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陶瓷教学大纲
陶瓷专业课 教学大纲
陶瓷专业课教学大纲陶瓷专业课教学大纲在当今社会中,陶瓷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为了培养陶瓷专业人才,各大学纷纷开设陶瓷专业课程。
本文将探讨陶瓷专业课的教学大纲,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陶瓷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应包含对陶瓷的基础知识的介绍。
这包括陶瓷的历史渊源、分类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对陶瓷的发展演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教学大纲还应包括对陶瓷材料的介绍。
陶瓷制作的关键在于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陶瓷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瓷土、瓷石、釉料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实验来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教学大纲还应包括陶瓷制作的基本技能的培养。
陶瓷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
教学大纲可以包括陶瓷的造型、制胎、修整、上釉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步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除了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学大纲还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需要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教学大纲可以包括一些创作作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出独具个性的陶瓷作品。
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将来的陶瓷艺术创作奠定基础。
最后,教学大纲还应包括对陶瓷艺术的欣赏与鉴赏。
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秀的陶瓷作品,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陶瓷艺术特点,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教学大纲中,可以包括对一些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和作品的介绍,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
综上所述,陶瓷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应包含陶瓷的基础知识、材料介绍、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以及陶瓷艺术的欣赏与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全面掌握陶瓷制作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陶瓷教学大纲
陶瓷教学大纲陶瓷教学大纲陶瓷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手工艺术。
它以其独特的材料特性和创作方式,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和爱好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陶瓷艺术,制定一份全面而实用的陶瓷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陶瓷的基础知识陶瓷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应该是陶瓷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陶瓷的历史渊源、材料特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陶瓷的起源和发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陶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了解陶瓷的材料特性和工艺流程,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创作中更加熟练和自如地运用相关技巧。
二、陶瓷的造型与设计陶瓷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应该是陶瓷的造型与设计。
陶瓷作品的造型和设计是其艺术性的核心所在。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基本的造型技法和设计原则,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在造型方面,可以包括手捏、拉坯、模具等技法的学习和实践;在设计方面,可以包括构图、比例、线条等元素的运用。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三、陶瓷的装饰与表面处理陶瓷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应该是陶瓷的装饰与表面处理。
陶瓷作品的装饰和表面处理是其美感的重要体现。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装饰技法,如刻画、贴花、彩绘等,以及各种表面处理方法,如釉面、烧制等。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不同装饰技法和表面处理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从而丰富自己的创作语言和表达方式。
四、陶瓷的窑炉与烧制陶瓷教学大纲的第四部分应该是陶瓷的窑炉与烧制。
陶瓷作品的窑炉与烧制是其成品质量的决定因素。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类型的窑炉和烧制方法,了解不同温度和气氛对陶瓷作品的影响。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烧制过程中的控温、保温和冷却等技术,以确保作品的成功烧制。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烧制技术,保证作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陶瓷的艺术欣赏与鉴赏陶瓷教学大纲的第五部分应该是陶瓷的艺术欣赏与鉴赏。
学生需要学习欣赏和鉴赏各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陶瓷作品,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域的陶瓷艺术特点。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特种陶瓷》课程教学大纲
