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2002《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合集下载

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清华大学演讲2

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清华大学演讲2

As America learns more about China, I am concerned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do not always see a clear picture of my country. This happens for many reasons, and some of them of our own making. Our movies and television shows often do not portray the values of the real America I know.我同美国⼈在更进⼀步了解中国的同时,也担⼼中国⼈不⼀定总是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我的国家的真实⾯貌,这⾥⾯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些是我们⾃⼰造成的。

我们的电影,还有电视节⽬,往往并没有全⾯反映出美国。

Our successful businesses show a strength of American commerce, but our spirit, community spirit, and contributions to each other are not always visible as monetary success.我们成功的企业显⽰了美国商业的⼒量。

但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社区精神,还有我们相互对彼此的贡献往往并不像我们在⾦钱⽅⾯的成功那么显⽽易见。

Some of the erroneous pictures of America are painted by others. My friend, the Ambassador to China, tells me some Chinese textbooks talk of Americans of "bullying the weak and repressing the poor." Another Chinese textbook, published just last year, teaches that special agents of the FBI are used to "repress the working people." Now, neither of these is true --and while the words may be leftovers from a previous era, they are misleading and they're harmful.有⼀些关于美国错误的描述是别⼈做出的,我的朋友——美国驻华⼤使告诉我中国的教科书讲到美国⼈欺负弱者,压制穷⼈。

美国的新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的新国家安全战略
从内容上看,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总体框架和思路上与四年前的报告没有很多变化。但是,布什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发表在“9·11”事件一周年,当时布什的支持率高达80%~90%。而如今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发表在伊拉克战争三周年之际,他的支持率已跌到36%。伊拉克困局、政策失误和一系列丑闻已使布什失去了在内政和外交上凯歌进行的能力。因此,从时间背景上看,新报告与其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指南,不如说是对布什政府既有路线的辩护。
奥巴马执政后敏锐地意识到,国际道义的缺失和经济危机的拖累是美国当前面临困境的根源。一方面,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战略使美国面临更大的安全威胁,盟友和伙伴离心离德,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因此奥巴马在大选中祭起多边主义大旗,主张接触与合作。与伊朗和朝鲜开展接触与对话、缩小反恐打击的范围、改变一味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改善与传统盟国关系、拉拢中俄印等新兴大国,都是在实践这一战略思路。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打击,美国的经济实力严重受损,成为最大的债务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今不如昔。美国人从帝国兴衰的历史和新兴大国国际地位提高的现实中得到启示:没有强大稳定的经济作为后盾,就会丧失主导国际秩序的能力,难逃衰落的噩运。因此,新战略开出 “接触、合作” 和“经济复苏”两个处方,试图遏制美国实力衰落的势头,恢复其昔日的辉煌。
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浅析文章原标题:以退为进,蓄势待发——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浅析
作者:崔磊
来源: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来源日期:2010-6-18
本站发布时间:2010-7-11 22:17:29
阅读量:152次
一、 新国家安全战略的新特点
2010年5月底,美国政府出台《国家安全战略》(以下称新战略),第一次将奥巴马政府上台前后关于国家安全的一系列主张在同一个文件中集中加以阐述。在多数问题上,新战略与布什及历任现代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一脉相承,仍然要求美国重视与欧洲、日本等传统盟国的关系,维持其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推进民主人权,孤立伊朗和朝鲜,打击暴力极端主义,仍然认为对美国最大的威胁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在阿富汗问题上,奥巴马的先增兵、后撤军战略与布什在伊拉克的战略如出一辙。但是,这份战略报告对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目标和手段做了重新评估,与布什的战略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911事件后美对外政策的变化

911事件后美对外政策的变化

9·11”事件是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来外敌对美国领土发动的第一次攻击,也是迄今美国遭受的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灾难。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布什政府对美国安全战略进行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幅度的调整,由此导致美国的对外政策出现若干重大变化。

本文拟对这些变化及其趋向作一剖析。

一、对外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出现重大变化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为了促进国家利益而设计的超出国家边界的明确或不明确的行为。

制定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最根本地取决于政策设计者对于本国国家利益的界定,这种界定又决定了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时所追求的目标。

根据1999年克林顿政府公布的《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的国家利益被分为三类:一是生死攸关的利益,即美国及其盟国的领土安全、美国公民的生命及财产保护、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的保障等;二是重要的利益,即美国的安宁和公民的福祉以及美国所处世界的性质等;三是人道主义及其他利益,主要指美国价值观的维护和传播,包括支持民主化、促进人权、维护法制等。

“9·11”之前,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安全最有保障的国家。

虽然从90年代起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日趋频繁,但美国所担心的主要是对其海外目标的袭击,至于国土安全,美国人则持比较乐观的看法。

然而,“9·11”恐怖袭击打破了美国领土坚不可摧的神话。

它使美国人痛切地认识到,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跨国威胁日益增多的时代,美国的首要地位并不意味着美国不易受攻击,即使是一个拥有前所未有的超强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也无法完全置身于每一个威胁或危险之外;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传统的民族国家,也不是来自中、俄之类的“潜在战略对手”,而是来自非国家角色——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支持者。

