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液在中考试题中常考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溶液”考点归类评析

化学中考“溶液”考点归类评析

化学中考“溶液”考点归类评析结合典型化学中考试题,从溶液、浊液等基本概念辨析,溶解时的热效应实质探究,基础性实验步骤原理,物质溶解性及其应用,溶解度及其曲线的涵义等多个维度归类评析“溶液”考点,比较分析试题特征,概括归纳解题策略.关键词:溶液;溶解性;溶解度;化学中考溶液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见得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分散体系,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使用和许多化工产品的生产等都在溶液中进行,生命体中营养的输送和新陈代谢也都离不开溶液.因此,不同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都专门安排一个章节从定量、定性等不同维度讨论溶液的组成、溶液的性质、物质溶解的限度和溶液的配制等,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也彰显了化学课程的学科价值.本文拟梳理中考有关“溶液”的高频考点,助力广大师生学习备考.1 溶解与乳化、溶液与浊液等基本概念的辨析例1 (2019 广西梧州)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醋B. 食盐C. 白糖D. 植物油评析试题联系学生熟悉的具体物质,考查溶液、浊液等基本概念.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物质中的过程称为物质的溶解,溶解后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与水混合后,食醋、白糖等是以分子的形式分散,食盐是以钠离子、氯离子的形式分散,最终都形成溶液.混合物中的分散微粒是细小的固体颗粒则形成悬浊液,如面粉、泥沙等加入水中;混合物中的分散微粒是小液滴则形成乳浊液,如植物油、牛奶等与水混合.正确选项:D.例2 (2018 湖北江汉)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评析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形成后其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溶液不会有分层、沉淀等现象.但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参见例6评析),均一、穩定的液体也不一定都是溶液(如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不是溶液).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因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所以要比固体物质间反应速度快得多.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悬浊液有沉淀、乳浊液易分层.用汽油和洗涤剂都可去除油污,但二者原理不同:汽油能溶解油渍而将衣服洗净;洗涤剂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乳化是在乳化剂(如洗涤剂等)作用下,将一种液体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乳化后的混合物仍然是乳浊液而不是溶液.正确选项:A.2 考查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实质例3 (2017年四川内江)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Ⅱ.【查阅资料】(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在如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Ⅴ.【实验结论】(1)如图1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下同).(2)如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Ⅵ.【拓展实验】按照如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填“升高”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型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填序号).①CaO ②NH4NO3 ③浓H2SO4Ⅶ.【反思交流】(1)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Q放(填“>”或“<”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2)在如图2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评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探究题,是当前中考化学试题命制的经典题型.围绕“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主题(实验目的),试题呈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侧重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熟练掌握及迁移运用、在真实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设计和实施探究实验、正确解释及准确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等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完整阅读试题文本,结合科学探究的六个要素分析试题的问题设计,梳理出试题的大致架构,以便在整体上把控好题意;此阶段对“查阅资料”应特别留意,资料呈现的内容多为“新信息”——课程标准、教材中都未涉及但又与理解题意、解答问题密切关联,意在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分析和加工等关键能力.如审题时只有理解了资料中“物质溶解于水包括吸收热量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的水合过程”信息的涵义,才能为【反思交流】第1小题找准解题思路:溶液最终温度的变化取决于Q吸与Q放大小的比较.其次要从化学学科的视角深入分析探究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准确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意图,厘清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间的因果关系.如本题中只要理解了两种实验方案的设计意图——根据水状态的改变推测溶液温度的变化,结合具体实验现象则不难得出【实验结论】:加入a物质后溶液温度降低;加入b物质后溶液温度升高.再次要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联系试题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有针对性的答题.如本题【拓展实验】问题的解答即为已有知识的灵活运用: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装置内气压增大,U型管内液面左降右升;反之则说明物质c溶于水使得溶液温度降低;【反思交流】(2)小题的解答则不仅需要把问题放到整个探究过程中去思考,还需要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前面探究过程中加入b物质后溶液温度升高、溶液沸腾,后面继续加入b物质后溶液为何不再沸腾呢?“烧杯中出现固体”这一情境揭示了答案:烧杯中出现固体,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继续加入b物质不再溶解,亦不再放热.参考答案:Ⅴ.(1)降低(2)升高Ⅵ.低于;②Ⅶ.(1)<;=(2)参见评析3 结合粗盐提纯与配制溶液等基础性实验,考查常见仪器、实验操作与误差分析等例4 (2017 湖南邵阳)某同学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图4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2)如图4所示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需称取氯化钠g.(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保持水平.A.10mLB.25mLC.50mLD.100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评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8个基础学生实验[1].其中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粗盐的初步提纯都在其列.此类基础性实验的考查形式上比较稳定,考查的重点都是课标要求的基本实验技能、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等.如小题(1)问题设计即基于“计算→称量→溶解(配制)→装瓶贴标签”这一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展开,其中每个操作步骤又涉及:①常见仪器的名称(小题(2))、用途及使用方法;②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如固、液体药品的正确取用(小题(3))和物质的溶解等.考查内容多为记忆性知识、常识性技能,提高得分率的关键是复习时系统梳理知识网络结构并引导学生理解记忆[2].小题(4)考查的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实验误差分析,问题设计有较大的灵活性、开放性,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化学教师,应准确把脉化学学科特点,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尤其是8个基础性实验,不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做实验,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学生在平时有针对性训练的基础上,能形成“在配制溶液过程中,可能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是溶质或溶剂(水)的质量”这一认知模型,则本题的解答就很容易找准方向:选项A溶质质量偏少,最终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B溶质质量偏多从而导致其质量分数偏大;选项C会使配制后的溶液质量减小而对其质量分数无影响;选项D溶剂质量偏多,也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参考答案:(1)②①⑤③④;①(2)广口瓶(或试剂瓶);3 (3)C;凹液面最低处(4)AD例5 (2018 辽宁本溪)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实验过程如图5所示.(1)步骤①的名称是.(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步骤③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时,停止加热.(4)将氯化钠与泥沙分离所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具有的性质.评析粗盐提纯是初中化学8个基础性实验之一,试题本身难度不大,意在考查学生对这类基础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操作细节等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粗盐提纯主要实验步骤有: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每个步骤中涉及的常见仪器和基本操作是考查的热点.如三个步骤中都使用了玻璃棒,但作用各不相同:溶解时其作用是搅拌以加快物质的溶解;过滤时其作用是引流;蒸发时其作用是搅拌以使液体均匀受热.