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除杂题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除去CuO中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C.除去CO2中少量的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除去Zn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O2中含有的少量水蒸气和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烧碱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过量的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此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是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钾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利用酚酞试液不能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考点:除杂质
8.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CuSO4溶液、稀H2SO4、NaCl溶液、NaOH溶液鉴别出来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1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鉴别NaCl、Na2SO4和(NH4)2SO4三种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 (OH)2溶液
【点睛】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MgCl2
加入金属钙

除杂初中化学总结

除杂初中化学总结

除杂初中化学总结《除杂初中化学总结》整体感受说起初中化学的除杂,就像是在一群小伙伴里找出那个走错队伍的家伙,还得小心翼翼,不能把原本好的伙伴也给弄没了。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感觉这就像是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大量练习,也慢慢摸到了些门道。

具体收获首先,我们要遵守不能引入新杂质的原则。

这就好比你打扫房间,要把不要的东西扔出去,可不能一边扔一边又带进来新的垃圾。

比如去除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就不能选用硝酸,因为用硝酸的话会生成新杂质硝酸钠。

其次,要依据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像溶解性,要是有一种物质不溶于水,另一种可溶性杂质,就可以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除杂;化学性质方面,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就可以利用置换反应除去杂质金属,像除去铜里面的铁,就可以用稀硫酸或者硫酸铜溶液。

重要发现现在想想,原来是除杂试剂的状态也很关键。

如果要除去气体中的杂质,那除杂试剂通常要是液态,并且气体的进出导管的长短顺序可是有讲究的,长进短出是常见的情况。

还有我们要考虑反应后的产物状态,要容易分离才行,等等,还有个重要的点,如果杂质和要保留的物质都能与除杂试剂反应,那肯定不能用这个试剂去除杂了,像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在大量二氧化碳存在下,一氧化碳难以燃烧完全,而且会引入新的氧气杂质。

反思我反思自己有时候会忘记考虑除杂后的剩余物质是否容易分离,光想着把杂质反应掉就好了。

还有就是没有非常透彻地记住物质的性质,特别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这就导致做题容易纠结和选错除杂方法。

像本来可以利用物理性质除去杂质的,却老是想复杂了从化学性质角度去考虑。

启示原来如此,除杂这一块一定要把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记得特别牢,还有那几个除杂的原则要像烙印一样刻在脑子里。

每个实际的题目就像是一道谜题,得根据这些原则和性质去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答案。

然后就得细心仔细,每一步都考虑周全,特别是产物和剩余物质的情况。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项复习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项复习

除杂专项除杂的原则是选择的试剂只跟杂质反应不跟被提纯物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

(1)若被提纯和杂质都为气体时,为了避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不选用气体做除杂的试剂。

(2)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一种可溶于水,一种难溶于水时,可选用水作为除杂试剂,加水后过滤即可。

(3)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都可溶于水,但溶解度变化情况不同,可选择被提纯物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的形式析了来达到除杂的目的。

若被提纯物溶解度随随的升高明显增大,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若被提纯物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4)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都可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区别时,通常采用化学方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水或被提纯物来完成除杂。

其中涉及被提纯物和杂质都是酸、碱、盐时,可以根据某些离子的性质快速地选择物质。

首选通过观察找出真正的杂质离子是哪种,然后找到能跟杂质离子结合生产气体、沉淀或水的离子,这个离子就是除杂的关键离子;然后将关键离子和被提纯物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组合成物质,这个物质就是除杂的试剂;最后检验下是否正确。

一、吸收法:若被提纯和杂质都为气体时,常用吸收法。

为了避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不选用气体做除杂的试剂。

O2(H2O) ______________ N2(HCl)______________N2(O2) ______________ CO(CO2) ______________二、转化法: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都可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区别时,,提纯物和杂质都相同的组成时,比如说NaCl中的Na2CO3的杂质,可以加入CaCl2与Na2CO3生成CaCO3沉淀和NaCl,过滤即可除去CaCO3,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

