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动物》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松果的形状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图片,又有文字,还有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操作。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松果的认识可能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帮助他们全面认识松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松果,知道松果的形状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松果的形状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松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松果实物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3.准备剪刀、胶水等工具,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4.准备游戏材料,用于课堂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松果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形状和特点。
同时,展示松果图片,让学生对比观察,加深对松果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松果实物,让学生说说松果的形状和特点。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察成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松果的形状和特点。
学生动手操作,填写观察记录表。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展示观察记录表,交流观察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松果的特点。
5.拓展(5分钟)教师发放游戏材料,学生进行趣味游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动物”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采松果”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善于模仿和动手操作。
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分数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是很清楚分数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读写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分母表示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采松果”的故事情节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采松果”的故事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分数卡片、松果模型等教具。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采松果”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展示松果模型和分数卡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
例如,将一个松果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表示为分数2/3。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含义。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采松果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采松果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采松果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6页至第37页的“采松果”一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操作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将退位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松果图片、卡片、小黑板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小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PPT,展示一片松树林,引导学生关注松果。
(2)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采松果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松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松果的数量。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采走了几个松果,还剩下几个松果呢?”(4)学生尝试用减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减法中的规律。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道退位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进行点评。
4.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6页的“练一练”题目。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讲解错误之处。
5.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个关于采松果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答过程,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采松果(松果图片)采走几个松果?(退位减法计算过程)还剩几个松果?(答案)七、作业设计1. 教材第37页的“做一做”题目。
2. 家长协助孩子运用退位减法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过程和答案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数学课,主要内容是通过“采松果”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对于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对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运算规则等方面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交流分享等方式,深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采松果”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采松果”》的教学PPT,包含故事情境、运算示例、练习题等内容。
2.松果道具:准备一些松果道具,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1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采松果”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松果道具,向学生介绍加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小朋友采松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童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基础的数学知识,对加减法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难点:学生能将加减法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故事情境和数学问题。
2.松果道具:准备一些松果道具,用于游戏环节。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小朋友采松果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展示故事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朋友一共采到了几个松果?2.呈现(10分钟)呈现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加减法算式。
例如:小朋友采到了3个松果,又采到了2个,一共采到了几个松果?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交流分享解题过程。
3.操练(10分钟)开展“采松果”游戏,学生分组进行。
每组有一个松果道具,组内成员轮流进行加减运算,每次运算后更新松果的数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运算速度。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采松果-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采松果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有趣的动物”,第七节“采松果”。
本节课主要通过采松果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松果图片、卡片、小动物玩具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松果、卡片、小动物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松果,引导学生发现松果的多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加减法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例如,学生手中有一个松果,再拿一个松果,就是加法;学生手中有一个松果,去掉一个松果,就是减法。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小明有3个松果,小红有5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他们运用加法解决问题。
再出示类似的减法例题,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加法:3 + 5 = 8减法:8 3 = 5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5个松果,小红有3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小明有8个松果,给了小红2个松果,小明还剩多少个松果?2. 答案:(1)5 + 3 = 8(2)8 2 = 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采松果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需加强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小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减法和简单的问题解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认识数字0-10,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但是,对于减法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不是很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减法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
2.难点: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水果、玩具等,用于教学演示。
3.学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小松鼠等教具,用于学生的操作和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小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讲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减法。
如,小松鼠摘了10个松果,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减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10以内的减法练习,如计算图片中物品的数量,解决实际问题等。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小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识数能力,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加减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与加减法运算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松果图片、小松鼠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松果图片、小松鼠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小松鼠采松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提问:小松鼠一共采到了几个松果?还差几个松果才能凑成10个?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松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松果的数量。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松果分成两份,使每份的数量相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加减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与几何》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采松果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物体形状的能力,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观察,能够发现物体的形状特点。
