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七章习题
【精品】大一思修第七章【免费】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的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三大领域。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2.(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道德D.生活道德3.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缺失的是()。
A.过马路闯红灯B.排队加塞C.夫妻在家打架D.不爱护公物4.互联网在成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便捷的手段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型工具。
为了保障互联网的正常运行,2000年12月28日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
A.《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B.《互联网安全法》C.《互联网安全基本规范》D.《关于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规定》5.()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A.《治安管理处罚法》B.《集会游行示威法》C.《环境保护法》D.《道路交通安全法》6.下列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是()A.深圳抗议日本篡改教科书的游行活动B.在广州举行的大型文娱表演活动C.穆斯林为庆祝节日举行的斋戒活动D.端午节在增江上举行的赛龙舟活动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8.《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明确规定“乙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意味着非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健康公民一样可以通过考试被录取为公务员,这体现了《劳动法》的()A.平等就业权B.选择职业权C.休息休假权D.享受福利权9.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节、仲裁、提起诉讼。
其中,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力的裁决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第七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备选项编号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中,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下列关于狭义上法律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一种技术规范②它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③它是一种习惯规则④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的行为规范2. 关于授权性法律规范,一般使用下列哪几种字样的词语来表述()①禁止、应当②有责任、必须③可以、有权④严禁、不得3.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形式是()①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②制定和认可法律③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④制定和解释法律4.关于法律部门(即部门法)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①在形式上表现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②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③在调整对象为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④在形式上表现不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5.下列关于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效力从高至低排列正确的是()①行政复议法→宪法→物权法②宪法→刑法→枪支管理办法③物权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④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6.法律的历史类型与人类社会演进的形态是相一致的。
至今为止有哪几种法律的历史类型()①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和资本主义法律②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法律③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法律④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7.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主体是()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②中共中央③国务院④中央军委8.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①公安局②人民法院与检察院③监狱④人民政府9.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①人民法院②国务院③人民检察院④公安局10. 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①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②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③法的本质根源于人们的文化生活关系④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11.下列关于新的国家安全观说法正确的是()①仅包括国防安全②仅包括国防安全和政治安全③不包括文化安全④不仅包括国防安全与政治安全,也包括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公共安全等12.关于我国行政执法的主体说法正确的是()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②只有政府部门③不包括非行政机关④不包括行政机构13.在下列概念中,哪一个能够体现出“依法治国”的实质()①法制②法治③人制④人治14.通过对“法”的语源与词义的考证,可知中、西方关于“法”的内涵都具有的内容是()①邪恶②公平、正义③驱逐④仁义15.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下列不属于部门法的是()①民商法②经济法③立法法④行政法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备选项编号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中,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思修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思修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表达的是()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最高统治者D.国家2.爱护法律权威的关键是()。
A.党的领导B.完善法制C.加强宣传D.依法行政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确的说法有()。
A.完善市场经济秩序B.建立法治政府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提高各党派执政的水平4.()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全然保证。
A.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B.党的领导C.民主集中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5.狭义的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B.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D.所有的公民和法人1.下列关于法律实施保证力量的观点中错误的是()A.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独力量。
B.法律意识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道德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纪律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在一个国家里,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宪法B.行政法C.刑法D.程序法5.在法律运行中,()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A.刑事执法B.民事执法C.行政执法D.政策调控6.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法学上称为()A.法律执行B.法律制裁C.法律适用D.法律监督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B.国务院C.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我国最早规定国家安全相关内容的法律是()A.国家安全法B.刑法C.国防法D.宪法10.在对法律问题的摸索与处理上,应当坚持()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B.经济思维C.政治思维D.法律思维二、多选题1.法的差不多特点表现为()。
A.法是行为规范体系B.法具有国家意志属性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D.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表达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环节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习题资料讲解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B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 人类的产生B.私有制、阶级和国家C.社会的产生D.文明的产生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的法律.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C )。
A.它是由国家创制的社会规范B.它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C. 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D. 它是社会规范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 B )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法律的强制力D.法律的效力5.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B )A.制定B.认可C.承认D.创制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 A )A.制定法B.判例法C.法制D.习惯法7.法律所体现的是( A )的意志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8.法律由( B )决定的.A. 统治阶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地理环境D.社会文明程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 )为核心的。
A. 行政法B.宪法C. 民商法D. 经济法10.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 A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11.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 C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A.不同类型B.相同方式C.相同类型D.不同方式1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 C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一般B.普通C.最高D.较高13.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1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B )。
思修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A、法的客观性B、法的阶级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强制性2、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统治阶级的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历史传统3、法是执政阶级的()A、整体意志B、个别人意志的总和C、每一个成员的意志D、领导者的意志4、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上层建筑之一C、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5、法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有程度不同的联系,其中最根本的联系是与()A、经济的联系B、政治的联系C、文化的联系D、道德的联系6、法律确立的最后阶段是()A、法律议案的提出B、法律草案的审议C、法律草案的通过D、法律的公布7、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A、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8、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才能通过。
A、五分之四B、四分之三C、三分之二D、二分之一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人民民主B、无产阶级专政C、人民民主专政D、全体公民1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全民所有制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C、公有制D、国有制1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C、按需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2、国家性质反映的是()。
A、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B、精神文明发展程度C、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人数D、政权机关的组织体系1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主集中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多党合作制度14、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思修题库第七章
8.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区别有哪些?
