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摘要: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特有的。

在人类迈入文明社会之前它就已经扎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之中。

当今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重视精神生活的群体,更加容易受到宗教传播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后的我国大学校园,宗教信仰现象越来越呈现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受到的宗教影响越来越强烈。

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为研究课题,试图探索针对这种宗教信仰现象,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应该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宗教信仰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83-02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特有的。

在人类迈入文明社会之前它就已经扎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之中。

我国拥有众多民族,而且也拥有广大宗教信徒。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宗教信仰也逐渐成为人们多样化的信仰选择之一,宗教信徒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宗教升温现象越演越热。

当今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重视精神生活的群体,更加容易受到宗教传播的影响。

恩格斯先生曾说过:“一切宗教都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脑中的幻想的反应。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信仰宗教呢?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也如此相信甚至信仰宗教是有何原因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为研究课题,试图探索针对这种宗教信仰现象,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应该采取的策略。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解决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意义大学生宗教信仰这一概念指的是大学生群体对于某种非科学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笃信并由此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危机,而大学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所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
在调查访谈中, 有的大学生认为: “只要宗教 信仰盛行, 社会就会安定, 就会繁荣, 所以希望大 家都有宗教信仰。” 还有学生认为: “信仰, 只是一 种精神支柱, 不要太追根求源, 我现在和你差不多, 上帝就那样在我心里似是而非的存在着, 但我很快 乐。” 由此可见, 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依然停留
在常识和知性层面上, 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综合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 尽管统计数据差异较大, 但信仰宗教的比例最低也在 10%左右。 大学生的宗 教信仰 “升温” 现象, 已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广泛 关注和深刻反思, 也成为摆在我们、 尤其是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和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4.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相 结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宗教意识是对社会存在 的能动反映,社会存在有物质层面的,也有认识层面 的。任何宗教思想都不是独立自在、随意产生的,其背 后一定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如 果是由于实际的生活学习等问题引发的思想问题,就 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如果是认识层面偏差所引发 的问题,就要着重从思想认识的层面进行教育。要提 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完 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减压减负;完善 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 帮助大学生成才就业;完 善高校办学条件,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积极开 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 为大学生提供及 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丰富校园文 化,营造和谐、温馨、人性化的育人环境;减少大学生 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抱怨,消解大学生对社会的片面 认识和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让他们在自由、和谐的科 学殿堂里,享受高等教育,充分感受社会制度的优越、 民族思想文化的璀璨,这样才有可能清除大学生产生 精神空虚和信仰危机的根源,使大学校园成为培养人 才的一方“乐土”和大学生真正的精神家园,实现“学 校教育价值, 就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 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6],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深度展开,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

宗教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宗教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宗教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宗教一直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上,宗教被视为西方民主政治的
基石,是支撑着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力量。

首先,宗教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导师的作用。

众所周知,基督教在西方政治文化
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学说赋予了西方政治体系以合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念内涵,影
响着西方政治观念、立法和施政,使西方国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理论体系与政治制度。

其次,宗教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教化的作用。

基督教对关于正确和错误的认识提供
了重要的思想纲领,特别是通过圣经的学习洗礼,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遵守文明
标准,杀死刻板的思想包袱,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践,加强对正义和真理的理解和追求,
从而推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行为。

最后,宗教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巩固西方民主政治传统的重要责任。

影响西方政
治文化的宗教思想比如信仰自由、民主自治等等,正是西方民主政治传统坚定不移的理念
和根源。

通过反复教育,呼唤民众对传统价值观的维护和再认知,使西方民主政治的理念、原则和制度在西方的思想教育中更加根深蒂固,宏观推动西方政治文化发展。

总之,宗教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扮演者导师、教化和巩固先进民主
政治思想的三重角色,使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跟传统价值观和西方民主政治的道路一致,为
西方政治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正面的力量。

浅谈民族宗教常识普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民族宗教常识普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民族宗教常识普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民族交流与团结的社会需要探讨了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提出了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等方面入手加强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的解决对策。

