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小学 专项课题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调研报告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调研报告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明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那学校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怎样将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我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的事实调研,看到了学校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做了许多工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调研基本情况1. 围绕核心素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我校在2015年,就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及学生所缺乏的精神与能力展开调研。
调研后发现,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表现得非常自我,缺乏和其他同学合作沟通的能力,因此,我校将课堂作为主阵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每周三第三节课由一名老师上观摩课,在上课前,授课教师和教研组教师研究设计导学案,课上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听课教师分别关注课堂上不同小组学生合作学习的2-4个关注点,并对此作出分析:结合具体课堂情境,写出亮点、不足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下午的研讨活动中进行交流。
经过一年的时间,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有所提高,每个学生俨然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学生基本上能说、敢说、要说。
不只在课堂中,课下有的学生从网上查找资料进行预习,在课堂展示时让听课教师为之赞叹。
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学生有出色的表现,这是我们原来所不敢想的。
孩子们能力得到了提升,个性得到了张扬。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显著,课堂展示积极踊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质疑能力有所提高。
2.结合学科教学拓展校本课程以学科课程的拓展为核心,开发校本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从而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素养领域获得发展性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科教学品质,打造学校的特色学科,培育个性化教学特色。
关于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调研
【 关键词 】 校本课程 ; 独特性 ; 实施现状 ; 调研 ; 对策 ; 分析小结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2 .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7 ) 3 1 - 0 1 0 0 . 0 1
的基 本 内 涵 ,5 6 % 的教 师 认 为 开 发 校 本 课 程 的 主 要 原 因是 为
了创 出学校 特 色,并且有 7 0 % 的教师希 望校 本课 程开发 能纳 入到学校整体课程设 置和教学计划并进行统一管理。 由此可见, 多数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 的必要 性、校本课程特 色和质量等 问 题有所 思教 师不 能对课程有一个正确 的理解 ,认为校本课程等 同于教科 书,就 是教 师编 书拿到课堂上去使用 。因此在开发 校本课程 时需要 学
校 经 常组 织 教 师 培训 。
( 三 )学校在课时安排 上课 时采用两种 方法 两种校本课程 时间安排方法上各有利弊 ,不同程度上影响 着校本课程的 实施质量 ,我们应该根据课程类型和课程要求的 不 同,从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的特点 出发 ,合理 的安排校 本课程 的授予课时间。比如 : 第一、以 日课表的形式,就是以 了科研 组 ,开 展 了课题 式 的研 究 。本 次调 研 ,主要 通 过 查看 相 课时为单位 ,交叉安排不 同授课 时间的形式 。这样 的安排 比较 关活动资料 、听评课、调 查表等形式。调研后发现,学校 能结 符合我们课时安排的习惯 , 但 由于这种形式的安排缺乏连贯性, 合学校和 学生特点开发课程 , 主要采取选修 +必修 的模式开设 , 可 能会 使 校 本 课程 就得 支 离破碎 。制 约 了教 师安 排 和 使 用 校 本 在课 时安排上符合校本课程要求 , 有效地开发 和实施校本课程 , 课程 时间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第二 、完整 日的形式,就是 以半 找到 了学生核 心素养校 本化 实施的载体 。具体调研情况如 下 : 天或一天 为单位安排课程授课 的时间的形式 。这种形 式的安排 学科存在的问题 可以使个人、小组或班级灵活掌握 学习时间。增 强 了教师掌握 ( 一 )教 学方法问题 校本课程 时间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使教 师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 校本课程 ,应以地方的实际情况为本 ,以学校为本,以学 那 些 需要 临时 组 织 的 活动 。 生为本。在教 学上应该有别于 国家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至 少 ( 四 )课 堂评 价 方 式灵 活 多用 不应 该 以教 材 为 教 材 ,教 教 材 。一 个 主题 的确 定 , 只是 确 定 了 教 师在课堂中的评价方法要 多样化 ,评价方式应灵活 、多 教学的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教学过程 ,可 以说是一个研 究的过 样,除考试或测验 外,还要 研究制定具有科 学性 、简便 易行 、 程 ,也 是 一 个 补 充 的 过程 , 而不 是 一 个接 受 的 过程 。 所 以说校 有 实效性的评价 工具 。教师需要创造性地 ,而不是生搬硬套地 本课程 的教 学与研究,与学科的教学有着 更多相似的地方 ,也 选择 运 用 评 价 方 法 。 因为 ,不存 在 最好 的方 法 , 只有 最 适 合 的 就是 不要 一成 不变的将讲授放到首位 ,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教与 方法。在每一次活动过程 中,学生的种种参与与表现 等都可能 学的方法。在掌握教 与学的方法基础上 , 根据 自己的教 学实际, 作 为评价学生情况的依据 。如 :学生设计的调查表 ,如何进行 进行 “自主 、合作 、探 究”创造性的发展和运用教 学方法,从 调查访 问的 ,对结果的整理和汇报 ,古诗 、讲故事、体验感受 而达到教学 的最佳效 果。“ 教 学有 法,但无定法 ”同样适用于 以及表演等等 。需要 师生 的交流、观察 、捕捉和互访 才能体现 校 本课 程 开 发 。 出来。依据不 同的情 况,发现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 ( 二 )教 学评 价 问题 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建议 学校对课程开发与实施及学生参 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可 以说是 因校 而异 ,因为每 个开发项 与课 程 实施 两 个 方 面进 行 评 价 。 目不一样 ,实施条件也 不一样,不可 能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三 、分 析 小结 和手段 ,但是教学评价是教 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校本 通过对我校 学校课程建设 全过程 的分析 ,总结出基于核心 课程 的实施 ,传统教学评价 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校本课 素养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的主要 经验 ,即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校本 程 中体现 出来 ,因此,建立一种新 的适应校本课程 需要的评价 课程 建设 的 “ 靶心” 、多样化 的课程共 同实现 “ 核 心素 养 ”的 体 系 ,是 校 本 课 程 开发 质 量 的保证 。 培育、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 需要 多主体参与以及制度建设 二 、 改进 措 施 是课程 变革的必要保 障。我校在课程建设过程 中也存在一些不 ( 一 )设计合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足 ,如 “ 核心素养”的逻辑关 系有待理清、核 心素养在课程 实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实证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实证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法不够科学等。
因此,本课题拟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完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2. 构建一套符合小学生特点、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素质评估体系。
3. 探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 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与完善。
三、研究内容1. 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关于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评价体系的优缺点,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
3. 体系构建: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特点,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估体系。
4. 实证研究:采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构建的评估体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5. 结果分析与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收集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小学生、家长、教师等进行调查,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
