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修辞(上)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教案(修辞)

古代汉语教案(修辞)

古代汉语教案(修辞)第一章:修辞概述1.1 修辞的定义:修辞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鲜明、生动,而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和方法,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和美化。

1.2 修辞的作用: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语言感染力,提高语言美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1.3 修辞的分类: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和效果,可分为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引用等。

第二章:比喻修辞2.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对照,以甲事物来喻乙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2.2 比喻的构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2.3 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2.4 比喻的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突出事物的特点,加深读者对事物的理解。

第三章:比拟修辞3.1 比拟的定义:比拟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对照,以一个事物来拟写另一个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3.2 比拟的构成:拟写对象和拟写事物。

3.3 比拟的类型:拟人、拟物等。

3.4 比拟的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拉近读者与事物的距离,提高语言美感。

第四章:夸张修辞4.1 夸张的定义:夸张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某种特点,对其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4.2 夸张的方式:扩大夸张、缩小夸张、时间夸张、程度夸张等。

4.3 夸张的作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突出事物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4 夸张的例子: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第五章:排比修辞5.1 排比的定义:排比是一种将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修辞手法。

5.2 排比的特点:结构一致、语气强烈、节奏感强。

5.3 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的节奏感,提高语言美感,加强语气的感染力。

5.4 排比的例子: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第六章:对偶修辞6.1 对偶的定义:对偶是一种将两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词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的修辞手法。

古汉语的修辞方式

古汉语的修辞方式

2、复句中的互文:上句隐含下句,下句隐含上句, 在意义上是一个整体。例如: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复句中的互文,有时有所省略。例如: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
2、描述性的夸饰:极尽地夸大事情的结果或 后果,以达到强调事情本身的作用。例如: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五步。 瞋目视 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 倾人国。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周公一沐三握发,一 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比喻性的夸饰:用比喻来显示夸张。有两种: (1)“甲像乙”或“甲是乙”,而甲与乙有很大的差别,
古汉语的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
一、引用
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 今。”引用的类别包括:引言、引事、引文。
(一)引言:引用口头流传的话语。引言都是 明引。
(二)引事:引用历史故事。包括明引和暗引。 1.明引:标明具体的人名,通过具体的人名
就知道这些故事出自何处,原意是什么。 2.暗引:不标明具体的人名,即古书的用典。
夸饰是运用想象把事物的某些方面的特点突出 出来,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古汉语常见的夸饰,大致有以下几类: 1、一般性的夸饰:不借助其他修辞方法,直
接对事物的数量和性状加以超越事实的描写。 例如: 力拔山兮气盖世。 飞流直下三千尺。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谦词,都含有不敢冒犯的意思。
敬词:陛下、执事、左右、足下、阁下、等。

古汉语的修辞

古汉语的修辞

古汉语的修辞古代汉语里的修辞方式很多,这里我们着重谈以下七种:(一)稽古;(二)引经;(三)代称;(四)倒置;(五)隐喻;(六)迂回;(七)夸饰。

(一)稽古稽古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

稽古有明有暗。

1、明的稽古。

例如: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

(韩非子·五蠹)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苏轼喜雨亭记)2、暗的稽古,是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说明是谁的事迹。

例如: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

(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或倚夷门而笑,或横江潭而渔,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拥彗而先驱。

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

(扬雄解嘲)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

(孔融荐祢衡表)(二)引经引经与稽古的区别:1、稽古是叙述一些历史事实,引经则是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论。

2、稽古可以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而引经则一律是正面的言论。

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孟子·梁惠王上)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左传僖公五年)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相成也。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汉书·艺文志)注意:1、古人引《诗》,有时并不切合《诗经》的原意。