标签:民族;宗教;常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引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千百年来,各民族交流融合缔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空前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各民族地区的相对封闭性被打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并从事社会各行各业工作,更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由于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有差异,了解必要的民族宗教常识才能在交流中有效的避免误解和冲突,才能真正保障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应认清当前形势,发挥教育功能,通过普及民族宗教常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

二、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的必要性1、政策需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

”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活动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进行民族常识、民族政策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是学生掌握我国国情、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也是学习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

中央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与法规,为协调民族关系树立了规范,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亦是高校职责所在。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一)内容丰富,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

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

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

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

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美国的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两个主旋律:一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二是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

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德国的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这与韩国、德国十分相似。

(二)途径广阔,方法灵活第一、学校德育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

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是《生命线》,很有特点。

如教材上有这样一些问题:有人纵火会发生什么?一个男孩请他喜欢的女孩看电影,该由谁付款?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学会做判断。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赵晶緩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成为社会问题,目前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过程中,宗教信仰成为需要了解和把握的教学内容。

本文就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握宗教信仰内容的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宗教信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对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宗教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对 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

大学生的 宗信仰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意识形态以及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宗教信仰相关问题已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带来了一些冲击和影响。

本文就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 信仰宗教虽然说对于一些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地区来说,宗教信仰 现象十分普遍,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农民出身的大学生信 教现象比较多,私营企业主以及个体户家庭中的大学生信教 多,从性别上看,女性信教多,从年级划分上看,低年级的大学 生信教多。

总而言之,在高校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虽然说所占比 例不多,但是数量也没有想象中的少。

(二) 同学之间有信教、传教现象高校部分大学生,尤其是一些来自偏远地区思想上存在宗信仰认知模糊问题。

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在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在思想上会对共产主义以及宗教信仰 产生认知上的矛盾,他们只是单纯地认为自身的宗教信仰并 不会影响到我国的发展,甚至在同学之间开始出现传教的现 象。

部分大学生对宗信仰有错误的认知,这样就会影响着他 们今后的发展,我国教育仍然需要重视这些情况。

(三) 宗教暧昧高校大学生中还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宗教暧昧现象,即有 些大学生虽然是对宗教不信仰,但是对仍然会对宗教保持一 种包容、宽容甚至是趋同的态度。

二、 针对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对策(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 面影响,应该要加强宗教信仰的杭理工作,绝对不能纵容大学 生对宗教包邮暧昧态度。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宗教教育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宗教教育

浅析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宗教教育摘要:宗教教育作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美国社会里起到维系社会、稳定人心的重要作用。

宗教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美国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美国公民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促使道德价值观和政治观的形成,因此,宗教信仰教育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其方式方法也是我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值得学习借鉴的方面。

关键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宗教教育美国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质生活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社会精神文化的建设与道德环境的营造。

自建国以来,宗教一直是美国社会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影响着民众的思想活动和行动方式。

一、美国宗教教育的发展历程宗教教育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已成为美国民众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以及社会成员之间联系的纽带。

殖民地时期,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都由基督教会开办,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内容中宗教色彩都十分浓厚。

当时美国殖民地时期成立的第一所学校,就聘用传教士为该校的负责人及教师。

在殖民地时期的高等学校中,没有像如今现代大学里那样设置多样的分科,而只以培养传教士为主要目标。

美国高等教育的开端--哈佛,起初也是为宗教而建立的。

可以说,殖民地时期美国社会的教育是由宗教的传播而开始,宗教教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公民意识、凝聚民族力量和倡导主流价值观等方面的主要手段。

“二战以来,美国宗教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即20世纪50年代的宗教信仰热、60年代宗教信仰热的衰落和七八十年代宗教信仰热的再度兴起。

”[1]在经历过六十年代的社会激烈动荡以后,人们思想上大都感到失落和空虚,于是六十年代末后,美国民众普遍从行动转向反省,从茫然到寻求一致感的时候,新的宗教信仰热便再度兴起。