3. 访谈法:对教育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看法和建议。
4.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对所构建的综合素质评估体系进行实证检验。
5. 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规律和特点。
《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实验性探究》课题开题报告
《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实验性探究》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教育不再仅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然而,目前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有必要进行一项实验性探究,以深入研究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方法和效果。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实验性探究,探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有效方法,并评估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
具体目标如下:1. 确定适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2. 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估方法;3. 评估综合素质评估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性探究的方法,通过对一所小学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估,来研究综合素质评估的有效方法和效果。
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1. 选择一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确定评估的年级和学科范围;2. 构建适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3. 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综合评价等;4. 对选定年级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估,收集评估数据;5. 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评估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综合素质评估的效果;6. 结合实际情况和统计分析结果,总结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有效方法进行探究,为小学教育提供科学的评价手段;2. 促进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重视,推动小学教育的改进;3. 为学生个体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帮助他们全面提高综合素质;4. 为教育研究者提供有关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实证研究数据和经验。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能够得出以下结果:1. 确定适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指标;2. 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综合评价等方法的组合;3. 评估综合素质评估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探讨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4. 总结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开题报告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开题报告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开题报告一、引言核心素养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
二、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是指培养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中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核心素养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辨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对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竞争力至关重要。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将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研究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指导,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创意设计、科学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四、结论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选题目的近年来,我国一直以课程改革的方式来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999年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均对课程的建设与推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余年时间。
2012年,修订后各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正式颁布。
我国正处于新课改推进的关键阶段,需要集中精力试水课改的“深水区”,推动课程改革进入一个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阶段,实现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最终目标。
在这一教育政策与实践的背景下,我校通过分析国际国内上核心素养和课程体系的相互关系,克服困难,不断尝试,构建我校丰富而开阔的“睿智”课程体系。
努力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贯通,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成为具有身心健康、诚信友善、乐学善学、审美情趣、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有用人才。
(二)选题意义《意见》中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需以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依托。
因此,我们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学要求。
选题意义在于教育目标从追求分数转到育人为本,转到立德树人。
1、完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自上而下的研究推广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2、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新课程的开发给学生留下空间,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
“睿智”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
3、教师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设计者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是指教师在学校层面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解释、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调适等一系列活动。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014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
落到学校教育上,还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问题。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
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
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势、眼神,一个快球、快攻,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
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必须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必须建立完善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评价标准。
(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应包括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要研究各类校本课程的制定原则,内容架构,以及学科教学目标、教学指导、教学评估等问题,为校本课程提供各学科专业理论依据,设计各学科校本课程教材。
提升核心素养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提升核心素养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摘要: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要能够立足学校特点和教育问题,研究并探索资源的课程开发活动。