古代汉语的修辞

古代汉语的修辞
古代漢語的修辭
? 修辭是指爲了表達特定的思想內容,適應具 體題旨情景而精心選擇 恰當的語言材料 來提 高表達效果 的方法和技巧。
? 所謂情境,是指寫說的多種背景、主客觀雙 方的情況,如寫說的對象、時間、地點、社 會環境、主觀心境、寫說者和聽讀者的關係、 上下文和語體要求等。
? 所謂語言材料,主要包括各種性質的語言單 位(語音單位、詞彙單位、語法單位等)和 各種級別的語言單位(語素、詞、短語、句 子等)以及文字和標點符號,等等。
(二)譬喻
? 《墨子·小取》:“辟(譬)也者,舉也(他) 物而以明之也。”
? 用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說明或描繪某一事物, 多用熟悉、具體的事物說明或描繪陌生、抽 象的事物。
? 明喻:用“譬如”、“譬猶”、“譬之”、 “猶”、“若”、“如”等詞語加以表明。
? 《詩·何彼禯矣》:華如桃李。
? 隱喻:《史記 ·鴻門宴》:如今人方爲刀俎, 我爲魚肉,何辭爲?
一、古漢語常見的修辭格
(一)引用
? 《文心雕龍 ·事類》:“事類者,蓋文章之外, 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
? 引用古人的歷史事跡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語詞語, 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或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 引用的類別有:引言,引事,引文
? 引言:引用不見之於書本的格言、俗語、諺語、 歌謠等,以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詑於趙?(戰國 策·觸龍說趙太后)
子·齊桓晉文之事) ?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應是緑肥紅瘦。(李清照 ·如夢令) (2)用泛稱代特稱 ? 似逢我公,車邊病是也。(華佗傳) (3)用特稱代泛稱 ? 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別賦) ? 送美人兮南浦。(九歌 ·河伯)
(四)并提
? 爲了使句子緊湊,文辭簡練,把兩件相關的 事并列在一個句子中來表述。

古代汉语修辞

古代汉语修辞

古代汉语修辞修辞是为了表情达意,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对语言进行的综合的艺术加工。

自古至今,汉语的修辞方式多种多样的。

有些修辞方式古今皆用,差别不大,比喻、排比、夸张、反复等,但也有些修辞方式古籍中常用,而现代汉语则很少使用。

所以,学习古汉语时,要识别这些修辞,准确理解它们所表示的“言外之意”。

古汉语修辞,着重介绍古代常用而今天不常用或用法有别的修辞方法。

一、比喻比喻是用类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本体,喻体,喻词三者都出现的为名喻。

隐喻只出现喻体,是借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均不出现,所以叫“借喻”。

比喻手法在古汉语很常见。

宋代陈骙在《文则》中把其分为十类: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实际上,古汉语中有两种基本比喻形式,即“直喻”“隐喻”。

其他八种皆可归如此两种中。

1、直喻:直接点明,用“如、犹、若”表示。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木槿花)。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以齐王,犹反手也。

2、隐喻:不直接点明,没有任何标记,根据上下文来识别。

①用外部特征来比喻。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凝脂喻白而细腻的皮肤)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龙、虹喻长桥、复道)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

(一苇喻小舟)②用内在本质作比喻。

非疏骨肉而爱过客也。

(骨肉喻亲人)诸侯不朝,力政争权,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雌雄喻强弱)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

(股肱喻大臣)犯白刃,冒流矢,趣水火,不敢却也。

“水火”喻危险。

备(刘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

”水火:喻互不相容③用动作方式及状态作比喻。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比喻生命垂危)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喻处境危急),燕巢于飞幕之上。

(喻地位不稳)。

二、映衬用两种事物相互衬托,加强语气。

1、用含义相同的事物相互衬托来强调要表达的思想。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古代汉语词汇修辞

古代汉语词汇修辞

古代汉语词汇修辞一、古代汉语词汇。

1. 单音词与复音词。

- 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优势。

例如“目”(眼睛)、“足”(脚)等。

随着语言的发展,复音词逐渐增多。

复音词有单纯复音词(如“徘徊”“窈窕”等连绵词,它们只有一个语素,不能拆开解释)和合成复音词(如“国家”,“国”和“家”在古代意义有区别,合成后表示一个新的概念)。