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一段时期,美国宗教曾显示出日益世俗化的趋势,在美国人的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小。

但是之后,宗教并没有消失,而是重新寻求定位;宗教已渗透到文化之中。

国外宗教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国外宗教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国外宗教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宗教教育在国外很多国家一直担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影响着西方国家价值态度和道德情感的形成。

本文试从国外主要国家的宗教教育现状出发,探寻宗教教育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特征,借鉴国外宗教教育经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得出启示。

标签:宗教教育;国外思想政治作用;启示国外宗教教育影响如此巨大和深远,的确有他自己成功的经验。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高尚的思想,采取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工作对象,提高对象的思想素质和认识能力,并用以指导其行为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教育活动。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基础的工作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教育人民。

从教育功能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教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因此,国外宗教教育成功的某些经验,对我们是有启示的。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教育观纵观世界的几大宗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力图回答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即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但不是用概念、范畴和逻辑论证的方法,而是用感性的、幻想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而且出于对自己的残酷,崇拜石头、愚蠢、重的东西、命运、微不足道的东西[2]。

所以,宗教是一种颠倒世界观,用精神去决定物质,但因为国家和社会是颠倒的世界意识,宗教的贫困,既是现实贫困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贫困的反抗。

宗教是苦难者的呻吟是毫无心肝的世界的情操,是缺乏精神的状态的精神。

它是人民的鸦片烟[3]。

虽然国外教徒的比例很大,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是矛盾的,在精神世界观上是唯心的,宗教是他们普遍的思想基础。

而在物质科学上,他们奉行的是唯物主义,所以,与宗教的根本指导思想比较,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居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顶端,它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的选择之一。

在我国,各大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大学生在家庭、环境和媒体的影响下,会接触到一些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当前,在我国的部分高校里,出现了部分学生信仰宗教的现象,且人数呈上升趋势。

这种现象不仅冲击了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简述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各类宗教出现了升温现象,不少青年大学生也加入到信教的行列中。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为敏感的群体,一方面求知欲强,对外界充满好奇;另一方面,其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各类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在塑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类宗教文化传播的影响,进而产生好奇,逐渐转向信教。

因此,客观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大学生群体出现宗教信仰危机。

随着近年来“宗教升温”现象在我国大学生群里中的不断出现,各大高校已经将之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并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调研。

多项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很多高校里,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宗教信仰,还有部分学生正趋向于信仰宗教,信仰危机宗教现象在大学生中确实普遍存在,信教学生数量占有一定比例,并且呈上升态势。

2.信仰多元化,以佛教、基督教为主。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学生信教以佛教和基督教居多,其中,信仰佛教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基督教,然后是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还有少量人信仰其他宗教。

宗教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宗教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TTHEO RE TICAL HO RIZON53习近平2014年五四讲话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

然而,当前网络空间中各种异质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激荡,宗教作为其中最为独特的一类,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这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宗教网络传播的基本态势互联网造成自宗教改革时期以来媒体与宗教的第二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结合,堪称“第二次宗教改革”[2]。

宗教借助于网络开放互联的技术特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张力,突破了以宗教活动场所为空间界限的管理制度规范[3],处于失范的宗教传播正在向网络社会全面渗透。

根据检索统计,目前中国网页博物馆收录的中文类宗教网页超过两千万个,时间最早的在1998年;在QQ 群组中,有综合类宗教群组2000多个。

宗教网络传播以信息化在场的方式方便了网络受众的宗教教义认知、仪式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冲击着受众的主流价值观认同。

任何宗教都以人的主体性存在为前提。

宗教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将宗教教义和宗教实践灌输给信众。

就网络宗教传播的对象而言,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质决定了其必然成为宗教网络传播的主要对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显示:2014年6月,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

由此可见:当代高校大学生已成为网民主体之一,大学生已习惯于网络化生存状态。

而且,大学生处于身心成熟、价值观信仰定型的关键期。

当前“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谁赢得了青年群体的精英——大学生,谁就能够主导未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方向。

