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解郁法治疗消渴证(一)
消渴从肝论治六法
炙甘草 ) 治疗 消渴早期 和隐匿期有肝郁脾虚见症者。 吕仁
和教授应用加味 四逆散 ( 药物组 成 : 柴胡 、 枳实 、 枳壳 、 赤 芍
燥热 、 气 阴两虚学说 , 从脾 论治 、 从 肝论 治 、 从 毒论 治 的观
点 也开始被大家接受并 应用 。笔 者结 合临床 总结 出消渴 从 肝论 治六法 , 体会 如下。
河北 中医 2 0 1 3 年9 月 3 s鲞第
旦 ! 虫』 ! : 兰 巳 ! 塑 Q
箜 :
1 3 2 3
消 渴 从 肝 论 治 六 法
宁 沛
( 河 北省 曲周 县 中 医院 内科 , 河 北 曲周
【 关键词 】 消渴 ; Z Z h l - -  ̄; - e
甚至饮食不安 , 彻夜不 寐或寐 则梦 扰。情 志所伤 , 肝 失疏
泄, 郁 而化 火。肝与肺 由经 脉相 连 , 肝经 上行贯 隔 而注 于 肺 。木火刑金 , 肺 阴被耗 , 肺 失治 节 , 故 出现 口干咽燥 、 大 渴引饮 、 尿多等上消见 症 ; 木 易克 土 , 肝火 犯 胃 , 则 胃火 炽 盛, 津液 大伤 , 故有消谷善饥 、 大便秘结 、 体瘦等 中消 见症 ; 肝 肾同源 , 木火亢 旺 , 子病及母 , 消灼 肾阴 , 肾阴受损 , 则封
可致血瘀 , 而血瘀 又可作 为新 的致 病 因素 , 使消 渴加重 或
直接 导致多种消渴变证 的产生 。瘀 血阻于脑络 , 则 出现 中 风偏瘫 、 口眼 喁斜 、 健忘 痴呆等 ; 瘀 血阻 于心 脉 , 则 出现 胸 痹心痛 、 心悸 、 怔 忡等 ; 瘀血 阻于 肾络 , 则 出现腰 痛 、 水肿 、 尿浊或 尿血 、 癃闭等 ; 瘀 血阻 于 目窍 , 目络瘀 阻 , 精 血不 能 上承于 目, 则 出现视物模糊 、 两 目干涩 、 视力减退或 内障 目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消渴是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病症,其特征为口渴、大量排尿,容易引起消瘦。
肝郁可以是导致消渴的重要病因。
作为中医学权威人物,闫镛教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治疗技巧。
以下是闫镛教授对于肝郁治疗消渴的经验撷要。
1. 思路要清晰治疗消渴,首先要明确病因,肝气郁结是导致消渴的常见病因之一。
因此,治疗要点应该是疏肝解郁。
同时,还需注意消渴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
2. 食疗调摄消渴患者应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肝解毒、生津止渴的食物,如苦瓜、黄瓜、木瓜等。
同时,应该注意饮食规律,保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
3. 药物治疗肝气郁结导致的消渴,可以采用行气解郁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柴胡、丹参、枳实等具有明显解郁疏肝的功效;黄连、黄芩、栀子等则可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药物治疗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调配。
4. 情志调节情志因素在消渴发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应该注意情志的调节。
消渴患者应该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负面情绪的影响。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注意体育锻炼,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5. 针灸配合治疗针灸疗法对于治疗消渴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肝气郁结导致的消渴,可以采用行气解郁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如社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可以起到疏肝解郁、生津止渴的效果。
总的来说,肝郁是消渴的重要病因之一,而疏肝解郁是治疗消渴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具备清晰的治疗思路下,应该采取针药结合、治疗原因等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应该进行全面的医患沟通,以便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医案——消渴证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辨证治疗消渴二例病案一:阴阳两虚、气血瘀阻型。
王某,男,20岁。
初诊:1981年1月22日。
主诉及病史:食多、饮多、尿多一年余未予重视。
三个月前,因头晕至协和医院急诊,查血糖38.8mmol/L,尿糖(++++),酮体强阳性,诊为糖尿病。
即用胰岛素治疗,每日60U,病情未能控制,尿中经常出现酮体,身体极度虚弱,饥饿感强,主食控制在一日七两,口微渴,日饮水1500ml,乏力,气短,自汗,畏寒,肢冷。
诊查:唇暗,舌紫,舌下静脉青紫,苔白细腻,脉沉细。
辨证:阴阳两虚,气血瘀阻。
治法:滋补阴阳,理气活血。
处方:生黄芪30g 木香10g 生熟地黄各30g 葛根15g 丹参30g 桂枝20g 制附片10g 茯苓30g 丹皮10g 泽泻10g 山药10g 五味子10g 桑寄生30g 鸡血藤30g 仙灵脾12g 菟丝子15g 枸杞子10g 菊花10g 14剂二诊:2月5日。
四肢转温,舌瘀之象亦轻。
尿酮体(-),24小时尿糖定量25g。
