧外墙
阳台门透明部分
阳台门不透明部分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梅沟营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项目编号:计算人:审核人:设计单位:创建时间:2014年2月20日计算软件:粤建科MQMC建筑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软件软件版本:2012正式版软件开发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目录1 概述 (4)1.1 工程概况 (4)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 (4)2 计算依据 (4)2.1 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 (4)2.2 计算软件 (5)3 计算边界条件 (5)3.1 工程所在地气象参数 (5)3.2 热工性能计算边界条件 (6)4 门窗设计概况 (6)4.1 门窗单元设计介绍 (7)4.2 门窗标准节点设计 (7)4.3 门窗材料物理性能 (8)4.3.1 门窗玻璃 (8)4.3.2 铝型材 (9)4.3.3 遮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9)5.1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一般规定 (9)5.2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原理 (9)5.2.1 单片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9)5.2.2 多层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11)5.2.3 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 (14)5.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6)6 门窗框传热计算 (17)6.1 门窗框节点选取 (17)6.2 框传热计算原理 (17)7 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19)7.1 整樘窗热工计算原理 (19)7.2.1 东朝向幅面 (21)7.2.1.1 开启扇热工性能计算 (22)8 门窗结露性能计算 (29)8.1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原理 (29)8.1.1 一般规定 (29)8.1.2 结露性能计算 (30)8.2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 (30)8.2.1 开启扇结露性能计算(1类计算条件) (31)8.2.1.1 第1类环境条件 (31)9 门窗热工性能汇总 (33)(1)面板计算结果汇总表 (33)(2)各朝向门窗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 (33)(3)门窗结露计算结果汇总表 (34)10 结论 (34)附件A 框二维传热计算图 (35)1 概述1.1 工程概况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1)玻璃系统光学热工性能计算;(2)框二维传热有限元分析计算;(3)幕墙幅面热工性能计算;2 计算依据2.1 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1993等。
热工性能计算
幕墙热工性能计算第一章、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5、《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同济大学出版社;7、《空气调节的科学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物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9、《工程流体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热工性能计算本工程窗户采用明框玻璃做法,玻璃面板采用TP6+9A+TP6LOW-E中空玻璃,型材采用穿条断热型材。
本次我们计算的是整个隔热窗体系中应用最普遍的热工参数考虑到冬季的传热量相比夏季的传热量,夏季较大,所以这里只作夏季窗户的热工计算。
一、基本参数1、建筑总高:40m。
2、建筑位置:青岛市。
3、大气透明度等级:5级。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附表C 。
5、空气渗透性能分级:III级。
7、空气的比热容取:1.004 kJ/kg·K8、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8℃;9、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6.0℃;10、材料表面温度范围:-26℃至80℃。
11、外部周围温度范围:-26℃至38℃。
12、内部温度范围:-26℃至38℃。
第三章、玻璃幕墙热工计算一、玻璃K值计算玻璃K值根据各个相应的配置,由专业的玻璃生产厂家采用Windows4.1软件进行计算。
Windows4.1是专业的热工计算软件,是最为流行和应用最广的玻璃热工计算软件之一,其强大的计算功能和精确的计算结果,已经使其成为玻璃热工计算领域里的权威和通用的玻璃热工标准计算软件。
本次采用的玻璃计算传热系数为1.9 W/m2·K。
二、铝合金型材K值计算我们采用穿条断热式的铝合金型材系统,根据专业厂家的采用的BISCO软件对整个穿条断热式的铝合金型材系统进行计算。
热工自动计算书
131.1
参数表
s1
22.5
h
1.4
δ 1
A
n
δ
2
1.光管换热面积计算 光管外径 16 光管长度(参与换热) 4635 管子数量 530