- 学习单音词和复音词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

例如“走”,古代是“跑”的意思,现代是“行走”的意思。

2. 古今词义的演变。

- 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 词义缩小:如“谷”,古代是百谷的总称,现在在北方专指小米。

- 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3. 词的本义、引申义与假借义。

- 本义是词的原始意义。

例如“兵”的本义是兵器(“缮甲兵,具卒乘”),引申为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等意义。

- 引申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

引申的方式有链条式引申(如“朝”,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等)和辐射式引申(如“节”,本义是竹节,可引申为关节、季节、节操等多个意义)。

- 假借义是因音同或音近而借用别的字表示的意义。

如“来”,本义是小麦,被借用来表示“到来”的意义,这就是假借义。

二、古代汉语词汇的发音。

1. 古音与今音的区别。

-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而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入声。

入声在古代是一种短促的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入声字分别归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例如“白”字,在古代是入声字,现在读bái,归入阳平。

- 古音中的声母和韵母也与现代有所不同。

如“古无轻唇音”,即古代没有f这个声母,现代读f声母的一些字,古代读重唇音b、p等声母。

例如“伏羲”,古音可能读“庖羲”。

2. 音变现象。

- 破读:是指通过改变字的读音来表示词性和意义的变化。

例如“王”,作名词时读wáng,作动词“称王”讲时读wàng(“沛公欲王关中”)。

古汉语修辞放上

古汉语修辞放上

• 譬喻即打比方,是用跟某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描写
或说明该事物,以使该事物被说得具体生动、形象深刻的
一种修辞方式。 • 古代汉语譬喻的构成和现代汉语譬喻的构成基本上相同, 通常有三个组成部分:
• 本体,即想要描写或说明的人或事物;
• 喻体,即用来作譬喻的事物;
• 比喻词,即用来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古代汉语
练习
• (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孟子· 梁惠王上》) • (2)盖文公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3)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
• (天子有病的讳称 ) • (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 (5)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隐喻(暗喻):不出现比喻词。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曹公,豺虎也。 (3)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战国 策· 苏秦始连横》)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把喻体作 为本体来描写。如: (1)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 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 (《论 语· 公冶长》) (2)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长恨歌》)(《诗· 硕人》“手如柔荑,肤 如凝脂。‛) 4.博喻:连续用多个比喻来说明同一事物。如: (1)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 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 洪》)
• (6)人且吉凶,妖祥先见。《论衡· 订鬼》 • 人且吉,祥先见;人且凶,妖先见。 • (7)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 《荀子· 天 论》 • 水不积,则润不博;火不积,则晖不博。 • 并提

古代汉语修辞1

古代汉语修辞1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蔺如列传》)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乐府《上山采蘼芜》) • E以官、地代人 以官、 以官 •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资治通鉴》)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资治通鉴》
• • • • • • • • • • • • •
• 夸饰(夸张) 定义:指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故意言过其实,对某方面的特点 加以扩大或缩小。 1、数量的夸大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2、状貌的夸大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樊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力拔山兮气盖世。 3、 情势的夸张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古汉语的修辞
引用 1、 引用目的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 引用目的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2、分类: 、分类: 1)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 )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 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2) 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 ) 引事:
练习: 1、耳目聪明。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4、风霜高洁。 5、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7、师之耳目,在吾旗鼓。
• • • • •
借代 1、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 、 物的修辞方式。 ①修辞效果 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②代称的分类

古代汉语的修辞

古代汉语的修辞

-古代汉语的修辞,也有它明显的特点。

与古书阅读关系较大的几种辞格有:一、引用。

援引古人的言论、事迹,援引古代的诗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稽古,引经引言:引用民间的谚谣俗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干宝《搜神记》卷一)-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水经注巫山巫峡》)引事:在文章中引用历史故事。