上方加水蛭15g、五加皮15g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
继服药14剂。
三诊:2月19日。
诸症均减轻,尿糖微量。
以后以前方为主加减治疗一年余,逐渐停用胰岛素,化验指标正常,余症皆除,现已参加工作。
病案二:气血不足,阴虚内热型。
郭某,男,49岁。
初诊:1985年10月25日。
主诉及病史:患糖尿病3年。
现口渴多饮,多食善饥,乏力,消瘦,自汗,头目眩晕,视物不清,四肢麻木,腰酸腿软,入睡困难,多梦,尿多,大便干燥。
诊查:舌质淡红,苔白少,脉细弦。
空腹血糖11.3mmol/L,餐后两小时尿糖(+++),胆固醇 6.76mmol/L,甘油三酯3.84mmol/L。
辨证:气血不足,阴虚内热。
治法:补气养血,滋阴清热。
处方:生黄芪30g 党参10g 山药10g 苍术15g 元参30g 茯苓10g 生牡蛎30g 花粉20g 麦冬30g 枸杞子10g 黄芩10g 黄连5g 丹参30g 14剂二诊:11月9日。
【经典案例】——柴胡疏肝散治疗消渴症(2...
【经典案例】——柴胡疏肝散治疗消渴症(2...
【经典案例】——柴胡疏肝散治疗消渴症(2型糖尿病)
郑某,女,36岁
该患者于一年前单位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7.6mmol/L,当时由于并无明显临床症状,便不了了之。
近三个月以来患者自觉乏力,气短懒言,纳差,口干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
诊见:患者体型肥胖,气短乏力,口干欲饮,双胁胀痛,纳差,失眠。
舌体胖大有齿痕,舌红苔薄白,脉虚数。
诊断:消渴
辩证:肝郁脾虚,气阴两亏
治以:益气养阴,调和脾胃
取方:柴胡疏肝散合生脉饮加减
柴胡、枳壳、青皮、制香附、黄精、太子参、麦冬、五味子、葛根。
水煎服,二十剂,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患者气短乏力有所好转,口干欲饮也较为改善,纳食增加,眠可,继上方加减服药四十余剂,诸症皆除,面色红润,空腹血糖控制在5.7mmol/L左右。
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加强锻炼。
从肝论治消渴不寐的临床体会
不寐 。肝 主藏 血 ,是指肝脏 具有贮 藏血液 、防止 出血 和
调节血量 的功 能 ,故有 肝 为 血海 之称 。肝 以 阴血 为用 ,
一
则肝血充足 ,可 以濡养神魂 ,若肝 血亏虚 ,魂不得藏 ,
Hale Waihona Puke 阴损及 阳,心 阳浮 越 ;胃失 和 降 ,睡 不 安 卧 ;痰 热 内 扰 ,心神不安 ;水 火 失 济 ,阴虚 火 旺 共 六 种 ,并 且 运 用经方 进行辨 治 ,取得 良好 的疗 效 。笔 者 结 合 消 渴不
神失养 ,甚则 阴虚甚 而阳偏 亢 ,阴不制 阳 ,则 阴阳不交
烦躁 易怒 ,心 中懊 恼 ,头晕 乏力 ,记 忆力 减 退等 症 状 ,
严重影响消渴患者的身心健康 。
《 临证指南医案 ・ 三 消》日:“ 心境愁郁 ,内火 自燃 ,
乃消证大病” 。可见 消渴 的主要病因之一与情志不遂而致 肝气郁 结 、肝郁 化火 关 系密 切 。 《 普 济本 事方 ・卷一 》 日:“ 平人 肝不受邪 ,故卧则魂归于肝 ,神静而得寐 。今 肝有邪 ,魂不得归 ,是 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 。表 明人得 以睡眠与心境平 和 、肝气条 畅有着 密切关 系 ,并 且在 临 证过程 中,肝功能失 调引起 的不寐屡 见不鲜 ,称 肝性不 寐 ,经肝论 治 效果 良好 。另外 ,消渴 病机 以阴虚 为本 ,
而发不寐 。此外 ,消渴 的病 因病机 常见 的还 有脾 胃不和
与脾 肾阳虚 。消渴 者常伴有 不寐 的发 生 ,其 病机 主要为
肝气郁结和肝 血亏虚 两个方面 :一则 肝郁不舒 ,气 机逆 乱 ,气血失调 ,甚则 郁久化 火 ,邪 火扰 神 ;二则肝 血不
燥热 为标 ,而 肝藏 阴血 ,以滋 养神 魂 。肝 之 阴血 不 足 ,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闫镛教授以中医经典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肝郁治消渴”的治疗思路,认为肝郁是消渴病的主要病机,治疗消渴病必须从调理肝气、疏通气机入手。
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闫教授的治疗经验。
一、肝郁与消渴病“肝郁”是中医的重要病机之一,表示肝气郁结,阻滞气机不畅。
在消渴病中,肝郁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精神疲乏、胸闷、烦躁等症状,进而导致气机不畅、脾胃失调、湿积停滞,最终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二、肝郁概述肝郁是临床上常见的中医病机之一,归属于肝气不舒。
其病机包括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情志紊乱等。
肝郁不仅会导致消渴病的发生,还会影响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肝郁调理肝郁的治疗重点在于调理情志,舒缓心情,消除思虑烦躁。
临床上可以采用药物(如逍遥散、柴胡汤等)、心理疏导(如心理咨询、音乐疗法等)等方式来治疗肝郁症状,以达到调理情志、疏通气机的目的。
四、消渴病的治疗考虑到肝郁是造成消渴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消渴病时应以调理肝气、疏通气机为重点。
在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病程、病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可以根据病情临床辨证情况下选择相应的中药治疗,如化湿药、健脾和中和血糖的药物。
