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办法
机电运输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及要求
![机电运输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071ad2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0.png)
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及要求第三十八条要制定矿井大型固定设备(主通风机系统、压风系统、主提升系统、主排水系统、瓦斯发电及地面供热降温系统)管理制度,涵盖矿井大型固定设备定期检修、检验、测试、安全运行、保护试验、事故分析追责、技术档案管理等制度。
陕西陕矿能源每年要组织一次对矿井大型设备检测检验结果存在问题研究分析,督促指导矿井制定可行整改方案并组织验收,确保大系统安全。
第三十九条建立健全大型设备全周期管理制度,对大型设备设计、论证、购置、到货验收、安装调试、运行、报废流程进行规范,做到设备生命全周期管理。
第四十条制定矿井大型固定设备机房硐室干部上岗管理制度,明确矿井各级相关管理干部上岗频次及上岗职责,推行走动式管理模式,并定期督查各级人员上岗情况和效果。
第四十一条建立大型固定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修管理制度,日常检修与定期预防性检修相结合,合理制定月度和年度定期及预防性检修计划,抓好组织实施,加强监督检查,以设备检修的高质量和全覆盖来保障大型设备运行安全。
第四十二条大力倡导大型设备建立以油脂铁普分析、钢丝绳在线检测、红外热成像功率单元检测、震动传感分析、重要参数智能算法分析等智能检测为基础设备预测性检修系统,提高大型固定设备智能自诊断能力,做到设备检修超前预防。
第四十三条大型固定设备的安全保护、闭锁装置、安全设施必须确保齐全完好、灵敏可靠。
各矿井要建立健全大型设备保护及安全设施定期试验制度,明确大型设备各种保护安全设施的试验责任人职责、试验周期、试验方法及保护失效处理流程并严格执行。
第四十四条制定大型固定设备中长期更新改造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
全面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推进大型固定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大型设备电控系统使用超过十年的必须进行更新改造,大型主力矿井主提升机电控、主电机、闸控系统等关键环节要完成双线制改造,以充分保障主提升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
第四十五条编制大型设备智能化建设中长期建设方案,引入新技术、新型感知传感器、先进建模新算法,持续提升大型设备智能化水平。
大型设备技术管理制度
![大型设备技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c2496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4.png)
大型设备技术管理制度
是指针对企业或组织内部的大型设备(如机械装备、电气设备、通信设备等)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的制度。
该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设备购置与更新:规定设备采购的流程、程序和要求,包括设备需求的确认、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等环节,以确保设备的合理购置和更新。
2. 设备验收与安装:规定设备验收的标准和程序,包括设备材料的检查、设备性能的实验、设备安装的验收等,以确保设备能正常投入使用。
3. 设备使用与维护:规定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指导用户正确使用设备,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同时,还要规定设备的定期保养、检修和维修的要求,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4. 设备备件管理:规定设备备件的管理和使用流程,包括备件的采购、入库、领用和报废等环节,确保设备备件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
5. 设备故障与事故的处理:规定设备故障和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包括故障的记录和分析、紧急抢修措施的制定和执行等,以确保设备故障和事故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减少生产损失。
6. 设备技术培训:规定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法,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并能够预防和处理一些常见的故障。
7. 设备数据管理:规定设备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方法,包括设备的技术档案、维修记录等,以便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评估,为设备的优化管理提供依据。
大型设备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
大型设备管理制度及方法
![大型设备管理制度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20680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8.png)
大型设备管理制度及方法大型设备管理制度及方法【篇1】一、总则:医疗设备是医院进行经营活动的物资基础,是构成医院正常经营的重要组成要素。
医疗设备管理是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基础上对医疗设备进行的综合管理。
医疗设备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经营的进度,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提高。
(一)医疗设备管理的任务(1) 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正确地选购医疗设备,为医院提供优良的技术装备。
(2) 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经常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
弄清医疗设备的技术规律,运用先进的检测、维修手段和方法,灵活采取各种维修方式和措施,维修保养现有医疗设备,使之处于最佳状态。
(3) 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加强医疗设备的经济、组织管理,降低医疗设备管理各环节的费用。
(二)医疗设备管理的内容(1)实行医疗设备全过程管理即从医疗设备进院验收、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查修理到配件购置、医疗设备更新改造,以及日常登记、保管、报废等进行全过程管理。
(2) 对医疗设备从工程技术,经济和组织管理全面进行综合管理。
(3)实行医疗设备全员管理即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负责,做好使用、保养、检查、维修等工作以解决医疗设备分布广、专业性强的问题。
二、新增医疗设备管理规定第一条本公司各部门需用置的医疗设备经批准购买后,须报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条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技术咨询,方可确定装修项目或增置电器。
第三条医疗设备项目确定或医疗设备购进后,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第四条施工安装试机后,由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填写第五条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建立三、医疗设备使用管理规定第一条医疗设备仪器使用前,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人事部配合,组织操作人员接受操作培训,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第二条使用人员达到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医疗设备性能后,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签发医疗设备操作证,上岗操作。