A一是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它主张凭借个人尤其是掌权者、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和才智来治国平天下;B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C三是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避免陷入无政府主义或以民主之名搞乱社会,而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虽然也强调集思广益进行治理或作出决定,但主要表现为少数个人的集权专断;D四是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而人治思维则奉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当法律的权威与个人的权威发生矛盾时,强调服从个人而非服从法律的权威
ABCD
9.法治思维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公平公正;D人权保障;E正当程序
ABCDE
10.公平正义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规则公平;D救济公平
ABCD
11.怎么理解权利公平?
A一是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不歧视”;B二是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C三是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ABC
4.怎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B要把握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C要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与西方宪政划清界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道德品格一、判断题1、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
(对)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3、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对)4、生活道德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不大。
(错)5、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6、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只有法律和道德。
(错)7、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
(错)8、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对)9、《集会游行示威法》就是限制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错)10、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错)14、《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范围是指情节较重够刑事处罚行为的。
(错)15、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时如没有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或交警指挥,应按原速行驶。
(错)16、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
(对)17、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从业人员不以全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错)18、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必须提起诉讼。
(错)19、《劳动法》是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法律。
(错)20、劳动争议的解决必经协商程序。
(错)21、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
(对)22、爱情体现着人的自然需要。
(错)23、家庭和婚姻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
(对)24、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女均不得早于20岁。
(错)25、离婚解除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亲关系也随之消除。
(错)26、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男必须达到22岁,女必须达到20岁。
(对)27、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对)28、离婚后若子女判给一方抚养,则另一方就没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错)29、未到法定年龄的婚姻就属于无效婚姻。
(对)30、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流,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对)二、单选题1、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三大领域(B)。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2、公共生活从()就开始了(A)。
思修题库第七章教学内容
思修题库第七章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 B)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 )。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C)A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B有约束力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D规定制裁措施3.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B )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政党D整个社会4.法存在于( B )。
A整个人类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D)。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6.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A)。
A 法律体系B法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7.关于法律部门(即部门法)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在形式上表现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B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C在调整对象为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D在形式上表现不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8 国家的根本法是( C )。
A 行政法B 刑法C 宪法D 民商法9.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是(A)。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10.下列关于我国规范性法律档效力从高至低排列正确的是( B )。
A行政复议法→宪法→物权法B宪法→刑法→枪支管理办法C物权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D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11.《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属于( B )的范畴。
A民法商法 B 行政法C经济法 D 社会法12.调整民事和商务活动的法律规范总称是(A)。
A民商法B公司法C商标法D保险法13.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不属于部门法的是( C )。
A民商法B经济法C立法法D行政法14.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B)。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法院D检察院15.( A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国务院B地方政府C法院D检察院16.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B )。
《思想道德修养》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一、简答题1.理想的含义。
2.信念的含义。
3.理想的基本类型有哪些?4.信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二、论述题1.理想在人生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答:要点:(1)确定人生奋斗的目标。
(2)规定人生发展的方向。
(3)激发人生前进的动力。
2.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答:要点:(1)信念有利于坚定奋斗目标。
(2)信念有助于增强进取精神。
(3)信念有助于加大和凝聚力量。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答:要点:(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2)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3)坚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4.为什么实现理想必须艰苦奋斗?答:要点:(1)艰苦奋斗的本质内涵。
(2)艰苦奋斗的时代特色。
(3)艰苦奋斗的现实意义。
(4)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实桥梁。
三、研究性题目1.大学生如何实现理想?四、案例分析:1.下面是两个大学生的对话:甲:“现在人都很现实,讲理想很空,人还是现实一点好。
”乙:“人应该有理想,要不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甲:“人不能生活在真空,理想主义已经过时,理想不能当饭吃。
”乙无言。
请利用本章所学理论分析甲同学的认识误区。