但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采松果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等。
2.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摆放整齐,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采松果的故事情境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采松果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故事中,小松鼠和小兔子在森林里采松果,它们发现了一些形状不同的松果,有的圆圆的,有的是扁扁的,还有的是长长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松果的形状,引发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兴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2课时 采松果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采松果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采松果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个课时,主题是“采松果”。
我们将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这个主题。
在这个故事中,小松鼠们正在森林里采松果,但是它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帮助它们解决这些问题。
教材中的相关章节是《小松鼠采松果》。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2.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PPT、松果图片、加减法算式卡片等。
学具包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松果图片,并告诉学生小松鼠们正在森林里采松果,但是它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帮助它们解决这些问题。
2. 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小松鼠们遇到的问题。
然后,我会向学生解释并演示如何使用20以内的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3. 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根据课堂上的讲解,自己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数学问题。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松果2. 20以内的加减法公式3.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示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松鼠采松果题目1:小松鼠有5个松果,它又摘了3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答案:5 + 3 = 8题目2:小松鼠有8个松果,它吃掉了2个松果,还剩下多少个松果?答案:8 2 = 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但是,有些学生在解决更复杂问题时还是有些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辅导。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小朋友帮妈妈采松果的故事,引出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还比较基础,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操作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活动,对故事情节有很强的兴趣,因此,通过故事的形式来教授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故事情境,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采松果》的故事课件,包括故事情节、图片、动画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松果道具,用于课堂操作和游戏。
3.练习题:准备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用于课堂巩固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播放《采松果》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如小朋友采了几个松果,又采了几个松果,一共有几个松果等,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松果道具的操作,模拟故事中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精选4篇)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精选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采松果》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体会加法交换律。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课:秋天到了,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出来玩耍。
松鼠妈妈想看看小松鼠“采松果”的本领有没有进步。
于是他提议要和小松鼠进行一场采松果的比赛。
经过激烈的比赛,结果出来了。
你想去看一看吗?(课件出示情境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力图创设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从屏幕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请同学们先和同桌说一说。
2、同学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这几个(大屏幕列出,一共有采了几个松果?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在此说明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其实就是求小松鼠比妈妈少几个)。
同学们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你会解答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出示: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3、师:我们要求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样列算式呢?(25+4)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采几个松果,要用加法计算)究竟应怎样解决25+4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或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
4、组织学生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要求:想一想在摆和拨的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采松果》北师大版(2023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采松果》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基础运算能力:通过加减法运算,使学生掌握数字5和6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问题解决能力:以小松鼠采松果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四:解决混合运算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解题,先将问题简化为单一运算,再逐步过渡到混合运算,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步骤和逻辑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采松果》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公园或者森林里玩耍时,有没有看到过小松鼠捡松果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松鼠如何用数学来解决采松果的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加数与和、被减数与差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教具,比如用松果模型来举例和比较,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加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小松鼠捡松果的情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每个小组用松果模型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亲身体验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运用数字5和6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下是具体的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即加数+加数=和;
-理解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即被减数-减数=差;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关于采松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易懂,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故事情节,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
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数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运算。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故事情节、图片、动画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卡片:准备加减法的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松果道具:准备一些松果道具,用于课堂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采松果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故事中,两个小松鼠采了8个松果,又采了5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故事情节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两个小松鼠采了8个松果,又采了5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13个松果。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2采松果∣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2采松果∣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2采松果∣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采松果”。
本节课主要通过采松果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材中通过图片展示了一只小松鼠采松果的情景,每个松果上都有一个数字,小松鼠需要采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得到一颗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0以内加法的运算方法,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以及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故事情境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松果模型、数字卡片。