0.15 0.4774
0.8
0.3889 2.翅片换热面积计算 0.3472 管孔直径 16.6 纵向管桥 35 翅片型号 lts120 h=2.5 lts140 h=2.5 lts160 h=2.5 每片管子排数 4 纵向管子最大数量 27 单片换热面积 0.218718045 横向管桥 35 翅片长度 945 翅片数量 9390
mm;
气侧最 小通道 截面积
A—迎风面尺寸m2 A=0.341X1.4 FL m2 FL = n1·π(Φ-2δ 2)2×10-6 4
0.1658
5 水侧总 的通道 面积
0.0114 δ2—水管厚度 SK m2 0.8 mm
6
气测散 热面积 7 冷却元件
由冷却元件结构和空冷器外形尺寸确定 铜管铝片LTS127元件
几何特性计算
序 号 1 2 3 参数 名称 水管外径 水管总数 符号 Φ n1 Cfk 单位 mm 根 Cfk = 数值来源、计算公式 冷却元件给定 图纸给定 (s1-Φ)(hs1.h
1)
数值 12.7 116
气侧最 小截面 通道断 面系数
s1 — 横向管距mBiblioteka ; 0.3472h — 片距
mm;
δ1 — 翅片厚度 4 FK m2 FK=Cfk×A
0.1658
总换热面积
0.0112
1.光管换热面积计算 管子换热面积 123.4796709 2.翅片换热面积计算 横向管子 翅片宽度 数量 4 140 每翅片内 管数 106 翅片换热面积 2053.762439
5.2.3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率计算书
1#楼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率计算书(居住建筑)提供者: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绿色建筑咨询中心电话:0635—XXXXXX传真:0635—XXXXXX地址:山东省XXX市XX区XX路X号日期:2017—05目录一、项目概况 (3)二、建筑信息 (3)三、设计依据 (3)四、体形系数 (3)五、参考标准 (3)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率汇总表 (5)七、结论 (5)一、项目概况二、建筑信息三、设计依据1.《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_5026_2014)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四、体形系数五、参考标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依据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有关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条目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5。
2。
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得5分;达到10%,得10分。
注:外墙、屋面的传热系数,外窗/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比《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表4.2。
2—5规定的现行值高出5%或10%,即可判定满足该条款。
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率汇总表注:1.东西向窗墙比小于0.2,外窗遮阳系数不做要求。
2.该汇总表传热系数设计值来源于5.1。
1 1#楼节能计算书、节能登记表。
七、结论根据计算,该工程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的相关标准规定,提高幅度达到10%。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5。
2。
5.2.3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率计算书
1#楼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率计算书(居住建筑)提供者: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绿色建筑咨询中心电话:0635-XXXXXX传真:0635-XXXXXX地址:山东省XXX市XX区XX路X号日期:2017-05目录一、项目概况3二、建筑信息3三、设计依据3四、体形系数3五、参考标准3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率汇总表5七、结论5一、项目概况二、建筑信息三、设计依据1.《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_5026_2014)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四、体形系数五、参考标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依据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有关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条目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5.2.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得5分;达到10%,得10分。
注:外墙、屋面的传热系数,外窗/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比《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表4.2.2-5规定的现行值高出5%或10%,即可判定满足该条款。