基于这种认识,美国朝野强化了对国土安全这一“生死攸关的利益”的重视,并把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毁伤武器扩散视为这类利益所面临的最严重和最紧迫的挑战。

与对国家利益的轻重缓急调整相适应,布什政府把“打击恐怖主义”和“制止谋求核生化武器的政权威胁美国和世界”确定为本届政府的两大“宏伟目标”,并将其提至“至高无上”的地位。

2010奥巴马政府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全文[修订]

2010奥巴马政府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全文[修订]

《 》 ,2, “多” “ ” 奥 ”” 。

2010 年 5 月 27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上任以来的首份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下简称《战略报告》)。

与前任相比,奥巴马摒弃了布什所坚持的“单边主义,而将“多边主义”定为外交政策的基轴。

另外,从总体来看,奥巴马对中美关系的预期还比较乐观,报告中“欢迎中国成为负责任的领导角色”的说法,与布什政府 2002 年的《战略报告》中“美国绝不接受某个敌对超级大国的崛起” 形成对比。

称个人会严重威胁美国安全美国《华盛顿邮报》5 月 27 日报道,布什政府于 2002 年公布其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 告》时,以“美国在世界上拥有空前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影响力”开篇;006 年的报告则强调“美国正在战争之中” 阐述布什政府以反恐战争为核心的战略。

而奥巴马的《战略报告》则在开篇强调“为赢取胜利,我们必须面对真实的世界”这反映出竞选时热情的理想主义在与冰冷的国际现实发生碰撞后,奥巴马更趋向务实。

新《战略报告》说,美国所面临的威胁不再是恐怖主义的单一威胁;反恐也不再是国家安 全战略制定的依据。

奥巴马政府甚至摈弃了“反恐战争”一词,称当前美国所进行的“冲突”是同基地组织及其附庸进行的,绝不是针对伊斯兰世界的战争。

奥巴马政府认为美国所面临的国家安全威胁是多样的,新《战略报告》还特别强调,在美国本土受到暴力极端主义思想蛊惑的个人,已经成为美国安全所面临的严重威胁。

如果说“单边主义”一词概括了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特点,那么, 边主义”和 “责任共享”就体现了奥巴马战略的精髓。

新世纪重担不能只落在美国人的肩头,我们的对手非常乐意看到我们因过分扩张而令力量衰竭。

奥巴马在《战略报告》的前言中写道。

国务卿希拉里在解释新《战略报告》时强调,美国对全世界的领导需要与新老伙伴一起,在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世界中共同应对挑战。

我们并非不再强大,只是转变运用美国力量的方式,从直接运用变为间接运用,而这需要耐心和伙伴。

国际法领域的美国例外主义

国际法领域的美国例外主义

国际法领域的美国例外主义美国例外主义的外交传统在其国际法实践中也有多种表现,在国际人权、环境、贸易、反恐、军控等领域突出地表现为以单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行为。

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和谐关系的主要协调者,应从自身的立法、决策、实施、争端解决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应对美国的例外主义行为,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地与非政府组织、全球市民社会合作建立全球治理的模式,以更好地以多边途径解决国际问题。

美国例外主义由来已久,在国际法领域也有多种表现。

伴随着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拒绝签署《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尤其是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在其后又出现阿布格莱布和关塔纳摩监狱的“虐俘”丑闻后,对“美国例外主义”的重新审视尤其重要。

一、国际法领域美国例外主义的体现(一)理论上对国际法的重新定位美国例外主义观点认为:由于美国出于崇高的促进自由价值的意图,又有完善的政权,因而有权用自己的道德判断去评判别国国内制度的善恶并奖善惩恶;不承认美国法律之外的任何法律权威,不容忍任何外界将适用于他者的标准应用在美国身上;反对通过国际多边合作来保障美国的安全和争取世界和平,坚持认为美国作为有着领导世界使命的民主大国,应该利用自己的实力在国际体系中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美国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

美国国际法学界有观点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参与和遵守国际法最终要由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决定,国际法在调整国家的行为,至少在限制和调整美国的行为时是存在限度的,这个限度就在于它是否符合一国的国家利益。

这一观点实际是为美国实行单边主义进行辩护。

把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全部归结于国家利益,那么国家就可以不遵守国际法。

这和国际法上有关强行法的一般认识是严重背离的。

美国学者把国际法看成是美国国际政策的一个部分,他们更多地把对国际法的认识政治化,更多的是从政治学、经济学这些角度来讨论法律问题,甚至认为国际法院不是一个司法机关,而是一个政治机构,法官的投票完全是一个政治行为,完全可以从政治的角度进行解释。

美国《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评述

美国《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评述

[内容提要]布什政府认为,美国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可能使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2003年2月14日公布的《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强调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网络安全,重视发挥高校和社会科研机构的力量,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必将对美国未来国家安全战略指导和网络安全管理机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主要内容2003年2月14日,美国公布了《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共76页,是布什政府对《美国国土安全的国家战略》(2002年7月份公布)的补充,并由《保护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资产的国家战略》(2003年2月14日公布)作为其补充部分。