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固体烘干.过滤是最常用的分离液体与不溶性固体的实验操作,本实验中即利用了氯化钠能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的性质差异.“一贴、二低、三靠”等过滤操作要点、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分析等也是同类试题命制时关注的热点.参考答案:(1)溶解(2)引流(3)较多量固体(4)易溶于水4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学生迁移、运用知识能力例6 (2017 江苏苏州)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实验1】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见表1)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實验,(见表4)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反思与应用】(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表4实验操作图示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选填“分层”或“不分层”).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表4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评析试题以高锰酸钾、碘等固体溶质在水、汽油等溶剂中溶解性差异为情境素材进行对比实验,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实际问题作为测试任务,既考查学生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如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溶液的正确命名和物质溶解性强弱的比较方法等;也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如对化学实验现象的科学观察及准确表达的能力,文本素材的阅读理解和提取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迁移、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对引导一线化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关注、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初中化学中有特征颜色的溶液:紫红色的高锰酸钾,蓝色的硫酸铜(或氯化铜、硝酸铜)溶液,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硝酸亚铁)溶液,黄色的硫酸铁(或氯化铁、硝酸铁)溶液等.溶液的正确命名是“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当溶剂是水时“水”可省略不写,如问题(4)中紫红色溶液是“碘的汽油溶液”.物质溶解性指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描述物质溶解性强弱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定性描述即如问题(3),碘是紫黑色固体,其与水的混合物仅呈淡黄色,由此判断碘微溶于水;定量描述即“溶解度”,可参考例7评析.比较碘在汽油、水中溶解性强弱,应基于实验2中的现象:加入汽油后原本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转移到汽油中,水的混合物由淡黄色变成接近无色、上层无色汽油变成紫红色溶液,所以汽油溶解碘的能力比水强.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是中考命题的趋势,这类试题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问题(2)即要求学生能在分析比较前述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准确、完整描述实验现象,学生主要失分就是分析不透彻导致描述不完整.实验2中问题(5)①若以酒精代替汽油,则会出现有趣现象:碘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到酒精中,酒精又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所以混合物“不分层”.问题(5)②是以高中化学中“萃取”原理設问——即利用物质(如碘)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如水、汽油)中溶解能力不同,使溶质(碘)从一种溶剂(水)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汽油)中去,所以能代替汽油的溶剂需具备“能溶解固体碘且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条件.参考答案:(1)紫红(2)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固体全部溶解(3)微(4)碘的汽油溶液;强(5)①不分层②参阅评析5 综合考查固体物质溶解度及其曲线的涵义、应用等例7 (2019 青海西宁、湖北随州)如图6所示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是a、c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2)t2℃时,将a物质20g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若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纯b(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B.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c>b>aC.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评析中考兼具毕业认定和升学选拔功能,保证基础性、突出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中考化学命题应有之义.“溶解度(符号“S”)——用来定量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强弱”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概念,也是历年各地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表征固体物质溶解度有“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g溶剂(通常为水);③溶解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为克(g).基于此,根据“溶解度”推测某温度下溶液是否饱和,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等都是此类试题设问重点,如问题(2)先查出t2℃时Sa为30克,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30g,推知同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15g,所以将20g的a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饱和溶液,仍有5g剩余,最后所得溶液质量是65g.利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①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两支曲线的交点即表示同一温度时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如问题(1)P点含义是“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问题(5)中选项B,先比较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为a>b>c,可判断t2℃时三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a>b>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其溶解度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则100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b>c,所含溶剂质量为a<b<c,说法正确.②可以发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从而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s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般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的方法使a物质从溶液中析出;sb随温度升高也增大但受其影响小,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从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sc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蒸发溶剂都会有晶体析出.问题(4)b物质中混有少量a,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若是a物质中混有少量b,则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通俗地说就是混合物中哪种物质含量多即选用该物质的结晶方法予以提纯);③可以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时改变温度的方法,如问题(3)溶液降温后,a、b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仍然饱和,比较t1℃溶解度为b>a,可知t1℃时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a;降温后c的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即t1℃时c 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t2℃时其饱和状态的值,而t2℃时c的溶解度小于t1℃时a、b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a>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升温使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升温过程中无晶体析出、水的蒸发可以忽略,即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问题(5)中A选项错误.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时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所以溶液质量也减少,问题(5)中C选项正确.参考答案:(1)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65 (3)c<a<="" p="">“溶液”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内容,基本概念、基础实验等双基比较集中,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计算比较复杂,图像题、综合实验题等题型灵活多变.重视核心知识的梳理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重视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实验设计能力,重视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促进学生形成一般的答题方法和解题模型,逐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内化为素养是组织本章节教学的有效策略.。