所以,大学生必然成为宗教网络传播的重点对象。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宗教文化的社会意义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宗教文化的社会意义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宗教文化的社会意义宗教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互动性【摘要】:宗教作为在人类历史上一种悠久而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宗教反映了信教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指导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在世界60多亿人口中,信仰宗教的人约占75%。

如何对待宗教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就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在我国据1997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白皮书介绍,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

而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而另一方面我国又采取宗教自由政策,因此宗教会在各个方面对社会产生各种影响,必然会反映到高校对大学生思想中,大学生作为未来世界的接班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对待宗教文化及其影响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对什么是宗教,什么是宗教文化以及我国宗教信仰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在当代大学生中进行宗教文化影响的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理论分析等形式着重探讨了宗教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对宗教态度,并就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找出大学生为什么目前容易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的原因,以及宗教文化对大学生可能造成的负作用。

然后再通过大量的史实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形成,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于宗教文化的特点和宗教的本质和宗教的历史必然性的论述,从而得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待宗教现象以及宗教文化,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待宗教文化对思想政治的影响。

最后根据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点和宗教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和实践上从宗教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观点及做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文化进行扬弃,使宗教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从而并由此得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宗教文化的社会意义。

校园“宗教热”、“民族热”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李晓宁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主要民族的民族意识呈上升趋势, 大学生尤其许多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民族事务和参与宗教活动, 兴起一股校园“宗教热”和“民族热”。

浅谈宗教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宗教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宗教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作者:张史展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第06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宗教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往人们认为宗教只是让人们相信神的存在或者让人们按神的旨意办事,但这只是宗教的一个方面,如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宗教在各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宗教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一、宗教概述1.宗教的定义宗教,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上层建筑。

自宗教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统治阶级用来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而大加推崇。

2.宗教的构成宗教之所以会有教育性,首先就在于宗教的教义具有含义明确、深刻的哲理。

教义指一种宗教所信奉和宣扬的神学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是宗教的核心和灵魂。

宗教会被众多教徒虔诚的信奉,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人们认为其教义可以满足自己在精神上的需求,继而认可、承认。

其次是宗教的创始人以及膜拜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主。

就像佛教的释迦牟尼,基督教的耶稣一样,这些人物就像一个精神支柱一样存在于每一个宗教中,受到教徒的膜拜。

作为一个灵魂人物,他们所提出的教义会更加具有教育性,使教徒产生巨大的践行能力,自愿做到并追求更好。

最后是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即教团。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严格的教职制度,例如很多宗教都有终身传教人员,并且划分清晰,如佛教的和尚、喇嘛,基督教的牧师、主教等;宗教的社会组织对教徒产生强制性和约束性,而且,宗教往往也通过这些组织来统一传授教义,增强凝聚力便于组织和管理。

3.宗教的功能宗教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做人们思想工作的,其功能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第一,宗教的政治教化功能。

第二,宗教的精神舒缓作用。

这个作用也是导致宗教拥有越来越多信奉者的重要原因,在社会中,被统治者总会试图反抗压迫,但事与愿违者占据多数,人们需要找到一种思想精神上的依靠和慰藉,基于此,宗教便成为了人们的“精神避难所”,马克思曾经说过宗教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