-这些引用的历史故事,有明有暗,有详有略。

明的直提其名其事,暗的只提其事。

在古书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段,特别是在汉赋、骈文中,更是俯拾皆是。

-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故事抒发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感概。

汉文帝时,冯唐很老还只做一个郎中署长的小官。

西汉李广功虽大但未得封侯。

贾谊遭权贵反对不得封为公卿而为长沙太傅。

梁鸿因作《五噫歌》躲避汉章帝到齐鲁间。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用两件古事来表达作者想要乐天知命、自我安慰的思想感情。

《晋书吴隐之传》晋吴隐之到广州石门贪泉,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庄子》庄周与鲋鱼的故事,要激西江之水而不愿以斗升之水来救涸辙之鱼。

-在文章中用这种修辞手法,使在较短的篇幅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对于现代人来说,则要查找很多书才能彻底明白其中的意思。

引文:引用史籍中的文字。

援引古代圣贤、著作的言辞。

-易曰,诗曰,书曰:战国时代,引经成为风气,“引经据典”。

《孟子》引《诗经》二十六次,《荀子》引《诗经》七十次。

-到了后代,可引用的作品越来越多。

引用别人的著作、言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一般学术论文都有这样做。

但要注明出处,否则就是剽窃。

-古书中,明引、暗引或化用。

碰到读了半懂不懂的,要养成勤查书的习惯。

二、代称。

临时借用与要指称的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来称谓事物。

古代汉语修辞上

古代汉语修辞上

简洁明了
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尽量使用短句和简单句 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复杂语法结构,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重复和啰嗦,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避免使用过于抽象和模糊的词汇,尽量使用具体和明确的词汇
优美高雅
语言简洁:用词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繁琐 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 情感真挚:表达真挚的情感,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景物、人物等,营造深远的意境,使语言具有艺术魅力
注意事项:在使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贴切性,避免过度夸张或失真。
修辞手法:准确贴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这些手法可以使语言 更加生动、形象、贴切。
生动形象
比喻: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比喻,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将事物赋予人的情感、行为或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夸张: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对比: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修辞与文化
修辞与传统文化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 文化内涵: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 修辞与文化:修辞手法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和体现 修辞与历史:修辞手法在历史文献中的运用和演变
修辞与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对修辞 的影响:不同地 域的文化背景、 风俗习惯、语言 特点等对修辞产 生影响
修辞与地域文化 的融合:修辞在 表达地域文化时, 需要结合当地的 语言特点、风俗 习惯等,使修辞 更加生动、形象
注意事项:比喻 要恰当,不能牵 强附会,否则会 失去修辞效果

定义: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 特点:简洁、形象、生动 例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烽火”和“家书” 作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古代汉语修辞

古代汉语修辞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 廉蔺如列传》)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乐府《上山采蘼芜》) • E以官、地代人 •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世说新语》) •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资治通鉴》)
• • • • • • • • • • • • •
• 夸饰(夸张) 定义:指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故意言过其实,对某方面的特点 加以扩大或缩小。 1、数量的夸大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2、状貌的夸大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樊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力拔山兮气盖世。 3、 情势的夸张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并提: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 修辞方式,理解时,必须还是按照两个语句的搭配 关系来分别承接,又叫“分承”。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耳目聪明。
练习: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脭醲肥厚。
4、风霜高洁。
5、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7、师之耳目,在吾旗鼓。
委婉
叫做“委婉”。 严复《论世变之亟》:“中国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 等。”又“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又“中国美 谦屈,而西人多发舒。” A避粗俗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 玄成传》) B避忌讳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 后》) C避冒犯 陛下富于春秋。(《史记· 李斯列传》) D交际辞令 今治水兵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 • •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江上之清风,耳得之 而为声;山间之明月, 目遇之而成色。
精选课件
19
并提-今用
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 的方针,是促
进艺术发展和科﹏学﹏ 进﹏ ﹏步的方针。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水库和运﹏ 河﹏ 象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 衣 ﹏ ﹏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
秦牧《土地》
煤炭,汾﹏酒﹏ ,老﹏ 醋﹏ ,却在人民的生
活里广泛散发着热力和芳﹏ 香﹏ 。
吴伯箫《难老泉》
精选课件
20
五、互文
为了行文简练或适应韵文对字数的限 制,把本应合用的词语前后分用,其义 互相呼应,彼此关照。这种修辞方法叫 做互文,也叫互言、互体、互备、参互、 互见、互文见义。
之焉薄。 《哀郢》 为波神。这里以代波浪。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蚕丛是传说中古蜀国
李白《送人入蜀》
的祖先,这里借指蜀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相传杜康是古代造酒专 曹操《短歌行》 家,后来以“杜康”代酒。
精选课件
15
四、并提
例 句 加“皆”减去一项 语法关系 结 论
衣冠整洁 √
裘马轻肥 ×