达到除杂的目的,通常采用化学方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水或被提纯物来完成除杂。

CaCl2(CaCO3) ______________ KNO3[Ba(NO3)2] ______________K2SO4(K2SO4)______________ Cu(NO3)2[AgNO3] ______________NaOH[Ca(OH)2] ______________三、加热(高温)分解法CaO(CaCO3)______________Na2CO3(NaHCO3)______________四、其它方法NaCl(KNO3)______________练习:1.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Na2CO3,不有选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O2(CO)______________(2)NaCl(Na2CO3) ______________(3)O2(H2O) ______________ (4)银粉(铁粉) ____________(5)CO(CO2) ___________(6)Zn(NO3)2[Cu(NO3)2] ______________ (7)CaCl2(CaCO3) ______________(8)N2(O2) __________(9)NaOH[Ca(OH)2] ________________除杂专项除杂的原则是选择的试剂只跟杂质反应不跟被提纯物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

化学中的除杂

化学中的除杂

二、化学方法
沉淀法。 ⑴.沉淀法。即将杂质变成沉淀这种易分离的物质。 沉淀法 即将杂质变成沉淀这种易分离的物质。 Ba、Mg 等。 、
2﹣ ﹣ 2﹣ ﹣ ﹣ 2﹢ 适用条件:杂质中含有CO3、SO4、Cl、Cu、 适用条件:杂质中含有 、 、 2﹢ 2﹢ 2﹢
Ca 、
应该用Ba( ) 如:NaCl( Cu SO4 )应该用 (OH)2溶液 ( 水化法。 ⑵.水化法。即将杂质变成水这种容易分离的物质。 水化法 即将杂质变成水这种容易分离的物质。 适用条件:杂质中含有 适用条件:杂质中含有OH、O 等。 、 如: Cu 【 Cu (OH)2 )】应该用稀盐酸 ) 或者稀硫酸。 或者稀硫酸。
适用条件:杂质中含有CO3 或者OH。 适用条件:杂质中含有 或者 。 如:Ca O(CaCO3) 、 Cu O﹝Cu(OH)2﹞ ﹝ 均用加热的方法。 均用加热的方法。
置换法。 ⑸.置换法。即将杂质变成所需的物质。 置换法 即将杂质变成所需的物质。 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所需的物质和杂质中含有相 同的离子。 同的离子。 如:NaCl(Na2CO3)可以用 BaCl2 溶液、 可以用 FeSO4(CuSO4)可以用 Fe 可以用 洗气法。 ⑹.洗气法。即将气体杂质用化学方法吸 洗气法 收掉反应掉。 收掉反应掉。 适用条件:杂质中含有CO2。 适用条件:杂质中含有 溶液来吸收。 如:O2 (CO2)可以用 Na OH 溶液来吸收。 可以用
二、除杂的方法
1 、物理方法 Ⅰ、溶解过滤法 适用条件:一种物质溶于水,而另一种物质不溶于水。 适用条件:一种物质溶于水,而另一种物质不溶于水。 CaCl2(CaCO3) 如:CaCO3(NaCl) 适用条件:其中一种物质是铁。 Ⅱ 、磁铁吸引法 适用条件:其中一种物质是铁。 结晶法。 Ⅲ 、结晶法。 适用条件: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适用条件: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如:从NaCl溶液中 溶液中 分离出NaCl ,可以采用蒸发溶剂法;从KNO3溶液中分 可以采用蒸发溶剂法; 分离出 离出溶质KNO3,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离出溶质 Ⅳ 、洗气法 适用条件:气体中含有杂质水蒸气。 适用条件:气体中含有杂质水蒸气。如:氧气中含有 杂质水蒸气,可用H 杂质水蒸气,可用 2SO4。

中考化学 分离和提纯除杂综合试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 分离和提纯除杂综合试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B、Ca(OH)2能与过量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且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FeSO4和CuSO4均能与适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鉴别C、CuO,加入稀硫酸,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逐渐溶解,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而木炭不反应,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鉴别它们,方案可行。