大型固定设备运行管理办法
![大型固定设备运行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19a56558fafab069dc0217.png)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大型固定设备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大型固定设备是矿井生产的关键性设备,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
为了加强大型设备的管理,保证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型固定设备主要包括:矿山四大件(提升机、空压机、主通风机、主排水泵)、主皮带、盘区皮带等。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三条机电部门
(一)对全项目部大型设备进行全面、全过程的动态、静态管理工作,搞好设备使用信息反馈、处理工作;
(二)负责全项目部大型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移交工作;
(三)负责全项目部大型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工作。
第四条使用单位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大型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 一般规定
第五条大型设备管辖单位必须明确每台设备的管理人员和分管副职,并书面报机电部门备案。
第六条岗位人员要求
(一)各岗位司机必须参加集团公司机电处与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年度安全技术统考,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除各盘区皮带和主水泵以外,各岗位每班不少于2名司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二)加强岗位交接班制和巡回检查制,严格按要求认真检查、记录,发现一般问题及。
重点设备管理办法
![重点设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e641f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f.png)
附件56重点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对重点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使重点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充分发挥重点设备的效能,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重点设备的划分原则,前期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重点设备的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第四条公司重点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等同于“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规定”中的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
第五条公司设备管理的各项规定均适用于重点设备管理,但重点设备管理还有如下管理内容与要求.第三章重点设备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第六条重点设备的划分一、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上级的有关规定,将公司所属的大型、精密、进口、以及关键设备定义为重点1设备。
二、重点设备中的大型、精密设备指“机车车辆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定”中列出的大型、精密设备.三、重点设备中的进口设备指在外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生产的设备,或者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大陆生产的设备。
但是进口的电脑、汽车、摄像机等非生产性设备和前东欧国家进口的设备不纳入公司的重点设备进行管理。
四、关键设备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者在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设备.五、公司重点设备的明细由公司设备主管部门确认.第七条重点设备应有明显的标记,按规定在设备的正面醒目之处,悬挂标牌。
第八条重点设备的前期管理一、公司“设备前期管理标准”适用于重点设备的前期管理。
二、大型、精密、进口,关键设备的前期管理必须在总经理的组织下,由技术中心、制造部和使用单位共同参加调查研究,提出技术经济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照“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应、运行可靠、便于维修、价格合理"的原则选型。
三、设备到公司后,应及时组织安装,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验收,性能良好,精度合格,各种技术资料和操作规程齐全,方可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在运行初期(一般为半年),随时观察和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发现设计和制造缺陷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提出处理意见。
大型固定设备检修周期管理办法(试行)
![大型固定设备检修周期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b11ebd8dddccda38366baf2e.png)
大型固定设备检修周期管理办法(试行)为加强大型固定设备维修管理,规范大型固定设备周期性检查、检验、检修,特制定本办法。
一、主扇风机1、每月倒机后检查一次备用通风机.2、每月检查一次防爆门。
3、每季度检查一次反风设施。
4、每半年更换一次润滑油并清洗润滑系统.5、每半年检查一次风机叶片及叶片调节机构。
6、每半年检修一次电气系统,接线紧固、绝缘测试、吹尘等。
电机、输电线路、操作开关、防雷、避雷设施在雨季前进行预防性试验和检查检修。
7、轴流式通风机累计运行一年、对旋式通风机累计运行半年全面检修一次风机主机,轴承箱解体,更换油封、密封圈.8、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1.8m以下的主通风机每年做一次技术性能测试,其他每三年做一次技术性能测试;每年做1次工序能耗测试.9、叶柄、风叶及轴流式风机主轴每2年探伤一次。
二、压风机1、每班对断油、断水、超温、超压等各项保护进行试验,每月对保护系统进行一次检查维护.2、每季度检查维护一次释压阀、安全阀、压力表,压力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释压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3、每季度清理一次空气滤清器,每半年清理一次风包、冷却器(视水质硬度情况缩短周期).4、每年全面检修一次压风机主机。
5、对电动机、电力电缆、输电线路和高压开关等电气设备,在雨季前进行预防性试验和检查检修一次.6、每年按规定进行一次技术性能测定,每半年进行一次工序能耗测试。
7、空压机的润滑油、空气滤清器、油气分离器的检查、清洗、更换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周期进行。
三、提升机1、提升钢丝绳、罐道钢丝绳每天检查一次,平衡钢丝绳、防坠器的制动绳、缓冲绳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2、每月对主、副井提升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副井提升系统进行一次安全评价.3、液压站2个月检查一次过滤器,每半年清洗一次过滤器;液压油每半年检查检验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并清洗电磁阀和制动器,两项工作必须同时进行.4、每半年对润滑系统、传动系统(包括机械深度指示器)、轴承、轴瓦检查一次;对润滑油及油脂检查检验一次,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更换。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664b79e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5.png)