一套 非并提
并提-举例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
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 小学;惑之不解,或
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否焉,大遗。
人且吉凶,妖祥先见。
《论衡·订鬼》
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
《荀子·天论》
人且吉,祥先见; 人且凶,妖先见。
水不积,则润不博; 火不积,则晖不博。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 之而成色。 《赤壁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代海棠叶;红,

古代汉语通论四修辞

古代汉语通论四修辞

(丁)谦敬修饰语。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僖四)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 衣之数,以卫王宫。 (策·赵四) 委婉能使言辞雅致含蓄,避免粗野。
六,夸饰
夸饰与夸张不同。夸张仅仅是简单的夸大或缩小: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史·项羽本纪)——极言 力气之大。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卫风·河广)——极言黄河之窄。 夸饰则在夸张中融合了其他修辞方式: 第一,夸张与比喻融合。 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司马迁:报任安 书)——“随、和”喻才能之美,“由、夷”喻品行之美。 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史·淮阴侯美
溢美是夸饰的一种,即使用言过其实的修饰语。 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范晔:乐游应诏诗)——极言彩 饰之美。他如:雕俎、绮肴、绣陌、朱霭、紫盖等。 琼宴妙舞绝,桂席羽觞陈。(谢朓:鼓吹曲)——极言材质之 美。他如:象弧、玉音、兰舟、瑶草、琼药、金堤、璧门、 珠殿等。 孚愉鸾阁上,窈窕凤楹前。(鲍照:拟青青陵上柏)——极言 灵异之美。他如:龙舟、神都、灵溪、仙乡等。 青丝控燕马,紫艾饰吴刀。(刘峻:古意诗)——极言方物之 美。他如:越箭、吴戈、赵瑟、秦筝、湘娥、赵女等。
第三,具体代抽象。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天运)——代两性关系。 设刀锯以禁奸邪,信赏罚以致治。(史·范睢蔡泽)——代刑 罚。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丝 竹”代乐器,“案牍”代公文事务 他如:“干戈、烽火”代战争、“口舌”代言语、“赤心”代 忠诚。
第四,个别代一般。 子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与扁鹊也。(扬雄: 解嘲)——“俞跗”、“扁鹊”代良医。 或时醉不知日数,则言亡其甲子。(论衡·语增)——代日期。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 勃:滕王阁序)——“杨意”即杨得意,代荐贤者;“钟 期”即钟子期,代知音者。 他如:“尧舜”代圣君,“桀纣”代暴君,“西施”、“飞 燕”代美女,“潘郎”、“潘安”代美男,“子路”代勇 士。

古代汉语的修辞

古代汉语的修辞

古代汉语的修辞-古代汉语的修辞,也有它明显的特点。

与古书阅读关系较大的几种辞格有:一、引用。

援引古人的言论、事迹,援引古代的诗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稽古,引经引言:引用民间的谚谣俗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干宝《搜神记》卷一)-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水经注巫山巫峡》)引事:在文章中引用历史故事。