(必考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361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D.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质的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微粒的运动速率2.(0分)[ID:133614]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C.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量分数相等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3.(0分)[ID:133611]某同学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码),则实际上他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8.5%B.7%C.14%D.8%4.(0分)[ID:13360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故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可以形成原子5.(0分)[ID:13360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B.食盐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C.一定温度下,搅拌可以增加食盐的溶解的质量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6.(0分)[ID:133606]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如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X水水水双氧水Y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二氧化锰A.①B.③C.②③D.②④7.(0分)[ID:13359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B.t2℃时,将1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8.(0分)[ID:133586]将60g某固体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如图是测得的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常考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15.(0分)[ID:133737]溶解度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a、b、c三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C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t2°C时,完全溶解a物质25g至少需要水___________g;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D.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8.(0分)[ID:13357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X
双氧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9.(0分)[ID:13355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0分)[ID:13360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蒸发足量的溶剂一定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将t1°C,55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时刚好成饱和溶液
C.t1°C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一定为乙>甲=丙
D.t2°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一定为乙>甲=丙
①食盐和水
②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石灰石和稀盐酸
⑤硝酸铵和水
⑥铁与稀硫酸
A.①②④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11.(0分)[ID:13364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试题(含五年真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试题(含五年真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第九单元溶液命题点1 溶液的组成、吸放热现象、乳化作用1. (2017某某4题2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B. 葡萄糖C. 氢氧化钠D. 植物油2. (2015某某21题2分)“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③④⑤3. (2013某某8题3分)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 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B. 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味变淡C. 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 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4. (2014株洲6题2分)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 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 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 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5. (2014某某10题3分)溶液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面粉与水混合一定能形成溶液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 NH4NO3、 NaCl、 CaO三者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D.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6. (2017某某17题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7. (2014某某23题4分)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填“会”或者“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其理由是溶液具有________。