办公设备配置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仪器设备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更好地为学校教育、科研事业发展服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管理范围:全校党政部门、群众团体、直属单位按本办法配置;各学院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配置原则:1、工作需要。
对办公所需的设备,分为必备设备、选配设备和特批设备等三种。
2、量力而行。
根据学校财力逐步改善,配置标准应参照当前市场主流配置。
3、责任到人。
所有的办公设备使用责任落实到人,所在部门的个人办公设备原则上一人一配(特殊情况除外),实行实名制管理,在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做到物与人相对应,并以此作为申购、更新、调剂的重要依据。
4、资源共享。
对各部门配置的选配设备和特批设备,在校内实行专管共用,部门确定专人保管(即责任人),使用上要有借用手续。
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做到物尽其用。
第四条办公设备使用年限:办公设备的最低使用年限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五条各类人员办公设备配置标准:各类人员办公设备配置标准由学校办公设备配置指导小组讨论确定。
必要时,还须上报学校领导审定。
各单位不得自行提高办公设备的配置标准,也不得自行列支购买。
第六条办公设备的添置:办公设备的添置应以处级部门为单位提出申请,上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必备设备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审核后纳入采购计划;选配设备(限额内)在征求请购部门的分管校领导同意后,纳入采购计划;选配设备(限额外)和特批设备先由学校办公设备配置指导小组审核,经审核通过后再报请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主管校长审批同意,方可纳入采购计划。
办公设备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采购或纳入政府集中采购。
特殊情况另行处理。
第七条办公设备的更新:1、申请更新的办公设备原则上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
有特殊情况的必须经本单位领导审核后,以书面形式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及其主管校长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允许更新。
2、提倡勤俭节约,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能用的要继续使用。
大型设备管理制度
![大型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3564f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3.png)
大型设备是矿山的咽喉,它关系到生产计划的稳步进行及人员的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为保障大型设备安全运行,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普通规定1 、大型设备必须固定专人使用和操作,各大型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未经专门安管部门培训并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之前,严禁对设备进行操作。
2 、要制定针对各大型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以操作规程、设备技术特征及岗位安全等内容进行培训,提高各大型设备操作人员素质。
3 、各大型设备必须要制订针对性的操作规程。
4 、各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5、各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每班都要认真填写设备运行、交接班记录,维修人员要认真填写检修记录,以便机电科针对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出检修计划。
6、机电科对各大型设备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制定出定期检修计划 (包括大修、停产检修),各使用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并认真填写检修记录。
7 、大型设备大修、停产检修后必须由机电科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8、机电科要定期对使用中各大型设备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隐患要及时以“五定表”形式通知各使用单位进行整改,并进行验收。
9、机电科要根据长远发展规划和现有设备的安全技术状态制定设备的改造更新规划,对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的设备要有计划地逐年进行更新,并制定大型设备投入计划。
10、使用中的大型设备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礼聘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检验。
11、新进大型设备严格按照《设备管理制度》《防爆电气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进行管理。
12、新进大型设备安装前,必须编制设备安装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措施要有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经业主单位组织人员审批。
安装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审批的设备安装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情况、安装技术数据要认真做好记录。
设备安装竣工后,要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安装好的设备进行静态试验及空负荷、轻负荷、重负荷试运转。
煤矿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办法
![煤矿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49d411e53a580216fcfee0.png)
煤矿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办法二〇一八年目录目录 (I)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各级管理及从业人员职责 (2)第三章设备检修管理 (5)第四章设备技术管理 (6)第五章设备检测、检验管理 (6)第六章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管理 (10)第一节主提升系统 (10)第二节主通风机系统 (18)第三节主排水系统 (20)第四节压风系统 (22)第五节地面瓦斯抽采系统 (24)第七章内业和档案管理 (26)第八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矿井大型固定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大型固定设备检查、维护、操作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及其他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型固定设备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设备选型与使用相结合、日常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和技术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矿井主提升系统(主、副井提升机)、主通风系统、主排水系统、压风系统、地面瓦斯抽采系统等的管理。
