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的提案

合集下载

风景资源保护的对策

风景资源保护的对策

风景资源保护的对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价值。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以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本文将从管理规划、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教育宣传四个方面介绍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措施。

一、管理规划为了有效管理风景名胜区,保护其资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划。

首先是制定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区的边界和范围,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和开发区的功能和用途。

其次是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此外,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因此环境保护是保护措施的重点之一。

为了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了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

他们建立了环境监测站,定期对空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指标进行监测,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此外,还加强了对污染源的治理,限制了机动车辆的进入,提倡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

三、文化传承风景名胜区不仅具有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价值。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他们建立了文物保护单位,对古建筑、石刻、碑碣等进行修缮和保护。

同时,还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整理和研究,开展相关的展览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四、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保护风景名胜区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教育培训、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他们制定了宣传计划,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风景名胜区的价值和保护措施,倡导公众爱护环境、文化遗产,遵守规章制度。

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措施涵盖了管理规划、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教育宣传等方面。

通过制定管理规划、加强环境保护、保护文化遗产和开展教育宣传,可以有效地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加强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方案

加强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方案

加强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方案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的风景名胜区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出现了缺陷,导致景区的环境、景观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状目前,我国针对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法规和制度非常多。

但是,由于监管力度不足、人员培训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一些景区管理上的问题依然存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景区环境卫生不达标,存在垃圾乱扔、污水外排等问题。

2. 景区道路交通混乱、安全隐患较多。

3. 靠谱旅游服务不足,存在一些保健品、纪念品欺诈等情况。

解决方案为了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与完善监督管理法规制度,明确各类风景名胜区的监管部门和职责,建立健全的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服务体系。

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确保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 提高游客素质从加强游客教育、引导、监管等方面切入,推广可持续、环保的旅游理念,压缩游客数量,避免大面积游动对整个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强化执法监管力度依据风景名胜区管理相关法规执行最高标准,加强交通、卫生、环保、安全、服务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并落实对游客及游客车辆入园的身份核查,从制度上规范景区经营,重点打击非法旅行社和“黑导游”。

4. 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服务方案要加强风景名胜区的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原生态生态旅游产品。

规范市场秩序,创新服务模式,推行“智慧景区”和“互联网+旅游”等新兴服务模式,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结语在加强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方面,不仅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多方联动,才能为广大游客营造一个舒适、放松、满载的旅游环境。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管理,许多风景名胜区面临着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一、背景与意义风景名胜区是指以其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为主要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的地区。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关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保护风景名胜区,可以保持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物多样性,为游客提供美丽的旅游资源;同时,合理利用风景名胜区,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制定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二、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原则保护风景名胜区的首要原则是生态优先。

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是保护其自然生态系统,确保其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制定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的情况发生。

其次,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保护风景名胜区不仅要保持其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还要充分利用其旅游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制定规划方案时,要充分考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潜力,合理规划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三、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措施1. 加强保护意识和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教育,引导他们遵守相关规定,爱护自然环境。

2.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管和管理。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保护风景名胜区。

3. 控制开发规模。

在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同时,要控制开发规模,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合理规划旅游设施和服务,确保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7.08.22•【文号】建城〔2017〕168号•【施行日期】2017.08.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城〔2017〕168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近日,中央专门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查处情况进行公开通报,督查力度之强,处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决心。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以下简称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作为依法设立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

为在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工作中全面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做好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各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管理部门务必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刻学习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汲取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教训,切实引以为鉴、举一反三,扎实做好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

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

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

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风景名胜区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风景名胜区的过度开发和资源破坏,给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保护和管理好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风景名胜区保护的必要性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集中展示,承载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

保护风景名胜区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维护,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同时,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也与当地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合理的保护措施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

因此,制定规划方案来保护风景名胜区显得尤为重要。

二、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挑战然而,风景名胜区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是人为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

为了满足游客需求和经济利益,一些风景名胜区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景观,破坏了生态平衡。