-这些引用的历史故事,有明有暗,有详有略。

明的直提其名其事,暗的只提其事。

在古书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段,特别是在汉赋、骈文中,更是俯拾皆是。

-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故事抒发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感概。

汉文帝时,冯唐很老还只做一个郎中署长的小官。

西汉李广功虽大但未得封侯。

贾谊遭权贵反对不得封为公卿而为长沙太傅。

梁鸿因作《五噫歌》躲避汉章帝到齐鲁间。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用两件古事来表达作者想要乐天知命、自我安慰的思想感情。

《晋书吴隐之传》晋吴隐之到广州石门贪泉,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庄子》庄周与鲋鱼的故事,要激西江之水而不愿以斗升之水来救涸辙之鱼。

-在文章中用这种修辞手法,使在较短的篇幅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对于现代人来说,则要查找很多书才能彻底明白其中的意思。

引文:引用史籍中的文字。

援引古代圣贤、著作的言辞。

-易曰,诗曰,书曰:战国时代,引经成为风气,“引经据典”。

《孟子》引《诗经》二十六次,《荀子》引《诗经》七十次。

-到了后代,可引用的作品越来越多。

引用别人的著作、言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一般学术论文都有这样做。

但要注明出处,否则就是剽窃。

-古书中,明引、暗引或化用。

碰到读了半懂不懂的,要养成勤查书的习惯。

二、代称。

临时借用与要指称的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来称谓事物。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十种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十种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里的修辞方式很多。

我们这里只能介绍一些比较重要的,有助于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修辞手段来谈,目的只是帮助读者了解这些修辞手段,从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一)稽古;(二)引经;(三)代称;(四)倒置;(五)隐喻;(六)迂回;(七)委婉;(八)夸饰;(九)并提;(十)互文。

(一)稽古《文心雕龙·事类》谈到“引用”的目的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就是根据具体的事例来比照抽象的义理,引用古代来验证现代。

“引用”可分为三种:引言、引文、引事。

引言就是引用口头流传的话语,如《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水经注·巫山·巫峡》:“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引文即引经,即引用见于书面的文字。

详下。

引事就是稽古,即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

稽古在古代作品里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修辞手段。

例如: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

(韩非子·五蠹)(二)引经引经与稽古的分别,主要在于:①稽古是叙述一些历史事实,引经则是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②稽古可以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而引经则一律是正面的言论。

例略。

(三)代称代称也叫“借代”,就是不把事物的名称直接说出,而另外换一个与该事物有某些内在联系的名称。

代称与比喻的区别在于代称只涉及同一事物,而比喻则涉及两种事物。

即用于代称的词语与被代称者实际上指同一事物,是一种直接代替,如“乘奔御风”中的“奔”,与被代称者“马”是同一事物,而比喻是说甲事物好比乙事物,但不等于就是乙事物。

如说“曹公,豺虎也。

”并不等于说曹操就是豺虎。

代称的范围很广,下面分作八个方面来叙述:1.以事物的性状特征或标志来指代该事物。

2.以部分代全体。

有时候是以事物的主要部分指代该事物的全体,例如国风和大小雅是《诗经》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雅”可作为《诗经》的代称;《离骚》是《楚辞》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骚”可作为《诗经》《楚辞》的代称。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一、引用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叫"引用〞。

1.修辞效果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可使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引用的分类A.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

如: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书经·盘庚上"〕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B.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如: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商鞅因景监见,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C.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