同时要注意剂量、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2. 饮食调理在饮食调理方面,应遵循饮食清淡、多食瓜果蔬菜、少吃油腻、甜食等原则,并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3.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可以增加体内热量消耗,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糖水平等。
但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运动过度导致健康损害。
4. 心理疏导在心理疏导方面,可以采取心理咨询、思维重构、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情绪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有助于治疗消渴病。
五、小结。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慢性病,而消渴病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也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闫镛教授是我国中医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他在治疗消渴病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从他的理论与实践中撷取出的关于肝郁论治消渴病的精华。
一、肝郁是糖尿病、消渴病的常见证候之一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平素活动不畅、情志不遂都会导致肝郁。
糖尿病、消渴病因内脏气机失调所致,往往涉及肝胆脾三脏,而肝郁不畅是其常见证候之一。
因此,肝郁是糖尿病、消渴病的病机核心。
肝郁不畅表现为情志不畅、胸闷烦躁、头晕目眩、嗳气腹胀等症状,容易引起浊气郁化,进一步造成糖尿病、消渴病的发生。
二、疏肝解郁是治疗消渴病的关键治疗消渴病,必须从疏肝解郁入手。
肝郁传输生气,进而影响到全身气血运行,导致气血瘀滞,阻碍营养物质及水分的代谢,使糖尿病人的消渴症状更加严重,同时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
因此,通过疏肝解郁可以改善病情,减轻症状,并提高疗效。
消渴病病人平时要保持心情愉悦、疏泄情绪,以预防消渴病的发生。
三、应用柴胡饮治疗消渴病的疗效显著柴胡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柴胡、枳壳、生姜、大黄、黄连等药组成。
它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以改善糖尿病病人的消渴症状,提高疗效。
柴胡饮对肝郁气滞、气滞血瘀、体内湿热蕴结等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而这些都是导致消渴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因此,将柴胡饮纳入消渴病治疗方案中,可以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四、加味桃仁承气汤可治疗糖尿病下肢水肿加味桃仁承气汤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下肢水肿的中药方剂,它的主要成分为桃仁、芡实、茯苓等。
该方具有温阳化气、通利水道的功效,可增强肝胆气机的协调作用,调节糖尿病病人体内水分代谢,改善下肢水肿。
经过临床实践,该方对糖尿病病人下肢水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总之,肝郁是糖尿病、消渴病的常见证候之一,疏肝解郁是治疗消渴病的关键。
此外,应用柴胡饮与加味桃仁承气汤等中药方剂,可以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从肝论治消渴病
系 。前人 关 于情 志 变 化 对 消 渴 病 的影 响 早 有 诸 多 论 述, 但 从 肝论述 者 并不 多见 。
气郁 型 。
1 肝 阴 不 足 型
绝 对不 足 而引起 的糖 、 脂肪 , 蛋 白质 代谢 紊乱 和 内分泌
失 调所 致 。主要 特 征 是 高血 糖 及 尿 糖 。 临床 以多 饮 、 多食 、 多尿 、 消瘦 、 乏力 为特 征 。笔者 在 临床工 作 中 , 发
现许 多糖尿 病患 者 在发 病 前 有 不 同程 度 的精 神 紧 张 ,
3 肝 寒 气 郁 型
以后 唐 ・ 王焘所著 《 外 台秘要》 中记 载 消渴病 人 “ 悲哀 憔 悴, 伤也 ” 。金 ・ 刘完素在 《 三消 论》 中说 : “ 夫消 渴 者 , 或
因饮 食服饵失宜 ……或 因耗乱 精神 、 边违其 度 ……之所 成也 。 ” 以后 的医书也 曾反 复说 明 : “ 消渴 病人 … …不节 喜怒, 病 虽愈而 可以复作 。 ” 由此 可见 , 情 志失调 , 五志过 极, 郁 热伤津是 发生消渴病 的重要 因素 。 中 医学 认 为肝 为 厥 阴之 脏 , 以血 为本 , 以气 为用 。
型即肝 阴不足 型, 胆火灼津型 , 肝寒 气郁型。 关键词 : 消渴病 ; 肝 阴不足 ; 胆火灼津 ; 肝寒 气郁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1 0 . 1 0 4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1 4( 2 01 3) 一 1 0 — 2 1 8 8 — 0 2
从肝论治糖尿病--加味四逆散治疗消渴
从肝论治糖尿病--加味四逆散治疗消渴从肝论治糖尿病--加味四逆散治疗消渴一.肝与消渴病消渴,症状表现以“三多一少” (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 为主,其病机变化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阴血津液亏虚,燥热内生。