其次是游客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一些游客缺乏环保意识,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行为严重损害了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

此外,管理不善也是风景名胜区保护的一个难点。

一些地方政府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措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三、规划方案的制定针对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是解决之道。

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评估,了解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

其次,制定保护目标和措施。

保护目标应该包括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措施则包括限制开发、加强监管和提升游客教育等。

此外,还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监管措施。

四、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保护风景名胜区不仅要保持其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还要将其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

在规划方案中,可以提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发展生态旅游、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等,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景区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景区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景区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x
景区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一、景区环境整治
1、加强景区环境保护,积极建设美丽景区环境,深入开展景区环境改造,消除污染点,加强景区环境卫生管理。

2、加强景区绿化建设,增加植被,减少景区污染,增加游客体验,提高景区品质。

3、完善景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景区环境问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景区环境质量。

二、景区安全防护
1、加强景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景区安全防护体系,健全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制度,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确保景区安全。

2、开展景区安全培训,健全景区安全技术规范,及时发布安全事故预防建议,加强景区安全教育,提高景区安全防护水平。

3、加强景区安全技术改造,检查景区安全设施,完善景区安全技术建设,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三、景区秩序管理
1、加强景区秩序管理,建立健全景区秩序管理制度,控制景区游客人数,实行景区禁游措施,避免拥挤。

2、完善景区礼仪规范,强化景区公共卫生教育,规范景区行为,构建文明游憩氛围。

3、建立志愿者队伍,以礼让礼貌为原则,引导游客文明游玩,维护景区秩序。

四、景区游览指引
1、完善景区游览指引,提供游客参观景区的信息,及时发布景区游览指引,提供游客参观景区的方便。

2、根据景区景点设置,合理分类景区游览指引,清楚地标明景点位置,便于游客游览景区。

3、根据景区景点特点,实施不同的游览模式,满足游客不同的游览需求,提高游客体验感。

风景名胜区保护措施

风景名胜区保护措施

风景名胜区保护措施导语: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风景名胜区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为了保护我们美丽的风景名胜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增强人们对这些宝贵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一、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1. 设立专门机构:风景名胜区保护需要统一管理,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如景区管理局或保护委员会。

2. 制定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权责边界,规范经营行为和游客行为。

3.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风景名胜区保护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执法效果,打击非法开采、捕捞、破坏等行为。

二、加强环境保护1. 加强自然保护:建立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定禁止人类干预的核心保护区域,保护濒危物种和珍稀植被。

2. 科学规划和开发: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的问题。

3. 治理污染:加强对水源、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禁止随意排放污水、废气等。

三、加强游客管理和教育1. 限流措施: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设置合理的入园人数限制,避免因过度游客数量带来的环境破坏。

2. 游客教育:加强游客教育,提供相关知识和宣传材料,让游客了解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引导游客文明参观。

3.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旅行社、导游等从业人员的培训,规范行业秩序,严禁以次充好和误导游客的行为。

四、发展可持续旅游1. 推广绿色出行: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对风景名胜区交通压力的贡献。

2. 发展生态旅游:引导旅游企业发展生态旅游项目,通过观鸟、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形式,增加游客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五、加强国际合作1. 参与国际保护组织:积极参与国际风景名胜区保护组织和协会,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保护全球的自然遗产。

加强景区管理的建议

加强景区管理的建议

加强景区管理的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好的景区管理不仅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目前一些景区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游客过多、乱丢垃圾、环境破坏等。

为了加强景区管理,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规划和管理。

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在景区规划阶段就做好细致规划,包括游客接待容量、景点布局、交通组织等。

加强对景区内各项设施和资源的保护管理,防止被破坏和滥用。

定期进行景区管理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加强人员配备和培训。

景区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和服务,如导游、保安、环境保护人员等。

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景区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经营。