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发整理校本课程过程中,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在组织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要围绕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从而能够进一步深化小学教育功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未来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小学教育阶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十分必要,通过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明确学校开展教育实践的出发点,从而在教育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同时,在提升核心素养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通过构建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校本课程,能够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有效转化和提高,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
一、立足核心素养,开发校本课程体系提升核心素养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学校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将立德树人贯彻开发课程始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1]。
立足核心素养,开发校本课程体系,需要以学生实际和满足学生需求为基础,不断丰富课程体系的内涵,不但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还要保证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升。
开发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的时候更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课程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不断完善,同时还要突出学校特色,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例如,现在很多小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和呵护,这样的学生就容易出现责任感缺失、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这样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体系开发时,可以立足学生实际,构建特色社会实践、心里健康、传统文化等特色课程内容,注重责任与担当方面的深入培养,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校本化实施个案研究
基本内容
2、注重教学实践是核心。只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才能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生根。
3、加强教师培训是保障。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观念,才能确保教 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基本内容
4、完善评价体系是重点。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及时反馈教学问题 并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2、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核心素养视域的校本课 程开发,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适应社 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这种开发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 人才的需求。
3、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3、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基本内容
在未来的课程校本化实施中,我们应更好地应用核心素养,以培养出更多具 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品格和能力的优秀人才。具体而言,我们应以下几个 方面:
基本内容
1、深入研究核心素养体系,为课程设计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2、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机会。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教育界日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次演示基于核心 素养的课程校本化实施个案研究,以Y中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校本化过程中学生 的核心素养,提高教育质量。
基本内容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 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 面,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可迁移性等特点。在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核心 素养的培养应该贯穿始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实践研究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课题名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从基础教育开始。
换言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都必须由核心素养来引领。
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有着许多传统教育的弊端:重知识轻能力,即便是知识,也是学科分隔,碎片化;重结果轻过程,专注于“授业解惑”,忽略了自主、合作与探究,导致思维僵化;教育被简化为教学,各种补习,特训,看似多元,却缺乏基因、内核型素养,没有留下与孩子未来发展的接口……综上所述,我校提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3C3R)进行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意味着:首先,学生核心素养是其培养目标,学校办学、课程建设都围绕着这一中心指向;其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之一,学校教育的目标、价值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实施途径、评价方式都强调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有利于自身发展与成长的核心素养。
2、课题的界定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关键素养”,通过分类开发,把核心素养渗透各门课程中,给课程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彰显不同课程的特点①。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的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校本课程构建: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供给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特点,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不断地聚集、补充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内容,为充分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校本化、特色化的学校课程构建活动。
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重新构建适合学生素养和能力发展的课程系统,形成具体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大框架。
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课程开发及实践开题报告精选PPT资料
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促进学生综 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他们通过多渠道培养学生对书写的 兴趣,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加强写字训练,养成良好的书写 习惯等措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国际化背景下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青少年文明 素养的培养》
结合其校学生学习实际、现实社会环境及该地风土人情 ,挖掘具有区域性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资源,寻求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与学生发展关系有效 利用的途径。
三、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 键词“小学生综合素养 课 题”,显示搜索到的结果 有125条。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重点:农村小学生综合素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 重点难点
难点:如何根据农村小学生综合素养现状与问题找 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方向。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农村小学生综合素养的现状与问题。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学习校本课程编写方法及校本教材基本框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影响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Leabharlann 大方勇敢 善于表达自信
胆小拘谨
不善言谈
城市 农村 小学生 小学生
缺乏自信
思维迟钝
受不良风气影 响,农村学生 原有的朴实、 勤劳、诚实等 良好的品质缺 失。
思维灵敏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办学理念 根据我校办学理念及实际情况,我们把“小学生综合素养”具体化为:灵、智、善、朴,把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界定为:普通话标
西山小学-专项课题-《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立足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依据我校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整合、拓展等方式,加工、创造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核心素养,并在全课程中付诸实施,到达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开展和社会开展的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六、研究内容
