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住宅区规划发展论文

住宅区规划发展论文

住宅区规划发展探讨【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政策的实施,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

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 在全国各地也相应地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 环境良好, 功能完备, 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

【关键词】住宅区规划;功能布局;规划特点引言住宅区是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城市住宅小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区域,其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居住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也必须环境优美和舒适使人们感到愉快。

1 注重人文环境的创造与保护住宅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 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然而, 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价值取向的偏差, 如不尊重基地原有的场地精神, 破坏原有的山地、沼泽、湖泊等丰富的地形、地貌; 根据纯形式美的法则建造注重平面构图, 审美趣味低俗, 与自然、人文毫无关系的景观。

这样做显然是错误的。

因此,处理好人与自然、历史、人文、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成为了影响居住区规划的重要因素,它也关系到是否保留原有的历史人文环境。

例如在对旧城区进行规划设计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古城风貌, 保留原有的城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 增加了碑、坊、亭、廊和住宅里弄, 并依据历史原貌修建具有标志性的传统古典建筑, 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 使得建成后的小区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 又具备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满足了人们对小区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2 合理的空间功能分区是小区规划设计成败的关键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

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 供居民共同使用。

基于住宅小区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基于住宅小区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基于住宅小区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探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作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其建筑设计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本论文旨在探讨基于住宅小区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包括社区规划、建筑布局、室内外环境等方面的设计考虑,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建议。

引言:住宅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应注重人性化,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人性化设计包括社区规划、建筑布局和室内外环境等方面的考虑。

有效的社区规划能够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舒适的公共空间;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私密空间;优美的室内外环境能够带来愉悦的居住体验。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住宅小区的人性化设计将成为满足居民需求并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策略。

一:住宅小区人性化设计的理论基础住宅小区人性化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考虑了人们的需求、习惯和心理感受,将人的舒适和幸福放在首位。

这种设计理念借鉴了人类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创造一个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的理想环境。

人居环境与居住满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便利度和美观度对居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人们在宜居的环境中会感到放松和愉悦,增强幸福感和满意度;而在不适宜的环境中,可能会感到压抑和不安,降低生活质量。

住宅小区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和目标在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它能够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美观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人性化设计可以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公园、商店、学校等,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它还可以创造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提供绿化、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增加居住的美感和乐趣。

同时,人性化设计也注重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和尊重居民的个人隐私,使居住者能够享受到安全和宁静的居住环境。

二:住宅小区人性化设计的社区规划住宅小区人性化设计的社区规划是为了创造一个宜居、便利、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使居民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建筑多层式住宅毕业设计论文

建筑多层式住宅毕业设计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单元式多高层住宅建筑初步设计毕业学校:办学单位:班级:建筑工程学生:指导教师:提交日期:年月日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单元式多高层住宅建筑初步设计指导教师: (副教授)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论文评阅人:目录摘要 (4)第一章工程概况 (5)第二章设计依据 (5)第三章计算参数确定 (6)2.1 基本参数 (6)2.2 材料参数取用 (7)2.3 结构构件参数估算 (7)2.4 荷载作用计算及计算简图 (8)2.4.1 活荷载 (8)2.4.2 恒荷载计算 (10)第四章建筑设计方案要求 (14)4.1人文要求 (14)4.2详细设计要求 (14)第五章公共部分 (17)5.1公共部分设计 (17)5.2消防通道设计 (18)5.3通风采光设计 (19)5.4建筑消防处理 (20)5.5地下车库 (21)第六章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5)摘要本毕业设计题目是单元住宅楼设计,共五层,层高为2.80m,建筑高度为14米,采用结构型式砖混结构;卧室为双人卧室共10m2,单人卧室为6m2,兼起居的卧室12m2,起居室的面积为15m2,卧室和起居室有自然通风、直接采光;厨房面积为4.00m2,厨房设置炉灶、洗涤池等,并考虑贮藏设施,有外窗;卫生间设置大便器洗浴设施和通风道,卫生间的外开门1.80m2;内开门2.00m2;每套住宅设阳台。