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都会使石蕊试液会由紫色变成红色,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不可行。

故B符合题意;C. 要除去KNO3固体中的NH4HCO3,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碳酸氢铵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都会变成气态挥发走。

方案可行。

故C不符合题意;D. 要分离CaCO3、CaCl2固体,溶解:碳酸钙不溶,氯化钙能溶;过滤:除去不溶的碳酸钙固体;洗涤:洗去碳酸钙表面的氯离子和钙离子;烘干:烘干滤渣碳酸钙;蒸发: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固体。

中学化学常见地物质除杂表格总结

中学化学常见地物质除杂表格总结

化学常有的物质除杂总结2(O 2)——灼热的铜丝2Cu+O=2CuO2(H 2S)——用饱和 NaHCO 3溶液 NaHCO 3+H 2S=NaHS+H 2O+CO 2↑ 2(CO)——灼热的氧化铜CuO+CO=Cu+CO 22(HCl) ——用饱和 NaHCO 3溶液 NaHCO 3+HCl=NaCl+H 2O+CO 2↑ 2S(HCl) ——用饱和 NaHS 溶液 NaHS+HCl=NaCl+H 22(HCl) ——用饱和 NaHSO 3溶液 NaHSO 3+HCl=NaCl+H 2O+SO 2↑ 7.Cl 2(HCl) ——用饱和食盐水, HCl 易溶而 Cl 2不溶 2( 碳粉 ) —— 1. 将混淆物在氧气中点燃C+O 2=CO 22. 通入灼热的氧化钙 C+CaO=Ca+CO 2↑( 条件 : 高温 )3. 通入灼热的氧化铁 3C+2Fe 2 O 3=3CO 2↑+ 4Fe9. 碳粉( MnO 2)——加浓盐酸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O 10.C(CuO )——加稀盐酸CuO+2HCl=CuCl+H 2 O 11.Al O (Fe O )2 32 3方法一:将固体混淆物溶于过分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除掉氧化铁,留下滤液。

Al 23-2 -2O+2OH=2AlO +HO向滤液中通入过分的CO 2,过滤获得 Al(OH) 3, 加热使 --Al(OH) 3 分解。

AlO 2 +2HO+CO 2=Al(OH)3+HCO 3 2Al(OH) 3 ====Al 2O 3 +3H 2O方法二: 1 、将固 体 混淆 物溶于 过 量的盐酸 溶液 中, 是混 合物 完满 溶解。

Al 2O 3 +6H +=2Al 3++3H 2 O++2 332Fe O+6H=2Fe+3HO2、加入过分 NaOH 溶液33+-33+--, 过滤除掉积淀 Fe(OH) , Fe +3OH=Fe (OH) Al +4OH=AlO +2HO3、向滤液中通入过分的 CO 2,过滤获得 Al(OH) 3, 加热使 Al(OH) 3 --分解。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分离、鉴别、推断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分离、鉴别、推断总结

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

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

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化学除杂方法试题及答案

化学除杂方法试题及答案

化学除杂方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实验室中,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应选用的试剂是()。

A. 稀盐酸B. 稀硫酸C. 氢氧化钠溶液D. 氯化钠溶液答案:A2. 为了除去CuO中的少量Cu2O,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用稀盐酸洗涤B. 用稀硫酸洗涤C. 用稀硝酸洗涤D. 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答案:A3. 除去Na2SO4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应加入的试剂是()。

A. 稀硫酸B. 稀盐酸C. 硫酸钠溶液D. 碳酸钠溶液答案:B二、填空题4. 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稀盐酸;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5. 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可以通入______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三、简答题6. 描述如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答案:将铜粉与过量稀盐酸混合,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铜不与盐酸反应。

过滤后,铜粉被分离出来。

7. 说明如何从氯化钠溶液中除去少量的硫酸钠。

答案:向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过滤后,除去硫酸钡沉淀,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最后蒸发溶液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四、实验题8. 实验室中,如何从含有少量碳酸钙的氯化钙溶液中除去碳酸钙?答案:将溶液加热至沸腾,碳酸钙会分解为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过滤后,除去碳酸钙,得到纯净的氯化钙溶液。