8. (2017某某13题2分)往适量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浓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硝酸铵9. (2014某某8题2分)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

中考化学溶液的浓度(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

中考化学溶液的浓度(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

中考化学溶液的浓度(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氢氧化钡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催化剂,下表中列出了氢氧化钡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4080溶解度/g 1.678.2210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B.40℃时,100g氢氧化钡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8.22gC.40℃时和8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钡溶液D.40℃时,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7.6%【来源】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勒白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2.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化学(带解析)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bD.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化学(带解析)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溶液》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277)

(中考)《溶液》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277)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溶液》专项训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若分别采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之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 A溶液 B. C溶液C. C溶液 D. B溶液2.(2008年汕头)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3.(2008年太原市)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是70gB.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D.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不会析出木糖醇晶体4.有3g 白色粉末,溶于10g 热水中冷至室温析出2g 晶体,将析出的2g 晶体再溶于10g 热水中,冷至室温则析出1.5g晶体。

可知此白色粉末是()A.纯净物B.混合物C.化合物D.不能确定5.在t℃时,100g水加入mg Na2CO3或加入ngNa2CO3·10H2O 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和n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m =106n 286B .m = 1060n2860+18n C .m =1060n 2860+10.6n D .m =1060n 2860+28.6n6. 某金属的氯化物溶液 200g, 洛质质量分数为 5.55%g 向其中滴加 AgN03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干燥A .NaC1B .MgC12C .CaC12D .FeC137.将少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再恢复到室温(不考虑水的蒸发)。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大题培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大题培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大题培优)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溶解度大小比较需要指明具体的温度,故A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用蒸发或降温,故B正确;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g×100%<15%,故C错误;100g+15g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30g,此温度下,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为130克,故D错误。

故选B。

2.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体,故A 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B正确;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甲中全部溶解,乙中部分溶解,故C正确;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容解,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氯化钾已全部溶解,T2℃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硝酸钾也一定会全部溶解,故D错误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综合练习及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综合练习及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综合练习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牛奶C.白酒D.生理盐水【答案】B【解析】【详解】A、碘酒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B、牛奶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C、白酒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D、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2.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3.在《基础实验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和《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两个实验中都应使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 B.烧杯、玻璃棒、量筒、试管C.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漏斗 D.蒸发皿、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答案】A【解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粗盐的初步提纯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蒸发皿、酒精灯。

两个实验中都应使用到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

初三化学常考题型

初三化学常考题型

(一)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类型一一条曲线获取的信息1,太空“冰雪”实验中,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形成的“液球”在接触绳子的一端后瞬间变成温热的“冰球”。

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醋酸钠易溶于水B.40 ℃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C.加水能使醋酸钠溶液从饱和变成不饱和D.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释放热量初三化学第1部分(一)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应用(三)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分离(四)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二 两条曲线获取的信息2.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 3的溶解度比NaCl 大B.将室温下KNO 3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仍饱和C.KNO 3和NaCl 均属于难溶物质D.除去KNO 3中少量NaCl 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 类型三 三条曲线获取的信息3.(2023安徽中考)煤化工废水中含有NaCl 、Na 2SO 4、NaNO 3,这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与NaNO 3相比,NaCl 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得到B.a 1 ℃时,NaNO 3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C.a 2 ℃时,NaCl 和Na 2SO 4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40 ℃时,Na 2SO 4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 ℃变为不饱和溶液 类型四 图、表、线综合分析4.【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江苏扬州江都二模)MgSO 4和Na 2CO 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20304050607080溶解度 S /gMgSO 4 25.1 28.2 30.8 32.9 34.3 35.0 34.9 Na 2CO 321.5 39.7 49.0 48.5 46.0 45.2 43.9A.甲为MgSO4B.b、c点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带结晶水):乙>甲5.(2023山西长治期末)在学习了“溶解度”的相关知识后,小晋用盛有150 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图2是相关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溶液》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338)