1.引领教师学习学生核心素养相关文件,组织教师进展组内研讨,对教师、学生进展学生核心素养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根底数据,写出调查报告。
设计子课题、运行操作、修订方案、收集资料、中期成果鉴定、统计分析
第三阶段〔2018、1----2018、6〕总结阶段
汇总各种研究材料、分析比拟、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召开结题鉴定会、展示推广成果。
十二、课题负责人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
1.论文发表:
毕昭霞校长于2013年4月在教育管理杂志社的?中小学校长?杂志,发表论文?智慧管理:引领教师走向幸福?;并同期在XX市教育局的?XX教育?杂志,发表论文?教育:为了师生的幸福奠基?。毕校长于2015年11月在?教育校长参考?杂志发表?走上“幸福教育〞的求索之路?文章。
我们的愿景是:在培养习惯中形成秩序;在教学活动中丰富体验;在幸福生活中学会分享;在全课程育人中实现成长;这是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开展的过程。
“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二个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实现四个目标〞来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全课程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立足幸福教育。突出二个领域:即突出教育教学领域和德育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即教研活动、师德建立、和校本课程。实现四个目标:即促进教师专业化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开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的素养,这三个领域的素养严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根底、互相补充,每个领域的具体指标严密关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构造体系。整个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共包括12个一级指标,其中社会参与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共4项指标,自主开展包括身心安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共4项指标,文化修养包括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共4项指标。
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开题报告
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开题报告1. 项目背景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面对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时所需具备的一系列综合能力和素质。
其中,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阶段的培养尤为重要。
科学素养的培养旨在通过科学实践、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探究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赏析能力。
然而,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教育普遍存在知识点过于简单枯燥、缺乏实践性、缺乏思辨性等问题,导致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因此,开展核心素养小学科学项目,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其科学实践热情与创造力。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了解科学知识的意愿。
•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录、推理、实验设计等科学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科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分类、分析、推理、归纳等。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包括科学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合作交流能力等。
3. 项目内容和方法3.1 课程设置本项目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以生活为基础: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科学,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提倡实践: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培养科学思维:通过提问、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引导探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多样化评价:通过项目报告、展示、小组合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情况。
3.2 实施步骤本项目的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建构与实践路径研究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建构与实践路径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构建预期研究成果:工具书课题设计论证一、课题的选定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中把“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了概定,即三个方面、六大素养。
指明了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落实到学校教育上,还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的问题。
如如何用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又如如何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础,使各学科教学实现统筹统整等。
说明白一点,就是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把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进行校本化表达和实施。
基于此,我校在近两年已构建出切全我校实际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价值内涵及目标体系:学校发展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求知、儒行雅趣、心系天下。
(基本内涵略)学生发展五好基础目标——一个好身体、一流好品格、一生好习惯、一份好学业、一项好才艺。
学生外显形象——活泼、礼貌、乐学。
为了使我校校本化核心素养表达更科学,探求出实施学校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选择了“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建构与实践路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
以上是我们选定该课题研究的第一个思考。
选定该课题研究的第二个思考是我们学校办学五年,强基固本,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学生礼仪规范教育、教学质量、后勤服务质量等达到相当水平,在一定区域内可算一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二个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实现四个目标”来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全课程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立足幸福教育。突出二个领域:即突出教育教学领域和德育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即教研活动、师德建设、和校本课程。实现四个目标: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
2.时间保证:
间周三课题组活动,主要负责人参与人一并活动。每月课题组集中交流,观摩课堂活动设计,交流试验心得,提出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的试验方向。每位参与试验的领导、老师,都要撰写试验的体会,收获,论文等。要求管理者:收集材料、提供信息,指导教研、组织活动、理论学习,汇总实验情况;听课评课,查找资料
3.研究经费
创新之处是本课题的亮点。
两位专家又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进行评估,提出我校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幸福教育,再切合本课题进行部分研究内容修改。
评议专家签名:
2016年10月14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500字,可加页)
我们对原有的计划书进行调整突出幸福教育主题,
2.国外研究状况述评:
早在20世纪中后期,为进一步增强本国的竞争实力,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已纷纷开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并进一步将其研究成熟的核心素养模型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实现了从传统的重学科知识体系完备性、重知识结构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向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新模式的转变。
2016年10月14日
五、所在单位意见
同意
盖章
2016年10月14日
六、开题报告(要点为,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一、本课题的界定
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微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指标和必要保障。