该报告确定了在网络安全方面的三项总体战略目标和五项具体的优先目标。

其中的三项总体战略目标是:阻止针对美国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减少美国对网络攻击的脆弱性;在确实发生网络攻击时,使损害程度最小化、恢复时间最短化。

五项优先目标是:(1)建立国家网络安全反应系统;(2)建立一项减少网络安全威胁和脆弱性的国家项目;(3)建立一项网络安全预警和培训的国家项目;(4)确保政府各部门的网络安全;(5)国家安全与国际网络安全合作。

该报告明确规定,国土安全部将成为联邦政府确保网络安全的核心部门,并且在确保网络安全方面充当联邦政府与各州、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即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研究机构之间的指挥中枢。

国土安全部将制定一项确保美国关键资源和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安全的全面的国家计划,以便向私营部门和其他政府机构提供危机管理、预警信息和建议、技术援助、资金支持等5项责任。

该报告把关键基础设施定义为"那些维持经济和政府最低限度的运作所需要的物理和网络系统,包括信息和通信系统、能源部门、银行与金融、交通运输、水利系统、应急服务部门、公共安全以及保证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连续运作的领导机构"。

该报告强调,确保美国网络安全的关键在于美国公共与私营部门的共同参与,以便有效地完成网络预警、培训、技术改进、脆弱性补救等工作。

美国2002年国情咨文

美国2002年国情咨文

2002年国情咨文布什总统于2002年1月29日在美国国会首次发表国情咨文。

以下是布什总统国情咨文的全文:(全文开始)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2002年1月29日布什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美国国会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统:议长先生、切尼副总统、各位国会议员,贵宾们、同胞们:我们今晚在这里聚会之时,我们的国家正处于战争状态,我们的经济陷入衰退,文明世界面临着空前的危险。

然而,我们的国情却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盛。

(掌声)我们上次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正处于震惊和苦难的时刻。

在短短的四个月中,我们的国家抚慰了受害者,开始重建纽约和五角大楼,结成了一个伟大的联盟,抓获、逮捕并打击世界上数以千计的恐怖主义分子,摧毁了阿富汗的恐怖主义训练营地,使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再忍受饥饿,使一个国家从残暴的压迫下获得了自由。

(掌声)美国国旗再次在我国驻喀布尔使馆上空飘扬。

一度盘踞在阿富汗的恐怖主义分子如今被关押在关塔那摩湾。

(掌声)那些驱使追随者卖命的恐怖主义头目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正在狼狈逃窜。

(掌声)美国和阿富汗如今已成为反恐怖的盟友─我们在阿富汗的重建工作中将成为夥伴─今晚,我们欢迎在已获得解放的阿富汗担任过渡时期领导人的尊贵来宾:哈米德·卡尔扎伊主席。

(掌声)上次我们在这个会议厅聚会时,阿富汗的母亲和女儿们正被囚禁在她们自己的家中,被禁止工作或上学。

今天,妇女获得了自由,并在阿富汗新政府中任职。

让我们欢迎新任妇女事务部长,西玛·萨马尔博士。

(掌声)我们所取得的进展归功于阿富汗人民的精神、我们的联盟的决心和美国军队的力量。

(掌声)当我命令我们的军队行动起来时,我对他们的勇气和能力充满信心。

今晚,由于有他们,我们正在取得反恐怖战争的胜利。

(掌声)我国武装力量中的男女军人现已向美国的每一个敌人发出明确的警告:不管你是在七千英里之外,还是远隔重洋和大陆;也不管你是在山顶还是躲在洞中,都无法逃避我国正义的惩罚。

(掌声)对很多美国人来说,这四个月带来了永远无法彻底消弥的悲伤和痛苦。

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新世纪之初,国际形势发展依然复杂多变,“9·11”事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进一步凸显。

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在经历新的变化,多极化继续曲折发展,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和平与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给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频添复杂不测变数。

一、美国全球战略与外交政策美国对外政策“高开高走”,牵动大国关系起伏动荡,这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重要特点。

2002年9月20日,美国政府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下简称《报告》)。

从1 986年以来,美国法律要求每届政府向国会提交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主要阐述在外交、防务及内政方面的总体目标和宏观政策。

《报告》是布什政府对其执政以来,尤其是“9·11”事件之后,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全面概括与展望。

(一)在国际棋盘上确立美国“超级大国”的战略坐标步入21世纪,美国的基本战略目标仍然是确保其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利用美国的绝对优势,谋求其绝对安全。

《报告》对自己超级大国的实力毫不掩饰,认为“今天,美国具有无可比拟的军事实力和举足轻重的经济和政治影响”。

但是,《报告》也试图将美国的战略目标从全人类的利益角度进行包装,称美国“从不利用我们的实力要求获取单方面的利益。

相反,我们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类自由的均势”。

即使如此,一种美国式的“优越感”和“使命感”还是溢于言表。

共和党政治现实主义“以实力推进目标”信条在《报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报告》称:“美国必将拥有足够的力量,挫败敌人把其意志强加于美国及我们的盟友和友邦的任何企图。