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率汇总表注:1.东西向窗墙比小于0.2,外窗遮阳系数不做要求。
2.该汇总表传热系数设计值来源于 5.1.1 1#楼节能计算书、节能登记表。
七、结论根据计算,该工程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的相关标准规定,提高幅度达到10%。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5.2.3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10%,”本项目得10分。
大型建筑物热工计算书
大型建筑物热工计算书第一步:确定建筑物的尺寸和材料属性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确定建筑物的尺寸和形状。
此外,还需要获取建筑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密度、比热容等属性。
第二步:计算热传导利用热传导公式来计算建筑物不同部分的热传导热流。
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实现:Q = (k * A * ΔT) / L其中,Q为热传导热流,k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A为热流通过的面积,ΔT为温度差,L为热传导路径长度。
第三步:计算热对流和辐射建筑物的外表面通常会受到室外空气的对流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为了计算这些影响,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Q = h * A * (T - T∞) + ε * σ * A * (T⁴ - T∞⁴)其中,Q为热对流和辐射热流,h为对流传热系数,A为表面积,T为表面温度,T∞为环境温度,ε为辐射率,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第四步:能量平衡和室内热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热传导、热对流和辐射计算结果,可以计算整个建筑物的能量平衡和室内热负荷。
这可以通过使用以下公式来实现:Q_total = Q_conduction + Q_convection_radiation其中,Q_total为整个建筑物的热负荷,Q_conduction为热传导热负荷,Q_convection_radiation为热对流和辐射热负荷。
第五步:结果分析和优化建议根据能量平衡和室内热负荷计算的结果,可以评估建筑物的热能性能,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例如,使用更好的绝热材料、改善建筑物外墙的保温性能等。
希望本文档提供的热工计算方法和步骤能够对大型建筑物的能源效率评估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张三. (2021). 建筑物热工计算原理与应用. 施工出版社.- 李四. (2020). 建筑能源计算与评价. 建筑科学出版社.以上为简要内容,具体热工计算的过程和公式可参考相关参考文献。
热工计算书1
XXXXXXX (热工计算书)设计:校对:审核:批准:2015年8月录目透明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8 第一章非透明幕墙(石材)热工性能计算书........................................................................................... 第二章33非透明幕墙(铝单板)热工性能计算书 (37)第三章1热工性能计算书(一)本计算概况: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工程所在城市:苏州:传热系数限值:≤2.6 (W/m.K) SC:≤0.452(东向):传热系数限值:≤2.6 (W/m.K) SC:≤0.552(南向):传热系数限值:≤2.6 (W/m.K) SC:≤0.552(西向):传热系数限值:≤2.6 (W/m.K) SC:≤0.502(北向)可见光透射比:≤0.4(二)参考资料:《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3.0)》(三)计算基本条件: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XX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项目编号:计算人:审核人:设计单位:创建时间:计算软件:软件版本:软件开发单位:目录1 概述 (4)1.1 工程概况 (4)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 (4)2 计算依据 (4)2.1 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 (4)2.2 计算软件 (5)3 计算边界条件 (5)3.1 工程所在地气象参数 (5)3.2 热工性能计算边界条件 (6)4 门窗设计概况 (6)4.1 门窗单元设计介绍 (6)4.2 门窗标准节点设计 (7)4.3 门窗材料物理性能 (8)4.3.1 门窗玻璃 (8)4.3.2 铝型材 (9)4.3.3 遮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9)5.1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一般规定 (9)5.2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原理 (9)5.2.1 单片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9)5.2.2 多层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11)5.2.3 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 (14)5.