四、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主题,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为方向,通过校本化实施,建立起适合本校学生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是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尤为重要的是,它将全面深化,锁定新目标,步入新境界,走上新高度,它也将深刻而强烈地带动我校教育质量与品质的全面提升。
本课题的负责人为本校校长,撰写并发表过多篇论文,承担过国家、省、市级的课题级别的课题,植根在一线,指导教师实践、研究,科研经验非常丰厚。组织协调能力强,能进行高效的理论培训、指导,并把握好研究方向。
凡参加实验的教师都曾参加过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实验人员结构合理,是平均年龄35岁的研究型教师,业务能力强,教科研热情高。
2.调查问卷法:进行教师、学生幸福感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研究者在实践中发现并确定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探究活动。
4.访谈法: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5.叙事研究法: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教育生活,并诠释其中的意义。
“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二个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实现四个目标”来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全课程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立足幸福教育。突出二个领域:即突出教育教学领域和德育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即教研活动、师德建设、和校本课程。实现四个目标: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的素养,这三个领域的素养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补充,每个领域的具体指标紧密关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整个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共包括12个一级指标,其中社会参与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共4项指标,自主发展包括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共4项指标,文化修养包括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共4项指标。
五、研究目标
立足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依据我校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整合、拓展等方式,加工、创造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核心素养,并在全课程中付诸实施,达到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六、研究内容
1.引领教师学习学生核心素养相关文件,组织教师进行组内研讨,对教师、学生进行学生核心素养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基础数据,写出调查报告。
对国内、国外研究状况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进行评估,专家认为此次课题非常符合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及本年度我区基础教育工作主题“全课程育人及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围绕学校工作开展,切实可行,秉承立德树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提升质量,努力创办社会满意的办学。
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进行评估,认为此课题树立大德育观,推进高品质课堂工程建设,彰显育人主题,深化内涵。
我们的创新之处是,不完全照搬国家学生核心素养,而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核心素养体系,并在全课程领域推进实施。
八、研究思路
1确立适用于我校的核心素养体系
2.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
3.围绕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
4.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5.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方法
九Hale Waihona Puke 研究方法1、文献法:查阅分析文献资料进一步理清思路,为课题研究提供观察的视角、有意的启示,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已取得研究课题成果
毕昭霞校长主持的省学会课题《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实验研究》于2014年6月成功结题并获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大连市教育科研规划办课题《小学生成绩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于2015年10月结题并获一等奖
这些成果的取得,在社会和同行业获得广泛好评,对我校及周边兄弟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明确: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管家你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是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的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核心素养要符合本校实际,校本化核心素养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评估:
在培养习惯中形成秩序;在教学活动中丰富体验;在幸福生活中学会分享;在全课程育人中实现成长;这是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校本化:就是学校依据本地区、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核心素养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地域的特点和需要而进行教育与教学。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也应该作为开发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标准。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是在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也是我国教育领域与当前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教育改革形势相接轨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能够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标准的整合、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改革评价方式、推进政府教育问责。
十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研究技术设备、所在单位所提供的条件等)。
研究资料、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研究技术设备、所在单位所提供的条件
1.研究资料
我校根据李铁安博士《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解读》、《全课程育人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解读,查找、阅读相关教育书籍,认真领会精神,确立适用于本校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实践研究。
十三、主要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1.本校其他课题成果
2.《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解读》
3.《全课程育人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与实践策略》解读李铁安博士
4.《国外核心素养模式与框架》《中小学管理》2015年第09期;作者:王烨晖
十四、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我们的创新之处是,不完全照搬国家学生核心素养,而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核心素养体系,并在全课程领域推进实施。
我们调整了研究思路:
1确立适用于我校的核心素养体系
2.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
3.围绕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
4.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5.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方法
课题负责人签名:
课题
编号
XB2016020
大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专项名称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毕昭霞
所在单位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山小学
填报时间
2016年9月20日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6年10月12日
地点:会议室
评议专家:梁晓红冷德玉
设计子课题、运行操作、修订计划、收集资料、中期成果鉴定、统计分析
第三阶段(2018、1----2018、6)总结阶段
汇总各种研究材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召开结题鉴定会、展示推广成果。
十二、课题负责人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
1.论文发表:
毕昭霞校长于2013年4月在教育管理杂志社的《中小学校长》杂志,发表论文《智慧管理:引领教师走向幸福》;并同期在大连市教育局的《大连教育》杂志,发表论文《教育:为了师生的幸福奠基》。毕校长于2015年11月在《教育校长参考》杂志发表《走上“幸福教育”的求索之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