”《报告》不仅表示美国“将保持充沛的军力,作为我们履行义务和保卫自由的后盾”,还特别强调美国必须遥遥领先于敌手,称“我们的军队将如此强大,可迫使潜在的敌人放弃扩充军备,不再妄想拥有超过美国或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实力”。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摘要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与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构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力量结构,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调整对外战略来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

关键词:冷战结束;美国;对外战略调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宣告了“美苏争霸”的两级格局结束,世界格局逐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面对这一迅猛的国际形势,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能不对战后持续40多年的全球战略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调整,以寻找新的范式替代反共产主义的“遏制战略”,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

本文将从布什政府时期,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现在的奥巴马执政时期来分析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不同时期如何调整对外战略来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维护其领导地位。

一布什政府时期布什总统任期内,跨越冷战前后两个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

①1989年初,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

所谓“超越遏制战略”是指:在不放弃军事遏制的条件下,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以“和平演变”为灵魂,抓住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非军事手段,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模式,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亲西方的反对派,最终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

②1989年底,提出了建立欧洲新格局的“新大西洋主义”:主张把北约、欧共体、欧安会三大机制作为建立欧洲新格局的基础,其实质是要在重塑欧洲格局的过程中保持和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确保美国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利益。

3提出美国“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强调在美国的领导下,实现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强调“多边”合作,而不是“单边”行动,注重发挥盟国和联合国的作用;(3)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在世界上巩固和推进所谓“自由”与“民主”事业;(4)实施地区防务战略,重点防止和应对威胁美国利益的地区冲突。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重申政府现有立场的报告
01 报告
目录
02 强调经济
03 战略
04 呼吁合作
05 强调本土反恐
公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每任美国总统的法定职责,它通常是重申政府现有立场,但可以影响预算和立 法,且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因此仍被认为十分重要。
报告
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5月27日,奥巴马上台16个月后,首次发布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有 52页,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改变布什时期的单边主义做法,强调与外界合作对话。媒体分析称,尽管阿富汗和伊 拉克战争还在继续,但该报告使奥巴马强调多边外交重于军事力量的想法正式化。奥巴马在报告序言中说:“长 远国家安全并非藉在他人心中建立恐惧,而是通过与对方对话获得。”方案提出利用外交、经济革新、发展援助、 军事力量以及教育,达到提升美国影响力的目的。
谢谢观看
根据这份报告,奥巴马放弃了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的说法。
呼吁合作
在报告中,奥巴马呼吁将美国的合作对象从传统盟友扩展到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印度等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该报告说, 美国将和中国在共同关切的问题上进行合作。
不过报告指出,将确保美国在地区和全球的利益及盟友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此外,报告对朝鲜和伊朗对美国带来的威胁提出了警告,但还是表示进行接触。
强调经济
奥巴马认为,经济上的成功对于美国保持海外影响力至关重要,必须把推动经济增长和扭转财政乱象当作国 家安全的优先任务。
报告称:“我们努力的核心是致力于复兴我们的经济,这才是美国实力的源泉。” 奥巴马还表示,在全球化时代,其它国家的经济动荡可直接影响美国人的生活。
战略
与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相比,奥巴马强调未来处理国际事务时将以多边外交优先,并与国际组织合 作,军事将是外交努力无效情况下的最后手段。

_美国国家安全战略_报告和大国关系_杨洁勉

_美国国家安全战略_报告和大国关系_杨洁勉

《美国研究》2002年第4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大国关系杨洁勉 〔内容提要〕本文从大国关系的角度,对布什政府最近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内容、特点及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报告》反映了布什政府对“9·11”事件后世界总体形势的判断,阐述了美国单超独霸的计划和理论,勾划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国家安全战略,突显了反恐和本土安全问题,强调了大国合作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布什政府强调大国合作的主要动因是反恐的现实需要和维持美国全面优势的长远目标,巩固欧亚盟国和调整同俄、印、中关系则是其重点。

在此背景下,《报告》对中美关系的评估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布什政府需要在反恐等问题上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但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它对中国的担心和防范。

《报告》所提出的各种战略并不完全等同于实际政策,因此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报告》,方能纵览全局和把握方向。

关键词:美国外交/国家安全战略/大国关系/中美关系根据1986年通过的《戈德华特-尼古拉斯国防部调整法》第603款的规定,美国总统应向国会提交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说明其安全外交的总体战略。

2002年9月20日,布什政府公布了它的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24个字:反恐打恐、先发制人;大国关系,全面优势;美国民主、市场经济。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政府的各种战略报告和实际政策并不完全一致,而且也都存在“目标”和“能力”之间的差距。

但是,《报告》毕竟反映了布什政府对“9·11”事件后世界总体形势的判断,阐述了美国单超独霸的计划和理论,勾划了今后一段时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突显了反恐和本土安全问题,强调了大国合作的重要性,反映了布什政府试图从对“9·11”事件的被动反应转化为主动利用。