第二章各级管理及从业人员职责第四条各级管理部门及人员职责(一)机电部主要职责1.负责编制公司机电、运输装备和管理的发展规划、计划,并全过程监督落实。
2. 负责煤矿大型机电设备、特种设备的选型、购置、验收、安装、修理、改造等工作。
3. 负责煤矿大型固定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的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以及改造技术方案的审定工作。
4. 负责制定煤矿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制度,督促指导矿井认真执行;建立大型固定设备定期检修、检验、测试档案,及时掌握公司范围内大型固定设备运行状态。
5. 督促、指导矿井做好大型固定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查、试验和检修等工作,杜绝设备“带病”运转,确保大型固定设备安全运行。
6. 督促、指导矿井做好主提升系统月度安全评价工作,全面推进矿井主要机电运输系统月度安全评价及设备准运管理机制运行。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c9c3072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0.png)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大型仪器设备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单价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的教学科研类仪器设备。
第三条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管理,遵循“专管共用、资源共享”原则由学校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仪器所在单位应积极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避免国有资产的重复购置、闲置和浪费。
第四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实行校院(部门)两级管理。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为仪器设备共享的归口管理部门,在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仪器设备共享监管、评估、咨询、调配及报废等管理工作;各学院、相关部处为拥有其日常管理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大型仪器设备日常使用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大型仪器设备的增置第五条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
各学院、相关部处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提出大型设备的申购计划,填写《大型贵重仪器申购论证表》。
论证内容主要包括:(一)购置仪器设备的理由、主要用途。
(二)购置仪器设备的功能指标及质量调查情况、国内外供货商以及同类仪器设备的比较分析。
(三)校内、外共享方案及共享承诺。
(四)使用效益分析、风险分析。
(五)所购仪器设备需辅助、配套、必须的消耗品等的落实情况。
(六)使用、管理仪器技术力量及资金到位落实情况。
(七)用房面积、水电供应,防护安全,详细安装地点等的落实情况。
第六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申购论证由项目立项部门负责组织。
申请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学院、相关部处须对《大型贵重仪器申购论证表》的真实性负责;论证专家组须对“专家组论证意见”结论负责;项目提议人与附议人须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及使用效益负责。
第三章大型仪器设备的验收第七条大型仪器设备验收小组应由熟悉该类仪器的专家和用户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大型设备单机管理制度
![大型设备单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e19e0c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a.png)
大型设备单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大型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责任主体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大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管理方案,组织实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全面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
2. 各部门设备管理员负责本部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做好设备的安全保护工作。
3. 设备使用人员必须按照使用规定和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第三章设备的购置和使用1. 设备的购置原则是实现合理配置、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设备采购需经过部门申请、审批、采购程序,必须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遵循合同规定,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2. 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使用单位必须制订设备使用计划,严格按照计划使用设备,不得擅自改变使用用途。
3. 设备的运行保养必须按照维护保养说明书执行,设备经常性检查、日常保养必须落实到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设备的安全管理1. 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设备管理员,保证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设备,一经发现违规操作将严厉处理。
3. 设备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到位,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章设备的维修及更新换代1. 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设备维修记录,设备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记录必须详实,维修后设备必须进行试验验证方可使用。
2. 设备更新换代必须根据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经济适用性进行评估,制定更新换代计划,及时淘汰旧设备,引进新设备。
第六章突发事件处理1. 发生设备故障或事故必须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 设备故障事故处理必须及时上报,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制订整改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第七章监督检查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建设工程重大设备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重大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f63f5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f.png)