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6)6 门窗框传热计算 (17)6.1 门窗框节点选取 (17)6.2 框传热计算原理 (17)7 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19)7.1 整樘窗热工计算原理 (19)7.2.1 东朝向幅面 (21)7.2.1.1 开启扇热工性能计算 (22)8 门窗结露性能计算 (29)8.1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原理 (29)8.1.1 一般规定 (29)8.1.2 结露性能计算 (30)8.2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 (30)8.2.1 开启扇结露性能计算(1类计算条件) (31)8.2.1.1 第1类环境条件 (31)9 门窗热工性能汇总 (33)(1)面板计算结果汇总表 (33)(2)各朝向门窗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 (33) (3)门窗结露计算结果汇总表 (34)10 结论 (34)附件A 框二维传热计算图 (34)。
凤铝断桥铝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精编版
凤铝断桥铝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凤铝断桥铝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I、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II、计算基本条件: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
2、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3、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4、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20℃室内环境温度:Tin室外环境温度:T=-20℃out= W/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c,in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16 W/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rm =Tout太阳辐射照度:Is=300 W/m25、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in=25℃室外环境温度:Tout=3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c,in= W/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16 W/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rm =Tout太阳辐射照度:Is=500 W/m26、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应取 8 W/,周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应取 12 W/7、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8、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in=20℃室外环境温度:Tout=0℃? -10℃? -20℃室内相对湿度:RH=30%、60%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20 W/9、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qin =α* Isqin: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Is :太阳辐射照度(Is=500W/m2)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1)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总1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常熟--局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一)本计算概况: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工程所在城市:南京传热系数限值:≤2.80 (W/m2.K)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0.45遮阳系数限值(北向):≤0.45(二)参考资料:《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2010)》(三)计算基本条件: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 T in=20℃室外环境温度 T ou t=0℃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in=3.6 W/m2.K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20 W/m2.K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 T in=25℃室外环境温度 T ou t=30℃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in=2.5 W/m2.K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m2.K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T out太阳辐射照度 I s=500 W/m2(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