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讲解例题: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作为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松鼠采松果10 + 10 = 20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卡片组成一个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并将其写出来。
答案:如 15 + 7 = 222. 小松鼠采了9个松果,又采了6个松果,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答案:15个松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5.2采松果(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5.2采松果(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里,小松鼠正在努力采集松果。
这是我为一年级下册的孩子们设计的数学实践课《采松果》。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5章的《认识人民币》和第6章的《简单的加减法》。
孩子们将学习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以及如何通过加减法计算交易过程中的金额。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了解其面值和用途;能够运用加减法计算简单的交易过程,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熟练地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加减法。
难点则是让孩子们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以及如何在实际交易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我准备了人民币的真实道具,以及模拟的交易场景。
孩子们则需要准备练习本和笔,以便于随时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我带领孩子们参观了我精心准备的松树林场景,让他们看到小松鼠正在采集松果。
然后,我将引导孩子们进行模拟的交易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民币的使用和加减法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将根据孩子们的操作过程,及时地进行板书,将关键的步骤和知识点展示给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松鼠采集了5个松果,又采集了3个松果,请问一共采集了多少个松果?答案:8个松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的效果,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也会引导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让他们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为一年级下册的孩子们设计的数学实践课《采松果》。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真正地理解数学,喜欢数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我选择了与孩子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认识人民币》和《简单的加减法》作为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采松果》教案(精选8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采松果》教案(精选8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采松果》篇1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一、课前准备考考你。
师说数,生说数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情境图,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小松鼠和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25+4=29(个)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等过程,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
练习:32+5= 5+74= 74+3=2.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25-4=21(个)生经历动动手、动动脑,试着总结出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练习:38-6= 77-3=四、完成练习,巩固新知。
1.生独立完成课本52页第4题,集体纠错、订正。
机动作业:课本第1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采松果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25+4=29(个) 25-4=21(个)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采松果》教案篇2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播放多媒体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妈妈正在教小松鼠学本领。
你看,小松鼠跳跃、爬树、翻跟斗,学得多认真啊!松鼠妈妈说:“你不是最喜欢吃松果吗?咱们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们比比看谁采得多。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 采松果 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大家都认识它们吗?生:小松鼠和它的妈妈。
师:今天啊!小松鼠和它的妈妈想邀请我们去它家的森林里去采松果,你们想去吗?都想去啊!小松鼠说了,它想邀请上课认真听讲,坐姿端正的小同学,让我看看,都是谁想去?看来大家都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跟着小松鼠和它的妈妈去采松果吧!二、新授师:大屏幕上的这张图片,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生: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呢?只采了4个松果。
师:那知道了这些数学信息,同学们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生:我想知道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我还想知道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趣的问题,我们先一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师: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写一写吧!师:找学生一一回答。
生:我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我先摆出2捆小棒和5根小棒。
加4,我再摆出4根小棒,把5根单独的小棒和4根单独的小棒加在一起,就是5+4=9,有9根单独的小棒。
然后和2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9根小棒,所以25+4=29。
生:我用计数器来试一试,25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5个一,加的4应该在个位上再拨4个珠子。
也就是5个一加4个一是9个一。
5+4=9,然后和十位上的2个十合起来就是29.所以25+4=29。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25+4=29,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都是先算了5+4=9,5和4都在个位上,所以我们在计算25+4时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整十数(几个十)相加。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加一位数,结果再同整十数相加。
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请学生列出算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采松果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采松果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采松果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7页至39页的“采松果”一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6”的组成,以及能够用“6”的组成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6”的组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让学生能够用“6”的组成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6”的组成。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6”的组成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松果图片、实物松果、计数器等。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松鼠兄弟采松果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发现松果的数目。
提问:“松鼠兄弟一共采到了多少个松果?”2. 探究“6”的组成(10分钟)3. 实践操作(10分钟)让学生用彩笔在作业本上画出“6”的组成,并用剪刀将画出的“6”的组成剪下来,贴在另一张纸上。
同时,让学生用计数器来验证他们的表示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小猴摘了6个桃子,他想把这6个桃子分给几个小伙伴,每份一样多。
请问,小猴可以怎么分?引导学生用“6”的组成来解答这道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给出不同的分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题目来源于教材第39页。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6”的组成5+11+1+1+1+1+12+2+23+3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在作业本上画出“6”的组成,并用剪刀将画出的“6”的组成剪下来,贴在另一张纸上。
2. 请用计数器验证你的表示方法。
作业答案:1. 画出的“6”的组成,如5+1、1+1+1+1+1+1等。
2. 用计数器验证表示方法,如5+1=6、1+1+1+1+1+1=6等。
5.2采松果(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5.2 采松果(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关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采松果》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二节《采松果》。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学会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松果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松果、计数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出示松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松果的数量。
2. 教学新课:介绍减法的意义,讲解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减法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松果、计算购物金额等。
六、板书设计1. 减法的意义2. 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3. 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记录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在课后,学生应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其他应用,如艺术设计、工程技术等领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呈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二: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如果顾客在消费中受到营业员的热情,主动而周到的服务,那就会有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甚至会形成一种惠顾心理,经常会再次光顾,并为你介绍新的顾客群。而且顾客的购买动机并非全是由需求而引起的,它会随环境心情而转变。从松鼠妈妈采的松果25个松果中,减去小松鼠采的4个,剩下的就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的个数。
2、揭示课题:采松果(板书)
二、合作探究激活思维
1、理解图意,提出问题。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小松鼠的表现如何?