教研活动五次: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时代轨迹探讨。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对青年学生的时代心理进行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学生的基本心态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1)80年代上半期:震动反思与自我追寻。
(2)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价值多元与自我徘徊。
(3)90年代中后期:实用倾向与自我凸现。
2.大学生是不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有人说大学生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是因为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疾患的概念理解不对。
科学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很有意义。
正如杨眉所言,在大学生中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因为大学生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而且,倡导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的发展性教育为主,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对个别心理疾患的人,要象对待患身体疾病的人一样,不能一谈“心理疾病”就另眼看待。
思修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B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 人类的产生B.私有制、阶级和国家C.社会的产生D.文明的产生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的法律.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C )。
A.它是由国家创制的社会规范B.它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C. 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D. 它是社会规范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 B )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法律的强制力D.法律的效力5.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B )A.制定B.认可C.承认D.创制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 A )A.制定法B.判例法C.法制D.习惯法7.法律所体现的是( A )的意志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8.法律由( B )决定的.A. 统治阶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地理环境D.社会文明程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 )为核心的。
A. 行政法B.宪法C. 民商法D. 经济法10.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 A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11.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 C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A.不同类型B.相同方式C.相同类型D.不同方式1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 C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一般B.普通C.最高D.较高13.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1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B )。
思修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 B)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思想道德修养习题(第七章)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 )。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法律主要是( B )意志的表现。
A、全民的B、统治阶级的C、政党的D、整个社会的3、国家的根本法是:( C )。
A、行政法B、刑法C、宪法D、民商法4、法律是以( B )为基础的。
A、意志B、经济关系C、政策D、政治5、法存在于( B )。
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6、从法的起源看,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C )A、在原始社会中期产生的B、不是从来就有的,整个原始社会都没有C、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D、是从来就有的7、划分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的( D )而划分的。
A、历史顺序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8、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C )所决定的。
A、意志B、思想C、物质生活条件D、上层建筑9、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C )A、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B、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的基本原则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10、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有( B )A、司法部B、人民检察院C、监察部D、安全局11、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 C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2、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B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B、检察机关C、监察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3、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 C )。
A、故意杀人B、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C、撒谎D、诽谤14、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B )。
A、1982年宪法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五大15、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B )。
最新思修第七章参考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D )A.它详细的条文条款 B.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C.它有广泛的适用范围D.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2、法律体系是由各个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A )A.宪法B.民法C.刑法D.程序法3、法律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在法律运行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 C )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行政执法D.法律适用4、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环节中,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B )A.立法B.守法C.执法D.司法5、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部门是( 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6、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
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D )A.依法执政B.建设法治政府C.科学立法D.党的领导7、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是( C )A.人民群众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D.国务院8、马克思指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这说明( D )A.法律义务是法律权利的先决条件B.法律权利是法律义务的先决条件C.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相互对立的D.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9、法律思维方式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和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依据的准绳是( A )A.法律B.证据C.程序D.法理10、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案件,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查清案件事实,二是正确运用法律。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7.1法学基本知识1、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其中依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是()A.法律事件B.法律行为C.法律责任D.法律后果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考察法律行为的含义。