宗教道德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示

宗教道德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示
论 功 能 , 拓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新 渠 道 , 疑 具 有 积 极 的 开 无
上 帝 、 教 的 佛 祖 、 斯 兰 教 的 真 主 安 拉 。 教 徒 对 佛 伊 “ 圣 者” 有强 烈 的敬 畏感 , 神 怀 由此 而 赋 予 宗 教 教 义
以更多 的权威 性 和神圣 性 。因为宗 教 教义 被认 为是
几 乎 每 种 宗 教 都 有 自 己最 高 的 神 — — 基 督 教 的
启示, 以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 渠道 。 关键词 :宗教 ; 道德 ; 思想政 治教 育;方 法论 中图分类号 :C 1 ,0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1 9—72 (0 9 o 0 8 1 2 o )3—0 1 0 14— 4
长 期 以 来 , 教 因 其 信 仰 的 虚 幻 盲 目和 非 现 实 宗
第3 O卷 第 3期 20 0 9年 6月
闽江 学 院学报
J OURNALOF MI I M『 ANG UN VERsTY I l
V l3 . 0 I 0 No 3
Jn 0 9 u .2 0
宗 教 道 德 效 应 对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的方 法论 启 示
周 丽 芳
予 道 德 以 权 威 , 要 通 过 “ 日审 判 ”、 天 堂 地 狱 ”、 主 末 “
的 。事 实 上 宗 教 通 过 自身 多 种 特 殊 的 途 径 产 生 内在 的道德 效 应 。本 文 从 宗 教 信 仰 的 终 极 目标 的神 圣 性 、 教 活 动 过 程 手 段 的 综 合 性 和 宗 教 教 义 表 达 的 宗
特 殊性 等三 个 方 面进 行 深 入 分 析 , 掘 其 中 道 德教 挖
育 的有益 方 法 。

以宗教现象为例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宗教现象为例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督教 的传 播途径 也影 响着 大学 生 的选
自觉避免参加并抵 ( ) 一 大力开 展无神 论教育 , 学生全面 分合法和非法的宗教活动 , 引导
择。 基督教比较普遍的传播方式是利用外在人
际 网络 , 引、 周围 的同学加入 , 者走访 吸 带动 笔
发现, 这些信教学生中有些是来 自一个宿舍或 者一个班级。 信教学生会首先向自己周围的同 学、 朋友传播基督教, 对同学、 朋友的认同感比 较容易消除学生对基督教的陌生感, 而他们的
者认为信仰只是个人的事, 并没有看到宗教信
国家的宗教政策 了解 甚少 , 个别狂热 的教徒还 宗教 的管理 工作刻不容缓 。 学校应 向学生宣传
生浓厚 的 兴趣 , 与其 接触 的过程 中 , 被 仰对社 会影响 的复 杂 1 口 在 又会 断 长期性 , 同时他 们对 如爱 己”“ 心灵 ” 吸引 , 少学生会 被 会在校园内进行非法的宗教活动 , 、净化 等所 不 因此 , 加强 “ ”成 为信 徒。 震撼 ,
在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 及职业培训 , 社会的重压使得高校非常重视让 知欲最为旺盛的阶段 ,
学 生掌握 “ 以为生 ” 何 的知识和本 领 , 却忽视 了
( 加强国家宗教政策的宣传及校园宗 四)
但同时自身缺乏坚定的科学信仰。作 教彭 } 的管理 “ 为何而生” 的思考与追问, 这样培养出的学生 的意义, 许多信教者包括部分高校有关部门工作 虽然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但就精神层面而 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求知欲强的大学生群体,
时, 信教同学的及时出现会大大增加基督教对 他们的吸引力。除了人际网络传播外, 个别狂
热 的基督徒 违规在 大学校 园里通过 发放传单 、 随机拦住 学生交谈 等方式 , 然传播基 督教教 公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JIAO YU SHI DIAN/教育视点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王 忠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宗教信仰会对国家建设意识形态产生一定影响,并且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产生影响,基于此,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推进。

一、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于宗教信仰而言,其属于一种社会问题,宗教信仰渗透在社会各个方面,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对大学生看待宗教信仰的态度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给予充分尊重,从而使宗教信仰成为一种和谐、稳定的因素。

大部分学生认为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相同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宗教信仰有充分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之信仰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对宗教信仰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对宗教信仰有明确的认识,并对宗教信仰的问题进行正确看待,从而坚持我国正确的宗教政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提高。

二、解决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有效策略(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于宗教信仰而言,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于负面影响,教育人员需要对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对宗教信仰工作进行梳理,杜绝大学生对宗教产生暧昧的态度。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在这过程中,高校切不可使用暴力手段或者强制手段,否则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我国相关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宗教信仰问题,应该始终坚持我国的宗教政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需要将我国的宗教政策进行大力宣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到教徒于公共场所或者学校进行宗教信仰宣传的行为是错误的。