《混凝土热工计算手册》是一本涵盖了混凝土热工性能计算的专业书籍。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混凝土在不同工况下的热传导、热膨胀、热容、热稳定性等热工性能计算方法。
该书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的热学性质,包括热导率、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等参数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
然后,根据混凝土在不同温度场下的热工行为,详细介绍了热传导的计算方法,包括传热方程、有限元法等。
同时,该书还针对混凝土的热膨胀问题,提供了热膨胀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介绍了热膨胀引起的应力分析方法。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混凝土的热容性能,并对混凝土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最后,该书提供了一些混凝土热工计算的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总的来说,《混凝土热工计算手册》是一本较为全面的关于混凝土热工性能计算的专业书籍,适合从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研究的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
热工计算书
八、热工计算书(一)混凝土在浇筑地点温度T2△T y =(at1+0.032n )×(T 1- T a )=(0.25×0.17+0.032×2)×(10+5)=1.6℃△T 1= T 1-△T y -T a =10-1.7+5=13.3℃△T b =4ω×△T 1×t 2× =4×1.3×13.3×0.015× =0.2℃ 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地点温度T2:T2=T 1-△T y -△T b = 10-1.6-0.2=8.2℃要求商品混凝土出罐温度T1=10℃现场混凝土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泵管外保温层厚度db=0.01m 室外气温Ta =-5℃, 混凝土泵管内径Dl =0.125m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时间t1 =0.17h , 混凝土泵管外围直径(包括外围保温材料)Dw =0.195m混凝土在泵管内输送时间t2 =0.015h , 透风系数ω=1.3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数n=2次, 温度损失系数α=0.25h-1混凝土的比热容Cc =0.46kJ/(kg.K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ρc =2400kg/m3,(二)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温度T3T3=(C c m c T 2 + c f m f T f + c s m s T s )(C c m c + c f m f + c s m s )=6.9℃模板的比热容Cf =2.51kJ/(kg.K ), 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质量ms=140kg钢筋的比热容Cs =0.48kJ/(kg.K ), 模板的温度Tf =-5℃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质量mc =2400kg , 钢筋的温度Ts =-5℃3.6 D W C C ·ρc ·D l 2 3.6 0.195 0.46×2400×0.1252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质量mf =20kg ,(三)混凝土蓄热养护温度T4,平均温度Tm=16.95 φ= ==-11.79η=T 3-T m ,a +φ=6.9+5-11.79=-0.11θ= = =11.08混凝土蓄热养护48小时(2天)的温度T 4:T 4=ηe -θ·Vce·t 3 - φ × e Vce·t 3 + T m,a =0.7℃混凝土蓄热养护48小时(2天)的平均温度Tm :T m = (φe -Vce·t 3 - e -θ Vcet 3 + - φ) + Tm,a=3.4℃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某时刻的时间t3 =48h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某时刻的平均气温T m ,a =-5℃,混凝土结构表面积Sco =2930m2,混凝土结构的体积Vco =351.6m3,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m ce ,l =375Kg水泥水化累计最终放热量Qce=350kJ/kg ,水泥水化速度系数Vce=0.015h-1,第1层围护层厚度d1 =0.01m ,第1层围护层导热系数λ1 =0.058W/(m.K ),总传热系数K=16.95kJ/(m2.h.K),表面系数Ms=8.33m-1 3.6 3.6 V ce ·Q ce ·m ce ,l V ce ·Cc ·ρc-ω·K ·Ms0.015×350×375 0.015×0.46×2400-1.3×16.95×8.33 ω·K ·Ms V ce ·Cc ·ρc 1.3×16.95×8.33s 0.015×0.46×2400 V ce ·t 3 1 η θ η θ。