历来医家多责之于肺、胃、肾三脏而以上、中、下三消分治。
然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功主疏泄,调畅气机,疏达情志,从消渴之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来看,肝脏的病理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消渴之辨证论治首重肝脏。
(1)肝与消渴关系的理论源流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源于《内经》,如《灵枢》谈到其发病及症状表现时论到:“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道出肝与消渴的密切关系;“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留,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消渴之发病与肝和情志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明清以后,消渴之证治有了很大发展。
黄元御《素问微蕴》说:“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而不责肺经。
”在《四圣心源》中又指出:“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为表里……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
”明确提出了肝脏的病理变化是消渴发病的关键。
郑钦安《医理真传·三消起于何因》亦提出:“消证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
”为消渴从肝辨证论治提供了依据。
(2)肝与消渴关系的生理、病理基础肝居胁下,胆以附之,其功有二:一者主藏血,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二者主疏泄,包括疏气机、畅情志、助脾运等方面。
肝胆禀风木春升之气,维系一身气化,凡脏腑十二经气,皆必借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才能调畅而不病。
同时,因肝胆内寄相火,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升主动,全赖肾水以涵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
由此可见,肝之生理功能与其他脏器关系极为密切,肝气条达是保持其他脏器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一有怫郁,则诸病生焉。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闫镛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肝病专家和学者,他致力于肝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多年,对于肝病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治疗消渴病。
以下是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的经验撷要。
首先,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与肝郁有密切关系。
肝郁是情志不畅引起的肝气阻滞,易导致脾失运化水湿、肝肾阴虚等病机的形成,从而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因此,肝郁必须得到调理,才能从根本上治疗消渴病。
其次,针对不同病情,应区别辨证施治。
对于气虚体弱型的消渴病,宜以益气固表为主,可以选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丸等方剂。
对于阴虚体热型的消渴病,应以滋阴清热为主,如二至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方剂。
对于湿热内蕴型的消渴病,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五苓散、泻湿汤等方剂。
对于寒湿困滞型的消渴病,应以温阳化寒为主,如四君子汤、理中丸、温中汤等方剂。
再次,饮食调养对于消渴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应遵循清淡、易消化、低糖、低脂的原则,严重限制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食物。
饮食可多以谷类、蔬菜、水果、清汤、粥类为主,适量摄取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可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最后,运动对于消渴病的治疗也可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适宜的运动可以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水平。
应控制运动量和强度,适当增加运动时间,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总之,消渴病的治疗需要从多方面综合治疗,肝郁其实是消渴病的根本,只有从调理肝郁入手,才能快速、安全地治愈疾病。