加强对景区内自然环境的保护,禁止乱倒垃圾、破坏植被等行为。

促进景区内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健康的旅游经济生态系统。

加强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

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安全管理,提升游客的安全感。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安全救援系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便利,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加强景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全面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保护景区环境、提升旅游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共同努力,为建设更美好的旅游环境而努力。

【本文2000字】第二篇示例: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各类景区进行旅行。

一些景区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人员安全、文明秩序等问题频频出现,给游客带来了不便和困扰,也给景区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

加强景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谈谈加强景区管理的建议。

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加大人员投入,提高管理水平。

现阶段很多景区管理部门人员数量不足,使得管理难度增大。

应该加大对景区人员招聘力度,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规划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风景名胜区游览和休闲。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游客过多、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等。

为了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制定科学的保护与管理规划势在必行。

一、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意义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科学、文化、教育和经济价值。

首先,风景名胜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风景名胜区意味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其次,风景名胜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保护风景名胜区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此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还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促进就业和旅游业的繁荣。

二、风景名胜区保护存在的问题尽管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意义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游客数量过多导致环境破坏。

一些热门景区每天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土地开发、垃圾排放、野生动植物干扰等问题逐渐凸显。

其次,管理机构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

一些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了解,导致管理手段单一、效果不佳。

此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平衡也是一个难题。

一方面,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另一方面,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和经营又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规划的制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制定科学的保护与管理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需要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科学调查和研究。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可以为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明确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目标、管理权限和责任等内容,同时,还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再次,要加强对管理机构的培训和提升。

通过提高管理机构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可以提高管理效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5.03.30•【文号】国办发[1995]23号•【施行日期】1995.03.3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5]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工作,制止在风景名胜区内违章建设等行为,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风景名胜资源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的关系,把保护风景名胜资源放在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首位,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保障风景名胜区事业健康发展。

二、风景名胜资源属国家所有,必须依法加以保护。

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及其景区土地。

三、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环境优美、供广大群众游览的场所,其性质不得改变,并不准在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渡假区等。

四、要认真执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

风景名胜区的游览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或改造,要按总体规划要求,安排在景区外围的现有城镇或游览接待基地,并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风景名胜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建设前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严禁违章建设。

五、各地人民政府要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领导,风景名胜区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强化统一管理,组织协调好有关部门的关系,保持风景名胜区内各单位业务渠道不变,维护其合法权益。

对管理混乱、资源保护不力的,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对造成资源破坏、已不具备风景名胜区条件的,要报请原审定机关撤销其命名,并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六、建设部要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进一步加强对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密切协作,促进风景名胜区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风景名胜区专项整治方案

风景名胜区专项整治方案

风景名胜区专项整治方案一、总体要求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提升旅游体验,改善景区管理,特制定风景名胜区专项整治方案。

本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自然资源、文化遗产,提高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整治目标1. 生态环境:改善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

2. 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

3. 设施设备:提升风景名胜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4. 管理水平:改进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

三、整治重点1. 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环保意识。

(2)建立环保监测系统,加强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的监测。

(3)推行绿色出行方式,鼓励游客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文化遗产保护(1)修缮文物古迹,保护传统建筑、古代雕塑、摩崖石刻等文化遗产。

(2)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开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3. 设施设备提升(1)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游客停车、就餐、休息等便利设施。

(2)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建设网络覆盖、无线网络、导览系统等信息化设施。

(3)加强景区标识和景点引导,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4. 管理水平提高(1)完善景区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机构设置,提升管理效率。

(2)加强景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工作素质和服务水平。

(3)建立管理考核机制,激励管理人员提升管理水平。

5. 安全保障加强(1)加强景区安全监控,建立安全预警系统,确保游客的安全。

(2)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

(3)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姚寨沟风景区管理所政协提案

姚寨沟风景区管理所政协提案

姚寨沟风景区管理所政协提案标题:姚寨沟风景区管理所政协提案:保护与发展并重导语: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姚寨沟风景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该地区也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姚寨沟风景区,管理所提出了一份重要的政协提案。