热工性能计算书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泗泾颐景园铝合金门窗工程参考资料:《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BKCADPM集成系统(BKCADPM2006版)》一、基本计算参数:本计算为门窗的热工性能计算。
1.门窗计算单元的有关参数总宽: W=1800mm总高: H=1800mm门窗的总面积: A t=W×H=3.24 m2门窗玻璃总面积: A g=2.61 m2门窗框总面积: A f=0.63 m2玻璃区域周长: lψ= 13 m二、门窗的传热系数计算:1.门窗框的传热系数U f框的传热系数U f:可以通过输入数据,用二维有限单元法进行数字计算,得到窗框的传热系数。
在没有详细的计算结果可以应用时,可以应用按以下方法得到窗框的传热系数。
本系统中给出的所有的数值全部是窗垂直安装的情况。
传热系数的数值包括了外框面积的影响。
计算传热系数的数值时取内表面换热系数h in =8.0 W/m 2·K 和外表面换热系数h out =23 W/m 2·K 。
(1) 塑料窗框:表E.0.2-1 带有金属钢衬的塑料窗框的传热系数(2) 木窗框木窗框的U f 值是在水气含量在12%的情况下获得,窗框厚度d f 的定义见图E.0.2-2。
U f的数值可以从图E.0.2-1中选取。
图E.0.2-1:木窗框以及金属-木窗框的热传递与窗框厚度d f 的关系窗框材料 窗框种类U f (W/m 2·K) 聚胺脂 带有金属加强筋净厚度≥5mm2.8 PVC 腔体截面 从室内到室外为两腔结构 2.2 从室内到室外为三腔结构2.0图E.0.2-2:不同窗户系统窗框厚度d f的定义(3) 金属窗框:框的传热系数U f的数值可以通过下列程序获得:a)对没有热断桥的金属框,使用U f0 =5.9 W/(m2·K);b)对具有断桥的金属框,U f0的数值从图E.0.2-3中粗线中选取;图E.0.2-3 带热断桥的金属窗框的传热系数值金属窗框R f 的热阻通过下式获得: 17.01-=f f U R (E.0.2-1) 金属窗框U f 的传热系数公式为: ed e e f f id i i f f A h A R A h A U ,,,,1++=(E.0.2-2)图E.0.2-4 截面类型1(采用导热系数低于0.3W/m.K 的隔热条)式中:A d.i, A d,e, A f,i, A f,e——窗各部件面积,m2;其定义如图E.0.2-5所示。
热工性能计算书
本系统中给出的所有的数值全部是窗垂直安装的情况。
传热系数的数值包括了外框而积的影响。
计算传热系数的数值时取内表而换热系数徧=8.0 W/m2 K和外表面换热系数也=23 W/m2K o(1)塑料窗框:表E. 0. 2-1带有金属钢衬的塑料窗框的传热系数(2)木窗框木窗框的U值是在水气含量在12%的情况下获得,窗框厚度〃f的左义见图E. 0.2-2。
U(的数值可以从图E.0.2J中选取*Ut (W/m2K)窗框的屋度ch mm in图E.0.2-1:木窗框以及金属•木窗框的热传递与窗框厚度〃啲关系—E —\不同窗户系统窗框厚度df的定义图E.0.2-2:不同窗户系统窗框厚度df的定义(3)金属窗框:框的传热系数U的数值可以通过下列程序获得:a)对没有热断桥的金属框,使用Uo=5.9 W/(m2 K):b)对具有断桥的金属框,Uu的数值从图E.0.2-3中粗线中选恥内部:窗框断面右边(/]址201金属-木外諏诲框断面左边”2 卄“3 *|5图E. 0. 2-3带热断桥的金属窗框的传热系数值金属窗框丘的热阻通过下式获得:Rf = — -0.17 (E.0.2-1)金属窗框S的传热系数公式为:U f = —------ !------- - --- (E.0.2-2)'A L +E+A IL认」h e A肛图E.0.2-4截而类型1 (采用导热系数低于0.3W/ni.K的隔热条) % W/(m2K)卄杓f|b*- f|加片---------------- b f -----------------------A.一一窗框的内表面换热系数,W/m-K;入——窗框的外表而换热系数,W/m2K:R一一窗框截而的热阻(隔热条的导热系数为0.2〜0.3W/m.K), m2KAV o d——热断桥对应的铝合金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b y—一热断恸的宽度:b t——窗框的宽度(乂旳5 0.2")。
图E.0.2-6截而类型2 (采用导热系数低于0.2W/m.K的泡沫材料)其中:d——热断桥对应的铝合金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bj——热断桥的宽度bf-一窗框的宽度(工乞< 0.3/?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泗泾颐景园铝合金门窗工程
参考资料: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BKCADPM集成系统(BKCADPM2006版)》
一、基本计算参数:
本计算为门窗的热工性能计算。
1.门窗计算单元的有关参数
总宽: W=1800mm
总高: H=1800mm
门窗的总面积: A t=W×H=3.24 m2
门窗玻璃总面积: A g=2.61 m2
门窗框总面积: A f=0.63 m2
玻璃区域周长: lψ= 13 m
二、门窗的传热系数计算:
1.门窗框的传热系数U f
框的传热系数U f:
可以通过输入数据,用二维有限单元法进行数字计算,得到窗框的传热系数。
在没有详
细的计算结果可以应用时,可以应用按以下方法得到窗框的传热系数。
本系统中给出的所有的数值全部是窗垂直安装的情况。
传热系数的数值包括了外框面积的影响。
计算传热系数的数值时取内表面换热系数h in =8.0 W/m 2·K 和外表面换热系数h out =23 W/m 2·K 。
(1) 塑料窗框:
表E.0.2-1 带有金属钢衬的塑料窗框的传热系数