建设工程重大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重大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损耗,现制定《建设工程重大设备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建设工程中使用的重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塔吊、起重机、混凝土搅拌站等设备。
第三条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应严格执行本制度,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建设工程重大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
第四条本制度分为设备采购管理、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内容,具体细则由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第五条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需求,编制设备采购计划,并经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
第六条设备采购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控制采购成本,保证设备质量。
第七条采购部门应认真审核设备供应商的资质,签订合同并监督供应商按照合同规定交付设备。
第八条设备采购完毕后,由采购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第三章设备安全管理第九条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做到文明操作,杜绝违规操作。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一条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设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及时处理故障。
第四章设备维护管理第十三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十四条设备维护工作要严格按照制定的维护标准和时间节点进行,确保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第十五条设备故障维修应及时进行,避免时间延误,造成生产损失。
第十六条设备维护记录应及时更新,做好设备档案管理,便于查阅和管理。
第五章备品备件管理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合理购买备品备件,并建立备品备件库存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备品备件的采购应经过审核,确保备品备件的质量和适用性。
第十九条备品备件库存管理要做到清晰明了,便于随时查阅和使用。
设备管理办法
![设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84aec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5.png)
设备管理办法1、目的为规范设备(含小机)管理,充分发挥齐备效能,为企业创建更好的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2、设备管理原则2.1设备管理必须遵循国家设备管理政策和法规。
2.2固定资产设备的购置、制作、租赁以及设备的大修、报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2.3在采购选型时对设备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择优选用。
2.4大修设备、新购设备、自制设备、报废设备必须进行综合鉴定。
2.5各类报表、台账、资料必须及时、准确。
3、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机关各部室、各分公司、项目部设备(含小机)的采购、租赁、使用、维护、保养、大修、报废。
4、职责4.1生产副总经理分管设备管理工作。
4.2工程部组织本办法的实施。
(1)负责设备(不含小机)购置计划的审批、报批、组织大型设备采购的可行性分析。
(2)牵头公司设备(不含小机)的日常管理及基础管理工作。
(3)实施设备(不含小机)的采购。
4.3设备(含小机)使用单位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1)编制设备(不含小机)购置计划,参与大型设备的可行性论证。
(2)编制、审批、实施小机采购计划。
(3)实施对设备(含小机)的日常管理和基础管理工作。
5、工作程序5.1设备(含小机)采购:(1)项目部在每年第四季度根据生产经营的预期要求,申报次年设备(不含小机)购置计划,送公司办公室(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数量、购置理由等)。
(2)工程部收到购置计划后,编制公司的年度采购计划报生产副总签署意见,经总经理批准后作为公司年度设备(不含小机)购置计划。
(3)大型设备采购的可行性分析由工程部组织,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充分虑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要求。
(4)年度设备购置计划内的设备采购,需根据公司当时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状况,由总经理签批后方能实施。
(5)年度设备购置计划外的设备采购,由各分公司、项目部送交书面报告办公室,以工程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6)设备采购合同的订立及实施由工程部牵头。
(7)小机设备的采购,由各分公司、项目部设备员编制采购计划,施工负责人批准,向工程部申请资金,落实资金后实施。
公司大型设备管理制度
![公司大型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ad447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3.png)
公司大型设备管理制度div一、总则/div为了加强公司大型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大型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检修及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div二、组织机构与职责/div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大型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
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设备管理计划,监督设备使用情况,组织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
div三、设备采购与验收/div采购大型设备时,应根据公司生产需求和设备性能参数进行选择,严格遵循采购程序。
设备到货后,应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div四、设备登记与台账管理/div所有大型设备必须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建立设备台账。
台账内容应包括设备基本信息、技术参数、使用状态、维护保养记录等,以便于跟踪管理和决策支持。
div五、设备使用与操作规范/div使用大型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设备操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同时,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div六、设备维护保养/div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实施。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小故障演变成大问题。
保养工作应做到日常保养与定期保养相结合,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div七、设备检修与故障处理/div对于出现故障的大型设备,应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检修工作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进行,以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对于频繁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彻底解决问题。