(中考)《溶液》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338)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溶液》专项训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 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

该物质应是( ) A .硝酸铵固体 B .氢氧化钠固体 C .食盐固体D .氧化钙固体2.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

她加入( ) 的物质是 A .食盐 B .硝酸铵 C .生石灰D .氢氧化钠固体3.右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 .甲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 .在20时,甲、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 .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4.(2008年苏州市)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 ·cm -3)配制560g 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B .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C .将480mL 水倾倒入盛有80 mL98%浓硫酸的500mL 量筒中D .将80g98%的浓硫酸沿1000mL 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 mL 水中,并不断搅拌 5.向一接近饱和的K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6.分别向含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加入KNO 3的量A加入KNO 3的量D加入KNO 3的量C加入KNO 3的量BA.Mg B.MgO C.M g(O H)2D.MgCO37.在相同温度下,在盛有等质量饱和食盐水和不饱和食盐水的两烧杯中,各放一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B.两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相同C.乒乓球高出液面的部分相同D.两烧杯中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8.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水、溶液(含答案)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水、溶液(含答案)

【名师特稿】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水、溶液(含答案)易错清单1. 对溶液、饱和溶液概念把握模糊,如:误认为“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不能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等。

【例1】(2014·山东烟台)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C.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解析】A. 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错误;B. 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故B正确;C. 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再溶解这种物质,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故C错误;D. 物质溶于水时有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和与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 B【误区纠错】此题易因将溶液的特征在“均一的、稳定的”之上误加一个“无色的”而错选A,易因忽视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种类而错选C。

2. 对溶解度概念以偏盖全,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理解不清、观察不细。

【例2】(2014·四川遂宁)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 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C. t℃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会析出晶体【解析】 A. 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故错误;B.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30g甲物质就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物质就达到饱和,故错误;C. 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此刻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故正确;D.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甲出现结晶现象,而乙物质的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故错误。

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解题思路与训练] 溶液的浓度

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解题思路与训练] 溶液的浓度

第15讲 溶液的浓度【知识要点】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可利用上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并根据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2.溶液的稀释计算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下等式: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配制(1)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计算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氯化钠3g ,水47g 。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③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 3。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2)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 3)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25g ,水25g 。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24mL 和水25mL ,倒入烧杯中。

③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把配好的上述两种氯化钠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试题精析】1.(2014年广州)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8% B .10.2% C .10.8% D .19.6%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则:50×98%=(50+450)×x x =9.8%答案:A2.(2011年广州)向100g 10% NaOH溶液中加入12.5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12.5% B.20% C.22.5% D.25% 分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深圳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

深圳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

深圳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易错难题)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Ca(OH)2的溶解度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故A错误;B、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故B错误;C、饱和溶液随溶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因为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故D 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D.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答案】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C、t2温度下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溶解度不一定为40克,故C错误;D、在t2温度下,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所以不能配制25%B溶液,故D错误。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4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4

专题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单位:济南稼轩中学主备人:何红梅复备人:杨娜【学考分析】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和计算的形式进行考查。

易考点:实验操作选择题中的个别选项中涉及溶液的配制及中考的最后一道综合应用题常考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易错点:方程式忘记配平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数据计算错误。

【学情分析】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溶液的定义、特征及常见的溶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以及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简单的计算。

学生的学习障碍:对于用量筒取水时仰视、俯视读数对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具体影响。

【复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2.知道溶液的定义、特征,会判断一种物质是否为溶液。

3.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5.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6.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复习重、难点】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专题三满分卷测试知识再现学生根据知识地图将知识再现落实。

小组展示讨论学生将错题及不会的题目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考在线:P20 7、9;拓展提升:P22 1、3、5。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集中讲解提升(本专题难度不大,所涉及的题目学生通过讨论几乎都能解决,例1和拓展提升题目中的最后一题难度较大,需要重点进行讲解)。