《特种陶瓷》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中/英文):特种陶瓷/Special Ceramics课程类别:专业方向特色课程学分:1总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技术;无机材料物理性能;陶瓷工艺学等。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课程简介1.课程任务与目的《特种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特色课程,主要研究特种陶瓷粉体物理特性及常用制备、成型方法、烧结方法及目前代表性特种陶瓷实例。
在本课程教学环节,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种陶瓷领域取得的典型发展成果介绍,以及在我国特种陶瓷科学与技术发展中的突出贡献人物与代表性企事业单位介绍,激发学生投身祖国科学技术发展大业的激情与使命感。
2.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特种陶瓷的原料及生产技术,掌握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碳化硅等代表性特种陶瓷的特性、制备及应用,具备识别、分析、解决特种陶瓷产品制备与生产过程中工程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对应与毕业生的毕业要求7、10,具体指内容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特种陶瓷的种类、性能特点以及典型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成型方法、烧结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有关特种陶瓷制备相关技术工艺原理及设备原理等知识;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7.3。
教学目标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的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碳化硅等代表性特种陶瓷的特性、制备及应用;并初步具备根据应用工况选择合适的特种陶瓷种类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7.3、10.2。
教学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的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碳化硅等代表性特种陶瓷的主要生产工艺及工艺参数对各向性能指标的影响;使学生具备根据产品性能指标选择恰当的粉末原料及制定相关制备工艺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0.2。
特种陶瓷
《特种陶瓷》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特种陶瓷参考学时:30 其中实验或上机学时: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了解特种陶瓷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新型特种陶瓷材料的结构、工艺与应用情况。
使学生掌握多孔陶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及生物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陶瓷材料的成分、结构、工艺、性能与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2.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特种陶瓷材料目前的研究范围和进展趋势,掌握特种陶瓷材料的含义、特点及常见特种陶瓷材料的基本知识,熟悉各类特种陶瓷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的特点是涉及知识点多和应用领域较广,包括多孔陶瓷、高温结构陶瓷、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生物陶瓷、介电陶瓷、铁电压电陶瓷、半导体陶瓷、超导陶瓷等先进陶瓷材料。
课堂讲授上,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陶瓷工艺学、材料物理性能等。
5.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本课程所涉及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及实践教学大纲均单独设课。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贯穿重点、难点突出的原则,抓住“组成-结构-性能-应用”这一主线,使学生对本课程能全面的掌握,采用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复合式的教学手段,并适时配以其他教学手段。
6.总学时数课程总学时数:40其中,课堂讲授:40;实验:单独设课;作业:自行设题;课程设计:单独设课;课外教学:单独设课。
7.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王零森.特种陶瓷.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2].张长瑞, 郝元恺.陶瓷基复合材料.国防科大出版社.2001.[3].俞耀庭, 张兴栋.生物医用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4].邓世均.高性能陶瓷涂层.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5].刘培生.多孔材料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6].崔福斋.冯庆玲.生物材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其它二、正文部分第一章概述一、教学要求和内容(一)教学要求了解特种陶瓷材料的研究范围和进展趋势;理解特种陶瓷材料的组成、性能、制备及应用的相互影响机理;掌握特种陶瓷材料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特种陶瓷教学大纲
《陶瓷工艺学》教学大纲的物理化学变化。
本章难点:配方计算包括由化学组成计算配方,由实验公式计算配方,由矿物组成计算配方,由分子式计算配方,以及更换原料时的重配计算。
可塑泥团的流变特性,陶瓷泥浆的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
矿物煅烧时的变化。
第三章釉层的工艺基础(6学时)3.1 釉料的组成3.1.1 釉的分类3.1.2 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3.1.3 釉料配方的计算3.2 釉层的形成3.2.1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3.2.2 釉料与坯体的作用3.2.3 釉层的显微结构3.3 釉层的性质3.3.1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3.3.2 坯-釉适应性3.3.3 釉的析晶本章重点:铅釉,石灰釉,长石釉的主要特性,釉料成分的种类,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釉料冷却过程的变化,釉的熔融温度范围,釉的粘度与表面张力,釉的化学稳定性,坯釉适应性,釉熔体的析晶过程,影响釉熔体析晶的因素,析晶对釉面光学性质的影响。
本章难点:釉料加热过程的变化,釉层中气泡的产生,釉料与坯体的作用,长石质透明釉,乳浊釉的显微结构,釉的热膨胀性,釉的弹性,釉的硬度,釉的介电性质。