(2) 木窗框
木窗框的U f 值是在水气含量在12%的情况下获得,窗框厚度d f 的定义见图E.0.2-2。
U f
的数值可以从图E.0.2-1中选取。
图E.0.2-1:木窗框以及金属-木窗框的热传递与窗框厚度d f 的关系
窗框材料 窗框种类
U f (W/m 2·K) 聚胺脂 带有金属加强筋 净厚度≥5mm
2.8 PVC 腔体截面 从室内到室外为两腔结构 2.2 从室内到室外为三腔结构
2.0
图E.0.2-2:不同窗户系统窗框厚度d f的定义(3) 金属窗框:
框的传热系数U f的数值可以通过下列程序获得:
a)对没有热断桥的金属框,使用U f0 =5.9 W/(m2·K);
b)对具有断桥的金属框,U f0的数值从图E.0.2-3中粗线中选取;
图E.0.2-3 带热断桥的金属窗框的传热系数值
金属窗框R f的热阻通过下式获得:
17
.0
1
-
=
f
f U
R(E.0.2-1)
金属窗框U f的传热系数公式为:
e
d
e
e
f
f
i
d
i
i
f
f
A
h
A
R
A
h
A
U
,
,
,
,
1
+
+
=(E.0.2-2)
图E.0.2-4 截面类型1(采用导热系数低于0.3W/m.K的隔热条)
式中:A d.i, A d,e, A f,i, A f,e——窗各部件面积,m2;其定义如图E.0.2-5所示。
图E.0.2-5 窗各部件面积划分示意图
h i——窗框的内表面换热系数,W/m2K;
h e——窗框的外表面换热系数,W/m2K;
R f——窗框截面的热阻(隔热条的导热系数为0.2~0.3W/m.K),m2K/W。
d——热断桥对应的铝合金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b j——热断桥j的宽度;
b f——窗框的宽度(∑≤
j f
j b
b2.0)。
图E.0.2-6 截面类型2(采用导热系数低于0.2W/m.K的泡沫材料)其中:d——热断桥对应的铝合金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b j——热断桥的宽度j;
b f——窗框的宽度(∑≤
j f
j b
b3.0)。
所以, 55系列断桥平开窗的d = 10mm
从图E.0.2-3中粗线中选取
门窗框的传热系数: U f=3.38W/m2.K
2.门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主要描述了在窗框、玻璃和间隔层之间交互作用下附加的热传递,线性热传递传热系数ψ主要受间隔层材料传导率的影响。
在没有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可采用表E.0.3估算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窗框材料双层或者三层
未镀膜
充气或者不充气中空玻璃
ψ ( W/m.K)
双层Low-E镀膜
三层采用两片Low-E镀膜
充气或者不充气中空玻璃
ψ ( W/m.K)
木窗框和塑料窗框0.04 0.06
带热断桥的金属窗框0.06 0.08
没有断桥的金属窗框0 0.02
注:这些值用来计算低辐射的中空玻璃窗,U g=1.3W/(m2.K),以及更低传热系数的中空玻璃。
线传热系数ψ=0.08W/m.K
3.玻璃的传热系数U g
选择玻璃类型:单中空玻璃
玻璃采用Low-E 玻璃。
玻璃采用5.0+12.0A+5.0中空玻璃
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为8W/m 2
.K
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为23W/m 2
.K
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1.1基本公式
1. 1一般原理
本方法是以下列公式为计算基础的:
t
i e h h h U 1111++= (1)
式中e h ——玻璃的外表换热系数;
i h ——玻璃的内表换热系数;
t h ——多层玻璃系统导热系数;
多层玻璃系统导热系数按下式计算:
m M
m M N
s s t r d h h ∑∑==+=1
111 (2)
式中s h ——气体空隙的导热率;
N ——空气层的数量;
M ——材料层的数量;
m d ——每一个材料层的厚度;
m r ——每一个材料层的热阻;
空气间隙的导热率按下式计算: r g s h h h += (3)
式中
r h ——辐射导热系数;
g h ——气体的导热系数(包括传导和对流)。
1.2辐射导热系数r h
辐射导热系数
r h 由下式给出:
3
12
1
)11
1
(4m
r
T h ⨯-+
=-εεσ (4)
式中
ε
——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
1ε和2ε——在间隙层中的玻璃界面平均绝对温度m T 下的校正发射率。
1.3气体导热系数g h
气体导热系数
g h 由下式给出:
s N h u
g λ
= (5)
式中s ——气体层的厚度,m ;
λ——气体导热率,W/(mK);
u N 是努塞特准数,由下式给出:
n
r
r u P G A N )(⨯= (6) 式中
A ——一个常数;
r G ——格拉斯霍夫准数;
r P ——普兰特准数;
n ——幂指数。
如果
1≤u N ,则取1。
格拉斯霍夫准数由下式计算:
2
2
381.9μm r
T Tp s G ∆= (7)
普兰特准数按下式计算:
λμc
P r
= (8)
式中 T ∆——玻璃两侧的温度差,K ;
P ——气体密度,
3/m kg ;
μ——气体的动态粘度,)/(ms kg ;
c ——气体的比热,J/(kgK), m T ——气体平均温度,K 。
对于垂直空间,其中A =0.035,n=0.38;水平情况:A=0.16,n=0.28;倾斜45度:A=0.10,n=0.31.
所以,玻璃传热系数U g =1.8W/m 2
.K
4.门窗计算单元的总传热系数U t 的计算 U t =(ΣA g ·U g +ΣA f ·U f +Σl ψ·ψ)/A t
=(2.61×1.8+0.63×3.38+13×0.08)/3.24
=2.43W/m 2
.K
计算传热系数小于设计要求 2.8 W/m 2
.K ,仍能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