关键词:单元式,框架结构,多层住宅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龙洞小区高层住宅。

2.规划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层高为2.80m,层数为5层3.该工程七度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加速度0.1g, 建筑场地土类别为二类,结构抗震等级二级,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分组4.地耐力fk=120kpa,地下水位-1.500m;5.基本风压:w0=0.35KN/m2;第二章设计依据1.学校下发的设计任务书。

现代住宅小区论文建筑规划设计论文

现代住宅小区论文建筑规划设计论文

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分析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口流动量快速攀升,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房屋建设量也不断增加,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不仅要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实际需求相符合,而且还应具备科学化及合理化。

本文从现代住宅小区的特点、设计原则、建筑设计等方面对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分析前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住房环境、条件等的需求也有更高的要求。

人们在选择住房时通常会对住宅小区的规划及设计情况进行考虑分析,合理的规划设计对促进小区的销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合理、科学的小区规划还可显著提高居民居住时的愉悦性及舒适感。

故而,加强对现代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视,确保住宅小区设计的合理性,提高人们居住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及思想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舒适性、科学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谐、自然、健康已逐渐成为现代住宅小区设计的重点。

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特点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描述体现:(1)建筑的现代性。

生活环境的改善及社会的开放性使得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住宅小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合理的融入现代化元素,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型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合理的对其进行运用,同时合理的对施工工艺、住宅结构等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建筑的现代性。

(2)住宅与环境的统一性。

在进行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时还应加强对环境统一性的重视,住宅使小区的主体,小区中提供的其他设施配置,比如草地、外墙颜色、公共设置摆放都应保证和住宅保持协调一致,以保证小区整体的协调性。

(3)自然性。

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其对小区自然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现代住宅小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同样需要加强对自然性的重视,加强生活环境建设,合理的进行配景绿化,确保设计与周围环境可有效的进行融合,以便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自然的环境。

针对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论文

针对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论文

针对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住宅小区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实际经验从住宅区开发优势条件、规划范围、规划原则、规划理念与规划重点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原则;规划理念;规划重点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improved, residential quarters has occupied a certain position in the marke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range planning principles ,planning concepts and planning priorities based on writer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key words: urban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principles; planning concepts; planning priorities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当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在“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不同功能同步运转的机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建设文明、舒适、健康的居住区;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保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下文就从住宅区开发优势条件、规划范围、规划原则、规划理念与规划重点等方面展开探讨。

2、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2.1以人为本的原则。

住宅建筑小区规划设计与论文

住宅建筑小区规划设计与论文

浅谈住宅建筑小区的规划设计与探析【摘要】住宅小区规划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本文就如何建设富有特点和构思新颖的住宅小区从环境规划、空间布局规划、社会服务环境规划等三方面详细探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探讨住宅小区规划能有效地满足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促进住宅产业进一步发展。

1 住宅住区要有个性和特色即使是同一开发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

不仅住区要有特色,住区内组团(群落、院落)也应该有特色,尤其是大型住区,即使是主题不突出的住区,在园林设计、建造造型、社区服务等方面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区影响,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

2 居住小区环境规划的要求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以后,便会形成了一个“小社会”。

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

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首先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规划,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为居民着想,并从使用、卫生、安全、经济、美观、适用几个方面满足要求。

2.1 规划要满足使用要求居住小区各项用地布局要合理,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系统及公共绿地合理配置,合理组织小区居民室外休息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创造宜人的居住生活环境。

在住宅类型的选择上,居住小区规划要适合当地特点,使住宅设计合理、造型多样、舒适美观。

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中,规模、分布方式做到项目齐全,设备先进,布点适当,与住宅联系方便。

为适应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规划中应合理确定小区道路走向及道路断面形式,合理布置步行与车行系统,做到互不干扰,并且还应根据小区居民的需求,合理确定地下、地上停车场的数量及布局,从使用上满足需要。

2.2 规划要满足卫生要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满足居民对卫生方面的要求,即为居民创造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无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噪声污染的生活环境。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论文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论文

浅谈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摘要】文章简述了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的含义、内容及原则,并根据工作实践,探讨住宅小区环境规划、建筑规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们素质的提高,对居住小区的建设也提高了要求。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

住宅小区的规划以及建设质量的水平,不仅仅对居民的生活和文化的追求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面貌,也是社会文明个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