第四章生产过程(16学时)4.1 原料的处理4.1.1 原料的精选4.1.2 原料的预烧4.1.3 原料的合成4.2 坯料的制备4.2.1 坯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4.2.2 原料的细粉碎4.2.3 泥浆的脱水4.2.4 造粒及陈腐和真空处理4.3 陶瓷成型方法与模具4.4 生坯的干燥4.4.1 干燥的工艺问题4.4.2 干燥制度确定4.4.3 干燥方法4.5 施釉4.5.1 釉浆的制备4.5.2 施釉4.6 烧成4.6.1 烧成制度的制订4.6.2 低温烧成与快速烧成4.6.3 烧成新方法执笔人:吴任平审核人:李湘祁《特种陶瓷》教学大纲四年制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用36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特种陶瓷》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制本科生选修的一门专业课,内容主要包括特种陶瓷生产工艺原理、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等三大部分。
陶艺课堂教学大纲(二)(2024)
陶艺课堂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陶艺课堂教学大纲(二)是针对学生在初级陶艺课程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而设计的。
本大纲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陶艺的技术和艺术要素,提升其陶艺创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堂教学大纲,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手法和工具进行陶艺创作,并深入探索陶艺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形式。
正文内容:一、技术掌握与实践1.陶艺工具的选择与使用a.介绍不同类型的陶艺工具及其用途b.演示正确的工具使用方法c.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熟悉并掌握陶艺工具的使用技巧2.手法的综合应用a.介绍常见的陶艺手法,如拉坯、揉捏和轮盘等b.实践演示如何将不同手法结合运用于陶艺创作中c.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练习掌握不同手法的技巧3.色彩与釉料的运用a.介绍不同陶艺釉料的特点和用途b.示范如何运用不同色彩和釉料进行装饰和表达c.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效果二、陶艺的文化与历史1.古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a.回顾古代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分析古代陶器在艺术表现和功能应用上的特点c.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古代陶器风格和意义2.当代陶艺的流派与创新a.介绍当代陶艺界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b.分析不同流派的陶艺风格和表现手法c.引导学生开展陶艺创新实践,发展独特的陶艺风格3.陶艺与当代社会的关系a.探讨陶艺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b.分析陶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c.引导学生思考陶艺与现代艺术、设计和生活的结合方式三、陶艺的构思与创作1.创作主题与表达意图a.引导学生思考创作主题的选择和意义b.培养学生分析和表达创作意图的能力c.鼓励学生在陶艺创作中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2.形态与结构的设计a.讲解陶艺作品的形态构成和结构原理b.示范如何设计富有创意和艺术效果的作品c.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设计实现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3.装饰与表现形式的选择a.分析陶艺作品装饰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b.鼓励学生在装饰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个性化设计c.引导学生通过装饰和表现形式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表达效果四、陶艺作品的鉴赏与评价1.鉴赏陶艺作品的方法与技巧a.介绍鉴赏陶艺作品时应注意的细节和技巧b.分析陶艺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c.引导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2.陶艺作品评价的标准与方法a.提出评价陶艺作品的准则和标准b.培养学生独立评价和批判性思维能力c.学生实践评价陶艺作品,提出个人观点和评价意见3.陶艺作品展示与分享a.指导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展示和讲解b.培养学生沟通和表达的能力c.通过作品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总结:通过陶艺课堂教学大纲(二),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实践陶艺的技术和艺术要素,进一步发展其陶艺创作和表达能力。
特种陶瓷双语教学大纲
特种陶瓷双语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特种陶瓷》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专业教育课程,它是陶瓷技术及应用型人才所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以具有特殊功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陶瓷)的性质、结构、工艺之间的关系为线索,讲述结构陶瓷以及具有光、电、磁、生物、敏感等特性的功能陶瓷的性能特点、构效关系、应用领域及前景,并综合归纳介绍国内外特种陶瓷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特种陶瓷相关基础知识,进一步拓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知识视野,使其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知识体系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IntroductionAdvanced Ceramics is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inorganic nonmetal material engineering. Baring in mind o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properties, structures and preparative procedures of special ceramic, the course introduces knowledge about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structureperformances relationship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structure ceramics and/or other functional ceramics with optical, electronic, magnetic, biological or sensitive functions, etc. Furthermore, the curren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special ceramics will be comprehensive summarized and taught.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basic knowledge of special ceramics, and to further broaden horizons to making them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knowledge system.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大纲1、课程目标CO1、掌握主要特种陶瓷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和性质性能的基本知识,掌握典型种类特种陶瓷的晶体化学特征、基本制备方法及用途。