同时,饮食调养和适量运动也是治疗消渴病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的方式都能起到良好的控制病情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消渴病是一种中医常见病,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方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常用的方剂有五苓散、六味地黄丸、参苓白朮散等,可以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滋阴降火等。
2. 针灸疗法:经络穴位的刺激来调整气血运行,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目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针灸师可以选择不同的穴位和刺激方法,如内关、足三里、肾俞等。
3. 中药汤剂疗法:将中药草药煎煮后制成汤剂,供患者口服。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以达到调节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4. 推拿按摩疗法:通过对患者的经络进行按摩、推拿,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症状。
常用的推拿技法有揉摩、拍打、点按等。
5.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情,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膳食。
例如,多食用绿叶蔬菜、豆制品和水果,控制糖分和油脂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等。
总之,中医治疗消渴病注重辨证论治,以调整阴阳平衡、调理气血为主要目标。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实现病症的缓解和康复。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消渴病,又称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发生与“气阴两虚,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上应遵循“益气养阴,健脾疏肝”的基本原则。
一、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消渴病的首要原则是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等症状,结合脉象、舌质等信息,综合分析患者的证候类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益气养阴消渴病的患者往往存在气阴两虚的情况。
气阴两虚表现为患者的精神倦怠、乏力、自汗等症状。
在治疗上应注重益气养阴,即补充人体的气和阴液。
常用的药物有生黄芪、太子参、生地、玄参等。
这些药物既能益气又能养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抵抗力。
三、健脾疏肝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充足,脾胃功能失调则气血生化不足,从而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在治疗上应注重健脾疏肝,即调理脾胃和疏解肝气。
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柴胡等。
这些药物既能健脾又能疏肝,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和肝气疏泄功能,从而改善消渴病的症状。
四、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外,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于治疗消渴病也非常重要。
饮食应以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为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生活方式应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改善代谢状态。
五、防治并发症在治疗消渴病的过程中,应注重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等指标,同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并发症。
调肝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消渴变证
家王 清任 用 以治疗 气 虚血 瘀 证 的方 剂 , 合 其 临床 结 配伍 特点 , 于 气 虚 气 滞 而 导 致 的血 瘀 证 , 有 一 对 也 定疗 效 。黄芪 ,赤水 玄珠 》 出“ 芪补 气 升提 , 《 指 黄 凡 消 渴而小 便 反 多 有 脂 者 , 肾气 不 摄 津 液 , 多 服 皆 宜 黄芪 , 芪乃补 气 之要 药 ” 黄 。黄 芪 又善 于 调 理 血 脉 , 《 录》 : 黄 芪能 逐 五 脏 间恶 血 也 。 临 床 根 据 气 别 云 “ ”
・
50‘ 6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 1 02年第 7卷第 7期
w。dJu a 0 t rt rdin1 n s m dc e 0 2v 1 N。. r or l fn。 a dTa i。a dwet Mein 2 1 。 7, 7 l n I g e t a e i
.