本文将综合考察姚寨沟风景区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以及政协提案所涉及的关键措施,旨在为我们深入理解该提案的价值和意义。

一、姚寨沟风景区概述1. 历史与文化底蕴:姚寨沟风景区位于中国XXX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2. 自然景观:该区域地势险峻,沟壑纵横,山脉连绵不断,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3. 旅游资源价值:姚寨沟风景区成为游客瞩目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

二、姚寨沟风景区问题及挑战1. 游客数量剧增: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和交通网络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姚寨沟风景区,给景区环境、文化遗产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压力。

2. 资源过度开发:为了满足旅游需求,一些商家和开发者在姚寨沟风景区周边进行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3. 文化传承和保护问题:随着现代化的浪潮,传统的姚族文化逐渐式微,亟需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三、政协提案及关键措施1. 加强管理力度:提案呼吁加大对姚寨沟风景区的管理力度,修订相关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严查违规行为。

2. 引入限流措施: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提案建议引入限流措施,限制每天进入风景区的游客数量,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游客体验。

3. 持续投入保护与修复工作:提案强调加大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力度,修缮古迹、恢复生态系统,并制定长期规划。

4. 加强旅游宣传与教育:提案呼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旅游经营理念的普及。

四、姚寨沟风景区的发展前景1. 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通过政协提案所建议的措施,姚寨沟风景区可以更好地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兼顾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1. 景点保护1.1 强化管理为了保护景点的生态环境以及游客的安全,对景点进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加强管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增加巡逻次数:增加巡逻次数,对于有些游客不遵守规定的情况能够及时制止并进行说服。

•安装监控设备:监控设备能够记录下游客的违规行为,作为管理人员的管理依据。

•实行许可制度:对于群体旅游的游客在进入景区时应进行核实身份信息,并发放许可证,控制游客数量。

•搭建限制区:对于无法展示或受到影响的部分景点进行限制,这些景点可以通过高度或是栏杆进行封锁。

1.2 引导游客在景点保护中,引导游客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游客到来时,我们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引导:•路线规划:设立路标、指示牌等,加强有关的指引,把游客引导出适合参观的路线。

这将有助于保护景区的环境,避免游客随意乱走;•做好环保教育:对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环保意识方面,进行科普和引导,加强游客的环保宣传,让游客普遍认识到自己的环保意识、责任大于一时的游玩所得。

•禁止寻找刺激:对于自己的生命安全必须要放在第一位的游客,建立防范游客飞越围栏、攀爬树木等行为,并在围栏等的UD屏幕上进行宣传。

•诱导秩序:对于一些需要排队的景点,安排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减少游客的焦躁心理和不满情绪,让景区里的秩序得到保障。

2. 景点提升2.1 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加强人文建设:在景区内增加符合当地特色的风格装饰品,同时增加景观,能够让游客对景区内建筑、风俗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有更多的了解。

•丰富景区的文化内容:丰富景区的文化活动内容,增加景区的知名度,提高游客体验效果。

•加强互动体验:加入音乐舞蹈、剧场表演等现场互动环节,吸引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增加J体验感和满足感。

2.2 加强设施建设•增加厕所数量和设施的实用性:旅游厕所有利于游客在游览景区时更快地解决身体需求。

这个设施的舒适性、洁净度直接影响到游客体验的质量。

•增加停车场和停车管理:停车场的数量关系到游客的理解和心情。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引言旅游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旅游业对资源的占用率也越来越高,一些景点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在保护景区生态的前提下,在景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升景区的档次和品质,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景点保护保护景点,就意味着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防止人类活动对景区产生负面影响。

景区保护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1. 增加警示标识在景点区域内,应加设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保护环境和文物,不随地乱扔垃圾,不破坏自然景观。