特种陶瓷 课件 4章 陶瓷的金属化与封接(2009.11.13)
通过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特种陶瓷在工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章 将深入探讨陶瓷的金属化与封接过程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特种陶瓷的介绍
特种陶瓷是一种具备特殊功能和性能的陶瓷材料,广泛用于高温、高压、耐 腐蚀和绝缘等特殊环境中的各种工程应用。
金属与陶瓷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如金属的导电性和强韧性与陶 瓷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的结合,常见的金属与陶瓷的结合方式包括焊接、铆 接和粘接等。
封接技术的应用
封接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子封装、飞机发动机部件、航天器材等。优化的封接过程可以提高 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特种陶瓷的发展趋势
特种陶瓷领域正朝着更高性能、更复杂结构和更广泛应用的方向发展。未来 的发展趋势包括功能性陶瓷材论和总结
陶瓷的金属化与封接技术为特种陶瓷的应用拓展了新的可能性。通过不断创 新和发展,特种陶瓷将继续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陶瓷的金属化
金属化是将陶瓷表面涂覆上一层金属材料,以提供导电性、增强耐磨性和改 善界面粘结等特性。常用的金属化方法包括热蒸镀、喷涂、浸涂和电镀。
陶瓷的封接
陶瓷的封接是将两个陶瓷部件或陶瓷与其他材料部件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更 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的封接技术包括焊接、粘接和烧结封接等。
金属与陶瓷的结合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陶艺课程是针对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和追求而设计的一门艺术教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陶艺的历史、发展以及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在陶艺领域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增强对陶瓷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掌握陶艺的基本工具、材料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于陶艺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4.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和文化素养,使其获得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三、教学内容1. 陶艺基础知识a) 陶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b) 陶艺工具和材料的介绍及使用方法c) 陶艺的基本构造和造型原理2. 陶艺基本技巧a) 揉捏技法:常见造型方法和手法的练习,如挤压、拉抻、揉扭等。
b) 陶轮技法:掌握基本的陶轮使用技巧,如拉坯、拉胎、粘坯等。
c) 刻划技法:学习陶艺刻划的方法和技巧,如雕刻、印花、划线等。
d) 装饰技法:掌握陶艺装饰的方法,如彩釉、釉上彩、贴花等。
3. 创作实践a) 个人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个人作品创作。
b)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作品创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作品鉴赏a) 陶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
b) 学习解读作品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陶艺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陶艺技巧的示范演示,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模仿。
3. 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陶艺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和技巧的理解和记忆。
4. 个别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
5.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展示个人作品或团队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互相交流。
特种陶瓷第一讲 氧化铝陶瓷
1
特种陶瓷
主要参考文献: 1.毕见强. 特种陶瓷工艺与性能.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8. 2. 李世普.特种陶瓷工艺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 刘维良.先进陶瓷工艺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4. 肖汉宁等编著.高性能结构陶瓷及其应用.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6. 5. 张玉军等编著.结构陶瓷材料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5. 6. 樊新民等编著.工程陶瓷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6.
5
二、特种陶瓷的分类
按特性分:
结构陶瓷:主要利用陶瓷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 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
功能陶瓷:利用某些陶瓷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电、磁、热、 光、生物等性能。 陶瓷基复合材料:通过材料设计的方法来改善单组份陶瓷 的性能或取得多组份材料性能互补的优势,扩大其应用范 围。
6
按材质分:
18
分类
磁 功 能 陶 瓷
功能陶瓷
软磁铁氧体