如:"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孟子·梁惠王"〕二、譬喻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譬喻的分类A.明喻以假设所为,求假设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B.暗喻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C.借喻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D.博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轼"百步洪"〕练习:说明以下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操"短歌行"〕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文帝名恒,因为“恒”与“常”同义,于是 改“恒山”为“常山”,改“姮héng娥”为“嫦 娥”。汉光武帝名刘秀,便把“秀才”改称为“茂 才”。鲁迅《阿Q正传》中称赵太爷的儿子赵秀才 为“茂才先生”,其源盖出于此。唐代为了避唐太 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魏徵《谏 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杜牧 《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两个“人”均为“民”。唐高宗叫李治,当时在行 文中凡遇到“治”字都要改成“理”字(“治”与 “理”同义)。柳宗元《郭橐驼传》:“我知种树 而已,理,非吾业也。”
1.明用,即直接指明谁的事迹。如: (1)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 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 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 (2)盖文公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 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 骚》……(同上)
2.暗用,是不标明人名,只将事迹融于文中, 让读者自去体会。如: (1)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北征》) (陶渊明《桃花源记》) (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 《述衷肠》)(苏秦说秦失败,‚黑貂之 裘敝,黄金百斤尽。‛)
• 有时不必符合原文原意,甚至反其意而用。 也可叫做“反用”。
• (3)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辛弃疾 《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 引用与稽古、引经以及用典的关系: • 引言 • 引用 引事——稽古 • 引文——引经 用典
用典
• 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 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这就叫用典。相当于引事和引文
古汉语修辞方式(上)
• 修辞方式 • 又称为修辞手段、修辞格、语格、辞格、 辞式等。指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那 些语句结构格式。
• 有许多修辞方式,是古、今常用的,比如 对偶、排比、比喻、拟人等。 • 本节“古代汉语的修辞”,主要讲现代汉 语中少见的、或对阅读古书很有帮助的几 种修辞方式。主要讲九种,即:引用(附: 用典)、婉曲、并提、代称、比喻、起兴、 互文、双关、错置九种。 • 最后讲一讲修辞方式的配合使用。
二 委婉
• 委婉就是不直言其事,用婉转含蓄的语言来曲折地表达自 己的思想。这种修辞方式的使用,与社会礼俗有着密切的 关系,主要是增强语言的含蓄性和可接受性,以收到更好
的交际效果。
• 古人常用的委婉语主要有避粗俗、避忌讳、避冒犯和交际
辞令等四种。
• 严复《论世变之亟》:“中国重三纲,而 西人首明平等。”又: • “中国多忌讳,而 西人众讥评。”又: • “中国美谦屈,而西人 多发舒。”
1、避粗俗
• 指不用令人听而生厌的通俗而粗鄙的言辞来表达事情,而改 用其它的说法来婉转说明,以求言辞文雅。
(玄成)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排泄屎尿 )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2、避忌讳和死亡
• 指对忌讳的事情不直接说出来,而改用其它的说法婉转地加
以表示,以免触犯忌讳。
• 1)昔知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 • 2)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天子有病的讳称 ) 3)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不寿 于朝生。 • 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 5)恐太后之玉体有所郄也。 (《触龙说赵太后》)
一、引用(或称援引)
• 指引用口头流传的话语、 历史故事、书面的文字入文。
• •
引言 ↓
引事 ↓
引文 ↓
• 明引(指出人名) 明引(指出人名) 明引(指出书名)
• 暗引( × ) 暗引( × ) 暗引( × )
• 可见,指出了具体的人名或书名的引用叫 明引;没有指出具体的人名或书名的引用 叫暗引。 • 口头流传的话语(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 谚语、歇后语、歌谣等) • 引文:前人的文章,首先是经文
• ——“逐鹿”据《史记·淮阴候列传》:“秦失其鹿,天下 共逐之。”魏征诗中指隋末群雄争天下的战争。
• ——《东观汉记· 班超传》:“(投笔见班超事,超
家贫,为人抄书度日,曾叹息说:大夫为国立功,怎能在砚 台中度生活呢?遂投笔从军。】
• 从引用所表达的意义与出处的原意相比较,还可 分为直用和化用。 • 直用是对原文原意不加改造而用。 •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 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 《短歌行》)。
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 的事物,也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如生病说成 “采薪之忧”(《孟子· 公孙丑下》),意谓自己 卧病在床,不能出门采伐柴薪。上厕所被说成“更 衣”。(课文《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 于宇下。” 另一种避讳,即人物姓名的避讳。这 里的所谓“避”,是指躲开,回避;所谓“讳”, 是指忌讳、隐瞒。具体地说,是指对帝王、长官、 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讳之。人们 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 字,必须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 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
3、避冒犯
• 指对尊辈或平辈用尊称,对自己用谦称,以及不得不言及尊 辈的不光彩的事情或过失时采用拐弯抹角、委婉含蓄的方式 来表示。
1) 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皇帝年轻)