西欧宗教教育对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西欧宗教教育对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09年9月第10卷 第3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 .2009Vol .10 No .3 西欧宗教教育对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3李 伟(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 要:西欧宗教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

本文分析了宗教教育特点;阐述了宗教教育的功能;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探讨和借鉴西欧宗教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比较借鉴中不断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西欧;宗教教育;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 一、西欧宗教教育的特点西欧各国有着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传统,宗教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角色。

例如在英国,宗教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1944年,英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有义务实施集体礼拜和宗教教学。

在德国宗教教育几乎成为道德教育的代名词。

从学校的情况来看,开设宗教课程至今仍是德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概括起来西欧宗教教育有以下一些特点。

1.重视共同信仰的树立西欧宗教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对“上帝”“天主”等神灵共同信仰的树立。

在基督教中,教育信徒信仰耶和华为大神,他们相信:他们的现世和来世都由“上帝”根据教徒现实的表现来安排,并且教徒在世俗间的表现,“上帝”无所不知;耶和华时时在监察教徒的行动,从远处知道教徒的意念;教徒对“上帝”产生了强烈的敬畏感,由此可以形成了极强的道德约束力。

2.重视精神世界的慰藉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重视人的精神世界。

西欧宗教宣扬人是一个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体,生命的完满,必须包括人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在现代社会里,宗教已退出了与科学的争论,它主要在精神文化领域中发挥作用,它固守在精神道德领域,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人的精神危机。

人们在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中,能够得到精神寄托和慰藉,在追求神圣中实现自我品行修养的超越。

由此,精神世界的不断超越既可以发展人的道德人格,又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道德约束力量。

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而成为有神论者。 ( 导致 大学 生 漠视 中国传 统文 化 二)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一路数千年 ,前路非坦 途 。诵千古美文,观铁笔春秋 ,览兵书战策 ,阅禅
作为一种系统、复杂的上层建筑必然来源于现实存
在 。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其必然反过来对
收稿 日期 :2 1- 3 0 0 l1 — 7 D
响,降低其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
辞 的责任 。本 文在借鉴 前人对 宗教 文化研 究的基础 上 ,以宗教 文化对 大学生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 了宗教 文
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具体措施,使宗教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方法下发挥其积极的影响,最
V 1 3 No 3 o . 。 . 1
J un. 201 1
宗教 文化背景 下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
邵长威
( 辽宁工 Leabharlann 大 学 研 究生 学 院, 辽宁 锦 州 1 10 ) 201

要 :宗教现 象伴 随着人 类社会 的始终,宗教 文化 的影 响深远 而复杂。我 国是 一个人 口 多、多种 宗教并 众
存 的大国, 不仅本 土宗教众 多, 而且 多种西方外来 宗教在我 国相 当流行 , 其相 关的宗教文化与我 国传统相互激 荡, 对我 国的各个群体都产生 了 深远影 响。这其 中,大学生是我 国社会 当中的高智 力群体 ,由于他们知识丰富 ,思维 活跃而又缺乏一定 的判 断力,对各种纷繁复杂的 宗教文化有些 不知 所措 。因此 , 发挥 宗教文化对 大学生的积极 影
终取得思 想政 治工作 的胜利,使 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 的生 力军 。 关键 词:大学生;宗教 文化 ;思想政 治教 育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多维分析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多维分析

2020·1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多维分析□秦晓华摘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益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且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二者呈现相辅相成、桴鼓相应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作者简介:秦晓华,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海南海口570228)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海南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与引导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nsz2019-10)的阶段性成果。

DOI :10.19865/ki.xxdj.2020.23.004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20)12-0015-04当前,高校出现的一股“宗教热”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直面这一现实问题,寻求破解之道。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并未得到应有重视。

究其根源,这与长期以来无论是学界还是高校都未能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不无关系。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现象、合理应对宗教问题的主要渠道,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十分密切。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这三者之间相对独立,各自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不同的目标。