典 型 材 料
主要用途
Mn-Zn、Cu-Zn、 电视机、收录机的 Ni-Zn 、 Cu-Zn- 磁芯,记录磁头、 Mg 温度传感器,计算 机电源磁芯、电波 吸收体 Ba、Sr铁氧体 铁氧体磁石 Li、Mn、Ni、Mg、 计算机磁芯 Zn 与 铁 形 成 的 尖 晶石型 Al2O3 MgO Y2O3-ThO2 高压钠灯 照明或特殊灯管, 红外输出窗材料 激光元件
关于特种陶瓷的定义,可作如下定义:采用高度 精选过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按照 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及控制制造的方法进行制造、加 工的,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
4
世界各国以及国内人士对特种陶瓷的称谓不一,说法 众多: 英国人认为“技术陶瓷(technology ceramics)较 为适当”;美国人常称作“高级陶瓷或近代陶瓷 (advanced ceramics)”、“高效陶瓷”(high performance ceramics);日本人则常以“精细陶 瓷”(fine ceramics)或“新型陶瓷”(new ceramics)命之。 我国虽然有人将其称作“工业陶瓷”(industrial ceramics),但仍以称“特种陶瓷(special ceramics)”者居多。
陶艺教学大纲
陶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陶艺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96学时适用对象: 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陶瓷雕刻与雕塑方向)二、.课程的目的:本课程是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陶艺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本实验课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陶艺理论知识和了解陶艺制作过程,为了更深提高学生对陶艺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在实验课所实验各种技法由每个学生独立操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制作技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陶艺鉴赏能力和创作意识,为进一步创作出个性化的陶艺作品打下基础,拓宽专业范围,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与创造能力。
三、.内容3.1 课程性质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是职业技能必修专业课程。
3.2 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的知识和手法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要正确掌握陶艺制作技法和陶艺装饰技法,创造出新颖别致、具有创造思维的作品来。
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有宏观把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设计人才。
3.3 课程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多了解传统陶瓷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现代陶艺的产生和发展。
并通过对工艺方面的讲解及辅导实际操作,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创造的能力。
3.3.1 通过世界古陶瓷的产生、发展及中国陶瓷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对世界贡献的讲解,使学生对传统陶瓷及科学知识能有所了解。
3.3.2 通过对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现代陶艺发生、发展以及在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中定位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陶艺,其现状及学习它的意义。
3.3.3 初步了解陶艺的材料、工具、设备、工艺(包括泥料、釉料、各种成型工具、窑炉、练泥设备、干燥设备、成型、装饰、烧成等)3.3.4 了解传统陶瓷的成型工艺并基本能掌握现代陶艺的主要成型手段: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以及陶瓷烧成对坯体、釉料的工艺要求等。
3.3.5 对机械的操作与运用必须向学生讲清楚安全规则后才能进行,同时要求学生能操控练泥机、泥板机、拉坯机、泥条机等基本陶艺设备。
特种陶瓷教学大纲
特种陶瓷教学大纲课程背景特种陶瓷是指具有特殊用途和特定用途的陶瓷,其重要性在于其在国防、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电子信息、通信、医药、环保、汽车等领域中的应用。
因此,在陶瓷学科中,特种陶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特种陶瓷的基本知识和应用领域、了解特种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制备工艺,以及相关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特种陶瓷的概念、特点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2.掌握特种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组成、制备工艺以及性能表征方法。
3.了解陶瓷材料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特种陶瓷的研究和生产中。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特种陶瓷相关的课题研究。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节特种陶瓷的概念及特点(1学时)教学内容1.特种陶瓷的定义及分类2.特种陶瓷的特点和重要性教学目标了解特种陶瓷的概念、分类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特种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组成(2学时)教学内容1.特种陶瓷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2.特种陶瓷的组成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教学目标掌握特种陶瓷的微观结构、组成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第三节特种陶瓷的制备工艺和性能表征方法(3学时)教学内容1.特种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流程2.特种陶瓷的性能表征方法教学目标了解特种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分析测试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节陶瓷材料的基本原理(2学时)教学内容1.陶瓷材料的结构特点2.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教学目标掌握陶瓷材料基本原理,同时了解特种陶瓷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第五节特种陶瓷应用领域实例分析(2学时)教学内容1.特种陶瓷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子信息、环保、医药、汽车等领域中的应用2.相关实例分析教学目标了解特种陶瓷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实例。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给学生一个或多个特种陶瓷应用领域的设计项目,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使用的特种陶瓷零件设计;或者在能源领域中使用的特种陶瓷材料设计等等。
