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七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家书》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 号观堂。幼年接爱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 15岁考中秀才。青年时代在进步思潮影响 下,努力学习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 学。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 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来,成就了他主要的 美学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辛亥革 命后,他以清朝遗老自居。1927年由于长 期思想上的苦闷,生活上的困顿,长子去 世,挚友绝交,对北伐战争胜利的恐惧, 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他的才华和卓识并没 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令人惋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五 义此只十 无世欠之 再变一年 辱死
• 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 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 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 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 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 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 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 “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 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 段异样的光辉”。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 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 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什么是“以物观物”?
以物观物,用万事万 物共同的理来观物。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根本区别是 什么?
根本区别:
“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显,主观性强; “无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观性较强。
周济(介存)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把温庭筠比喻为“严 妆”,将韦庄比喻为“淡妆”,而将李煜比喻为“粗服乱头”。
治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 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 期望。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志向高远,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 孤独,而有所追求,有目标。同时认清前要走过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 果。这是第一阶段。
甲骨四堂
• 堂堂堂堂,郭董罗王 :
• 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罗振 玉(雪堂)、王国维(观堂)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 我之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描绘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 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比喻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具有不怕艰难险阻,不惜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这是第二阶段。众里寻他千。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描绘了灯如海,花如潮的无宵节,情人约会的情景。经过百千次苦苦追求, 在那灯火冷落之处,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极度幸福、欢 欣。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顿悟豁朗,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 比喜悦和快慰,这是第三阶段。
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AD ) 属“无我之境”的是: (BC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王国维认为这两种境界哪种更高明? 为什么?
•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观景赏物莫不带有主 观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多表现为 “有我之境”;相对而言,灭绝掉主观情 思,超然物外,达到物我浑然的境地,写 出“无我之境”就比较难了。
• ☆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 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 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 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 皆未梦见。
• 首先是要有真诚的态度与情感。
• 其次要“入乎其内”,深入生活,才能获得丰 富的创作材料,逼真地描绘生活,作品才有生 气;又需“出乎其外”,超脱出来,“胸中无 物”,从一定的高度观察生活,摆脱生活之欲, 从而实现对审美对象的静观,写出深刻独到的 内容。
何谓“境界”?
• ☆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 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 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 ☆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 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 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气象与眼界
☆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 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 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 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 象耶?
《人间词话》,作于1908—— 1910年。《人间词话》是王国 维运用西洋哲学、美学文学观 点好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开 风气之先的剖析和评论,是中 国古典诗学的终结和现代文艺 美学的萌芽。
全书融贯中西,承前启后,既 有对传统词学的继承和突破, 也有对西方理论的接受和融通。 他运用的是中国传统词学的批 评形式,却体现了现代的审美 意趣和批评精神。
《人间词话》选读 王国维
关于《人间词话》和王国维
《人间词话》,青年们读 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不是 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 读此书也就无用。……我个 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 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 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 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 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
• 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 的经验,独辟蹊径;
• 第二步,要坚忍不拔,孜孜以求,无怨无悔;
• 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顿悟豁朗,犹如 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 开朗,在艺术上或学术上做出独有的贡献。
•
诗人最需要的素质
• ☆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 也必豁(使……开阔)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 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 号观堂。幼年接爱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 15岁考中秀才。青年时代在进步思潮影响 下,努力学习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 学。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 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来,成就了他主要的 美学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辛亥革 命后,他以清朝遗老自居。1927年由于长 期思想上的苦闷,生活上的困顿,长子去 世,挚友绝交,对北伐战争胜利的恐惧, 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他的才华和卓识并没 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令人惋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五 义此只十 无世欠之 再变一年 辱死
• 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 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 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 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 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 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 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 “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 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 段异样的光辉”。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 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 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什么是“以物观物”?
以物观物,用万事万 物共同的理来观物。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根本区别是 什么?
根本区别:
“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显,主观性强; “无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观性较强。
周济(介存)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把温庭筠比喻为“严 妆”,将韦庄比喻为“淡妆”,而将李煜比喻为“粗服乱头”。
治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 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 期望。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志向高远,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 孤独,而有所追求,有目标。同时认清前要走过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 果。这是第一阶段。
甲骨四堂
• 堂堂堂堂,郭董罗王 :
• 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罗振 玉(雪堂)、王国维(观堂)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 我之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描绘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 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比喻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具有不怕艰难险阻,不惜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这是第二阶段。众里寻他千。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描绘了灯如海,花如潮的无宵节,情人约会的情景。经过百千次苦苦追求, 在那灯火冷落之处,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极度幸福、欢 欣。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顿悟豁朗,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 比喜悦和快慰,这是第三阶段。
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AD ) 属“无我之境”的是: (BC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王国维认为这两种境界哪种更高明? 为什么?
•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观景赏物莫不带有主 观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多表现为 “有我之境”;相对而言,灭绝掉主观情 思,超然物外,达到物我浑然的境地,写 出“无我之境”就比较难了。
• ☆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 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 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 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 皆未梦见。
• 首先是要有真诚的态度与情感。
• 其次要“入乎其内”,深入生活,才能获得丰 富的创作材料,逼真地描绘生活,作品才有生 气;又需“出乎其外”,超脱出来,“胸中无 物”,从一定的高度观察生活,摆脱生活之欲, 从而实现对审美对象的静观,写出深刻独到的 内容。
何谓“境界”?
• ☆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 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 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 ☆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 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 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气象与眼界
☆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 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 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 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 象耶?
《人间词话》,作于1908—— 1910年。《人间词话》是王国 维运用西洋哲学、美学文学观 点好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开 风气之先的剖析和评论,是中 国古典诗学的终结和现代文艺 美学的萌芽。
全书融贯中西,承前启后,既 有对传统词学的继承和突破, 也有对西方理论的接受和融通。 他运用的是中国传统词学的批 评形式,却体现了现代的审美 意趣和批评精神。
《人间词话》选读 王国维
关于《人间词话》和王国维
《人间词话》,青年们读 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不是 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 读此书也就无用。……我个 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 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 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 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 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
• 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 的经验,独辟蹊径;
• 第二步,要坚忍不拔,孜孜以求,无怨无悔;
• 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顿悟豁朗,犹如 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 开朗,在艺术上或学术上做出独有的贡献。
•
诗人最需要的素质
• ☆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 也必豁(使……开阔)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 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