2、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范。
下列选项中属于授权性规范的是( )。
A.公务员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B.消费者有了解其所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C.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D.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授权性主要是对人们设定的权利。
3、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多种,除了法律规范,还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纪律规范等。
法律规范与其他规范最大的不同在于()。
A.法律是一种行为准则B.法德是一种上层建筑C.法律是阶级意志的反映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正确答案:D知识考点:解释: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与其他规范最大的不同。
4、法的规范作用主要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等。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称为法的()。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评价作用是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
5、法律规范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复合型规范D.任意性规范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
7.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1、[简答题]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正确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思修第七章参考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不就是从来就有得,就是随着私有制、阶级与国家得出现而逐步产生得。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她社会规范得首要之处在于( D ) A、它详细得条文条款 B、它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得基本手段C、它有广泛得适用范围D、它就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得社会规范2、法律体系就是由各个法律部门所构成得具有内在联系得统一整体。
在我国现行得法律体系中,国家得根本大法就是( A )A、宪法B、民法C、刑法D、程序法3、法律运行就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得过程。
在法律运行中,最大量、最经常得工作就是( C )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行政执法D、法律适用4、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得运行环节中,法律实施与实现得基本途径就是( B )A、立法B、守法C、执法D、司法5、根据宪法与立法法得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得部门就是( 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6、依法治国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客观需要,就是社会文明进步得重要标志,就是国家长治久安得重要保障,就是从制度与法律上保证中国共产党得基本路线与基本方针得贯彻实施。
依法治国得根本保证就是( D )A、依法执政B、建设法治政府C、科学立法D、党得领导7、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得领导力量就是( C )A、人民群众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D、国务院8、马克思指出,没有无义务得权利,也没有无权利得义务。
这说明( D )A、法律义务就是法律权利得先决条件B、法律权利就是法律义务得先决条件C、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就是相互对立得D、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就是相互依存得9、法律思维方式就是按照法律得规定、原理与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得习惯与取向。
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依据得准绳就是( A )A、法律B、证据C、程序D、法理10、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案件,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就是查清案件事实,二就是正确运用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B )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人类的产生B.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C. 社会的产生D. 文明的产生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 的法律.A.奴隶制法律B. 封建制法律C. 资本主义法律D. 社会主义法律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C ) 。
A.它是由国家创制的社会规范B. 它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C. 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D. 它是社会规范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 B )A.法律的创制B. 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 法律的强制力D. 法律的效力5.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B )A.制定B. 认可C. 承认D. 创制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 A )A.制定法B. 判例法C. 法制D. 习惯法7.法律所体现的是( A ) 的意志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 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 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C. 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8.法律由( B ) 决定的.A. 统治阶级B.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 地理环境D. 社会文明程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 ) 为核心的。
A. 行政法B. 宪法C. 民商法D. 经济法10.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 A )A. 宪法B. 经济法律C. 民商法律D. 行政法律11.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 C )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A. 不同类型B. 相同方式C. 相同类型D. 不同方式1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 C )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一般B. 普通C. 最高D. 较高13.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A 法律适用B. 法律遵守C. 法律的制定D. 法律执行1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B ) 。
A 法律适用B. 法律遵守C. 法律的制定D. 法律执行15.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称为( A ) 。
A 法律适用B. 法律遵守C. 法律的制定D. 法律执行16.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 B )A. 法律执行B. 行政执法C. 司法D. 法律运行17.( B ) 是国家的审判机关.A. 人民检察院B. 人民法院C. 公安D. 政府18.( A )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A. 人民检察院B. 人民法院C. 公安D. 政府19.要求人们依法不得作出一定行为,属于( D )A. 法律作为义务B. 法律权利C. 法律权力D. 法律不作为义务20.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 B )A. 法制B. 法治C. 法律意识D. 法制观念21.( A ) 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A. 法制B. 法治C. 法律意识D. 法制观念22.( B )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A. 社会主义法制B. 社会主义民主C.社会主义法律制定D. 社会主义法律适用23.( C ) 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
A. 法制B. 法治C. 法律权利与义务D. 遵守法律24.强调( B ) ,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A. 法制B. 依法治国C. 法制观念D. 法治观念25.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称为( B )A. 法律义务B. 法律权利C. 法律权力D. 法律意识26.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义务属于( D )A. 法律作为义务B. 法律权利C. 法律权力D. 法律不作为义务27.( C ) 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核心要求。