”[1](P106)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宗教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宗教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思想等。

这些内容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紧密联系,能够充实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与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最根本的是进行世界观教育,引导人们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宗教 信徒统一到国家的旗帜下,充 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结 束 语


多元种族与多元宗教相互团结、 相互尊重、相互融合。
谢 谢

警惕少数敌对分子利用宗教搞分裂破坏


我国的宗教政策
主要内容 一、贯彻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自我规范要遵循的原则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政府管理宗教事务所遵守的原则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
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不同于西 方

是个人私事但须接受法律规范 强调通过法制真正实现和保障宗教自由
强调作为社会团体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法律责任 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重以法为绳 团结为重

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团结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 巩固、扩大大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到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主讲人:王怡凡
课 题 框 架
中国的宗教背景 中国的宗教现状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宗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国家宗教在思想政治中的作用


中国多民族 多宗教
佛教
——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
年历史。现在中国有佛教 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 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 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 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 3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 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 院1600余座。


东正教 现在,全中国有一 万三千多名东正教 徒,绝大部分为俄 罗斯族,他们主要 生活在黑龙江、内 蒙古、新疆和北京 等地。目前包括哈 尔滨、额尔古纳、 乌鲁木齐和伊宁4 个堂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 ——道教发源于中国,
已有1700多年历史。 中国现有道教宫观 1500余座,乾道、坤 道2.5万余人。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公元7 世纪传入中国。伊斯 兰教为中国回、维吾 尔 等10个少数民族 中的群众所信仰。这 些少数民族总人口约 1800万,现有清真寺 3万余座,伊玛目、 阿訇4万余人。 著名的青海东关大清 真寺
美、德:不可动摇的基础 英、法:“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课程” 利用宗教颠覆渗透他国-----“和平演变”
结 束 语
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宗教 信徒统一到国家的旗帜下,充 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多元种族与多元宗教相互团结、 相互尊重、相互融合。
谢谢
主讲人:王怡凡
课 中国的宗教背景

中国的宗教现状 我国的宗教政策
框 我国宗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国家宗教在思想政治中的作用
中国多民族 多宗教
佛教
——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 年历史。现在中国有佛教 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 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 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 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 3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 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 院1600余座。
我国宗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宗教活动进行
例如:利用宗教教义 对信教群众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 “向善” “乐施” “爱人” “无欲” 爱国爱教、奉献社会 服务人民、投身建设
目的
方法
不同国家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异同
相同:维护阶级统治
实现统治阶级意志 “安定、团结手段之一”
不同:作用有差异 原因: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差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 科学的宗教政策 日本、新加坡:东方文化传统 儒家伦理教育 欧美:国有一 万三千多名东正教 徒,绝大部分为俄 罗斯族,他们主要 生活在黑龙江、内 蒙古、新疆和北京 等地。目前包括哈 尔滨、额尔古纳、 乌鲁木齐和伊宁4 个堂区。
总体稳定、正常
“各民族的不同宗教爱国人士有了很大的进步” ——邓小平
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爱教,行善积德,奉献社会, 服务人民,踊跃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
警惕少数敌对分子利用宗教搞分裂破坏
我国的宗教政策
主要内容 一、贯彻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自我规范要遵循的原则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政府管理宗教事务所遵守的原则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 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不同于西 方
是个人私事但须接受法律规范 强调通过法制真正实现和保障宗教自由
强调作为社会团体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法律责任 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
以法为绳 团结为重
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团结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 巩固、扩大大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到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天主教 ——天主教自公元7世
纪起几度传入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大规模传入。中国 现有天主教徒约400 万人,教职人员约 4000人,教堂、会 所4600余座。
基督教 ——基督教(新教)于公
元19世纪初传入中 国,并在鸦片战争 后大规模传入。中 国现有基督徒约 1000万人,教牧传 道人员1.8万余人, 1.2万余座,简易活 动场所(聚会点)2.5 万余处。 教堂 哈尔滨索菲亚 大教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