2)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3) 正月(zheng1)秦始皇明“嬴政”
• 4、交际辞令
• 指在人际交往和外交场合不直言其事,而故意用其
• • •
引言 引用 引事——稽古 引文——引经
用典
一、引用
• 就是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 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引用中包含了通常所说 的“用典”。
• 从运用的内容上分,可分为三类:引言、引事、引文。
• A、引言 • 即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 • (1)《书· 盘庚上》:‚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 求旧,惟新。‛ • (2)《庄子· 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 • (3)《水经注· 江水》:‚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4)《报任安书》:‚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皇帝 的名字,全国臣民都要避讳,叫做“国讳”,也 叫“公讳”。另一种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 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叫做“家讳”,或叫 “私讳”。 中学语文中遇到的避讳,一般都是 “国讳”。比如,秦以前的皇帝,都要在每年的 第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这一年 的政事,所以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便称为“政 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出生在一月,便取 名为“嬴政”。嬴政当了皇帝以后,便改用同音 的“正”来代替“政”,“政月”改称“正月”。 这还不彻底,后又改“正”的读音为“zhēng”, “正月”读成“征月”。
• (3)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书》) • ——“取于盗”见于《礼记·杂记下》:孔子曰:“管仲
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臣。” • ——举于管库见于《礼记·檀弓下》:“(赵文子)所举 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
• (4)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魏征 《述怀》)
• C、引文。 • 引用见于典籍的文字。先秦著作以引经为 主: • (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 之。‛夫子之谓也。(《孟子· 梁惠王上》) • (2)《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 (《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
• 从出处的隐现而论,可分明引和暗引。 • A、明引:直接说出引文的出处,或书名、 作者,使人一看即知。 • 上举例子:引言类、引文类皆是明引, 不再举例。 • B、暗引:不指明引文出处,甚至把引文 和本文合在一起,使人分不清哪是引文, 哪是本文,甚至不知道是引文。这是难以 掌握的,必须有相当厚的文字功底,勤查 书籍才会知道。
•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 太后》 • (避死亡)
•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臣下 犒执事。(《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 • (外交)
Hale Waihona Puke • ①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 以先王者臣为臣。”(战国策· 齐策》) • ②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 • ③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 僖公 三十二年》)
• (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 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 (5)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 今余几?(辛弃疾《贺新郎》)
• (3)点明了引文的书名属于明引 • (4)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 《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句子,但没有点 明书名; • (5)中的“甚矣吾衰矣”是引用孔子的话, 见于《论语?述而》,但没有点明引文的作 者或书名,这都属于暗引。
思考
• 判断下面的例子是明引、暗引、直用、化 用 •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1)是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 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2)是化用了谢庄《月赋》:“美人迈兮 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然而它们比 起原文来更富于表现力,这既是引用又是 创新,从而使之成为自己作品中的佳句。
• ——引用《诗·郑风·子衿》和《诗·小雅·鹿鸣》。成 句引用《诗经》原文原意,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
• 化用是经过调整,把前人的词句融化在自 己的作品中,不必符合原文原意。
• (2)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潜《饮 酒》) • ——引用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和《外物 篇》:“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避讳
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 义上的修辞格,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 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 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 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很多种同义 的说法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在赵太后面前, 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太后的死为“山 陵崩”。李密《陈情表》中用“慈父见背”来 婉指父亲去世,又用“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 的改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