例1. 本题主要考查溶剂、溶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关系。

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1倍,可采用蒸发溶剂和增加溶质两种方法。

若采用增发溶剂的方法,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关系式可知,溶液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般即可,也就是蒸发掉50g水;若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溶质质量增加,溶液质量也增加,可设加入食盐的质量为x,100g×10%+x=(100g+x) ×20%,计算得x=12.5g。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加入过量的CuCl2溶液和铁充分反应,得到铜和氯化亚铁溶液,过滤得到铜,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铜,符合题意;B、KC1中的杂质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是KC1溶解,MnO2不能溶解,过滤、洗涤、后面应该蒸发结晶才能得到KC1,不符合题意;C、NaCl中的杂质NaNO3,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是和主要物质NaCl发生反应,没有除去杂质NaNO3,不符合题意;D、Cu中的杂质C,在空气中灼烧,Cu、C都会与氧气反应,Cu反应生成氧化铜,C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主要物质被反应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B、氢气、CO均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NaOH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烘干的方法,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但是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锰,选项A错误;B、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得到氯化钠溶液,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不是氯化钠溶液,选项B错误;C、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而植物油不溶于水,无法用明矾去除植物油,选项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气体通过浓硫酸后只得到二氧化碳,选项D正确。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解度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解度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解度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2012年山东烟台,4题,1分)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答案】D【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属于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错;B、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B错;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故C错;D、水中加入融雪剂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凝固点要比水的凝固点低,即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A、B、C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 B>A=CB. 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C.A中混有少量C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B【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t1℃时,B的溶解度比A、C的溶解度大,当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B>A=C,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在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0%20%10025g g⨯=+,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于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变化较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下降,因此当A中混有少量C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降低,但是A物质降低的更大,析出的晶体更多;因此,此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 > A,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3.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AB.BC.CD.A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所给的坐标曲线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物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B均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中考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加入过量的CuCl2溶液和铁充分反应,得到铜和氯化亚铁溶液,过滤得到铜,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铜,符合题意;B、KC1中的杂质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是KC1溶解,MnO2不能溶解,过滤、洗涤、后面应该蒸发结晶才能得到KC1,不符合题意;C、NaCl中的杂质NaNO3,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是和主要物质NaCl发生反应,没有除去杂质NaNO3,不符合题意;D、Cu中的杂质C,在空气中灼烧,Cu、C都会与氧气反应,Cu反应生成氧化铜,C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主要物质被反应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制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可除去碳酸钙,但是也把原物质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C、硫酸钠能与过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过量的)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D、CO和氢气均能与灼热的CuO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HCl气体反应,不与H2反应,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干燥,可得到H2,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将碳酸钠溶液除去的同时,也将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了,此选项符合题意;C、NaCl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可滤出泥沙,然后蒸发水,得到氯化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氧化铜与氧气不反应,碳粉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气体逸出。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解析:BA、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两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A错误;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故B正确;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故C错误;D、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故D错误。

故选:B。

2.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

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A.B.C.D. A解析:AA、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因此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它们之间属于包含关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因此它们是交叉关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溶液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并列关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

3.要配制100g10%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10g食盐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仰视量筒读数C.为加快食盐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D解析:DA、称量氯化钠时,要在左右两盘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故错误;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错误;C、加快固体溶解应该用玻璃棒,而不能用温度计,故错误;D、最后配好的溶液应该装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故正确;故选D。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考点74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1。

(2019年山东潍坊市,题号10,分值2)人体内几种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血浆显碱性B、胃液和胆汁显酸性C、胰液比血浆的碱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碳酸饮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且pH越高溶液的碱性越强,酸性溶液的pH小于7且溶液的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A、血浆的pH〉7,故血浆显碱性,故A说法正确;B、胆汁的pH〉7,故胆汁显碱性,故B说法错误;C。

胰液的pH比血浆的pH高,故胰液的碱性比血浆强,故C说法正确;D。

胃酸显酸性,碳酸饮料也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喝碳酸饮料,故D说法正确。

2。

(2019年广西省贵港市,题号8,分值3)一些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0~4。

0;泡菜3、2~3。

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鸡蛋清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C、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及指示剂的性质,依照溶液的pH能够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依照溶液的酸碱性能够判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情况。