2. 强化监管力度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各类不文明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景区内各项秩序,加强对游客的安全和意识的引导,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3. 加强环境整治景区管理部门要及时清除垃圾,保持景点整洁,加强对环境改善的管理和维护,避免景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4. 人流管制景区管理部门应采用人流量控制和预约系统,防止大量游客同时涌入景点,有效减少对景区的损害。

景点提升只有在保护景区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档次和品质。

这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公共卫生设施、旅游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中心、救护站等,以便游客在景区内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

2. 推广旅游文化推广旅游文化是提升景区热度和形象的重要手段。

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区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挖掘和推广,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提高旅游体验和参与度。

3. 强化安全保障对于各类游客,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

景区管理部门应规范景区游客服务标准,加强警务力量,加强常规巡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游客的安全。

4. 统筹规划管理景区的发展需要精心的规划和管理。

景区管理部门应根据景区的自然、人文、历史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规划,统筹管理景区内各种资源和服务,保证景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结论景区保护和景区提升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到各地旅游观光。

旅游景点作为人们旅游的目的地,不仅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丰富游客的文化娱乐生活,然而过度开发和不当管理也会对景点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因此保护景区、提升景点品质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景点保护和提升两个方面谈谈景点保护与提升的方案。

景点保护方案强化法规监管针对当前景点保护监管不严,不法商贩、游客乱丢垃圾等问题严重,需要加强景点保护法规的制定、完善和执行。

同时,要对违规行为开展严格的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停止过度开发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和过度的旅游人流量都会对景区造成伤害,因此应严格限制景区承载量,避免开发规划过度。

引入环保理念强化景点环保理念,为游客提供环保意识教育、提供环保设施,鼓励游客自带环保餐具等,减少环境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景点提升方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景点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例如,引入新的交通配套设施、完善景区景点标识,提升景区停车设施条件等。

引入优质旅游资源优质旅游资源的引入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景区的知名度。

可以考虑文化演艺秀、惊险刺激项目、民俗文化展示等,不同的特色项目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加强人才培养景区的人才队伍的水平和素质也是提升景区品质的关键因素。

应加强景区人员岗位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

引入电子化管理系统引入电子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景点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景点的游客流量、消费、评价等进行监管,同时也可以对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发现、解决和任务分派更加便利。

总结景点保护和提升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强化法规监管、停止过度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优质旅游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引入电子化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才能将景区打造成一个安全、舒适、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介绍景点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的地方,它们在推动当地经济、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点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景区游客数量的突然增加可能导致生态破坏、交通拥堵、垃圾增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制定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景点保护方案生态保护景点保护的首要问题是生态保护。

旅游业的突飞猛进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生态环境将可能遭受严重破坏。

因此,保护景点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1.合理规划资源–控制景区核心区域游览密度,增加游客流动区域,减轻核心区域压力;–建立良好的山地旅游路线,划定游览区域与非游览区域,遏制恶劣拓展行为,并尽可能减小人为破坏。

2.加强环境监管与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对旅游客运车辆、旅游餐饮用品等,严格标准化管理和环保检测;–人为破坏与偷盗行为,颁发严厉处罚措施。

3.宣传教育–采取各种手段加强景区宣传,教育游客文明旅游;–鼓励景区开展“”山野垃圾并非可见垃圾“”柜员机积极提交垃圾,加强环保宣传,引导游客采取文明游览行为。

文化保护景点保护不仅仅是生态保护,也包括关心文化保护。

景点的文化价值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当地文化的传承,因此文化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1.建立智库–建立旅游策划与研究等专业性智库,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思路,加强对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和旅游市场的了解和把握;–建立专业机构,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和融合,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加强旅游服务–细化旅游服务流程,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增加旅游收益;–丰富旅游产品,推出各种文化类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景点提升方案景点保护不仅仅是抵御外在的不良影响,也希望景区一定程度上能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回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修建公路、铁路、轻轨等交通基础设施,方便游客出行;–配备GPS导航和文化旅游服务APP,方便游客导航、参观和游玩。