div八、设备更新与报废/div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需求的变化,部分设备可能会逐渐落后或不再适用。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效率,提出更新或报废的建议。
对于已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公司流程进行处理。
大型设备管理制度
![大型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c1332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1.png)
大型设备管理制度1. 引言大型设备是指那些规模庞大、功能复杂的设备,如工业生产设备、建筑机械等。
管理这些设备需要制定一套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大型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设备管理责任2.1 设备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负责大型设备的管理工作,并对设备的安全性、维护情况等进行监督和管理。
2.2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2.3 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知识更新,确保掌握最新的设备管理技术和方法。
3. 设备购置与验收3.1 设备购置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确保所购设备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3.2 设备验收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3 设备验收合格后,应进行设备档案的建立,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合同、验收报告等。
4. 设备维护与保养4.1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
4.2 设备维护和保养应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维修情况等重要信息,以备查阅。
4.3 设备维修应及时处理,维修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5. 设备报废与更新5.1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的报废标准和程序,定期对设备进行鉴定和评估。
5.2 设备报废时应填写报废申请表,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报废。
5.3 设备更新时应及时进行更新计划和预算,确保设备的及时更新和替换。
6. 设备巡查与安全管理6.1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巡查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6.2 设备巡查应每日进行,并记录巡查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6.3 对于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应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7.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7.1 设备管理部门应进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7.2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设备档案管理、维护计划和记录管理、设备报废和更新管理等模块。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b78dc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e.png)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根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中央级新购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查重评议管理办法》(财科教〔2019〕1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大型仪器设备是指纳入学校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并且单件或成套账面原值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
其中,4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属教育部所管的大型仪器设备。
第三条学校成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大型仪器设备的建设规划、购置论证、评价管理及运行管理机制进行决策、咨询和评议。
主任由主管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研究开发院、资产管理处、财务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学科专家组成。
第四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以下简称设备处)是大型仪器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各二级单位负责本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
第二章论证管理第五条单价或成套价格在40万元(含)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必须组织论证,对申购大型仪器设备的必要性、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共享性、使用效益分析及后续开发计划等进行综合评价。
申购单位应填写《大型仪器设备论证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一)申购设备的先进性、必要性、适用性和发挥的作用;(二)选型理由(包括提供不少于三家国内外厂商同类设备的性能价格比较);(三)本校、本地区、国内同类仪器的分布及使用情况;(四)申购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指标;(五)安装使用的环境及条件落实,包括房屋场地、防磁防震、电力、网络、水、燃气等保证设备正常启用的条件;(六)对保障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必须的设备和设施要一并论证;(七)说明新设备运行后产生的废液、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电磁辐射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确保达到环保要求;(八)人员配备情况、设备使用效益及开放共享计划和承诺;(九)年运行费、维修费预计及经费来源规划。
大型工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大型工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16602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3.png)
大型工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大型工程设备的使用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寿命,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工程项目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对大型工程设备的使用、运营、维护和维修等活动进行管理。
第三条大型工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吊装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设备等,具体设备清单由工程项目部门负责编制并报批。