A。

碱性溶液的pH>7,故A说法正确;B、泡菜的pH为3、2~3、6,故泡菜显酸性,胃酸的成分是盐酸,故胃酸过多的人少吃泡菜,故B说法正确;C。

橘子汁的pH为3。

0~4。

0,故橘子汁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C说法正确;D、酸性溶液的pH<7,溶液的pH越小则溶液酸性越强,故橘子汁比牛奶的酸性强,故D说法错误。

3、(2019·金昌)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苹果汁(pH约为3)B。

牛奶(pH约为6。

5)C、纯净水(pH约为7)D、肥皂水(pH约为10)【答案】A4、(2019年湖南省株州市,题号6,分值2)下列物质呈酸性的是A、柠檬水B、肥皂水C、石灰水D、浓氨水【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酸性是指溶于水后pH〈7的溶液。

有关溶液的竞赛试题分类解析

有关溶液的竞赛试题分类解析

浓硫酸吸水时,显然溶液中的水分逐渐增多,溶液的质量和体积都随之增大,而溶液
中的溶质质量保持不变,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随之减小,故答案应选 C。 二、实验评价题 例3 (2003 年山东竞赛第 8 题)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会引起溶液中 NaOH 质 ) 。
量分数偏小的操作是(
A.称量完固体 NaOH 时,天平指针向左倾斜 B.实验所用固体 NaOH 已在空气中久置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移取已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 解析 NaOH质量 溶液中 NaOH 质量分数= ×100%, 若实际称取的 NaOH 偏少或量取 NaOH质量+水质量
在水中,不会看到气泡;打开瓶盖后,压强减小,CO2 溶解度随之减少,CO2 会从溶液中逸出,所 以会看到气泡。由于 CO2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使啤酒中的气泡快速放出,还可用加热 的方法。 ②检验啤酒中产生的气泡是 CO2,关键有两个:一是让 CO2 从啤酒中快速产生;二是选取适 宜的检验方法。让 CO2 从啤酒中快速产生的方法有:加热、搅拌、振荡、减压(即打开啤酒瓶盖) ; 检验 CO2 的方法有:燃着的木条、通入澄清石灰水或石蕊试液等。答案如表 1 所示。 表1 实验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9/9)g ×100%=22.3% (20ml×1.22g/cm3)
在试管中加入新鲜啤酒并加热,用导气管将 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方法二
在大试管中加入新鲜啤酒并振荡,将燃着木 燃着木条熄灭 条伸入到啤酒的上方
四、实际应用题 例 5 (2003 年全国复赛等 23 题)测定人体血液循环量的一种方法是:吸取 6.0ml 含放射性元 素 131I—人血清白蛋白溶液, 每 1.0ml 含放射性元素磺 2.0×10-6Ci (居里, 一种放射性强度的单位) , 快速注入静脉中,10min 时抽取 1.0mL 静脉血液测定其中含放射性碘为 0.0030×10-6Ci(10min 内 碘的发射性的强度改变可忽略不计) ,人的血液循环量为___________L。 解析 此题是有关溶液稀释在医学上的应用题。由题给信息可知,血液循环可看作磺的稀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011.泸州市)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28.(2011.桂林市)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
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C
34.(2011.滨州市)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 .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 .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29.(2011盐城市)右图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
B .t 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 分别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只有
C 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 2℃降温到t 1℃,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 .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9题 30题 31题 32题
30.(2011.泉州市)右图是X 、Y 两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t 1时,X 物质和Y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X 物质和Y 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将Y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到t 1 有晶体析出
D .t 2时,X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Y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31.(2011.无锡市)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 .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t 3℃时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变成不饱和溶液
D .若要将组成在N 点的A 溶液转变为M 点的A 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32.(2011.烟台市)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1℃时,5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 甲
C.t 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2121
33.(2011.合肥市)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
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
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t1度和t2度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38.(2011.巢湖市)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 .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67.(2011.南昌市)(3分)向装有等量水的A 、B 、C 烧杯中分别加入10g 、25g 、25gNaNO 3
固体,充
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 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23.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

右图是KNO 3的溶解度曲线。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明观察到A 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D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10天津市23).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 3)
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

(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