(2)观察主题图,从图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3)请同学们根据它们采松果的个数,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并试着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4)鼓励同学们在与同桌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设法解决问题,列出算式。
(1)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2)总结方法:①数数:从25开始一个一个地往前数4个。②借助小棒:一捆十根小棒,25是两捆5根,再拿走4根。③利用计数器:十位上有2个珠子,个位上有5个珠子,从个位上拨走4个珠子。④数的组成: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一位数减去减数,最后把所得的结果与整十数相加。
(1) 专业知识限制三、实践应用 体验乐趣
还有一点就是beadwork公司在“碧芝自制饰品店”内设立了一个完全的弹性价格空间:选择饰珠的种类和多少是由顾客自己掌握,所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进行取舍;此外由于是顾客自己制作,所以从原料到成品的附加值就可以自己享用。3、想一想,填一填。
附件(二):(1)算出答案,填到方块里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发现了什么?
2、探讨计算方法。
解决问题一: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25+4=?
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和小松鼠采的松果,和起来就是一共采的松果。
(1)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试着摆一摆、算一算。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想一想在摆的过程中自己学会了什么,讨论算理。(一名同学边演示边叙述)
新材料手工艺品。目前,国际上传统的金银、仿金银制成饰品的销售在逐步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年以前兴起的崇尚然风格、追求个性的自制饰品--即根据自己的创意将各种材质的饰珠,用皮、布、金属等线材串出的品,正在各国的女性中大行其道。(3)总结方法:①数数:从25开始一个一个地往后数4个。②借助小棒:一捆十根小棒,25是两捆5根,再摆4根,将5根和4根加到一起。③利用计数器:十位上有2个珠子,个位上有5个珠子,再往个位上再拨4个珠子。④数的组成: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把两个一位数相加,最后把所得的结果与整十数相加。
1、分组进行开火车游戏
老师将书上53页第4题中的口算题分别写在4张口算题卡上,然后请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引领下开展开火车游戏。
二、资料网址:2、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多媒体出示书上53页第1题的主题图)
(1)说说从图中你能看懂是让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试着用完整的语言跟同桌说一说。
(2)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1)出示老师带给同学们的新朋友。(多媒体出示松鼠图片)
(2)请同学们说说松鼠最喜欢什么食物。
(3)从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鼠爱吃松果,引出松鼠妈妈为了让小松鼠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能为自己准备过冬的食物,决定带它去采松果这一情境。
(1)价格低生:我发现相同的两组加数,虽然调换了位置,可是它们相加后所得到的得数却相同。
(3)鼓励同学们仿照发现的规律自己再想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据调查统计在对大学生进行店铺经营风格所考虑的因素问题调查中,发现有50%人选择了价格便宜些,有28%人选择服务热情些,有30%人选择店面装潢有个性,只有14%人选择新颖多样。如图(1-5)所示4、谈收获,说体会。
2.www。cer。net/artide/2003082213089728。shtml。组织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遗憾?
师小结:从你们的收获中看到了你们的快乐,从你们的遗憾中看到了你们的心声,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数学课会更精彩!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