第四条大型工程设备使用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维护为主、科学管理、合理使用。
第五条大型工程设备管理的具体职责分工应明确,各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
第六条项目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建立台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七条项目部门应加强对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项目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设备监控系统,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第九条项目部门应建立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第十条对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章设备购置和领用管理第十一条项目部门应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计划,购置符合要求的大型工程设备,并在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估。
第十二条设备采购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第十三条购置设备的项目部门应制定设备领用流程,并对领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设备领用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领用设备,并对领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第十五条设备领用人员应对领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第十六条设备领用人员应在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设备,将设备交由专人进行清洗和保管。
第十七条设备领用人员应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进行及时汇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三章设备运营管理第十八条项目部门应根据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设备的使用任务,并对设备进行合理调度,确保设备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大型固定设备是矿井生产的关键性设备,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
为了加强大型固定设备的管理,保证大型固定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大型固定设备主要指:主通风机、空压机、主排水泵、主提升胶带输送机、710瓦斯抽放泵、瓦斯加压泵、副井提升机等。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机电科(一)对全矿大型固定设备业务管理和技术管理负牵头管理责任,监督大型固定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修和运行管理工作;(二)负责大型固定设备的普查登记, 参与设备选型、安装大修的方案论证,参加设备安装、大修等验收和试运转,审核安装大修队伍的资质,参与事故追查分析,且统一对外联络和协调相关工作;(三)分管大型固定设备管理人员要掌握设备的安全性能动态,强化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督促检查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检修谁负责的原则;第四条使用单位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大型固定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使用单位必须加强设备的使用、维护、安全、运行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协调、处理,重大问题不解决、隐患不消除,设备不得运行。
(一)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操作和维护人员,并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达到“三知、四会、五严”考试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持证上岗;(二)大修后必须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合格报告,方可验收。
第三章一般规定第五条各使用单位的行政正职是所辖各大型固定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一责任者。
大型固定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明确每台设备的管理人员,并书面报机电科备案。
各岗位司机、维护电钳工对本岗位操作负全责。
第六条岗位人员要求(一)各岗位司机必须参加上级及相关单位组织的年度安全技术统考,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除主排水泵以外,各岗位每班不少于2名司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严格执行岗位司机操作规程及巡回检查制。
(二)加强岗位交接班制和巡回检查制,严格按要求认真检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汇报单位查、记录,发现一般问题及时处理,领导和机电科;(三)各岗位司机、维护电钳工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维护,并认真填写《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记录》。
第七条日常管理和定期检修要求(一)各大型固定设备每旬由使用单位组织人员自检一次,检查情况必须有详细记录;(二)各仪表要定期校验,严禁超期或未校验而使用;(三)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确保各设备的保护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保护开机运行;(四)使用单位要高度重视本单位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加强现场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大型固定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别是设备的各种保护,一定要维护和检查到位,确保保护动作灵敏可靠;(五)使用单位对所属大型固定设备的管理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整章建制,各种制度和记录必须符合晋煤集团下发的《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六)要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填写好各种记录,特别是定期检修和大型的检修改造项目要留好原始记录,以备查阅相关资料;(七)大型固定设备定期检修按相关要求执行,同时严格按照设备要求进行油脂定期化验和更换。
.第八条管理制度和技术档案管理(一)管理制度:要害场所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包机制度;干部上岗查岗制度;巡回检查与定期检查制度;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事故追查分析制度;润滑制度;电气试验制度;停送电制度;设备定期检修制度;事故应急预案。
(二)记录:巡回检查记录本;定期检查记录本;安全保护装置试验记录本;事故记录本;交接班记录本;运行日志(包括停送电记录);维护检修记录本;干部上岗记录本;润滑记录本。
(三)档案资料:要求一台一档、齐全完整、规范存档、专人管理。
(四)所有大型固定设备的相关资料都要在机电科存档备案。
第九条检测试验及性能测定按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检测试验和性能测定,同时做好试验测试记录,现场应保留有效的测试报告。