实验课程1.特种陶瓷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的测试。
特种陶瓷理论---教学大纲
《特种陶瓷》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0441001课程英文名称:Special Ceramics 课程总学时:32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重要的专业方向课,必修课。
(2)教学目标1. 掌握特种陶瓷粉体制备的方法、陶瓷烧结与成型方法等基本理论2.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卓越工程师意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掌握特种陶瓷生产工艺原理;掌握高温结构陶瓷的生产工艺、生产方法,了解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性能及应用;掌握功能陶瓷的生产工艺、生产方法,了解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性能及应用。
(2)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具备初步的运用特种陶瓷生产工艺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特种陶瓷的生产与制备理论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能够进行常规的特种陶瓷生产的综合设计能力(三)实施说明本教学大纲依据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指导教学环节。
(1)理论教学环节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理论与生科实践及应用的结合。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讲解生产实例加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理解。
通过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知识、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安排实验项目,设置部分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在讲授本课前,学生应修完《无机材料岩相基础》、《无机材料工艺原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每项实验要求学生依据实验指导书预习、写出合格实验报告。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掌握特种陶瓷制备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实验结果的分析解释方面的能力。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陶艺课程教学大纲陶艺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它以泥土为材料,通过捏、拉、压、切等手法,经过烧制而成。
陶艺作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艺术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陶艺,制定一份完善的陶艺课程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课程目标陶艺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陶艺,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陶艺的基本技巧和工艺流程,还能够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此外,陶艺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基础知识:介绍陶艺的历史渊源、发展概况以及不同地域的陶艺特色。
学生需要了解陶土的种类、特点和采集方法,以及陶艺工具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2. 技巧训练:学生需要学习陶艺的基本技巧,包括捏、拉、压、切、粘接等。
通过不同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手部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触觉和手感。
3. 创作实践:学生将通过自由创作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陶艺作品,如杯子、碗、花瓶等。
同时,学生还可以尝试不同的装饰技法,如彩绘、刻画等,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4. 烧制工艺:学生需要学习陶艺的烧制工艺,包括烧制温度的控制、烧制时间的安排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亲身体验烧制的过程,了解不同温度对陶艺作品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老师通过示范展示陶艺技巧和工艺流程,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学生需要亲自动手进行陶艺制作,通过实践中的反复练习,逐渐掌握陶艺的技巧和工艺流程。
3. 个性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通过合作制作陶艺作品,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帮助,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陶瓷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陶瓷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陶瓷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陶瓷材料学是一门研究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陶瓷材料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技术,熟悉陶瓷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表征方法,为从事陶瓷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掌握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图、显微组织等基本概念和理论;2、熟悉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等物理性能及其测试方法;3、了解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技术,包括粉体制备、成型、烧结等;4、熟悉陶瓷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改性方法;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设计。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1、陶瓷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晶体结构、相图、显微组织等;2、陶瓷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等;3、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技术,包括粉体制备、成型、烧结等;4、陶瓷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改性方法;5、陶瓷材料的应用和前景。