景区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景区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景区保护措施前言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增加,国内景区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开发和保护压力。

如何在满足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同时,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重视法律与法规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旅游法》、《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工作。

加强规划与管理1.制定科学合理的景区规划,包括游客容量、游览路线、设施建设等,确保景区资源的合理利用。

2.加强景区的管理,设置保护区域和限制区域,限制游客活动范围,防止人为破坏。

提高游客意识1.发放宣传材料,告知游客景区的保护意义和重要性,引导他们爱护景区环境。

2.加强游客教育,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质。

加强科学研究1.加强对景区的科学研究,了解景区的自然特征、生态系统,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如生态修复、物种保护、灾害防治等,提高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景区建设1.景区的建设应以保护为前提,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合理规划景区内的建筑和设施,注重与自然和谐相融,尊重当地文化和历史遗产。

3.加强对景区建设的监管,严格落实建设标准和质量控制。

加强监测与评估1.建立景区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建立景区保护效果评估体系,对各项保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提高景区保护的水平。

加强合作与交流1.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景区保护工作,共同承担保护责任。

2.加强同其他景区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景区的保护经验,推进保护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结语景区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的目标。

只有重视法律与法规、加强规划与管理、提高游客意识、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景区建设、加强监测与评估,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景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

景点保护与提升方案引言旅游是近年来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休闲方式,而旅游景点的发展也成为了众多景区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点的旅游压力日益增大,使得许多景点存在着保护不够完善和管理不当的问题。

如何保证景点的良好形象,提高其保护和管理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分析现代旅游中遇到的保护与提升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提升方案。

现存问题1.游客数量过多,景点压力增大近年来,国内旅游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出游,景点的旅游压力也日益增大。

大量的游客数量超标不仅会给景区的环境和设施带来影响,还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过度商业化开发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景点的开发商会在景区中设置各种商业设施,如酒店、餐厅、购物中心等。

这些商业设施虽然可以为游客提供便利,但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也会影响全新的景区原貌。

3.管理不善、保护不够完善很多景区因为历史原因、管理体制以及资金等因素,管理和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游客在游玩时无法享受到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保护与提升方案为了保护景区,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景区保护与提升方案。

1.合理限制游客数量通过景点引导和管理,制定旅游流量管控机制,以控制游客的数量。

重点控制节假日、赛事期间和旅游旺季的游客数量。

可以根据游客的实际需求,对购票、人流量、停车场等进行限制和调配,以保证景点游客的品质和观赏体验。

2.保护景区原貌景区应当根据景点特点和历史文化的内涵,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景观为目标,尽量将人类外在活动对景区的干扰降到最小。

不过度开发商业项目,保证景区的保护与管理水平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外来物种的入侵、非法伐木等自然破坏行为应紧密监测和纠正,以保证景点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3.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景区服务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城乡居民自觉的环保意识。

在优先保护和管理的同时,应不断举办推广宣传活动,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可以在入口设置展馆和环保教育内涵的标识、文化路线等,既然保持游客自发了解、探究和尊重环保的行为,同时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特色体验,这是相辅相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14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办理
提案人:九三学社中央
主题词:境内旅游,景区管理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重要战略部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与保护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法律缺失,履行国际公约能力不足,制度建设不力。

由于行政法规不能规定一些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相关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与相关法律的协调关系,因此,仅靠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难以有效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不能适应风景名胜区管理综合性强、协调面广、矛盾复杂的要求,也制约了风景名胜区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能力。

二是管理监督不善,资源保护不力。

风景名胜区基层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管理效能低下。

具体表现为:管理机构性质不统一,存在派出机构统管、行政部门代管、事业单位主管等多种类型;这些管理机构大都缺乏执法权,难以有效履行法定管理职责;一些管理机构政企不分,削弱了行政管理职能,损害了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

管理力量薄弱,监管能力不足。

目前,国务院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和人员设置与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不匹配;省级主管部门的力量不足,无法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经营管理错位。