9. 如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答案:将铜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热,氧化铜会与铜反应生成铜和氧化亚铜。

通过磁选或过滤,可以分离出纯净的铜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除杂题
1.化学实验中要做粗盐提纯的实验,已知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少量CaCl2,少量Na2SO4,请你设计具体步骤,最终得到较为纯净的NaCl。

2.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写出除杂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1)CO中含有少量CO2?
(2)CO2中少量CO?
(3)N2中少量O2?
(4)NaCl中的Na2CO3 ?
(5)Na2CO3中NaOH?
(6)CuCl2中的CuSO4?
(7)Cu(NO3)2中的AgNO3?
(8)CaCO3中少量CaO?
(9)纯碱中含有小苏打?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 ,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⑴〖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⑵〖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⑶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⑷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现象应该是()。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⑸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氨气(化学式为NH3)是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在通常状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由氯化铵和碱石灰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来制取氨气。

氨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重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高温、雷电)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根据上面文字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采用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填O2或H2)的发生装置相同。

请写出该发生装置所用的仪器名称(至少三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要收集氨气,只能采用___________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⑶工业生产硝酸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
(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
__________ 。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
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 ( )。

(3)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

若要用水将瓶中一氧化碳排出使用,
水应从( )处导管进入。

6.乙醇(C2H5OH )是以高梁、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过发酵、蒸
馏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

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现用下
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检验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和一氧
化碳:(友情提示:CO+CuO=△CO2+Cu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
写在下表中,试用“有”、“没有”和“可能有”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
论。

B C D A E
(3)若燃烧一定量的乙醇,得到了4.4g 二氧化碳和5.6g 一氧化碳,在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是( )。

7.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 、B 、E 、乙和丁均为化合
物,E 和乙具有可燃性,甲和乙具有
相似的化学性质
(1)写出化学式:甲( )乙 ( )
(2)写出丙与E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 ).
(3)D 和A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的化合物,写出D 生成A 和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提示
[除杂题原则]:
A 不可引入新杂质
B 引入物质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但可以生成原物质
C 经济环保,容易实现
1.分四个步骤:溶解过滤,滤液中滴加足量BaCl2,再过滤,再加足量Na2CO3,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干滤液,得到NaCl固体。

BaCl2+Na2SO4=BaSO4↓+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 Na2CO3=BaCO3↓+2NaCl
2HCl+Na2CO3=2NaCl+H2O+CO2↑
2.(1)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
(2)通过加热的CuO装置
CO+CuO=(高温)Cu+CO2
(3)通过灼热的铜网
2Cu+O2=(高温)2CuO
(4)滴加稀盐酸足量,加热蒸发得到NaCl
2HCl+Na2CO3=2NaCl+H2O+CO2↑
(5)溶解通入适量的CO2
2NaOH+CO2=Na2CO3+H2O
(6)先溶解,加入BaCl2适量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过滤蒸干BaCl2+CuSO4=BaSO4↓+CuCl2
(7)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干
Cu+2AgNO3=Cu(NO3)2+2Ag
(8)溶解并过滤,洗涤后烘干
CaO+H2O=Ca(OH)2
(9)充分加热
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3.⑵碳酸钙(3)
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有气泡生成
⑸Ca(HCO3)2CaCO3↓+ H2O + CO2↑
4.(1)O2 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2)向下排空气法,氨气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3)4NH3+5O2高温
4NO+6H2O 2NO+O2=2NO2
2NO2+H2O=2HNO3+NO
5.(1)A;浓硫酸(2)硝酸银溶液或石蕊试液或碳酸钠溶液等(3)B;A
6.(1)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
(3)8.1g
7.(1)H2 CO
(2)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C2H5OH燃烧也可以)(3)H2O2 (催化剂)Fe2O3 =2H2O + O2↑ (催化剂为Fe2O3或Cu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