(一)副井提升机1、每二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工作;大修后的提升机必须进行性能测定后方可投入使用;2、每二年对提升绞车的主轴、天轮轴等进行无损探伤一次;、每月调试一次二级制动装置;3.4、每年对主保护进行一次整定试验。
(二)主通风机1、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工作;2、每二年对主通风机的主轴、风叶等进行无损探伤一次;3、每年对电动机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4、每年对高压开关柜的继电保护进行一次整定;5、防护用具(绝缘靴、手套等)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检验。
(三)空压机1、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工作;2、安全阀校验每年一次;3、安全阀每周手动试验一次,每月气动试验一次;4、超温、超压、断油保护试验每班一次,其他保护装置试验每月一次。
(四)主排水泵1、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工作;2、每年雨季前要对主排水泵进行一次联合试运转(暂定为每年六月前),并清理水仓;3、对主接地极电阻每年测试一次,电控设备每年做一次电气试验;4、每年对电动机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
瓦斯抽放泵、瓦斯加压泵710(五).1、安全阀试验每年一次;2、高压供电开关柜每年试验一次;3、每年对电动机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
(六)主提升胶带输送机1、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工作;2、每二年对胶带机的驱动轴进行无损探伤一次;第十条机电科每月对大型固定设备至少检查1次。
第四章副井提升机运行管理规定第十一条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确保各设备的保护齐全,动作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保护开机运行。
后备保护必须坚持使用,不得脱机运行;后备保护发生故障,必须汇报单位领导和机电科,并及时组织修复。
第十二条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大型绞车用钢丝绳的有关要求和以下规定,加强提升机钢丝绳的维护管理。
(一)检查检修1、各钢丝绳的使用单位要指定专职验绳工负责钢丝绳的检查工作,并建立专用的《钢丝绳日检记录本》;2、使用中的钢丝绳必须每日检查一次:a)绳头和绳卡的牢固程度等;)检查钢丝绳的磨损和直径变化情况;bc)钢丝绳的润滑和锈蚀情况;d)检查断丝:检查断丝的根数和部位,捻距断丝情况;e)检查结束后,认真填写记录。
(二)提升机分管单位主管技术员或分管副职每周参加验绳一次,并在记录本上签字;(三)机电科科长或分管副科长至少每月查阅一次钢丝绳检查记录本,查阅后签字。
第十三条提升绞车必须装设二级制动装置,在运行中凡发生二级制动不明显或失灵的故障,必须随时进行调试,以保证安全制动时达到合理的减速度。
第十四条在井筒检修或施工时,应配备专用通讯工具,设专人与信号工联系,并在提升机司机操作台设置“正在检修、禁止动车”的明显标志。
第十五条对因检修或特殊提升需要解除部分安全保护时,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在检修或特殊提升结束后,应立即恢复各项保护。
要求谁解除谁恢复,并经试验运行无误后,方可恢复正常提升。
第十六条定期检修要求(一)每天对绞车容易出现故障的地方进行认真检查和维护,比如:制动系统、各润滑部位、各固定部位、钢丝绳的磨损、电气控制系统等。
.(二)每年对主电机进行一次检修;对制动系统进行一次预防性检查,并更换密封圈;对各联轴节进行一次预防性检查,检查连接螺栓和齿轮的啮合磨损以及润滑情况;(三)每两年对液压站和深度指示器的油箱进行一次彻底清洗,检查各个阀件和齿轮的磨损情况,并做好记录。
(四)原则上要求每三年对减速器要开盖检修一次,认真检查轴瓦的磨损、齿轮的啮合状况以及磨损情况、各润滑管路、轴瓦间隙、联轴节等等,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其在日常运行中的情况适当缩短检修周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五章主通风机运行管理规定第十七条主通风机主、备机每月倒换运行一次;倒换期间,对快切装置同时进行切换。
第十八条主通风机改变风机风叶角度时,必须书面报总工程师批准。
第十九条性能测定由使用单位在检测周期内,提前三个月以书面形式向机电科申请。
由机电科牵头,通风科配合,拟定测试方案,对测定发现的问题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第二十条主通风机及主电机的各轴承(轴瓦)温度保护装置,必须有超温报警。
主通风机停运期间要认真检查各部轴承的磨第二十一条.损情况、联轴器、风叶、导叶、轴承间隙、以及各部润滑的油质油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加注润滑油,同时也要对所有电器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检修处理,检查检修完毕填写好记录。
第二十二条反风设施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当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也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并留有记录;第二十三条主通风机司机每小时应将主通风机运转情况记入运转日志内。
如果发现有异常,必须立即汇报矿调度室。
第二十四条主通风机主、备机倒机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启车。
第二十五条主通风机检修(一)主通风机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需要停风时,必须制订停风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主通风机停风期间必须打开井口防爆门及有关风门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二)主通风机房应悬挂准确的反风系统图和操作程序表。
主通风机司机必须熟悉反风设备系统并能独立操作。
对反风设备系统的巷道各区段要及时清除杂物防止堵卡闸门,冬季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闸门封冻;(三)对备用风机及电机的检修、故障处理必须制订检修安(应急且必须制订单机运行状态下的安全技术措施全技术措施,措施);(四)主通风机及主电机检修后,必须进行试运转工作。
第二十六条主通风机房的停送电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停送电制度执行。
机房内的绝缘用具应定期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主通风机高压开关柜必须安装合格的带电显示装置。
第二十七条主通风机停运期间,要对风叶等关键部位的粉尘进行一次清洗。
第二十八条主通风机每次停运后,都应目测检查叶轮的完好情况及设备完好情况,电机轴承按规定周期更换油脂,主轴承定期进行检查。
轴流式风机:主轴承运行8000小时,应进行清理加油;主轴承运转40000小时以上应进行详细检查,当间隙、串量超限时必须进行更换。
第六章空压机运行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规定,对超温、超压、断油保护每班进行检查试动一次,并做记录。
第三十条空压机用润滑油必须使用厂家专用油脂,润滑必须严格执行“五定”制度,且油量的加注应符合空压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并做好记录。
第三十一条每三个月对滤风器、滤油器进行定期清扫,不能使用时要及时更换。
.第三十二条每年进行一次拆体检修,检修内容包括:气缸表面是否有磨损或擦伤;各润滑部位的油质油量是否达要求,是否有漏油现象、安全阀的动作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修记录。
第七章主排水泵运行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泵体、电机、管路、阀门等防腐良好,各阀门正常使用,操作灵活,不漏水。
排水管路定期进行清扫。
第三十四条主排水泵每运行800小时必须对其进行一次解体检修,检查主轴与电机轴是否同心,主轴是否弯曲变形和损伤;轴承有无磨损和损伤,轴承间隙是否符合规定;填料压得是否适当;轴承、口环磨损是否超限;叶轮有无淤塞或损伤;对轮的间隙和串量等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