所以说,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人文的角度来看,对城市住居小区的规划管理都显得十分重要。

1 住宅小区规划概述住宅小区规划是指对住宅小区的环境、住宅的体型与房型进行总体设计的过程。

是城市设计的延续,它受到城市文脉和地域的制约。

住宅小区规划要适应居民生活需求的居住形态,保护和发扬已有的文化传统,综合考虑不断新生的生活因素。

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

科学布置中心公园、分区中小公园。

中心公园应大小有度,除特大型住区外,住区内一般不宜建大型公园,应着重搞好分区中小公园或主题公园及组团绿化。

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体育锻炼、老人休闲、儿童游戏活动场地,既要适当靠近居住区域,方便居民使用,也要防止对住户的干扰。

住宅小区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例如选址、内部环境规划、住宅布置、道路布置、配套设施等;住宅小区的住宅体型与房型设计,例如总体设计、具体设计、无障碍设计。

2 居住小区规划的原则居住小区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和环境都有重大的影响,对小区本身更是意义重大,所以在进行规划时就必须注意遵守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小区建设的科学合理有效,即能满足现代人对城市小区居住环境和设施的需求,又不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相冲突。

2.1 要遵守交通顺畅,快捷方便,人车分流的原则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5篇材料)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5篇材料)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摘要:为了增强居住小区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应完善与优化绿地景观设计工作,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一定的人性化理念,以提高景观设计的协调性与整体性。

为此,本文就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1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所遵循的原则1.1人性化在居住小区内建设绿地景观,主要的服务主体为居民,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与健康需求,人性化原则是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1]。

因此,在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其中,根据人们的日常需求来设计绿地景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分别从小区内的道路、娱乐设施以及植物配置等层面予以着手,旨在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1.2多元化新时期,人们的欣赏标准与审美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居住小区内的景观要求更高,若采用单一的植物、活动设施等会让居民产生审美疲劳,且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判定为绿地景观设计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应提倡景观设计的多元化,避免发生居住小区景观单一问题的产生,通过多元化的设计,能及时缓解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压力,能为居民消除精神负担。

1.3协调性对于居民小区而言,在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时,必须保持统一的风格与主题[2],实现景观设计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能从视觉感受与心理上更为舒适,通过绿地景观的合理化设计,紧密联系整个小区,可大大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

2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方法2.1优化小区内的道路设计在居住小区中,道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旨在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合理设计道路系统是重要要求。

小区内的道路系统主要是由主干道、宅间小路以及组团路等构成的,宅间小路主要设计在整个道路系统的末端,且与每座居住楼连接,主要能容纳行人或自行车,其占地面积较小,横向宽度小。

在主干道上会常常有过往的车辆、电动车以及出租车等,设计师在对道路景观设计时,必须从安全的角度予以着手,能保证居民活动的安全性,优化道路的设计形态,以保证居民居住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设计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的住宅小区有着相当好的发展机遇,建筑电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完全可以发挥出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以及方便、舒适的高生活品质的条件。

开闭所主要用于供电部门对某个区域进行高压配电(如住宅小区、商场、酒店、公寓、办公楼综合型的民用建筑等)。

从上级110KV 或220KV变电站出来馈线,每条馈线的10KV出线的容量约为1.2万KVA (湖北省最大能提供1.4万KVA的供电容量)。

如果每个小区内的建筑无论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装机容量的大小,均直接从上级110KV或220KV变电站直接引入的话,一则会造成供电线路的线路损耗过高。

二则会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

如果将小区的用电进行一定规划,在容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则可以在小区建造一个开闭所,该小区的所有10KV电源均接自本开闭所,而开闭所的上端则为110KV或220KV变电站的某一条馈电线,从而方便了供电部门的配电管理,且节省了用户及供电部门的投资。

另一种情况是,小区的面积很小,应采用从附近其他开闭所引来,则不需要设置开闭所。

开闭所的接线力求简化和规范,应按无人值班、遥测、遥信、遥控等要求设计,同时应满足防火、通风、防潮、防尘、防毒、防小动物和防噪声等各项要求。

10kV公用开闭所及公用配电所的中压设备宜采用成套配电装置,开关选择要依据负荷性质而确定,一般进出线及1000kVA以上馈线选用真空开关,其它馈线选用负荷开关,有熔断器作保护,母线分段开关需设置备用电源互投装置。