一些地方为获取短期利益,将风景名胜区整体出让或转让给企业经营管理,使公共资源成为牟利工具,导致各类项目违规上马,严重破坏资源环境;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类似“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开山采矿、房地产开发等问题在风景名胜区或其周边地区不同程度地无序蔓延,威胁着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些地方未将风景名胜区林地划为生态公益林,未实施生态补偿政策,造成资源保护与林业经营的矛盾。

三是资金渠道单一,保护和建设投入不足。

风景名胜区及周边地区发展基础较差。

据统计,现有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75%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而中央财政全国每年安排的保护补助仅2000余万,资金总量少、点多面广,保护投入严重不足。

保护规划实施困难。

因资金严重短缺,135处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60%以上总体规划确定的重要保护措施和项目难以实施,导致了重规划编制、轻规划实施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有研究表明,从2012年开始,我国已步入休闲旅游时代,但80%以上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很多,不完善、不配套、建设水平低、超承载力使用等问题突出,不能满足旅游业不断发展和游客量快速增长的需要。

据调查,90%以上的风景名胜区所在地的地方财政都难以安排专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门票收入成为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因此,近年来出现一些风景名胜区为了景区扩容、加强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调高门票价格,超过了公众承受能力,饱受诟病。

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意义重大。

一是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提升国际形象。

据统计,我国现有43处世界遗产地共涉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

76%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列入保护优先区域;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21.4亿人次,其中,2010年接待游客占全国旅游人数的22.2%,接待境外游客占全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的37.3%。

另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直接安排就业人数44.7万,其中景区内居民就业人数18.9万,间接为地方创造经济价值1253.2亿元。

三是推动贫困地区走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风景名胜区通过旅游服务反哺居民、促进就业、生态补偿等多种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基础设施,缩小地区差距,一些地区因此成为脱贫致富的典范。

例如,黄山、峨眉山、武陵源、九寨沟、石林等风景名胜区带动的经济规模占当地GDP比重均在30%以上。

四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设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风景名胜区达107个,设立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286个。

为进一步推进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制定专项法律。

建议由全国人大围绕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尽快启动相关立法工作。

通过立法,系统地解决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规范管理体制,强化公益性,完善相关民事基本制度要求,形成以法律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支撑、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配套的风景名胜区制度体系。

二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强化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的机构,规范基层管理机构设置,强化管理职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执法。

强化监管技术支撑。

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增加风景名胜区规划监管专项投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和规划实施情况的短周期、大范围、可视化的动态遥感监测,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违规建设,遏制过度开发和无序建设,变被动监管为主动依法行政,变事后查处为事前事中管理。

三是建立健全投入机制。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设立、总体规划均由国务院审批,属于中央政府的事权,中央财政应主要承担保护资金,这也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以美国为例,目前联邦政府每年安排25亿美元用于397处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建设,从而保障了国家公园的低票价或者免票。

经测算,我国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需要保护资金约100亿元,完全由中央财政承担难度较大。

建议借鉴国际上的成熟模式,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景区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四个方面筹集,解决风景名胜区保护对门票收入的高度依赖,保障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为实行低票价甚至免票政策创造条件,同时也可大幅压低经营性景区的门票价格。

为此,加大中央财政的保护投入力度。

重点支持欠发
达地区,主要用于规划编制与实施、资源保护与监测监管、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重大保护性工程等方面。

地方财政配套。

由地方各级财政量力而行地安排风景名胜区专项保护配套资金。

用好风景名胜区自有资金。

严格门票收入和资源有偿使用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建立“风景名胜区保护基金”。

积极吸引社会捐赠资金,重点用于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科普教育以及保护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属重点生态功能区。

建议在国家《生态补偿条例》等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中,将风景名胜区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落实有关生态补偿政策;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同时,完善风景名胜区干部考核机制,调动风景名胜区干部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政协网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