・
国 医传 承 ・
或急躁 易怒 , 忘 失 眠 , 暗 、 质 暗 红 或 紫 暗 , 健 唇 舌 有 瘀点 、 斑 , 苔薄 、 弦; 性 患者 乳房 胀痛 , 瘀 舌 脉 女 痛
肝 。元气只有在肝气布散 的基础上 , ” 才能发挥其生 理 作用 。 明代 张介 宾 在 《 岳 全 书 ・ 肋 》 : 凡 景 胁 云 “ 人 之气 血犹 源泉 也 , 则 流 畅 , 则 壅 滞 , 气 血不 盛 少 故 虚不滞 , 虚则无有不滞者。 故对于元气 已虚患者 , ” 在 补气 同时加 以调肝行 气 , 才能补 而不 滞 。 治宜补 气 调 肝 , 血 行 瘀 , 选 补 阳还 五 汤 加 活 方 减 。方 中重用 黄芪 , 专 补 气 ; 以少 量 当归 尾 、 力 伍 川 芎、 桃仁 、 红花 、 龙 活 血通 络 。虽 然 本 方是 清 代 医 地
舒肝解郁法治疗消渴证的开题报告
舒肝解郁法治疗消渴证的开题报告摘要:消渴证是中医独有的病证,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燥、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中医认为消渴证与肝郁气滞、脾虚湿困、肾阴虚等病机有关。
本文将探讨舒肝解郁法治疗消渴证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消渴证,舒肝解郁法,临床应用Abstract:Xiaoke syndrome is a unique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manifested as dry mouth, dry throat, thirst, polydipsia, and polyuria. TCM believes that Xiaoke syndrome is related to the pathologies of liver-qi stagnation, spleen deficiency, dampness,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hugan Jieyu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Xiaoke syndrome.Keywords: Xiaoke syndrome, Shugan Jieyu method, clinical application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消渴证是中医独有的一种病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其主要症状为口干、咽燥、口渴、多饮、多尿等,也可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眼干等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消渴证由于肝郁气滞、脾虚湿困、肾阴虚等病机引起,进而导致津液无法输布和排泄,从而出现口渴多饮的症状。
目前,针对消渴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个体化治疗方法,能够治疗病因、病机和临床症状,并能够调节机体整体的平衡。
舒肝解郁法是一种治疗情志失调所致疾病的方法。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
闫镛教授从肝郁论治消渴病经验撷要金凯; 闫镛【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9(028)020【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闫镛; 消渴病; 2型糖尿病; 肝郁论治; 疏肝解郁【作者】金凯; 闫镛【作者单位】开封市中医院闫镛省级名医工作室河南开封 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4中医学无2型糖尿病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消渴病”“脾瘅”范畴。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消渴的临床症状、治则治法等;朱丹溪依据上、中、下三消分类法,指出上消者在肺、中消者在胃、下消者在肾,根据病变脏腑的不同,分别提出润肺、清胃、滋肾等基本治法。
闫镛教授是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几十载,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中医内科常见疑难杂症。
闫镛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消渴病早期患者发病前有不同程度的情志内伤史,在前人治疗消渴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从肝论治消渴病(2型糖尿病),收到较好效果。
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闫镛教授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消渴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肝的生理病理肝主疏泄,包括调畅情志活动,调节气血运行,协调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促进脾胃运化,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人体内部的气血、组织、器官、脏腑的运行处于正常状态。