A.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B. 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D.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28.( D ) 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 经济安全B. 科技安全C. 文化安全D. 政治安全、国防安全29.一国人民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独立自主地控制和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 这是( C ) 。
A. 经济安全B. 科技安全C. 文化安全D. 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30.《国家安全法》规定: ”公民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
”这属于( C ) 义务: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D.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31.《国家安全法》规定: ”当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时,公民应当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这属于( D ) 义务: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D.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32.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称为( B ) 。
A. 法律意识B. 法律思维方式C. 法律方法D. 法制思维33.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 B ) 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A. 道德B. 法律思维C. 合理性思维D. 科学思维34.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这属于( A )A. 讲法律B. 讲证据C. 讲程序D. 讲法学35.一项法律规定,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人们就有义务遵守或执行,这属于( A )A. 讲法律B. 讲证据C. 讲程序D. 讲法学36.法律思维首先要( A ) ,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A. 讲法律B. 讲证据C. 讲程序D. 讲法学37.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法律案件,关键在于( B )A. 讲法律B. 讲证据C. 讲程序D. 讲法学38.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修改或废除的建议,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这属于( A )A. 讲法律B. 讲证据C. 讲程序D. 讲法学39.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是( C ) 。
A. 法律B. 法理C. 证据D. 法律事实40.思考与处理法律案件时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这属于( B )A. 讲法律B. 讲证据C. 讲程序D. 讲法学41.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这是证据的( B ):A. 合法性B. 客观性C. 关联性D. 科学性42.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这是证据的( A ):A. 合法性B. 客观性C. 关联性D. 科学性43.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 这是证据的( C ):A. 合法性B. 客观性C. 关联性D. 科学性44.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 这是法律的( C ):A.思维B. 证据C. 程序D. 方法45.( C ) 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
A.思维B. 证据C. 程序D. 方法46.为法律结论提供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律理由, 这是法律思维中的( D ) A. 讲法律 B. 讲证据C. 讲程序D. 讲法理47.寻求法律作出结论的理由,即寻求那些认同法律并依赖于法律的人们能够接受的理由,这属于( D )A. 讲法律B. 讲证据C. 讲程序D. 讲法理48.( A ) 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性条件。
A. 学习法律知识B. 掌握法律方法C. 参与法律实践D. 了解和分析法律案例49.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是( B )A. 法律思维B. 法律方法C. 法律意识D. 法律观念50.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得到普遍的支持和服从, 就是( D )A. 法律意识B. 法制观念C. 法治意识D. 法律权威、多选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ABC )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 私有制B. 阶级C. 国家D. 文明2.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一致,法律有几种历史类型,即( ABCD):A. 奴隶制法律B. 封建制法律C. 资本主义法律D. 社会主义法律3.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 AC ):A. 制定B. 设定C. 认可D. 承认4.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 ABCD )A. 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B. . 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C. 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D. 国家对违法行为的保护5.保证法律实施的力量包括( ABCD ):A. 法律意识B. 道德观念C. 纪律观念D. 国家强制力6.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 AD )A. 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 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D.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的意志7.法律的特征有:( ABCD )A. 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B. 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C.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D.属于一种行为规范8.以下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法律制度有:( BCD )A. 宪法B. 经济法律C. 民商法律D. 行政法律9.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 ABCD ) 环节。
A. 立法B. 法律遵守C. 执法D. 法律适用10.依法办事包括( ABCD ) :A. 依法享有权利B. 依法行使权利C.依法承担义务D.依法履行义务11.我国适用法律的机关包括:( AD )A. 人民法院B. 政府C. 学校D. 人民检察院12.我国执行法律的机关包括:( ABC )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军队13.以下属于法律不作为义务的有:( CD )A. 依法纳税的义务B.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C.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D.不得挪用公共财产1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包括以下( AC ) 基本内容:A.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B. 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D.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15.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它要求( BC )A.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分情况给予保护B.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分情况区别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1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 ABCD ):A.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B.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C.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D.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17.以下属于各国的国家安全内容的有( ABCD )A.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 经济安全、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18.以下哪些属于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ABCD )A.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 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D. 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19.以下哪些属于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 ABC )A. 讲法律B. 讲证据C. 讲程序D. 讲法学20.讲法律, 要求( ABC )A.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B.某种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C.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D.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可以抛弃或搁置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