本文主要从大国关系的角度对《报告》作一初步的分析。

一 布什政府的新战略从内容上看,《报告》体现了布什政府以单边主义为核心的“新帝国(霸权)”论的战略思想,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及其代表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不同的世界观和治国方略之间的斗争。

2002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2002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美国2002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内容及分析引自中国网从1986年以来,美国国会要求每届政府向其提交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2002年9月20日,美国公布了现任布什政府向国会递交的、由布什总统撰写“引言”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分析了当前尤其是“9·11事件”发生后美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的重大变化,指出恐怖主义是美国面临的主要威胁。

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成为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并强调,为了保护美国免遭恐怖分子有预谋的袭击,必要时美国将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在威胁到达美国国界之前识别并摧毁它”。

而且,“即使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美国也会毫不犹豫地单独行动,对恐怖分子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可以说,《报告》是对布什政府上台以后,尤其是“9·11事件”之后布什国家安全政策的全面系统的表述,也是未来美国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政策的指导。

布什新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一.确立了美国国家安全最主要的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

布什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所面临的严重威胁是激进主义和技术的结合”。

“9·11”事件表明,即使没有装备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恐怖分子,利用飞机作为武器对美国发动袭击,就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如果恐怖分子掌握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当生、化和核武器随着弹道导弹技术一起扩散时,即使弱国和小的团体也能够获得对大国进行灾难性打击的能力”。

布什政府认为,“据信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并计划获得核武器和生物制剂;朝鲜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弹道导弹生产商,并在积极的发展自己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其他的‘无赖国家’也在寻求核、生、化武器”。

为了击败恐怖分子对美国威胁,美国必须使用所拥有的各种手段——军事力量、国土防御能力、司法制度、情报以及积极的措施。

【最新精选】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和趋向

【最新精选】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和趋向

冷战后美国政府安全战略调整浅析张海宁B1218006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摘要: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美国凭借其超强实力企图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虽然两党政府更迭,但是他们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即美国必须领导冷战后的世界。

无论是布什政府的“世界新秩序”,还是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包括后来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政策的实质都是按照美国的理想来重塑世界,建立美国治理下的世界和平。

2010年奥巴马政府的战略政策虽然体现了其灵活、务实的一面,但是新战略以安全、繁荣、价值观和国际秩序为四大支柱,在“美国领导”下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实质并没有改变。

关键词: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冷战时期结束,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面临着重新审视和定位[1]。

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冷战后不断对其全球战略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

冷战结束后不久,布什政府就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则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2000年小布什领导的美国政府积极推行“布什主义”[2]。

虽然三任美国总统的主张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基本目标却是一致的:即美国必须领导冷战后的世界,按照美国的理想来重塑世界,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和平。

奥巴马入主新一任美国总统后,在2010年发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对布什政府安全战略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检讨和反思,体现了奥巴马政府务实、灵活的一面,但是新战略以安全、繁荣、价值观与国际秩序为四大支柱的思想,同样体现出“在美国领导下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实质没有改变[3]。

本文主要对冷战结束后至今美国政府全球战略报告做一综合总结和评析,以揭示美国对外战略逻辑。

一、布什时期全球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弥漫着一派喝彩和乐观情绪,而指导美国外交政策长达40 多年的全球遏制战略也因为冷战的结束而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而建立“美国世纪”成为了布什政府制定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

质疑“预防性自卫”

质疑“预防性自卫”

质疑“预防性自卫”【摘要】:国际法上允许的自卫是针对实际已经发生的外来武力攻击行为。

而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行动则是针对还未发生的外来武力攻击行为,因此这种预防性自卫已经引起诸多争议,文章从预防性自卫的定义出发,将”先发制人”行动归结为扩大化了的预防性自卫,并对其合法性提出质疑。

【关键词】:预防性自卫;预防性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自”9·11” 恐怖袭击之后, 美国提出了”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就是其中一例,而且正是该理论的首次实践。

“先发制人”并非什么新词,而是”预防性自卫”的同义词。

文章打算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质疑”预防性自卫”的合法性问题。

一、预防性自卫的概念预先性自卫是一种认为对于即将来临的攻击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的主张,又经常与”预先性自卫”、”预防性军事行动”、”预防性打击”、”预防性战争”以及”先发制人”等术语交替使用。

传统意义上的预防性自卫,亦即美国国务卿韦伯斯在1837年卡罗林号案中所阐述的自卫权,指的是敌人发起首次武力攻击之前,如果存在勿庸置疑的证据表明敌人的进攻迫在眉睫并且其他非军事的措施不会奏效的话,被威胁的国家就有采取武力行动的权利。

【1】欧洲学者认为,卡罗林号事件使得预防性自卫以自保的形式在国际法上第一次得到承认,并成为国际习惯法的一部分。

然而二战后,由于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生效,这种权利失去了国际社会的主张。

直到”9.11”事件发生前,在国际实践中,绝大部分国家都不接受援引预防性自卫作为使用武力的理由。

“9.11”事件后,面对新的国际安全形势,”预防性自卫”的含义又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各国学者们也持不同态度。