肝疏泄失常,出现气机郁结,脏腑功能失调。
“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而不病”;肝之疏泄不及,又称“肝郁”,临证表现郁郁寡欢、沉默不语等。
肝疏泄功能正常是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2 肝失疏泄与消渴病(2型糖尿病)的关系在临床上,不少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创伤史,并且知晓自己患消渴病(2型糖尿病)后,更会出现情志方面如烦恼、失望、恐惧、忧虑等肝脏疏泄异常的症状。
《灵枢·本脏》[1]指出:“肝脆,则善病消痒、易伤”。
哪有什么糖尿病,不过是肝郁化火而已,中医疏肝理气巧治消渴症
哪有什么糖尿病,不过是肝郁化火而已,中医疏肝理气巧治消渴症糖尿病一定意义上属于中医消渴症的范畴,根据我多年的门诊临床经验发现,很多消渴症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的。
而我在治疗上大部分也都会采用疏肝理气的中药方给予治疗,并且收到了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更多图片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先看一下方子组成。
柴胡、生地黄、白芍、枳壳、玄参、郁金、香附、茯苓加减:肝郁血瘀加桃仁、红花、当归等;肝郁化火加黄连、知母、牡丹皮;肝肾阴虚加山茱萸、女贞子、麦冬真实医案分享陈某,男,52岁,单位白领,自述患有糖尿病2年的时间。
血糖控制不稳定,经常有头晕、心烦、失眠多梦的情况。
刻诊:口苦咽干、胸闷不舒、多饮、多尿、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中医辨证为肝郁化火。
治疗思路为清肝泻火组方:柴胡、生地黄、白芍、麦冬、枳壳、玄参、郁金、香附、茯苓、黄连、知母、牡丹皮、黄岑水煎服,每日2次3月后复诊,自述胸闷、心烦的情况明显好转,头晕消失,睡觉也安静很多,饮水及尿多的情况明显好转。
本文案例中,患者的情况被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其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为阴虚燥热,病位在肺、胃、肾三处,因此润肺、清胃、滋肾为治疗的关键。
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患有消渴症的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所以除了肺、胃、肾三脏,那就可能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消渴症的常见病因与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等相关,而这些因素又与肝的关系密不可分。
甘厚肥腻容易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土壅木郁、郁而化火、损耗津液。
消渴症与肝有着必然联系,故治疗思路坚持疏肝理气的原则。
方中柴胡、白芍、枳壳、郁金、香附是常用的疏肝理气药材;玄参、生地黄滋肝养阴、茯苓健脾安神。
诸药合用可大大加强疏肝理气的功效,进而缓解消渴症状。
注:本文为日常科普使用,文中涉及的方剂不作为具体用药指导,如有类似症状需在专业医师辨证下指导使用,不可盲目使用。
肝郁,所以口渴!治神经性口渴的方子,源于经方实战,今天教给你
肝郁,所以口渴!治神经性口渴的方子,源于经方实战,今天教给你(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伤寒论》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神经性口渴的事儿。
什么是神经性口渴?说白了,啥原因都没有,患者就是口渴。
来吧,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看完,你就有感受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50岁,本身是一个农民。
此人,不知道为啥,从大概一年前开始,就出现口渴、特别想喝水,而且多尿的现象。
他渴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每隔三五分钟,就得往嘴里灌水。
要不然,就会难受。
到夜里,他渴得干脆睡不好觉,数次起夜喝水、排尿。
为啥会这么口渴呢?患者不明所以,故而四处求治。
有的说,你这可能是糖尿病所致。
但是经过检查,血糖尿糖全都正常。
有的说,你这个可能是甲亢所致。
但是经过检查,这个可能也被排除了。
眼看就医无门啊,此患十分焦虑。
越是焦虑犯愁,他的口渴就越明显。
后来,就有人劝他,你可以去试试中医。
看看中医有没有啥说法。
那好吧,就去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滑,舌苔黄厚而腻,舌质红。
细问得知,患者现在是口渴、多饮、多尿、周身乏力,心悸心慌,晚上睡不好觉,白天也吃不好饭。
性情自然变得也相对急躁。
怎么会弄成这样子呢?医家就问患者的家庭生活情况。