四、课程形式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指导和习题课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其中,课堂教学为主,占总课时的60%以上。
在课堂教学中,将采用讲解、讨论、提问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指导和习题课将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1、平时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3、期中考试:在学期中安排一次考试,以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4、期末考试:在学期末安排一次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5、其他:根据需要,安排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形式,以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特种陶瓷成型工艺
3.成型
引起材料破坏的缺陷大多源于坯体中,也就是形成于成型过程中。 控制成型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烧结温度和坯体烧结收缩率,加 快致密化进程,减少烧结制品的机加工量,消除和控制烧结过程 中的开裂、变形、晶体长大等缺陷,调控界面结构组成。因此是 十分重要的工艺环节。
成型:将粉末制成要求形状的半成品。
3.成型
* 物质的重量=该物质的mol数*该物质的分子量/该物质 的纯度;
* 称量前对试剂干燥等。
1.配料
配制1mol的(Ba0.85Sr0.15)TiO3
2.预处理
2.预处理
2.预处理
加料的顺序和方法
干混 主原料 用量少的原料 如果原料是多元化合物,最好 先合成一种化合物,在加进去。 湿混
主原料
2.预处理
3.成型
凝胶注膜成型(gelcasting)
3.成型
将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结
合有机单体聚合生成高分 子的方法,利用有机单体 聚合将陶瓷粉料悬浮体原 位固化,之后经过干燥、 排胶、烧结等工艺过程制 备复杂形状的近净尺寸陶 瓷部件。
电泳沉积(EPD)
3.成型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使分散于悬浮液中的带电粒子向电极
3.成型
3.成型
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是将松散的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塑机的料斗送入加热的料筒 内熔融、塑化,使之成为黏流熔体,在柱塞或螺杆的推动下,以合理的 流速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中,经冷却保压后开 模分型,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件。
陶瓷粉料 有机载体 混炼 陈腐 粉碎造粒 注射成型 脱脂排胶 烧结 烧结助剂
2.预处理
2. 粘结剂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400℃前,粘结剂没挥发完,粘 结剂多的强度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工艺学》教学大纲
的物理化学变化。
本章难点:配方计算包括由化学组成计算配方,由实验公式计算配方,由矿物组成计算配方,由分子式计算配方,以及更换原料时的重配计算。
可塑泥团的流变特性,陶瓷泥浆的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
矿物煅烧时的变化。
第三章釉层的工艺基础(6学时)
3.1 釉料的组成
3.1.1 釉的分类
3.1.2 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
3.1.3 釉料配方的计算
3.2 釉层的形成
3.2.1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3.2.2 釉料与坯体的作用
3.2.3 釉层的显微结构
3.3 釉层的性质
3.3.1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3.3.2 坯-釉适应性
3.3.3 釉的析晶
本章重点:铅釉,石灰釉,长石釉的主要特性,釉料成分的种类,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釉料冷却过程的变化,釉的熔融温度范围,釉的粘度与表面张力,釉的化学稳定性,坯釉适应性,釉熔体的析晶过程,影响釉熔体析晶的因素,析晶对釉面光学性质的影响。
本章难点:釉料加热过程的变化,釉层中气泡的产生,釉料与坯体的作用,长石质透明釉,乳浊釉的显微结构,釉的热膨胀性,釉的弹性,釉的硬度,釉的介电性质。
第四章生产过程(16学时)
4.1 原料的处理
4.1.1 原料的精选
4.1.2 原料的预烧
4.1.3 原料的合成
4.2 坯料的制备
4.2.1 坯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4.2.2 原料的细粉碎
4.2.3 泥浆的脱水
4.2.4 造粒及陈腐和真空处理
4.3 陶瓷成型方法与模具
4.4 生坯的干燥
4.4.1 干燥的工艺问题
4.4.2 干燥制度确定
4.4.3 干燥方法
4.5 施釉
4.5.1 釉浆的制备
4.5.2 施釉
4.6 烧成
4.6.1 烧成制度的制订
4.6.2 低温烧成与快速烧成
4.6.3 烧成新方法
执笔人:吴任平审核人:李湘祁
《特种陶瓷》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用
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特种陶瓷》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制本科生选修的一门专业课,内容主要包括特种陶瓷生产工艺原理、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等三大部分。
其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特种陶瓷材料的特性,掌握特种陶瓷的性能与组成、结构及制备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
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特种陶瓷主要生产过程及其原理,了解国内外特种陶瓷生产和应用方面的知识,掌握新材料的设计与研究方法,具备从事材料研究与开发的基础知识和初步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课程所讲授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了解特种陶瓷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充分认识特种陶瓷在材料科学中的前沿地位,掌握特种陶瓷材料的主要生产工艺及其原理。