联合国改革问题高级别名人小组于2004年12月向安南秘书长提交的”名人小组报告”,以及安南秘书长于2005年3月向第59届联合国大会提交的”秘书长报告”都谈及了”预防性自卫”的问题,并且将一个国家不经过联合国安理会就声称它有权采用的预防性自卫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付紧迫威胁或近期紧迫威胁的”预防性自卫” ;另一种是对付非紧迫威胁或非近期威胁的”预防性军事行动”。

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萨本望;李春宏
【期刊名称】《和平与发展》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2002年9月出台的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全面总结了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和变化,清晰地勾勒出美国奉行的"大棒加胡萝卜"双突出的新战略,是研究美国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
【总页数】4页(P5-8)
【作者】萨本望;李春宏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研究员、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会长、本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副会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71
【相关文献】
1.特朗普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J], 王秋怡
2.俄罗斯对特朗普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回应及评析 [J], 李瑞琴
3.美国领导: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J], 陈积敏
4.不确定性环境背景下英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2015年英国《国家安全战略和战略防务与安全评估》报告评析 [J], 姚全
5.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J], 湛琼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什2002《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布什2002《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布什新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一.确立了美国国家安全最主要的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

布什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所面临的严重威胁是激进主义和技术的结合”。

“9·11”事件表明,即使没有装备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恐怖分子,利用飞机作为武器对美国发动袭击,就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如果恐怖分子掌握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当生、化和核武器随着弹道导弹技术一起扩散时,即使弱国和小的团体也能够获得对大国进行灾难性打击的能力”。

布什政府认为,“据信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并计划获得核武器和生物制剂;朝鲜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弹道导弹生产商,并在积极的发展自己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其他的…无赖国家‟也在寻求核、生、化武器”。

为了击败恐怖分子对美国威胁,美国必须使用所拥有的各种手段——军事力量、国土防御能力、司法制度、情报以及积极的措施。

“我们反恐的重点次序是:破坏和摧毁全球的恐怖组织,并且打击它们的领导人,破坏它们的指挥、控制和通信,切断对它们的物资供应,断绝它们的财源。

这样就能做到瘫痪恐怖分子的计划和他们实施恐怖行动的能力。

”另外,布什强调,对待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美国“要在威胁真正形成之前将其摧毁,并将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共识和自卫的手段”。

要求美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采取“反应”的姿态,要在威胁形成之前对它们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不能让敌人先发制人。

二.通过与世界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保持和平“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在阿富汗发动了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军事行动,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的胜利与盟国及其他国家如俄罗斯、中国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布什政府认识到,美国要完成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需要得到世界主要大国的支持,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必须与世界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报告》指出,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在许多领域都已经交叠在一起,美俄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新的战略关系,美俄将通过新的关系框架摆脱冷战的敌意,抛弃相互确保摧毁的旧观念,建立一种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

2002-2003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述评

2002-2003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述评

2002-2003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述评齐炜(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江苏南京2l0093)摘要:“9·ll ”事件后,以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为指导,由新保守派大力促成和实施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即建立核与非核力量相互补充、攻防一体化的全新威慑力量;威慑失灵时,就运用先发制人战略打击;采取以“美国例外论”为指导的单边主义,置国际机制于尴尬境地。

三大战略相互交融,共同服务于建立单极霸权“新帝国”的大战略。

关键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进攻性现实主义;新保守派;先发制人中图分类号:D 87l.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2-722X (2003)05-0lll-05O n U .S.national Securit y S trate gy Duri n g t he period of 2002-2003@I W e i(I nternational R e lationsh i p I nstitute o f N an j i n g U n ivers it y ,N an j i n g ,Jian g su P rov.,2l0093,Ch i na )Abstract :S i nce t he S e p te m ber ll event ,t he U .S.national securit y strate gy has taken on com p lete l y neWcharacteristics :(l )aneWt yp e o f deterrent t hat f eatures nuclear and non-nuclear f orces re i nf orci n g each o t her ,and o ff ense and def ense i nte g rated as a Who le ;(2)p ree m p tive stri ke When t he deterrent f ails ;(3)un ilateral action under t he p retext o f U S exce p tionalis m but i n d isre g ard o f t he i nternational m echan is m.T o g et her t he t hree p ri nci p les are ai m ed to estab lish a “N eW em p ire ”o f U .S.un i p o lar he g e m on y .K e y words :U .S.national securit y strate gy ;o ff ens ive realis m ;neo -conservative ;p ree m p tive strate gy 布什政府以“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为原则,在国家安全领域中奉行单边主义政策,以强硬和保守的姿态追求国家利益。

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 从威胁和遏制转为先发制人

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 从威胁和遏制转为先发制人

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从威胁和遏制转为先发制人
新言
【期刊名称】《国家安全通讯》
【年(卷),期】2002(000)012
【摘要】2002年9月20日,美国布什政府全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浮出水面。