这一问,竟惹得患者仰天长叹。
原来,此人有一儿一女,目前都在读书。
而他本身只是一个农民,收入微薄。
手中俩钱要想供孩子念书,实在困难。
于是,此人常常精神焦虑,精神压力很大。
患者自己也说,眼下这个病,可能就是犯愁,愁出来的。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心中有数了,给开了一张方子。
但见——柴胡9克,黄芩15克,党参9克,清半夏15克,苍术10克,黄柏9克,石菖蒲10克,茯苓15克,芦根15克,乌梅10克,生龙骨(先煎)30克,生牡蛎(先煎)30克,甘草9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肝解郁法治疗消渴证(一)
【关键词】舒肝解郁法治疗消渴证
消渴证属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范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随之增多,成了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因其病因病机复杂,不少患者常因久治不愈,症状不得消除而忧心忡忡,丧失治疗信心,医者治疗起来也常因效果不佳颇感棘手。
本证的记载,首见于《内径》“二阳结谓之消”《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散见于医籍“消渴”“肺消”“膈消”“消中”“消瘅”“肾消”等记载。
《灵枢五变》篇还说“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儒门事亲、河间三消论》说:“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
之所成也。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
说明前世医家对肝气郁结,情志不舒,或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不畅,郁而化火,消炼肺胃阴滓而发生消渴证早有认识。
临床常见的消渴证病人,以“三多一少”为特征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体重减少)或尿有甜味。
伴随症状有情绪波动大。
急躁易怒,全身乏力,双目干涩痛,视物模糊,便秘等。
对于本证,祖国医学论述颇多,博览众家学说,均认为消渴之发生是肺胃肾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由于病因不同,则表现不同,症状各有偏重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以多饮为主要表现属上消(肺消);多食易饥为主要表现属中消(胃消);多尿为主要表现属下消(肾消)。
在辨证论治时历代医学遵循的均是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的原则指导于临床。
虽能减轻病情和缓解症状,但疗效终不甚如意。
本人通过临床观察翻阅了有关本证的临床医案。
发现消渴证患者大多发病前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或忧思过度,发病后忧心如焚,甚者寝食难安或寐则梦扰等致病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消渴证除与肺胃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外,与肝气郁结也有密切关系。
为此,本人有就消渴证在临床工作实践中,运用舒肝解郁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的体会作一试述,不当之处请指正。
1舒肝解郁法治疗消渴证治则与方药
七情致病,气郁为首,而肝气郁结果诸郁之主,肝主疏泄,若长期精神刺激,忧思过度,情志内伤而引起消渴汪的发生。
根据“热者清之、虚者补之、郁者达之”的治则,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逍遥散加减治疗。
方剂组成:柴胡,丹皮黄芪、当归、白芍、花粉、玉竹、鸡内金、括萎、生地、甘草、薄荷。
方中柴胡、薄荷少许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生地、丹皮清热凉血,花粉、玉竹清热生滓,润肺止渴,玉竹且能益胃,方中值推荐的是用括蒌代茯苓、玉竹代白术起到润脾益胃的功效,且能兼顾阴分受耗,《本草纲目》记载括萎“润肺燥,降火,止消渴”,《重庆堂随笔》“括萎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病,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
”黄芪治消渴可见于《别录》“补丈夫虚损,五劳赢瘦,止渴……”。
《千金方》中的消渴方,《类证治载》玉泉丸,《局方》的清心莲子丸等。
剂量常在30克以上,是取其益气升阳之功效。
谈到鸡内金,可见于《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
近代医家张锡纯在所撰《衷中参西录》明确指出:“消渴用鸡内金者,因此尿中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精液也”。
诸药合用共凑疏肝解郁,清热生沣,益气滋阴之功效。
临证时只要辨证准确,用之必获得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