为学好本课程,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预习与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性能相关的光、电、磁、声、热学等方面的知识,拓展知识面,为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讲授各种特种陶瓷材料的性能、制备方法、工作原理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要求学生从深层次理解特种陶瓷材料的性能与组成、结构及制备工艺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的难点是材料的显微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分析。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特种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在选修本门课之前,应对传统陶瓷工艺原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要求先修《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陶瓷工艺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篇特种陶瓷生产工艺原理(8学时)
第一章概述(2学时)
1.1 特种陶瓷的概念
1.2 特种陶瓷的分类
1.3 特种陶瓷的特性
1.4 特种陶瓷的应用
1.5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本章重点:
特种陶瓷的概念,特种陶瓷与传统陶瓷的区别,特种陶瓷的分类,特种陶瓷的特性与主要用途。
本章难点:
特种陶瓷的特性与用途。
第二章特种陶瓷的坯料配方与粉体制备(2学时)
2.1 特种陶瓷原料
2.2 特种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2.3 高性能陶瓷粉料的基本要求
2.4 配料、混合与塑化
本章重点:
坯料组成表示法,粉体的基本物理性能,高性能陶瓷粉料的基本要求,塑化剂。
本章难点:
高性能陶瓷粉料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特种陶瓷的成型方法(2学时)
3.1 热压铸成型
3.2 可塑法成型
3.3 干压成型
3.4 等静压成型
3.5 流延成型
3.6 其它成型方法
本章重点:
热压铸成型、可塑法成型、等静压成型。
本章难点:
各种成型方法的工艺原理与技术要求。
第四章特种陶瓷的烧结(2学时)
5.1 烧结机理
5.2 烧成制度
5.3 陶瓷的显微结构
5.4 影响烧结的主要因素
5.5 烧结方法
本章重点:
气氛烧结,热压烧结、反应烧结。
本章难点:
烧成制度及影响烧结的主要因素。
第二篇结构陶瓷(12学时)
第七章氧化物陶瓷(6学时)
7.1 氧化铝陶瓷
7.2 氧化锆陶瓷
7.3 氧化锆增韧陶瓷
7.4 氧化镁陶瓷
7.5 氧化铍陶瓷
本章重点:
氧化铝陶瓷的晶型,氧化铍和氧化镁陶瓷的主要特性,克服脆性的方法,氧化锆陶瓷的晶型转变及稳定化处理,氧化锆相变增韧机理,增韧氧化锆陶瓷材料及制备,。
本章难点:
氧化铝的晶型,氧化锆的晶型转化,氧化锆相变增韧机理。
第八章非氧化物陶瓷(4学时)
8.1 碳化物陶瓷
8.2 氮化物陶瓷
本章重点:
碳化硅的晶型,碳化硅原料的制备,碳化硅陶瓷的烧结,碳化硅陶瓷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碳化钛陶瓷,碳化硼陶瓷;氮化硅的主要晶型,氮化硅的烧结方法,氮化硅粉末的合成,埋粉的作用,氮化硅陶瓷的性质与应用。
本章难点:
碳化硅原料的制备,氮化硅粉末的合成,获得高密度烧结氮化硅的条件。
第九章纤维补强陶瓷(2学时)
9.1 陶瓷的断裂过程
9.2 纤维补强陶瓷的补强原理
9.3 陶瓷纤维的制备
9.4 纤维补强陶瓷复合材料及应用
本章重点:
硅酸铝纤维:碳纤维与石墨纤维;纤维补强陶瓷的机埋: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作要求;几种有希望的复合材料系统;
本章难点:
纤维补强陶瓷的制备与机埋。
第二篇功能陶瓷(16)
第十章电介质陶瓷(6学时)
10.1 装置陶瓷
10.2 铁电陶瓷
10.3 压电陶瓷
10.4 热释电陶瓷
本章重点:
铁电、压电、热释电陶瓷材料的特性,装置陶瓷、电容器陶瓷与热释电陶瓷的性能要求。
本章难点:
正逆压电效应,热释电效应。
第十一章半导体陶瓷(6学时)
11.1 预备知识
11.2 热敏陶瓷
11.3 气敏陶瓷
11.4 其他敏感陶瓷
本章重点:
半导体陶瓷的特点,各类敏感陶瓷(包括热敏陶瓷,气敏陶瓷,压敏陶瓷,湿敏陶瓷,光敏陶瓷)的分类与应用。
本章难点:
敏感陶瓷元件的工作原理。
第十二章磁性陶瓷(2学时)
12.1 磁性陶瓷的基本特性
12.2 铁氧体的制造工艺
12.3 铁氧体的种类与应用
本章重点:
磁性陶瓷的种类与用途,铁氧体的制造工艺。
本章难点:
软磁铁氧体,硬磁铁氧体。
第十七章其他功能陶瓷(2学时)
17.1 透明陶瓷
17.2 导电与超导陶瓷
2、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验
该课程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见实验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实验》、《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加工》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中的相关内容。
3、课外作业(形式、次数及具体内容)
主要围绕下列内容完成课外作业:
(1)基本概念;
(2)配方与性能计算;
(3)特种陶瓷的制备方法与基本要求;
(4)生产工艺原理、技术要求与影响因素;
(5)各种特种陶瓷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用途;
(6)特种陶瓷展望。
四、使用大纲说明
1、教学方法
教学中应以系统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实践性较强的生产工艺及其原理,通过实验课加以巩固和提高。
2、考核、考试方式与成绩结构
课外作业占30%,平时表现占10%,期末笔试占60%。
五、课程教学及主要参考书
1、教科书
李世普编.特种陶瓷工艺学.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2、主要参考书
[1] 王零森编著. 特种陶瓷.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2] 刘维量主编.先进陶瓷工艺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 殷声编著. 现代陶瓷及其应用.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 990
[4] 铁钦征骑主编. 新型陶瓷材料手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5] 坂野久夫著. 厉仁玉译.最新精密陶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6] 陈俊彦译. 最新精细陶瓷技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7] 李标荣编.电子陶瓷工艺原理.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8] 一濑升著.陈俊彦译.现代陶瓷问答.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