开闭所内部采用
单母分段接线。

小区的用电有2种用电,一用为居民用户用电,另一种为居民生活服务的用电。

一般采用2种不同的系统供电。

指为居住区内终端用户直接服务,一户一表,由供电部门直接管理的变电所(含室内变、箱式变),所供负荷一般为住宅居民生活用电,简称公变。

为居住区内公共用户服务,由产权人委托的物业管理公司自行负责管理的变电所,所供负荷一般为电梯、消防、水泵、公用设施等,简称专变。

其中公变和专变在低压处是严格分开的。

根据湖北省《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DB42/504-2008要求"每套住宅建筑面积在60 m2及以下的用电,负荷宜不小于4kW;建筑面积在60 m2以上、120 m2及以下,负荷宜不小于8kW;建筑面积在120 m2以上、150 m2及以下,负荷宜不小于12kW;建筑面积150 m2以上,负荷宜不小于16kW"。

"每套住宅用电容量在8kW及以下时,采用单相供电到户计量方式;超过8kW时,宜采用三相供电到户计量方式"。

现在100m以内的高层建筑很多,原来的预分支电缆供电容量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供电用户的要求,逐渐在电气竖井内采用母线供电。

电气母线以其安装方便、施工简单、方便后期维修、供电容量大、且占电气竖井的面积比同供电容量的预分支电缆要小很多。

逐渐赢得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青睐,为节省造价,产品一般采用四芯,母线的外壳达到能作为PE线的要求,并采用扁钢做重复接地。

"关于禁止将新建住宅供电配套工程开闭所、配电室建于地下的
通知"营销电传【2011】55号,本文自2011年实施。

考虑当时的小区地下室容易被水淹,公变设在地下室容易被水淹。

结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4.2.1条配变电所位置选择的要求。

公变的位置宜设置在地上一层,且公变的辐射半径不宜超过100m(或供电半径不大于200m)。

且考虑到超高层的住宅的户数及高度,每栋超高层宜单独设公变。

公变设在一层的室外,考虑到小区的居民关切的辐射问题,距住宅20m的间距就非常理想了。

公变位置的设置需考虑后期的维护以及检修的要求,由于公变属于供电部门后期维护,在后期维修中,供电部门需要车能开到公变的门口。

由于现在小区的居住率比较低,考虑到变压器的利用率的问题,供电部门要求按照栋数和偶数单元来配置变压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供电部门在公变之间的电气联结是采用环进环出的环形供电方式。

现在开始使用双射式的放射式供电。

这种供电方式对于现在一般分期开发为很多期的小区来说,显然后者更科学和合理,也便于后期的施工和安装。

现在来谈谈专变的设置,专变在考虑到《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4.2.1条配变电所位置选择的要求的条件下,还不能设置在居民的正下方。

另要考虑湖北省的电价的调整,小区的物业办公,景观绿化,路灯,商店,餐饮等用电和其他用电的价格是不同的,宜在变电所的低压配低昂采用单独的配低柜供电,并表计。

其他还有新规范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根据《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中的1.0.3,
1.0.4,1.0.7条的要求,设计中需考虑多家业务经营者的平等接入。

从市政到小区弱电机房需预埋足够的管供各业务经营者接入。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中增加了对住宅建筑户内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的要求以及在公共走道需设消防广播的要求。

笔者对于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也有一些困惑的地方。

提出来,看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1、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提出了住宅户内火灾自动报警的做法,但哪些住宅建筑户内一定要做?多层居住建筑是否要做?这个可能要参考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2、消防巡检柜的安装有无必要?3、光纤入户的实际实施性。

原来小区的弱电施工是各运营商负责,现在这部门由开发商来实施。

这无形中会增加开发商的建设成本,对于房价高的地方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但对于房价很低的地方,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结语:目前,我国的住宅小区有着相当好的发展机遇,建筑电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完全可以发挥出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以及方便、舒适的高生活品质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金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2]湖北省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 DB42/504-2008
[3]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