美国共和党政府向国会递交了布什上任以来的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标志着美国安全政策重大调整的报告,指出了“9·11”事件后美国面临的新的威胁和敌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美国。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新言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771
【相关文献】
1.先发制人与国际法--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的考察 [J], 刘阿明
2.威慑不如先发制人——美国确立新国家安全战略 [J], 徐义忠;辛本健;郭建友;杨逸林
3.美国安全战略正在酝酿着重大调整 [J], 郭震远
4.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 [J], 刘力平
5.美国对日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什新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一.确立了美国国家安全最主要的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

布什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所面临的严重威胁是激进主义和技术的结合”。

“9·11”事件表明,即使没有装备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恐怖分子,利用飞机作为武器对美国发动袭击,就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如果恐怖分子掌握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当生、化和核武器随着弹道导弹技术一起扩散时,即使弱国和小的团体也能够获得对大国进行灾难性打击的能力”。

布什政府认为,“据信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并计划获得核武器和生物制剂;朝鲜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弹道导弹生产商,并在积极的发展自己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其他的…无赖国家‟也在寻求核、生、化武器”。

为了击败恐怖分子对美国威胁,美国必须使用所拥有的各种手段——军事力量、国土防御能力、司法制度、情报以及积极的措施。

“我们反恐的重点次序是:破坏和摧毁全球的恐怖组织,并且打击它们的领导人,破坏它们的指挥、控制和通信,切断对它们的物资供应,断绝它们的财源。

这样就能做到瘫痪恐怖分子的计划和他们实施恐怖行动的能力。

”另外,布什强调,对待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美国“要在威胁真正形成之前将其摧毁,并将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共识和自卫的手段”。

要求美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采取“反应”的姿态,要在威胁形成之前对它们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不能让敌人先发制人。

二.通过与世界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保持和平“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在阿富汗发动了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军事行动,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的胜利与盟国及其他国家如俄罗斯、中国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布什政府认识到,美国要完成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需要得到世界主要大国的支持,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必须与世界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报告》指出,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在许多领域都已经交叠在一起,美俄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新的战略关系,美俄将通过新的关系框架摆脱冷战的敌意,抛弃相互确保摧毁的旧观念,建立一种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中国,布什政府认为,“美中关系是我们战略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我们欢迎一个强大、和平而繁荣的中国的出现。

”中美之间尽管存在很多分歧,但是在目前的反恐战争和推动朝鲜半岛稳定等方面进行了非常好的合作,而且中美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和挑战。

而同样是地区大国的印度,美国认为,美印之间有着良好关系,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并在维护地区稳定核打击恐怖主义进行了很好的合作。

美国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欧亚盟友以及与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领导人之间的积极的合作方案,加强大国合作的良好形势。

三.促进全球自由市场与贸易,传播美国价值观布什政府认为,通过增进世界其他国家的繁荣和自由,维持一个强大的世界经济能够增强美国的国家安全。

“9·11”事件使美国认识到,类似像阿富汗这样的弱国也能够像强国一样对美国发动大规模的袭击,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巨大的威胁。

贫困、制度落后和腐败将使弱国无法避免在其国境内形成恐怖分子网络和毒品贩卖网络。

而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是促进繁荣、减少贫困的最好方式,“能够使整个社会远离贫困”。

所以,美国要通过鼓励自由贸易、开拓自由市场以及支持和促进发达国家对贫困地区投资等方法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消除贫困,改善美国的安全环境。

鼓励发展中国家和封闭地区开放自己的社会,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布什政府计划建立一个新的“千年挑战基金”,资助并鼓励那些国家的政府打击腐败,尊重人权,推行法制,投资健康与教育事业,执行可靠的经济政策。

四.为了适应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形势,改革美国的国家安全制度布什政府计划对国家委员会和国防部进行最大规模的改组。

美国将以一个新的国土安全部、一个新的统一的军事司令部和彻底重新组建的联邦调查局为核心,推行一个综合的国土安全计划。

美国国防部于2002年4月16日宣布成立新的军事司令部——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的国土防御,保护美国本土,以协助美国国内机构应对类似“9·11”事件的恐怖袭击。

布什政府于2002年6月6日提出一项议案,计划成立一个集移民局、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权力于一身的“国土安全部”,负责情报搜集和综合分析,阻止恐怖分子袭击,对抗生、化、核及放射性武器的袭击,保卫美国的国土安全。

另外,布什政府将改造美国的军队,构筑美国国防的军队优势;并革新情报机构,构建新的情报能力。

《报告》指出,当前美国军队必须具有遏制未来军事竞争、威慑针对美国及盟国利益的威胁并在威慑失败后给敌人以致命打击的能力。

为了对付面临的大量安全挑战,“美国需要在西欧和东北亚设立基地,还要为美国军队的远程部署设立临时驻地”,美国军队还要在实验新的作战方法、加强联合作战、发挥美国情报优势和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革新。

美国军队要保持足够强大,以遏制和劝阻潜在的敌人不要试图通过追求军队建设来妄想超过美国军事能力或与之相平。

对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几点看法一.美国施行“先发制人”的政策对国际社会的稳定构成很大的危险布什从2002年6月1日就抛出在必要时美国将对恐怖分子和企图获得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无赖国家”采取先发制人打击的策略。

现在,“先发制人”作为一项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确定了下来。

这种政策没有法律依据、不道德而且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有损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首先,“先发制人”是一项侵略性的政策,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国际法的有关规定。

虽然美国积极地为“先发制人”寻找法律依据,并冠于其“合法自卫”的名义,但是,《联合国宪章》第2条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守7项原则,其中第3项: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第4项:不得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的原则。

另外,1974年12月14日第29届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第一条明确规定:“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或以本…定义‟所宣示的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武力”。

而对于自卫,国际法的原则是:“只有在对实际的武力威胁采取自卫行动时,行使武力才是正当的”,美国为了对付“无国籍”的恐怖分子的袭击而对主权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甚至以发展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为借口,对所谓的“无赖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这明显地违背国际法而构成侵略。

其次,借助这项政策,美国可能利用各种名义,对地区竞争者和美国认为与其作对的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布什政府认为,美国要保持全面的军事优势,不允许自己在全球和地区的军事主宰地位遭到任何国家的挑战,而且美国将“不惜一些代价,挫败一切国家未来的军事挑战”。

在《报告》中,布什总统同时强调“确保军事优势”和“先发制人”的打击方针,有可能对“挑战者”或者它认为掌握有“危险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防患于未然。

布什总统即将发动的“倒萨”战争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

再次,美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政策,将为国际社会解决争端开启危险的先例。

《华盛顿邮报》评论认为,布什政府宣布将对潜在的敌人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的战略可能为某些国家树立先例,导致其他国家也绕过联合国对敌人发动单边袭击。

美国防务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布鲁斯·布莱尔也认为:美国通过这一战略为世界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它等于在鼓励其他国家仿效美国的做法,实行“先发制人”,而且自以为合法。

二.美国并没有抛弃威慑与遏制的政策布什政府提出在必要时对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策略,但是,并不像一些分析家所认为的美国已经完全抛弃遏制政策,实际上威慑与遏制仍是保卫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政策。

《报告》指出,美国“要通过保持其国防的绝对优势,以遏制未来的军事竞争,威慑对美国军事霸权的挑战以及针对美国及其盟国利益的威胁”。

先发制人和威慑并不矛盾,它们所针对的对象和面向的层次不同。

先发制人目前主要是针对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恐怖分子和企图获得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无赖国家”,美国能够通过先发制人的打击将其摧毁,而它们也没有还手的余地。

而威慑的对象是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对美国的军事霸权构成挑战或威胁的国家。

布什宣布先发制人的政策,本身也是一种威慑策略。

《报告》指出,“对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美国必须在威胁发生之前遏制和预防”。

通过宣布先发制人的政策,可以有效地遏制和吓阻潜在的敌人对美国的攻击。

三.美国的“单边主义”色彩变得更浓。

布什政府从一上台,就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先后抛弃《京都议定书》,退出《反导条约》,反对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

这次,布什政府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带有更浓厚的“单边主义”的色彩。

美联社评论认为,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加强了布什总统所追求的“单独行事”的超级大国外交政策。

布什在《报告》中也指出,美国在打击恐怖主义和预防“无赖国家”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时,“会一如既往地争取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但即使得不到联合国的支持,美国也将单独对敌人进行打击”。

目前,美国正在紧锣密鼓的策划军事打击伊拉克,布什政府选在这一时刻公布这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意在向联合国施压,显示美国对伊拉克的态度是坚决的,即使得不到联合国的授权,美国也将对伊拉克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

说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危险在于极端主义和技术的结合。

来自流氓国家和恐怖分子的新的致命挑战已经出现。

这些新敌人的性质和动机,它们一意孤行获得迄今为止只有世界最强大国家才有的毁灭性力量,以及它们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的增大,使今天的安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美国将建立抵御弹道导弹和其他运送手段的防御系统,将与其他国家合作,阻止、制约和挫败敌人获得危险技术的努力。

美国将在此类新的威胁完全形成之前对其采取行动。

文件提出了破坏和摧毁恐怖组织的七项措施。

由于所面对的威胁和敌人已经改变,因此美国的军队也必须改变。

以威慑力量防止美国的利益、盟国和友邦遭遇威胁,威慑不成则打垮对手。

为应付不测事件和安全方面的诸多挑战,美国将在西欧和东北亚及其以外地区设立军事基地,并为美军远征签订短期借用他国军事设施的协议。

研制先进的遥感装臵、提高远距离精确打击的能力、改进机动部队和远征军。

武装部队的革新要靠尝试新的作战方法、加强联合作战、利用美国的情报优势和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美国军队的实力将足以防止潜在的对手为赶超美国而扩充军备。

美国还将加强其国土安全,以抵御和阻遏袭击。

美国保卫国土的全面计划以新的国土安全部为中心,包括一个新的统一的军事指挥部和对联邦调查局的彻底重组,它涉及政府的每一个级别以及公共与私营部门的合作。

北约的核心使命(集体防御)依然存在,但北约必须根据新情况制订新的建制和具备履行这一使命的能力。

北约必须具备能够在必要时短时间内派出机动性强、受过特殊训练的部队的能力,以对针对其任何一个成员国的威胁作出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